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皮鞋常见的质量问题题有哪些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和处理方法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6页
4.1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损伤
1、混凝土麻面
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1)模块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拼接严 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
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 排除为止;
5)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将麻面部位用清 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 1:2水泥砂浆抹平 .
2、混凝土蜂窝
蜂窝主要现象表现为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 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 孔润。
1)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应拌和均匀,按规范把握最短搅拌时间,确保振捣密实;
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高度不得超过 2米,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度,不 宜超过 1米,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溜槽筹措施下料;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 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 1:2左右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 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 尽量剔成喇叭口状,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 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修补捣实,加强养护。
3、混凝土露筋
主要表现在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 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配料所用石子最大粒径不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且不得大于 钢筋净距的 3/4,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 2m ,应用串筒, 或溜槽进行下料, 以防止离析; 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 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 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正确 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 1:2左右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 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3)振捣时先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梁腹混凝土,使其下部混凝土溢出与箱梁地板混凝 土相结合, 然后再充分振捣使两部分混凝土完全融合在一起, 从而消除底板与腹板之间出现 脱节和空虚不实的现象。
4、混凝土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 实,预留孔洞;
2)下料时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 , 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 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第1页/共6页
寻找更多 ""混凝土质量缺陷有哪些_百度知道
混凝土质量缺陷有哪些
混凝土质量缺陷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混凝土质量缺陷4.1
人员因素4.1.1
有部份混凝土工技能偏低,不十分了解混凝土施工工艺,缺少混凝土技能知识学习及培训,这部份在新进场的混凝土工表现较为突出,有个别混凝土班整个班组都无人持证;4.1.2
人员组成发生变化,部分工人不熟悉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如现场使用的混凝土性能、模板支设方式、浇筑方法等,交底时又没有认真听;4.1.3
责任心不强:项目部编制了众多的混凝土工艺操作方法、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各种规章制度、混凝土培训材料等,混凝土工实际操作过程未按文件要求去做,质量缺陷产生在所在免。例如混凝土施工工作程序要求混凝土振捣间距不超过混凝土棒作用半径,一般不超过40cm,但实际上有不少工作超过这一起码要求4.1.4
疲劳作业:目前混凝土浇筑连续作业时间有时达到12小时甚至更长,昼夜连续施工,混凝土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再加上天气炎热,身体极度疲倦也是混凝土缺陷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部混凝土缺陷产生时段在凌晨,也是人十分困乏的时间;4.1.5
人员组织原因:具体体现在交接班交接不清,接班人员不清楚上班人员未振之处;气侯环境发生突变,缺乏有序组织,如突遇降雨,人员情绪波动,精力不集中,产生漏振。、4.1.6
施工人员偏少,混凝土振捣工较少,备用机械不到位,有时振捣棒故障时没能及时更换,造成一个下灰点只有1~2人振捣,而混凝土流动坡度较大来不及振捣;4.2
工程实体原因4.2.1
钢筋过密:钢筋密集导致混凝土中粗骨料难以通过钢筋,造成混凝土露筋;例如有止水带的部位钢筋都非常密集,如果浇筑此部位时混凝土塌落度偏小,流动困难,就极易出现这种情况。4.2.2
结构复杂:核岛厂房存在较多几何尺寸不规则之处,拐角、转拆点较多,造成局部混凝土难以流动,易形成露筋;4.2.3 底板侧面的单面模板加固拉杆不允许焊接钢筋造成模板加固难度加大,出现局部涨模。
采纳率:95%
来自团队:
混凝土主要有以下缺陷:1、麻面。2、露筋。3、蜂窝。4、孔洞。5、裂缝。6、混凝土强度不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强度达不到要求,蜂窝麻面,几何尺寸偏差,露筋,表面裂缝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质量缺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混凝土浇筑常见质量问题及措施(规范)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混凝土浇筑常见质量问题及措施(规范)
&&混凝土浇筑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执业资质:******
执业机构:湖南高泽律师事务所
执业地址:长沙市开福区北辰三角洲晴岚路68号凤凰天街1栋12楼
擅长领域: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劳动纠纷
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纠纷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责任认定
发布者:唐立律师|时间:日|分类: |1172人看过
对于绝大多数建筑来说,商品混凝土都是建设工程结构部分的主要建筑材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结构质量。在商品混凝土买卖中,买卖双方经常因质量问题发生争议,笔者多年来曾经代理多起商品混凝土质量纠纷案件,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商品混凝土区别于一般商品特点 .要想搞清楚发生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清质量责任,那么首先就必需了解商品混凝土的特性。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特点是:1. 该商品出厂时以及交付货物时的物理形态不是该商品最终物理形态。商品混凝土在出厂时是一种粘稠的近乎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物理状态,在运送到工地交货时也仍然是这种状态,但是,在浇注之后,经过一定的时间,该商品的最终物理形态则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固体状态。2. 该商品有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凝固的特性。商品混凝土在出厂后的一定时间里,粘稠度会逐步增加,并逐渐开始凝固,这就要求必须在技术规范的时间内送到现场,送到现场后必须及时进行浇注,否则将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并造成巨额损失。3. 必需使用专业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因为商品混凝土出厂时是一种粘稠的液态,而且又有逐步凝固的特性,所以,运送商品混凝土必须使用专用的商品混凝土罐车,该罐车不仅装卸方便,而且罐体能匀速转动,这不仅能避免混凝土在车内凝固,而且还保证混凝土的成分均匀。4. 一旦商品混凝土最终的质量出现问题,并不一定是卖方的责任。对于商品混凝土出现的质量问题,不仅卖方可能负有相应的质量责任,一般的商品都仅仅是由卖方负有一定的质量责任,.而对于混凝土这种特殊的商品则不然。混凝土这种商品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出场时是按照规范生产的合格的产品,但是在凝固之后不一定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在交付货物之后,买方必需要按规范施工,同时,买方在浇注之后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合理的养护,否则,即使出厂时是合格的产品,那么在混凝土凝固后也有可能达不到相应的质量要求。这种特性就决定了买方要负有一定的质量责任,如果买方不按规范施工及养护,混凝土凝固后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合格现象。所以,在货物交付、所有权转移之后,买方负有一定的质量义务。5. 在标准养护期满后的一定时期内,混凝土的强度还会逐步的增强。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期是28天,28天后就可拆模板,但是,一般情况下,在此之后的一定时间内,混凝土的强度还会逐步有所增强。 & 诉讼中常见的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 & 在实践中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种类较多,但是,在我们代理的商品混凝土上质量纠纷案件中,涉及到的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情况:1. 浇注混凝土的部位出现裂缝。这些裂缝有些是均匀的,有些是不均匀的;有些裂缝是轻微的,只在表面出现;有的裂缝则是非常严重的,例如有的是通体裂缝,有的因出现裂缝而露出了钢筋。有些裂缝对强度影响不大,但那些严重的裂缝则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结构安全。2. 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各类混凝土质量纠纷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购买相应标号的混凝土,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其性能、强度不同,如果达不到相应的强度要求,那么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所以,无论是买方和卖方对强度问题都非常重视。实践中,有些混凝土的强度离设计要求相差太多,那么就需要拆除这些不合格部位,重新浇注,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造成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责任造成商品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在诉讼中比较常见有以下几种:1. 主要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有些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因为混凝土公司购买的水泥、沙石料等原料不合格造成的,在实践中,这类质量问题中以水泥不合格的情况居多。有些水泥供应商供应的水泥与合同约定的质量不符,或是在约定标准的水泥中掺杂低标号水泥。凡是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肯定应有混凝土公司一方承担责任。当然,混凝土公司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水泥供应商追偿。2. 配合比不符合规范要求。有些情况下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因为混凝土公司的配合比不符合规范造成的。不同标号的混凝土需要有不同的原材料的配合比,以使其科学合理。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肯定也应有混凝土公司一方承担责任。3. 外加剂质量不合格或添加不合理,混凝土的生产加工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生产外加剂的厂家很多,良莠不齐。有些外加剂厂家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会直接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肯定也应有混凝土公司一方承担责任。混凝土公司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外加剂供应商追偿。同时,使用某一中外加剂必需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性能,以使其能够和水泥等原材料匹配、适应。4. 未及时浇注。有些情况下,混凝土出厂后未及时浇注,直接导致出现强度不合格的严重问题。这种情况下的责任要认真区分。如果是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未及时浇注,则责任完全在买方,对于浇注时混凝土的塌落度已经明显不适合浇注而买方依然浇注的,买方应承担由此造成的质量责任。5. 买方在施工现场加水或添加其他材料。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加快现场混凝土浇注的速度,在泵送浇注时往混凝土中加水,对混凝土进行稀释。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浇注速度,但是却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生产是按照严格科学的配合比进行的,在施工现场向混凝土中加水,显然破坏了出厂时的配合比。这必然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买方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当然卖方在履行合同时还需要注意取得和保存相关的证据。6. 买方不按规范施工和养护,此中情况在实践中比较普遍。很多情况下,卖方提供的混凝土是合格的,强度试验报告都是合格的,但是,实际验收时混凝土的强度却不合格。买方在施工时没有按照规范施工,例如:没有按规范对浇注到位的混凝土进行振捣,造成振捣不实;或者未按规范进行养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冬季施工问题,如果不严格按规程操作、养护。更容易发严重的质量问题。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出厂质量合格并不代表最终混凝土的强度就一定合格,不按规范施工和养护同样会发生质量问题。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应当由买方承担全部责任。7. 买方现场搅拌发生的质量问题。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以及一些零散部位施工方便,在施工现场自行搅拌一部分混凝土。因施工现场的条件有限,施工单位又不能保证所进原材料的质量,同时,施工单位也无法科学的严格的控制配合比,且现场操作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员,所以,极易发生质量问题。因为在同一个工程当中,一方面有混凝土公司供货,另一方面又有施工单位自己现场搅拌混凝土,发生质量问题时容易造成责任不清,所以,此中现象应当引起混凝土公司的高度注意。为了分清责任,在合同中对施工使用混凝土的部位要明确约定,同时,混凝土公司对施工单位现场搅拌的问题应当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8. 恶劣天气、季节反常造成的质量问题。曾经发生在5月初施工时,遇到了几十年一遇的高温天气,虽然按照正常规范施工、养护,但是,应为气温太高,水分挥发太快,还是造成了生产大面积裂痕的严重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发生质量问题一般应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9. 为强工期造成在质量问题。有些工程应其有一定的特殊性,时间紧迫,根据有关主管部门以及甲方的要求不按正常程序、工艺施工,由此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此中情况下,只要出厂合格,试验报告合格,混凝土公司一方不应承担任何责任。近年来,商品混凝土质量纠纷案件逐年增加,其中有些案件中确实是商品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对这种案件就必须查明造成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分清责任。还有一些混凝土质量纠纷案件,并不是混凝土质量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在施工单位长时间拖欠混凝土公司的混凝土货款,混凝土公司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提起诉讼,为了逃避延期付款的违约责任、同时达到继续拖延还款时间的目的,于是,施工单位在诉讼中就提出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作为商品混凝土纠纷案件的代理律师,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商品混凝土的特性及质量总是的种类,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等,有利于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的区分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以有效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商品混凝土的出现及广泛使用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具体体现,广泛使用商品混凝土,以大大减少噪音、粉尘等污染问题,能进一步解决施工扰民和施工现场脏、乱、差等问题,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的双方一方面都在为城市建设添砖添瓦,另一方面也都在为自己的企业创造利润。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任何一方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行业、技术范围,不能忽视了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因为混凝土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一个建筑工程的结构质量,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者不仅仅是卖方的义务。同时在签订和履行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的过程中,买卖双方都要增强法律意识,以便于在发生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情况下,能够用事实和法律来分清责任。 对于绝大多数建筑来说,商品混凝土都是建设工程结构部分的主要建筑材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结构质量。在商品混凝土买卖中,买卖双方经常因质量问题发生争议,笔者多年来曾经代理多起商品混凝土质量纠纷案件,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商品混凝土区别于一般商品特点 .要想搞清楚发生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清质量责任,那么首先就必需了解商品混凝土的特性。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特点是:1. 该商品出厂时以及交付货物时的物理形态不是该商品最终物理形态。商品混凝土在出厂时是一种粘稠的近乎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物理状态,在运送到工地交货时也仍然是这种状态,但是,在浇注之后,经过一定的时间,该商品的最终物理形态则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固体状态。2. 该商品有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凝固的特性。商品混凝土在出厂后的一定时间里,粘稠度会逐步增加,并逐渐开始凝固,这就要求必须在技术规范的时间内送到现场,送到现场后必须及时进行浇注,否则将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并造成巨额损失。3. 必需使用专业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因为商品混凝土出厂时是一种粘稠的液态,而且又有逐步凝固的特性,所以,运送商品混凝土必须使用专用的商品混凝土罐车,该罐车不仅装卸方便,而且罐体能匀速转动,这不仅能避免混凝土在车内凝固,而且还保证混凝土的成分均匀。4. 一旦商品混凝土最终的质量出现问题,并不一定是卖方的责任。对于商品混凝土出现的质量问题,不仅卖方可能负有相应的质量责任,一般的商品都仅仅是由卖方负有一定的质量责任,.而对于混凝土这种特殊的商品则不然。混凝土这种商品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出场时是按照规范生产的合格的产品,但是在凝固之后不一定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在交付货物之后,买方必需要按规范施工,同时,买方在浇注之后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合理的养护,否则,即使出厂时是合格的产品,那么在混凝土凝固后也有可能达不到相应的质量要求。这种特性就决定了买方要负有一定的质量责任,如果买方不按规范施工及养护,混凝土凝固后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合格现象。所以,在货物交付、所有权转移之后,买方负有一定的质量义务。5. 在标准养护期满后的一定时期内,混凝土的强度还会逐步的增强。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期是28天,28天后就可拆模板,但是,一般情况下,在此之后的一定时间内,混凝土的强度还会逐步有所增强。 & 诉讼中常见的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 & 在实践中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种类较多,但是,在我们代理的商品混凝土上质量纠纷案件中,涉及到的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情况:1. 浇注混凝土的部位出现裂缝。这些裂缝有些是均匀的,有些是不均匀的;有些裂缝是轻微的,只在表面出现;有的裂缝则是非常严重的,例如有的是通体裂缝,有的因出现裂缝而露出了钢筋。有些裂缝对强度影响不大,但那些严重的裂缝则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结构安全。2. 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各类混凝土质量纠纷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购买相应标号的混凝土,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其性能、强度不同,如果达不到相应的强度要求,那么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所以,无论是买方和卖方对强度问题都非常重视。实践中,有些混凝土的强度离设计要求相差太多,那么就需要拆除这些不合格部位,重新浇注,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造成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责任造成商品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在诉讼中比较常见有以下几种:1. 主要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有些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因为混凝土公司购买的水泥、沙石料等原料不合格造成的,在实践中,这类质量问题中以水泥不合格的情况居多。有些水泥供应商供应的水泥与合同约定的质量不符,或是在约定标准的水泥中掺杂低标号水泥。凡是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肯定应有混凝土公司一方承担责任。当然,混凝土公司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水泥供应商追偿。2. 配合比不符合规范要求。有些情况下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因为混凝土公司的配合比不符合规范造成的。不同标号的混凝土需要有不同的原材料的配合比,以使其科学合理。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肯定也应有混凝土公司一方承担责任。3. 外加剂质量不合格或添加不合理,混凝土的生产加工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生产外加剂的厂家很多,良莠不齐。有些外加剂厂家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会直接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肯定也应有混凝土公司一方承担责任。混凝土公司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外加剂供应商追偿。同时,使用某一中外加剂必需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性能,以使其能够和水泥等原材料匹配、适应。4. 未及时浇注。有些情况下,混凝土出厂后未及时浇注,直接导致出现强度不合格的严重问题。这种情况下的责任要认真区分。如果是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未及时浇注,则责任完全在买方,对于浇注时混凝土的塌落度已经明显不适合浇注而买方依然浇注的,买方应承担由此造成的质量责任。5. 买方在施工现场加水或添加其他材料。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加快现场混凝土浇注的速度,在泵送浇注时往混凝土中加水,对混凝土进行稀释。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浇注速度,但是却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生产是按照严格科学的配合比进行的,在施工现场向混凝土中加水,显然破坏了出厂时的配合比。这必然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买方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当然卖方在履行合同时还需要注意取得和保存相关的证据。6. 买方不按规范施工和养护,此中情况在实践中比较普遍。很多情况下,卖方提供的混凝土是合格的,强度试验报告都是合格的,但是,实际验收时混凝土的强度却不合格。买方在施工时没有按照规范施工,例如:没有按规范对浇注到位的混凝土进行振捣,造成振捣不实;或者未按规范进行养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冬季施工问题,如果不严格按规程操作、养护。更容易发严重的质量问题。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出厂质量合格并不代表最终混凝土的强度就一定合格,不按规范施工和养护同样会发生质量问题。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应当由买方承担全部责任。7. 买方现场搅拌发生的质量问题。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以及一些零散部位施工方便,在施工现场自行搅拌一部分混凝土。因施工现场的条件有限,施工单位又不能保证所进原材料的质量,同时,施工单位也无法科学的严格的控制配合比,且现场操作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员,所以,极易发生质量问题。因为在同一个工程当中,一方面有混凝土公司供货,另一方面又有施工单位自己现场搅拌混凝土,发生质量问题时容易造成责任不清,所以,此中现象应当引起混凝土公司的高度注意。为了分清责任,在合同中对施工使用混凝土的部位要明确约定,同时,混凝土公司对施工单位现场搅拌的问题应当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8. 恶劣天气、季节反常造成的质量问题。曾经发生在5月初施工时,遇到了几十年一遇的高温天气,虽然按照正常规范施工、养护,但是,应为气温太高,水分挥发太快,还是造成了生产大面积裂痕的严重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发生质量问题一般应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9. 为强工期造成在质量问题。有些工程应其有一定的特殊性,时间紧迫,根据有关主管部门以及甲方的要求不按正常程序、工艺施工,由此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此中情况下,只要出厂合格,试验报告合格,混凝土公司一方不应承担任何责任。近年来,商品混凝土质量纠纷案件逐年增加,其中有些案件中确实是商品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对这种案件就必须查明造成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分清责任。还有一些混凝土质量纠纷案件,并不是混凝土质量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在施工单位长时间拖欠混凝土公司的混凝土货款,混凝土公司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提起诉讼,为了逃避延期付款的违约责任、同时达到继续拖延还款时间的目的,于是,施工单位在诉讼中就提出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作为商品混凝土纠纷案件的代理律师,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商品混凝土的特性及质量总是的种类,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等,有利于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的区分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以有效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 & & &商品混凝土的出现及广泛使用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具体体现,广泛使用商品混凝土,以大大减少噪音、粉尘等污染问题,能进一步解决施工扰民和施工现场脏、乱、差等问题,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的双方一方面都在为城市建设添砖添瓦,另一方面也都在为自己的企业创造利润。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任何一方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行业、技术范围,不能忽视了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因为混凝土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一个建筑工程的结构质量,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者不仅仅是卖方的义务。同时在签订和履行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的过程中,买卖双方都要增强法律意识,以便于在发生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情况下,能够用事实和法律来分清责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下一篇上一篇无
327348人看过77771人看过41713人看过40464人看过38900人看过32851人看过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