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工作是属于什么是中产阶级级的?

真正的中产阶级在哪里?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真正的中产阶级在哪里?
  文/运帷
  中产阶级的定义是收入接近或超过发达国家中等收入者的人,其收入大约为人均31000美元或每天85美元。简单计算一下,人均31000美元即年收入20万,月薪大概在1.5万元,这样的薪资水平,在北上广深比比皆是,可是他们都是中产吗?
  中产阶级虽然不能说财务自由,但是已经不愁吃不愁穿,正在走向财务自由的道路上。可是,我们可以自我做一下调研,我们周边月薪1.5万元的亲戚和朋友中,他们承认自己是中产吗?北京生活成本排名全亚洲第六,在北京的非豪华地段租一间85平米的房子,需要每月8000元左右。即使以两人合租来计算,对半平分,那么每月开支也在4000元左右,再加上食物、交通、娱乐、治装费用,在北京每个月的开销很容易就接近一万人民币。而在上海,情况同样糟糕,上海每月的45平米房租为近5000元人民币,整个物价的排名甚至比北京更高,排名亚洲第五。各种开支加在一起,每月生活成本至少也在一万一千元以上。换言之,在京沪等地区,如果实际收入每个月没有达到一万元以上,那么你的生活等于是不仅存不下钱而且还倒贴钱。我们回过头再算一下月薪1.5万元,扣除保险公积金个税之后,实际到手大约为1.1万元。也就是说,理论上的中产阶级收入,在北京上海只能维持基本温饱。
  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
  我们来看看三个问题:房贷是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你是否不敢结婚,或不打算生儿育女?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是否让你忧心忡忡?如果有一种,那么生活压力就不会很小;如果三种都有,那月薪1.5万元可能捉襟见肘。而三种压力都有的人,在一线城市并不在少数。
  中国当代最初的中产来自上世纪80年代那些骑摩托车的冒险者和所谓的创业者。到90年代以后,一些有学历的、有知识的人开始通过给外资做服务,替外资盖房子、做生意等来获得财富,成为中产。在这些商人之外,有一部分中产阶层的来源是机关和事业单位,这些人通过占据社会的权力节点,通过权力与商业资本的合谋获取利益,也成为了早期中产阶层的一部分。以上所说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真中产。但在真中产分食完社会资源以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大举开始。
  在许多的地方,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开始被打破,农民来到小镇,镇上的人进城,小城市的人来到大城市,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阶层分化发生了重大的调整。但城镇化的极速进程也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城乡分野的格局一旦打破,大城市原本的中产阶层的既得利益就会受到瓜分。原本养十个人的社保现在要养一百个人,原本供一千人使用的公共设施现在要给一万人用。这必然造成城镇生活的舒适度下降,公共生活满意度下降,中产的幸福指数下降。同时,原有中产的收入日渐追不上经济发展,而社会公共服务也不倾向于保护中产阶层。长此以往,他们就慢慢成了假中产。
  在这个“中产财富不断被蚕食”的过程中,最为高效的财富保值增值方法就是房地产。据统计局统计,从2005年至今,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元左右增加到五万元以上,增加了大约四倍。然而,房价的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2005年,北京朝阳区的平均房价是5800元,2017年朝阳区的均价是约73000元,增长12.58倍。可以看出,十几年来,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回报明显大大高于收入回报。那些80、90年代产生的老中产,要想继续在21世纪成为新中产,则必须在2008年以前投资房地产,最好是利用房地产杠杆撬动资本。否则,他们前十几年用劳动报酬或者商业盈利获得的财富则会在十几年的时间内被暴涨的资产价格稀释殆尽。
  因此,在原中产的资本被不断稀释,新中产被生活所迫的形势下,我国真正的中产到底在哪里?
责任编辑:杨群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是怎样的?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049分享邀请回答7126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76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 中产阶级向来没有明确的标准,下面是媒体、学者、网友等针对中产阶级的不同看法,供参考:
& & 1、《福布斯》对中国中产阶级的定义:生活在城里、有大学学历、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年入1万&6万美元。这个定义有点倾向于知识分子。
& & 2、网友心中的中产阶级:个人年收入20万以上。这个划分简单粗暴,拿收入卡还是比较合理的,但这个标准是多少有争议,有人认为应该是10万,也有人认为应该是50万。
& & 3、广义的中产阶级:有房(不一定全款)、有车、有一定存款、有稳定的收入,比较注重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奢侈品消费能力。
& & 4、实际上不只是在中国,美国中产阶级的定义也很模糊。普遍来说,美国认为,个人年收入在5万到8万美元之间的算中产阶级。这个比例在美国有多少?美国超过5万美元以上的个人占全职工作人员43%。
& &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中国,大家并不认为达到平均收入水平就算是&中产阶级&,反而认为&中产阶级&是一种偏向于小资生活的存在,是自由的,高人一等的。为什么大家会对&中产阶级&有如此高的期待?感觉有如下原因:
& & 1、贫富差距大。经常看一些土豪生活报道,总感觉与土豪差距很大,所以潜意识把&财务自由&当成中产阶级的标准。
& & 2、喜欢与发达国家的生活对比。显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生活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
& & 3、房价上涨太快,摧毁了大多数人的信心,感到生活压力大、焦虑
& & 是不是中产阶级,定义如何,在城市和乡村收入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自己的秤吧。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阶级
人民日报评中产教育鄙视链:在一些幼儿园、小学或社区,“中产阶级内部踩踏事件”不时发生,将中产阶级子女教育中的“鄙视链”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人民日报》6月1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这种“鄙视链”在反映出的攀比之风,值得多加注意。
各类报告显示,中国中产阶级有着不菲的收入与体面的工作,却又活在不安与焦虑之中。
而中产阶级的焦虑来自于工作家庭、子女教育以及财富增值等多个方面。苏宁金融研究院的专家认为,中产阶级是社会中最焦虑的一群人,而焦虑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不必对这种焦虑过分恐慌。
智联招聘最近发布了一个2017最新版本,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新锐中产”。根据这份《2017年中国新锐中产调查报告》,“新锐中产”是指年薪10万-50万元的人群。报告认为,当前的新锐中产是一个矛盾鲜明的群体,即“对现状的清晰认识+对未来的无限迷惘”。不菲的收入与体面的工作给中产带来一些欣慰,但不安与焦虑才是中产光鲜外表下最戳心的痛点。
微信公号“人民日报政文”(ID:rmrbzhw)4月12日发表题为《“阶级固化”的论调不能成立》的文章指出,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固化”的国家。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造就的独特现象。
北京青年报今日(24日)刊发5篇关于“北上广”的青年话题文章。文章讲述了年轻人对北上广去与留观点分析。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发布有关中产阶级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球约有32亿人达到中产阶级生活水平。而这一数字比此前所估算的多出约5亿人。下一波新增的10亿中产阶级人口中,将有88%出现在亚洲。这其中,中国新增中产阶级可能达到3.5亿人,印度可能达到3.8亿人。
据证券时报网3月7日消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今天表示,有的企业高管拿一元工资,这样就可以避免缴纳个人所得税,然后把个人开销算在了企业的费用上。他说,创新需要人才,这类人才一般是高薪阶层、中产阶层,降低这一群体的税负,有利于聚集人才,有利于税基扩张,有利于营造创新环境。黄奇帆建议,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45%降低至25%
全球化压垮了发达国家“中产阶级下层”,也就是工人和工业领域的雇员,但大量发行货币到目前为止避免了通货紧缩、国家破产和社会突发事件。还有什么比个人房产所有权更令人放心的呢?还需要发行更多的货币来治愈危机,而且坦率地说,根本就没得选择。可是,我们现在该因为流动资金而无法安心了。
12月21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蓝皮书: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低于6.7%的经济增速。
北上广新社会阶层家庭年收入20万到30万,看起来生活光鲜,但64.7%的受访者认为其家庭不属于“中产阶层”。
中产阶级定义模糊,从未有人给出明确、无可争议的定义。财富、职业、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社会声望,可以为中产下定义的范畴太多,多到谁都可以怀疑自己是中产,但从某些方面看又沦为屌丝。不过在功能上,学者和媒体倒是达成某些共识,即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器,是中坚力量,是最能反映社会活力的群体。如此,中产阶级常成为各类民调和研究的“座上宾”。
旅美物理学博士,ID:学而时嘻之
美国的所谓“专业人士”,是指医生和律师这种需要长期学习和训练才能入职的人物,这些人是中产阶级中的上层,收入不菲,对生活和职业都有很好的规划。这种人的子女所能得到的,才是中国人心目中神话般的美式教育。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学教授
从2009年至2012年,按照实际购买力来计算,位于金字塔最顶端的前1%的美国家庭,其收入增加了31%,而与此同时,对于余下99%的美国家庭来说,他们的收入几乎没有变动(增加不超过0.5个百分点)。有钱却不富有:中国中产阶级焦虑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财经记者圈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财经记者圈
  中国中产阶级仿佛走在平衡木上,过着独木桥,每天为了家庭,为了工作尽心尽力,却没法给自己降低一丝一毫的担忧,因为大部分中产阶级都只能用”别无选择“这四个字来形容自己。
  在传统的美剧之中都会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剧情:在开往郊区的林荫大道上,一辆雪佛兰轿车缓缓的驶离喧嚣的城市,来到一片静谧的社区,在一栋全木的别墅前院缓缓的停下,明媚而灿烂的阳光洒满院落,两三个孩子在草坪上玩耍,一条苏格兰牧羊犬懒懒的躺在旁边。这个时候大门缓缓地打开,优雅的女主人走出房子,与刚下车装着西装革履的男子拥抱亲吻。
  这是大部分人记忆中熟悉的一幅画面,这也是大部分美国中产阶级的写照。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有着不错的学历,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拥有着一个自己的小家,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拥有自己的住房,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素养,以及一定的家庭消费能力。他们在中国被称为“middle class”也就是中产阶级。
  中国中产阶级标准
  根据前几天挖财网发布的中产阶级标准:
  1、可投资资产在15-200万人民币之间2、饮食支出占总体支出30%以下
  3、年龄在45岁以下的成年人群。
  根据估计,目前这一群体规模达1.8个亿,占全国总人口13%,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或接近70万亿。
  但是,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中国的中产阶级却远没有美国的同类们那帮悠闲惬意的生活,网上曾经流传着一个段子:
  我是一个城市的白领,我被人称作中产阶级,我每天享受着让别人羡慕的生活,但是我却时刻在担心。担心我今天所从事的工作,明天会不会被辞掉?今天身体很健康,明天会不会因为一场大病而致贫?今天的职位明天还有多少上升空间?今天疲于奔命,明天老人谁来赡养?一次大规模裁员,一场可能存在的降薪,股票的波动,税率的调整,甚至是住房公积金的调整,都能让我从睡梦中惊醒。
  这就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他们仿佛拥有着让人艳羡的生活,有着房子,车子,他们可能收入不少,但是大部分人都会在说钱不够用,这就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现状。
  中国名不副实的中产梦
  在传统的经济学定位中,中产阶级是社会金字塔的中间部分,“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中产阶级有时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且对自己的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在这段定义中,中产阶级的关键在于“有时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如果用这个标准去衡量的话,中国的中产阶级不免就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
  在中国的现实下,消费能力、生活质量、时间支配的能力,这些都在于中产阶级对于社会资源的占有与使用的程度,如果中产阶级对于自己手上社会资源的占有不够多的话,那么相对而言的高工资基本上也就是一种安慰剂而已。
  社会的竞争极度激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有人都在做一种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社会资源不仅不会集中于中间阶层的手中 ,更会遵从两极分化的“二八定律”,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只是一种夹杂在贫富两者之间的中间阶层,由于其上升通道其实是一种近乎半封闭的状态,对于他们而言就仿佛是洄游的大马哈鱼,如果不能每天奋力的向上游游去,那么留给他们的往往就是滑下底层的深渊了。
  这个特征在一件事的表现上非常明显,这就是时间。如果说十年前,中国的中产阶层还是一个比较幸福的阶层的话,他们那个时候的特征是有钱有闲,关键在于有闲,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有钱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他们的收入往往远高于普通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中产阶级的生活正在发生改变,他们曾经的有闲正在进一步丧失。
  由于经济发展放缓,政府政策从严,大部分的中产阶级都在从有闲阶级向加班阶级转变,加班的次数越来越多,加班的时长越来越长,而来自于房贷、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生活消费的压力,让大部分的中产阶级会不得不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挤占自己的休闲时间,成为真正的“夹心饼干“。
  他们不得不付出自己大量的时间,却只能遥望可望而不及的上层生活财富,为拥有资产的老板们打工,如果蜜蜂一样辛勤创造财富的同时,却不得不承受日趋重大的经济压力,原来休闲惬意的中产阶级不过是一场中产梦而已。
  大前研一曾经问过中产阶级三个问题:房贷是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你是否不敢结婚,或不打算生儿育女?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是否让你忧心忡忡?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只要有其中之一的回答为是,那么你可能真的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中产阶级,而是一个夹层阶级而已。
(责任编辑:董丽玲 UF020)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务员是中产阶级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