有没有乔布斯怎么死的当年拿出初代iPhone那么轰动

拒绝访问 | www.colabug.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colabug.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39f7b342c854394-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好像我的视频都自带猥琐的中文字幕~投稿:51粉丝:204分享--dynmicweibozoneqqbaidu将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嵌入代码复制微信扫一扫分享收藏0硬币--稍后看马克一下~用手机看转移阵地~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手机下视频请使用扫码若未安装客户端,可直接扫此码下载应用看过该视频的还喜欢正在加载...miniOFF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错过了乔布斯和初代iPhone,还好,没错过你――iPhone X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那点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前,为人类盗取人间火种,凭借他天才般的构想,在2007年推出的第一代iphone,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里程碑。
  那时,苹果大尺寸触控LCD液晶显示屏,相比于功能手机时代的显示屏,具有巨大的消费吸引力,这一举奠定了苹果手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此后,苹果独领风骚,引领了一个时代。
  而十年前,我并不知道苹果的问世,是具有多么划时代的意义,像很多手机消费者一样,用着诺基亚手机,并且天真的以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机。
  不过,此后随着苹果的火爆,我终于知道了iPhone,也知道了乔布斯,可是彼时那个天才的大师已经逝去,我以为苹果手机也随之而去。
  直到今天,9 月 13 日凌晨1 时,史蒂夫?乔布斯的声音回荡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剧院里。
  苹果选择用已故传奇创始人的语录作为开场,足足 20 秒的掌声过后,眼里噙着泪水的蒂姆?库克走到台中央,在哽咽中说到:“让他为自己的剧院开场,这样挺合适。”
  看完这场iPhone诞生十周年的发布会,我知道苹果又回来了。
  这十年,所有对库克的质疑,烟消云散,没有乔布斯的带领,苹果也能重新开辟新的边界,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并成功再一次站在了潮头浪尖。
  一、IPhoneX,手机功能新革命
  X是罗马数字10的意思,苹果专门用它来纪念iPhone诞生十周年,足见对其的期待和重视。这次发布的iPhone X,亮点也颇多,比如:iPhone X 取消了Home键、用 Face ID 取代Touch ID、新一代 Animoji 动态表情、AR技术、全面屏、无线充电以及全面屏手势交互等。
  一个由苹果自己开启的智能手机时代,现在苹果亲手用另一个更先进的时代来将它延续。
  这一次,苹果为我们开启了哪些智能手机的新时代?
  (1)全面屏,取消物理按键:采用5.8英寸OLED屏幕,分辨率取消物理Home键之后,iPhone X并没有采用屏幕内置指纹识别设计方案;
  手机到了全面屏的时代。
  “整部iPhoneX,看起来就是一块几乎整面的屏幕。”苹果中国官网是这么来形容iPhoneX这次所采用的全面屏设计。十年前整个正面仅有一颗实体Home按键的初代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即便是市场上已经有三星S8、夏普S2以及小米MIX2等产品发布在先,十年后的今天,苹果依旧试图用“全面屏”来再次重新定义智能手机。
  人们就是这样,即便其他厂商率先推出全面屏的手机,但只有苹果开始采用这种设计,才标志着一个全面屏时代的到来。
  然而,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也许大家或多或少会吐槽iPhone X刘海的设计,尤其是于小米mix和三星S8对比时:
也许,你买了iPhone X后,不敢用女友头像做屏保,怕会被吊起来打:
或者,你也不敢用它玩《王者荣耀》:
  可是,你还是会一边吐槽苹果一边买苹果手机,游戏开发者也会开发出适用新款苹果手机的游戏。
  (2)前置红外镜头和Face ID:面部识别的雷同率为1/100万,低于指纹识别的1/5万雷同率,iPhone X支付功能也采用了Face ID来替代Touch ID;
  苹果的刘海确实是其槽点,但里面藏了很多秘密:
  图中我们看到,刘海中共有 8 个传感器,包括 :距离感应器、环境光传感器、扬声器、麦克风、700 万像素摄像头,以及 点阵投影器、泛光感应元件、红外镜头。它们共同组成了原深感摄像头系统(The TrueDepth camera system),在实现 Face ID 功能的同时,也用来驱动 Animoji 3D 表情和其他 AR 相关的内容。
  这些组件到底怎么实现面部扫描的功能呢?
  当用户看着手机时,它会像面部投射30000个不可见的IR点,相机会捕捉并拍摄图像,然后将其与存储的面部图像进行对比,这一切都是实时发生的,这个功能整合了神经网络技术以及其他传感器技术,能够有效区分不同面部,并且辨别手机前的人像是否只是一张照片(拿照片骗机器的问题曾引来央视315的质疑),它也可以检测到用户是否戴着口罩。
  没错,当我看到苹果直接用Face ID的功能直接取代指纹识别时,我更加笃定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回来了。
  苹果没有用传闻的“屏下指纹”识别替代原有的home键,而是更进一步,直接用3D感测系统来实现Face ID的功能。
  苹果终于没有再进行“挤牙膏”,这一次,它是亲手用“面部识别”终结了它所创建的“指纹识别”的时代。
  (3)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坞不仅能够支持iPhone X,还可以能够为iWatch、Airpods进行充电,名为AirPower;
  无线一直是苹果的愿望,也是乔布斯的心愿,这一次,它终于没有让果粉们失望。
  未来,我们一定是生活在“无线”的世界。
  (4)第一部人工智能手机:A11处理器运行速度比A10处理器快了25%,采用了6核处理器、64位架构,全新的GPU也要比前代处理速度快30%。
  A11仿生芯片是目前最强大的智能手机芯片,这款芯片最主要的是能够进行快速完成人脸识别来使用Face ID功能对手机解锁和手机支付。此外,iPhone X应该是第一款真正为AR打造的智能手机,手机的摄像头专门为增强现实功能而校准,全新陀螺仪和加速计,刷新率达到60fps,并且有准确的动作追踪。
  未来,手机人工智能化已经是势不可挡的趋势,在强大的芯片支持下,我们的手机会开启无限的可能。比如,AR就有望成为智能手机的下一个杀手级功能,在未来3年可能将创造404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二、iPhoneX不止是功能革新那么简单
  如果你认为iPhone X只是为我们开启了多项新功能,那就大错特错了。
  iPhoneX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全面屏、无线充电、Face ID、人工智能芯片等,而是在这些功能的背后,整个用户交互体验的革命性变化。
  手机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在全屏交互的后面,是一个越来越“懂你”的苹果手机,苹果在AI交互上迈出了一大步。
  对普通人来说,AI的体验正式来临。
  三、每一次创新都是对供应链的恩赐
  对产业来说,最欢喜的莫过于新技术的应用,打破旧的格局,注入新的血液,这也是所有投资人愿意看到的。
  还记得iPhone 5出指纹识别时对手机供应链的推动么?
  这一次,风刮得更猛、更剧烈。
  iPhoneX的变革将对这些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1、3D感测供应链;
  2、OLED屏幕/全面屏;
  3、无线充电;
  4、AR技术与应用市场;
  5、人工智能芯片。
  具体细节,日后分析。今天,我们重点看有哪些收益标的呢?
  1、3D感应模块供应商舜宇光学科技(2382.HK);
  2、三维感应设备供应商ASM(,)(0522.HK);
  3、无线充电供应商(,)(002475.SZ);
  当然,其他港股苹果供应商高伟电子(1415.HK)、通达集团(698.HK)、瑞声科技(2018.HK)、鸿腾精密(6088.HK)也会收益苹果手机的大卖。
  时代,潮流,总是有着摧枯拉朽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是时代成就了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时代。
  过去,我们总担心苹果在技术和产品定义方面是否仍然保持着乔布斯时代的活力,我们诟病苹果在除了手机之外,多个科技领域的缺失。
  今天,也许这种担忧可以消停了。
  苹果并不是没有在其他领域探索,它把这些能力集成在了iPhone X这样一款划时代的作品上。
  毫无疑问,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战场。从iPhone X,我们看到了苹果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所有科技公司中,苹果手机是软硬件和应用一体的,而这正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功能孵化的最佳场所。
  很遗憾,错过了乔布斯和初代iPhone;
  很庆幸,我们见证了iPhone X诞生的时代。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港股那点事
(责任编辑:娄在霞 )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错过了乔布斯和初代iPhone,还好,没错过你――iPhon...》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在乔布斯知道之前,苹果是如何秘密研发 iPhone 的?有一本书讲了 One More Thing 的前传_智能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智能在乔布斯知道之前,苹果是如何秘密研发 iPhone 的?有一本书讲了 One More Thing 的前传
不,现在还没人找到乔布斯的秘密笔记
每一次重要发明发现都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富有远见的天才灵光一现,再加上一些努力,世界改变了。
牛顿的苹果、爱迪生的一千根灯芯都是如此。
这是人类天性使然,我们的大脑不擅长记忆事实,更习惯用简单的逻辑串起信息帮助记忆。
关于本世纪最重要的产品是怎么诞生的,乔布斯 2010 年给出过:
“iOS 最早其实从平板开始。我有这样一个点子:一个玻璃屏幕、一个可以让你直接在上面打字的多点触控玻璃屏幕。我和我们的人说了这个点子。6 个月后,他们带来了这样一个迷人的屏幕。我把屏幕拿给我们的用户界面专家,他弄出了自然滚动和一切其它的交互方式。我就想‘天,我们可以用这东西做个手机’。于是我们暂时把平板放到一边,开始做手机。”
虽然苹果三星专利案的庭审记录已经说明 iPhone 的诞生没乔布斯说的那么简单。但苹果的保密文化,让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得模糊不清。
上月底是初代 iPhone 发售 10 周年。VICE 编辑布莱恩·莫申特(Brian Merchant)的新书 也在 6 月 20 日出版。
十几位参与者的采访,加上早先各个渠道披露的信息,莫申特带来了 iPhone 诞生的故事——很遗憾,依然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一切从没有乔布斯的例会开始
iPhone 做对了无数件事,但它的起点是多点触控。
2002 年,所有操作都是不直接的,需要用鼠标或者触摸板点一层一层的下拉菜单。放大电脑里的图片一般需要点菜单里的浏览、然后点放大,这样图片就会一次放大 25%。如果只想稍微放大一点,不要这么多,你得手动输入具体的比例。
精确,但半点也不直接。这也是为什么学校会有计算机课,而 3 岁的孩子都会用手机。
两根手指拿捏缩放图片、滑动网页、在屏幕上快速输入文字……今天这些最便宜智能手机都有的直觉操作,都得依靠多点触控技术。而在 2007 年之前,它们并不存在于手机。
就像乔布斯说的,多点触控技术是 iPhone 的开始。
但当一群苹果工程师和设计师开始琢磨这个技术的时候,乔布斯并不知情。
这群人被称为 ENRI(探索新交互方式)小组。
最早的两个发起人是巴斯·奥尔丁(Bas Ording)和伊姆兰·乔德里(Imran Chaudhri)。这两人都是界面设计师,在格雷格·克里斯蒂(Greg Christie)主管的人机交互团队工作。
乔布斯 1997 年返回苹果后砍掉了大部分产品线,也包括公司的唯一触屏产品牛顿平板电脑。苹果公司重新聚焦在 Mac 产品线上。人机交互团队当时的工作就是重新设计 macOS 系统的所有细节。比如 Mac 沿用至今,最近还搬到 iPad 上的 Dock 就是奥尔丁设计。
Mac 再怎么改,也还是基于触控板、鼠标、键盘的非直接交互。这几个人不想停在这里,他们在公司里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探索新的交互形态。1998 入职苹果、做 iBook 笔记本电脑的输入工程师布莱恩·胡彼(Brian Huppi)加入了这个小团体。
然后胡彼又把一起参与笔记本项目的工业设计师邓肯·克尔(Duncan Kerr)拉了进来。根据克尔的回忆,克尔是强纳森·艾维十几人规模的工业设计工作室(ID Studio)里,对软件交互最感兴趣的。
克尔找到自己的老板艾维,建议组织一个定期的讨论组,研究新的交互方式。他的建议得到了艾维的支持。之后半年时间,聚集了不同领域专家的 ENRI 开始在工业设计工作室所在的楼里聚会。
ENRI 开会的楼 2 Infinte Loop,艾维的工业设计工作室也在这里。图片来源:
胡彼后来回忆说自己从一开始就知道得争取工业设计工作室,因为他们是公司里最有决定权、最得乔布斯赏识的人。
其他加入讨论的人还有参与过牛顿的芯片架构专家麦克·卡博特(Mike Culbert)、胡彼的老板史蒂夫·霍特林(Steve Hotelling)、刚从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毕业的传感器工程师约书亚·斯特里肯(Joshua Strickon)。
之后半年里,ENRI 每两周开一次会、讨论了半年。
乔布斯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ENRI 也有类似去施乐参观的时刻
6 个月里, ENRI 讨论了很多东西,靠谱的不靠谱的都有。当中包括类似微软 Xbox Kinect 用到的空间感应相机、新的鼠标技术。15 年后,胡彼说自己还是不能透露所有项目,因为有些当时讨论的技术还在继续研发,有可能被苹果用在新的产品上。
当时工业设计工作室里已经有了一些不同形态的手机模型,很多都是翻盖机。
据胡彼回忆,ENRI 从未讨论过手机。他们天马行空的讨论一再回到一个话题上——导航,比如缩放和滚动。
讨论很自然的聚焦到用多根手指直接操控屏幕。当时已经有各种触屏产品,包括早先被乔布斯砍掉的牛顿,它们的问题是都还不够直接。
有一天,软件工程师 Tina Huang 带着一台 FingerWorks 触控板来到办公室。FingerWorks 算是一种医疗设备,一个鼠标垫大小的触控板。接上电脑以后,用户可以通过数十种复杂的手势完成需要大量鼠标点击和拖放的操作。Tina Huang
用它就是因为自己用了太多鼠标,手腕疼痛。
FingerWorks 触控板
多位 ENRI 成员都回忆说,是那台 FingerWorks 带来了启发。他们甚至直接联系了 FingerWorks 背后的公司,就像当年乔布斯参观施乐实验室看到图形化界面,用在 Mac 上一样。几年后,当苹果开始准备 iPhone 时直接买下了那家公司。它的创始人 Wayne Westerman 也加入苹果,成为多个重要交互专利的作者。
但 FingerWorks 只是一个触控板,并不能显示画面。而 ENRI 想要的是一个可以触控的屏幕。
ENRI 弄来一台 Mac,接上投影仪和触控板。Mac 屏幕上显示的画面直接打在触控板上。投影仪对焦距离太远,Christie 回家拿来微距镜头做了改装,然后在触控板上垫了张白纸确保画面能清晰显示。
之后斯特里肯重写了感知手指的算法,几位交互设计师重新设计了一套更简单的缩放逻辑。最后,他们做了几个有吸引力的演示程序,包括可以缩放和旋转方向的地图、甩到屏幕边缘会弹回来的图片。
保密,从瞒着乔布斯开始
ENRI 先是为艾维做了演示,艾维兴奋不已,但他决定先不给乔布斯看。“我不在有别人在场的时候给他做演示。因为他可能会说‘这是一坨屎’,然后灭掉那个点子。我觉得点子是非常脆弱的,在开发过程中得温柔对待。”
ENRI 继续完善多点触控的演示软件。2003 年夏天,艾维终于给乔布斯做了演示。
根据艾维的回忆,乔布斯一点也没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觉得这是个没价值的技术。
而艾维一时也没想好该怎么用,只建议说可以装在数码相机背后,这样相机背后就可以是一整个大屏幕而不是小屏幕加上一对按钮——今天的许多相机倒确实是这样设计的。
但就像乔布斯经常做的一样,他几天之后回心转意了。
ENRI 成员、人机交互团队负责人克里斯蒂被叫去开会。回来的时候克里斯蒂开玩笑说“首先,是乔布斯发明了多点触控,你们每个人都得回去把笔记改了。”
“就我所知,是艾维给他做演示,然后这个点子进了他的脑子……史蒂夫经常这么做,等他回来之后,这就成了他的点子。没人能说服他事实不是这样。”胡彼在 15 年后笑着回忆说,“这不重要。”
这在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是常事。伊萨克森写《乔布斯传》的时候,不止一次引述类似的故事。
第一款硬件是平板,但它没什么用
点子的所有人变了,但这也意味着多点触控得到了更多关注和更多资源。多点触控不再是一个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投影仪,它成了苹果内部的平板电脑秘密项目,代号 Q79。
交互设计师继续完善手指交互的细节、苹果硬件团队开始寻找可用的多点触控屏幕、工业设计工作室开始设计平板的样子。
这个过程没有花太长时间,在 2004 年,大约 50 块平板原型机被搭了出来。这些 iPad 的祖先有着白色的外壳,但又厚又重而且电池只能坚持一小时。
一些重要细节在这时候完成。比如你在 iPhone 上见到的弹性滚动设计——把任何页面拖到底,它都会弹回来。这在当时是不存在的。以前在电脑上只有滚动条才能告诉你是页面被拖到底,而不是机器卡住了。
许多今天看上去理所应当的设计,都在 Q79 项目里完成。
但没人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在什么场合下用。苹果市场部对一款便携式触屏电脑充满怀疑,给出的建议是做一台针对房地产销售的平板电脑,这样他们可以给客户看房屋照片。
以及平板太贵了,根据当时用到的零件,苹果预计至少得定价 1000 美元,这和当时中端笔记本电脑相当。
多点触控平板在苹果还是试验品,而不是未来的 iPad。开发过程也不轻松。从 2003 到 2004,苹果的资金状况只是刚刚开始好转。几位工程师等不到新 Mac,组装了一台 PC 来工作。
然后乔布斯病倒了,不得不去开刀拿掉肿瘤。Q79 也没有再推进下去,看不到希望的斯特里肯在 2004 年 10 月离开了苹果。
苹果一开始想做的是 iPod 手机
乔布斯曾公开说过,手机受运营商控制太多,不是个苹果会进入的生意。
但 2004 年年底,他给奥尔丁打了个电话,说“我们要做手机,没有键盘、只有触屏。”
具体是什么改变了乔布斯的想法,有好几种说法:
苹果与摩托罗拉合作的 iTunes 手机 Rokr 在 2005 年年初发布,成为乔布斯回归后最失败的产品。参与该项目的 Tony Fadell 说,苹果没等到 Rokr 的失败,发布会当天就决定要自己做手机。
MP3 手机越来越多。曾在摩托罗拉工作的苹果高管 Mike Bell 看了艾维的新 iPod 设计,觉得可以改成手机,他在 2004 年 11 月 7 日给乔布斯写了封邮件,劝他说苹果应该把自己的软件放进 iPod 做一个手机,而不是把软件放进别人的手机。
与摩托罗拉合作的时候,参与运营商 Cingular(当时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也就是后来的 AT&T)的高管私下建议苹果说,只要能拿到独家授权,他们可以完全不干涉苹果的软硬件。
但不管哪位当事人的回忆,有一点没有变,苹果的人都觉得当时在卖的手机都是垃圾。
进入一个别人做不好的市场,重新定义它是苹果做过很多次的事情。Apple II 之前已经有了很多需要自己焊接的个人计算机。Mac 之前,施乐也推出了自己的图形界面计算机。iPod 之前,有各式各样只能存 10 首歌,软件难用的 MP3 播放器。
当时有两个选择。虽然乔布斯很早就让 ENRI 着手准备手机的设计,但 iPod 负责人托尼·法戴尔(Tony Fadell)也闻风准备了一套自己的东西,iPod 手机。
iPod 手机真的像 iPod 一样,有类似 iPod 的 Clickwheel。
今年年初泄露的 iPhone P1 原型机系统模拟界面。图片来自:the Verge
iPod 手机是 iPhone 的 P1 设计。它有两种模式,听音乐的时候,转盘显示播放/暂停/下一首/上一首等按钮,亮着蓝色背光。当 iPod 手机转换成手机模式的时候,转盘上改为显示 0 - 9 的数字,就像古老的拨盘电话,边上亮着 A-Z 这 26 个字母。
另一个被称为 P2 的 iPhone 设计,交给苹果的 Mac 软件团队,负责人是斯考特·福斯特尔(Scott Forstall)。P2 基本就是 Q79 平板的缩小版。
法戴尔和斯考特·福斯特尔都以强硬著称,各自有人追随有人恨。前者有绰号“托尼·胡话(Tony Baloney),后者有绰号操星者(Star Fucker,首字母都是 SF)。
而奥尔丁等人机交互团队成员则同时为两个方案服务。
一开始,乔布斯偏向于 P1 方案,因为多点触控手机太难了。为了解决 P1 输入不便的问题,奥尔丁做了一套智能预测输入法,自动根据前序文字预测接下来输入的文字。
“我们试了所有办法,没一个能行。史蒂夫还是继续逼我们。这么说吧,我觉得他知道这是一条死路……他只是不想放弃,所以逼到实在没有可逼的才停。”法戴尔这么回忆 P1 的失败。
但 P1 的努力没有白费,苹果的硬件团队做好了通信系统。第一代 iPhone 用的通信系统就是为 P1 研发的那一套。
最后所有高管都转向了 P2,唯一的反对者是苹果的营销负责人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他坚持认为苹果应该像黑莓一样有实体键盘。最后乔布斯强迫席勒改变了想法。
法戴尔的 P1 失败以后,iPod 团队还是想争夺控制权,他们选择的切入点是操作系统。
P2 团队的理查德·威廉森(Richard Williamson)回忆说,当时法戴尔建议说操作系统不重要,苹果应该选择一版 Linux,拉到开源社区的支持——就像后来 Android 所做的。这是一个更容易的选择,Linux 系统已经能很好的支持 iPhone 要用的 ARM 处理器,并且从之后 Google 一步一步加强对 Android 控制来看,在 Linux 基础上同样可以进化出一个苹果完全控制的系统。
而福斯特尔的计划是将 mac OS X 塞进手机,让 iPhone 一开始就是一个完整的放在口袋里的计算机,而不是电脑的附件。
基本上,一个是可以打电话的 iPod,另一个是打电话的 OS X。
最后乔布斯选了可以打电话的 OS X。而整个苹果公司也调整为一个方向:艾维负责工业设计、法戴尔的 iPod 团队负责硬件、福斯特尔的 Mac 软件团队负责软件。
之后的故事和其它明星产品诞生差不多
确定要做什么之后,事情变得简单,但没有变得更容易。
苹果和 AT&T 的合作谈了一年多才定下来,这个名为 Vogue 计划的项目,还能得到 AT&T 的补贴,代价是之后四年苹果在美国只能卖 AT&T 合约机。
而从 P2 到 iPhone 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2012 年苹果三星专利诉讼期间,苹果。有一个就是后来 iPhone 4 的雏型。
这些原型机中有 6 个基本可用,在造型、内部硬件、软件细节上各不相同。
1980 年代初,交出 CEO 职位,专心做产品的乔布斯拉拢公司里最好的人,让他们孤立起来做 Mac。
20 多年后,同样的办法也用在 iPhone 上,大约 200 人参与到 iPhone 的开发当中。负责 iPhone 各部分的高管拉走了各团队最好的工程师。这些人不能透露自己的工作细节、连续几年时间高强度加班。
到 2007 年 1 月 9 日,乔布斯手里拿的 iPhone,还是会不时崩溃,整个演示流程得按照严格顺序启动软件。
2007 年 6 月 29 日,iPhone 发售。
iPhone 面市后的几个月里,相当一部分参与者精疲力竭、离开了苹果公司。关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可以看。
明星项目开发的过程都差不多。比尔·盖茨在一次采访里回忆说,微软和苹果的 Mac 团队成员在产品诞生后没过两年(对,微软也参与了 Mac 的准备)。微软最成功的项目 Windows NT 。
从 ENRI 开始开会,到 iPhone 成为 iPhone,一共经历了不到 5 年。
乔布斯没有发明 iPhone,但他创造了发明 iPhone 的公司
虽然还是有许多空白没有填上,但莫申特的新书让 iPhone 诞生的故事前所未有的完整。
这本书并不像 iPhone 那样简练,至少 7/10 的部分和 iPhone 的诞生毫无关系。
大量的篇幅被用来追溯各种技术的历史,从 IBM 1990 年代的失败智能手机,到GSM 通信技术的开始。
所有这些都是论证乔布斯没有真正发明 iPhone 的论据。甚至,iPhone 用到的技术也都存在了很久。
这些都是事实,不用追溯到欧洲量子实验室诞生的多点触控板。微软 2007 年就有一个可以多点触控、并且显示画面的平板。甚至许多交互效果也和 iPhone 差不多。
不同的是,微软的平板是一整个桌子,背部投影到桌子表面。
微软 2007 年推出的 Surface 桌面平板,上面放着一台初代 iPhone
像苹果的 iPhone 一样,微软的 Surface 桌面平板也可以追溯到公司内部的实验。只是 Surface(后续机型改名为 PixelSense)还是桌子那么大就拿出去卖,一共也没卖掉几台。
在微软,没有人将多点触控的概念从巨大而简陋的演示设备推进到 Q79 平板,最后再做成手机。
根据奥尔丁的回忆,iPhone 启动后,他每两周就要和乔布斯碰一次,讨论话题可以细节到复制粘贴功能用什么颜色、怎么激活。
当 iPhone 诞生的故事变复杂以后,它的成功之惊人也变得更为明显。
这不只是技术上的困难。
从 1997 到 2003,苹果推出过一些成功的产品,但财务危机一直没有真正结束。根据 ENRI 成员的回忆,他们都已经好几年没有加过工资,公司股票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也经历暴跌。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们聚集在一起,将多点触控从点子做成产品。
而苹果虽然用了不同于其它大公司的架构缓解部门政治的影响——各部门不单独背销售数字。但它的部门也不少见,推动 iPhone 的几个管理者关系颇为紧张。
乔布斯离开后,法戴尔、福斯特尔、艾维这几个高管已经无法继续合作。法戴尔离职创业、福斯特尔被库克炒掉。
ENRI 参与者,人机交互团队的负责人格雷格·克里斯蒂(Greg Christie)在 2015 年离职。
有消息称这是两人无法相处的结果。原先向软件部门汇报的人机交互团队,在克里斯蒂离职后转而向艾维负责。
曾经,这些人可以平起平坐,一起把 iPhone 做出来。
今天,涉及产品的苹果高管里,艾维成为唯一重要的那一位。
也难怪苹果能在 2007 年做出 iPhone。
附,ENRI 成员去向
巴斯·奥尔丁(Bas Ording):
用户界面设计师,1998 - 2013 在苹果工作。奥尔丁目前在特斯拉负责用户界面设计。
iOS 3 复制粘贴、iOS7 之前的键盘、OS X Dock 都是他的作品。
奥尔丁说自己离开苹果主要是因为专利诉讼,“我的名字列在那些专利上,所以我不得不经常出庭作证。最后我在法庭上的时间比做设计的时候还要多。此外,我很怀恋和乔布斯一起工作的时候,那时我们每 14 天就要碰一次。”
伊姆兰·乔德里(Imran Chaudhri):
用户界面设计师,1995 - 2016 在苹果工作。
乔德里说服乔布斯放弃了 iPhone 上保留两个按键的点子。一开始乔布斯坚持要有一个返回按钮。最后发布的 iPhone 只有一个 Home 键。
去年夏天的 WWDC 开发者大会上,乔德里演示了新的 iMessage 应用。当时这位黑人出场是为了让苹果显得更多元。
约书亚·斯特里肯(Joshua Strickon):
研发工程师,2003 年 3 月 - 2004 年 10 月在苹果工作。
斯特里肯在加入苹果之前在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工作,他的硕士论文就是触控交互。离开苹果之后他换过几次工作,甚至在《纽约时报》做了近两年技术探索,目前在 Ocean View Lab 实验玩具机器人的点子。斯特里肯可能是的苹果工程师。
布莱恩·胡彼(Brian Huppi):
硬件设计师,1998 - 2006 在苹果工作,之后创办过两个公司然后加入了法戴尔的 Nest。但他在 Google 收购 Nest 前离职,2012 年 2 月回到苹果工作到 2016 年 1 月。
邓肯·克尔(Duncan Kerr):
工业设计师,1999 年加入苹果。像艾维下属的绝大多数设计师一样,他至今还在苹果工作。
格雷格·克里斯蒂(Greg Christie):
人机交互团队负责人,1996 - 2015 在苹果工作。克里斯蒂是滑动解锁专利作者,据称他是因为和艾维不合而离开。
麦克·卡博特(Mike Culbert):
芯片架构师,1988 年开始在苹果工作,2013 年死于癌症。卡博特是牛顿项目的早期参与者。屏幕画面根据 iPhone 方向转动、根据环境光调整屏幕亮度等多个专利都有卡博特的名字。
长题图中的演讲者为斯科特·福斯特尔(Scott Forstall),前
软件高级副总裁,初代 iPhone 软件负责人。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乔布斯的魔力演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