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迷恋手机怎么办

暑假 如何防止孩子变成手机控?|玩手机|手机控|手机瘾_新浪育儿_新浪网
暑假 如何防止孩子变成手机控?
  看“手机家规”
  “孩子暑假天天玩手机怎么办?”“现在的孩子很多手机控、电脑控,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他们远离……”今年7月进入暑假以来,中国首家青少年心理护航平台“Q心理”上来自家长的提问明显增多,不少家长为孩子沉迷手机这件事焦虑不已。
  安徽新华书店集团去年开展的暑期生活大调查显示,24000多名学生中,每天用电子产品在1~2小时的占了63%,25%的孩子每天使用2~4小时,还有9%的孩子竟然在4小时以上。
  找到“上瘾”原因对症下药
  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Q心理特约咨询师齐海静表示,孩子沉迷手机,获得认同假象,却离现实中的亲子交流越来越远。家长如果想改善这种状况,首先要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到底是什么。
  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
  第一类是社交型依赖: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
  第二类是游戏型依赖: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
  第三类是娱乐型依赖: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作为家长,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方法。
  立下“手机家规” 以身作则
  Q心理特别提醒,父母对孩子手机的管理,应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空间和独立人格。如果管束不当,过于监控或唠叨,让孩子感觉父母控制的影子无处不在,只会引起更大的叛逆。
  我们可以对孩子做好这几点:
  制定规则和目标:Q心理微信订阅号近期发过一篇《手机使用家规》,为了使孩子“适应新技术且不被其左右”,妈妈把15条规则和手机一起作为礼物送给儿子,这份规则值得借鉴。另外要帮孩子增强自控能力,可以让他向自控能力强的同学朋友取经,制定自己的每日作息计划、每周学习目标等。
  父母以身作则:想要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电子瘾的理想途径。
  转移兴趣和注意力: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爸妈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一起家庭阅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聊天、让孩子多交朋友、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
  不要用玩手机当奖励: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比如动不动拿电子产品当奖励,以“可以让你多玩X小时手机”作为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孩子就容易把玩手机作为最大的诉求,而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让孩子意识到危害性:选择合适时机,让孩子自己体会迷恋手机以来自己的一些变化。除了视力的下降、颈椎腰椎的酸痛、睡眠不足等身体健康方面,还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效率变低、现实人际互动减少、情绪易烦躁等等心理层面的隐患。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这位妈妈的做法太棒了!许多家长纷纷效仿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这位妈妈的做法太棒了!许多家长纷纷效仿宝宝知道百家号现在这个时代,手机作为生活的工具,已经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孩子和家长关于”手机"引发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今天,针对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给大家讲两则故事,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启发,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少一些阻碍。1妈妈没收了孩子的手机之后小武妈妈因为孩子沉迷手机,上星期把他手机收缴了。前天陪孩子出门,他见到一个小吃店,说要去买点吃的东西。但妈妈在车上等了六、七分钟还没见他回,就自己下车去小吃店看看。孩子正在店里一个角落,玩一部智能手机。他一看见妈妈进来,就赶紧收起手机。问他手机是谁的,他很不高兴地说是借同学的,之前因为母子之间为手机多次发生冲突,所以,妈妈也没有逼他交出来,就跟他说——尽快还给同学吧,今后不许找同学借。从这件事我们发现一个事实:我们不给孩子买手机,或者孩子没有手机玩,迟早有一天,孩子一定会从别的地方,用他的方式获得手机来玩的。借他人的玩——耗费自己的时间、情感等,以讨好建立社交关系而换取;偷他人的玩——趁他人不知情、不注意时,私自取走他人财物;抢他人的玩——以损害德性和良知的方式,“霸凌”他人获取财物;接受馈赠玩——接受他人馈赠,而导致“被爱”认知的重新定义。2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强制禁止可行吗?近日,家在广州的梁先生就尝到了后果:儿子一怒之下,砸碎了家中价值180万的古青花瓷碗!他上五年级的儿子小浩,平时喜欢玩手机游戏,最近更是迷上了,不论是在路上,餐桌上,还是在床上,总是低头玩游戏。家长不论怎么劝,小浩就是不听。梁太太经常对着梁先生唠叨,希望做爸爸的能解决这个问题。梁先生趁着小浩睡觉,把儿子手机里所有游戏都禁用掉。第二天,小浩发现游戏点击了却玩不了,以为是手机坏了,立刻变得狂躁,把手机猛砸到地上,还跺上2脚。妈妈上去阻拦,小浩又拿起桌上的遥控器,往外一甩,砸到了那个青花碗。碗,顿时碎了。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面前,有两种家长:一种是强硬的家长。就像上面这位梁先生一样,将手机没收,或将游戏卸载。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骂一通。一种是软弱的家长。父母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只好举白旗投降,听之任之。这两种做法,都危害巨大。第一种,家长看似赢了,但付出的代价很大。首先,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其次,孩子没有发展出自律精神的机会,他很可能会偷偷借同学的手机玩游戏,不会从根本上对自己负责任。凡是爹妈说过“不许玩游戏”的,孩子一定摸了游戏就不肯放手,只要有个机会就赶快玩。再次,家长监督的成本很高,一不留神,手机、平板电脑就被孩子找到了,孩子也容易学会欺骗父母。第二种,会让孩子为所欲为,并学会怎样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怎样让父母感到内疚,怎样对父母表示抗议。这些孩子常常冲动、任性,无法控制,无法管教,并成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被宠坏的孩子”。孩子对手机的渴望有错吗?在家长的禁令面前,孩子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们在快速地长大,能力在快速地增加。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的成长有足够的认知,否则,我们将犯的错误不是“掩耳盗铃”,就是“自欺欺人”。很多孩子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基本上就开始对智能手机产生了拥有的渴望。孩子对智能手机的渴望,不是因为通讯交流的需要,而是对外面世界精彩的好奇。这份好奇心,实在是太强大了,也是孩子对自己未来生命建立信心的很重要因素。我们孩子已经完全可以真实地发现,在同龄人中有智能手机者,与没有智能手机者区别极大,不仅仅在玩游戏方面,还在人际交往的优势方面。在获取大千世界的新知识方面,在与当下社会热点信息,尤其是孩子们兴趣最浓的时代偶像信息的接收和传播等方面,区别更是突出。这些区别的存在,意味着孩子的自信心和骄傲感的差异。由此可见,我们给不给孩子玩手机,已经完全影响不到孩子有没有手机可玩了。在这件事情上,让玩不让玩,只能向孩子宣告我们够不够爱他,尊重他,信任他。而无法实现我们对孩子接触手机管控的目的,更无法实现对孩子思想活跃程度及学习哪些知识的管控。4限制孩子玩手机,父母应该怎么做?实践证明,事先的约定比时候的惩罚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实施,给大家提供一位妈妈针对孩子沉迷手机,想到的好办法,就是跟孩子“约法三章”:玩游戏可以,但要约定时间和规则,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通过这种方法,没有任何一方会输,可以称之为“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办法。跟孩子“约法三章”的好处是什么呢?它会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孩子在完成约定时会更有积极性,成功率也更高。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会觉得约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对他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有更强的执行动力。在和孩子“约法三章”时,要注意四点:1、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2、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3、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对要承担。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4、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约法三章”的 “约”字。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任何时候,我们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须建立在无条件的爱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否则,无论我们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是多么的正确,对孩子的未来是多么的有价值,都难以最后实现我们教育的期望,对我们的孩子成长构成真正的意义。(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tfy)————————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关注宝宝知道超级频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宝宝知道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科学孕育,为爱成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学生沉迷手机有哪些危害?如何解决?
76浏览 / 4回复
跟着时代的进步,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品,手机的更加智能化,的确可以给生活带来许多的帮助。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初中生、高中生等中学生有手机的占到了60%之多,手机当中各种新鲜刺激的事物都会带给孩子吸引力。近来暑假快到了,家长们肯定也担心孩子在家会不会太沉迷手机。要知道,自控能力比较差学生痴迷地玩手机,就会造成一系列的危害。其中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后果更为最为可怕。1初中生沉迷手机对身体的影响初中生是一群正在长身体的孩子,特别是对于神经和大脑的发育最为重大。手机是一种有高辐射危险的电子产品,学生每时每刻携带手机,手机的辐射就会影响到神经和大脑的正常发育。进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的现状。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正常视力;长时间保持弯腰坐姿的话,也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脊椎发育。2初中生沉迷手机对心理的影响1、如果孩子们把手机当成自己的忠实朋友,那么跟同窗,朋友,家长之间的聊天就会越来越少。时间长了,孩子的说话能力就有所下降,特别不愿意跟人沟通。2、这时候家长们最为担心的事情就会出现,通过诊断大多数沉迷上网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忧郁症和孤独症出现。3、网络里不真实的信息知识也会扭转孩子们对于事物的正核实识,一旦影响了孩子们的人生观,将有可能把孩子们带上犯罪的道路。那么,有什么手机能够解决学生沉迷手机的問題呢?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才能做到呢?一、管控功能许多时候父母购置手机的意愿是好的,给孩子学习,但是孩子动不动就拿手机去玩游戏了,许多时候父母还不知道,那就需要手机有管控功能,能够设定孩子上课锁屏,手机仅能玩哪些软件,屏蔽许多不良网址等等。二、网址管理功能,确保孩子绿色上网学生手机要有强大的过滤功能,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屏蔽掉来自网络的全部不良信息,彻底净化网络环境,保证了孩子的上网安全,确保孩子绿色上网。三、时间管理功能学生手机的时间管理功能要强大,上网时间一结束手机就会自动断网,就算大人不再身边监督,孩子也不可能继续留恋下去。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因而学生手机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学生利用手机上网,事实上好处许多,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学生沉迷手机的状况,我们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孩子们正确使用手机,健康上网,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开心的青春期。
顶顶更健康
赶上直播了
有需要,谢谢!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孩子暑假只知迷恋手机?那就把大自然请进家里来吧!
我的图书馆
孩子暑假只知迷恋手机?那就把大自然请进家里来吧!
看点 &本期外滩教育周六主题书单是暑期特别奉献,关于“暑假的时候孩子们应该怎么更天真地玩”。面对着如今的孩子越老越不那么“儿童”了,也不懂什么是“玩疯了”的状态,似乎再也很难对什么提起兴趣,只知迷恋手机。如果您的孩子也有“自然缺失症”,那就把大自然请进家里来吧。通过阅读的引导,来一次大自然的回归之旅。文、编辑 | 马用雷主题的发起记得,我们小时候,暑假就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尽情地玩,各种上树下河,无'恶'不作,无'乐'不有。可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城市里的小孩这种纯粹的'恶'与'乐'的天真也消失了。究竟是谁可以如此有特权,竟能没收了童年?究竟是谁可以如此正确,以致主导孩子们可以玩什么、怎样玩?究竟什么病菌如此厉害,让今天的孩子都仿佛生了一场“不会玩了”的病?现在的孩子,没有我们小时候'疯'了,也似乎失去了“小伙伴”的概念,是因为人类发明手机和电子游戏吗?是因为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压得孩子没了灵气吗?……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来一种现象——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指称的就是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失去了对大自然的渴望,对自然界几乎无知,亦缺乏足够的户外运动的时间,特别是乡野田园。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一个结合——让孩子在暑期阅读中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快乐地学习、然后来一次大自然的回归之旅。- JULY 9 -暑假主题书单“暑假,我们就应该邀请大自然来家里玩”1“亲子阅读,父母先行”《林间最后的小孩》[美]&理查德·洛夫 / 著 & &&(推荐父母)“不要让您的孩子有一天问出这样的问题:“老爸,为什么你小时候比起我们现在要有趣得多?”这本被誉为可以与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相媲美的书,无疑是这个夏天做父母的必读书。”——外滩君2“探险可是孩子的天性”《神秘日志系列》[英]&杜佳德·斯蒂尔 / 著 &&(7-14岁)“这套书,无论是扎实的科普知识、还是创意的故事设计,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都是上乘佳作,孩子和大人都会喜欢的。”——外滩君3“给孩子一面墙,他会画出一个春天”《秘密花园》[英]&乔汉娜·贝斯福 / 著 & (各个年龄段均可)“这本书的火热已经成为一股潮流,简直刷爆朋友圈,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一本画画书,竟然还可以纾解压力、放松身心、净化思维,发现生活之美、创造艺术之美。”——外滩君4“大自然写给孩子的信”《昆虫记》[法]&法布尔& / 著 &&(7-10岁)“自然无国界。适合全世界的小朋友们阅读。而且认真读完这本书,有一天也许您会惊奇地发现您的孩子拿着放大镜也在观察和研究起那些不曾被我们关注的小生命起来。”——外滩君5“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动物小说”《西顿动物记》[加] 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 著 &&(3-6岁)'人类第一次走进动物的内心世界,了解动物、认识大自然,从而尊重大自然和生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错过的经典。'——外滩君6“春夏秋冬就是最美的课堂”《大自然中的数学》[加]&莉安·弗拉特 / 著 &&(3-6岁)“想一想,如果有一天我们将数学课堂搬到了大自然里,随着春夏秋冬的季节转换,观察自然、认知自然,这样的学习方式,试问哪个孩子会不爱?”——外滩君7“坎伯兰高原上一米见方的小天地”《看不见的森林》[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 著 & (11-18岁)“这是自然小达人们的进阶读本: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优美的自然表达、更让人惊奇的自然现象。这一切皆发生在坎伯兰高原上一米见方的小天地里,因此它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外滩君8“植物的生命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美]&丹尼尔·查莫维茨 / 著 &&(赠爱思考的孩子)“捕蝇草是怎样知道闭拢叶子的时机的?它真的能感觉到昆虫微小、细长的腿吗?樱花树又是怎样知道何时应该开花的?它们真的能记住天气吗?”——外滩君9“国内第一本城市自然笔记”《自然笔记》芮东莉&/ 著 &&(赠爱思考的孩子)“克莱尔·沃克·莱斯利的《笔记大自然》的第一本国内原创实践版,一支笔,一页纸,就是一颗痴迷于自然的心,重要的是,通过美丽的彩铅画,让我们知道其实城市里也有大自然,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外滩君10“体验自然的50个游戏”《与孩子共享自然》[美]&约瑟夫·克奈尔 / 著 &&(适合亲子共读)“自然教育圣经”,这是一本带着自然灵气的书,书中的游戏活动值得带着孩子反复体验,特别是当童年被电子媒体所包围的当下,我们应该把自然还给孩子们。——外滩君“大指荐书”系列听说亲子阅读家长都在入这个群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余姚日报新媒体矩阵
余姚新闻网手机版
余姚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余姚日报微信公众号
姚界客户端
余姚理财汇微信公众号
小记者大本营微信公众号
余姚日报电子版
暑假,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游戏?
  新闻回顾
  7月4日起,风靡网络的手游《王者荣耀》将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并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腾讯作出如此举动,缘于此前关于未成年人沉迷手游《王者荣耀》的报道。暑假到了,对于没时间看管孩子的家长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了。广州一女士给儿子准备了一部手机,没想到几天之内便被儿子刷掉了近4000元购买游戏装备。对于这样的熊孩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假期内,您会限制孩子使用手机吗?防止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您还有哪些高招?
  嘉宾发言
  王丽娜:现在有很多中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甚至有孩子还因为家长不同意其玩而做出过激行为,这无疑是最让人心痛的。我儿子说他们班的一名同学就非常喜欢玩这个游戏,据我了解,这名同学的成绩本来还算可以的,可最近却快要排到倒数第一了,或许是因为太沉迷于游戏了。儿子说,他也曾了解过这个游戏,主要是因为好多同学都在讨论,如果自己什么都不懂,就会变得格格不入,没有话题可聊了,但是他们也讨论很多学生沉迷游戏的负面报道,因此他们就不会去玩了。他还告诉我,可以关注腾讯的成长守护平台,有一键禁止功能来限制孩子玩游戏。这说明孩子们非常关注这个游戏了,家长如果不讲道理、一味反对是没有用的,对于孩子来说,大人不让他做的,往往是他最想做的。
  王祥: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拒绝手机,教会孩子正确使用手机,也是教给他未来生活的一项技能,所以不要一味禁止,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引导,合理分配学习、娱乐时间。无论怎么防,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的好奇心,是绝对不会减弱的。其实成人也差不多,好多人都成了&手机控&。所以,想要防止孩子沉迷手机游戏,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与孩子在一起时,尽量少拿手机,多面对面交流。
  张庆华:我是不喜欢玩手机游戏的,所以不知道手机游戏如何玩,也不知道手机里面有多少陷阱,但从新闻报道上看,沉迷手机游戏对孩子来说,问题不少。限制小孩玩手机游戏是必须的,否则,孩子长期沉迷在游戏中,对视力也有影响,何况还有色情、诈骗等陷阱。
  王丽娜:网络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容忽视的便利,网络技术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打游戏很多时候就是一种社交方式,能上网他就肯定会去打游戏,从小游戏到大游戏,这是避免不了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限定、引导、约定和监督。
  张庆华:至于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我认为&堵&是不行的,只能从&疏&字上做文章。既要让孩子玩游戏,不能管得太紧,又不能让他过度沉迷,管得太宽,甚至失管。如何做到&适可而止&,我认为:一是要掌握孩子的情况,经常检查或观察孩子的思想状况和玩游戏情况,只有真实掌握情况,才能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二是要采取&经济制裁&,切断孩子用于游戏的一切经济来源,不要让孩子的手机开通支付宝、银行卡等;父母的手机也不要让孩子随便玩,手机上的支付宝、银行卡密码也要对孩子保密;对孩子的私房钱也要进行检查,掌握孩子对自己所支配的私房钱的使用情况。三是教育引导,这是最主要的,培养孩子对新生事物的正确认识,既要让孩子接触,又要适度地控制好一个&度&,除了必须要严格禁止接触的赌、毒、色等违法内容外,对一般的手机游戏如果一味地拒绝接触也不现实,现在的信息渠道五花八门,接触手段多种多样,父母又不可能全天候跟在孩子后面,要适度地让孩子玩一玩,也可以采取规定时间的限制措施。对社会上报道的一些负面案例,可以讲给孩子听,共同分析,参与讨论,让孩子明辨是非,吸取教训,增强免疫力,防止自己犯错。
  王祥:首先要告诉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要改变沉迷手机游戏的现状,必须让孩子认识到沉迷其中的危害,并使孩子产生想要改变的愿望。家长应该通过平和的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和孩子达成共识。不要情绪过激,也不要危言耸听,否则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第二,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越是枯燥空虚的时候,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强,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才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对手机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了。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各种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人良性互动的团体活动,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第三,约法三章,坚决执行,孩子毕竟是孩子,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无法和成人相比。因此,在远离手机游戏的过程中,家长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行、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罚、做好了又有什么奖励,赏罚一定要分明,执行要坚定。孩子的改变,需要家长充分的耐心、爱心和鼓励,千万不能着急。第四,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鼓励孩子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当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的时候,手机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王丽娜:我们不反对孩子使用手机和电脑适当玩游戏,但是我们会限定孩子哪些游戏是不能玩的。大型的网游肯定是不能玩的,也怕孩子沉迷其中。大人都没有很好的克制力,何况是孩子呢。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游戏,娱乐性、教育性的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可以适当地玩一玩,也是可以用来打发时间的很好的方式。专家说适度地玩游戏可以让孩子有成就感,产生幸福感。同意孩子玩游戏后,约定好玩多久也是很重要的。不定时地私下关注孩子上网在做些什么,孩子毕竟还小,如果完全不监督是不可能的,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另外,孩子上网的时候,可以推荐他看一些时事新闻、学习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家没事做的时候多看课外书,多做一些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多陪孩子去户外活动,这些都可以减少孩子玩手机、用电脑的机会。平时多注意锻练孩子的独自主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判断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网友围观
  一叶书香:防止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其实要贯穿于平时:一是要减少手机中的游戏功能,二是要加强日常的监督,三是要以身作则。
  故里草木深:防止未成年人群体沉迷手机游戏,监管部门、家长和游戏开发运营商应该共同协作,承担应尽的责任。
  橘子:其实沉迷《王者荣耀》这个游戏一部分原因是,如今手机普遍,家长不限制,小孩子们都能用;第二,《王者荣耀》作为一款简单又接地气的游戏,上手方便,人物角色大众熟知,迎合了大众在游戏里的虚荣心和角色扮演的感觉。
  大风刮不倒:沉迷游戏的源头并不是游戏本身,涉及到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学校环境、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单方面怪罪于游戏不但毫无道理,而且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唐贤蒙)
您对这篇新闻的看法是
余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和公众微信号“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包括余姚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余姚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② 本网和公众微信号“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未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包括余姚日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4小时点击排行
Copyright(C)
yy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服务及合作:6 & 地址:浙江省余姚市笋行弄188号余姚日报社 3号楼(余姚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5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为什么会迷恋网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