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所谓绝对真理的存在的真理,来看看如何做好产品

您的位置:
丢掉那些所谓的真理,来看看如何做好产品?
作者:施襄
  现在,雷军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俨然已经成了中国互联网脍炙人口的大鸡汤。让我们丢掉那些所谓真理,来正视“如何做好产品?”这个问题吧。
  创业热潮来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互联网创业大军。现在,雷军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俨然已经成了中国互联网脍炙人口的大鸡汤。我总怀疑,他真的说过这样的话吗?满世界的马云语录,也不知多少是其真言。名家名言真不少,心灵鸡汤总是坑。很多事情都是结果已定,再用故事美化其过程。
  让我们丢掉那些所谓真理,来正视“如何做好产品?”这个问题吧。
  很多人都以为产品经理是天马行空,富有创造力的文艺青年。事实也可以算是如此,因为大多数初级产品经理都是自我的。
  从初级产品经理到成熟产品经理,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平衡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抛开自我,走向本我的过程:产品做成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达到做产品的目的与初衷。
  比如,我升级改版一个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引流变现。我内心希望它是很炫酷的各种3D动画跳动,可是这样的网站,天然流量不会高。假如我一心要将它做得好看炫酷,那就会背离初衷。于是,我要妥协。
  以完成目的为第一要义,放下自己的执念。大多数创业者都做不到这一点,从而渐走偏锋,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同时也很可能是厄运的开始……
  不自我,学会放下。
  让我们本着这种武侠小说中的态度,开始互联网产品之路。
  从想法,到成型,一个产品最快至少要经历四个步骤。
  传说达芬奇是这样画画的:先画出轮廓,再画出骨骼,然后画上皮肤,最后画作成型。
  让我们向达芬奇学习,如何做好一款互联网产品。
  轮廓=场景,我们要先想象出自己用户的场景,然后将它们画出来。不要意淫自己的产品是全宇宙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在目前互联网格局下,只有强场景,切入到一个其他产品难以触及的领域,自己才有生存的可能性。
  微指数在诞生的时候,我们做了三个做社会化营销常见的强场景。
  场景一:甲方老板想要做社会化营销,预算50W却要做出100W的效果。负责公关的小张找到的公关公司普遍收费贵,不仅在原有资源上加价,还要有创意的服务费,并且资源还不见得能满足推广需求;于是小张想绕开中间商,自己做创意,但是找不到自媒体人联系方式,对投放效果也没法进行很好的预判。
  场景二:乙方公关公司接到了50W客户预算的订单,客户要求执行出100万的效果。乙方公关公司自己资源不够,无法满足甲方的需求,而接下这单,却也没有多少利润可以赚。因为乙方公关公司也不见得就能直接找到自媒体人,很多也都是通过代理,拿不到最低的价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甲方公司出资是实际执行价格300%甚至更高的原因之一。)
  场景三:苦于不知道发什么内容的自媒体运营者,趴死在桌子上,不知道自己该写些什么。每天努力编辑内容,也没涨多少粉丝。
  场景想的越清楚,轮廓就越清晰。(注意,千万不要自己意淫,要尊重事实逻辑。)
  骨骼=需求,做产品的人,都应该有一双火眼金睛,不再流于表面,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逻辑严谨。比如我现在要解决上述场景的需求,然后我老老实实地打个草稿,把要解决的痛点先写下来,接着老老实实地再打个草稿,把痛点变成要实现的功能,最后再老老实实地打个草稿,一定要做个思维导图。为这么我在这里说了三个“老老实实地打个草稿”?因为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千
  好的产品,一定具有核心竞争力。比如,微指数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预估投放效果和超低价自媒体资源去支撑它以上的痛点。做产品一定要想好,支撑自己解决痛点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有了强场景,找到核心竞争力后,就在草稿纸上把痛点都列出来,然后再写上解决的方法。
  皮肤=开发,能够不出错地完成前两步已经很不容易,到了这一步多多少少都要出点错。不过,只要能够很好地完成前两步,到这里再怎么出错也错不到哪去。从经验上看,就不要再为了细节去浪费时间,为了一个功能应该放在哪开半天会的意义并不大。把开发日程全部排满,不要让工程师和产品经理有太多PK的机会,埋头先把产品做出来再说。高效开发,做完了,再去调整细节。
  成型=优化,这是在产品成型以后要做的事情,和人一样,产品做完以后也要做个产后体检。用户会不会和自己想的一样去用这个产品?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几个不参与产品开发的朋友(没有的话实习生也行),让他们用一下,然后你在远处看着。假如他在某一个页面上有停顿,或者有些自以为他一定会点的功能他没有点,就去问为什么,然后进行调整再测试。
  从用户场景出发,找到需求,再用思维导图解决痛点,建立框架,然后再进行高效开发……创业者用上述方法,可以让产品出错率大大降低。
  产品上线以后才是真正虐心的开始。
  没有哪个产品是天生完美的,也没有产品是永远一成不变的。产品从出生到走向衰退,是一个需要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不要想太多那些有的没的,不是每个思想观都适合自己,很多的思想观都是在有了结果以后,再事后补上去的。
  让我们抛开理论,只谈实际。
  找准方向,埋头苦干,才是创业硬道理……
  本文作者 施襄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丢掉那些所谓的真理,来看看如何做好产品?
创业热潮来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互联网创业大军。现在,雷军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俨然已经成了中国互联网脍炙人口的大鸡汤。我总怀疑,他真的说过这样的话吗?满世界的马云语录,也不知多少是其真言。名家名言真不少,心灵鸡汤总是坑。很多事情都是结果已定,再用故事美化其过程。
让我们丢掉那些所谓真理,来正视&如何做好产品?&这个问题吧。
很多人都以为产品经理是天马行空,富有创造力的文艺青年。事实也可以算是如此,因为大多数初级产品经理都是自我的。
从初级产品经理到成熟产品经理,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平衡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抛开自我,走向本我的过程:产品做成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达到做产品的目的与初衷。
比如,我升级改版一个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引流变现。我内心希望它是很炫酷的各种3D动画跳动,可是这样的网站,天然流量不会高。假如我一心要将它做得好看炫酷,那就会背离初衷。于是,我要妥协。
以完成目的为第一要义,放下自己的执念。大多数创业者都做不到这一点,从而渐走偏锋,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同时也很可能是厄运的开始&&
不自我,学会放下。
让我们本着这种武侠小说中的态度,开始互联网产品之路。
从想法,到成型,一个产品最快至少要经历四个步骤。
传说达芬奇是这样画画的:先画出轮廓,再画出骨骼,然后画上皮肤,最后画作成型。
让我们向达芬奇学习,如何做好一款互联网产品。
轮廓=场景,我们要先想象出自己用户的场景,然后将它们画出来。不要意淫自己的产品是全宇宙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在目前互联网格局下,只有强场景,切入到一个其他产品难以触及的领域,自己才有生存的可能性。
微指数在诞生的时候,我们做了三个做社会化营销常见的强场景。
场景一:甲方老板想要做社会化营销,预算50W却要做出100W的效果。负责公关的小张找到的公关公司普遍收费贵,不仅在原有资源上加价,还要有创意的服务费,并且资源还不见得能满足推广需求;于是小张想绕开中间商,自己做创意,但是找不到自媒体人联系方式,对投放效果也没法进行很好的预判。
场景二:乙方公关公司接到了50W客户预算的订单,客户要求执行出100万的效果。乙方公关公司自己资源不够,无法满足甲方的需求,而接下这单,却也没有多少利润可以赚。因为乙方公关公司也不见得就能直接找到自媒体人,很多也都是通过代理,拿不到最低的价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甲方公司出资是实际执行价格300%甚至更高的原因之一。)
场景三:苦于不知道发什么内容的自媒体运营者,趴死在桌子上,不知道自己该写些什么。每天努力编辑内容,也没涨多少粉丝。
场景想的越清楚,轮廓就越清晰。(注意,千万不要自己意淫,要尊重事实逻辑。)
骨骼=需求,做产品的人,都应该有一双火眼金睛,不再流于表面,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逻辑严谨。比如我现在要解决上述场景的需求,然后我老老实实地打个草稿,把要解决的痛点先写下来,接着老老实实地再打个草稿,把痛点变成要实现的功能,最后再老老实实地打个草稿,一定要做个思维导图。为这么我在这里说了三个&老老实实地打个草稿&?因为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千万别偷懒。
好的产品,一定具有核心竞争力。比如,微指数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预估投放效果和超低价自媒体资源去支撑它以上的痛点。做产品一定要想好,支撑自己解决痛点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有了强场景,找到核心竞争力后,就在草稿纸上把痛点都列出来,然后再写上解决的方法。
皮肤=开发,能够不出错地完成前两步已经很不容易,到了这一步多多少少都要出点错。不过,只要能够很好地完成前两步,到这里再怎么出错也错不到哪去。从经验上看,就不要再为了细节去浪费时间,为了一个功能应该放在哪开半天会的意义并不大。把开发日程全部排满,不要让工程师和产品经理有太多PK的机会,埋头先把产品做出来再说。高效开发,做完了,再去调整细节。
成型=优化,这是在产品成型以后要做的事情,和人一样,产品做完以后也要做个产后体检。用户会不会和自己想的一样去用这个产品?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几个不参与产品开发的朋友(没有的话实习生也行),让他们用一下,然后你在远处看着。假如他在某一个页面上有停顿,或者有些自以为他一定会点的功能他没有点,就去问为什么,然后进行调整再测试。
从用户场景出发,找到需求,再用思维导图解决痛点,建立框架,然后再进行高效开发&&创业者用上述方法,可以让产品出错率大大降低。
产品上线以后才是真正虐心的开始。
没有哪个产品是天生完美的,也没有产品是永远一成不变的。产品从出生到走向衰退,是一个需要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不要想太多那些有的没的,不是每个思想观都适合自己,很多的思想观都是在有了结果以后,再事后补上去的。
让我们抛开理论,只谈实际。
找准方向,埋头苦干,才是创业硬道理&&
Copyright (C)
砍柴网. All Rights Reserved高手进来看看怎么解决这问题?
[问题点数:20分,结帖人senlerlemon]
本版专家分:24
结帖率 96.55%
CSDN今日推荐
本版专家分:816296
2012年 荣获名人称号
2010年 总版技术专家分年内排行榜第一2009年 总版技术专家分年内排行榜第一
2011年 总版技术专家分年内排行榜第二
2011年3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1年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1年1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1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11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10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9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8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7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6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5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3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4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1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1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11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10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8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7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6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本版专家分:816296
2012年 荣获名人称号
2010年 总版技术专家分年内排行榜第一2009年 总版技术专家分年内排行榜第一
2011年 总版技术专家分年内排行榜第二
2011年3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1年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1年1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1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11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10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9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8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7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6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5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3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4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0年1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1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11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10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8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7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09年6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本版专家分:72
本版专家分:1947
结帖率 99.32%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
CSDN今日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