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修好了可以看 比 利 时 和 突 尼 斯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球资料 & 正文
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双签表
日11:06  
200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双下半区签表
(8)利霍夫采娃/孙甜甜(俄罗斯/中国)
哈克莱罗德/兹沃娜列娃(美国/俄罗斯)&
科连斯/舍瓦多娃(法国/俄罗斯)&&
科连斯/舍瓦多娃(法国/俄罗斯)&&
(14)扎维/乌赫利洛娃(匈牙利/捷克)
&(5)詹咏然/庄佳容(中国台北)
哈克莱罗德/兹沃娜列娃(美国/俄罗斯)
科连斯/舍瓦多娃(法国/俄罗斯)
科连斯/舍瓦多娃(法国/俄罗斯)&
布伦格尔/维内霍德(美国)
宾尼苏娃/沃斯科波耶娃(捷克/俄罗斯)
&宾尼苏娃/沃斯科波耶娃(捷克/俄罗斯)
&&森上亚希子/涂美伦(日本/美国)
奇布尔科娃/卡梅丽-平(斯洛伐克/法国)
森上亚希子/涂美伦(日本/美国)
&森上亚希子/涂美伦(日本/美国)
(11)基里连科/维斯尼娜(俄罗斯)
(14)扎维/乌赫利洛娃(匈牙利/捷克)
&(14)扎维/乌赫利洛娃(匈牙利/捷克)
&(14)扎维/乌赫利洛娃(匈牙利/捷克)&
&(14)扎维/乌赫利洛娃(匈牙利/捷克)
杰克逊/鲁宾(美国)
切特克斯卡/萨法洛娃(捷克)
达尼利都/沃尔(希腊/德国)&
达尼利都/沃尔(希腊/德国)
苏亚雷兹/文奇(阿根廷/意大利)
马里罗/斯法(西班牙/突尼西亚)&
&(4)莫里克/桑坦格罗(澳大利亚/意大利)
马里罗/斯法(西班牙/突尼西亚)
里诺/桑通加(西班牙)
(4)莫里克/桑坦格罗(澳大利亚/意大利)
(4)莫里克/桑坦格罗(澳大利亚/意大利)
(5)詹咏然/庄佳容(中国台北)
&(5)詹咏然/庄佳容(中国台北)
(5)詹咏然/庄佳容(中国台北)&
&(5)詹咏然/庄佳容(中国台北)
&(5)詹咏然/庄佳容(中国台北)
哈普顿/奥丁(美国)
邦达伦科姐妹(乌克兰)
邦达伦科姐妹(乌克兰)&
费达克/卡内皮(乌克兰/爱沙尼亚)
杜切维娜/彼伊比耶尼斯(俄罗斯/乌克兰)
杜切维娜/彼伊比耶尼斯(俄罗斯/乌克兰)&
&(9)加里奎斯/帕斯奎尔(西班牙)
阿扎莲卡/查克维塔兹(白俄罗斯/俄罗斯)
科丝塔尼慈/史伦高娃(克罗地亚/捷克)
&(9)加里奎斯/帕斯奎尔(西班牙)
(9)加里奎斯/帕斯奎尔(西班牙)
(16)马蒂克/米尔扎(美国/印度)
&(16)马蒂克/米尔扎(美国/印度)
&(16)马蒂克/米尔扎(美国/印度)
&(16)马蒂克/米尔扎(美国/印度)
贝蒙德/扬科维奇(法国/塞尔维亚)
嘉多索娃/斯图尔特(斯洛伐克/澳大利亚)
嘉多索娃/斯图尔特(斯洛伐克/澳大利亚)&
科波尔/穆斯伯格(德国/澳大利亚)
德门蒂耶娃/佩内塔(俄罗斯/意大利)
德门蒂耶娃/佩内塔(俄罗斯/意大利)&
&(2)雷蒙德/斯托瑟(美国/澳大利亚)&
莱恩/沃兹尼亚基(芬兰/丹麦)
范克/罗迪欧诺娃(罗马尼亚/俄罗斯)
&(2)雷蒙德/斯托瑟(美国/澳大利亚)
(2)雷蒙德/斯托瑟(美国/澳大利亚)(小卡)
更多关于“”的新闻
( 09:59:33)
( 05:15:41)
( 03:31:16)
( 01:27:33)
( 21:29:16)
( 19:29:50)
( 19:07:49)
( 10:47:40)
( 10:06:07)
( 10:05:00)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24小时热帖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计算机是谁发明的?现在那么多电脑,不知道是谁麻烦的这个_百度知道
计算机是谁发明的?现在那么多电脑,不知道是谁麻烦的这个
我有更好的答案
1L的S-B 去你吗发比尔.盖茨 别人是微软的好不好
发明计算机的人如下楚泽,全名 克兰德·楚泽,1910 年6月22 日生于德国维尔梅斯多夫,于1995 年12月19 日逝世。发明了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被称为世界计算机之父。  
编辑本段第一台计算机的发现  两名英国情报官闻讯匆匆赶到了欣特斯泰因。在攻占该镇的法国士兵带领下,打开了粮仓地窖大门。地窖里面确实存放着一台机器。情报官凑上前仔细打量,这机器怎么看也不像是德国的“先进计算机”,充其量是某个印刷厂遗弃的排字机。两人互相对视着苦笑了一阵:“德军再傻,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设备放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山区。”  过了很长时间之后,西方计算机界终于认识到,这台貌不惊人的机器,的确是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它研制成功的时间,要比美国、英国的同类发明更早;更重大的意义还在于,它是最先采用程序控制的数字计算机。这台机器的名称是Z -4,它的发明人叫克兰德·楚泽(Konrad Zu se,),一位靠自费起家的土木建筑工程师。编辑本段楚泽的求学时代  克兰德·楚泽1910 年6月22 日生于德国维尔梅斯多夫,在东普鲁士接受的早期教育。东普鲁士的文化传统相当保守,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他进入一所比较开放的学校,直到高中毕业。1927 年,楚泽考进柏林工业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建筑专业。他从小爱好绘画,具有非常好的美术功底,因此很快就学会了如何设计房屋结构和外观。多才多艺的楚泽兴趣广泛,修理机器的活也很拿手,时常动手制作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玩艺,让班上的同学大吃一惊。  求学期间,楚泽需要完成许多力学计算的功课,诸如桥梁、材料强度设计等等,必须自己动手根据公式算出结果,往往一整天都算不完一道强度核算题目。一天,在疲惫不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楚泽突然发现,写在教科书里的力学公式是固定不变的,他们要做的只是向这些公式中填充数据,这种单调的工作,应该可以交给机器做。  1935 年,楚泽获得了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在柏林一家飞机制造厂找到了工作,主要任务恰好是他最挠头的飞机强度分析,繁琐的计算现在变成了他的主要职业,而辅助工具只有计算尺可用。楚泽想制造一台计算机的愿望愈来愈强烈,他在这家工厂里只呆了短短的几个月,便辞职回家做他的“发明梦”。编辑本段发明计算机  在父母的帮助下,他把家中的起居室隔出一间,改造成“实验室”兼“制造厂”,孤身一人开始了漫长的研制生涯。楚泽生活在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无从得知美国科学家研制计算机的消息,甚至没有听说巴贝奇和霍列瑞斯的名字。在这一点上,他远没有美国发明家幸运,无法得到大学或政府机构的任何资助,只有几个朋友“赞助”了很少的一点钱。  几乎用了两年时间在黑暗中摸索,楚泽凭着顽强的毅力独自奋斗。他认为,计算机最重要的部分不一定是计算本身,而是过程和计算结果的传送和储存。因此,他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存储器上,设计了一种可以存储64 位数的机械装置——数千片薄钢板用螺栓拧在一起的笨重部件,体积约1 立方米——然后与机械运算机构连接起来。朋友们都不太懂他想干什么,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例如,帮他用切割设备加工了数以百计的金属片。其它的薄钢板,只好靠手锯在圆钢上一片一片锯下来。以这种简陋的条件,1938 年,楚泽居然完成了一台可编程数字计算机Z-1 。他花光了仅有的几千马克,还是无法买到更合适的零件。因此,Z-1 计算机实际上是一台实验模型,虽然可以完成3×3 矩阵运算过程,但始终未能投入实际使用。  
Z -1 计算机最大的贡献是楚泽第一次采用了二进制数,在薄钢板组装的存储器中,楚泽用一个在细孔中移动的针,指明数字“0 ”或“1 ”。他的这种选择,明显地受到莱布尼茨著作的启发,他后来发表的研究报告,副题就是“向莱布尼茨致敬”。这台机器也采用了“穿孔带”输入程序,不过不是纸带,而是35 毫米电影胶片;数据则由一个数字键盘敲入,计算结果用小电灯泡显示。  由于纯机械式Z -1 计算机性能不理想,第二年,楚泽的朋友给了他一些电话公司废弃的继电器,楚泽用它们组装了第二台电磁式计算机Z -2,这台机器已经可以正常工作。这时,他的工作引起德国飞机实验研究所的关注,使他得到了一笔资助。 1941 年,第三台电磁式计算机Z-3 完成,使用了2600 个继电器,用穿孔纸带输入,实现了二进制数程序控制。程序控制思想虽然过去也有人提倡,但楚泽是把它付诸实施的第一人。Z -3能达到每秒3 ~4次加法的运算速度,或者在3 ~5&秒内完成一次乘法运算。1942 年,在紧张研究的间隙里,他写作了世界上第一个下国际象棋的计算机程序。  Z-3 计算机正常工作了3年。1944 年,美国空军对柏林实施空袭,楚泽的住宅连同Z-3 计算机一起被炸得支离破碎。在德国法西斯即将毁灭前夕,楚泽于1945 年又建造了一台比Z&-3 更先进的电磁式Z-4 计算机,存储器单元也从64&位扩展到1024 位,继电器几乎占满了一个房间。为了使机器的效率更高,楚泽甚至设计了一种编程语言Plankalkuel ,这一成果使楚泽也跻身于计算机语言先驱者行列。  因害怕再次被炸,楚泽把Z -4 搬来搬去,四处转移,最后带着它飞往德国南部,搬到了阿尔卑斯山区欣特斯泰因小镇,于是才有了前面那第一台计算机发现的一幕。编辑本段楚泽计算机公司的建立  希特勒战败后,楚泽辗转流落到瑞士一个荒凉的村庄,一度转向研究计算机软件理论,最早提出了“程序设计”的概念。1949 年,楚泽把他的Z-4 计算机安装在瑞士苏黎士技术学院,并且一直稳定地运行到1958 年。这时,美、英计算机界才相信德国有位建筑工程师,比他们更早地研制出程序控制数字计算机的事实。目前,在慕尼黑一家博物馆里,仍然存放着一台Z -3原型机,只是它已经无法正常运作。  随后,楚泽创办了“楚泽计算机公司”,1958 年研制出电子管通用计算机Z-22R ,距离第一台电子管通用计算机ENIAC诞生已经过去了12 年之久。电脑史学家认为,如果楚泽不是生活在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他可能早就把Z 型计算机系列升级为电子计算机,世界计算机的历史将会改写。事实上,早在1938 年,楚泽和他的朋友已经在考虑用2000 个电子管和其他电子元件组装新的计算机。当他在战后听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早已研制出电子管计算机的消息,不禁感叹地说:“我所能做的,仅仅是摇摇头而已。”  早在1938 年就发明了计算机的楚泽,几乎被人遗忘了几十年。他在1941年为Z -3计算机提出的专利申请,到了1967 年,法官仍然拒绝受理,理由是“缺乏创造性”。直到1962 年,他才被确认为计算机发明人之一,得到了8 个荣誉博士头衔以及德国大十字勋章。后来,柏林博物馆还重新建造了Z -1计算机。  20世纪60 年代初,楚泽计算机公司已发展为数千员工的企业,销售了近300 台各类计算机。1966 年,他的公司被著名的西门子公司收购,楚泽担任了西门子公司的顾问。编辑本段楚泽的逝世  楚泽已于日在德国黑森州的许恩费尔德市逝世。而就在1995年,比尔·盖茨拜谒了楚泽。有趣的是,这位即将去世的计算机鼻祖为借计算机而成为世界首富的盖茨画了一幅肖像。直到现在,盖茨还把这幅肖像画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采纳率:19%
电子计算机的原理是由冯·诺依曼提出的,由很多人共同制造出的,要算应算在他头上吧。
1931年,Vannever Bush
是美国俩个大学生。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计算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出自鳳凰百科
突尼西亞(Tunisia)是非洲僅次於埃及的文化古國,原住民為柏柏爾人。它的數千年悠久歷史,也就是一頁迦太基、羅馬和拜占庭帝國的興亡史;也是汪達爾人、阿拉伯人、奧圖曼土耳其人及法國人等征服、掠奪和和執行帝國主義殖民政策的地方,因此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3000多年前埃及和腓尼基的航海者,就曾先後到達這裡。公元前12世紀,腓尼基人在附近沿海建立一系列貿易點和停泊港。公元前814年,稱為貿易能手的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作錫礦的生意,為尋求海上貿易中轉站,皇后迪當(Didon)選擇在突尼西亞東北部建立迦太基(Carthage)城,成為奴隸制國家,國力達到巔峰。公元前6世紀時,迦太基人是地中海一帶最強悍的民族,當時的迦太基帝國已涵括了今日突尼西亞的大部分地區,成為擁有一半南北地中海的龐大國家,曾經統治過西班牙、科西嘉島、撒丁島和西西里島等地。
公元前264年後,迦太基與後起的羅馬帝國爭奪地中海霸權。在羅馬征服義大利半島後,開始積極向海外擴張,與早已稱霸西地中海的迦太基帝國發生衝突,雙方爭奪地中海霸權長達一世紀以上。因羅馬人稱迦太基為布匿,故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戰爭就被稱為布匿戰爭(Punic Wars),又稱為迦太基戰爭(Carth-aginian Wars),經過三次歷史上有名的布匿戰爭,迦太基均告敗北。
第一次布匿戰爭發生於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是因爭奪西西里島而起。公元前264年,地處義大利和西西里島之間海峽要地的墨西拉城受壓於敘拉古,迦太基和羅馬均藉其求救機會,先後出兵,雙方爭執不下。公元前260年,羅馬建立一支大艦隊,在西西里島北岸的邁利(Mylae)海角與迦太基艦隊展開激烈的海戰,打敗了迦太基艦隊。其後在西西里和北非的戰役中,雙方互有勝負。公元前242年,羅馬新建的200艘戰艦又在海上活動。翌年3月10日,羅馬兩名執政官率艦隊遠征迦太基本土,在埃加迪(Aegates)群島大敗迦太基海軍。此後,戰爭延續十多年,雙方呈膠著狀態。公元前241年,羅馬傾盡全力終於戰勝敵人,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權,迦太基被迫求和,割讓西西里島和利帕里(Lipari)群島,賠款3200塔倫特(Talent),從此西西里島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第二次布匿戰爭是因西班牙而起,發生在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情節悲壯動人。迦太基海軍先敗,但陸軍無礙,若以殘餘的海軍強行登陸羅馬是不可能的事;於是不得不採取以迂迴方式攻擊羅馬帝國的腹背,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迂迴大戰。在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中,年僅26歲膽識過人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先以5萬名步兵、9000名騎兵,再加上37頭大象,由突尼西亞繞經今日的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然後橫渡直布羅陀海峽,上溯西班牙,再投入今日法國的南部,然後這支龐大的部隊攀越阿爾卑斯山脈,直抵羅馬帝國背部義大利北部的波河谷地,使羅馬人大為震驚,被迫倉卒部署本土防禦,但終於在提契諾河地帶被迦太基人打敗,這是漢尼拔奠定其軍事基礎的一役。
公元前217年春,羅馬軍隊退守義大利中部,但漢尼拔出其不意地繞過羅馬軍防地,通過難行的沼澤地帶,直逼羅馬首都。同年6月,一支跟蹤的羅馬軍隊在特拉西梅諾(Trasimeno)湖畔陷入漢尼拔的埋伏,4個羅馬軍團進入狹窄谷地後,遭到漢尼拔軍隊的突擊也幾乎全軍潰敗,傷亡人數高達1.6萬人,連湖水也為之變色,因之迦太基軍隊乃打開了通往羅馬的道路,但是漢尼拔軍隊並沒有直接進攻羅馬首都,而是越過亞平寧山脈折向東南方。
公元前216年8月,漢尼拔誘使羅馬軍隊進入義大利東南的坎尼。羅馬軍隊在兩翼配備力量薄弱的騎兵分隊,企圖以密集步兵強攻對方陣勢中央;而漢尼拔配置在中央的是穩固靈活的步兵橫隊,兩翼則是強有力的騎兵。當羅馬軍隊開始攻擊時,迦太基正面中央的步兵主動後撤,以騎兵猛攻對方兩翼,形成包圍之勢,陷入重圍的羅馬軍隊全軍覆沒。
此役屠殺了5萬名羅馬軍士,生俘1萬多人。但因缺乏攻城設備而始終無法攻下羅馬,乃改攻義大利中部,作長久打算。公元前212年漢尼拔佔領義大利南部塔林敦(Terentum),但苦於沒有適合的港口以確保其海外交通線。
經過多年的努力羅馬人恢復了元氣,駐西班牙的迦太基軍隊於公元210年被趕走,羅馬執政官西庇阿(Publius Scipio)攻佔新迦太基城,這是迦太基在西班牙的主要基地。公元前209年,羅馬人收復塔林敦,漢尼拔軍隊被趕至義大利半島最南端。公元前207年,羅馬軍統帥蓋尤斯o尼祿(Gaius Nero)在梅陶羅(Metauro)河岸戰役中,使用巧妙的側翼運動戰術,切斷迦太基援軍的後路,使得漢尼拔軍隊大敗,這次戰役決定了義大利半島的戰局。公元前206年,漢尼拔陷入極端的困境,哈斯德魯企圖支援他,卻被羅馬軍隊殲滅。
公元前204年西庇阿在西西里半島組建三萬軍隊,渡海進攻迦太基的北非本土,並在烏提卡(Utica)大敗迦太基軍隊,漢尼拔奉召自義大利回來支援。公元前202年在迦太基西南的札馬(Zama)決戰中,羅馬軍人數雖較少,但因訓練有素,其騎兵又發揮很大的優勢,羅馬軍採用漢尼拔於坎尼會戰中所運用的戰術,來擊敗長途跋涉而來的漢尼拔軍隊,最後落到70萬人被圍困3年,只剩下5萬人的慘況。迦太基無力再戰,只得向羅馬求和。
公元前201年,迦太基被迫接受苛刻的條件:放棄一切海外領地,割讓西班牙及地中海的島嶼,交出戰艦,放棄軍事和外交上的自主權,未經羅馬的允許不得對外宣戰,在以後的50年內向羅馬交付賠款1萬塔倫特,羅馬獲得的,不僅是此役的勝利,聲威所及並成為西地中海的霸主。
迦太基在政治上從此一蹶不振,但在發奮圖強之下,商業及物資財富上,在公元前2世紀時又迅速復興起來,乃招致羅馬人的妒忌,而「必須消滅迦太基」一詞,就是羅馬政治家、監察官加圖的判決詞。
第三次布匿戰爭發生在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在羅馬蓄意徹底消滅迦太基的意圖下,以違背條約為藉口,悍然向迦太基宣戰。迦太基再次向羅馬求和,羅馬要求交出人質和所有武器。但當迦太基實現羅馬所有要求條件時,羅馬又無理要求毀掉迦太基城,迫使其居民遷入內地。
迦太基人不甘亡國之辱,實行總動員,重建軍隊頑強抵抗。公元前149年,羅馬派軍前往北非包圍迦太基城,兩年不克,於是長期封鎖,切斷供應。公元前146年羅馬發起總攻,終以強大兵力突破迦太基城防禦。入城後又進行巷戰,迦太基連婦女也全部參戰,終因眾寡懸殊,加上極度饑餓和疲憊而被迫投降,倖存者被賣為奴隸。戰勝的羅馬人採取焦土政策,大火焚燒6天6夜,迦太基城最後變成一片廢墟,使得迦太基城從此像謎般地從歷史上消失,而整個迦太基的領土也隨之成為羅馬的行省阿非利加(Africa)省。
漢尼拔遠遁敘利亞,被羅馬人追殺,最後在比西尼亞飲藥自盡,結束英豪的一生。他生前勇敢善戰,曾數次大敗羅馬軍,並曾直逼羅馬城下,名垂青史。
現在迦太基城處處呈現羅馬帝國的風情,是羅馬帝國皇帝凱撒在公元44年時所建,已非當日原貌。到了公元200年,羅馬帝國已把迦太基建成一個重要的城市。突尼斯城一帶也成為羅馬帝國在非洲最早和最重要的根據地,並有「羅馬帝國穀倉」之稱。
羅馬帝國對突尼西亞的統治到公元429年左右,被歐洲野蠻民族汪達爾所取代。以破壞者著名的汪達爾人在突尼西亞沒有留下任何建設。到公元533年,拜占庭徹底打敗了汪達爾人,接手統治突尼西亞,將它納入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非洲總督」領土。這時突尼西亞爆發強烈的反對奴隸主的起義,後來雖然被鎮壓下去,並被趕出突尼西亞中部地區,但是起義的怒火並未因此完全熄滅。
在突尼西亞內部政治鬥爭最激烈的時候出現了阿拉伯人,公元7世紀30年代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開始取得重大的勝利。公元648年,他們擊潰拜占庭,這些阿拉伯人就是現在的突尼西亞人,公元670年將突尼西亞改稱為伊非利加(Ifriga),即阿拉伯語「非洲」之意。
自從羅馬帝國覆亡後,地中海沿岸國家,幾乎每隔百年就有一次大戰,平時小規模戰爭還不算在內。突尼西亞因歷史和文化的關係戰爭更多,先後被多國所佔領,變成了俎上肉,迦太基的光榮歷史,早已離它遠去。
阿拉伯人統治突尼西亞的時候,帶來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公元800年,突尼西亞總督易卜拉欣o阿爾o阿拉比特拒絕向阿拉伯中央政府納貢,自己建立阿拉比特王朝,控制西自摩洛哥起、東至埃及西部的大片領土,幾乎包括整個北非。它還擁有強大的海軍,曾襲擊法國、義大利和地中海的一些島嶼。
公元909年,法蒂瑪人利用柏柏爾人的力量消滅阿拉比特王朝,建立了法蒂瑪王朝,並以突尼西亞為基地,將勢力擴張到埃及、敘利亞及巴勒斯坦等地。公元969年,法蒂瑪王朝遷都埃及建立開羅城,突尼西亞成為一個省。1050年,希拉里亞人入侵。1229年,哈夫斯王朝建立強大的突尼西亞國家,首都設在突尼斯,疆土包括現在的阿爾及利亞和君士坦丁等地。它曾擊敗過法王路易九世所策劃的第八次、即最後一次的十字軍東征,路易九世本人也死在突尼西亞。
到了16世紀,突尼西亞成為爭奪北非霸權的天主教西班牙和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侵略對象。1534年,土耳其人在突尼西亞登陸,哈夫斯國王求援於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
土耳其人雖被擊潰,但西班牙卻取得對突尼西亞的保護權。不久,力量對比發生有利於土耳其人的變化。1574年,土耳其再度佔領突尼西亞,並將它變成土耳其的一個行省。
17世紀時,在土耳其人橫征暴歛下,突尼西亞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許多人挺而走險,致有突尼西亞海盜橫行於地中海,他們劫持商船、襲擊沿海基督教村鎮,後來甚至打著反基督教「聖戰」的旗號,公開從事海盜活動。
1705年,土耳其統治突尼西亞發生嚴重危機,當地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總督哈桑o本o阿里利用突尼西亞人民對土耳其橫征暴歛的不滿,在當地封建主支持下,建立了新的哈桑王朝,它雖然承認土耳其的宗主權,但實際上已經獨立,擁有自己的軍隊、鑄造新的錢幣、採行獨立外交政策、加強對外貿易關係,使用得到土耳其承認的突尼西亞國旗,而土耳其仍然把它視為行省之一。雙方這種不明確的關係,使得歐洲列強也各自按照自己的利益與突尼西亞打交道。
1830年,阿爾及利亞被法國佔領後,土耳其決定要加強它在北非的勢力,乃在次年派出艦隊前往突尼西亞的地中海沿岸,企圖建立對突尼西亞的直接統治,但是遭到法國的反對,因為法國已將突尼西亞列為即將到手的殖民地。1837年,法軍從阿爾及利亞侵入突尼西亞,佔領了若干綠洲,但在英國的壓力下撤退。
在外國的侵略威脅下,突尼西亞國王艾哈邁德乃採取一系列措施力圖轉弱為強。首先加強軍力,改組軍隊,建立常備軍,使軍隊現代化,還開辦了軍事學校。1846年進而取消殘餘奴隸制;1857年宣布臣民一律平等,人身和私人財產不得侵犯;1861年頒布第一部憲法,允許外國人在突尼西亞經營工業和擁有不動產,為外資進入突尼西亞大開方便之門。1863年後,英國與突尼西亞簽訂條約,規定英國人在突尼西亞可以擁有各種不動產;法國、奧地利、義大利和德國也起而效尤,紛紛取得在突尼西亞建造鐵路、經營電訊、自來水和購置房地產的權利。
自從歐洲人的勢力在19世紀伸入北非後,義大利得地利之便,在突尼西亞的商業競爭上逐漸居於優勢,但是它的擴張沒有得到英國和德國的支持。德國為分散法國對歐洲事務的注意力,並使法國和義大利對立,願意讓法國佔領突尼西亞。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法國同意英國佔領塞浦路斯,英國和德國也承認法國對突尼西亞有行動的「自由」權,法國因此完成了併吞突尼西亞的外交準備。
這時突尼西亞痛定思痛,確認國家必須走上現代化富強之路,不然生存大有問題。乃大舉外債,起初僅向義大利借錢,後來又向法國伸手,但是法國人未安好心,當突尼西亞向法國愈借愈多而還不起時,就露出猙獰面目,藉口突尼西亞的赫魯米爾部落侵犯阿爾及利亞領土,以懲罰這個部落為理由,於1881年4月派遣3萬大軍,不宣而戰地從阿爾及利亞侵入突尼西亞境內,同時派8000名海軍陸戰隊登陸比塞大,直逼突尼斯城,包圍突尼斯郊區巴杜(Bardo)的貝伊王宮。同年5月12日,法國希列阿爾將軍向王宮宣讀了一份在巴黎擬定的條約,要突尼西亞承認法國對它的保護,並限於5個小時內答覆。突尼西亞國王穆罕默德o薩多克貝爾擔心法國可能把他廢黜,改而扶植他的兄弟塔伊埃卜,乃簽下賣身契,於同月13日在法國事先擬好的條約上簽字。
這個條約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巴杜條約」,規定法國有權維護突尼西亞國內「秩序」、在國際上代表突尼西亞的「利益」。這個條約實行的結果,導致突尼西亞完全失去獨立的權利,在被保護的名義下,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20世紀初,突尼西亞境內反對法國同化政策的民族主義運動興起,突尼西亞人開始要求更多參政機會,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又團結起來支持法國,提供大量人力、物力,付出了重大的犧牲,傷亡多達4萬人。戰後突尼西亞人民希望得到報償,要求法國改變殖民政策,法國不但不肯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且對突尼西亞實施更嚴厲的統治。在民族矛盾日趨尖銳的情況下,突尼西亞的民族解放運動迅速發展。
1934年,突尼西亞成立新憲政黨(PSD),推舉穆罕默德o馬達利為黨主席、包格貝(Habib Bour-guiba)為書記長,組織發展很快,到1937年已有黨員10萬,繼續為民族的解放獨立而鬥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地中海沿岸和非洲是同盟國和軸心國激烈角逐之地區。1940年6月法國戰敗後,突尼西亞又成為非洲一些重大戰役的戰場,處境艱難。1942年德、義大利軍隊佔領突尼西亞,新憲政黨被解散。1943年3月,美、英聯軍發動突尼西亞戰役。
同年5月,德、義25萬軍隊投降。在這個戰役中,突尼西亞人提供盟軍大量後勤支援,參加奪取納粹控制下重要海軍基地比塞大之戰。隨後又推進歐洲,參加解放法國、以及進攻希特勒的多次戰役,犧牲了上萬將士的生命,法國當局曾許諾戰後給突尼西亞人民以自由。但法國竟言而無信,戰後又在突尼西亞恢復殖民統治。突尼西亞人為了爭取民族和國家的獨立,又開始反法的抗爭,新憲政黨重新起來領導國人發動抗爭運動。
1950年12月,突尼西亞工人發動全國大罷工,農民及全國人民也起來響應,法國殖民當局慌了手足,使用武力鎮壓,逮捕包括包格貝在內各民族主義黨派領導人和工會領袖,送往突尼西亞南部的集中營。年,突尼西亞人民組織武力,以山區為根據地對法國駐軍作戰。
在強烈的民族運動一再打擊下,法國終於在1954年開始與突尼西亞坐下來談判。1955年,法國被逼同意突尼西亞實行自治。同年6月3日,雙方簽訂了內容為關於內政自治的「法突協定」,第一個清一色由突尼西亞人組織的政府建立了起來,使國內恢復了正常的秩序。
日,法國終於承認突尼西亞獨立。同年26日,選出立新憲政黨領袖包格貝組織政府。同年4月10日包格貝受命為總理,突尼西亞也成為不結盟運動、非洲團結組織和阿拉伯聯盟之會員國。同年11月12日,突尼西亞加入聯合國為會員國。日舉行全民投票,國會制定主權在民的新憲法,推翻了君主政體,改行民主共和制,廢黜原來有名無實的突尼西亞統治者穆罕默德o伊爾尼一世(Adi Mohammed Aminel)土王,由包格貝當選為首任總統,並兼任總理,新憲政黨也更名為社會主義憲政黨。日,法國自突尼西亞境內撤軍。
包格貝在突尼西亞所實行的政制是獨裁的民主,任內的作為十分專制而積極,他在日使制憲會議正式公布憲法,規定國民會議和總統均由普選直接產生,並在日使國會通過修改憲法,讓他成為 「終身職」的總統。此外,他還禁止成立在野黨,把法國僑民驅趕出境,強迫神父還俗和實行人民公社等。1969年,憲法修正案規定總理在總統不能視事時可取代之。由於他太貪心,終於在日的一次政變中被罷黜,總理扎因o阿比丁o本o阿里(Zineal-abiaine Ben Ali)以醫療報告中包格貝總統「喪失能力」的理由,撤除他終身職總統職務,並自任為總統。
阿里繼任總統後首先釋放所有的政治犯,並在阿拉伯國家中率先批准聯合國協定反對嚴刑拷問;允許6個反對黨成立,鼓勵工會領導人,促請流亡政客回歸祖國,放寬新聞檢查尺度和國營事業民營化等,試圖讓外界了解他改善民主的誠意。
1988年2月,執政黨易名為憲政民主議會黨(R.C.D.)。同年6月修改憲法,廢止總統終身職制,總統改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5年。同年9月實行多黨政治。在日提前兩年舉行的國會選舉中,阿里藉助包格貝時代的選舉法,在毫無對手的情況下,以99.27%的得票率贏得政權,但頗被人詬病。1994年3月大選,執政黨又獲得壓倒性的勝利,阿里再度獲選為總統。1999年的總統選舉中,本o阿里在大選中勝出,再度蟬聯總統寶座。2004年又再度當選連任。
根據日修正後的憲法規定,突尼西亞是自由、獨立的主權國家,實行共和制政體,憲法採總統制,總統是國家的元首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5年,以自由秘密投票方式直接普選產生,在總統任期滿前的30天舉行新的總統選舉。總統候選人必須是祖父母、父母及本人祖籍三代均係突尼西亞國籍,年齡在40~75歲的穆斯林,且必須具備全部公民權和政治權利。提名總統候選人須按照選舉法規定的條件和形式,在總統事務代理辦事處機構進行登記。總統事務代理機構由國會議長、制憲委員會主席、仲裁法庭庭長和行政法庭庭長等組成。
總統的法律權限是:與國會共同擁有立法創議權和憲法修改創議權;在國家制度、安全和主權受到威脅的危急情況下,經與總理和議長協商後,可以採取適當的非常措施。當國會彈劾政府時,總統為保護政府可以解散國會。總統也可以將關係到公共權力和批准某項條約等國家重要議案提交全民公決,以便做出最終決定的重要參考。總統有批准對外條約的權力,經國會同意後有宣布宣戰和停戰權,並有大赦權。總統也有頒布憲法和法律權,在國會議長送交法案的15天內頒布有關法令,也可以在議長送交議案的15天內將其退回國會重審,一旦議案得到國會2/3絕對多數議員同意後,總統就必須予以批准,並須在第二次獲准後的15天內頒布並立即生效。
國家元首的行政權限有:在總理輔助下掌管執政權,負責制定國家總政策和基本方針;任命政府總理,並根據總理建議任命政府各部會首長;可全部或部分委託總理行使一般管理權;有權解散政府,直接或根據總理的建議將政府成員加以免職;總統因故暫時不能履行職權時,可委託政府總理代理;因去世、辭職或失去能力等造成總統職位空缺時,由國會議長暫代總統職權,期限為45~60天,在此過度期間要進行新總統選舉,新總統可以解散國會,並盡快進行國會大選。
總統選舉過程為兩輪制,第一輪為多數制,第二輪由兩個在第一輪中獲相對多數票的候選人競選,必須以絕對多數票當選。
國會是人民行使立法權的代表機構,採兩院制,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共同組成。國會議員在國會裡所發表的言論有免責權,非經國會的許可,司法機關不得加以起訴,也不得加以拘禁。
參議院議員是從社會各行業、各地區和各階層人群中按比例選出,其中2/3從地方和基層產生,1/3由國家任命。按照規定參議院議員中的2/3是眾議院議員,選舉產生的議員比任命的議員多一倍。參議員任期6年,每3年更換1/2。參議院權限與眾議院權限大致相同,有法律動議、修改和通過權,在與眾議院意見相左而無法協調時,由總統作最後決定。
國民議會議員任期5年,共有182個議席,議員是以秘密投票方式經普選產生,每位年滿23歲以上、具5年以上突尼西亞國籍的人都有參選資格,可連選連任。國民議會行使立法權,授權總統頒布所批准法律的法令,與總統共享有立法創議權;國民議會經2/3絕對多數議員同意後,與總統共同擁有憲法修改權。國民議會對政府各部門年度預算有監督力,為人民看守荷包,但是對總統的濫權卻沒有多大約束力,在一定的條件限制下,需同意總統行使政令公布的權責。在一些特別的場合下,國會審議的前幾天,還要先接受總統的諮詢。
根據憲法規定,國民議會每年10月至翌年7月間召開例行會議。休會期間如需召開非常會議,可向總統申請或得到多數的眾議員同意。國民議會設有正、副議長及秘書長各一人,並有政治事務、財政計劃、農工商、教育、文化、新聞和青年等6個委員會,在眾議院休會期間,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行政權屬內閣,內閣設總理一人,由總統任命,負責管理政府工作,代表總統領導部長委員會和其他政府部門,執行總統和國會交付的國家政策,包括保衛國家獨立主權、發展經濟民生、改善教育文化和醫療品質等,保證公權力的執行,對總統負責。
政府有與國會相互制衡的權利,政府成員均具有國會議員資格;任何國會議員都可以質詢政府;國會如發現政府違反國家政策和基本方針,可通過投票方式對政府加以彈劾,但需經半數以上國會議員同意才能成立,如彈劾經2/3絕對多數國會議員同意,總理須向總統提出政府總辭;如果彈劾案被總統退回國會,而國會再次以2/3表決通過,則總統必須接受政府總辭或者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國會大選。
目前突尼西亞內閣由以下22個部組成:總統辦公廳,內政和地方開展部,外交部,國防部,土地開發部,司法兼人權部,宗教部,婦女、家庭和兒童部,社會事務和團結部,教育和培訓部,高教與科技、文化、青年和娛樂、公共衛生部,體育部,就業部,財政部,農業、環境和水利部,通訊技術和運輸部,旅遊、商業和手工業部,農務、住房和領土政治部,發展和國際合作部,國有資產和土地事務部,工業和能源部等。
內閣另設有經濟和社會委員會,作為政府的諮詢機構,負責對國家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方針、政策、政令和財政預算等,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委員會主席由總統任命,委員由各省1名代表和由總統任命的人員約百人組成。
在行政區劃分上,全國分成24個省、257個市鎮、260個縣和1050個鄉等。24省為突尼斯(Tunis)、阿里亞納(Aryanah)、本o阿魯斯(Bin arus)、納貝爾(Nabul)、札格萬(Zaghwa-n)、比塞大(Banzart)、巴傑(Bajah)、朱杜巴(Jundubah)、卡夫(Kaf)、錫勒亞奈(Silya-nah)、凱魯萬(Qayr-awa-n)、卡塞林(Qasrayn)、西迪布宰德(Sidi Bu Zady)、蘇薩(Susah)、莫納斯提爾(Munastir)、馬赫迪耶(Mahdiyah)、斯法克斯(Safa-qis)、加夫薩(Qafsah)、托澤爾(Toze-ur)、吉比利(Kebili)、加貝斯(Gabis)、梅德林(Médenine)、泰塔溫(Tatawin)和曼努拜(Manubai)等。省設省長一人,由總統直接任命,負責省的行政事務。
司法權屬於各級法院,司法獨立,法官行使司法權,不受法律權限之外任何權力的支配,其目的在維護人民平等、國民融洽和社會進步,並制定有身分法、商業法、民事法、繼承法和國籍法等。法官由總統根據歸總統領導的最高法官委員會的推薦而任命,最高法官委員會負責法官的升遷和違紀處分,總統和司法部長分別擔任法官最高委員會的正副主席。
法院機構包括最高法院、普通法院和特別法庭及檢察院。最高法院僅在政府首長犯叛國罪案件時才成立。
普通法院在突尼斯設有1個終審法院,下設4個分庭,僅受理對法院判決在法律觀點上有異議提出上訴的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對法律問題上訴的案件有專屬審判權。此外,普通法院在全國另設有10個上訴法院,23個初級法院和83個區級法院。特別法院則包括特別民事和商事法院、特別刑事法院和軍事法庭。
檢察院隸屬於司法部管轄,原則上決定是否對某一罪行採取措施,以及是否要提出指控。在一般的情況下,對民事案件不予干涉,但對破產案件、有關無法律行為能力人案件,或涉及公共利益準則的案件不在此例。檢察院設總檢察長、副檢察長和檢察官。總檢察長僅在最高法院出庭,副檢察長在上訴法院出庭,檢察官在初級法院出庭。
根據憲法規定,這個國家的正式國名叫做突尼西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nisia)。「突尼西亞」一詞,是由腓尼基人崇拜的守城女神名字演變而來,又稱油橄欖之邦、世界鑲嵌畫之都。
國旗:由於突尼西亞與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淵源極深,所以國旗圖案也以紅底、新月和星星象徵伊斯蘭教世界的光輝與使命。這個國家採用紅底上有白圓心、紅色星月圖案的旗幟為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其中的紅色新月五角星象徵突尼西亞為伊斯蘭教國家,居民為穆斯林,同時伊斯蘭教認為上弦月漸漸轉變為滿月是幸福的象徵。
國徽:為盾形徽,盾形頂著紅色新月和五角星,寓意與國旗相同。盾面分為3組圖案:佔1/3的上部是海洋中航行的帆船,象徵歷史上腓尼基人第一次乘船來到突尼西亞;下面2/3的部分直分為2,左方為黃底上有一副天平,象徵正義與和平;右方為紅底上有一頭握刀直立的雄獅。盾面中間的綬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秩序、自由和正義」。
國歌:「突尼西亞共和國國歌」。
國都:突尼斯。
國慶日:6月1日(1955年)。
國花:茉莉花。
國樹:油橄欖樹。
獨立日:3月20日(1956年)。
突尼西亞是個多黨制的「民主」國家,共有7個政黨,但是一黨獨大。法律規定,除了執政黨外,各反對黨必須遵守5個條件,即保證維護國家的最高利益、遵守憲法、愛惜國家的成就、不從事暴力和狂熱活動以及在思想和物質上不依附於任何外國;得票5%的政黨才得成為合法的政治組織。
憲政民主聯盟(Ressemblem-ent Constitutoinnel Democratique)簡稱RCD,是目前的執政黨,成立於1934年3月,黨主席即現任總統本o阿里。黨的主要目標為進行社會與經濟改革,加快市場經濟步伐,加強民族團結和保證社會公正,現在共有180多萬黨員,有7500多個基層支部分散布全國各地。
社會民主運動(Movement of Democratic Socilists)簡稱MDS,成立於日,主張開放、民主、憲政、多黨制政治和輪流執政,並強調公眾自由,反對暴力,在政界和知識分子中有一定的影響力,以「前景」週刊為機關報,有黨員3萬多人,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反對黨,黨主席由卡米斯o加麥爾擔任,總書記為伊斯梅爾o伯拉赫亞。
突尼西亞革新運動(Haraakat Ettajded of Tunisia)簡稱HET,原係突尼西亞共產黨,成立於1937年,1939年9月遭到法國殖民當局鎮壓,被迫停止活動。獨立後參加了1959年的大選,1963年1月因涉嫌參與謀殺包格貝總統,其領導人被捕,黨的活動也被禁止。1981年4月突尼西亞開放黨禁,同年7月18日又獲得合法地位。日更名為突尼西亞革新運動,宣布放棄共產主義,但仍堅持社會主義信念,反對自由化和私有化經濟政策,只有黨員1000多人,主要在大城市知識分子和工人間有影響力,黨的總書記為穆罕默德o哈米勒。
人民團結黨(Popular Unity Party)簡稱PUP,成立於日,又稱為「人民團結運動分裂派」,總書記為穆罕默德o貝勒o哈吉o歐麥爾。這個政黨主張建立一個充滿社會公正、自由的社會主義社會。
民主進步黨(Democratique Rassemblement Party)簡稱DRP,原名社會民主黨,成立於1983年12月,總書記艾哈邁德o納吉布o謝比。此黨自稱左派政黨,曾在20世紀60~70年代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活動,表示要體現馬克思主義理想,但不贊成無產階級專政的觀念,要求採取「民主多於教條」的行動,主張走真正民主和多元化道路,倡導阿拉伯穆斯林屬性,增加社會經濟體制的透明度。
自由社會黨(Liberal Social Party)簡稱LSP,成立於1987年11月,建黨目的在維護最廣泛意義上的自由思想,為經濟的自由化而努力。這個黨由一些自由職業的人士組成,約有黨員1500多人,黨主席為穆尼爾o貝吉。
統一民主聯盟(Unionist Dem-ocratic Union)簡稱UDU,這個黨的黨員都是大阿拉伯主義者,共有1300多人,主張阿拉伯一體化,爭取民主與富強,其支持者多為中產階級份子,黨總書記為阿卜杜拉o馬尼o塔利里。
此外,突尼西亞還有突尼西亞勞工聯合會、突尼西亞婦女聯合會和突尼西亞大學生聯合會等民間社會團體,也選出代表參加憲政機構、參與國家諮議工作,協調各行業和各方面與政府間的關係,共同為社會樂利、經濟發展而努力。
如果說突尼西亞有什麼偉大的人物,他並不是前總統包格貝,也不是現在總統本o阿里,而是名留青史的「戰略之父」漢尼拔(Hannibal)。他是公元前2世紀迦太基的一位優秀軍事統帥,也是古代西方最偉大的軍事統帥之一,被軍事家譽為「戰略之父」。他一生與羅馬帝國為敵,在迦太基與羅馬的「布匿戰爭」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以少勝多的戰爭傑作,是古代戰史上無與倫比的典範。
這位歷史上的名將,公元前247年出生在迦太基一個軍事貴族家庭裡。其父哈米爾卡是迦太基著名將領,以英勇善戰著稱。漢尼拔早年生活也在軍中度過,公元前237年當他的父親出兵西班牙時,年僅9歲的他也隨父從軍。多年的軍旅生活,不僅豐富了漢尼拔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為後來他的掌管兵權奠下了良好的基礎。
父親去世後,子承父業,成為迦太基帝國軍隊的指揮官,進行各種軍事征服活動,26歲時即被任命為迦太基軍隊的統帥。公元前219年,他率軍包圍摧毀羅馬的同盟都市薩根敦城,從此使迦太基和羅馬這兩個強國間的軍事衝突成為不可避免。
漢尼拔的軍事天才,在古代軍事史上是可以與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和後來的羅馬凱撒相提並論的。他曾以少量的軍隊在敵國境內縱橫騁馳達15年之久,屢予羅馬人以沉重的打擊。例如在公元前218年春,他率領5.9萬名軍隊和27頭大象遠征義大利,在連續行軍作戰5個月之後,歷時15天翻越阿爾卑斯山,到達提契諾(Ticino)河以西的平原上,與義大利統帥西庇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的軍隊遭遇,結果重創羅馬軍隊。在這次會戰中,漢尼拔曾下令軍隊撤退,佯裝戰敗誘使敵軍追來,再用騎兵由左右兩側包抄夾擊,打敗羅馬大軍。
公元前217年春進軍義大利中部,在特拉西梅諾(Trasimene)湖戰役中,他以迂迴戰術在湖北岸隘路上陷敵於重圍中,擊斃羅馬軍主帥弗拉米尼,全殲羅馬軍隊。公元前216年8月初,他率軍進行著名的坎尼(Connae)會戰,採用兩翼包抄戰術,出奇制勝地殲滅數量兩倍於己軍的羅馬軍隊,創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範例,這是他在義大利境內獲得的第三次大勝利。
漢尼拔在作戰中並非全無過失,如公元前217年他在向普利亞的進軍途中,曾被羅馬主帥費邊包圍,幾乎陷入絕境,但他臨危不亂,勇敢沉著,巧用疑兵之計而化險為夷。他的軍隊組成份子複雜,除了迦太基人外,還有利比亞人、伊伯利亞人、塞爾特人、希臘人、腓尼基人和義大利人等,種族語言各異,而且風俗習慣也不一樣,但他卻巧妙地運用政治手腕和嚴明的軍紀,統御著這支龐大複雜的隊伍,使之服從命令,勇往直前。他平時生活儉樸,和士卒同甘共苦,戰時身先士卒,故而深受士兵的愛戴。
他還是一位傑出的戰略家,才能出眾,滿腹韜略。根據歷史的記載,他具有狂烈的熱情、堅強意志和豐富的軍事知識,遇事沉著,臨危不亂,善於運用敏銳的判斷和隨機應變的手段克敵致勝。在戰鬥中,他不僅會運用謀略,且善於抓住一瞬即逝的戰機。他勇敢但不魯莽,在掌握大量敵人情報的基礎上制定戰略戰術。他也常會分化敵人,集中優勢兵力,打擊主要敵人,從而使他取得一系列的勝利。
羅馬人後來對他改採新戰略,即不輕易與他發生接觸戰,但不斷騷擾,使漢尼拔逐漸陷入困境。漢尼拔的兵力有限,只得改進攻為小心防禦;加上羅馬人控制著海上交通,造成他的物質供應困難。公元前208年,其弟率援軍翻越阿爾卑斯山前來支援,但未能與他會師。與此同時,西庇阿進軍北非,威脅迦太基安全,漢尼拔乃於公元前203年撤離義大利,翌年指揮迦太基軍與羅馬軍進行札馬(Zama)會戰,迦太基軍大敗。公元前195年他離開迦太基,投效敘利亞王安條克三世,當時敘利亞正準備對羅馬開戰,他受命指揮一支艦隊,但由於缺乏海戰經驗而被擊敗,安條克三世在陸上也被打敗
歷時100多年的布匿戰爭,最後以迦太基的覆亡而告終。漢尼拔假道克里特島逃往比西尼亞(Bithynia),在公元前183年的某天,他的藏身處突被武裝士兵包圍,他不願成為羅馬的俘虜,便服毒自殺,享年64歲。
對於漢尼拔這樣一位歷史性英雄人物,在世界上各種史學著作的介述中評價不一。有的人譴責他的侵略政策,說他「殘酷」和「背信棄義」;有的人卻讚美他是蓋世英雄,說他是生不逢時的天才大將。
突尼西亞經緯度為東經8度25分至11度,北緯33度30分到37度,是北非四國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等在內面積最小的國家。位置在北非中部,形狀像根彎曲的鐵釘,北部突出於地中海,尾部消失在撒哈拉沙漠。全國總面積16.361萬平方公里,約合6.317萬平方哩。在全國總面積中,陸地佔15.536平方公里,水域佔8250平方公里,邊界線長1424公里,海岸線長約1148公里。西部和西南部鄰阿爾及利亞阿特拉斯(Atlas)山綿延而出的山地,邊界線長約965公里。北及東北濱地中海,與南歐各國隔海相望;東臨加貝斯灣(Gulf of Gabes)。東南和利比亞接壤,邊界線長459公里。西和西南與阿爾及利亞交界,邊界線長965公里。在地理上,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連成一片,撒哈拉大沙漠阻隔了這個地區與非洲大陸各國的聯繫。
這個國家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的位置正好在直布羅陀和蘇彝士運河的中途,它那被稱為 「北非之角」的波恩角(Bon Cape),與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及本土構成海上一根鏈條,緊鎖著地中海的腰部,將地中海劃分為東西兩個部分。而突尼西亞也就是由兩條海岸線構成的國家,一條是繞過波恩角漫長而終年豔陽高照的東海岸,另一條是面向法國和義大利的北海岸,故而經濟和政治重要性都大見增加。
突尼西亞處於非洲大陸北部高原邊緣,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756公里,東西最寬處351公里。海拔400公尺以上高原和山區不到全國面積的1/3,1000公尺以上山地佔1%,沙漠佔全國面積的1/5,其餘地區是平原。
境內山脈都是阿特拉斯山脈餘脈。靠近地中海的小阿特拉斯山脈從阿爾及利亞向東綿延,至突尼西亞東北端海岸遽然終止。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脈又稱突尼西亞山脈,從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兩國邊境伸向東北,止於波恩角,其中的舍阿奈比(Shanabi)峰海拔公尺,是國內的最高峰。自阿爾及利亞國境到白朗角(Blanc Cape)一帶海岸,散布著許多顯著的岩石,是山脈岩壁突出海面所形成的景觀,由於多岩石,因此這一帶並沒有良港。從白朗角至波恩角間的海岸,是由海水浸蝕低地所形成的寬闊海灣,再由河川攜帶入海的泥沙堆積而成;由岩石構成的海岬所圍繞的海灣,則呈現凹陷現象。在突尼西亞山脈以南,有加夫薩山脈。南部的哲法拉草原和撒哈拉沙漠之間,有克蘇爾山區。
全國自北向南可以分為4個自然地理區。北部是多山地區,海岸陡直;東北部沿海地勢平緩;東部海岸低平,海岸線曲折,船舶只能夠在比塞大、突尼斯、斯法克斯加加貝斯等少數港口停泊。沿海有傑爾巴島、克爾克納(Kerkenna)群島、加利特(Galite)島、庫里阿特島和捷姆勃臘島等,其中以傑爾巴島最大,建有人工地峽與突尼西亞本土連接。
中部地區為廣袤的平原,海拔平均在182.88公尺以上,又可分為海拔182.88~488公尺的東部低草原區,以及海拔在488公尺以上的西部草原區,平原南方則有一連串低漥鹽湖地帶。
中南部多鹽沼,其東部是平原區,延伸到南部後地勢較低,海拔只有十幾公尺;延伸到撒哈拉沙漠後地勢漸南漸高。這裡有個狹長的乾旱平原,與西南部的沙漠間,被許多尖銳而光禿禿山峰組成的一條小山脈所隔離。
最南部是撒哈拉沙漠區,沙漠綠洲的水源較為豐富。這裡面南部的沙漠,從傑里德湖一直到加丹美斯一帶,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是地表積有沙石廣大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部分。豐沛的自流水源使得突尼西亞南部各處可以看到適合耕種的綠洲。
突尼西亞是個缺水的國家,由於處在半沙漠地區,常年性河流和湖泊非常少,季節性雨水是水資源最主要來源。年雨量總共約330億立方公尺,滲入地下的有148億立方公尺,約佔45%;供給谷地溪流的約為27億立方公尺,約佔8%,成為地表水;其餘的水都揮發和流失。到2008年,全國擁有水資源46.8億立方公尺,其中約41億立方公尺是可以開發的,現在已開發37億多立方公尺,佔80%,人均擁有水量約39立方公尺;預計到2010年開發率可達100%,屆時大型水庫蓄水佔可用水的40%,地下水佔34%,地表水佔26%,人均擁有水量可達44.3立方公尺。
境內河流很少,主要的是北部的邁傑爾達(Medjerda)河,也是全國最大的河流,發源於阿爾及利亞境內君士坦丁區,穿過突尼西亞北部,容匯許多支流,在法臘納港注入地中海,全長460公里,流域面積2.35萬平方公里,在突尼西亞境內有1.6萬平方公里,是國內唯一的常年性河流,但河水流量很不穩定,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冬汎期,最大流量每秒鐘可達立方公尺,這時洶湧的河水往往會沖破堤岸,淹沒平原和莊稼;可是到了夏天,又變得像一彎涓涓小溪,流量每秒鐘只有3~4立方公尺。這條河被廣泛用於發電和灌溉;它的支流屬雨季河。邁傑爾達河谷擁有國內最肥沃的土壤,同時也是主要的農業區。此外,北方還有許多發源於山間的溪流,大多流注入海,少數流入湖泊,水量也不規則,雨季時節,洪水奔流,而平時河水很淺。
東部的索拉德河與馬格里河流到低地時變為乾枯,只有在雨量較多時才能通往地中海。中部和南方沒有穩定的河流。雨季中部的河道裡波濤滾滾,可是一到夏天,河道或是完全乾涸,或是變成一些互不相連的水塘。在南方的許多河道裡,一年到頭根本看不到水。
雨水不足,河流水量不穩定,甚至經常乾涸,是突尼西亞河流特點。但是這種現象並不意味著突尼西亞沒有發展水利的條件。事實上,突尼西亞發展水利的潛力很大;地下泉水自動噴出在沙漠裡形成許多綠洲,也可以取水供飲用或灌溉。
境內也有少數湖泊,多屬小型湖,一般都是鹹水湖,也叫做鹽池或鹽沼,傑里德(Djerid)鹽沼是突尼西亞最大的鹹水湖,面積5000平方公里,時隱時現,在雨季時是一片汪洋;夏天表面部分被一道鹽層所覆蓋,好像白雪在陽光下閃爍,低於海平面15.24公尺。此外,境內較大湖泊還有比塞大湖和西迪湖等。
氣候受到橫斷北非西北方阿特拉斯山的影響,地中海沿岸和沙漠地區的氣候有很大的不同。突尼西亞北部地中海沿岸、與東部的哈馬馬特灣(Golfe de Hamm-amet)和加貝斯灣(Golfe de Gaba-s)之間屬地中海型氣候,溫暖溫潤,農作物富饒,古代有「羅馬的穀倉」之稱,每年的10月到翌年5月的冬季,氣候溫和多雨,年雨量可達1500公釐;每年6~10月的夏季,氣候乾燥炎熱,但由於有高原氣壓的籠罩,所以與其他地中海國家不一樣,天氣比較穩定,從東北方吹來的海風含有濕氣,遇到境內山脈的阻擋就會下雨,雨量隨著風向越往內地越少。沿海地區氣候因受海洋影響,不像內地那麼極端。
突尼西亞中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8℃~19℃,它介在地中海型氣候和撒哈拉大陸型氣候之間,但各地季節之間的氣溫相差都很大。
南部屬熱帶大陸性沙漠氣候,由於沒有山脈可以阻擋從撒哈拉沙漠吹來的熱風,乃形成黃沙漫漫的枯黃大地,因此整個地區非常炎熱乾燥。8月為最熱的月份,日均氣溫為21℃~33℃,經常氣溫會在40℃以上。傑里德鹽沼以南的夏季更是非常酷熱,即使在太陽照射不到的地方,氣溫也會高達50℃。1月是最冷的月份,日均氣溫也在6℃~14℃左右。
因此南部地區如果不實施灌溉,就根本無法耕種,沙漠地區除了綠洲外,別無植物生長。
在雨量方面,突尼西亞的雨量從北到南逐漸減少。從地中海吹來的溫潤西北風,被山脈和來自撒哈拉的氣流所阻擋,因此雨水主要都降落在北方,特別是西北部。克魯米里(Kroumirie)地區年雨量高達1500公釐,夏季還有雷雨,冬天山區有暴風雪。北方的其他地區,年雨量則在400~1000公釐之間。中部地區年雨量約200~400公釐,南方年雨量平均200公釐左右,沙漠地帶年雨量不足100公釐。
在突尼西亞的沿海和草原地區,掘鬆的土地每年可以吸納數十公釐的「潛雨」,即從海上吹來的濕潤空氣、夜間遇冷所凝結而成的露水,這種「潛雨」對農業生產頗有助益。
突尼西亞經濟雖已朝多元化發展,但是經濟情況並不理想,現在仍負有120多億美元的外債,國內通貨膨脹率約為3.3%,失業率近15%。
經濟以農業為主,30%勞動人口務農。可耕地面積900萬公頃,已耕地佔500萬公頃,其中7%為水澆地,農業收入佔全國總收入的1/5。國內糧食無法自給自足,主要農產品的年產量為小麥39.9萬噸,大麥13多萬噸,橄欖油7.5萬噸。由於境內雨水極不穩定,因此農作物種植必須採用灌溉,而富庶的河谷、沿海低地和北部山區坡地是主要農業區。境內還種植有燕麥、橄欖、葡萄、柑橘、無花果和蔬菜等農作物。南部乾旱半沙漠地區出產大麥、玉米、高梁、哈密瓜、仙人掌和椰棗;沙漠綠洲則有椰棗樹和人工作物。此外,境內還出產香蕉、檸檬、桃、豆、棉花、蓖麻、甜菜和蘆葦草等。
東北部由突尼斯市到蘇斯和斯法克斯一帶,到處都是橄欖樹,因此突尼西亞曾被稱為「世界橄欖園」。蘇斯和斯法克斯兩地,是突尼西亞種植橄欖樹的中心。有些橄欖樹已非常古老,據說是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橄欖樹要生長15年後才會開始結實,20~25年後才可大量出產,一般的橄欖樹能活到100~200年。
這個國家橄欖樹種植面積有135萬公頃,佔可耕地28.7%,共有橄欖樹6600多萬株,橄欖油年產量約11.8萬噸,橄欖產量僅次於西班牙、義大利和希臘,位居世界第四,橄欖油出口則佔世界第一。
葡萄是境內出產的重要水果之一,種植面積約5.5萬公頃,年產葡萄酒41.1萬公升,其中有13萬公升出口。
柑橘也是重要的果品,主要有柑、橘和檸檬等。柑橘園多分布在東部和東北部地區,全國有柑橘類樹315萬多株,種植面積約13.8萬公頃,77%集中在東部沿海的波恩角地區,年產量約24萬噸,其中10%出口。
椰棗樹主要在南部沙漠綠洲上,種植面積2.9萬公頃,年產量2.3萬噸,佔世界總產量3%,名排第9,主要供出口往歐洲,其次是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
另外蘋果、梨、石榴、杏、李子、桃、無花果和核桃等水果,除了供應國內市場外,還可以供出口。由於國內需求增加,保鮮技術的進步和出口量擴大,近年水果產量大大增加,其中杏的年產量為3.7萬噸,核桃為6萬噸。
主要的蔬菜種類有番茄、馬鈴薯、蔥、辣椒、綠葉菜和瓜類,種植面積共約13.8萬公頃。其中番茄種植面積為2.3萬公頃,年產量95萬噸,除供應國內市場消費外,60%~70%用於罐頭加工,年可生產12.7萬噸番茄醬,其中約5萬噸出口。馬鈴薯也是主要蔬菜之一,年產量約32萬噸,可以自給自足。辣椒種植面積約19萬噸,其中一半食用,一半用於加工辣椒醬。瓜類種植面積2.7萬公頃,年產量約37萬噸。
加工類作物方面,其中的甜菜種植面積只有543公頃,年產量不到2萬噸,影響到食糖的供應,所以現在每年都要進口3萬多噸糖。煙草種植面積3100公頃,年產量3400噸,不能滿足國內需求,每年都要進口約萬噸。
境內自然森林面積不大,只有100萬公頃,佔全國土地總面積6%。松林繁植在供水最少的地方,橡樹林和軟木叢生在克魯米里地方,主要的樹種還有栓櫟樹、榆樹和闊葉樹。突尼西亞政府現在已致力於普遍造林,森林中的野生動物有羚羊、野豬、蠍子和幾種蛇類。
畜牧業也很發達,多集中在北部和中部草原一帶,盛產牛、羊、馬和駱駝等,其中有牛51.1萬頭,山羊82.7萬隻,綿羊400萬隻,馬15萬匹;每年可以生產牛肉5.98萬噸,綿羊肉5.4萬噸,山羊肉9200噸。奶牛飼養情形良好,年產鮮奶91萬噸;肉和鮮奶都可以自足。在家禽飼養方面,發展順利,雞鴨肉年產量約9.51萬噸,雞、鴨蛋133.5萬粒。此外,每年還可生產牛皮400噸,羊皮700噸,羊毛400噸。
突尼西亞漁業資源雖較豐富,但是漁業並不發達。漁業主要集中在從北部地中海地區延伸到東南沿海地區的加貝斯灣,包括了比塞大、莫納斯提爾、納布爾、麥赫迪耶、麥德寧、斯法克斯和加貝斯等沿海地區,斯法克斯則是主要的漁產品和加工中心。境內有1.85萬多漁民,共有各種漁船6000多艘,年魚獲量約10萬噸,漁業在國家經濟活動中佔有重要的一環,也是罐頭工業的重要部分,漁產品在農副產品中僅次於橄欖油成為第二大出口產品。漁產品年產量約為10萬噸,以鮪魚和沙丁魚為主。
傳統的突尼西亞捕魚作業是沿海捕撈,機械化程度低,小規模作業和零散漁民捕撈佔很大比例。近來政府投資建設漁港碼頭,研發和培訓現代化捕撈技術,使拖網捕撈作業擴大。政府還努力建立大型捕撈漁場,引導和鼓勵發展北部漁場及遠洋漁業。在漁產品中,沿海捕撈佔27.3%,燈下捕撈佔38.7%,小漁船捕撈佔26.5%,零散捕撈佔7.5%。
礦產以磷酸鹽蘊藏量最為豐富,大約還有20億噸,年產量約200多萬噸,居世界第4位,是今日世界上重要的磷酸鹽生產國,產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其他礦產的儲存量和開採量都不多,因此沒有多大的發展。鐵礦儲量約2500萬噸,年產量約18.3萬噸。鋅年產量為7.5萬噸,鉛1.1萬噸,大多數鋅、鉛製品都用於外銷。鋁的年產量約4.3萬噸,大多數也供外銷。水銀礦集中在西部塔巴爾卡附近的賈拜爾阿加,平均每噸礦石可生產3~4公斤水銀,少數可生產15公斤水銀,年產量約1.28萬噸。海鹽資源比較豐富,分布在沿突尼斯城向南到加貝斯灣的沿海一線,主要在三大鹽區:突尼斯的梅格林鹽田、拉底斯鹽田和蘇斯附近的莫納斯提爾鹽田,年產量約62萬噸,除了內銷7.6萬噸外,其他都外銷。
石油是突尼西亞重要礦產,也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但儲存量只有5000萬噸,用不了10年就會告罄,目前突尼西亞的部分能源需依賴鄰國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石油的供應。天然氣也是突尼西亞的重要礦產和能源,儲存量約600億立方公尺,大約還可使用25年,目前產量可以自給自足。
工業發展進度緩慢,僅佔國民生產毛額1/8,但卻雇用1/5的勞動力,且嚴重依賴外資和貸款。工業多集中在突尼斯、比塞大和本加爾丹(Bin Qirda-n)等地。大多數工廠工人都不超過5名;政府大力推動傳統手工藝,仍然是許多突尼西亞人的重要財源。現在重要的工業有煉油、電子、化工、機械、電器、紡織、食品加工、粗鋼、製鐵、皮革、成衣、印刷、家具、建材、五金工具、肥料、汽車修護、地毯、農產品加工、製橄欖油、製陶、日用消費品、煙酒、造紙和醫藥等。
對外貿易有鉅大逆差,2008年輸出總值約64.6億多美元,主要輸出品有石油、石油製品、固體燃料、磷酸鹽、鐵礦砂、天然氣、橄欖油、鋼材、鐵製品、電器工具、紡織品、成衣、皮衣、塑膠原料及其製品、水果、蔬菜、農副產品和漁產品等。年輸入總值約為92.22億多美元,主要輸入品有石油、糧食、糖、食用油、罐頭食品、奶製品、紙、紡織品、製鞋材料、工業設備、汽車、自行車、航海航空機械、化學品、光學儀器、軍事裝備、教學科研器材、各種工業製成品、飲料、醫療器材、藥品、玻璃製品、組合家具、電子產品、電器和日用消費品等。主要貿易對象是法國、義大利、德國、比利時、西班牙、荷蘭、英國、美國、瑞典、加拿大、瑞士、土耳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埃及和敘利亞等。
國民平均所得每人每年為2528美元,中央銀行和阿拉伯突尼西亞銀行為主要外匯銀行。突尼西亞貨幣叫做第納(Dinar),1美元約等於1.4第納。1第納等於100米利姆(Millimes),硬幣種類有10、20、50、100和500米利姆,紙幣最小的面額為5第納。
突尼西亞交通相當發達,空運方面,國內有突尼斯迦太基、莫納斯提爾、傑爾巴吉爾吉斯、斯法克斯塞伊那、托擇爾奈夫塔、塔巴爾卡的「11o7」和加夫薩蓋塞爾等七大國際機場。另在突尼斯市南方60公里處建有奈菲台機場,將是國內最大的國際機場,年營運能力可達500萬旅客。此外,加貝斯國際機場也在積極興建中。目前共有80多家國際航空公司在突尼西亞設有服務櫃台,年航空總客運量已超過1200萬人次,年貨運量約3萬噸。
國營的突尼西亞航空公司,成立於1948年,承擔國家主要的空運業務,擁有近百架A319、A320和波音737-600型民航機。另有幾家私營航空公司,其中的新突尼西亞航空公司專營國內不固定航班,使用MD 803和A320等型客機,年客運量約100萬人次。還有一家航空公司專營國內航線及一條飛往鄰國馬爾他的航線,使用波音737飛機,年客運航為48.5萬人次。
國內短途航空公司是家小型公司,年客運量約1萬人。還有一家航空勞務公司承接特殊事務營運,擁有5架直升機。
在海運方面,國內有突尼斯市的拉古萊特(La Goulette)和拉第斯、比塞大、曼澤爾o布爾吉巴(Menzel-Bourguiba)、斯法克斯、吉爾吉斯、加貝斯和蘇斯等8個商港,其中拉古萊特和拉第斯兩港,是經過改造後由電腦管理的現代化港口,也是國內兩個國際客運港。國內另有22個小型港口,一個斯希臘石油港。其中斯希臘港是輸油的中樞,連接鄰國阿爾及利亞和國內各油田的油管在這裡交接,再由此出口義大利,或輸往國內的各煉油廠。突尼西亞各港口年進出船隻約6100艘,客運量約40萬人次,貨運量約2500萬噸。突尼斯航運公司是國內最大海運公司,擁有6個分公司,22艘商輪,總噸位約23.5萬噸。另擁有一艘迦太基號大型豪華客輪,成為海上客運生力軍。
陸上交通方面,國內鐵路全長2190公里,其中軌距僅1公尺的窄軌鐵路佔1713公里,其餘則是軌距1.44公尺寬軌鐵路。國營鐵路公司擁有136輛機車,車廂5267節,年客運量約4000萬人次,貨運量300萬噸。突尼西亞的鐵路,基本上是在法國殖民地時期遺留下來的基礎上,加以翻建和修復而發展起來的,由突尼西亞國家鐵路局統管,以首都突尼斯市為樞紐,有1條主幹線,從北部的比塞大到南部的加貝斯,縱貫南北;有4條連接東西的支線,分別從突尼斯到朱杜巴(Jen-douba)、卡夫、卡塞林和托澤爾,主要是作為海岸與內陸間的輸送工具。客運鐵路還有一條從突尼斯市經拉古萊特港到馬爾薩(Marsa),長約20公里的輕型電氣化鐵路,以及1條突尼斯市內的輕軌鐵路網,均由突尼西亞輕型鐵路營運公司管理,年客運量達到11.64億人次。
公路全長2萬多公里,公路網連接各城市和鄉村,內含2000公里農用道路。由突尼斯經東南方的蘇斯到馬薩肯,有一條四線道的高速公路,全長140公里。第二條高速公路由突尼斯北往比塞大,全長51公里。全國有汽車約95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佔61%。全年公路客運量達6.1億人次,貨運量約10萬噸。有一半公路鋪有柏油或混凝土路面,路旁設有完善的路牌和里程牌,並有英語和阿拉伯語說明。在南部的沙漠中,駱駝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郵電事業也很發達,全國約有135萬條電話線路,接近每戶家庭都有一部電話。移動電話在城市非常普及,將近有65萬個用戶。郵政事業發展快速,全國有1000多個郵局,包括郵遞、快遞、郵包、掛號、發送等業務,寄到台灣的航空信大約一週就可以到達。全國有17個郵政快遞公司,還建立了郵票出版和發行管理中心,郵政業務也採用電腦管理系統,開展了網路郵寄業務。
突尼西亞是北非重要觀光國家,觀光設施是地中海沿岸非洲國家中最完善的,全國有7萬多觀光從業人員,有100多萬人靠觀光業維生。國內設有一所高級旅遊學院和5所旅遊學校,每年都為旅遊界造就不少管理及服務人才。現在全國約有20萬張旅遊床位,旅遊飯店750多家,其中三星級飯店220多家、四星級110多家、五星級有30多家,每年有690多萬外國觀光客入境消費,為突尼西亞帶來26億多美元外匯收入,僅次於石油出口的收入,約佔全國外匯總收入的20%。
在入境的外國觀光客中以德國人為最多,其次是英國人、法國人和義大利人,再其次是美國和加拿大人,也有中歐人和土耳其人,來自台灣和中國的觀光客也在逐年增加中。
一般外國觀光客到突尼西亞去是看兩個主要的「S」,一是太陽(Sun),另一是沙(Sand)。太陽使天氣炎熱得像「能使寶劍在鞘裡像蠟燭一樣地融化」,沙使「口中永遠有嚼不完的東西」。但這個國家真正的觀光三寶卻是藍藍的海、美麗的沙灘和便宜的物價指數。有很多經濟情況不是很好的歐洲人,到突尼西亞卻能生活得像富豪,因此有很多歐洲人入境並不熱衷於旅行參觀,只是住下來享受便宜的生活而已,有的住3個月都捨不得走,一直到簽證期滿才不得不離去。
突尼西亞之所以對外國遊客有致命吸引力,主要是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蹟,甚至現在還保留著迦太基時代以來的200多處古建築遺蹟。北部沿海更是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風景區,也是世界上良好的遊覽和休養勝地。
突尼西亞依據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開闢了七大旅遊區,即北方的比塞大~塔巴爾卡、突尼斯及其郊區、波恩角的哈馬馬特~納布爾、東部的蘇斯、莫納斯提爾、傑爾巴島和南方的沙漠旅遊區。
我國人民前往突尼西亞旅遊須辦理入境簽證,可以委託有信用的國內旅行社,代為向突尼西亞駐日本領事館申請,代辦費用約為400美元左右,需要15個工作天(不含例假日),所需文件為護照正本和身分證影印本各一份,正身脫帽半身彩色照片2張,填寫親筆簽名的申請表一份,正確訂位記錄一份,基本資料(公司名稱、地址、電話、職稱、住家地址及電話)一份,對方邀請函影印本,訂房記錄一份,簽證效期依訂位、訂房記錄及邀請函內容核發。
自台灣前往突尼西亞沒有直達班機,可至曼谷轉搭約旦航空公司的班機,經安曼再轉往突尼斯。也可以搭乘土耳其航空公司班機,經伊斯坦堡轉機前往。自歐洲各大轉機點,如義大利的羅馬、法國的巴黎、德國的法蘭克福、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和瑞士的蘇黎世等地,都可轉機前往。如果選擇海上交通,突尼西亞與許多義大利港口及法國馬賽間都有固定船班往返,與馬爾他和西班牙各港口,每天都有很多船班。
突尼西亞標榜觀光立國,機場入境通關寬鬆,觀光客誠實接受檢查,通常都不會有任何問題。按照當地海關規定,來自疫區的旅客須持有黃熱病防疫證明。每位成年旅客入境可免稅攜入個人行李、生活用品、飾物和適當的禮品,並可攜入酒2瓶、香煙400支或雪茄100支或菸草500公克,以及香水一瓶。
入境時所攜入的外幣也不必申報,但是在當地銀行兌換外幣時,必須保存「水單」;出境時原兌換金額的30%可以換回外幣,但以100第納為上限。事實上市區內的銀行、觀光大飯店和禮品店等都可以兌換外幣。這裡沒有黑市,匯率也相同,因此無需在機場大廈兌換,以免受到限制。而且像Visa、Amex和Master card等主要國際信用卡,在突尼西亞都可以使用,非常方便,並可避免兌換過多的第納。
出境免收機場稅,但是除零錢外,第納是禁止攜帶出境的,否則有被沒收的可能。機場大廈的角落上設有多部公用電話,大廈裡還設有電信局,可以打國際電話及傳真。同時在突尼西亞各地的街頭上都可以看到公共電話,不但可以打國際電話,而且是打國際電話最便宜的方式。
突尼西亞國際冠碼為00,國碼為216。從突尼西亞打國際電話回台北,為00-886-2-電話號碼;由台灣打電話到突尼西亞應撥002-216-城區代碼加對方電話號碼。在打突尼西亞國內長途電話時,要先撥城市代碼,再撥對方的電話號碼。國內主要城市代碼為突尼斯01、比塞大05、托澤爾06。和大多數國家一樣,在旅館房間內打長途電話,費用是正常費率的兩倍,因此國際電話可以到電信局或公用電話亭打。在緊急電話方面,報警為197、火警為198、救護車為264600。
這個國家郵政服務還不錯,但是郵遞速度仍嫌稍慢,郵票可以在郵局或香煙店中買到。包裹必須到專門收寄包裹的郵局(Colis postaux)交寄,不可事先包裝,以便檢查。
在突尼西亞境內各地旅行,除旅行團的空調巴士外,以搭乘火車較為舒適,車票分頭等和二等兩種,班次很多,部分路線可買往返票,享受7.5折優待,但限8天內有效。
公路長途巴士路線無遠弗屆,車票比火車便宜,班車常提早開出,必須提早到車站候車。境內公路限速每小時90公里,高速公路時速增至110公里。這個國家的租車業務也很發達,有好幾家租車公路為觀光客服務。通常一輛小型客車的每日租金為15第納,每公里另加0.2第納,汽油每加侖費用約為3.7第納,還要加上保險費和14.3%稅金。
這個國家衛生設施並無問題,醫藥也不虞匱乏,但初春有病毒性肝炎,秋初有霍亂發生,所以觀光客在境內旅遊時對食物的選擇一定要特別小心。所以遊客到突尼西亞旅遊,除了要購買包括醫療、住院等項目的旅行保險外,還應攜帶一些常備的腸胃藥、感冒藥、止瀉藥、暈車藥和驅蚊劑等。在突尼西亞南部沙漠地區旅行,因為沙塵多,有人會因過敏而流鼻水,所以鼻子不好的人宜戴口罩防沙。一般旅館只供應肥皂,洗髮精和吹風機都需自備,又因空氣乾燥,滋潤性好的皮膚保養品如乳液等,也是不可缺少的。沙漠上沙細如粉,容易隨風灌進相機中,所以在沙漠中拍照動作要快,並且要背著風。
在飲食方面,常年處於溫暖炎熱氣候中的突尼西亞,其飲食習慣自成一格,並融入具有地中海系的風味,以清爽的食物料理為特色,對自己傳統食物非常自豪,除法國菜還能稍被接受外,一般的外國菜餚很難被當地人所接受,因此連中國餐廳都非常少,吃不慣突尼西亞口味的中國遊客,又找不到中國餐廳,只好多準備泡麵自求多福了。
一般傳統的突尼西亞餐,餐前會先來一道清涼爽口的沙拉,在氣候炎熱時吃起來特別爽口,令人暑氣全消。當地人在吃麵包時,多會沾一種特製的哈利沙(Harissa)醬料,吃起來非常香Q。另一道叫做庫斯庫斯(Couscous)的主食,是將牛肉或羊肉和青椒或南瓜炒在一起,再淋在蒸熟的小米上,也是一道香噴噴的佳餚。「磚塊」(Brick)則是一種油炸的蛋皮盒子,裡面有碎雞肉和青菜做餡料,吃的時候再淋一些檸檬汁在上面,有去油膩之效。
在正式店舖或百貨公司購物是不二價的,在帳單內都已含有銷售稅(Sales Tax)。一般藝品店或攤販購物,則要懂得討價還價的藝術,在一來一往之間增加不少人際的互動與趣味,尤其是在當地傳統市場中的古物小攤,更要講究議價之術;並要當心膺品,例如一般小販所售的「千年蜜臘」和「千年琥珀」,看似真品,其實絕大多數都是膺品。
當地有許多令人愛不釋手的特產,如銀器、銅器、陶瓷器、阿拉伯彎刀和手織地毯等,不過最值得購買的萖是貝殼化石和沙漠玫瑰;突尼西亞的貝殼化石中,有許多都含有美麗的水晶石。
沙漠玫瑰則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一種特產,主要產地在撒哈拉沙漠地區,是一種在鹽質沙漠下約6公尺深的結晶岩所形成外型宛如一朵盛開玫瑰的風化石,它呈現出一瓣瓣形狀經幾萬年風化而成,儀態萬千,是遊客的最愛。在傑里德鹽沼區一帶的沙漠綠洲城鎮上,都可以看到擺滿沙漠玫瑰的攤子,以顏色透明度高、外型愈接近玫瑰花瓣者愈佳,通常以米黃、赭紅和綠色為主,而一些罕見的其他顏色,多半是不肖商人的染色處理,選購時要多加注意。沙漠玫瑰小的如拇指,大的有半人高,價格可以論塊計,也可以論斤算,通常一小塊價值1美元,一大塊則以5美元起跳,外型愈完整,色澤愈美麗,體積愈巨大,則價格愈高。有時也可以用紗巾、原子筆和打火機等小東西以物易物,和小販交換,買賣雙方皆大歡喜。
在突尼西亞旅行,要準備不同的衣服以應付不同的天候。每年的5~10為夏季非常炎熱,有時高溫達50℃以上,偶而有難受的乾燥熱風,遊客可著輕薄夏裝,但此時並非旅遊季節。10~11月秋季,宜穿秋裝,早晚溫差大,需備夾克或外套,但此時是境內最佳的旅遊季節。12月到翌年4月為冬季,要準備厚暖冬衣,且秋冬豪雨集中,多洪水。
突尼西亞的水質普通,最好不要生飲,因為沙漠地區水質會略帶鹹味,以購買瓶裝礦泉水飲用為宜,一般市場和購物中心的礦泉水價格公道,觀光地區的售買高達4倍以上。此外,突尼西亞雖然是伊斯蘭教國家,但是觀光客可以飲酒,不像其他伊斯蘭教國家有各種各式的約束。該國所生產紅、白葡萄酒及摩倫(Mor-ang)酒,口感不錯,不妨嘗嘗。
這也是一個流行小費制度的國家,觀光客給侍者的小費,每次以200~300米利姆為準,計程車的小費為車資的10%~15%,餐廳也一樣,不過許多餐廳的帳單中已包括有服務費,因此給一些零錢即可。飯店的床頭費一天約0.5美元。
在突尼西亞旅行,使用現金的機會很多,應多兌換一些5角及1元的第納,除小費外,去參觀古蹟攜帶相機也要付1元第納,到中南部騎駱駝、看表演,都需付5角或1元第納,買一般土特產和椰棗等,也多以硬幣給付,因此要多備零錢才方便。此外,一些鄉下地區的小孩,甚至是成年人,有向外國觀光客要小禮物的習慣,遊客不妨帶些便宜的小東西,如原子筆、打火機和香煙等去作國民外交。
突尼西亞人以阿拉伯語為主,很多人會說法語,英語有時在觀光區用得上。當地時間比台灣慢7小時。度量衡使用公制,但一些地方仍沿用古老的傳統度量衡。電壓為220~380伏特,電源插頭為圓形雙圓插;電視系統為SECAM-B&G。
這是個伊斯蘭教國家,治安情形良好,即使在邊遠地區旅行,也少有搶劫情事發生,但是為防萬一,無論是白天或夜晚,仍以結伴外出為宜。旅行時有許多宗教上的限制必須注意,以免言行舉止違反當地風俗。譬如伊斯蘭教曆的9月齋戒月,突尼西亞也和其他伊斯蘭教國家一樣,人民在這個月份實行絕食,除了遊客、老人、小孩和孕婦外,人們整個白天不得進食。齋戒月期間,全國縮短上班時間,餐廳日間也不營業。齋戒月隨年度而有所變動,遊客最好先打聽清楚,避免在這個月份赴當地旅行,以防不便。由於突尼西亞重男輕女,女性遊客穿著盡量別暴露。
在上班時間方面,當地公家機關及公司為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上午8~12時,下午2:30~6時;星期六是上午8:30到中午12:30。私人企業和銀行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1時,下午2~6時,星期六上半天班。自每年6月15日至9月15日的夏季上班時間,改為從上午7時至下午1時;齋戒月期間,原則上只上班半天。郵局的營業時間冬季是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午8~12時,下午2~3時;星期六是下午8~12時。夏季則為上午7:30~下午1:30,齋戒月是星期一到星期六的上午8時~下午3時。
突尼西亞的國定假日、宗教假日和習俗假日主要的有1月1日新年。
1月18日革命節,是紀念1952年抗法保衛領土及解放的革命紀念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突尼西亞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從日起,群眾在全國各地掀起大規模的示威運動,反對法國的殖民統治,要求民族獨立。1954年突尼西亞人民組織民族解放軍,進行武裝鬥爭。獨立後突尼西亞政府將每年的1月18日定為革命節,每年都會在各地舉行紀念集會。
2月1日全國團結日。日,突尼西亞政府規定,每年的2月1日為「全國團結日」。
2月10日的齋戒月開始(視伊斯蘭教曆而定),3月12日為齋戒月的結束(也視伊斯蘭教曆而調整)。
3月20日的獨立日,日法國宣布廢除「巴爾杜條約」,正式承認突尼西亞獨立,突尼西亞政府將這天,定為獨立紀念日。
3月21日為青年節,全國各地青年學生集會紀念。
柑橘節在每年的3、4月間舉行。納布爾是突尼西亞的柑橘主要產區,為了進一步發展這一地區的柑橘生產,從1963年起,突尼西亞有關部門每年都要在納布爾舉行柑橘節慶祝活動,舉辦多彩多姿的文化、藝術活動。
4月9日烈士節。日在突尼西亞民族解放的奮鬥史上,是非常有意義的日子,這天突尼斯市8萬市民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殖民主義統治,遭到法國殖民當局的野蠻鎮壓,死傷2000多人,被捕的有3000人,不少人隨後被放逐國外。1956年政府決定將每年的4月9日定為「烈士節」。
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
6月1日為國慶日,又稱勝利紀念日。自1881年法軍入侵突尼西亞,並將之降為「保護國」,激起突尼西亞人民的強烈反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突尼西亞民族獨立運動獲得進一步發展,並在廣大地區展開了武裝抗爭。法國殖民當局被迫於日突尼西亞簽訂「法突協定」,承認突尼西亞內部自治。日,突尼西亞宣布獨立,並定於每年的6月1日為勝利日,也就是國慶日。
6月24日(1956年)為建軍節。
7月25日共和紀念日,又稱為共和國日。突尼西亞獨立後,制憲會議於1957年7月通過決議,決定廢黜國王,宣布成立突尼西亞共和國,並定7月25日為共和國日。
8月8日穆罕默德紀念日。
8月13日婦女節。日突尼西亞頒布「人權法」,規定男女平等,婦女也有受教育和參加勞動等權利,突尼西亞政府根據這一法典,宣布每年8月13日為婦女節,藉以提高突尼西亞婦女的地位。
10月15日的比塞大撤軍紀念日(Evacuation of Bizerta),是紀念外國軍隊撤軍的紀念。突尼西亞獨立後,法國在比塞大、突尼斯、加夫薩和斯法克斯等城市仍有駐軍。日,法國反對突尼西亞支持阿爾及利亞人民的抗法戰爭,乃出動戰機轟炸突阿邊境的突尼西亞鄉村,村民受到重大傷亡,突尼西亞全國掀起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要求法軍撤出。經過5年多的抗爭,最後一批法軍終於在1963年10月從比塞大撤出。因此每年的10月15日,突尼西亞都在比塞大市舉行集會,慶祝最後一批法軍撤出突尼西亞。參加集會的群眾會前往烈士墓,緬懷為突尼西亞獨立奮鬥而犧牲的烈士。
11月7日為變革日,是現任總統本o阿里就任共和國總統紀念日,他就任總統後繼續實行多黨制,執行民主、開放、法治的路線,同時積極推行經濟自由化政策。此後每年11月7日就被命名為「變革日」。每年的這一天,執政的憲政民主聯盟都會在全國各地舉辦各種類型的盛大活動,以展示變革給國家帶來的成果。
植樹節在每年雨季開始後的11月份第二個星期日舉行。突尼西亞獨立後非常重視綠化工作。1958年規定全國性的植樹節,每年在植樹節前後會展開一次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總統和政府高級官員帶頭植樹。
沙漠節又稱為撒哈拉聯歡節,每年的12月突尼西亞都在南部的杜茲城舉辦撒哈拉聯歡節,是個典型的旅遊節日。
突尼斯(Tunis)是突尼西亞的首都,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它名稱的由來,據說源於腓尼基人所崇拜的 「塔尼斯」女神之名,美麗的女神是光明的象徵,為人間帶來繁榮和幸福。後來經過輾轉傳譯,「塔尼斯」變成了「突尼斯」。這個城市將古代希臘和羅馬文明融為一體,恰似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吸引著世界各地遊客。
它具有悠久歷史,是地中海地區最古老城市之一。始建於公元前12世紀,曾是柏柏爾人聚居村落、漁港和市場集散地,最初由利比亞人建立於迦太基附近。迦太基城是以航海經商著名的腓尼基人、在突尼斯灣建立並逐步發展成為強大的迦太基帝國。公元前8世紀後,突尼斯被納入迦太基勢力範圍,成為迦太基首都,以及貿易、文化中心。在第三次布匿戰爭中被羅馬人佔領燒燬,戰爭結束後被羅馬人統治。
公元7世紀末,阿拉伯穆斯林征服此地,成為「馬格里布」東部的首都。公元698年,倭馬亞王朝在此地大興土木,建設新的城市、港口和船塢,使得迦太基城居民紛紛遷來居住。從公元12世紀初到13世紀,摩洛哥的阿爾莫哈德王朝佔領北非期間,突尼斯成為其總督府駐地。13世紀初到16世紀末的哈夫斯王朝正式定都突尼斯,開始興建宏偉的宮殿、大型水渠工程以及阿拉伯市場,積極發展文化事業,使它成為當時馬格里布地區的文化中心,城市並因商業而繁榮。
1574年,進入奧圖曼土耳其王朝統治時期;18世紀初,由於哈桑王朝(Hussein Dy)的興起,突尼斯脫離土耳其統治而獨立。1881年成為法國屬地,「突尼斯」的名字才正式被標示在世界地圖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遭到納粹德軍佔領,1956年突尼西亞共和國獨立後,正式成為首都。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10度11分、北緯38度48分,地理位置在國境東北部,瀕臨地中海南岸的突尼斯灣,坐落在突尼斯湖和斯利米湖邊往地中海的地峽上,東北距突尼斯灣僅9.6公里。
突尼斯是全國最大城市,面積1333平方公里,擁有230萬多人口,是個既具濃鬱的阿拉伯風光,又有歐洲色彩的現代化城市。市區處於地中海與沙漠間,屬地中海型氣候,風景秀麗,古蹟馳名,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和國際會議中心,也是阿拉伯國家聯盟所在地。
對外交通便利,是歐洲、北非及中東的交通要衝,位於郊區的迦太基國際機場,可以起落最新式的民航機。每年出入境的航空旅客有130萬人次,年營業額超過1億美元。這裡是開羅和直布羅陀間北非最大的航空站,有班機往返羅馬、巴黎、阿爾及利亞和非洲各地,與國內各大城市間也有忙碌的航線營運。這個國際機場有一種非常特別的現象,即除了餐廳和咖啡店接受突幣第納外,幾乎機場內所有免稅店都不接受突幣,他們只接受歐元或美鈔;此外,必須消費額達到50美元以上才肯刷卡。
海運方面,這裡是地中海沿岸著名港埠,可以和國外的各大港口通航。1967年建成的突尼斯和拉古萊特港口聯合體,使港口客貨運輸能力大增。同時,港口風景優美、景色之佳不亞於那不勒斯海灣,富有歐洲的色彩和風光,一向是歐洲人的遊樂勝地。地中海12萬噸級的巨型豪華郵輪歌詩達號和巴拿馬公主號,經常帶來數千名觀光客。
對外的陸上交通有鐵、公路,火車服務設備不錯,公路上有長途巴士營運。
市區交通以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和計程車為主。公車有單節及雙節式兩種,都比較老舊,路線四通八達,其中35路公車從機場直達市中心區,每30分鐘開出一班,服務時間由早上6時至晚上9時。綠色有軌電車穿梭在街頭,憑添城市浪漫氣氛。計程車有黃色的小計程車(Petits Ta-xis)和大計程車(Grands Taixs),數量不多,尖峰時間很難叫到。小計程車最多乘坐4人,限在市區行駛,晚上9時後至早上5時加50%車資。大計程車收費比小計程車高。機場與市區距離28公里,觀光客利用機場大廈前排隊候客的計程車最為方便。機場內候客的野雞巴士最好不要搭乘,因拉客黃牛會漫天要價。如持有國際駕照,可租轎車代步,車輛靠右行駛。街頭還可見到驢子和馬拉著拖車緩慢地行進,與急馳而過的汽車形成強烈的對比。
市內大小旅館林立,觀光客不必預訂房間,最有名的是希爾頓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這是一家4星級的觀光飯店,有一流服務設備,但因坐落在郊外,從市中心開車須15分鐘車程。另有四星級的非洲大飯店和國際大飯店都位於市中心區,交通便利,設備完善,適合商務旅客住宿。其中的非洲大飯店樓高21層,是全市最高建築物。市區內另有阿布納瓦斯(Abou Navas)、艾爾邁恰爾(El Mechtel)和外交家(Piplomat)等四星級大飯店。另有伊本赫勒坎(Ibnkhalcun)和道拉斯(Du Lac)二星級飯店,設備也都不錯,費用較廉。其中的道拉斯飯店有「倒金字塔」造型,又像一把打開來的摺扇,是市區造型獨特的建築物。還有許多不同等級的旅館,有的日租金要458美元,有的只要20美元,任憑旅客選擇。
市內餐廳充斥,有各種口味的菜餚供觀光客選擇。豪華的大餐廳多附設在觀光大飯店內,並且提供肚皮舞表演。大多數餐廳供應法國菜、突尼西亞菜、義大利菜和韓國式中國菜,其中以法國餐廳數目最多。街頭巷尾也有許多小食店和小吃攤,賣的是價廉物美食物。
主要的突尼西亞傳統菜都有肉桂和柑橘的香味:不萊克(Bri-ck)是一種類似餃子的蛋皮盒子,以雞肉和佐料為餡,是香噴噴的油炸物;塔琴(Tajine)是煎蛋內加碎肉;庫斯庫斯是北非人主食,在磨碎的小麥中,加上羊肉或牛肉、埃及豆和青椒、南瓜等蔬菜一起煮,再添加佐料調味。此外,烤雞腿、燒烏魚也很好吃,蔬菜類吃法與歐美人相近,以生吃、涼拌的居多。歷史悠久的葡萄酒和無花果酒,也是風味獨特的佳釀。餐廳多供應法國式麵包,嚼起來蠻香的。水果四季都有,春天桃、杏上市;7、8月是哈密瓜季節;葡萄成熟在8月底9月間,仙人掌果也正當時令;10月後輪到椰棗大豐收,每年年底至翌年是柑橘季節,其中有一種橙子,果粒飽滿多汁又香甜可口。
當地有很多咖啡店,有的擺了露天座,顧客清一色是男人,因為這裡是男人的聚會所,叫杯可樂、咖啡或一瓶礦泉水,三三兩兩的擺龍門陣是當地男人的一種休閒文化。其他娛樂場所也很多,夜總會、戲院和運動場所都可以為觀光客提供服務,夜總會中最常見的節目是肚皮舞秀。
購物方便,到處都是商店,很多土特產店內有紀念品出售。突尼斯名產有地毯、掛毯、橄欖木做的鳥籠、水晶原石、皮製藝品、銀飾、銅器、彩繪玻璃盆、阿拉伯彎刀、手工銅盤、香精、橄欖油皂、漢娜(Henna)染料、單峰駱駝偶、古董、飾品、陶瓷器和沙子結晶的漂亮沙漠玫瑰等。
突尼斯城是全國工商業中心,市內和郊區建有許多工廠,主要有發電、食品、橄欖油、建材、紡織品、地毯、機械、汽車裝配、電子、電力等工業和鐵路工廠、由這個港口輸入的物資有食品和工業製品等,輸出鐵礦、磷礦、鉛礦、葡萄酒、水果和穀物等。旅遊業佔非常重要的地位,可同時為5000多名遊客提供住宿,並設有醫院和診所近60家,電訊交通設備相當便利,為觀光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這個城市氣候宜人,冬季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也有10℃,夏季最熱的8月份平均氣溫27℃。市民們對外來的觀光客特別友善。自法國殖民地時代以來,突尼斯可說是北非第一個徹底歐化的城市,有很多公園和綠地。
西部舊城和東部的突尼斯之間,是歐洲風格的新城,被稱做「歐洲人城」,事實上突尼斯境內30多萬名歐洲人,大部分都居住在這裡。寬60公尺、長1.5公里的法蘭西(France)大街和延伸部分的包格貝大街,以及舊城五光十色的扎伊圖納(az-Zaytunah)大街等3條大街相接並穿入新城,成為全市交通的大動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时便利店加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