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G熊猫银币什么时候发行行

比特币地址1CYH5WEHG8yQHHUJiea73vsADgHRi7oxG4Bad Request
Bad Request - Invalid URL
HTTP Error 400. The request URL is invalid.E网,注册实名认证送10个EHG,目前20元一个,每天涨
E网,注册实名认证送10个EHG,目前20元一个,每天涨自动挖矿,每天1-10%涨幅注册链接:https://www.ehgex.com/share?code=MTc2ODE3NjQ0MTQ=&本文来源与币圈链首发&: http://www.biquan.link/?p=3791
币源官方微博:@币源社区
官方电报:
商务合作邮箱:
商务合作 QQ:
文章投稿邮箱: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
Powered by 北京币源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首席投资官专题讨论:A股 全球市场 多资产 新兴市场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首席投资官专题讨论:A股 全球市场 多资产 新兴市场》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首席投资官专题讨论:A股 全球市场 多资产 新兴市场》 精选一首席投资官专题讨论图片新浪财经讯10月28日由财视中国联合AIMA、CAIA Association、CFA、衡力斯、APEX、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多家协会、机构举办的“第四届对冲基金中国年会”在北京康莱德酒店举行。在首席投资官就A股、全球市场、多资产、新兴市场讨论的专题,由时机资本首席投资官寿祺主持,罗素投资咨询董事长 总经理Brian Ingram、星石投资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杨玲、云溪总经理阳勇、创金启富创始合伙人 CE0梁蓉参与了讨论。以下为发言实录:主持人:非常感谢李总的精彩发言,接下来我们开始今天第一场专题讨论。掌声欢迎讨论主持人:时机资本,首席投资官寿褀以及四位讨论嘉宾,他们分别是:罗素投资咨询董事长兼总经理 Brian Ingram;星石投资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 杨玲;云溪基金总经理兼基金经理 阳勇;创金启富创始合作人见CEO 梁蓉。讨论的话题是“首席投资官专题A股,全球市场,多资产,新兴市场。”寿褀:非常感谢主持人,也非常感谢财视中国给我们大家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坐在台上,很高兴能够今天在北京跟大家共聚。刚才李娜总已经讲到了多目标、多工具,大家看到我们这个圆桌的主题你也发现很多目标,我们要讲很多内容。比较有幸的是我们有很多很有用的工具嘉宾在这里。开场的时候我先简单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寿褀,我代表的公司叫时机资本,这是一家全球的资产管理公司,我们的主业是对冲基金的母基金,私募股权、私募债权,我们主要经营的区域是英国、澳大利亚、香港、南非,我们做的产品大多数是全球的产品,跟在座的很多嘉宾也都是老朋友了,所以废话不多,先让每一位嘉宾简单的介绍一下他们自己和他们代表的公司。我插一句Brian Ingram的中文很好,可能在回答当中某一些术语Brian Ingram还是用到英语的术语,我们整个圆桌以中文来进行。Brian Ingram:我还是首先说英文吧,我感谢所有的嘉宾能够在周六参加这个圆桌论坛,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公司罗素投资咨询,罗素投资咨询也是全球最大的多元投资机构之一,我们总共管理了全球270万美元,同时我们在中国也有办公室在中国开始业务,当时是2011年,所以我主要负责我们中国的团队,我们关注MOM和FOF的这些投资。特别是我们在开发了一些基于算法和模型,在公募基金上做了一些筛选和组合,所以最近也是在跟银行和基金公司合作做公募FOF,因为这三年成立以来我们看到了美国,特别是关于智能投顾这个领域。因为我曾经在公募基金也是2003年加入招商基金作为外方见证了整个公司资产管理的发展,所以在重述数据与金融的结合有所作为。所以我们从三年以前拿到了公募基金代销牌照和私募管理人的牌照,所以我们一直在专注模型和数据的开发基于公募基金。最近这一年多来的实盘表现非常好。随着资产管理很多的优秀的基金经理包括杨玲总都投我们的基金公司还有资产管理到私募领域,所以我们也跟从优秀的基金经理到了FOF这个领域,最近也是跟大型银行发了一些产品,而且大行的一些资产管理看到我们的业绩表现非常的稳健和优秀,也把我们带到了银行的资产管理部门,也给我们一些资金进行实盘的运作。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大数据特别是最近的智能AI大风口的情况下,而且我们也结合了美国最近最优秀的世界级别的人工智能的团队,我们会致力于开发智能投顾的财富管理体系,所以希望在未来的几个月内,我们可能会有新的产品能够推出,并给大家分享,谢谢。杨玲:大家好,我是杨玲,来自星石投资。刚才我听了一下介绍,看情况大家应该都是有或多或少的外资背景。我们是纯内资的基金公司,原来我们主要团队都是公募基金,2007年也就是十年前阳光私募大概十年的时间,我们公司也伴随阳光私募的发展有十年的时间。2007年我们主要的几个合伙人从公募基金,公奔私出来创立了星石投资,现在有十年的时间了,基本上经历了整个私募行业从小到大发展的这样的过程。资产规模当然也是伴随着行业一起有了比较大的发展。整个来讲未来可能私募发展要超过各位的想象,今天还是外资背景比较多,第一是欢迎大家都来国内发展,第二也是刚才我们几位同仁也给大家介绍了,就是以前像银行,像一些其他的主要的金融机构其实对股票型的产品,对权益类的产品都相对比较抵触,现在其实都是不得不关注,因为实际上一些特殊的金融的一些变化。所以就是说我们也是伴着这个东风,应该是第一批进入了主要的金融机构的合作,目前我们跟国内十几家私人银行包括还有几乎大部分的国内十几家券商,还有信托,还有一些其他的类似金融机构全面的合作,这个我觉得范围都非常广,给大家借鉴,欢迎大家都在中国来,我们一起把整个私募市场发展起来,谢谢。阳勇:大家好,我叫阳勇,来自云溪基金。各位应该是前辈,因为我是80后,也不是来自外资,也没有公募经验,更没有券商研究的经验,完全是从一个散户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凭着自己对股市的热爱走到今天。我是20岁开始炒股,但是在21岁在其他公司做过实习生,后来也业余参加或者一些风投,2009年也抄底海外的一些股市,所以完全是一个纯散户,没有太多的老师指点,完全自己对着中国外国的一些领先基金的研究实战摸爬滚打起来的。我们的公司是去年2月份成立的,7月份发第一支产品,目前规模大概是8个多亿,完全是靠互联网经济对我们产品的绝对收益的认同。另外我们的主要策略是做大销售,医疗科技的一些股,所以我们今年的收益也比较逆袭,年化回报非常高,所以很多同行对我们公司保持了一个比较好的关注,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公司有所了解。寿褀:非常感谢所有的这些嘉宾,大家听完他们的介绍一定能够领会为什么我一开始讲多工具,我们这个工具是很好的。直接进入到我们讨论的环节,在座的诸位现在都坐在北京会场里面,所以我们先从新兴市场讨论,新兴市场之前连续很多年都是跑不出市场,从全球配置者角度来讲,对于新兴市场的兴趣几乎是寥寥。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兴市场开始有一个加速快跑的这样一个趋势,到了今年就更为明显,包括中国股票。我们前面杨玲总跟我私下讨论说今年行情不错,应该大家都赚钱了吧?我想也的确是,可是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同行关注比如MACA(音)中国指数,MACA从年初到现在已经上涨了接近五成,这个比A股还要猛。我们想要请问各位嘉宾的就是现在不管国内市场也好,海外的新兴市场也好都已经跑的这么好了,大家觉得背后的这个动因主要是什么?是什么使得A股市场也好,还有其他新兴市场也好跑的这么好,然后您觉得今后这个还能走的能有多远。Brian Ingram:生长的动因其实都是来自我们新兴市场,我们觉得这也将会持续,所以我们也可以下个基本的结论,大部分这些表现优秀的美国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其实也是由我们新兴市场中的投资所激发的,主要是亚洲,当然还有一些别的新兴经济体。我也知道有一些海外的投资者他们相对还是比较谨慎的,还在观望这种资源配置,也不知道会投多大的规模。我们也觉得对新兴市场有一些比较谨慎的态度,因为我们仍然觉得这种强劲的表现我们看到在美国,还有在其他比较成熟的市场仍旧会持续这个趋势,所以在新兴市场还存在着一些挑战或者一些复杂性,不确定性。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年,比如说在2018年的时候,仍然可以看见,我们可以观望一下美国市场的情况能够影响到其他新兴市场的表现。梁蓉:因为我是做资源配置的,所以我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从过往的两年随着美元的升值,大家也看到近两年美国市场不断地创新高。我曾经在美国留学两次,也是每年都会回去两次,一个是去硅谷,一个是去华尔街,很明显的看到即使是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大家都很恐慌,我也接到高盛的资源配置的总监给我打电话说你要注意一下风险,如果你们有海外的资源配置。所以但是我们在春节2009年初去美国正好就是休假,也看到硅谷的房价和失业率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觉得第一阶段美国作为硅谷全球的技术引擎永远都在那里,而且他的政策吸引全球的人才涌向硅谷,所以全球的经济应该很快复苏。所以当时我鼓励大家起码配置美国的蓝筹股,特别是花旗银行,大家都赚了很多钱。随着中国中国经济体的不断增长,我们认为原来从美国一个为中心的经济体,如果考虑服务价格的因素,我们中国的这个经济体应该很快也是已经成为两个中心,所以我们认为A股,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也建议大家配置港股,还有优秀的中国的价值股,我们觉得是值得配置的,所以我们还是继续看好中国,谢谢!杨玲:我们是做国内A股的,主持人提这个问题新兴市场,我觉得可能我们主要对A股这块相对比较了解。整个来讲其实我们确实比较乐观,刚才我们在台下聊天的时候也体现了这个乐观。今年市场整个来讲指数的涨幅平均大概在20多,当然创业板稍微跌了一点点,当然打平,因为它前面涨的太多。海外的指数可能涨的更好,其实它反映了中国A股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因为它跟2015年的行情不太一样。2015年大家都说是牛市,但是那个时候说牛市是什么是水牛,什么叫水牛?就是货币在放水,然后在一些比较激进的投资者群体在放杠杆,所以整个来讲大家觉得是钱多把它堆上去的。当然后来由于去泡沫,去杠杆调整的差不多了。今年以来其实从去年,尤其是我们大家看到如果你抓对了,拿的是一些价值股、消费股,包括一些电子等等,你会发现这个行情它虽然走得慢,但是相对比较持续,每一次调整其实都是你比较好的重新布局的机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它不是水牛行情了?一个非常好的大家观察的一个点就是我们发现今年以来其实货币它是略收的,你可以看到十年期的国债价格利率水平其实是在提升的,所以整个来讲货币是中性偏紧的。在中性偏紧的这样一个货币环境下,不用说海外,美联储也在加息,国内虽然说没有在加息,但是整个来讲是由于它要去杠杆,去泡沫它是中性偏紧的。那么在这种前提下仍然今年走出来一个比较好的普涨张清。如果单看前面结构性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去年,像我们买了一些白酒股,或者消费股整个表现还不错,但是如果你买错了,你买到小股票上,因为2015年之前都是小股票的天下,你买的这些成长股上面就是亏损的,很难受的,但是今年的特征完全不同了,它第一在资金稍微偏紧的情况下走出了是一波板块切换,热点扩散的行情,就是不管什么风格今年都不错,拿价值股、消费股的都OK。你在今年年终之后如果拿的是小股票,如果你拿的是一些成长股,涨幅也很好,也很惊人。包括你拿了一些大家觉得都看不上眼的周期股,强周期的,像钢铁、有色,当然因为新能源的原因,有些贵金属这块涨幅也挺好。但是你会发现不管你做什么都会有一些涨幅,所以我做下来先要跟同行去沟通的是今年都不错吧,因为这才是牛市。究其原因来看的话,这一波驱动它的这个行情我们认为是内生的,是由于LE的一个提升,一个回升,或者说是一个触底反转,就是整个平均业绩触底反转造成的。我们看数据端来看,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因为到现在为止,截止到今年一、二季度相对比较全,三季度数据还没有完全全,基本上符合这个趋势。从去年后两个季度到今年前两个季度已经连续四个季度整个A股市场LE是逐步回升的。我们做了三块,一块是全部A股的,还有一块是剔除金融的,还有一块是剔除金融和两油的,这三个都是形成了相同的趋势。所以说这一波牛市其实相对比较扎实,扎实在哪?第一个就是去泡沫,去杠杆很彻底。第二确实也是为什么价值股,我们在2016年初提出来成长转价值,原因就是因为水牛结束了,后面谁业绩驱动的。所以整个LE一升带动了这一波行情,这是我们认为非常关键的。我们翻过来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我们想说第一就是中国的A股市场和海外的A股市场有不足之处,但是它也有好处,这个可能大家没有太关注到,它的好处是什么?上市很严格。为什么大家觉得热爱?说我们做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这么傻,天天去炒新股。你说像美股或者是香港的股票,去了以后发一波特别结实。中国上市都是经过非常审慎筛选的。所以基本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出清的过程,民营板块为什么消费股先起来就是在这儿。民营板块出清的过程非常痛苦,当然不一定是倒闭,以收缩、转移等等一些方式出现了订单集中,然后国企的板块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向也出现了一个缓慢出清的过程。我们看到限产,慢慢的限产,将来会引导并购,它也是一个出清的过程。各行各业的龙头股拿到的订单反而出现了相对比较稳定和集中的现象,甚至一些龙头股的核心产品出现了价值上升。大家都知道因为我们不允许谈个股,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最火的某白酒股,他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在整个反腐的前提之下,整个高端白酒行业受到打击的情形之下,他出现前面是价格下降,订单下行,订单可能就40%的因公消费都没了,损失了,但是后期跌到底部之后出现了触底反升,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我们会发现出现了订单集中,有一些三线的白酒你就不要再看了。我们在一些行政管制相对比较严的这些板块也发现这种情况了吗?我们也发现了,很简单,像今年三、四季度这一波周期股,强周期的煤炭、有色行情,前期限产,实际上行政命令下有一个出清。后面当基建、投资略微有些上升的时候,供给有限自然也使得它的价格有所回升。这个是不是持续我们有待观察,但是我们也看到整个经济结构在向好的方向调整。但是这些露头,我们上市,中国的A股和国外的股票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不是通过市场来分层的,当然也有不好的股票,但是实际上大部分还是各行各业的龙头,这样的一个龙头在经济调整到一定阶段,他不会再暴跌的时候,我们反而会出现它有触底回升的现象。可能2015年出现的快牛疯牛我觉得概率比较小了。为什么?一是它不在放松的大环境下,其次还有一个不太有利的条件就是金融监管其实就是去杠杆,去泡沫,二级市场去的太充分了,2015年那就是惨痛的经验教训,凡是我们这些活下来的都是以小心谨慎作为特征的。但是未来的包括今年,明年可能再往后的一段时间还是以去泡沫,去杠杆,这时候受到影响相对比较大的实际上是杠杆消化相对比较慢的类固定收益类的,因为那个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是相对比较大的,所以大家在收这一块泡沫杠杆的时候非常审慎和缓慢的,但不会出现大的冲击这是我们的判断。所以整个A股我们判断就是业绩驱动下的一个缓慢上升的行情。谢谢。阳勇:我一方面讲A股,第二方面讲港股。A股刚才杨总也提到可能政策监管,老百姓的资产出不去,然后国内房价也监管了,只有往股市里面涌,所以股市里面涌的话只能涌到优质的资产里面去,那就是行业的一些龙头股里面去,差的股票大家也经受了一些教训,所以今年整个行情都是一个结构性的业绩驱动的一个行情,而且这种行情是监管层也愿意看到的,是可以持续的,是用国外的历史包括美国,包括巴菲特他们基金的成长历史,也实际上是一个优质上市公司业绩驱动的一个行情,我相信在未来的中国监管层越来越理性,监管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中国的股市一定是朝着缓慢上行的模型来走的。这是我对A股的看法就是不可能大跌,因为控制指数的都是一些优质股,这些股票一跌的话肯定有复盘,往上涨的话也不太现实,因为监管的水平比较高。第二点是海外股市,因为我研究海外股市有十年,我们要有一个全球的格局,这样子我们对投资才不会片面。港股最高点的时候是31000多点,现在是28000点,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港股都没创过新高,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港股的股市不是很活跃。现在A股跟港股已经互联互通了,我们发现一些投资者的风险也不一样,他会把A股资金打到港股里面去的时候,港股的估值提升了,实际上有利于一些优质的龙头公司他的融资。企业有了好的融资之后,更加快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所以我觉得未来的港股估值修复肯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港股应该会创历史新高的,现在只是一个牛市的踪迹。从整个A股、港股来说,我觉得现在是处于一个上涨第一波的横盘振荡的行情,我觉得明年可能会有一波上升。寿褀:谢谢各位嘉宾,我相信大家听到这里为止是觉得明天更美好,大家都是一致性的表达了对将来的乐观。这个固然是好的,我也非常希望大家将来都能够继续赚钱。大家既然来参会,大家是希望听更多干货的,那我们接下来挖一挖每一位嘉宾他们是怎么来好好做自己的工作的,或者是他们来怎么做到比市场赚更多钱的。因为刚刚听完了之后大家回去买个股就行了,因为A股也会再涨的,H股也会再涨的。正好前面李娜总提到实际上在各个市场之间风险分散的效应还是存在的,具体来看在新兴市场里也是,在A股市场里也是。分散风险是这样,你去看一下板块间的轮动,不同市场间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包括我们在看新兴市场来看,金砖四国来举例子,中国明显是一个**稳定性非常高的市场,但是你加入看巴西跟俄罗斯,这个是**风险极其高的市场。这个又回到说我做权益类资产的时候,到底这些因子应该赋予怎么样的权重?我怎么去做选择?这个问题我接下来会一位一位的问在座的各位嘉宾,先从Brian Ingram开始。Brian Ingram:我很喜欢你之前的这个问题,怎么样赚钱。我想先说我们怎么样赚超出平均收益以上的费用。我们首先看一下全球市场的基本表现,再回到亚太市场来逐一分析。我们现在的确大家都非常的乐观,从全球市场上来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资产配比和分配。我们要考虑到**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我们也发现了**的稳定是一个重要的基石,同时也改变了我们资本分配的一个基本趋势。我和大家举个例子,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的理论,我们怎么样去规划投资,怎么样去观察市场。有很多投资者他们在做资产配比的时候,他们都是从我们的市值来看的,以后充盈率来看的。我们要看现在最大的资本市场毫无疑问就是最大的股市了。我们首先不应该纯粹的是从这样的基线来开始考虑其中的原因之一,假如我们现在要考虑到**不确定,并且进行不确定的对比,看看哪个国家是最大的基线国,我们就考虑到是来自美国的最大的经济体。包括第二大的经济体,首先是要考虑到现在**的不确定性,所以有两个点:一就是体量,二就是**的确定性,因为我们不想专门做这样的立即市场的考虑,我们肯定要考虑全局。再看看全球市场之下的亚太市场,我们对亚太市场非常乐观。我自己也非常同意我们刚刚杨总说的,为什么我们要考虑到现在亚太市场的单独表现呢?亚太市场和国际市场差别非常明显,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常明显,那就是假如我们如果真的非常乐观,哪怕我们考虑到现在亚太市场的增长趋势非常的强劲,企业也会持续的盈利。在投资者的表现和投资的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对中国市场也很乐观的,但是我们在考虑到具体的我们究竟是私企还是国企,你投哪一个呢?国企和私企的表现不一样就直接会影响投资者的行为和表现,所以我们考虑中国市场的话得分开来看。在现在我们的利率大环境下,两种企业的不同。所以这就导致了我们投资风格和投资战略的区别,这也是我们来考虑持续投资和持续赚钱的一个理念。寿褀:梁总的团队也做智能投顾,这当中有很多量化的方法。像我刚才提到的市场当中板块轮动也好,不同市场的配置,从你们的核心来讲,怎么样去用什么样的量化方法,或者哪些是关键让你来做出在调或者说重新配置的决策的?梁蓉:是,因为我觉得做量化一定要有数据,只不过我们现在开始是从公募基金的角度,下面可能也随着比较成熟的模型出来会高各国。从中国的市场而言,不同板块之间转换轮动的特点还是比较显著的。看研究数据表明,在中国的个股在风险暴露的平均水平是美国将近1.6倍,就这么一个显著特点来说从配置来说这个特点不容忽视。因此我们这个量化团队也研发了一个以中国的指数基金,刚才李娜处长提到了还是比较少的,现在130支左右。所以我们基于这些行业指数的基金没标的做了一个行业板块轮动的策略,量化的方法肯定是包括传统的多因子和市场表现的数据,然后引入了机器学习,在一年多的实盘中通过学习和优化做得比较有效,预测未来市场板块轮动和行业的表现。我觉得从逻辑上来讲跟主动管理还是比较一致的,只不过我可能用量化数据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做预测和判断。我们这个策略也是放在我们自己的网站上,其中四大行的私人银行团队也是一直跟踪,看到了我们的模型底层,所以他们也是希望把我们这个策略配置到他们自己资管的大FOF里面去,所以我们也希望不断优化和提高,这本身也是机器学习的一个方法。寿褀:谢谢梁总,我总结梁总讲的就是从组合配置的角度来讲,也有Smart β的方法。梁蓉:我们确实也在开发一个Smart β的方法。寿褀:前面杨玲总特别还提到了说有一些行业以前表现不好,现在表现好,包括周期很多人不。但实际上大家具体来看,国内特别A股板块轮动还是很明显的,就是说起来的时点不一样。包括你看海外也是的,以美股来看大盘小盘之间分化非常严重,A股就更明显,沪深三板跟创业板来比的话。回到这两位杨总这里我想具体问,在板块轮动这个样子的情况下,你们是怎么样来做到踏准时点,二选到在好的板块当中好的票,因为事实上在好板块当中也有表现不这么尽如人意的。杨玲:好的,这个实际上我觉得还是要倒回来提你的这个投资目标。就是你的这个投资目标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关键,可能不同投资目标的人他的选择不同。我们的选择一个是在市场里面有十年的时间,二一个我们主要跟国内一些相对偏看长期回报的一些客户在一起,因为都是私人银行的高净值客户。所以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长期来看在行业的前1/3。当然如果好一点,我更好一点比如前1/4甚至怎么样,但是最差的我努力的使我们这个行业达到1/3。正因为树立了这样一个目标,针对刚才寿总提到的就是板块轮换切换这么快该怎么办?我们实际上用的这个方法就是我是分阶段的。一是整个进入行情,比如说像2014年这样一个行情起来的时候,可以看到肯定就是第一满仓,第二选择高弹性的,因为那个时候正好货币政策属于转向的节点,整个大放水,整个市场都起来,那个时点它实际上是风险相对偏低的,收益的机会很高的。在现在的市场,包括去年和今年,今年算市场还不错,但是确实像寿总说的分化相对比较大。在这样一个市场行情下如果你要追第一名肯定就得寻找更多更好的机会然后切换。我们用的方式就是一个相对配置的方式,就是我们60%左右的股票配置在相对比较安全的防守类的股票上。当然首先我认识牛市所以我肯定是满仓,这个仓位不能太低,但是我可以用品种来对抗它的波动,所以我们大概买的更多的大消费方向的,像我刚才提到的白酒,像一些医疗,还有一些家电、电子等等这些大消费,大消费方向我们大概在60%左右,这保证了假设市场有调整,你在净值上让客户内心受到的冲击是相对比较小的,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受的冲击一大他就赎回了,赎回完了以后他就形成永久的伤害了,这时候你后面的业绩再好对他来讲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在行情没有明确的情况下60%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股票。剩下的40%里面我们大概是一半一半,一般在周期性的股票上,当然就像我刚才提到的一旦经济上行了周期股的冲劲相对比较大,还有一半我们放在成长股上,你不要看整个创业板指数在下行,但不是说所有的成长股都在下行,一些真正有业绩支撑的好的成长股,比如手游真的是很不错的,当然有些手游我们买不到,你们可以买到,港股还是有一些比较好的品种可以买,然后替代型的股票,我们是这样一个配置。这样一个配置好处是什么?好处是当整个市场调整完毕,就是分歧相对比较完毕,整个大的一些比如经济会突然出现下行的分歧,包括对整个**的这样的一个担忧,包括对债务的问题,类固定收益类,整个市场一阵阵向上的行情的时候,我们马上可以把手上防御类的仓位可以切换到周期性的股票,就是看经济能够上来肯定高弹性周期性的股票便宜,那个弹性又高。当然经济你会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是当整个市场又比较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成长股很好。所以我们整个股票大概是100多支股票,仓位选满了,但是大部分还是相对偏保守,整个市场相对明显的时候只要切换仓位就好了,大概是这样一个策略。阳勇:因为我炒股18年,最开始炒热点,后来炒垃圾股,港股,跟炒明星基金经理的概念股,都干过这些事情,炒有色金属,但是我们学巴菲特的手段客户就放心了。去年涌现了锂电池里面的什么有10倍的股票,这些股票其实都是我最擅长的,但是它的波动性比较大,客户知道你买这种股票他会发疯,所以像我们公司成立的时候我们就决定只做大消费,偏向消费的大消费、大医疗这样的股,所以有时候客户来了我们打开账户给他看,我们不碰那些乱七八糟的股票,客户也很放心,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也把中国股市的规律也总结了一遍,把股市分为九个周期,每个周期采取的策略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他每个周期这个板块的轮动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写了一本书,在31岁完成了一本书,我的第一本股市盈利书,把中国股市的周期规律,板块轮动规律,还有买卖点的一些规律全部融入到这个书里面,我觉得到现在为止依然是非常有效的。第三点我们在具体的一些实践中首先判断以当前为例我们认为大盘肯定是上升的过程中,可能仓位也要打满,为什么?每个月你都赚钱的话我们不像大机构动辄几百亿资金,我们是小机构,必须尽快的让客户赚到钱,让客户形成一个品牌效应,所以说如果这个股票最近不会涨的话一定会被干掉,换加速净值的推升,这样子才会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收益跟一个品牌的效应。寿褀:非常谢谢杨总,我相信大家可能还意犹未尽,但是受到时间的限制,我们非常感谢今天在圆桌讨论当中的各位嘉宾,大家假如有更多的想要了解的信息,您也听到了有做产品的,有写过书的,有各种各样的途径能够帮助大家来更多的了解各位嘉宾和各位嘉宾代表的公司。今天我祝大家能够有很开心的一天,在今天接下来的会场当中也能够听到让你满意的各个主题,谢谢大家。主持人:再次感谢各位嘉宾,也感谢我们的主持人寿褀先生。接下来是我们25分钟的茶歇时间,各位嘉宾可以到我们的场外来进行稍事休息,享用茶点。在稍候的时间里邀请各位再次回到我们的现场,继续我们上午的下半场的精彩会议,再次感谢大家,我们稍后再见!《首席投资官专题讨论:A股 全球市场 多资产 新兴市场》 精选二5月30下午,由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举办的“Pre-Sufer?Peer?Meeting”之股票沙龙第二弹:新时代投资展望及投资策略,在众多财大MBA考生和同学的期待中火热召开,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骆玉鼎教授及汇添富股票基金经理朱晓亮应邀出席活动,并作为对话嘉宾就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及近期股市行情等大家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朱晓亮先生首先以“新时代的投资”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主题演讲。在演讲过程中,朱晓亮先生介绍了自己对“泡沫”的一些看法,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当今形势,分享了在当今的时代内,如何看待股市以及和分析与股票走势相关因素的,以及大家最为感兴趣的,如果买到正确的股票的问题。以下为朱晓亮先生salon?talk互动环节问题精选-----------------------------------------------------------------------------------------------提问:对于处于信息市场的中国股市,什么时候会走向价值投资?朱晓亮:我一直是坚持价值投资的,只是中国市场行为波动性比美国要大。中国从过去到现在,虽然波动幅度比较大,或者短时间来看,股票波动幅度比较大,但是本质上股票走势、表现比较好的板块,和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和特征完全相符。虽然从个体来看,中国散户比例很高,大家都不理性,但是无形的手指令下,整体市场往一个价值的方向流动,我觉得是市场必然规律。-----------------------------------------------------------------------------------------------提问:现在牛市更多是一轮改革牛,或者是监管牛,通过金融市场反哺实体经济,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希望看到慢牛行情,但实际并不慢,在这种情况,我们有没有更多办法,让它以后回归理性,成为比较健康市场?还是在复苏以后,完成历史使命,这个疯牛行情就到头了?朱晓亮: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股市本身领先于经济,但是要摸清股市的节奏是很难的,任何一个理性的人在最初的时候,把所有的基金投到市场里面,到市场介入到高点撤出,导致很多远期的东西以比较快的方式来实现,所以本身要调控很难。我比较看好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就是全民创新和互联网大浪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质还是取决于这轮行政在垄断领域的放开,包括对一些创新商业模式容忍度,对一些资金行为的引导。-----------------------------------------------------------------------------------------------提问:在提问题之前,我想说下我的投资观念,我认为中国市场应该先看趋势面,看政策导向如何,第二个看大众心理,看在政策面前大多数人的想法,第三利用技术指标来判断趋势。您的是核心投资理念是什么?如何建议自己的交易系统,怎样抵抗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朱晓亮:我觉得做投资就是投资一个时代的主题,抓住时代重要的趋势和脉络,这个是基本的要求。如果这点做不到就很难战胜时代。你的投资体系很好,一方面从中长期做一些布局,另一方面关注一些短期情绪的变化。对于我们来说,方式比较类似。我们做中长期布局的时候关注时代的特征,不仅关注政策,也会关注整个中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很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对短期因素关注少一些,因为本身管理基金规模比较大。短期对你来说顺势趋势更多,对我们来说做逆势趋势更强一些,所以我们需要比较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的投资体系是偏成长型的,我会把握时代的命脉,从这里面挑出最好的模式,对短期的价格关注很少。
(编辑:newshoo)《首席投资官专题讨论:A股 全球市场 多资产 新兴市场》 精选三新浪财经讯10月28日由财视中国联合AIMA、CAIA Association、CFA、衡力斯、APEX、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多家协会、机构举办的“第四届对冲基金中国年会”在北京康莱德酒店举行。在分会场A:离岸对冲基金设立,架构和行政管理中,”高净值人群视点:全球资产配置及海外对冲基金产品投资“的圆桌论坛,由芝商所买方客户发展及销售总监王绪律主持,荷马金融合伙人和首席投资官George Chen、上海尊为投资合伙人、执行董事仇彦英、平安银行私人银行产品总监夏广民参与了讨论。以下为发言实录: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我们的下午分会场A:离岸对冲基金设立,架构和行政管理的现场。经过上午的半天会议,大家对于对冲基金这一领域一定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希望在下午的论坛中在座的各位也能有更多的收获。那么废话不多说,我们马上开始下午的第一场专题讨论,讨论的主题是“高净值人群视点:全球资产配置及海外对冲基金产品投资”。首先掌声有请本环节的讨论主持人:芝商所买方客户发展及销售部总监王绪律以及三位讨论嘉宾,他们分别是:荷马金融合伙人、首席投资官 George Chen;上海尊为投资合伙人、执行董事 仇彦英;平安银行私人银行产品总监 夏广民。有请各位!王绪律: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财视中国邀请我们来参加今天这个活动。我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绪律,我今天代表的是芝商所,芝商所是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总部是在芝加哥。我自己是负责芝商所在北亚地区的机构业务,今天不如让我们各位嘉宾先自我介绍一下。George Chen:我叫George Chen,因为在美国好多年了,中国名字基本上都不用了。我是荷马金融首席投资官、合伙人。荷马金融是我们国家可以说是早期的,其实2014年就开始为中国高净值客户群体做海外投资,我们的模式是A+B+C,A就是阿里巴巴出来的人,他们因为有自己的资产需求,然后在这个圈子里面给他们做海外的资产配置服务。B就是华尔街的银行家一些专业人士,我在纽约有七八个人的团队看国外的基金和这些产品,做一些尽调,在离岸做一些母基金的架构和投资。C就是我们的高净值客户和一些小规模的机构,这样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海外的产品。我出来以后就是对冲基金到几个大银行,最后在AIG,做了几年发现正赶上国内的互联网+,再加上金融,所以加上跟国内阿里巴巴的一些圈子,所以我们创立了荷马金融这个团队。这是基本上我的一些情况。仇彦英:我叫仇彦英,现在是上海尊为投资的执行董事,是我们新设立的一家公司。因为我们长期研究的主要还是国内市场,我们这些基金公司、社保、保险这些听到我的名字应该都比较熟。因为我长期做卖方研究,上午演讲的李娜是我们最大的客户,给这些大的投资机构交往比较多,因为我们当时是在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卖方研究机构,就是天相投资,我在那里呆的时间比较久。后来去了券商管了两年自营,后来又去凯石投资当合伙人管了几年私募产品,今年年初离开了以后我们自己做一点私募。因为我们的优势是在于国内市场,这样的话我们的重心还是在发展国内的私募业务。特别是国外投资者对国内感兴趣,他们会通过一些形式投资国内,当时我也管理了一家海外的产品。所以说我们现在虽然讲海外对冲基金,但是国外也有大量的需求,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把国内的优势发挥的更充分一点,这是我以后的努力方向。夏广民: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叫夏广民,目前是平安银行私人银行产品总监,我们这个事业部主要覆盖的客群是从私人银行到财富客户以及单独客户,就是从最低端的客户到最高端的客户,我这个部门主要是为整个从最低端客户到最高端的客户的各类的产品的供应,包括对冲基金也是我们在私人银行领域比较多的提供给我们客户的一个重要的产品线。当然私人银行也承担帮客户做私人银行的跨境规划以及投资的一些安排,所以今天在这个论坛上我可能会分享一些从渠道端或者客户端,这些私人银行客户他自己本身对于跨境或者是在境外他对于资源配置,尤其是对于这些对冲基金的一些需求,会从这方面说我的一些观察。王绪律:非常感谢陈总、仇总和夏总的介绍。今天我们这个论坛的主题是高净额客户对境外对冲基金的资源配置。这些年咱们国家在***的带领下也创造了很多高净值客户,高净值人群。从境外交易所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的趋势就是非常非常多的投资者在境内这个市场可能满足不了他的配置需求的情况之下,适当的有走去海外的趋势。因为我们是一个衍生品的交易所,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主要看到的是两类客户,一类就是直接参与境外交易的个人的高净值的客户,这一类客户主要就是对他的专业需求是非常高的,要求他可能是有金融背景的,当然他的规模也非常大,这几年已经基本上颠覆了美国交易所,美国人对于我们零售客户的看法,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有这么大规模的,体量这么大的零售客户从任何一个国家进入到美国的期货期权市场,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另外更多的人可能比较适合通过投资或者海外投资方式做资源配置,所以我们今天开始讨论这个第一个问题就是想问一下三位嘉宾,就是从你们角度看到中国高净值人群目前的投资趋势,特别是在海外对对冲基金这方面的投资趋势,为什么他们会选择海外的对冲基金?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优势?George Chen:我们现在荷马从阿里圈子对高净值客户服务,我们才开始也是走了一些弯路。当然这个里面就是比如说对海外的各种基金有各种各样的,因为对冲基金毕竟是各式各样策略比较多,投资的产品又很多,这些投资管理人又非常多,所以怎么去挑选,有几万种甚至更多,所以怎么去挑选适合于中国高净值客户这个群体所需要的这种产品,所以我们才开始也是在香港还有海外,比如说在纽约,甚至南美和欧洲对接的一些,才开始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当达到一些稍微复杂的策略的时候,然后再比如说做一些信用等等各种各样的策略。但是对于国内的投资群体来说,因为大部分特别是从互联网这个群体,他们对金融产品不是很熟悉,所以这个过程当中有许多教育。一个是从海外来教育国内的这些投资人,另外还要去向国外的这些基金管理人,因为他们是在海外成熟的市场,对于我们国内的一些投资理念他们也不是很理解,所以我们实际上荷马就是做一些双向的沟通和服务,不光是服务我们的客户,还要教育这些客户,从资产管理方的他们的一些方面,比如他们的策略怎么更好的向中国客户讲解这些东西。然后就是慢慢走到因为你要是一对一的去做,这个也是成本也挺高,找这些产品也是不太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投资者他的偏好也不一样。所以最后我们还是逐渐的从单个的一些对冲基金的选择,然后做一些母基金的方式,这样的话我们更主动的做成荷马的这个品牌,现在荷马这个品牌我们从投资的理念来讲特别国内的客户他们都喜欢稳健的,这也是我们荷马现在做的一些理念。我们基本上就是两条,一就是不要丢钱,二就是永远做第一条。这样下来我们做的稳健的产品深受国内客户的欢迎,因为不管从保险一些相关的产品,到私有借贷,有抵押的这些。比如还有CME做期货这个,但是要做到很稳健也不容易,所以我们就找了一些又可以跟二级市场对接,但是它的相关性又比较偏弱,但是我们最后的结果还是比较稳健的,我们做了一个量化的母基金,虽然做的时间不长,不到一年,像保险保单兑现我们做了一段时间,然后另外一种私人借贷,扣除所有费以后也能做到8%。这样的话对于我们国内客户来讲他们非常欢迎,因为能达到他们回报的需求,第二又减少他们的风险,因为从这个单个的对冲基金到母基金这样比较好,就是都分散风险,然后策略又对等,这样深受他们的欢迎。仇彦英:我更多的还是从我观察和研究的角度谈一下这个问题,国内对海外对冲产品的需求增加,这是一个现象,这是一个特定阶段的,就是中国经过财富积累以后,人均GDP特别是突破美金以后,这种财富管理的需求是自然增长的,所以它不光对海外的理财产品,对国内的理财产品也是同样的一个快速增长的这么一个阶段,这是一个大背景。第二个原因就是对冲基金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讲,对海外产品认识越来越多,它毕竟算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国内投资的人大部分人都有这个特点,喜欢新的,所以他就追逐这种新的所谓的对冲产品,这是一个。第三个就是我认为对冲产品前几年在市场部稳定的时候它取得了一个好的业绩,这是一个关键,但是它是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像上午我们听范总讲的时候就看到了,对冲基金这几年的业绩是普遍不好的,因为它产生的背景就是在市场不稳定的状态它才有突出的业绩,一旦市场有上涨的趋势或下跌的确实它都会有大量的问题。这两年为什么大量对冲基金的资金是外流的?是因为股市出现了趣事,它是上涨的,它的业绩肯定就没有优势了,所以我们看这两年对冲基金是不好的,无论是业绩还是规模。对于公募基金来讲它有成本优势,它喜欢选大股票,而这两年恰恰是这两方面取得优势的地方。但是后面市场一旦不稳定的时候,而它是对冲性的,它的优势就会出来。所以国内的投资者经历了第一个阶段,我认为是一个初期阶段的接触有个比较强的需求增长,第二个阶段他就开始认识什么样的对冲产品我需要去投,这一类东西有什么风险。特别是对冲基金产品它在一个阶段出现快速增长以后,它一定会面临收益率的下滑。好比是多公策略,或者CTA,它规模一上去,本身它的应用方法就会导致它的收益率下降。另外还有规模上的东西,一定会下降。而恰恰这是前一个阶段出现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它必然会出现下降。另外对冲基金市场还有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就是强者恒强,大的私募越来越多,而小的就要关门。这是一个很坏的现象在于哪?它一旦大它的收益率一般规律上一定是下降的,所以未来它一定会出现大变小,这是一个规律,所以现在就面临着对冲基金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出现了大的越大,小的一定越小的情况,我虽然是非专业的角度,但是我从观察的角度它一定会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夏广民:我主要是从客户这一端,客户的需求讲一下我们的一些在经营客户过程中的一些发现。因为我们从事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也差不多十几年的时间,我们也看到一些趋势。第一个趋势就是的确中国目前的贫富分化非常大,富人资产累计这几年变化比较快,各位如果关注中国银行业包括股份制银行的这些年报可能就会发现这几年虽然整个银行业的零售的AM的板块规模增长它基本上是跟M2增速的,但是私人银行是M2的双倍,所以反应资金在向私人银行的领域里面聚集,这是第一个趋势。所以从客户的需求来说,他自己本身有一个最大类资源配置里面的需要,但是在资源配置里面最重要的是货币配置,这个以前在中国无从谈起,但是现在实现了。在过去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其实客户不需要做大类资产配置,但是现在真的亿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在年这两年私人银行客户出境非常多,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发现私人银行客户出去以后,他的主要投资是买房子、置业,置业占他比重非常大,第二部分是像子女的教育可能花费在这些领域里面。现在因为财富升级以后,他们有更多的资金出来以后出于配置角度会放在海外一部分,但是这部分钱他们对于收益的认知可能跟国内不太一样,就是他们在境内可能觉得境内是创造财富的地方,在境外可能是财富的保值,所以在境外他们很多投资人是说你不要给我亏钱,我可以忍受比较长一些的时间,我也可以忍受收益稍微低一点,但是你最好不要帮我亏钱,但是你也不能给我利息太低。所以很多人选择对冲基金,他们很多人选择对冲基金这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我们也观察到,之前他们比较追求名气,可能之前很多大牌的项目,但是现在开始逐渐回归他们希望发现能够稳定的给他一年提供5-10%之间的收益,就是一个非常满意的收益,这个他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理解这个产品,可能就是对他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所以我们国内的银行在给客户做海外资产配置的时候,更多的其实也是出于客户在这方面的考量,就是期限方面我可以适当拉长,流动性方面我甚至可以适当降低,但是收益可能会更稳定,所以它形式上可能是以私人借债或者是其他模式都是可以的,我想这可能是中国特色的客户在海外的一些比较特殊的需求和想法。王绪律:谢谢,非常感谢三位。George Chen:我再补充一下,因为刚才这两位老总,仇总和夏总讲的有几点我非常同意,仇总讲的就是说在对冲基金的整个投资过程当中,刚才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选对冲基金。因为对冲基金跟我们在国内跟国内的一些投资产品确实有些不一样,因为国内大部分产品都是以PE为主,就是有很长的锁定期,股权类比较多,锁定期有5年、8年、10年以上的,对冲基金本质上是一个开放型的,每个月都可以认购,当然有的对冲基金可以有锁定期,但是基本上还是比较灵活的,你想赎回就可以赎回,不像股权类的要锁定很长时间。对冲基金它有它的一些优点就是在市场出现大的回落的时候,它有很强的一个功能,因为它本身是从对冲的这个角度去帮助你管理这些资产,就是说不要丢的太多,或者是趁着熊市的时候它还甚至可以通过波动力来产生相应的盈利,这个就是从我们讲CTA还有这些,这个策略它就可以做得到。另外一个对冲基金的优点是说因为它不是对小白客户,它是对高净值客户。所以因为对冲基金他们的管理人一般来讲都是有多年的管理资产经验,所以他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对付什么样的风险,因为他们的风险管理水平因为跟散户自己去投当然是不一样。我们有句话就是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他们以这个所见长,就是说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价值。另外又扯回到从对冲基金然后单个的到多个这样母基金的情况,就是母基金更来分散它的风险,就是通过对冲基金一些组合来帮助大家,又能达到一定的收益,又能分散风险,这方面对冲基金给大家还是创造不少价值。王绪律:谢谢陈总,刚才几位我留意到都有高净值客户选择国外的对冲基金的时候都会看一些指数,这有一个趋势从只看指数的时候到慢慢市场成熟之后发觉新的对冲基金。所以我下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这几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经理,包括中国在境外市场做基金经理人,我们从高净值客户选择对冲基金的角度来讲,我们中国背景的对冲基金是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优势,如何和境外的那些经理人竞争,如何可以吸引境内的高净值客户去投中国背景的海外对冲基金,大家可以分享这一些。夏广民:这个也是我们最近观察的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发现从过去三四年开始,中国名字的对冲基金在项上非常多,而且规模扩张的非常快,有些规模已经开始到几百亿的规模。我们也和他们做了比较多的交流,我们发现可能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个优势就是中国背景的这些对冲基金通常对中国本土的企业比较熟悉。因为实际上虽然基金运作在海外,但是它实际上投资标的,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的发展其实更多的是在境内,所以这些中资背景的对冲基金对于企业是比较了解的,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在融资方面它面对的客群大部分是对中资背景的机构本身相对比较认可。他在海外融资的时候相对来说也会消除,首先就是信任比较容易。所以这两个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投资方面还是在融资方面其实都有一定的优势,它主要的短板就是这些企业他需要熟悉境外的资本市场的这些规则,市场的环境,包括像港股市场和国内市场其实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可能需要交一些学费,需要走更长的路才能够融入到更大的市场里面去。仇彦英:其他刚才夏总讲的这个尤其是比较突出的,因为境内资金走出去大部分还是投资国内背景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在早期中国A股市场不接纳他,他被迫到美国、香港去上市,而这些企业恰恰都成为了中国最伟大的投资,另外就是美国确实是在科技上领先,那些科技类的公司你要投的话,要投全球最最顶尖的企业只能到他那里投,而恰恰对中国自己的文化最认同,这些国内的投资者专门投资海外的像亚马逊,甚至特斯拉这些,他就喜欢投这些,恰恰这些我觉得符合了他这种特点,所以国内这些走出去的恰恰业绩很好,我认为这是这个特点决定的。第二个优势在哪里,国内投资着出去一开始秉承着控制风险的优势,包括我们观察一些基金经理会发现,他刚做基金经理前面业绩一定好,因为他就顺应了金融业务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风险,而他一开始就坚持了这一点,所以他一定能取得好的业绩。另外他在初期推出的一些产品,他坚持了金融产品最简单最本质的属性,最终你的收益一定是来自于企业的价值,所以他在选企业的时候是很谨慎的。而不像他玩的成熟了以后忘了这个,开始好像如鱼得水一样的好像在锋线上降低了一些烽烟,所以这一点过几年在全球一定是出彩的。George Chen:夏总和仇总都发表了很高的经验,因为国内这块我还不是很熟,但是我从国外在看国内做基金这些方面,特别是对冲基金我也有感受,因为我自己也投了两个基金,所以我从北京来看,其实从行业整个标准来看,当然国内才开始比较吐槽,一开始投,投了以后怎么管理。另外就是因为国外做对冲基金他一个是透明,然后他会把一些策略讲的很清楚,因为本身在国外市场每个月都有月报,然后他会讲从市场情况,从宏观,从微观,从他本身基金管理这些特征他会跟客户就是投资者会一一的交流,。但是我发现在国内我投的这几家基本上都没有月报,上网几乎都查不到,即使我是他的客户,他会告诉我去在比如说信托,所以我感觉到这个方面还是蛮欠缺的。但是一些统计数据我觉得还是最基本的动作要给的,因为越来越多的投资他们对市场也会慢慢研究,对基金的策略、方向都会做研究的,所以投资者要变得越聪明,越负责的,所以我觉得国内同行们应该在这方面我不说一定在国外做得是最好,但是从这个标准来看,因为客户是你的投资者应该你为他服务,他有什么问题你应该回答。王绪律:谢谢三位,因为出到境外去就需要找一些境外的专业基金行政管理人员等等帮助,包括陈总提到的这些功能,这些该做的事情也会有更专业的咱们同行跟大家分享。我们了解夏总是平安私人银行负责产品的,在国外大投行来讲现在私人移行已经算是投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业务,平安在国内也是做非常好的私人银行,我想请夏总给大家分享一下,私人银行是如何和对冲基金经理人合作的,包括私人银行客户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可取给这些高净值客户。夏广民:平安的私人银行其实起来时间是比较迟的,我们是2014年的时候才成立私人银行,当然成立以后总体的规模发展还比较快,成立以后我们才400多个的规模、现在差不多3500亿,所以也是得益于平安及比较强大的客户基础和他对这块比较关注的,投入资金比较多。所以在过去几年里面整体私人银行页式一个长足的进步。平安死行银行一方面它是综合金融,第二个全球配置,因为我们这个团队很多都是来自外围的,所有我们西四给客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第二个叫做传承,就是发现国内客户已经到了一代和二代传承和交际的阶段,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所以我们也是把传承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重大作为。刚刚说的跨境业务里面,其实平安整体里面机构的架构优势不一线,就是名多没有在国外有分布技术机构,所以说话说四上我们还是接入无展开合作,其实我们更多的从考量这个机构,当然有各一特标准历程科目更加乐观表针差不多,但实际上我们也是人,就是筛选的时候看这个管理人他自己本身过去的历史,还有他自己投资这件事情是怎么看我们合作这么多企业里面发现优秀的企业长的都一样,这个企业邮问题的不是这个地方有问题就是那个地方有问题,一定是在某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总体我们对于对冲基金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我们第一个就是长期发展,就是我们希望跟这个企业长期的放在一起发展。第二个就是我们对他们来看也是长期的,不看短期,我们基本上是以年来评估这个投资者的投资能力,不是看短期的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业绩。第三个还是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宁可精一点,我们可能总体会捆绑差不多10-15家左右的规模,境外是3-5家规模,基本上覆盖主要的投资策略可能就够了,而不是网撒很广,因为这边发现维护起来的成本也非常高,所以可能大概遵循这几个原则。王绪律:谢谢夏总,大家之后有什么问题或者想交流的欢迎大家交流,非常感谢!《首席投资官专题讨论:A股 全球市场 多资产 新兴市场》 精选四凤凰网WEMONEY讯 12月12日,2017首届亚太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在主题为“一带一路与跨境资产管理:新功能、新趋势”的圆桌分论坛上,由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主持。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巡视员兼副局长、挖财研究院院长白津夫,华融证券副总经理高鹤,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郭松,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中民金融首席投资官何启贤共同参与主题讨论。十九大报告曾明确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如何在跨境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以“一带一路”为重点、辐射亚太地区,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提升跨境资产管理的创新能力和开放合作水平,更好地满足企业、个人在新时代的需求,成为跨境资产管理领域的重大课题。以下为圆桌讨论文字实录:主持人:赵威博士从保险业的角度,从保险与投资双轮驱动这样一个格局,特别提倡在“一带一路”过程中如何有百花齐放的模式,他也提出了很多的期待,特别两个期待是产融结合的命运共同体,风险管理的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大合唱的组合,同时也提出了四个憧憬与期待,就是保险业在对外开放的体系中能够有个顶层设计的充分考虑,地方**和保险行业、保险企业能够积极互动,“一带一路”在服务体系中,保险能够作为一个体系化的服务,最后还有一个期望,就是互利共盈。我相信赵博士的期望一定会得到实现!谢谢赵威博士!各位朋友,刚才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5位嘉宾从不同的角度,从国际、国内、业界、智库等等的角度,对“一带一路”与跨境资产管理新功能、新趋势这样一个主题进行了分享,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抱歉,我晚了大概十来分钟,下面我把接力棒交给下一轮的嘉宾主持人,我的好朋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院长宋敏院长,大家欢迎!宋敏:首先,对主办方对我的邀请表示感谢!我们这个环节是讨论环节,而不是主题发言环节,我们讨论的主题还是和刚才的主题演讲环节是一样的,是“一带一路”的跨境资产管理,我先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开场白,然后再把我们的重要级讨论嘉宾邀请上台。我自己的理解,因为想为后面的讨论嘉宾有一个铺垫,我想我先抛出我自己对“一带一路”跨境资产管理为什么现在成为一个这么热的话题,我先讲讲我的一些理解。我觉得这个问题为什么突然变得那么热,可能和我们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变化有关。大家知道,从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中国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发展,这个高速发展我觉得是基于两方面,一方面就是中国从无到有,有很多地方需要投资,许多产业需要发展,许多消费产品需要提供,所以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同时,因为中国相对高的储蓄率,也给我们这么高的投资机会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金来源,所以在近40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中国的资产配置、资产管理其实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因为有这么多的投资机会,包括产业、基础设施、城市化里的很多投资机会。对于居民的资产配置,好象也比较简单,因为中国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升值,各种城市服务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升。所以中国这些年可能最好的投资,刚才浦永灏先生也提了一点,恐怕还是房地产,超过很多很多产业的发展。问题是这样一个模式还是否可以延续下去?是不是在资产配置中还是买房地产,在下面十年是不是最好的配置?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深入思考的,因为我们进入到一个新时代,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十九大的精神,是从数量到质量,从简单的高速增长到有质量的增长。同时,很多低端或者中端的投资机会已经没有,所以在简单的投资产品中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投资回报,反过来说这些产业必须要升级,城市化要深化,房地产的投资是不是还是先简单的就有快速的上升,这都是需要思考的,这是从国内的情况来看。那么在这样状况下,除了要产业升级、质量调整以外,中国现在也在提倡“一带一路”,也就是说“走出去”,中国从简单的引进来到今天的引进来“走出去”,所以从资产管理方面,不仅是国内机会没有前40年这么多,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的发展机会,也就是说中国进一步的开放。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今天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跨境的资产管理。在这个环节,我们非常有幸地邀请到以下的嘉宾,他们是:白津夫,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巡视员兼副局长、挖财研究院院长高鹤,华融证券副总经理郭松,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长黄王慈明,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何启贤,中民金融首席投资官宋敏:我们今天嘉宾阵容非常豪华,而且组合也非常的合理,我们有研究中央政策的专家,前官员。也有国企的金融机构的总经理,还有政策制定者,目前在中央国家外汇管理局管资本项目的。另外,我们有两位是从香港来的嘉宾,一位是代表了投资基金,另外一位是由两重身份,一是从香港过来,二是代表民间的机构。我是刚上任一个星期,我也是香港大学的教授,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香港学界的声音。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组合非常好。今天讨论的主题是“一带一路”跨境资产管理。我觉得跨境资产管理如何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一带一路”国家的风险和回报是怎么样的,如果我们要在这样“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资产配置、资产管理,如何配置这个资产,如何规避“一带一路”国家的风险。与资本项目开放有什么关系?另外,与人民币国际化又有什么关系?另外,香港到底能够在当中起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是在座嘉宾可以非常好的和大家分享的问题。因为时间原因,我不多说了。我们开始第一轮,每一位嘉宾3-5分钟,然后我可能会问一些问题,如果有时间可以再问一些问题。白津夫:这一轮的主题,我觉得特别好,“一带一路”与资产管理,我本人虽然对这个没有更深的研究,但是从政策层面我来理解,“一带一路”加强资产管理,现在越来越成为一个风口。“一带一路”从两个层面上,一个就是“一带一路”核心是互联互通,“五通”重中之重是资金融通,我们要打造多层次的资金平台,要构建多元的投融资网络,加大资金的支撑,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扩大了投资的需求,放大了资金的效应,所以这两个层面上对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新的要求。我本人听了上下午一些专家的观点,我很赞成我们现在加入大资管的时代,大资管不仅仅在资金的结构上是多元的,主体是多元的,更重要的是这个大资管,上午我注意到有位先生讲到,海航的先生,是真正把资管和实体经济投融资结合起来,所以进一步放大了资管的内涵。我个人在这一轮想强调的我的观点是在大资管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功能性的资管,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从理财这个意义上来研究资管,我们要从优化配置的角度,资产配置的角度,来关注资管。谢谢!高鹤:非常高兴能来参加这个论坛!这个论坛的主题把今年的热点全部给涵盖了,“一带一路”、资产管理、亚太和跨境,基本上把中国今年的大事都涵盖在里面。能够把这几个热点的主题词含在一块儿,我觉得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十九大的战略是密切相关的。我谈一些我个人的体会,三个方面:第一,我是认为资产管理业务可以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推行战略当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根据我们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的核心在于“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贸易的畅通、设施的连通,我认为就像一个人的血管一样,但是真正要做到血液的流通,那就是资金的融通。资金融通了才能做到民心相通,所以我觉得资金的融通,第一“一带一路”的建设非常关键,而资金的融通当中资产管理业务不可或缺。实际上,从已有的这两年“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过程中,也看出资产管理业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我们国家的丝路基金,有400亿美金。还有中非发展基金等等,这些基金在里面,我们知道“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有传统的政策性银行,还有传统的国际金融机构,还有开发性银行等等,他们提供的大部分是在线类资金,而股权性资金实际上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是非常迫切的,这就需要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刚才提到的中非基金等等提供股权性支持,通过股权类资金带动债券性资金的发展,来弥补建设资金投资的缺口。上午有几位嘉宾提到,“一带一路”每年的资金缺口大概在8000亿美元左右,它需要股权和债券,这个时候资产管理业务可以针对不同的项目、针对不同的国别设计相应的方案,所以这两个词连在一起,我觉得今天这个论坛是非常有道理的。另外,我想讲一下,“一带一路”的提出,也为我国的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了丰富的机会。有人对“一带一路”64个国家做了一个分析,大概可以分三类,一类是人均收入12000美元以上的,一共是18个国家,还有20个国家是处于美元之间,还有25个国家是中等收入经济体,是美元之间的。其实这些高收入国家有理财财富管理的需求,而高收入国家里还有一些不靠能源的这些国家,有大量股权投资的需求。在这些中低收入国家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债券性资金的需求,这对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上午巴曙松教授也提到,在“一带一路”的国家当中,有22个国家的信贷利率水平在10%以上,这是中国十年以前非常类似的,提供了丰富的机会。还有资产债券率在这“一带一路”中有很长的路要走,提供了丰富的机会。那么我们在提供资产管理业务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国体、经济体来提供不同的资产管理业务服务。我就说这些,谢谢!宋敏:我先有一个问题,你待会儿回答。你刚才说的非常好,跨境资产管理是为“一带一路”的战略带来支撑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有资金。另外也说到“一带一路”为我们的资金找到了一个投资的机会,不光是资金,对投资者也是很好的机会。我想问一个问题,华融证券在这里面有什么样具体的想法?怎么样把资金带到“一带一路”战略,华融证券在这里面有什么样的特色?待会儿再回答。郭松:题目很热,我还是诚心诚意地提醒大家,投资的时候,还是要冷静决策。如果大家认真地去分析我们63个所谓“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这里面的**风险,我们可能要充分考虑到。**更迭等等对你投资的安全有没有保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汇率的问题,刚才有嘉宾已经提到过,因为国家很多,这些国家的汇率波动非常大,既然投资出去,那么汇率风险是一定要考虑的因素。当然,还有一个和我业务有关系的内容一定要提醒大家,就是这65个国家中,很多很多国家都是有外汇管制的,钱可以投过去,热烈的欢迎,但是当你想把钱撤出来的时候,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我希望我们去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对当地的环境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然后再根据当地的环境来设计你的投资方案,而不要头脑冲动,头脑一热就去投了。机会是很多,但是风险也很大。我先说这么多,谢谢!宋敏:我自己非常认可郭松的观点,要提醒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出去投资不能带着在国内形成的投资习惯。好象投房地产很赚钱,或者投哪个产业很赚钱,因为有**支持等等,把这样的心态带到“一带一路”国家,我觉得会犯大错误,就是一定要了解当地的国情、民情。我先问一个问题,在“一带一路”跨境资产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资本项目这块是怎么思考的,我相信也是有风险和机会的。待会儿再回答。黄王慈明:首先,感谢主办方今天给我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分享。虽然,我说话的时候有一些口音,但是我从一个比较国际的层面来谈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工会是一个行业的协会,我们大部分的会员公司都是一些跨国的基金管理公司,他们主要投的都是一些上市的股票、债券,投在比如说风控或者VC、PE的比较少。但是,我们看到有一个趋势,就是越来越多我们的基金管理公司,下面他们替客户管的钱,尤其是养老金、保险,还有其他的机构投资人,全球的一个趋势就是过往配置的时候,主要是配置在债券或者是股票类,比较传统的。但是过去几年,因为回报都比较偏低,他们都是很积极来争取投在一些另类的投资,那么基础设施就是其中的一类。在这个大的环境下,“一带一路”推出来,我觉得时机是很好的,也是配合投资人的需求,但是刚才提到的一点,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也应该想一想,你有这么多的选择在投资基建的项目,那么除了“一带一路”以外,美国、欧洲或者其他地方,其实很多地方都想争取这个资金来投在他们的基础建设上。譬如说美国,他们就是说要一万亿美金,未来几年要投在他们的基建。其实,从投资人的角度有很多选择。刚才博士提到很重要的一点,风险是怎么样去把握的,我为什么要投在这个地方?我想我们一会儿可以讲讲,在投这些“一带一路”计划的时候,海外投资人他们碰到一些什么样的痛点,我们应该怎么样掌握的更好。一些海外投资人是有兴趣,但是这个概念对很多投资人太虚了,而且里面很多风险,其实他们掌握不了,我们一会儿可能在花多一点时间,向其他人去请教一下你们是怎么样去分析这个风险。宋敏:谢谢!还是讲到风险,刚才讲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可能不一定比在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要来得好,风险可能更大。所以我想就这个我也问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香港的作用、香港投资基金和我们内地的投资基金,在它的优势方面,会有会有一些表现?因为它比较国际化,它的分析能力可能更加接近国际标准。总而言之,我想从基金的角度,看看香港能否起一个特殊的作用。待会儿再回答这个问题。何启贤:谢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我从资管行业去分享一些我对“一带一路”的想法。我过去在资管行业工作大概20多年,也是从国际金融机构,包括摩根资产管理等做投资以及做资管的管理。现在我代表中民金融怎么去看“一带一路”现在发展的一些机会。如果从跨境业务资产去分析这个情况,我们看到在香港过去的十年,其实香港**也非常的配合我们的国家在“一带一路”也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也好,但是过去的十年主要的一些项目也好,一些比如说发展的过程也好,主要是在二级市场为主。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从2007年国家在资管发展QDII(音译)海外投资的产品,然后2011年从香港发RQF(音译)投国内的一些投资的产品,但是从国内投海外也好,海外投国内也好,都是单方向的一些产品为主。但是我们有一个新的阶段,就是从2014年有深港通,还有今年的债券通,都是双方的投资方向,就是国内的投资者可以投海外,海外的投资者可以投国内。所以我们已经进一步在跨境资产管理产品有一个新的方向。但是,新的产品,过去两年我们也看到有基金顾问,就是香港的基金可以在国内销售,还有就是国内的一些基金产品可以在香港销售,这些也是最近我们几年在这方面的情况。但是,“一带一路”这方面,我觉得对未来的资管行业发展的新路线,我觉得机会是蛮大的。第一,过去的十年主要是在二级市场,但是“一带一路”的一些投资项目主要是一级市场为主。另外,投标的也有60多个国家。但是我们传统去了解这个产品,是从一些交通行业为主,能源行业为主,包括一些房地产为主。但是,我觉得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中民金融也准备在2018年发一个“一带一路”的基金,我们会用一个比较创新的风格去投资“一带一路”概念,不单只是包括我刚才讲的能源也好,交通也好或者是房地产也好,也会包括金融行业,也包括一些科技行业,一些新兴行业,在这些沿线国家去发展的,未来会给投资者带来更高收益的一些项目。所以这是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宋敏:谢谢何先生,您刚才讲到双向的渠道已经在打通,两级市场的沪港通等等。也讲到在沿线国家有更多的机会。就这个问题我想再请教一下,刚才说到你们已经准备成立“一带一路”的基金,用一种创新的方法去参与到“一带一路”国家的建设中。那我想了解一下,是什么样的创新方法,另外和这个相关的就是创新的方法里,是不是包括了和当地的民营资本的合作或者说当地**的合作,或者是和国有金融机构做所谓的PPP这样一种模式,还是有其他的创新方式,能不能给我们在座的分享一下。何启贤:我从两个方向去和大家分享我们未来的布局。第一,就是香港作为“一带一路”的超级联系人,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就是在香港人民币在离岸存款占全球大概50%左右。在离岸的人民币交易是超过70%。所以香港作为我们海外的平台,是非常的重要。另外,我觉得投资在那么多的国家,要看那么多的项目,自己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是不足够的。因为我们要覆盖那么多的项目,现在我们已经和很多外部的合作伙伴去探讨我们怎么样去合作。因为有很多全球的资管公司,他们的团队、资源也蛮丰富的,他们过去投资不同行业的一些经验也非常的宝贵。所以,我们希望和不同的外国合作伙伴去投资一些项目,在不同的行业也好,不同的地区也好。还有就是本地的一些投资者也非常的重要,因为他们是非常了解当地的一些**以及经济的情况,以及非常了解在投资某一个国家的风险在哪里。所以,我们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把“一带一路”的基金弄好,希望未来的时候,能够给我们的投资者带来一些很好的回报。谢谢!宋敏:你强调了还是要和当地的机构、**合作,这样他们会帮助我们理解当地的文化、制度等等。你刚才讲到离岸市场,是不是也要利用离岸市场的融资优势,“走出去”不光是用我们自己的钱,还可以用离岸市场、当地金融市场可能更便宜的资本,这样的话资金投资和负债可以更加匹配,是不是这个意思?何启贤:对。因为基金的来源可以分两方面,我觉得国内有很多企业都希望可以投海外的“一带一路”项目。另外,我过去接触一些比如说机构客户也好,在海外一些主权基金也好,他们也希望在海外能够从他们的基金投一些比如说“一带一路”的基金也好,项目也好,所以我觉得基金的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宋敏:谢谢!您提到离岸市场,所以我也想问黄王慈明女士,我刚才问香港的作用,特别是香港基金相对于内地的资产管理机构,到底有什么优势?是不是资金成本低,因为离岸市场等等。还是因为信息方面的优势?就是香港的特殊性在哪里?黄王慈明:讲香港的市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关于这个“一带一路”,是香港金管局扮演的角色。在这里,我虽然不是金管局的雇员,但是它已经成立了一个基建融资出境办公室,这个机构就是希望在“一带一路”的计划里提供一个桥梁的纽带作用,在里面有提供各方面的作用,主要是信息交流的平台,还有投资以及帮一些有兴趣投资或者是当地国家有兴趣开展他们项目的一些参与者,也希望透过这个机会把这个产业链的各方面人聚在一起,去交流,把碰到的问题一起来交流,怎么样去解决。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平台,其实对香港是很重要的,也对整个项目的推广非常重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行业是怎么样和机构沟通。我们通过很多交流的会议,还有就是一些项目,譬如说把一些海外投资者关注点,譬如说他们如果要投在某一个市场,如果单独进去,其实风险很大,因为你投的时期很长,你可以说我可以投在一些PPP的计划,但是大家也了解,很多这些国家其实P就是公众或者是**这一关,你今天和他合作,几年以后可能改朝换代,完全不一样,那么这个风险怎么样去管理?所以很多时候海外投资人,他们不参与一些绿地的投资,他们反而透过一些债券或者项目的债券来投,而且也希望一些多边的机构可以承担前期的风险,海外投资人可能参与的就是在后期,尤其这个项目已经落地了,已经有一个基本的基础,他们才参与。所以透过这个平台,很多时候就把这些诉求可以集中起来,反映给有关的机构,或者是怎么样汇聚这个基金,从汇集的模式、合作的模式,甚至能不能定出一些行业的规定,譬如说你要发债,什么样是比较好的一些国际的惯例,你的债券、你的条款是应该怎么样,所以我们其实是通过这样的平台凝聚整个产业链的专业基石,来发挥香港的作用。宋敏:我觉得黄女士举了非常好的例子,就是香港金融管理局,它是一个**机构,但是它也提供了很多的服务,就是在“一带一路”的投资,根据它的优势,很多信息方面它提供了很多的服务。香港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深的国际都市,所以香港集聚了大量的国际化人才,金融人才、法律人才、会计人才,还有其他的商业服务人才,香港具备了一大批比较懂国际规则的人才,香港的信息量是很发达的,媒体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应该是没有障碍的,是和全球完全联网的地方。再加上刚才讲的**的一些支持,我觉得香港在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里,应该可以起相当大的作用。据我的理解,我们很多金融机构“走出去”的第一站就是香港,把国际化的平台是放在香港,香港做好了以后再放到伦敦和纽约,所以我个人认为香港的作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谢谢黄女士!下面请郭松先生,你从资本项目管制的角度来谈谈。郭松:既然“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作为国家外汇管理局一定会是全力支持,无论是在环境好还是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我们都是积极支持。整个资本项目我们叫做可兑换或者可兑换程度来说,直接投资是放的最开的,跨境的信贷居中,证券投资放的还不是那么开。直接投资的放松,一方面是我们吸引外资,我们30多年都利用这个政策,现在我们叫做“走出去”战略,其实提出来也应该有十几年,应该是2000年左右提出来的“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作为一个战略,包括“一带一路”,我们从外汇管理的角度是一定会积极支持的,哪怕是在去年环境那么恶劣的情况下,反是“一带一路”的项目,外汇局都是完全支持的。提到对外投资,我记得管涛的数据里有,就是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对外投资上升的非常快,我记得我们普先生也说了,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例变化。我们的态度是支持有实力的、真实的对外投资,或者说有能力的、真实的对外投资,去年的数据那么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所谓的虚假的投资,表面上或者说在申请优惠的时候,说我是对外去做什么实业投资,但是实际上出去的资金做什么去了,那是有问号的。所以在今年国务院发了一个文件,是74号文,专门是用于规范对外投资的行为,哪些行业、哪些领域是限制的,哪些领域是支持的,或者是说鼓励的,这是有明确的界限的。我们也希望我们在资管行业也好,在做对外直接投资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按照行业、按照国家支持或鼓励的行业去做,而不是非要投国家限制性的行业或者产业,这个也是我的一个建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宋敏:您刚才提到中国大量的对外投资,可能中间有一部分是虚假的投资,是打着对外投资的名义,可能是把资本转出去了。另外,您刚才也讲到有一些是过于集中在不适当的产业。我觉得这确实很重要,因为日本上世纪80年代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是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纽约的房地产投资,还有在好莱坞的一些投资等等,最后都打了水漂。所以在“一带一路”上的投资,风险上一定要把握。另外一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还有一个关心的问题,是不是很多我们的企业,民企也好,国企也好,他出去投资,它的资金来源是我们国内的,更多是银行体系来的,国企或者大型民企在资金上可能会有一些优惠,实际上是拿老百姓的钱到国外去投资,成功当然好,但是失败的话,这个问题是否会很严重?因为这个问题有时候不是完全的纯市场行为?我想请教一下。郭松: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其实国外在抱怨,中国在用便宜的资金去收购全球资产,便宜的资金从哪儿来?其实的确像您说的,大部分来自于银行体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于股权投资基金或者什么基金,我们叫做那些投资人的钱,而不是公司自有的钱。这种状况有没有呢?肯定是有。但是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不敢说。因为银监会有明确的规定,所谓的并购贷款必须自有资金要达到40%,其他60%银行才可以贷。但是,我们知道,金融产品、金融创新现在非常发达,我不知道那40%的自有资金能否落实,或者由我们证券公司或者信托公司帮助解决了,它的杠杆率是非常非常高的,所以一旦出现一点风吹草动,整个项目的存续就会存在问题。钱是银行的,项目坏了,银行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虽然有各种抵押,但是那些抵押的资产都在国外,想追回来是很困难的,我们大概上一个周,央企在澳洲投的铁矿的项目,已经投进去很多钱,但是目前还在官司缠身,不说我们的投资决策,仅仅是因为当地的法律或者说官司,会导致它每年损失很多很多的钱。所以类似的这种案例,我觉得我们有必要真的很认真地去研究研究,对我们的投资决策还是有帮助的。宋敏:谢谢郭先生!正好你刚才讲到国家的政策规定是跨境并购必须要有40%的自有资金,您也提到40%会不会通过证券公司的金融创新把它规避出来,正好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专家可以帮我们解答,同时刚才我问的问题您也一并给大家分享一下。高鹤:感谢主持人!主持人刚才问华融利用工具为“一带一路”做了哪些工作。恰恰华融围绕着“一带一路”正做了两件事,有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我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商业上的事,我不会说的很清楚。第一个是郭司长提到的行业问题,如何对外投资,还是要关注行业。实际上中国华融和一家民营资本,围绕着“一带一路”做了一个锰行业基金,这个锰基金,中国华融做了以后,出了60亿,也是来自保险、来自银行等各种资产管理的资金,一共是240亿。我们一共做两件事,一个是事支持的这个民营资本,它本来占全球锰产业的40%,我现在给它240亿,一是进一步提升它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它的产品质量,二是沿着“一带一路”国家去延伸资源的控制,做资源的开发。这个基金一旦建立以后,现在已经开始在运行,基本上使得我们中国在锰行业、在锰这个产品上具有全球的定价权,一旦我们获得了产品的全球定价权以后,我们认为风险是相对比较可控的。这是华融做的一件事情。还做得一件事,也是中国华融,是华融香港做的一件事情,也是“一带一路”的一个国家,它全国的电网需要升级,当时有美国等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和中国来竞标,中国华融的一个平台也去参加竞标,拿下了国家的电网升级。拿下来以后,我们回来以后搞了一个资管产品,面向所有的电网建设的企业去发行,发行以后,他们是作为基金的股本,这个项目公司的股本去升级这个国家的电网改造,同时电网改造的建设也是由参与这个基金的大的国有企业来负责建设,等于它拿到了订单,也找到了投资方向。下一步我们要把这些电网做完以后,要做资产证券化,发行,我们认为这是相对封闭的体系。这是简单提了一下过程,实际上从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一是资产管理业务在支持“一带一路”中整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能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第二,确实是利用资产管理业务动员资金的力量,能够使我们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国家的产品定价能力也好,或者支持实体经济建设也好,能够把它落到地上。关于40%的自有基金,取决于你和谁来合作,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或者民营资本也好,或者国有资本也好,这40%的自有资金不是问题,但如果是它本身不具备这个能力,很多是不行的。但是实际上我认为中国在降杠杆的过程中,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宋敏:谢谢!刚才您讲到特别有趣的一个案例,就是华融通过做一个列后支持了民营企业的240亿,支持它在境外的投资,甚至得到了全球的定价权,这样我们的风险也减少了,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如何联手,或者说国有资本如何帮助民营资本占据这样的市场。因为时间原因,有没有考虑和外资的资产管理机构合作,因为刚才说的是我们自己之间的合作,因为海外的资产管理公司也有做的非常好,他们在各个行业有很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文化等等,是不是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就是和他们之间的合作,然后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他们投资的一些经验,慢慢地我们也可以发挥我们的力量。高鹤:我觉得和外部的资产管理合作,一是标的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人家之所以愿意合作,一定是它愿意给钱给你,是看中你的管理能力、投资能力以及把控风险的能力,如果说你的这些能力没有被它所认可,或者说它还不了解的话,其实你是很难和他对接上的,从资管的角度。那么实际上中国的资产管理业务向外“走出去”的过程,我认为还是刚刚起步,中国的很多投资理念可能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下做。但是在国外的那种市场运行规则下或者那种体系下,它是否能够获得像在这样一样的报酬,或者是你的投资能力是否会被人家认可,这是需要时间的。那么我们实际上和国外的一些资产管理机构也是有接触的,你比如说中国最讲究的是效率,很快,希望这个项目摆在这儿,恨不得一周就能够落地,那您在国外时间比较久,国外更有耐心,在资产管理业务领域,就像您说的,这有规则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文化是面,产业是点,它还是有它的背景在的。宋敏:我们合作的话要有合作的本钱,有投资管理的能力才能合作。当然我觉得合作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而不一定是50、50,可以作为一个小股东慢慢参与海外的资产管理,像浦永灏的资产管理公司就非常的厉害,这种类似的,我觉得应该也是可以考虑的。下面回到白先生,因为他是高屋建瓴的国家政策这块。我想问一个问题,刚才几位都讲到风险,也讲到机会,也讲到怎么样合作,我觉得特别有趣的案例是华融和民营资本的合作,所以我想问的是“一带一路”战略,我们跨境资产投资有两个方式,一个是纯市场化的,国家政策就不管了,你觉得赚钱就做,不赚钱就不做。还有一种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从长远来考虑,国家是不是在里面可以起点作用。所以我想问在“一带一路”跨境资产管理,国家和市场的位置是怎么摆的?这是比较宏观的问题。白津夫:刚才你提这个话题,正好也是我刚才要来讲讲的。刚才几位特别是主管部门的先生,对风险提的比较多一点,的的确确,防范风险是我们当前三大攻坚战之一,而且我们要打赢这三大攻坚战,防范风险理所当然。但是关于“一带一路”,我们首先可能要跳出纯业务这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对外不叫战略,我们叫中国倡议,全球的共识,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形成共识和行动,所以在这个方面,恐怕完全从纯业务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很多事情是不值得去做的。我还要说的是“一带一路”不仅仅是这65个国家,现在形成网络化、格局化,通过“一带一路”,按照***讲的,就是要打造经济的新体系、重塑发展的新格局。尤其是要重构开放的新格局,我觉得这对中国来讲意义非常重大。我看了一本书,我觉得收获非常大,《超级版图》这本书,我从中体会到世界进入了供应链革命的时代,欧美有些学者来评价和解读中国“一带一路”的时候,更多是从供应链各个的角度来思考的,那么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从负面来评估的。我们不能从工业化的思维来思考这样当今一个大的方略,因为供应链革命改变了过去按照国别来划定一些区域的方式,打破了这个概念。那么它用经济边界来重构格局,所以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世界的格局、世界的版图在重构,而能够在这次工业化革命掌握主动权的,就是谁在推进过程中掌握了主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光是我们自己,对整个全球经济的新格局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在这个方面,可能朋友们注意到了,刚才主持人也提到,有国家层面的***讲到了,要加大资金的支持,我们先后成立了各种资金的架构,这没有问题。还有更加鼓励的是国有、民营包括外资合作来共建“一带一路”。8号新华社的经济内参刊了一版讲江苏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这方面从过去是甘当配角,现在江苏的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中占到主导的地位,资金规模占到70%,这是积极的信号。当然在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面临这样那样的情况和政策的制约,现在是要提高监管的效率,如何做大精准监管,如何能够通过监管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们今天要特别关注的。宋敏:谢谢!您刚才提到的还是从**的高度,它是一个全球的倡议,是开创一个新格局,经济新体系的这样一个倡议。特别我也注意到***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更高的概念,可能这就超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莱特币什么时候发行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