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经济学家经济学家,为什么都是美国

这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家们都说了啥?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2日下午1时,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AngusStewart·Deaton)荣获该奖项。据说安格斯·迪顿在2008年一篇基于盖洛普调查的论文中,对于收入、健康和全球福祉所集中讨论的问题。文中观点简单来说就是“有钱你不一定就幸福,但是没钱会很痛苦”。
如果我们站在今天往回看10年,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观点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他们都说了些啥?
2005年 | 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o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o谢林
谢林最有影响的一个贡献是关于“讨价还价”,谢林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在讨价还价当中,弱者常常是强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将自己固定在特殊的谈判地位是有利的。当任何一方都认为对方不会做进一步让步时,协议就达成了。一方让步是因为他知道对方不会让步了。谈判的实力在于让对方相信你不会再让步了。谢林描述了把自己固定在有利的谈判地位的三个策略:不可逆转的约束、威胁和承诺。
2006年 | 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o费尔普斯
费尔普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对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提出了挑战。费尔普斯指出,通货膨胀不仅与失业有关,也与企业和雇员对价格和工资增长的预期有关。
2007年 | 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o赫维奇、埃里克o马斯金和罗杰o迈尔森
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机制设计理论”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经济学家、各国政府和企业识别在哪些情况下哪些是有效的市场机制。毕竟,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理想情境中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但现实世界是不理想的。
2008年 | 保罗o克鲁格曼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o克鲁格曼想必是最活跃在幕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了,他不但在普林斯顿当教授,还是《纽约时报》的人气专栏作家。他最出名的还数他出版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大胆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
2009年 | 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o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o威廉森
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分析”获奖,威廉森则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埃莉诺o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o威廉森的研究证明了经济分析可用于解释大多数社会组织形式。奥斯特罗姆的研究揭示了使用者组织是如何有效管理公共资源的。威廉森的研究则发展了有关公司作为一些架构安排解决利益冲突的理论。
如果把婚姻家庭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比作一个“集体人合企业”,视为内部市场,这样一夫一妻制属于双边垄断结构,会产生双边垄断内在的一些长处和短处。如果用埃莉诺o奥斯特罗姆的“公共资源”理论得出解决方法就是:自主管理更多的时候要比标准理论预测要来得好,说白了就是多替对方想一点儿。
2010年 |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o戴蒙德和戴尔o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o皮萨里季斯
这三名经济学家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摘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三人的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包括“为何在存在很多职位空缺的时候,仍有众多人失业”。三人建立的经济模型还有助于人们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一名评审委员新闻发布会后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三人研究所得的结论之一是,更高的失业救济金会拉升失业率、拖长市场查寻时间。
2011年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o西姆斯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o萨金特
西姆斯的贡献主要集中于对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和应用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方面。他研究短期经济政策的作用,反映出对宏观政策效果的关注。而萨金特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在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他们曾指出:解决收入不平等,才能更好地刺激消费。
2012年 | 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o罗思和劳埃德o沙普利
诺贝尔经济学奖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的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关注了一个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如何尽可能恰当地匹配不同的市场主体。通俗地讲,沙普利和罗思的成就是为了“如何让不同人为了互惠互利而走到一起”。
2013年 | 美国经济学家尤金o法马、拉尔斯o彼得o汉森和罗伯特o席勒
他们因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取得显著成就而获此殊荣。评选委员会指出,他们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人们目前对资产价格理解的基础,资产价格一方面依赖波动风险和风险态度,另一方面也与行为偏差和市场摩擦相关。席勒在1981年的开创性研究中就提出了过度波动之谜,他发现股票价格的波动比公司分红的波动更大,而价格/分红比例高的时候总是会趋向于下行,反之,该比例低的时候就会趋向于上行,这就对有效市场假说再次发动了猛攻。
2014年 | 法国经济学家让o梯若尔
他被誉为当代“天才经济学家”,累计发表过300多篇论文和11本专著。他以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而获奖,并打破了多年来美国经济学家垄断经济学奖的现象。梯若尔曾解释在信用卡行业,经销商支付价格,卡公司赚取回报。危险在于,这样的行业有一种天然的属性会成为垄断公司,对于公司本身而言不是一件坏事,只要监管者要做的就是确保不断有新的更有活力的公司有机会能够替代。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迪顿为何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安格斯·迪顿在普林斯顿大学出席新闻发布会。CFP图
  “为了设计提高福利、减轻贫困的政策,我们首先必须理解个人的消费选择。在这方面,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对这种理解所作的改进无人能及。他把个人选择和整体结果联系起来,他的研究促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上的变革。”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安格斯·迪顿,奖励他“对消费、贫困和福利所作的分析。”
  相比以前的得主,迪顿的经济学理论更加通俗,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有关联,他关注幸福、贫穷和健康等普罗大众关注的话题,研究深入浅出。
  “我还是有点困。”得奖消息公布之时,恰是普林斯顿早上7点,迪顿很高兴,采访中,还是不忘谈及贫困,“我们并没有走出贫困的森林,对于地球上许多人来说,情况糟糕极了。”
  迪顿生世如何
  生于苏格兰,父亲是煤矿工人,望子成龙心切,送迪顿读私立学校。迪顿倒也争气,在学业上努力、顺利,如今在普林斯顿任教,儿女也都从事金融事务
  今年69岁的迪顿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拥有英、美双重国籍。
  迪顿没有显赫的家世。父亲出生于英国南约克郡一个以挖煤为业的小村子,家贫只能从事最底层的挖矿工作,梦想是能从地底逃亡来做地上的工作,经过努力,终于成为一名排水工程师。
  一代要比一代强。
  父亲为后代规划人生,他说服迪顿的老师帮迪顿补习,送迪顿读私立学校,(一学年学费比父亲一年收入都要高),迪顿不负所望,考上大学,1974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83年起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经济学与国际事务教授至今。
  多年以后,迪顿在《逃离不平等》一书中这样记述:“我的两个孩子现在都生活在美国。我的女儿是芝加哥一家卓越的财务管理公司的合伙人,我的儿子则是纽约一家成功的对冲基金的合伙人。他们两个都在普林斯顿大学接受了优质而多样的教育,其受教育的程度、获得的机会以及获得教育的质量,都是我这个学习经历单一的剑桥大学部生所不能比的。虽然我父亲很长寿,也见识和享受到了一些如今的高水平生活,但对于他而言,他的孙辈们生活质量之高,已是全然超乎想象了。而他的曾孙辈们所生活的世界,无论是财富数量还是机会数量,更是那些生活在约克郡煤矿时代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
  主要研究什么
  关乎三大问题:消费者如何分配开支;社会收入有多少是消费掉了,有多少是储蓄了起来;如何度量福祉和贫穷
  迪顿是一名微观经济学家,主要研究消费者选择,专注方向为健康、贫困和不平等。
  迪顿数十年研究,主要关乎三大问题:消费者如何分配开支?社会收入有多少是消费掉了,有多少是储蓄了起来?如何度量福祉和贫穷?
  迪顿是将计量经济学应用到微观经济学的先驱之一,“利用数据及模型研究消费者行为,出色研究启发了其他经济学家将计量经济学应用于研究生产,影响深远,在微观层面上理解消费者个人行为,有助制订公共政策,有助预测消费者对特定政策的反应,以及评估福利是否有助改善生活等”。
  在经济理论界,迪顿堪称“教科书级”的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他早期在消费行为上建立一套很好的理论基础,是经济系学生必读的教科书内容。
  迪顿最令人关注的文章是 1980 年与John Muellbauer合作,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近乎完美的需求系统模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根据需求理论推导,估计居民在一定的可消费支出水平、通货膨胀水平以及价格下,对农产品的需求量。
  两位学者以所有商品的价值与个人收入,设计出对于不同商品需求的预测系统,如对衣服需求预测的微分方程、对食物预测的微分方程,每个方程显示了特定商品需求对所有商品的价格变化,而这样的系统帮助政府在制定诸如食物增值税或降低特定族群所得税等政策时,能够了解改革对于各种商品或不同社会群体所会造成的得失。
  35年后,该需求系统仍为其他研究学者所承继与更新,并持续作为经济政策效果研究、价格指数建构以及跨国、跨期生活水平比较时的圭臬。据统计,这篇文章被引用高达4000多次。
  1990年前后,迪顿又发表多篇论文,指出当时以宏观收入和宏观消费为起点的主流消费理论无法解释收入与消费的实际关系;他提出微观收入与宏观收入的变化方式很不同,因此应该统计个体是怎样依据其收入来调整消费的。这项研究阐释了为什么对微观数据的分析是解读宏观数据的关键,当代的宏观经济学已经广泛采用迪顿的研究方法。
  在近期研究中,迪顿强调个体家庭消费水平的可靠统计能够用来阐释经济发展背后的规律。迪顿在研究中还阐述了如何利用家庭数据来揭示收入与福利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中的性别歧视程度。迪顿将研究焦点放在家庭调查上,有助于推动发展经济学从基于整体数据建构的理论领域向基于个体数据研究的实用领域转变。
  什么研究方法
  与以往多数经济学奖得主不同,迪顿更偏向研究个人行为,而不是从庞大的统计数字中得出定理
  迪顿一直警告利用总体经济数据去作出重要经济政策决定是不可取的,强调要了解不同年龄层及收入的消费者,因为经济条件因地因人而异。这亦影响他计算贫穷的方法。他一直反对世银设贫穷线,本月初便指出与其把焦点集中在收入水平,不如留意健康等更容易评估的指标,例如孩子营养水平、身高、是否可容易取得水源及上厕所等。
  挪威经济学院教授Ingvild Almas表示,印度政府已透过迪顿的研究改变对贫穷的衡量方法,进而影响了政府的减贫政策,如印度对穷人的补贴政策,根据研究结果扩展到原本未在定义之内的贫穷家户,使他们得以获得补贴购买生活必需品。
  迪顿虽然是经济学家,但他从不会羞于发表政治意见。他每年都会为英国的皇家经济学会写两次文章,评论美国时事。其中他曾写过文章,批评共和党企图推翻美国总统奥巴马推行的医疗改革,又批评美国政治体制未能解决国内的贫富悬殊情况。
  他警告,不平等对美国民主的威胁大于英国,因为金钱在美国政坛扮演重要角色,且有说客文化。他引述同事研究指出,美国国会议员的投票行为与富有选民的偏好紧密相关,与贫穷选民的偏好则无甚关系,这显示民主政治正走向财阀政治,令人忧虑,“收入差距在大多数国家不断增大。其中在美国,虽然目前主要收入仍来自薪酬,而非利息、分红或其他资本收益,但收入最顶层的一群持续创造大量财富,将令收入格局发生变化。这些财富不能反映赚钱者对社会所作贡献,令有才华的年轻人放弃更值得追求的东西,国家繁荣随之受破坏。”
  与因研究欧美财富不均根源而声名大噪的皮凯提一样,迪顿也警告,财富分配比收入分配更不平等,而极高收入会转化成极大财富,导致世袭“闲置”财富。
  迪顿亦关注气候变化,曾撰文指出:“不受控的气候变化是人类新面对的重大危机。或许人们要受过苦头,才会肯面对这问题。”
  这些对他的经济学研究都产生了影响。《今日美国》报道,迪顿在经济学研究中,融合政治学、心理学及哲学,分析收入、消费及贫困的关系。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指出,迪顿的贡献主要有三方面:一、他所设计的一套需求系统;二、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包括宏观和微观数据搜集);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标准和贫困水平的研究。
  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评语说:“在强调个人消费的决定与整体经济结果息息相关之余,他的研究有助现代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从事蜕变。为能规划出有利提升人类福祉与降低贫穷的经济政策,我们首先需对个人消费的决定有所了解。在增进这方面理解上,无人可与迪顿匹敌。”
  如何定义幸福
  迪顿用经济学实证说明:赚大钱真的未必让人比较快乐。一些企业高管受研究的启发,主动降薪且提升底层员工的薪水
  比起诺贝尔奖委员会与经济学者对迪顿在经济理论上的贡献的推崇,消费者可能更好奇迪顿的研究对普通生活有何教益?
  针对这个问题,哈佛法学院教授桑斯坦找出迪顿与2002年经济学奖得主康纳曼的调查,这是一项关于“你是否幸福”的调查。
  一般来说,研究人员测量人类幸福程度的方式,主要是要求受试者以1至10分自我评估总体生活满意度,但是大多数测量方程式中,年收入作为一项系数,比重比较大,但是忽略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快乐、压力与悲伤等情绪,因此迪顿与康纳曼改采另一种问法,在2008年至2009年针对美国家庭抽样45万受试者,让受试者以1至10分对最近的生活中遇到的快乐或压力等情绪进行打分。
  迪顿与康纳曼2010年的研究结果,与过去受试者评估总体生活满意度测出的结果差异相当大: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的人,比起其他收入族群,自我评估生活中的快乐情绪不会随着收入而增加;年收入超过6万美元的受试者,比起其他收入族群,虽然不必担心账单付不出来,却有其他的烦恼。;年收入低于2万美元的受试者常因入不敷出而承受较大压力。
  为什么快乐程度不一定会随收入增长?
  迪顿与康纳曼以经济学家的角度推测,其实也还是那几句老生常谈:高薪不代表人拥有健康的身体,高薪意味着工作压力大、工时长,没办法有足够的私人时间与亲朋好友相处,更可能会剥夺像是享受美食的这类小幸福。
  过去只知道收入太少难以维持家计,钱买不到幸福与健康这类的话,多半出于自我安慰的心理,没想到迪顿用经济学实证说明:赚大钱真的未必让人比较快乐。
  如今,这项研究已经被应用开来。信用卡付款处理公司Gravity Payments创办人兼总裁普赖斯4月宣布减薪93%,并动用企业盈利在未来3年令员工最低年薪升至7万美元。他直言受迪顿与康纳曼的研究启发,想做实事纾缓美国社会贫富不均问题。
  不过,普赖斯的宏愿能否成真仍属未知数。在推出新薪酬制度3个月后,普赖斯便陷入财务窘局,两名得力助手与一起创业的兄长又为加薪问题与他起争执。看来,寻找幸福确实是一个艰辛过程。
  如何关注贫困
  迪顿认为,只靠国际援助无法让穷国脱离贫穷,“只援助并不能让穷国经济增长,甚至会让穷国保持穷困,国际社会最能表达同情的方法就是不要援助”,促进自由贸易并鼓励药厂研发改善穷国人民健康,才能收效
  迪顿2013年出版了著作《逃离不平等》,该书阐释贫穷的根源及后续影响,时间跨越长达250年的经济史研究,被《福布斯》评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有资料显示,全球3%最富有居民的全部家庭收入占全球总家庭收入的20%,相当于54%最贫穷居民的家庭收入之和,全球绝对贫困人口总数为7.02亿。经济增长并未真正转化为显着的贫困减少和就业增加,表面上看,世界经济前所未有的繁荣,却正在引发贫穷、犯罪和动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贫富分化、不平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和思考。该书展现迪顿对日趋严重的贫富悬殊问题的思考。对于赤贫国家,他认为,灭贫主要障碍并非资源缺乏,而是坏政府。
  迪顿曾接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网志编辑访问,解释自己是以二战时人们逃离纳粹集中营的事迹来比拟当前“人们逃离早亡、穷困与像奴隶一样、没有民主、未受教育的生活”。他说,当非常富有的一群对公共健康与教育没有利害关系,不平等会持续下去。他形容这是不平等的“黑暗面”:当收入极端失衡时,社会上将有一些人有钱的不需要任何政府,不但不需要政府提供教育与医疗保健,甚至可能不需要警察或法院。这帮人相对独立,无意愿缴税,也大肆鼓吹要削减公共财产,从而影响贫困一群。
  在《逃离不平等》里,迪顿认为,只靠国际援助无法让穷国脱离贫穷,促进自由贸易并鼓励药厂研发改善穷国人民健康,才能收效,“只靠援助并不能让穷国经济成长,甚至会让穷国保持穷困,国际社会最能表达同情的方法就是不要援助。迪顿还进一步指出,援助的真正目的其实是要提振美国某些产业,所谓援助穷国最终一定会失败。”
  但这立场引起不少争议。比尔·盖兹就反驳称,援助的确能让穷国脱贫,“摩洛哥、巴西、智利、哥斯达黎加、秘鲁、泰国、毛里求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都曾接受援助,现在经济都已茁壮。”
  盖兹认为,这种论调让人遗憾,“援助项目真正的目的是要增加人类的福祉,尤其是健康状况与农业方面,援助是富国能为穷人做的最好的开销项目之一”,援助的成功率就跟美国硅谷创投公司投资新事业的成功率一样,没有人会说,“看看硅谷那些失败的新公司,创投真浪费,别投资了”,但为什么对援助的成果就悲观呢?
  盖兹希望迪顿多花点时间,研究改善援外的方式。
  迪顿观点
  富国不应该直接援助穷国
  在政府直接收到援助并且援助流相对财政支出较大(通常相当于一大半)的国家(大部分是非洲国家),外国援助虽然在医疗领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也破坏了本地国家能力的发展
  祖父母和孩子可能不想在一起生活
  根据迪顿在2013年做的一项研究,跟18岁以下的孩子在一起生活的老年人过得不开心,怒火和压力更大
  穷国对自身健康状况满意的人的比例竟与富国不相上下
  虽然人们知道自己生活穷苦,也饱受各种疾病的折磨,他们却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说得过去。要辨别出哪些人比你更富有往往简单,但是要辨别出谁比你更健康或者谁的孩子存活率更高,就是一件极难的事
  冷知识
  ● 从1969年到现在,诺贝尔经济学奖总共发了47次,76人次获奖,其中24次只给了一个人。
  ● 获奖者平均年龄67岁,最年轻的获奖者为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Arrow),获奖时51岁,最年长的获奖者为里奥尼德·赫维克兹(Leonid Hurwicz),获奖时90岁
  ● 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多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 目前只有一位女性获奖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为美国政治经济学家。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命中率最高的是宏观经济学,该领域里有9名获奖人。
  ● 诺贝尔经济科学奖章由瑞典艺术家和雕塑家Svensson-Lundqvist设计,有代表着象征瑞典皇家科学院北极星的标志。
  记者 袁源
[责任编辑:令人失望的诺贝尔经济学家
我的图书馆
令人失望的诺贝尔经济学家
令人失望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刘以栋
17:15:22获得诺贝尔奖是举世瞩目的荣誉和成功标志。在许多场合,全世界的各界人士都会给诺贝尔奖得主一份崇高的敬意。但是,诺贝尔奖里面,和平奖根本就是政治奖,是西方政治集团表达政治观点的工具;文学奖是主观爱好奖,一部文学作品,众口难调,结果是有权者说了算。令人失望的是诺贝尔奖经济学奖,怎么也搞得跟诺贝尔文学奖差不多。经济学关系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大到国计民生,小到柴米油盐,都跟经济学原理有关。可惜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的表现却让人非常失望。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长期资本对冲基金(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风靡一时,华尔街的许多精英们一度以在长期资本工作为荣。长期资本的十几个合伙人里面,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即Myron Scholes 和Robert Merton。结果是,长期资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因为俄国债券危机,一夜之间面临破产的威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纽约分行当时不得不组织华尔街的各大金融公司抢救。有人说,现在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就是美联储抢救长期资本时种下的种子。前年贝尔斯登遭遇危机时,有人调侃说,华尔街当年拯救长期资本,贝尔斯登拒绝参加,现在它遇到麻烦了,别的公司也不肯帮忙,结果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 (J.P. Morgan)低价收购。令人瞩目的长期资本在短时间内就烟消云散,人们不禁要问,那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干什么去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从一九二九年开始,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结束,至今已八十余年。全世界那么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既搞不明白那次大萧条的发生是因为什么原因,也搞不明白那次大萧条是如何结束的,更不用说怎么预防了。伯南克号称是研究美国大萧条方面的专家,既没有预见这次经济危机的到来,并且在雷曼兄弟破产时,显得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这次经济危机以后怎么发展,是否会发展成第二次大萧条时期,现在还很难预料。全世界那么多健在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什么不用他们的高深学识,给世界各国政府指出一条光明大道?你还别说,还真有那么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挺身而出,提出一堆谬论。这位仁兄,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克鲁格曼的高见是什么: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和引入通货膨胀。即使普通老百姓都明白,贸易是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怎么这么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居然会在经济危机时期,提倡世界两大经济实体之间进行贸易战。虽然我们不明白大萧条时期的起因,但我们明白大萧条时期的贸易战延长了大萧条的时间。不知道克鲁格曼的用心何在。美国现在债台高筑是没错,但克鲁格曼提出的通货膨胀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世界许多国家都试过以通货膨胀赖账这一途径,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成功过。我劝克鲁格曼先生到津巴布韦去走走,亲眼看看那里引进的通货膨胀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货膨胀就如牙膏,一旦出来,就很能压回去。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通货膨胀,保罗·沃尔克(Paul Volker)是多么困难地压回去的。那时美国民众的困苦,难道克鲁格曼就不知道?如果克鲁格曼想当一个政客,那么胡说八道没有关系。但既然想当政客,就不要戴着诺贝尔奖得主的光环假充权威,误导民众。大家对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敬重是应该的,至少他们是某方面的权威。但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评论,则应该多打点折扣,不要被他们头上的光环所迷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既不能保证你从股市中赚钱,也搞不懂大萧条时期的前因后果,更不知道怎么预防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到来。
&&&&& 对克鲁格曼这样的“政治经济学家”,则更应该多看看他的政治立场。他们的言论,也就是他们的个人观点而已,并不比普通常识高明到哪里去。【21世纪网】本文网址:
【21世纪网】本文网址: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诺贝尔经济学奖--怎么又是美国经济学家
奥利弗·威廉森,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发现治理结构缺陷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奥利弗·威廉森的“涉及企业边界的经济治理分析”,威廉森对市场和以垂直权力架构为特征的企业展开研究,发现这两种治理结构在化解利益冲突时具有不同特征,也各有缺陷。
 颠覆经济治理传统
  美国女经济学家奥斯特罗姆的“涉及公共财产或处于公共控制下财产的经济治理分析”。传统观念认为,公共财产无法得到有效管理,需“交由中央权威机构管理或加以私有化后(由私人处置)”。奥斯特罗姆所获研究成果颠覆了这种看法。
  对渔业仓库、牧场、林地、湖泊、地下水盆地等公共资源展开大量研究后,奥斯特罗姆得出结论,这类公共财产所受管理的效果“往往好于人们先前根据标准理论所作预期”。
  她发现,资源使用者常能针对各类利益冲突开发复杂的决策和执行机制。她在研究中归纳出良好机制所具备的特征。
  奥斯特罗姆生于1933年,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公共经济学、政治理论和政策分析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美国经济危机真要来!连诺贝尔经济学家都害怕了?
[快讯通财经](www.kxt.com) 讯:《货币战争》作者Jim Rickards曾说过,分析经济泡沫的关键在于弄清泡沫形成的原因。如果能得到隐藏的真相,那么投资者可以获得巨额利润,或者可以大大地避免损失。
之前美国政局混乱的时候,有多方机构罗列数据,试图证明美国经济的前景不容乐观,但是近期股市的回升意味着人们对此并不买账。尽管如此,理性的投资者仍会依据客观数据进行投资。近日,著名财经博客零对冲又提出一项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如今的泡沫可能已经达到1929年的水平了,投资者应早作警惕。
关注这一指标
零对冲采用的是耶鲁大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Shiller提出的“循环调整市盈率”(CAPE)指标。这一指标滚动统计了过去10年的股市数据,从而减少了短期心理、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相较于传统的市盈率指标,由于其不包括对前景的主观判断,所以更显得准确。此外,其统计了1870年以来的数据,在历史对比上也不输其他指标。
下图就是自1870年以来的CAPE指标走势图,可以看出,当指数走向高位时,经济往往有爆发危机的可能。而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两件事:首先,现在的指标已经超过2008年危机时的水平;其次,指标已经接近1929年“大萧条”出现之前的水平。
虽然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之后,指标有总体走高的趋势,这一指标不能作为泡沫来临的铁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指标比过去137年间的中值高出82%,比均值也高出不少。考虑到股价有均值回归的特性,很难说股市不会在近期内回调。 泡沫的形成
确定了泡沫的可能,那么接下来可以探讨一下,泡沫将会如何出现?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经济泡沫主要分成两种,其中一种是叙述性泡沫。
“叙述性”指的是人们用“讲故事”的方法吹出泡沫,最典型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当时的投资者不看收益,不看市盈率、利率、现金流,也不看资产负债表,狂热地迷信互联网的神话,最终造就了一个巨大的泡沫。
另一种则是信用泡沫。
这种泡沫不需要费心费力地构造一个故事或者神话,只需要钱来得足够容易就行。当投资者或交易商能用3%的利率借到钱,再用3倍杠杆投资在收益率5%的证券上,扣除掉一些费用后,就可以获得10%以上的收益。一些手段够多的投资商,可以通过表外操作获得更高的收益。如果其他行业的都不如这么做来钱容易,整个社会都会疯狂地涌向这种投资,构造出一个信用泡沫。
零对冲认为,鉴于长期以来美国经济疲软的言论漫天飞舞,叙事性泡沫不具备产生的条件。于此相反,美联储在危机之后长时间的零利率政策,很有可能已经向市场投放了过多的“容易钱”,现在的泡沫——如果存在的话——是一个巨大信用泡沫。
那么信用泡沫什么时候会爆发呢?经济学界主流的观点是货币环境收紧,“容易钱”没有了,泡沫资产没人接盘后泡沫就会被戳破;或者是信贷违约现象增加,比如1989年的垃圾债券市场、1998年的新兴市场泡沫和2008年的房贷泡沫。
对应现在,美国学生贷款、次级汽车贷款等市场违约现象已近越来越多地出现,进一步论证了信用泡沫存在的可能性。而更为关键的是美联储正在进行的加息。
虽然美联储声明加息是为了避免泡沫的产生,但是依照弗里德曼的理论,货币政策存在时滞,如果美联储的政策生效时泡沫已经产生了呢?别忘了,有理论认为,1929年美联储加息到6%的举动就是戳破股市破魔,导致“大萧条”的直接原因,美联储会重蹈覆辙吗?我们将拭目以待。
【更多财经资讯,欢迎访问:[快讯通财经](www.kxt.com)或在应用商店下载:快讯通财经APP,7*24小时财经资讯】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财经快讯速递专家-提供最新的全球经济数据播报
财经快讯速递专家-提供最新的全球经济数据播报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经济学家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