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女儿胁迫没能力的八字看父母能力买房躺在床上不吃饭,怎么办

当前位置&&&&&& &
14岁少年被父母强逼碰瓷近20次:不想再和父母一起生活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
  那一脚是父亲踹的。
  14岁的小金从正在行驶的三轮车上摔了下去,一头撞上了地。漆黑一片的隧道里,他抱着自己的头,哇哇地叫喊起来。
  &疼,脑袋就像一坨面碎成了粉。&小金闭着眼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当时,他蜷缩在地上,看着父母围在自己身边,指指点点,又大声和一瘸一拐的三轮车夫嚷嚷。平日里在五金厂干脏活的父母气势汹汹,这些三轮车夫多是中老年残疾人,没有载客营运证,最怕的就是事故和报警。
  赔偿谈妥了,小金颤抖着站了起来。
  这一次&碰瓷&算是&成功&了。
  这个14岁少年的腿、手臂、背和后脑勺留着结痂的新旧不一的痕迹,有的是在台州留下的,有的是在宁波。从去年8月到今年10月,小金卷进了父母策划的这门&生意&。这对从四川山区来到浙江务工的夫妻,带着一双儿女,奔波于浙江多地,一次次地强迫儿子在三轮车拐弯或快速行驶时摔出。
  &小孩子摔了才可能骗到钱。&母亲文丽说。
  直到被警方抓获时,他们已作案近20次,涉案金额上万元。
  在宁波市公安局江东分局福明派出所的审讯室里,文丽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自己错过了孩子的童年,当她把孩子从老家带到浙江时,看到的是一个成绩倒数、打架斗殴、不服管教的少年。这个农民工母亲痛恨不成器的儿子,也无力扭转贫穷的家庭。在她眼里,用孩子&碰瓷&得来的钱补贴家用,并无不妥。
  小金说,自己也曾试图说服、挣脱父母,但都失败了。他害怕车上父母的眼神,那是一种&恶狠狠、要吃人的眼神。&如果躲闪,母亲会轻飘飘地补上一句,&还有两分钟就到了。&那是一种暗示,如果再不行动,父亲的脚、母亲的手都可能招呼到自己身上。他会被父母踹下车或是推下车。
  目的只有一个,摔下去,&碰瓷&。
  这个14岁的孩子说,到后来,当真正摔下三轮车时,在皮开肉绽的痛感到来之前,他会觉得心里一块儿石头落了地,&终于轻松了&。
小金的日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袁贻辰/摄
  我又不是铁,怎么摔都摔不疼,你们真的把我当儿子、当人看吗?
  路是坑坑洼洼的,小金没掌握好力度,整个身子扑了出去,皮破了,血和泥巴混在一起,他抱着身体大叫起来。
  这是父母教给他的,&没那么严重也要装那么严重,才能多要钱。&去年8月,小金第一次&碰瓷&,他们选择了离家不远的地方,讹了三轮车夫1000元。
  他一点儿也不想参与碰瓷。可家里,妈妈对自己骂骂咧咧:&你不去的话就不要上学了,去学校把你的学费要回来。&
  妈妈也会哭着说:&家里饭都吃不起了,怎么办啊?&
  当时只有13岁的男孩不吭声了。他从老家来到浙江后,随着父母换工作转学两次,新的教材和老师同学都让他感到陌生,成绩越来越差,数学甚至只考了几分。
  可他还是不愿意&碰瓷&,这个个头越蹿越高的少年很清楚,&&碰瓷&是不对的&。
  父亲卢勇听到这话,冲上来甩手就是一个耳光。小金个头1米7,快赶上父亲了,体重却不到100斤。他被扇得直踉跄。
  他委屈地大哭起来:&我又没错,你凭什么打我?我读书不好,你们教我不就行了吗?&
  回应他的是一个碗摔在地上四分五裂的声音。
  他害怕那个碗砸到自己身上。&其实我来浙江以前成绩挺好的,能考前几名。&小金对着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哥哥,是真的。&
  他记得,这个家以前不是这样的。这几年爸爸迷上了打麻将,从此常带着一身酒气晚归,有时候赢钱了,家里会有好吃的,父亲也是和颜悦色。如果输钱了,那些杯子和碗就可能砸到自己身上。
  他在作文里写着:&家就像个菜市场。&
  面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的提问,卢勇否认自己赌博,说儿子没教育好,没一点儿优点,&不让他碰瓷,这个家就没钱吃饭,太穷太穷了&。
  这两年环保抓得紧,卢勇打工的五金厂也关停了,四十出头的他只能做零散的活儿,被各个工地召唤。新工作不好找,没了稳定的收入,自己就这么一点点&思想变坏了,走上了歪路&。
  这个农民工十余年来外出务工,在媒体报道中认识了&碰瓷&两个字。类似的新闻一多,他琢磨着,&碰瓷&的对象得是小孩或是老人,&容易得手&。
  他盯上了亲生儿子。
  最开始,儿子怯生生地跟他说:&爸爸,我们做两次就不做了好不好?&他&心疼&满身是伤的儿子,也想着&做几次钱挣够就算了&。可是后来,他发现孩子&没怎么呕吐也没怎么出血啊,医生也说不是很严重啊&。
  与此同时,他的钱包鼓起来了,每次&碰瓷&的收入从几百元一点点涨到了几千元。
  在审讯室里,再一次回忆这些细节,卢勇对记者说:&我惭愧了,我没脸见人。&
  不过,几个月前,&碰瓷&在他眼里依然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儿子疼一疼不是大事,摔一次就能挣到几百上千元。过去,他和妻子在五金厂要戴着手套在油里清洗机器,气味熏天,手套也常常渗进工业用油,后来皮肤过敏,变成大大小小发痒的红点,再抠破就成了伤口,&很疼很苦的&。就这样,一天不过几十块钱的工资。
  &他们上瘾了。&小金对记者说,父母就像是吸毒一般,到后来,父母强迫自己的手段越来越粗暴,连借口和理由都懒得找了,自己每一次抗争,换来的只会是耳光和砸在地上的锅碗瓢盆。
  &&碰瓷&来钱太容易,太快了。&文丽向记者坦承,没有任何工作能与之相比。
  唯一会抗议的,是儿子。一次,这个只会默默抚摸伤口的少年爆发了,冲着父母大哭,&我又不是铁,怎么摔都摔不疼,你们真的把我当儿子、当人看吗?&
  没人理他。
  &都是皮外伤,没什么问题的。&这个没念过书的农村女人向记者解释,&跳的时候我也会看前后有没有车。&
  小金还记得,碰上的车夫十有八九是残疾人,特别是第一个被讹的车夫,&脚掌都没了&。那天赔了钱,车夫一瘸一拐离开的身影一直留在他心里,他跟父母说:&他们好可怜啊。&
  &假如我们开三轮车,别人这样对我们,我们怎么办?&他很想说服父母停下。
  他的母亲直摇头,&不骗他们骗哪个?开汽车的吗?我们能敲到竹杠?&文丽随后又劝儿子,&再做几次,等经济宽松一点就不做了。&
文丽在审讯室。图片由福明派出所提供
卢勇在审讯室。图片由福明派出所提供
  整个社会都在关爱残疾人,怎么会有人来害我们整我们啊
  小金后悔相信了母亲。
  经济宽松就像是一个永远不会抵达的站台,父母在地图上画三角形,从他们的暂住地临海县开始,向东南方向的台州、路桥、温岭一带挺进,东北则一路从宁海碰瓷到宁波。因为涉及到长途&碰瓷&,父母会在周二周三就和小金提前&预告行程&,让他&早做准备&。
  &真的烦死了。&学校是他最后的避难所,在那儿虽然听不太懂数学课,但有同学,没人打自己,更不用去想&碰瓷&的事情。现在,父母连最后这点儿空间也不给他了。
  他不再哭泣了,&哭没有用,他们不会心疼&。这个少年回应的方式是强硬地拒绝,&我不去,我就是不想去。&
  暴力升级了。文丽在派出所承认,夫妻俩曾让小金跪在啤酒瓶和小板凳上,目的是为了让他低头服软。
  有一次,在宁波&碰瓷&,小金摔下车后,有小儿麻痹症的三轮车夫陈烈鸣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摸了摸他的后脑勺,把他送进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出具的诊断报告显示,小金枕骨骨折。他的后脑勺肿了一个大包。
  医生建议&留院观察&,59岁的陈烈鸣也慌了,生怕孩子落下病根。可孩子父母很淡定地说:&孩子的爷爷刚死了,我们着急要去奔丧。&
  双方达成一次性赔偿协议,三轮车夫搭上了4000元。一旁的小金觉得&很悲哀&&&将自己一手养大的爷爷,已去世好几年了。
  就连骨折,也并非由这次摔伤引起。就在前不久,一次&碰瓷&的过程中,小金摔到了后脑勺,经诊断是枕骨骨折。小金还没来得及搞懂什么是枕骨,就听见父亲兴冲冲地跟母亲商量:&趁现在骨折,我们多做几次&。
  &他们就没想过,后脑勺存在一定危险性,第二次再在这个部位受伤,可能有生命危险啊。&福明派出所所长林烜说到这事儿一直愤怒。
  愤怒的不止他。一个多月后,坐在派出所里的三轮车夫陈烈鸣眼睛通红,老人提高了音量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整个社会都在关爱残疾人,怎么会有人来害我们,整我们啊!&他开了十多年三轮车,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被&碰瓷&的对象,&&碰瓷&不都是碰那些有钱人吗?我们能有多少钱啊?有钱人会这个年纪来开三轮车吗?&
  已步入花甲之年的陈毛头也是受害者之一,这个有腿疾的三轮车夫当初被骗时也疑心过,可转头一想,&这父母总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摔下车吧?&
  他六十好几了,儿子的婚房一直没有着落,自己早出晚归地载客挣钱。3个月前,当孩子倒在地上时,他吓得&发抖&,不停地求这对父母不要报警。这个吃低保的老人甚至不敢去想,如果报警罚没了三轮车,不识字还残疾的自己&还能做什么&。
  前些天,当派出所找上自己时,他又一次发抖了。只是这次,是气的。&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在自己讨生活挣钱,这对年轻人有手有脚为啥不去好好工作?&
  陈毛头想不明白的,还有很多。&为人父母,都是给小孩最好的,就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这父母怎么下得了这样的手?&他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我恨这两个大人,更心疼小孩。&
  小金父母被抓后,这个被讹了3600元的老人赶到派出所,告诉民警:&这样的人不配为人父母,要让他们脑子洗干净了再出来。&
  有三轮车夫向举着摄像机的记者嘱咐,&图片一定要打码&&这夫妻对自己都可以这么狠心,何况是我们。&他不放心地打来好几个电话,说害怕被报复。
  警察林烜理解这些车夫的担忧。他在调查案情时发现,这对夫妻作案一步步升级,不仅瞄准了三轮车夫这一弱势群体,还逐渐将&碰瓷&地点从郊外调整到人流密集的闹市区,利用围观群众压迫三轮车夫。同时,两人分工合作,母亲文丽带两个孩子上车碰瓷,降低车夫的警惕,父亲卢勇则在孩子倒地后出现要价。
  小金越来越怕自己的父母。他不断想起摔下一瞬间天旋地转的感觉,想起老人零零碎碎凑起来的赔偿款,100元,50元,20元,钞票都是皱巴巴的。
  临海太小了,&碰瓷&了几次,他们就被当地交警认出。那时,小金还一度以为这场噩梦即将结束了。
  这个少年从未想过,噩梦似乎永远没有醒来的时刻。父母果断决定转战,每个周末,他们一家踏上不同的交通工具,大巴、中巴、火车。他从不关心目的地,也无心看窗外的风景,从始至终自己的任务只有一个&&坐上三轮车,再摔下去,&碰瓷&。
  &从县城一步步辐射到周边大城市,作案轨迹很清晰地说明了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了。&林烜总结说。
  小金冷眼看着父母开口要价从1000元飙升到8000元,&碰瓷&的次数也从一个月一两次变成了每周一次。
  一个念头再也压不住了,&跑!&
小金兄妹在派出所吃饭。图片由福明派出所提供
  什么是这个家庭真正的灾难?
  那是小金10多年来最大胆的决定&&趁父母休息,偷出了户口簿和930元钱,一路飞奔逃出了家门。
  因为多次外出&碰瓷&的经历,他比同龄人更加熟悉车站和购票事宜。他先坐火车到宁波,再转长途火车到重庆,最后坐大巴回宜宾老家。最紧张的时刻,是在临海车站等车的最后那几十分钟。这个身材瘦削的少年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他当时蜷缩在座位里,眼巴巴地向外望,祈求时间过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他怕父母追上来。
  他成功了。
  这段经历在小金父母的叙述里成了另一番模样。卢勇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坚称,儿子&做了太多坏事&,四处打架偷盗,甚至找人殴打自己,儿子是因为在学校惹了麻烦才跑回老家。他认为,此前爷爷奶奶对孙子的教育很失败,&当然,我也有一定的责任&。
  文丽的态度更直接,她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这个家落到今天的地步都是因为小金。&她视自己的亲生儿子为家庭的&灾难&。儿子和小女儿相比,学习差、四处惹事,还总被学校开除,让他们&不得不求人送礼&,更让这个家&经济落入困难&。
  学校政教处主任陈老师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证实,小金在学校表现良好,除了学习成绩较差,并未出现打架、偷盗等行为,学校也从未开除过孩子,更没有向小金父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
  办案警官刘名府和小金的语文老师蒋老师沟通过,蒋老师告诉他,这学期开学,小金主动竞选了语文课代表,负责早自习的领读和收发作业。一开始小金很不自信,他问老师:&我语文只有30多分,我也能当课代表吗?&
  老师告诉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好,你也要相信自己。&
  前不久的一次月考,小金语文考了69分,蒋老师看过小金记得满满当当的语文课笔记,他说,小金&只是缺了太多太多的鼓励&。
  所以,在一次审讯中,听到卢勇辩解,&碰瓷&的想法是孩子提出来的,自己今天&就是替他顶罪&时,刘名府愤怒了,&如果不是穿着这身警服,我真想冲过去揍他。&
  他绝不相信这对父母不知道,小金已经害怕黑暗幽深的隧道了。每一次过隧道,这个少年都会紧紧抓住座位,闭着眼,浑身发抖。哪怕,这个孩子是坐在安全的警车里。
  蒋老师不仅担任小金班级的语文老师,也是学校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这个从教20余年的老师认为,小金的父母&根本没有正视自己的问题&。
  在他看来,这个孩子根本不是家庭的灾难。&父母在家庭教育的失职才是这个家庭真正的灾难。&他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解释,小孩子学习差、调皮捣蛋一点再正常不过了,那都是成长的过程。小金自幼留守,童年缺失父母陪伴,的确有一些留守儿童的通病,但都可以改正、教育,父母绝不该放弃、忽视孩子,更不能因此胁迫孩子犯罪。
  只是,这些话他从没有机会向小金的父母道明。在这所以打工子弟为主的学校里,他需要面对的,是一些&认为孩子只需要吃饱穿暖就可以&的家长。
  身为政教处主任,陈老师遇到过太多孩子悄无声息地离开,&读着读着就走了,去当个学徒,到了十八岁开始挣钱,顺便谈个恋爱就把小孩生了,结婚证都是后来补的。&他告诉记者。
  在他眼里,学校能做的太有限了。比如这次,小金突然消失不见了,学校向卢勇询问孩子的情况,卢勇轻描淡写地说:&我们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了。&
  岗位没了,大人走了,孩子也跟着走,教育只能戛然而止
  学生频繁的流动是这所学校的常态。
  陈老师坦言,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从事比较低端可替代的工作。有些是产业工人,有时候全球经济形势一个小小的变动,他们的命运也会随之变化。岗位没了,大人走了,孩子也跟着走,教育只能戛然而止。
  他很苦恼,有时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刚开始两三年,就碰上孩子的父母离开,小孩哭着转学了。到了新的学校,这些还处在人格建立期的孩子,面对的也许是不同的教材和陌生的老师同学。这个年轻的老师说不清楚,这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有时候,孩子是跟着父母回老家,有时候是在大大小小的工厂聚集地间游荡,似乎唯一不变的,是这群父母身不由己的命运,和那些孩子同样身不由己的命运。
  &只能说,时代发展太快了,脚步停不下来,可很多东西没跟上。&陈老师说,&小金并不是极端的个例。&
  林煊告诉记者,具体外来务工子女的人数很难统计,他预估&差不多两户就会有一个孩子,一个辖区如果有3万外来务工人员,那小孩子至少会有5000个&。
  这位警官处理了多起校园附近的打架和敲诈勒索案件,犯下这些案件的有一些就是学生。
  &数量不少。&他说。
  14岁的小金已经转学3次,在第二次转学后,他说自己&彻底放弃搞学习了&&完全看不懂啊&。他还记得那次转学后学的是除法,可他怎么也学不明白,那时候心里只顾得上害怕。
  陈老师是小金科学课的任课老师。他很难将这个平凡的孩子和那个碰瓷了近20次的少年联系在一起。&童年没有父母陪伴是很大的空缺,对性格人格培养有很大漏洞。&他说。
  真正逃离父母回到老家时,小金似乎找到了久违的开心,他下河抓小龙虾,上山去采草药,&小龙虾一斤二十多块钱呢,我可以挣几百块钱,自己养活自己,饿不死的&。
  可他有时还是会想起父母,想起学校,他说自己还是想上学。
  父母找到了他。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回了老家,邻里亲戚都跑来老宅,劝说这个&不懂事的孩子&。
  他没有向亲戚讲述&碰瓷&的事,&太丢人了&。他更害怕把这事儿说出来父母会被抓,&毕竟他们还是我爸爸妈妈&。听到亲戚对自己的指责,他只会默默地哭,他说,自己已经不会放声大哭了。
  父亲后来向他承诺,绝不会再逼他跳车&碰瓷&,更不会再打他。电话里,父亲还告诉小金,你该回来考试了,&考完试,我再送你回老家上学。&
  小金回家了。后来,户口簿被父母藏好,他放学后的行踪以小时计被父母确定,&碰瓷&变得频繁,他又试图逃跑三次,但纷纷失败。
  他放弃了挣扎。
  这个少年说,如果不是被警察发现,也许自己会这样继续&碰瓷&下去。他迅速消瘦,体重掉到了80斤。
  小金说,他确定了一件事,这辈子&再也不会相信父母了&。
  不想和父母再一起生活了
  小金至今记得,父亲被押送上警车前留给他一句话:&一定不要说实话。&
  当他跟着办案警官走进派出所,离审讯室越来越近,这个少年一下子委屈得不行,他对着林煊把自己作案的细节交代得干干净净。
  &不后悔。&小金说自己做了正确的事情,&爸爸妈妈应该被惩罚。&
  在父母被刑事拘留后。福明派出所的民警给两个孩子安排住处,带他们在食堂吃饭。小金时不时地问警察:&爸爸妈妈什么时候能出来?&&如果不能出来,要判多久啊?&
  收到民警给自己买的新衣服时,小金只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看得出来,他是真的有心事,不是真的开心。&
  他偷偷告诉林煊,自己担心父母,又不担心父母,既想让他们出来,又担心他们出来后打自己。
  &我不恨他们。伤心的时候,我会哭一下,过两天就好了。&他告诉林煊。
  这个14岁的孩子和林煊作了一个属于男人间的约定,他会好好照顾妹妹,直到父母放出来,把妹妹交到爸爸妈妈手上,自己再回老家,&老家学费便宜。&
  如今,两个孩子在学校寄宿,学校给小金兄妹买了新被子、褥子等床上用品,还安排了生活老师照看。只是,这也并非长久之计,蒋老师很希望兄妹俩的亲戚可以前来照看,他许诺,学校可以为孩子的亲戚安排一份工作。
  可是,自打孩子父母被刑事拘留后,只有一个在江苏打工的亲戚匆匆赶来一趟,给两个孩子塞了几百块钱后,又悄悄离去了。
  林煊也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位从警21年的警察见过很多法理与人情的冲突,许多父母犯罪,遗留下来的孩子如何照料一直是个大问题。
  事实上,很多犯罪分子甚至会带着孩子作案,被抓时就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气势&,&你们抓了我,孩子就没人照顾了&。
  类似的情况总让警察为难。那些案子程度大多较轻,一般都是治安拘留15天,偶尔民警和协警也会客串一段时间的&爱心爸爸&。不过这回,林煊是第一次碰到父母带上孩子一道刑事犯罪。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性质很恶劣&。
  可这一次,他没有心软。
  案子到派出所时,这个有一个18岁儿子的父亲表示,&这个案子要办,一定要办。&&这样的父母怎么能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他联系了街道办事处和妇联,希望一起处理这件让人揪心的案子。他很清楚,身着警服,&是刚性的,代表着法治&,他害怕吓到孩子,所以无论做笔录还是后续对孩子的心理辅导,他都叫上了这些&柔的力量&。
  被送回学校前,全所警察为小金兄妹捐款6800余元。派出所还在福明街道办事处申请到一万元经费,专门用于小金兄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小金的态度自始至终都很坚决,&不想和父母再一起生活了。&林煊从未开口相劝,这个老警察曾检查过孩子身上的伤,背部、手臂、腿部、后脑勺,浑身上下就没几处看不见伤口的地方。他惊呆了。
  一些伤口至今发痒,在深夜提醒这个睡不着的少年,一切还没有完全过去。
  警方表示,如果小金坚持回四川上学,警方会尽全力协调当地学校为他办理转学手续。
  但警方也很清楚,&送回老家不是首选&。&农村老家读完初中就没学校了,在宁波城里读书,成绩好能上普高,成绩差也能上职高,至少能学门技术。&
  &我们想努力让孩子用6年的时间学会自立。&警察林煊说。
  看守所里,孩子的母亲选择了认罪,她哭泣着问警察,自家的米不够吃了,孩子该怎么生活。被刑拘当晚,她哭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警方准备为文丽办理取保候审,&至少让两个孩子能有母亲照顾&。
  &这里的回忆不好。&小金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回老家&。来浙江7年了,他说自己也有遗憾,就是转学后除法没有学明白,当时太害怕了,搞不懂也不敢问,到后来自己也放弃了。
  如果可以,他想回到过去,&把学习搞好,这样以后的工作才不会被机器替代&。
  他想得很远。他说,如果以后自己有了孩子,&我要让他学好,做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让他像我爸爸妈妈那样做坏事,一定不能做坏事。&
  转自:澎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重要讲话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8336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60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在这件事上下功夫(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很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所以,一味地纵容,觉得“只要他喜欢就好”、“孩子高兴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规矩长大了孩子自然就懂”……
俗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制定的规矩来约束他,孩子容易为所欲为,更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是好的还是坏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将会变成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也将有非常大的影响。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其实,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的父母在我们身边都不少见。一般溺爱孩子的父母认为,孩子要面临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趁着现在还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放纵孩子一下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太严格的父母则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不从生活细节上管教孩子,以后怎么让孩子在社会上立足?
这两种观点听起来都有些道理,但问题就出在这些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综合考量,而是在“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做起了单选题。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爱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礼貌不懂尊重;后者则让孩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家长们有必要认识到:规矩和爱本来就是统一的。
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
听起来很拗口,但理解起来却不难:“比如牧牛场,周围用铁栅栏起来,牛在栅里吃草喝水,东奔西跑,这叫做活泼,放牛人不好干涉它;如果跳出栅外,就是放肆,就不得不干涉。不出栅,这就是规矩;如果在栅里,却不准它吃草喝水,或是东奔西跑,如此就是呆板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给孩子的爱,造成了孩子的自私与懒惰,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能力与教养,那这种爱就是贻害无穷的。
相反,如果我们给孩子立的规矩,造成了家的淡漠和冰冷,让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压抑和扼杀,那么这种规矩就是毫无意义的。毕竟家的本质是内心的归宿,需要的是真诚的关怀和亲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儿和同理心。
对孩子立规矩,父母这三点原则不能忽视:
1.有些事,不能惯
有家长说:“家里有规矩,但孩子耍赖也没辙啊!”
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听你的原则,常常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父母。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线。
比如和孩子约定好每天只玩半个小时iPad,但孩子一哭闹,大人就妥协了,于是又多玩了半个小时
被惯坏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被满足。
第一次出现问题,大人就妥协,只会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找来更多麻烦。
2.有的事,必须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帮孩子万事包办了,以后再培养也来的及。
其实在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
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
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久了,他才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
3.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担着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做得特别好,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
同时又不忘强调: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
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这四条规矩必须从小养成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有一类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家长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
有的孩子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
当孩子遇到好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把它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而且现在许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所以常常允许孩子在任何时候打断自己讲话,而且还会高兴地回应孩子,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让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长大以后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在集体中生活。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帮他改正,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很不礼貌的,你想想,如果宝宝在睡觉,小朋友老是过来跟你说话,宝宝会高兴吗?”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而且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这样更容易交到好多好朋友呢!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家长们疼爱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处处让着他,就算孩子犯错不道歉爸爸妈妈也会一心软就原谅他了。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妈妈都会原谅我”,孩子没有了约束,难免会为所欲为,犯更多更严重的错误。
从小就教孩子,做了错事要道歉,这样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诚实地面对,并且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反省自己,也开始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了。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是我们的责任。规矩与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被胁迫,要告诉父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