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关系休战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休战,农产品进
今天是: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专业信息平台!
中美贸易休战,农产品进口大潮即将掀起,玉米做好准备了吗?
21:53: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天下粮仓        浏览量: 2407 次
经过几天的激烈博弈后,中美二轮贸易磋商成果5月19日(北京时间5月20日)在华盛顿终于出炉:贸易战暂时不打了,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并发表中美两国联合声明。在此次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中方将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美方不日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等等。不少行业内外人士开始展望来自美国的DDGS,玉米,高粱乃至肉类等农产品。就在中美联合声明后不久,美国财长姆努钦对此就有相关表述,其内容还比较直白:预计今年美国农产品对中国的销量将增长35%-40%。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241.2亿美元,按金额计算,食用油籽是我国向美国进口的第一大类农产品,进口货值总计达140.2亿美元,进口金额同比提高0.61%,其中大豆进口占比最高,进口金额总计达139.5亿美元,进口金额同比提高1.3%。由此可以看出,今年保守估计最少要多进口美国价值84亿美元的农产品,假设如果都用来增加进口美国大豆,其实这样难度还是颇大的,基本不太可能,因为就以目前全球大豆贸易格局而言,除非单方面下调美国大豆的进口关税,否则国内进口商并不会刻意“多进”美国大豆。当然了,增加美国农产品采购未必就是增加美豆采购,还有很多其他农产品,除了美豆以外,美高粱、玉米和DDGS等等,本身都有一定的体量,增大其进口量也无不可,再说这也是有先例的。远的不说,眼下的高粱就是鲜明的例子,事实上,在中美二轮贸易磋商期间,中国为了安抚美国人采取了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商务部宣布终止了此前对美国进口高粱的反倾销调查初裁。据其所说,对美国进口高粱新征收的高关税的话,不符合公共利益,不过其也表示,后期仍需要进一步调查,才能最终裁定是否继续对美国进口高粱征收178.6%的进口关税。众所周知,2013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中国国内高粱价格的大涨,美高粱等其它进口高粱纷至沓来,时至2015/16年度,为了满足需求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美国高粱产量最高曾达到1500万吨,其中800多万吨用于出口,且主要目的地就是中国。截止2017/18年度,美国高粱产量仍高达920万吨,中国也仍是美国高粱的最大买家。当然了,粮食方面,扩大美国玉米进口可能性也是很大的,中国每年有720万吨玉米进口配额,而且大部分掌握在国有企业手中,目前配额也只使用了300万吨左右,市场预期政府或引导国有企业剩余配额购买更多的美国玉米。附图:玉米进口走势图附图:高粱进口走势图而如官媒所言,虽说扩大农产品进口是满足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上升的需要,也有利于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助于倒逼国内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农业和优质农业,但不管怎样,中短期内还是会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中美贸易休战的开始,标志着国内农产品的进口大潮已经越来越近了。一旦后期美国高梁等饲用粮的进口量重新扩大,届时将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利空压制(高粱在饲料用途上有替代玉米的作用)。加上近期国内猪价仍在低位震荡,且随着气温攀升,瓜果蔬菜消费增加,冲击肉类需求,生猪供应过剩的情况未改,养殖户仍深陷亏损,补栏积极性较低。据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显示,4月生猪存栏环比减少0.8%,同比减少1.5%;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1.4%,同比减少2.1%,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仍处于历史低位,饲料终端消费难有实质性好转,销区部分饲料企业采购原料积极性仍不高,多按需滚动补库。而当前深加工企业下游产品消费处于淡季,华北地区企业保持安全库存,谨慎采购现货,东北地区深加工要么消耗前期库存,要么按需参加临储玉米拍卖,适量补库,均将压制玉米行情。但市场另有传言称,因拍卖成交总量较大但实际出库未及预期,以及综合其他方面因素,6月初起国家临储玉米单周投放量将缩减,初步预计周投放量或缩减100-200万吨,同时标的库点将有所分散,避免当前存在的陈粮出库困难的情况,政策性玉米供应压力将有所减轻,且2017年产粮源剩余流通量俨然不多,部分囤货贸易商对优质玉米存惜售心态,深加工企业产能的扩增,均将给近期玉米市场带来一定支撑。但在美国高粱、大麦、DDGS等替代品来势汹汹的背景下,对于中长线玉米行情也不宜再过于乐观,不宜盲目囤货。
投稿信箱:tougao@shuichan.cc
上篇新闻:
下篇新闻:
& 相关资讯:
& 相关文库:
没有相关资料
客服热线:025-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欧洲迷惘:中美不是要打贸易战吗咋又和了 我们咋办
08:21 环球网
7张中国8机霸气出岛链秀肌肉  原标题:欧洲有点迷糊:中美不是要打吗?怎么又和了…我们咋办…
  在与中国媾和后,华盛顿还会继续豁免欧盟吗?
  中美上周末叫停贸易战,周一全球多国股市出现上涨,显示出对中美贸易休战的积极反应。但在欧洲,政府官员和媒体却表达出了“担忧”。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20日对媒体表示,欧盟可能成为中美贸易协议的牺牲品,“倘若欧洲不在此时表现得坚定,美国和中国可能会认为欧洲软弱可欺,并让欧洲为他们之间的妥协付出代价”。德国媒体21日提出:中国承诺购买更多的“美国制造”,可能损害“德国制造”在中国的市场。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
  据法国欧洲一台报道,中美间达成的初步妥协暂时避免了贸易战,但法国贸易部长勒梅尔2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美间的联合声明表明,这两个国家可能会背着欧洲达成一致”。勒梅尔抱怨美国总是试图把欧洲推在与中国贸易纠纷的第一线,让欧洲国家“为中国不正当的贸易政策和行为替美国付出代价”,这“荒谬、不可理解”。
  勒梅尔在采访中还称,“横在欧洲各国面前的问题是,你究竟想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存在,还是打算成为某国的附庸”。他称,只有法国和德国团结一致才有能力应对当前严峻局势,但在如何应对美国方面,德法间存在分歧,法国正“一厘米一厘米地”推动法德合作。
  “中美达成共识,对欧盟意味着什么?”德新社21日问道。报道称,中美20日发表的联合声明没有提及数字、期限或细节,所以这仍然是一个“海绵状的妥协”。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也会放宽对欧盟的制裁?不是。美国与中国至少达成了框架协议,但美国与欧盟的冲突继续处于阴霾中,“欧洲人不想被勒索”。
  “中国正在走向特朗普, 并可能伤害德国”,德国《南德意志报》21日以此为题发文称,中国对美国的新举措包括降低贸易赤字、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这可能会损害向中国出口的德国制造商。“显然,最受益的就是美国波音公司。中国人将从波音购买飞机,而不是欧洲的空客。”报道还称,中国将取消对美国农产品的关税,欧洲、南美等地区都不会高兴。德国的机械工程、化学工业、能源技术或医疗设备可能也被“美国制造”代替,尤其是西门子公司。
  “德国失去了一张牌”,德国新闻电视台21日表示,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于24日访问中国。此次访问的重点就是贸易,尤其是怎样应对美国发起的贸易争端。在微妙时机访华,默克尔显然希望中国能站在欧盟一边,共同对抗美国的保护主义。但就在此时,中国和美国宣布已经达成共识。“从欧盟角度来说,这并不是好消息。欧洲撬动美国的杠杆少了中国的分量,胜算向美国一边倾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所所长崔洪健21日接受环环(ID:huanqiu-com)采访时表示,欧洲有些人还是没有真正面对形势变化,沉醉于过去“美欧一体一致对外”的迷思。这些人希望“祸水东引”,希望美国装作看不见美欧之间的贸易问题,而全力对中国施压。实际上,中美的贸易争端在这一轮看来更多是双边性质,很多问题是中美之间才有的。而美欧之间除了钢铝税,美国还有别的要价,欧洲满足不了。
  在日本,东京股市21日出现上涨,但也有官员表示出担忧。日本原财务官、国际金融信息中心的顾问加藤隆俊21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虽然美中在贸易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对日美贸易不能乐观,特朗普政权很有可能在对欧洲进行激烈要价前,先对日本进行施压。”
  “中美贸易休战是否会出现反复”?这样的质疑声这两天在美国媒体上时有出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1日发文称,“最艰难的部分才刚刚开始”。还有一些美国官员表示,中美经贸磋商达成的协议只是“暂时停战”。美方现在的模式是先加剧紧张,然后达成一个暂时协定,短暂地恢复平静,然后又再次加剧紧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1日就此表示,从短期来说,如果中美两国政府能够达成一个很好的协议和双方都接受的成果,两国政府当然都应当遵守这样的协议,我们当然不希望出现反复。他表示,从过去40年看,双方之所以都能很好地管控分歧,推动中美经贸关系不断取得更大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样的经贸关系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利益,同时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规律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为环球时报社评,原标题:中美贸易休战,欧盟为何有点慌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20日警告说,如今中美为避免贸易战各退一步之后,欧洲或将付出代价。他说,“如果欧洲无法展现强硬立场,恐将沦为中美达成协议的牺牲品。”他还问道,欧洲是想独立还是想成为附庸,难道我们要让美国担任世界经济警察的角色吗?
  美国、中国和欧盟是世界贸易的三大力量,对这当中的三角关系,欧盟一直存有幻想,那就是美国和欧盟是盟友,华盛顿不会像对北京那样对欧盟出重手,更可能会联手欧盟施压中国。欧盟一方面希望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一方面希望从华盛顿不会同时与中欧开战的常理中渔利。
  但是华盛顿与北京达成协议之后,欧洲一下子完全暴露在美国的强硬政策面前,欧盟的希望迅速变成美国可能腾出手来压它让步的担忧。
  欧盟虽然经济总实力很大,但它由28个国家组成,很难形成顽强抵抗美国压力的集体意志。冷战后的情况显示,当美欧出现矛盾时,美国分化欧洲的能力总是大于欧洲“团结抗美”的凝聚力。
  美国宣布加征钢铝关税后,欧盟把重点放在了请求美国的豁免上,华盛顿虽勉强同意,但豁免期却是以月计算的。在与中国媾和后,华盛顿还会继续豁免欧盟吗?这无疑是个问题。
  除了钢铝关税,美国现在要求欧洲企业退出伊朗,还要求欧洲降低汽车关税,德国停止建设与俄罗斯的油气管道等。如果仅仅是钢铝关税那点矛盾,欧洲可以承受,但特朗普政府的要价显然要高得多,钢铝关税只是华盛顿的第一记出拳,是它提出更多要价的筹码。
  正在开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中国有扩大进口的实际需求,这种需求与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包括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有可能形成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中国与各贸易伙伴的多赢。最重要的是中国市场在迅速扩大,因而它有更强的包容性,促进贸易争端的软着陆。但欧盟不具备这些条件,这使得它与美国的贸易纠纷更难化解。
  美欧贸易冲突有一点与中美贸易冲突不一样,那就是它更容易局限在贸易冲突的范围内,不轻易朝着严重政治冲突升级。然而光是贸易冲突一旦打红眼,也很伤感情。
  关键在于如今的华盛顿不讲多边贸易规则,也不把WTO当回事。特朗普政府认定了用大棒开道最管用,公平公正原则被它踢到一边。所以欧盟的确需要考虑如何顶住美国的压力,如果它在组织抵抗方面没有建树,它将很难促美国与它认真谈。
  中国与美国的谈判权利,以及双方最终各退一步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说真是打出来的。
  欧洲当下的担心恐怕日本韩国等都有,中国解套之后美国的压力将转向它们,这不是杞人忧天。
  要让这个世界的贸易体系多一些公平和确定性,而不是围绕美国的利益进行重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住WTO基本规则,维护那些规则的权威。当美国绕开WTO采取行动时,比如它加征钢铝关税,世界主要贸易大国应当联合起来加以抵制。像欧盟、加拿大等那样各自求豁免逃生不是好办法,规则不存,比美国弱的力量都要遭殃。
  美欧军事同盟关系不会延伸出双方的贸易同盟,欧盟应当死了那条心。同时它也可以相信中国,我们不会为了从美国增加进口而减扣从欧洲的进口指标,割欧洲的肉补美国的膘。中国不断扩容的市场应当能够消化这个问题。
  但是美国会怎么对待欧洲,这是另一个问题。如今WTO规则面对美国已经软弱无力,重新树立它的权威,主要是建立华盛顿对它的敬畏,需要WTO主要成员的真正团结。【图文】中美贸易战的深刻背景、双方战略和未来前景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美贸易战的深刻背景、双方战略和未来前景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政要“尴尬照”大全,花多少钱都想删除!
震惊世界的25张照片,见过3张算你厉害!
毛主席时代的妇女,真漂亮!
日本人的反蒋宣传画,很有意思
爸妈的拍照技术真的让人头秃啊...
这些60、70年代的老物件,你还记得多少?
萨达姆居然这么有钱!金块多得用卡车装!
震撼!一组图看叙利亚战争前后对比
老祖宗的这些古物,以现代技术都无法仿制!
22张希特勒绝世画作 艺术学院没收他是个错误
你看过非洲人妖吗?
这些老照片,献给我们回不去的童年!
24小时排行
 哈尔滨HC120 蜂鸟(法语:Colibri)也称欧直EC120,是5座单引擎单主旋翼轻型直升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中国国家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0蔡妫好琅访骋仔菡礁?泄??词裁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