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社保小孩能社保在深圳在东莞住小孩怎么上学上学吗

  外来东莞打工的朋友,你们好:  帮我看看我的社保问题,不知道你们遇到这种情况没有。  我在石碣打工几年,交了四年社保,一直交到2015年10月份,8月份我生小孩去报销他们  说我在家里报销了,不能报销。  在石碣社保局说,你在家里报了,这里不能报,他们说这是国家政策。我说是国家政策  为何要收我二次钱。他们就说报不了。叫我打12333.  打12333,二个工作日给我回了信息(这个处理速度还可以),信息内容说是根据人社部  【号第二条规定,我在东莞的待遇不能申请。有人知道“人社部【号  第二条规定”这个规定是国这规定还东莞规定吗?  我只想说的是,如果是国家规定,为什么要收我二次钱。就像办身份证,我只能办一个  ,在家里办了,在异地代办点是办不到的,因为联网了,一查就知道了,这是国家规定。  为什么这个社保是国定规定,我在家里交钱了,东莞还叫我交钱,还强制性的交钱,交钱  了还报不了。如果是东莞规定,你为什么不给我报了,我放在二家银行的钱,我得收二份  利息啊。  外来东莞打工的朋友们,你们觉得我们外来打工人员有必要在东莞买社保吗?而且我在  家里报销没有东莞报销这么麻烦。东莞报销跑了6次有多。先在社区登记再去社保局。。。  。。。,要准备的资料我要家里寄了二次,因为一定要看原件,复印件不行。而且我家里  一年只交了100元,报销了1000。我在东莞交了四年,一年差不多2400元,一分不给报。报  生育险一辈子能报几次。我这是第一次报,一分都没有报到。这钱你们感觉是不是白交了  。  打12333他们还说你交满15年,可以领养老金。他们真会想事情,我该报的时候不让我报  ,还让交15年领养老金,那我还不如在家里交。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3次 发图:0张 | 更多 |
  楼主家里买的是农医保是吧,一百块钱一年,有养老没有工伤没有失业,有医疗(含生育)。
  在东莞是企业帮办的社保,楼主个人约交两百块,一年就如你所说的24000样子,在东莞供的社保有医疗,工伤,养老,失业,现在补充多了一个重大医疗。你每月交的约两百块中医疗只是占了其中的几十块钱。
  如果你在这边单位有买的,家里可以不用买,但因为社保是有地域性的,如你在家里住院,家里的农医保报销会快速且额度会比拿回东莞这边报要高(跨省报销支付比例下降30%-50%),再加上一年一百块钱也不多,所以不妨两边都买。
  如果还有个别省市还没有联网的,则可以双重报哦,不过貌似机率很低。
  不用谢,我叫雷锋。
  警告楼主一次:如再挖贴跟与贴无关的信息,封杀ID三个月!!
  作者:沉睡的小草 时间: 23:23:00  如果你在这边单位有买的,家里可以不用买,但因为社保是有地域性的,如你在家里住院,家里的农医保报销会快速且额度会比拿回东莞这边报要高(跨省报销支付比例下降30%-50%),再加上一年一百块钱也不多,所以不妨两边都买。  如果还有个别省市还没有联网的,则可以双重报哦,不过貌似机率很低。  你确定能二边报吗?你确定你没有弄错吗?  我的现在就家里报了,这里不能报。而且我昨天打电话给家里的社保局,他说即使我的社保转回去,到时候领养老金时也有点问题,是问题不是麻烦。那我在东莞交的社保有什么用了。东莞的社保局为什么一分钱也不给我报了。没地方申冤了。。。。。。。
  楼主看清楚我说的话,个别没有联网的,很少,我有个同事上月住院这边报完再回老家报,没联网,报了。  但这种机率是很低的。  
  正常情况下,社保规定是医疗费是不重复报的。  
  社保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所以才有商业保险的补充。想医疗费最大限度报销,需要与医疗保险结合,但几乎没有100%报完所有医疗费的,某邦保险除外。  
  作者:沉睡的小草 时间: 00:20:00  楼主看清楚我说的话,个别没有联网的,很少,我有个同事上月住院这边报完再回老家报,没联网,报了。  但这种机率是很低的。  我不知道东莞的和湖南的联网没有。  如果说联网了,当时为什么收我二份钱,东莞还强制的交钱,为什么强制性。如果没有联网,为什么不给我报。  反正官字二个口,我真心是没处申冤。交了四年,这个钱对我来说真是白交了。我只希望更多的外地朋友我能看到我的情况,好好想想我们外地人要不要在外地买社保。
  @刘夏利
  首先,在东莞挂靠企业参保的社保,个人是只缴交养老8%、社区门诊0.5%、失业0.5%,没有缴交住院。楼主你每月交的两百多是养老占大头,失业和社区门诊各占十几块钱,并不存在重复收取你的住院费用一说。企业员工挂靠企业购买的社保是由企业来买住院部分的,即如你的住院费用用东莞社保报销的话,这部分费用是东莞财政和你的公司帮你出钱买的,你应该感谢贵公司。
  家里一百块一年的应该是没有失业的,大部分是养老,剩余是门诊和住院。你个人交的有重复的费用只是养老部分,你可以退掉家里的养老,或是两边一起买,这个养老将来是给回你自己的,当然了,以后能给回多少是另外一回事,社会不断的发展,国家政策也会有变动。
  如果不懂社保就请上东莞社保网站了解相关信息,或致电12333详细了解,再或者关注东莞社保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资料,而非曲解问题造成误会。很多人对社保不了解,除了社保宣传可能还需加大力度外,这也与社保挂靠的政策有关,在东莞非户籍人员暂时还不能个人名义购买社保,都是通过挂靠的方式购买,等于是整个企业几十号几百号几千号甚至十几万号员工的社保都是由行政部那几个人负责,所有的员工对社保的了解只能通过那几位行政人员,而很多的行政人员也不一定对社会有足够的了解,甚至还没有我这个卖保险的清楚。又或者即使很清楚,有些事情也不可能说得太清楚,很多企业是不想帮员工买社保,因为这是一笔很庞大的费用支出,但如果不买政府查到会被罚款,员工告状也会被罚款,所以,感谢为你购买社保的公司吧。
  附几张截图给楼主参考理解:
  还有,我上面说到报销联网的,其实也是看当地社保局是否给予报销,原则上是不允许重复报销的,报销过的发票上有盖章或发票上有说明出院时已结算掉社保部分,如果对方可收接出院时已经结算掉的剩余部分,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能,也只能是这样了。  记住:企业挂靠的住院是企业帮员工买的,员工交的那部分费用里并没有买住院费用。社区门诊那十几块钱是给你发烧感冒意外受伤什么的凭卡到定点门诊看病补助的,可报销6-7成。
  我打了12333第三次电话了。  第一次跟我说人社部第二条规定不能报销,他们没有告诉我第四条。  后来有人告诉我说有第四条规定,于是我打了第二次12333电话。昨天回信息是:协助的是办理关系转移手续不是协助的待遇申领手续。  我把第四条规定打出来,难道是我理解错了吗。第四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参加城填基本医疗保险后,由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机构通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手续,按当地规定退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再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  他们是怎么回答的,是小学没毕业,还是狗眼瞎了。回答的狗屁不通。完全就是不想给我报。我**回老家自己去办理了,还要你怎么协助,你准备怎么协助我了。。。。**都是一群饭桶,不知当时是怎么进去当公务员的,这个句子都解释不了,还说为人民服务。。。。。
  作者:沉睡的小草 时间: 20:43:00  个人是只缴交养老8%、社区门诊0.5%、失业0.5%,  我上面说到报销联网的,其实也是看当地社保局是否给予报销,原则上是不允许重复报销的,报销过的发票上有盖章或发票上有说明出院时已结算掉社保部分,如果对方可收接出院时已经结算掉的剩余部分,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能,也只能是这样了。  很谢谢你回我帖,还帖图给我看。  我不关心那个百分比例是怎么样的。我只关心我一个月交了200多块钱。社保局当时说是能报的,因为我在家里报了,所以这里不能报。  重点是,我在家里交了100元都能报比例高吧。我在东莞交了四年,我交了多少,交过的都知道。不要说百分比例,这个不是我关心的,我只关心我交给社保多少钱,我家里交100给我报了多少,我交了四年1分不给我报,还强制性的要我们交。给谁心里都不舒服的。
  楼主这样说就有点不讲理了,你那两百多没有买住院医疗,一分都没有,是企业给的,你个人一分钱都没交的,你交的是养老失业和社区门诊。你要领就等到退休领回养老,或让老板炒了你去拿失业金,还有感冒发烧带卡去定点看病,这样就能要回你交的那两百块了,住院是企业给的不是你个人给的,没有重复扣你个人的住院费用。  
  你可以自己登录社保网站输身份证号去查详细的情况。  12333只是个客服中心,也非公务人员,也存在流动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遇到不熟的也只能自己多费点心思了。  
  家里交得少是家里的缴费基数低,将来养老也低,现在嫌交得多,将来就嫌拿得少。人的普遍心理。  还好,我也没指望社保来养老,国家让交我也就交,社保的好就在于在漫长的几十年有个医疗保障,没出问题嫌各种不好,出了问题社保帮解决了的时候就不会有抱怨了,但谁又想用健康作代价?!  
  谁叫你把原始单据先拿到老家去报销。明知道老家可以通融的。这边公事公办。  这句话好像有点道理。开始我不知道啊,要是知道的话,我肯定会先报东莞这边的。  老家反正也交得少。  这个事情吃亏了。12333社保总部人员也是一帮饭桶。有事情推来推去。人社部2009第四条他们就在推责任。一下叫我打待遇科。一下子叫我打关系科。你说他们是人么。为这个事人也搞得很疲惫。你说要是老了我领养老金时这么搞别人,那还不被先气死了。
  你那两百多没有买住院医疗,一分都没有,是企业给的,你个人一分钱都没交的,你交的是养老失业和社区门诊  你确定我一分都没有买住院医疗吗。那我老了在家里要住院是不是也不能报销了?是不是要来东莞社区医院开转院单啊?
  样主,微信关注东莞社保,个人认证,个人参保情况,查明细,像上面截图一样。  
  医疗险累计买满25年(女)-30年(男),或交到70岁。就可以终身享受每年20万额度的医疗险报销。  如果中途换工作,就会被暂停社保,暂停了医疗部分就清零,重新参保才能慢慢提供回住院医疗,连续参满三年才有20万的额度。  详见下截图:        
  还有,住院是不用开转诊单的,看门急诊才需要。目前异地住院是个人先垫付,再拿材料回来报销。社保是有地域限制的,跨市住院报销额减约15%,跨省减约40%。所以老家和工作地都买的情况下,当地社保报销高就用当地的。  
  作者:沉睡的小草 时间: 19:25:00  还有,住院是不用开转诊单的,看门急诊才需要。目前异地住院是个人先垫付,再拿材料回来报销  我80岁住院怎么办,汽车不能坐火车不能坐,是不是你们社保局开飞机来湖南接我来东莞报销?  你是在社保局工作的吗?
  医疗险累计买满25年(女)-30年(男),或交到70岁。就可以终身享受每年20万额度的医疗险报销。  如果中途换工作,就会被暂停社保,暂停了医疗部分就清零,重新参保才能慢慢提供回住院医疗,连续参满三年才有20万的额度。  社保规则有这么多吗?有这么多吗?  要交社保我是不是要先把社保规则研究透彻了再交,有没想过我们在外地打工的朋友,换工作的难免的。我CTM的,要我们外地人交15年,到时领养老金时有这个规定那个规定,我TM找谁。CTM的社保,可不可不要外地人强制交社保好吗,人家愿意交就交不愿意交就不要强制别人交好吗?
  社保该不该交,帮你算算帐  以前对社保不是很了解,总以为是交得越多越好,因为你交得多,公司相应就交得更多。但是最近这两天仔细研究了一下社保政策,真是有点大吃一惊,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是交得越多越亏。  以上海为例,社保的基数上限是前一年的平均工资的三倍,2006年为5元,假设你的工资为8000元,那么将以6705为基数缴纳社保。  首先是养老保险,这个金额是最大的,个人8%,即536元,单位22%,1475元。但是请注意,单位交的一分钱都不会进入你的个人账户!全部用于社会统筹。那么到了你老了养老金怎么领取呢,这个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居然找不着一个明确的官方文件说明。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养老保险累计缴纳15年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金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120。这就相当于,除了个人账户不一样外,大家领的基础养老金都是一样的。那么显然现在交得越多是越亏的,因为个人账户其实都是你自己交的钱,你不交社保把它存银行也是一样的。但是公司替你交的那部分就完全替国家做贡献了,交的越多贡献越多。难怪很多公司都把基本工资开得很低,而提高奖金和补助,这样可以把省下来的那部分保险作为福利发给个人。而同时,你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不会有什么差别。  再说医疗保险,个人2%,134元,单位12%,804元。同样,只有自己交的进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全部被统筹。医保的报销政策是:对于门诊,先由其个人帐户资金支付,帐户资金用完后由个人自负。说白了就是一分钱不给报,而且还只能去指定的医院用指定的药!对于住院,有个起付标准,好像是两千多吧,这个标准以下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不足的自己掏现金,也就是这两千多还是全部你自己出。超过起付标准且低于医保最高限额的由统筹基金支付85%。这个标准同样是大家统一的,与你交得多少没关系。与养老保险一样,公司交的那部分医疗保险被国家给"劫富济贫"了,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其次失业保险,个人1%,单位2%,加起来200,这个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反正你都拿不到,即使你真的失业了。  最后是住房公积金,个人7%,单位7%,一共938,这个倒是全归你个人,不过说到底其实本来就都是自己的钱,国家没有投进任何福利。  这样算下来,公司在8000的工资以外,还要替你交+469=2882元,相当于实际每个月为你付出了10882元,而你实际得到的呢?首先,扣除社保后的工资为,-67-469=6793元,这6793元要扣掉663元的税,到手现金是6129元。  再算上你个人账户里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公司和个人交的公积金总额,你一个月的实际收入为+938=7737元。  我们假设另外一种情况,还是这个公司,它每个月在你身上的预算是一样的,即同样为你付出10882元。但是它把基本工资开得很低,按上海市规定的社保基数下限(月平均工资的60%,即=1341元)给你发,剩余的钱以奖金和补助形式发给你。这样,公司需要交纳的社保为:295.+160.9+26.8+94=577元,你个人交纳  107.2+26.8+13.4+94=242元,扣掉四金后工资还剩1099元(还没到个税的起征点)。  公司可以给你发的补助为-577=8694元,这样你的补助加上扣除社保后的工资一共为:93元,这9793元扣掉所得税1263元(据我所知很多公司这种福利和补助还可以避税,姑且把这个算上吧,毕竟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剩8530元,这就是你到手的现金。算上个人账户的保险和公积金,一个月实际收入为  +198=8862元。与上面一种情况相比,公司为你付出的钱都是10882元,但是你到手的现金多了38元,实际收入多了25元。而你享受到的基础养老金、医保统筹金这些国家福利是一样的!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很不公平和合理的制度,社保至少应该保证"高投入,高福利",但是实际上反而成了交得越少,却能获得更高的利益。不知道这应该是谁的悲哀。  其实,现在的社保资金都是现收现支。个人账户全是空帐运行。  好,说现在工作的人养现在退休的人,可以来看看中国将来30年,可以说现在是中国最好的人口红利时期,后面的孩子没有现在70/80代多,可以去留意一下现在小学中学的班级数。  而30年后,中国老人将占到30%,总数是前无古人的3亿。  这时候谁来养?不要指望将来年轻人来养,根本没有年轻人了。  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30年后的1000块,不可能还是现在1000块的购买力。想必大家都清楚。30年后的1000块,我保守估计一下,如果中国还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很可能相当于现在的200块。  一边是空帐运行,一边又要应付通胀。所以说中国的社保是不可能维持的。这一点D很清楚,所以从一开始,公务员就不加入社保,D和D员是不会吃亏的。  将来社保的支出还要改,社会平均工资的20%是他没法承受的,必定改。  现在不加养老保险是绝对明智的,但您要自己存银行以保证老有所养。 (See attached file: 社保养老金计算办 法.doc)  社保养老金计算办法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过渡性养老金=本人视同缴费帐户/120,只有1994年1月以前参加工作且具有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的人,或转业军人,或机关到企事业工作的人员才有此部分。  视同缴费帐户=1993年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8%*12*1993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1993年前的连续工龄)*(1+10%)12.5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大约为:社会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12月,目前60岁退休的为139个月,55岁退休的为170个月。  3、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  视同缴费指数=1993年所在地(市)职工月平均工资/1993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  实际月缴费工资指数=本人月缴费工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社保该不该交,帮你算算帐  以前对社保不是很了解,总以为是交得越多越好,因为你交得多,公司相应就交得更多。但是最近这两天仔细研究了一下社保政策,真是有点大吃一惊,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是交得越多越亏。  以上海为例,社保的基数上限是前一年的平均工资的三倍,2006年为5元,假设你的工资为8000元,那么将以6705为基数缴纳社保。  首先是养老保险,这个金额是最大的,个人8%,即536元,单位22%,1475元。但是请注意,单位交的一分钱都不会进入你的个人账户!全部用于社会统筹。那么到了你老了养老金怎么领取呢,这个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居然找不着一个明确的官方文件说明。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养老保险累计缴纳15年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金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120。这就相当于,除了个人账户不一样外,大家领的基础养老金都是一样的。那么显然现在交得越多是越亏的,因为个人账户其实都是你自己交的钱,你不交社保把它存银行也是一样的。但是公司替你交的那部分就完全替国家做贡献了,交的越多贡献越多。难怪很多公司都把基本工资开得很低,而提高奖金和补助,这样可以把省下来的那部分保险作为福利发给个人。而同时,你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不会有什么差别。  再说医疗保险,个人2%,134元,单位12%,804元。同样,只有自己交的进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全部被统筹。医保的报销政策是:对于门诊,先由其个人帐户资金支付,帐户资金用完后由个人自负。说白了就是一分钱不给报,而且还只能去指定的医院用指定的药!对于住院,有个起付标准,好像是两千多吧,这个标准以下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不足的自己掏现金,也就是这两千多还是全部你自己出。超过起付标准且低于医保最高限额的由统筹基金支付85%。这个标准同样是大家统一的,与你交得多少没关系。与养老保险一样,公司交的那部分医疗保险被国家给"劫富济贫"了,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其次失业保险,个人1%,单位2%,加起来200,这个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反正你都拿不到,即使你真的失业了。  最后是住房公积金,个人7%,单位7%,一共938,这个倒是全归你个人,不过说到底其实本来就都是自己的钱,国家没有投进任何福利。  这样算下来,公司在8000的工资以外,还要替你交+469=2882元,相当于实际每个月为你付出了10882元,而你实际得到的呢?首先,扣除社保后的工资为,-67-469=6793元,这6793元要扣掉663元的税,到手现金是6129元。  再算上你个人账户里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公司和个人交的公积金总额,你一个月的实际收入为+938=7737元。  我们假设另外一种情况,还是这个公司,它每个月在你身上的预算是一样的,即同样为你付出10882元。但是它把基本工资开得很低,按上海市规定的社保基数下限(月平均工资的60%,即=1341元)给你发,剩余的钱以奖金和补助形式发给你。这样,公司需要交纳的社保为:295.+160.9+26.8+94=577元,你个人交纳  107.2+26.8+13.4+94=242元,扣掉四金后工资还剩1099元(还没到个税的起征点)。  公司可以给你发的补助为-577=8694元,这样你的补助加上扣除社保后的工资一共为:93元,这9793元扣掉所得税1263元(据我所知很多公司这种福利和补助还可以避税,姑且把这个算上吧,毕竟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剩8530元,这就是你到手的现金。算上个人账户的保险和公积金,一个月实际收入为  +198=8862元。与上面一种情况相比,公司为你付出的钱都是10882元,但是你到手的现金多了38元,实际收入多了25元。而你享受到的基础养老金、医保统筹金这些国家福利是一样的!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很不公平和合理的制度,社保至少应该保证"高投入,高福利",但是实际上反而成了交得越少,却能获得更高的利益。不知道这应该是谁的悲哀。  其实,现在的社保资金都是现收现支。个人账户全是空帐运行。  好,说现在工作的人养现在退休的人,可以来看看中国将来30年,可以说现在是中国最好的人口红利时期,后面的孩子没有现在70/80代多,可以去留意一下现在小学中学的班级数。  而30年后,中国老人将占到30%,总数是前无古人的3亿。  这时候谁来养?不要指望将来年轻人来养,根本没有年轻人了。  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30年后的1000块,不可能还是现在1000块的购买力。想必大家都清楚。30年后的1000块,我保守估计一下,如果中国还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很可能相当于现在的200块。  一边是空帐运行,一边又要应付通胀。所以说中国的社保是不可能维持的。这一点D很清楚,所以从一开始,公务员就不加入社保,D和D员是不会吃亏的。  将来社保的支出还要改,社会平均工资的20%是他没法承受的,必定改。  现在不加养老保险是绝对明智的,但您要自己存银行以保证老有所养。 (See attached file: 社保养老金计算办 法.doc)  社保养老金计算办法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过渡性养老金=本人视同缴费帐户/120,只有1994年1月以前参加工作且具有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的人,或转业军人,或机关到企事业工作的人员才有此部分。  视同缴费帐户=1993年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8%*12*1993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1993年前的连续工龄)*(1+10%)12.5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大约为:社会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12月,目前60岁退休的为139个月,55岁退休的为170个月。  3、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  视同缴费指数=1993年所在地(市)职工月平均工资/1993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  实际月缴费工资指数=本人月缴费工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我不是社保局的,我只是打酱油的。话说完了,爱听不听。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父母一方是东莞入户孩子就可以上公办学校了吗_东莞其他其他周边其他商务服务_东莞列举网
& 父母一方是东莞入户孩子就可以上公办学校了吗
父母一方是东莞入户孩子就可以上公办学校了吗
归属: 广东东莞
联系时,请说明在“列举网”看到的!
列举网提醒您:为保障您的权益,请不要提前支付任何费用!
父母一方是东莞本地入户, 孩子可不可以上公办学校?到底要不要积分入学?父母一方是东莞本地入户, 孩子可不可以上公办学校?到底要不要积分入学?最近有很多客户问我父母双方一方是东莞本地人,而且入户也是东莞市的,而子女随另一方入户(属非本市户籍),那样这样的子女能不能入读公办学校?例如我是东莞本市入户,老公是外省的,但小孩是随父亲入户的,而我们一家都是在我入户所在地居住,请问一下这样的情况,我小孩能不能入读我入户所在地的公办学校?我现在统一回复大家:市学生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以学生的户籍为依据,由学生户籍所在镇街教育部门安排学位。对于学生户籍是外市,但是父母一方是本地户籍的情况,建议小孩父母联系本人户籍所在镇街教育部门,看是否有多余学位,如没有多余学位,希望入读公办学校,需要非莞户籍一方的父母通过积分入学进行申请,达到条件才可以入读公办学校。想要在东莞申请积分入学的家庭,首先要满足一定的资格才能报名,简单来说,小孩年龄符合、父母有居住证、有缴社保、一方是外地人,既可申请。以上条件必须全部满足才可以申请,否则不具备报名资格。具体条件如下:东莞积分入学申请条件1、作为积分方的父或母必须为非东莞户籍;2、在东莞市就业或经商;3、积分方必须有东莞居住证;4、积分方必须在东莞缴纳社保,并在提交申请时必须处于正常参保并有1个月或以上缴费记录;社保买在东莞,房产在东莞,小孩又在东莞上学,是名副其实的“新莞人”,他们除了高价还房贷,还担惊受怕小孩不能上学,真的很辛苦!积分入学这么难,私立学校费用又那么高,那么只能把入户迁到东莞来!若长期在东莞生活一定要迁过来!因为将来孩子读书很难,只有高价上民办学校,如果你正在东莞上学或执教的话,就可以在东莞考,把入户迁过来,孩子能在东莞考上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否则要回入户所在地才能考教师资格证,所以转来入户办什么都方便!我都是为了孩子读书问题才迁来的,虽说政府在解决新莞人子女读公校的事情,但那门槛太高!而且你的后代一直都是新莞人(外来工)受歧视,很麻烦。入户东莞,解决了孩子读书最大的问题,享受本地户籍的待遇,出小钱省大钱,让您省时、省心、省力,再也不用为了孩子去积分,东奔西跑。无房无学历无社保想要入户的友友们,欢迎咨询!东莞市富鑫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坐落在东莞市南城区体育路盈峰中心。东莞入户行业诚信品牌,公司秉承专业、诚恳的服务态度,拥有高效团队优势。几年来已经成功帮助许多人成功入户东莞,不成功全额退款,只有正规机构才能给您稳妥入户保障!我们有专业的团队、一对一为客户贴心服务、根据客户自身的条件为客户量身打造一套入户方案。父母一方是东莞入户孩子就可以上公办学校了吗
15:14:38更新本文链接地址:http://dg.lieju.com/qitashangwufuwu/.htm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列举网看到的,谢谢!
注册时间:日
---------- 认证信息 ----------
相关区域:
相关城市:
热门城市: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用户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用户负责。 &
此操作需要先登录
列举网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