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券商有挂构上证50的收益上锦凭证逾期了

沪指震荡走高涨0.5% 保险板块大涨上证50指数涨超1%
  金融界网站5月8日讯 早盘微幅低开,深市各指数微幅高开,开盘后震荡走高,则逐步下行,目前沪指涨0.52%,创业板指跌0.35%,涨超1%。
  保险、、中药、等靠前,知识产权、国产芯片、、等板块跌幅靠前。
  [机构论市]
  中泰证券:
  随着资管新规落地等政策因素的逐步明朗,当前市场在宏观层面、流动性层面的预期都趋向乐观。看好5月份蓝筹板块的预期修复行情,重点关注金融、地产以及消费和周期龙头。
  (601688,):
  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低,同时近期增量趋势确定性较强,短期市场仍将维持强势震荡格局。建议配置医疗服务、等消费板块,关注北斗通信、、创新药等主题。
  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表现仍然较为平稳,同时持续震荡整固也使得市场估值趋向合理。配置方面,结构性看多成长板块。蓝筹板块在经历了前期调整后有望展开修复行情。
  银河证券:
  随着A股市场被纳入MSCI指数日期的临近,叠加基本面继续向好,后市仍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对中长期市场可以保持谨慎乐观。
  (002736,):
  在经历了前期幅度相对较大的震荡之后,建议保持乐观,积极做多,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和一季报整体业绩表现较为不错,二是有望进入“宽货币+紧信用”周期。
  随着相对乐观的边际变化逐步呈现,市场预期正在不断修正,市场走强的主要动力将来源于创新板块的政策催化以及业绩改善趋势。
  (600837,):
  估值底已出现,守候云开。目前市场估值已经步入底部区域,同时引发市场预期出现波动的因素正在逐步趋向明朗,投资者应坚守阵地,守候云开。从波浪理论来看,2638点以来上证综指最高上涨了949点,目前最大回撤幅度为546点,达到最大涨幅的0.57(略超0.5)位置,显示市场回调空间比较充分;从来看,在之前几次市场调整阶段,全部都下降到了0.7%左右。最近市场换手率也已降至0.7%,显然市场情绪指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从震荡时间来看,1月底以来市场已经连续震荡了3个多月。2000年以来上证综指和万得全A连续3个月进行震荡调整的情况出现过13次,其中8次上证综指和万得全A在震荡调整后的一个月内收涨,即市场在连续震荡调整3个月后的上涨概率是62%。此外,回顾、开通以来的3年多时间,外资往往在市场阶段性底部区域呈加速流入态势。近期沪股通、深股通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5月前3个交易日净流入36亿元,4月净流入387亿元,远高于3月的97亿元,也明显大于2017年月均166亿元的流入额。
  (000166,) :
  “红五月”可能出现赚钱效应扩散行情,反弹将在板块轮动中展开,投资者应坚守基本面趋势向上的长期方向。结合一季报验证和中长期景气趋势的判断,建议重点关注(一季报验证最充分的成长景气方向)、计算机(龙头公司预收账款改善)、国防军工(后续景气改善趋势仍可期待)等成长方向的投资机会,以及食品领域中的非白酒、和商贸零售等大众消费等方向。全年来看,成长风格中长期相对收益占优。
  安信证券 :
  总体来看,虽然不确定因素促进部分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的避险情绪,但目前市场已经具备中期配置价值,建议积极寻找布局机会。新旧经济增长动能切换大势所趋,政策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力度的信号明确,维持将是中期投资主线的判断。战略性看多创业板指走势,行业建议重点关注军工、医药(创新药、医疗服务)、TMT、(车)等。
  湘财证券 :
  从资金面来看,考虑到月初资金面压力较小,上周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资金1100亿元,资金面整体保持稳健中性态势。
  从政策面来看,管理层发布《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有力促进质地良好的公司上市,有利于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从情绪面来看,截至5月3日,为9825.15亿元,较4月27日减少14.05亿元,显示市场情绪继续有所回落,投资者操作较为谨慎。
  从技术面来看,上证综指在3050点附近显示出较强支撑,且各大指数重心均处于逐步上移过程中,预计在底部整固后市场将呈现窄幅震荡反弹态势。
  配置方面,我们认为市场目光将重新回归业绩,权重绩优白马股以及中小创中符合新经济新模式的新将更加体现出投资价值。建议寻找估值、业绩匹配度较高,且符合长期政策导向的板块个股。
  (601211,):
  关注二线消费和制造业中的TMT领域。短期来看,周期品中期行情的持续性逻辑存疑,前期一线消费蓝筹面临“估值―业绩”难以超预期压力。相对而言,从业绩稳定性出发,结合市场风险偏好的结构分化趋势,我们更加看好经济平稳增长背景下消费领域的边际增长贡献,看好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下的大众消费品,以及新兴经济动能接力老经济动能背景下预期逐步修复、业绩有支撑的制造业中的。主题投资方面,重点推荐、数字信息化、芯片国产化等。
  (000728,) :
  市场风格方面,从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以及2018年一季报来看,部分成长股业绩拐点已经出现,叠加政策扶持,成长股估值修复行情有望进一步展开。行业选择上建议持续关注受益于政策,且防御性强的生物,以及基本面有所改善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景气度高的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
  金融界网站投资工具箱:
  必读资讯:
  题材宝典:
  面面观:
  白马追踪:
  来源为金融界股票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李欣&RF12607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34.685.60%56549.7257.812.17%40337.2615.109.98%19905.1523.352.91%17278.06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35.60--买入8.11--买入7.33--买入9.7311.85多重政策红利助阵 创新提速进一步激发券商活力(附股)
内容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涉及重点上市公司:国元证券(行情,问诊)、山西证券(行情,问诊)、华泰证券(行情,问诊)、中信证券(行情,问诊)、长江证券(行情,问诊)
 编者按:尽管近段时间来,券商股行情跌宕起伏,但在消息面上,证券行业却迎来多重政策红利。1月9日,证监会发布《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并批准上交所开展以上证50ETF期权作为试点产品。而前几日高层也发出明确信号,将加快深港通放行。业内普遍预计,未来注册制实施、新三板转板机制建立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等市场化改革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券商活力。
 不过从盘面表现看,近期券商股板块整体震荡明显,机构分析认为,除了有市场利空传言给板块形成巨大压力之外,板块业绩预期兑现、大盘整体大幅度调整也是重要原因。但从两融等创新业务开展来看,加上券商自身业务拓展、盈利模式逐渐多元化,券商业绩未来仍有可能得到大幅提升。
 盈利空间打开
 上周末,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受此消息提振,1月12日,国信证券(行情,问诊)(行情,问诊)、广发证券(行情,问诊)(行情,问诊)等券商股呈现逆势上涨行情。机构人士认为,期权产品的即将推出正在为券商股行情的后续表现做好铺垫。申银万国研究报告认为,上证50ETF期权标的的成分股中70%的是金融股,这将使得金融股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溢价;另一方面同时券商股业绩本身也受益与ETF期权。
 实际上,近年来多个“政策红包”正不断刺激证券行业盈利空间的拓展、业绩的提升以及资金对券商股的青睐。2014年以来,由于自下而上的政策放开以及新“国九条”启动资本市场的全面改革,券商行业的业绩出现上升。市场人士认为,随着券商三年资本补充计划、注册制、监管指标放松、T+0等多项利好措施的逐步出台,政策频频加码将进一步支撑券商板块持续向好。
 从业务转型角度看,在政策鼓励的背景下,券商机构拓展业务的积极性也会较高,无论是两融等资本中介业务还是互联网券商的布局,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正在令券商机构进一步挖掘新业务的价值蓝海。在东兴证券看来,券商新一轮的创新将主要围绕经济“盘活存量”、市场“国企改革”和“产业整合”,券商有望进一步深化资本中介属性,并实现杠杆率的第二阶段提升。在创新业务中,“资产证券化”和类“杠杆收购”将成为2015年券商业绩大幅增长的催化剂。
 对券商股风险偏好提升
 尽管利好频出,但近期券商相关个股整体走势却表现不佳,板块呈现宽幅震荡格局,资金流出趋势明显。以1月12日券商板块表现看,在经历短期上涨活跃之后,券商板块整体下跌回落,多只券商股出现深度回调。分析人士认为,去年11月以来,券商股累计上涨接近130%,去年业绩的大幅增长已在股价上得到体现,未来股价的方向性突破需要超预期因素的激发,因此预计一段时间内券商股将继续处于震荡态势。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短时调整并未影响券商长期走势,在慢牛行情下,券商板块无疑是2015年最具吸引力和业绩确定性的行业。国泰君安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此前曾公开表示,由于直接融资比例持续提升,券商股将迎来“戴维斯”双击,其中包括券商的投行、新三板、直投等业务增收,投资者对券商股的风险偏好增强。
 华泰证券(行情,问诊)(行情,问诊)非银金融团队认为,券商后期可能仍有超预期的成长空间。据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在交易量持续活跃、万亿两融规模和业务全面大发展下,券商业绩不可置疑,尤其是大型券商,其利润增速更高,估值水平将更具吸引力,无疑将拉升整个板块的上涨空间。
 20家上市券商12月净利76亿 中信华泰上调薪酬
 20家上市券商2014年12月份实现营收203.85亿元,实现净利润76.119亿元。其中,16家上市券商营收与净利均环比增加。在营收方面,国元证券(行情,问诊)、山西证券(行情,问诊)增幅均超过100%。
 华泰证券(行情,问诊)更是成为营收与净利增速的双料冠军。其12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2.29亿元,相较11月份的7.8亿元,增幅为186%。12月份净利润实现了9.91亿元,较11月份2.86亿元实现了247%的增幅。
 在A股牛市行情之下,券商也赚得盆满钵满。在可以预见的丰厚年终奖之外,部分券商开始上调员工薪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中信证券(行情,问诊)、华泰证券、长江证券(行情,问诊)均已上调薪酬,而部分中小券商也开始准备上调薪酬。
 1月12日晚,20家上市券商2014年12月份成绩单公告完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包括新上市的国信证券(行情,问诊)(002736.SZ),20家上市券商2014年12月份实现营收203.85亿元,实现净利润76.119亿元。
 其中,16家上市券商营收与净利均环比增加,华泰证券(601688.SH)更是成为营收与净利增速的双料冠军。
 在A股牛市行情之下,券商也赚得盆满钵满。在可以预见的丰厚年终奖之外,部分券商开始上调员工薪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中信证券(600030.SH)、华泰证券、长江证券(000783.SZ)均已调整薪酬,而部分中小券商也开始准备上调薪酬。
 此轮调整薪酬是个别券商所为还是会迎来普涨行情?
 “这主要与公司的战略规划有关,接下来是否会有更多的券商上调薪酬仍不确定,但确定无疑的是,今年券商的年终奖应该十分丰厚。”北京一家券商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20家上市券商
 2014年12月营收203亿元
 20家上市券商交出了颇为靓丽的12月份业绩财务信息,据记者统计,包括新上市的国信证券,20家上市券商12月份实现营收203.85亿元,实现净利润76.119亿元。
 除去刚上市的国信证券,19家上市券商12月实现营业收入179.91亿元,相较其11月份营收总额113.91亿元,环比增长36.69%。19家上市券商12月净利润63.859亿元,相较11月份净利46.83亿元,环比增加36.36%。
 数据显示,19家券商营业收入全部环比增加,16家券商净利润则实现了环比增长,不过国海证券(行情,问诊)(000750.SZ)、西部证券(行情,问诊)、西南证券(行情,问诊)(600369.SH),招商证券(行情,问诊)(600999.SH)净利润环比则出现负增长。
 在所有上市券商中,华泰证券的表现最为亮眼,成为营收与净利润环比增长的双料冠军。
 数据显示,其12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2.29亿元,相较11月份的7.8亿元,增幅为186%。12月份净利润实现了9.91亿元,较11月份2.86亿元实现了247%的增幅。
 在A股牛市行情之下,华泰证券依靠强大的经纪业务能力迅速提升业绩。此外,华泰证券大力补充资本金。其通过H股上市、发行短期公司债、次级债、开展收益凭证、融出资金资产证券化五种融资方式并用,最高融资额至少实现千亿级别新增资金。
 此外,在营收方面,国元证券(000728.SZ)、山西证券(002500.SZ)的增幅均超过100%。
 数据显示,12月,国元证券实现营业收入7.81亿元,较11月份增长110.51%;实现净利润3.72亿元,环比增加106.67%。山西证券12月份营收2.42亿元,环比增幅106.84%;净利润1.11亿元,环比增幅101.82%。
 相比之下,招商证券则出现了惊人的下滑。
 其12月份营收17.88亿元,环比增长50.13%。但12月其净利润却仅有109万元,相较11月份的净利润为5.08亿元,下滑9成多。
 对此,招商证券公告中解释称,公司12月对持有的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6.61亿元。
 此外,西部证券与国海证券均出现了净利润下滑。
 针对西部证券,华泰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罗毅指出,由于12月份计提公司全年绩效奖金,导致“表面”净利润环比大幅下降。他判断西部证券12月份计提1.8亿元奖金及相关费用,若还原真实数据,西部证券12月份净利润环比暴涨120%。
 部分券商涨薪
 在如此靓丽的业绩之下,不少券商也乘机提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中信证券近期实现了差别加薪,投行最低级别也实现了20%的上涨幅度。
 “据说研究部上涨幅度最大,有的人涨了60%,后台大约涨5%,每个部门的上涨幅度都不一样。”中信证券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
 此外,华泰联合的投行也实现了涨薪。
 据记者了解,华泰证券的投行级别在D级及以下实现了涨薪,低级别员工的工资翻倍。“此举是为了向行业其它券商看起,保证薪酬竞争力。”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表示。
 除了中信华泰等大券商有所举措外,部分中小券商也开始行动。
 “目前还没涨,但已开始准备上调了。涨幅具体多少不清楚,但至少投行部要涨。”华中地区一家中小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总部正在研究薪酬上涨额度。
 此外,长江证券也已于去年10月实现了薪酬上涨,幅度平均约10%。“年终奖不知道有多少,但公司规定未达到标准和要求的,年终奖将会很少。”一位接近长江证券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目前,宏源证券(行情,问诊)(000562.SZ)、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花旗等尚未有涨薪动作。记者了解到,国信证券1月份暂未调整工资,但并不确定未来是否有调整计划。
 “一些券商可能反映相对较慢。”上海一位券商人士认为。
 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券商开始在薪酬体制上有所行动。那么在牛市行情下,此次涨薪之举到底是个别券商所为还是会实现行业普涨?
 “这个主要与公司的战略规划有关,接下来是否会有更多的券商实现薪酬上调不确定,但确定无疑的是,今年券商的年终奖应该十分丰厚。”北京一家证券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从券商的数据来看或就可看出其年终奖规模。
 以西部证券为例,12月份营收4.1亿元,环比增长97%,同比暴涨228%。但其在营收大增之下,净利润仅为0.6亿元。西部证券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12月份净利环比下降是因为按季度计提了各项费用。
 但华泰证券分析师罗毅指出,其原因在于计提了奖金。
 两融业务助推券商净利大增
 2014年四季度证券市场的快速升温,令证券公司“久旱逢甘霖”。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多数上市券商在2014年实现净利润100%以上的增长。值得关注的是,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券商创新业务在2014年快速发展,总规模已突破万亿的两融业务有望在2015年继续扮演证券公司重要盈利增长点的角色。
 多数上市券商业绩翻番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19家具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券商中,有12家实现净利润同比100%以上增长。其中,光大证券(行情,问诊)和太平洋(行情,问诊)证券的年度净利润分别实现了1158%和507%的上涨。大型券商中,中信证券净利润同比增幅居前。
 从部分上市券商已披露的业绩快报来看,融资融券业务成为证券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广发证券(行情,问诊)业绩快报显示,2014年公司投资银行、融资融券和资产管理等业务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3.95亿元,比上年增长63.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57%。国元证券在2014年业绩快报中表示,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34.73亿元,同比增长74.97%;净利润13.68亿元,较2013年增长105.94%。对于业绩大幅提升,国元证券给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财务杠杆率进一步提高,信用业务规模快速增加,收入增加较多”。宏源证券公告也显示,2014年公司紧跟市场创新的步伐,加快推进业务转型,融资融券、股权质押等资本中介业务迅速发展。2014年度,宏源证券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5.9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7.57%,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改善,公司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承销保荐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业绩增长所致”。
 券商“竞逐”融资融券
 业内人士介绍,券商之所以重视两融业务,主要原因在于其较为稳定和可观的利润贡献。截止到日,两融市场总规模已达到10679.57亿元,较日的3522.91亿元增加203%。尽管2014年11月央行降息,但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利率至今仍稳定在8.6%-10.6%。
 以融资融券为主的中介业务,已然成为证券公司业务的重中之重。根据中证协公布数据,融资融券业务自2011年正式推出以来发展迅速,2013年和月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达11.59%和17.56%,已成为证券公司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国元证券表示,2014年度公司资产和负债总额增加较多,资产负债率有所提高,主要因公司继续加大财务杠杆的运用,负债融资增加较多,以保证公司资本中介业务的快速发展。作为近日连续涨停的热门股,募资超60亿元的国信证券在招股书中表示,以融资融券业务为主的创新业务对传统经纪业务的贡献越来越大,此次发行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运营资金,主要用于融资融券等资本中介业务的开展、子公司的发展以及相关创新业务的开展等。第一创业则在预披露《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未来证券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要从纯中介业务向做市服务、融资融券等资本中介业务转型,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资金加速“输血” 两融规模短期难言触顶
 上周末,一则有关“叫停险资为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的传言流出并引发券商股剧烈的“踩踏式杀跌”,但随即召开的保监会内部会议澄清,并未叫停险资输血两融业务,相关试点工作12日正常运行,所谓的“大利空”风波暂告段落。
 实际上,近段时间有关两融的监管动态以及相伴而生的“乌龙”消息频频挑拨市场敏感神经。不过,无论是此前银行资金投资两融收紧传闻,还是监管层对两融进行“窗口指导”,最终均未得到证实,两融业务仍如火如荼开展。
 在市场人士看来,当前两融杠杆资金撬动行情的特征明显,两融资金的松紧状况会对市场行情产生叠加效应,并深刻影响着融资盘的操作,这令市场对两融业务动态消息敏感度较高。多家券商机构人士表示,由于两融业务在当下杠杆牛市中扮演重要角色,受到市场广泛关注,造成传言流窜、利空频出,不排除杠杆资金因恐慌性心理对常规的监管动作做“过分解读”。实际上,由于高额回报等因素刺激,多渠道资金正在加速“输血”进入两融,同时券商自身也在通过多种融资工具补充资本金、加大杠杆,两融规模短期难言“触顶”。
 利空传言频扰券商板块
 从去年年底开始,在杠杆资金推动市场行情大涨的论调背景下,券商两融业务始终盘旋着利空的魅影,而市场也对任何来自监管层有关两融业务的“风吹草动”高度敏感,这也引发了一系列引爆市场后旋即遭到否认辟谣的所谓“利空风波”事件。
 1月9日晚间有媒体消息称,多家保险资管公司接到保监会电话通知,禁止险资为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当晚华泰证券方面回应称,上述利空传闻是假消息,保监会约谈与证券业务相关的保险资管并提示业务合规风险,该动作却遭遇市场误读。
 据保险业内人士透露,上述监管部门内部会议召开目的在于听取险资参与券商试点阶段各家机构的业务开展情况,要求险资与券商在两融业务合作中加强风险管理,一方面加强对交易对手的甄别,另一方面则是选择与风控完善、资本金实力雄厚的优质证券公司合作,而该试点业务1月12日仍照常进行。而对利空消息的释放与扩散,另有市场传闻称是“险资为扩大参与两融业务,有意放出信号,测试监管层态度”,不过并未得到证实。
 实际上,这并非两融业务遭遇的首枚“利空诈弹”。去年年末,银行、券商和相关的两融收益权产品合作,这类新的盘活资产方式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而“银行资金投资两融受益权产品定位非标,导致券商从银行筹资开展两融的通道收紧”的传闻再度甚嚣尘上,成为打击券商两融业务的一记“重拳”。据某上市银行相关人士分析,由于监管尚未细化,部分银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两融统算作标准化资产,而目前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两融受益权是否被计算为标准化资产也仍存争议,这也意味着对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两融受益权并未受到明确限制。
 更早之前,有关监管层为防范风险对券商两融业务杠杆进行“窗口指导”传闻也被市场解释为收紧两融业务的利空信号。但据深圳某非上市券商两融部门负责人表示,从同行内交流了解,当时券商并未接到所谓对两融业务开展紧急“窗口指导”的文件,而在去年12月中旬证监会开展的两融业务盘查仅属于常规调查,存在市场对监管层理性检查的“过分解读”。“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的两融业务每年都会就合规、风控方面进行例行检查,并了解两融业务开展情况以及在具体操作是否与业务细则相违背或不匹配,并非市场所理解的监管层突击转向检查。”去年12月中旬,部分大型券商已经公告称,在此次监管部门的检查中操作规范谨慎、两融可控风险,所谓“监管利空”最终尘埃落定。
 “融资盘”恐慌致风波不断
 接二连三的两融“利空风波”多番挑拨市场敏感脆弱的神经,而从目前来看,监管层对券商两融业务的态度也已然成为影响券商股行情甚至是大盘走势的重要因素。1月9日下午临近收盘的最后半个小时,大盘遭遇诡异下挫,而后坊间流出“监管层传出收紧信号,禁止险资为券商两融业务提供资金”的负面消息,被市场各方视为导致此次大盘指数百点跳水的导火索。
 在去年12月10日,市场看空情绪也由于“券商两融业务杠杆面临证监会检查组检查”的消息而迅速发酵,造成当日券商板块在开盘震荡后持续跳水,在接近90亿资金逃离下,整个券商板块也以7%跌幅成为两市跌幅最大板块。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信证券等券商公告检查结果之后,券商股重大利空被澄清,12月16日再度疯涨,市场资金再度进场围猎券商标的。从利空消息流出到澄清,由监管动态引发的市场情绪性涨跌走势可见一斑。
 据市场人士分析,由于当前杠杆资金撬动市场行情的趋势基本确定,融资规模越大,对行情影响也会更大,这令市场情绪对券商两融业务可能出现的监管微调会产生恐慌性心理。东方平昇投资研究总监尹国红认为,当前市场融资盘较多,有关两融业务的政策松紧实际上和市场可用的杠杆资金息息相关,令市场投资者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动态信息高度敏感,“现在普通股民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在因为参与两融业务发生改变,两融的杠杆操作客观上令投资者不得不因股价小幅涨跌进行融资或融券的操作。而当前两融规模又会深刻影响市场行情涨跌,这种双重叠加的效应也是市场各方对券商两融高度关注的原因。”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作为本轮行情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起到加杠杆作用的融资融券业务备受市场关注,而在指数经历近期的快速拉升之后,资本市场各个主体都开始变得谨慎起来。“加杠杆是一把双刃剑,不但能助涨,也会助跌。”李大霄认为,行情的长期走牛需要上市公司业绩成长的支撑,本轮行情的快速演进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基本面,所以市场易受传言影响也就不足为奇。
 2014年12月中旬证监会表示,2014年以来,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等融资类业务快速发展,规模较大。为促进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规范有序发展,按照2014年证券公司现场检查工作的统一安排,证监会将启动第四季度现场检查工作,对部分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检查。“尽管证监会目前还没有明确动作,但我认为指数的快速上涨和杠杆的不断放大,一定程度上还是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李大霄如此表述道。
 不过,据上述券商人士分析,由于市场投资者对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理解不同,一定程度上也夸大了券商机构的两融业务风险,造成券商的两融频繁“躺枪”。“实际上,券商自身对两融的风控标准往往高于监管层面的底线要求,同时也会对能够融资的股票标的池进行进一步删选,如果融资资金所投资的股票已经处于高位,还会进一步缩减融资额度。”在该券商人士看来,两融业务本身的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而券商借助银行等通道补充资金,原则上还会提高门槛,对警戒线和平仓线有严格要求,其风控标准也会进一步抬升。
 申银万国研究也认为,两融业务实际影响面并不如市场想象那么大。一方面,融资融券余额市值比为2.5%,相比3%的国际水平,仍处于合理范围之内;融资融券交易占比18%,低于国际20-25%的水平,不存在两融加速暴跌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证券公司净资产为8000亿元,其加杠杆的业务仅有股权质押融资、两融及传统自营,券商有效杠杆2.5倍,相较境外,国内两融业务杠杆仍处于较低水平。此外,证券公司增加杠杆当前总体还是需求不足而不是供给不足,证监会放开收益凭证、短期公司债等债务融资工具,券商离合理的5-6倍的杠杆还很远。
 资金或加速“输血”两融
 多数券商机构认为,去年仅仅5个月时间内,券商两融余额从4000亿元到10000亿元,一方面是市场行情上涨刺激了两融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也是券商自身不断做大资本中介业务的结果,也是市场配合的过程。近期各家券商资金紧张的局面开始舒缓,短融、短债、收益权转让等工具开始募集资金,后续股权融资计划更是将引来巨量资金,消除资金供给瓶颈。
 据华泰证券非银板块研究员分析,当前险资存在加大输血券商两融的意愿。过去两年,险资快速配置非标,但2015年压力增大,原因是地方债务平台问题。而在2015年,险资大概率是要加大信用债、权益的配置比例,同时,非标如果维持原有比例,对于新增资金而言,券商两融无疑是个好出口。另据草根调研,某大型保险资管正研究参与力度,可以判断,2015年险资会适当降低资金成本参与券商两融,这也在另一方面表明保监会规范险资参与两融业务的风险管理行为合乎情理。
 与此同时,券商自身也正加速转型“资本中介”,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资金、放大杠杆来做大业务,融资的渴求相比过去更强烈。资料显示,除近期上市的国信证券外,国泰君安 、第一创业等8家券商处于IPO排队阶段,同时,证监会此前也发布公告支持证券公司探索发展优先股、减计债、可转债等新型资本补充工具。尹国红认为,对于上市券商而言,由于股价的持续上涨以及财富效应的积累,将会鼓励其扩大两融业务规模,加上上市资金的融资成本较低,充实资本金的能力也会更强。
 业内分析,收益的诱惑是各路资金竞逐两融业务的主要原因。据数据显示,目前融资业务的年利率为8.6%,融券业务则为8.6%至10.6%。兴业证券(行情,问诊)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券商创新业务推进,融资融券业务已经逐步转为证券公司常规业务,按照2014年上半年券商经营数据,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已占到券商收入的18%,成为券商新的利润来源。
 另据券商机构业内人士透露,为吸引客流,当前已有券商机构开始测试取消两融业务“柜台开户 ”,采取电子化操作方式来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两融业务,部分券商针对部分额度小、风险等级较低的两融客户由机器系统自动处理授信,提高两融开户速率,拓展两融业务的客户量。上述人士认为,若监管层放松,电子化开通两融业务或将成为下一步券商创新业务的重点,这也会进一步刺激两融规模的放大。
 有机构测算,两融余额未来万亿以上的空间,目前远远未到“天花板”。兴业证券分析师曾素芬在研究报告中表示,两融业务当前明确受到的限制由券商净资本及杠杆倍数监管所带来的,两融业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该业务能否持续放量主要取决于市场表现以及券商的资金安排,当前的各项监管并未对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形成明显制约。
 华泰证券:融资渠道打开, 信用业务迎新巅峰
 华泰证券 601688
 研究机构:宏源证券(行情,问诊) 分析师:易欢欢 撰写日期:
 公司融资渠道打开,或将带来千亿级别新增资金。公司拟通过港股IPO、短期公司债、次级债、受益凭证以及融出资金资产证券化等五种途径实现公司融资端的迅速扩张,若此次五种融资方式全部按上限完成,则至少将为公司提供千亿级别新增资金。
 公司资本中介业务或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2014年3季度以来,公司信用业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三季度实现净利息收入6..1亿,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86%,截止10月末,公司两融余额已达393亿,环比26%,在19家上市券商中增速排名第一。此次5项融资计划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资金实力,保证公司资本中介业务高速发展。
 互联网证券先发优势明显。华泰证券作为最早尝试互联网证券业务的大型综合性券商,先发优势明显。随着公司互金的不断推进,公司交易额市场份额不断攀升,2014年第三季度,公司交易额市场份额达到6.57%,超越中信,成为行业第一。同时公司佣金率水平已低至万分之五,其他券商要重新获得华泰的客户,需付出更大成本和佣金优惠,华泰先发优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融资渠道打开,将推动资本中介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增加公司杠杆水平,提升ROE,带动公司估值提升,公司互联网证券业务先发优势明显,成效显著,预计公司14/15年EPS为0.51/0.55元,上调至买入评级,第一目标价15.19元。
 海通证券(行情,问诊)事件点评:H股增发补充资本,创造估值提升空间
 海通证券 600837
 研究机构:群益证券(香港) 分析师:郑春明 撰写日期:
 结论与建议:
 12月21日晚,海通证券发布H股定增预案,拟以15.62港币/股价格,发行19.17亿股,募资299.43亿港币,主要用于信用交易类业务。我们认为本次定增将有效补充资本,并提升公司长期竞争力,同时显著降低了公司估值,为上涨带来空间,预计增发后公司2015年A/HPB将分别降至2.2X、1.5X左右,维持A/H股“买入”的投资建议。
 资本得到补充,估值得以降低:海通此次增发H股发行约19.17亿股,发行后总股本提升至115.02亿股,本次发行股本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6.67%;发行后将补充约24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净资产,以2014年Q3数据静态计算,净资产将提升约36%,BVPS增厚约14%;我们发行后公司2015年PB将由3.0X降至2.2X左右,对比目前A股券商估值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发行价较H股折价约16%:海通证券与承配人签订了认购协议,本次H股增发发行价格确定为15.62港币/股,较认购协议签署前30个交易日H股均价折价约5%,较H股最新价(18.6港币)折让约16%,较A股最新价(22.51人民币元)折价约45%;不过考虑到目前H/A折价本身已达到34%,因此在H股不同的市场体系下增发价格尚属合理。
 参与者多为资管机构:本次参与的发行人共有7家,分别为DawnState(88.94亿港币,占发行后股本4.95%)、鼎胜(77.55亿港币,4.32%)、Vogel(38.74亿港币,占发行后股本2.16%)、睿丰(34.90亿港币,占发行后股本1.94%)、Amtd(23.27亿港币,占发行后股本1.30%)、MarshallWace(20.54亿港币,占发行后股本1.14%)和新华(15.50亿港币,占发行后股本0.86%);其中DawnState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间接持有,Vogel为史玉柱之女史静全资拥有。
 资金主要投向信用交易类:公司公告将此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信用交易业务,其中60%用于融资融券,15%投向约定购回及质押回购,10%用于开展结构化销售交易业务,10%用于补充营运资金,5%用于增资直投子公司。
 11月末海通两融市场份额目前为5.38%,市场排名第七位;由于融资融券以及质押回购等业务收益见效迅速且确定性强,预计也将有效抵消增发带来的股本摊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海通证券各项业务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今年业绩增长低于同业水平,主要是由于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所致;预计公司年净利润分别增长85%、44%至75亿元、108亿元。我们测算2014年海通证券A股的PE、PB分别为28.2X、3.2X,在行业中处于偏低水准;假设2015年H股增发完成,考虑到增发后净资产的增厚以及业绩提升对股本摊薄的抵消,2015年A股PE、PB将分别录得19.5X、2.2X,H股PE、PB更分别低至13.4X、1.5X,创造了较大的估值提升空间;维持A/H股买入的投资建议。
 广发证券:创新业务结硕果,多重利好露峥嵘
 广发证券 000776
 研究机构:中银国际证券 分析师:魏涛,孙洁妮 撰写日期:
 今年以来,券商的业绩和股价齐放异彩、万山红遍。在无风险利率下降、证券行业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我们战略性看好券商行业。广发证券作为行业里的蓝筹股,具有强大的创新基因和市场弹性,我们看好公司在赴港上市之后的股价表现。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创新业务“敢为天下先”,积极转型带来新的盈利增长模式和拐点,公司迎来快速成长期。在深入分析了广发证券在过去十年积极创新、勇于创新的发展历程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司将以最大的智慧和全部的热忱,投入到证券行业创新改革的浪潮中来,我们也期待公司在诸多行业热点(如期权衍生品设计、新三板做市、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可能有的突破性表现。
 广发证券具有股权激励的预期,并有复制太平洋(行情,问诊)证券、锦龙股份等股价走势的潜力。遵循我们之前提出的逻辑——民营资本的进入和长效股权激励是下一轮刺激券商股价的主要助推力,我们认为广发证券完全有理由在接下来一年大展身手。
 公司发行 H 股有利于增加公司资本金实力,拓展海外业务;雄厚的资本实力将使公司在创新业务中大为受益,助力公司的国际化有序推进。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资本市场有一定不稳定性。
 预计公司14年和15年EPS 分别为0.73和1.02,对应PE 估值35.88倍和25.68倍,公司股价相对板块被低估,预计公司的合理价值为32.00元,对应15年31.37倍PE。我们看好广发证券的后续表现,认为其将会是一只极具业绩发展和创新性潜力的牛股,结合现在的牛市行情,我们给予广发证券32.00元/股的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国元证券(行情,问诊):业绩大幅提升,受益于安徽国企改革
 国元证券 000728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丁文韬,吴绪越 撰写日期:
 【事件】国元证券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提高5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9.43亿元,同比上升79%,对应EPS0.48元,归属于母公司的综合收益12.27亿元,同比提高185%。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同比47%,环比3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36亿元(同比46%,环比40%)。截至2014年9月末,公司净资产167亿元,BVPS8.50元。
 【点评】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9%,主要来自于投资、投行及创新业务的增长:1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79%,股债市场均走强带来公司自营投资收入同比大增140%是最主要的原因,自营收入占比达到37%,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其次,融资融券和股权质押等信用业务规模的提升带来利息收入的进一步增长61%。IPO的部分开闸带来投行业务同比提升。
 自营收入同比大增140%,或得益于股债市场的走强:截至9月末,公司自营规模111亿元,较年初增加16亿元,实现收入8.17亿元,综合年化收益率9.8%,较公司往年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公司投资结构中以债券为主,14年债券市场的走强是自营收益提升的重要原因;三季度以来股票市场的回暖给自营带来业绩弹性。同时,公司也部分投资于信托、券商理财等金融产品,贡献稳定的收益。
 信用业务等创新业务持续: 截至9月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71.36亿元,较年初增长74%,市场份额1.17%,与年初持平。14年股权质押业务质押股票市值9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30%。信用业务规模进一步增长带来利息收入的持续提升。
 佣金率下滑或对公司经纪业务带来冲击:2014年前三季度,在市场总体股基成交量增长21%的背景下,公司成交7600亿,同比增长16%。而经纪业务佣金收入仅与去年同期持平,佣金率由13年的0.084%下滑至0.074%,经纪业务收入占比由40%以上下滑至30%。佣金率下滑的影响已经显现。
 【投资建议】公司在创新业务上积极加强投入,业绩和估值均将提升;同时,公司第一大股东国元集团或将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长期的激励机制和效率提升具有积极意义,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传统业务年净利润分别为12.23亿、13.13亿元,对应EPS为0.62元、0.67元。目前股价对应14年动态PE23倍,动态PB1.7倍。给予公司目标价15.50元,对应14PE2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下跌对业绩和估值带来的双重压力。
 中信证券:定增助力资本中介和国际业务发展
 中信证券 600030
 研究机构:宏源证券 分析师:易欢欢 撰写日期:
 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5亿股H 股,本次发行对象为独立于公司、非公司关连人士的10名以内的投资者。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日前5个交易日公司H股收盘价均值的80%。新募集资金的70%将用于资本中介业务,20%将用于跨境业务发展和平台建设,10%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报告摘要:
 此次融资规模或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左右。按照公司港股最新的收盘价27.75元作为参考,最高发行价选取收盘价,最低发行价选取收盘价的80%,则中信有望通过此次港股定增募集266-333亿元资金。若考虑杠杆水平及后续可能的债务融资,按3季度4倍杠杆计算,则公司业务规模(资产端)有望扩大亿元。
 从偏融资型向做市交易型转变,公司资本中介业务量价齐升。截止目前,公司资本中介业务的规模为1900亿,随着两融规模的扩张以及其他两融类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资本中介业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也因此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公司测算的资金缺口为1500亿),此次股本融资计划将有效缓解资金端矛盾,促进资本中介业务量上获得快速提升。同时公司的资本中介业务正逐步从偏融资型逐步向偏做市交易型转变,该业务的收益率水平也将获得较大的提升。
 从跨境业务走向国际业务,公司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相比国际投行,公司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国内客户资源,相比较国内同行,公司的优势体现在其国际化水平和品牌优势,基于此,公司制定了明晰的国际化路径,即从国内企业的跨境业务逐步向全面的国际业务过度。当前中信已完成对里昂的收购,建立了重要的国际化平台,积累了大量的海外机构客户。此次定增募集资金的20%将用于跨境业务发展和平台建设,此举必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契合当前两大投资主线:一是加杠杆,做大资产负债表,提升ROE 水平,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在融资渠道和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在资金配置上也有更多更优的选择余地;二是“一带一路”所掀起的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新浪潮,为国内投行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作为国际化水平第一的国内券商,公司已经制定了明晰的国际化战略,并初步搭建了国际化业务平台,因此公司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最大受益券商。基于此我们继续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预计14/15年EPS 为0.75/0.87元,维持买入评级。
 光大证券(行情,问诊):集团重组有序推进
 光大证券 601788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刘义 撰写日期:
 公司发布公告,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财政部共同设立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而间接收购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国务院的批准。本次收购尚需履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豁免收购人的要约收购义务的审核程序,尚待根据《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办理有关程序。
 集团股权关系理顺
 光大集团前身是1983年在香港创办的紫光实业有限公司,于1984年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属于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1990年,中国光大集团在北京成立总公司,即光大集团北京总部,而此前的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改为香港总部,且北京和香港总部互不隶属,形成了独特的“一个集团两个总部”的模式。这种独特的模式也导致了光大内部缺乏协同。
 本次收购是由汇金公司参与光大总公司重组改制所引起的,即财政部以光大总公司净资产、100%的光大香港股权及对光大总公司2,374,560,000元债权本息出资,汇金以持有的部分光大银行(行情,问诊)股份及其他资产出资共同设立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由此取得光大集团股份公司55.67%股权,从而间接持有光大证券67.25%的权益。
 通过该重组方案,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光大集团双总部问题,也理顺了汇金公司--光大集团--光大银行的股权关系,集团下属企业均并表进行管理,形成了一个牌照完整、股权结构清晰、具有协同效应的金融控股集团。
 投资建议
 目前,券商股中我们首推光大证券:1、公司2015年业绩大幅增长的确定性很强;2、非公开发行有望成为公司股价催化剂;3、光大集团股权关系理顺,并有整体上市预期。维持“买入”评级,强烈推荐!
 太平洋:自营业务表现优异,资本中介型业务爆发式增长
 太平洋 601099
 研究机构:银河证券 分析师:赵强 撰写日期:
 核心观点:
 1.事件公司发布了2014 年三季度报告。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1)业绩增速继续冠绝上市券商,杠杆率仍有大幅提升空间。
 截止2014Q3,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8.74 亿元,同比增加120.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0 亿元,同比增加343.44%;EPS0.114 元,同比增加137.50%; ROE 同比大幅增加4.31 个百分点,达到7.94%,业绩增速继续冠绝上市券商。截止三季末,公司总资产杠杆率为1.59,剔除客户资产后的杠杆率仅为1.20,由于定增因素主动杠杆率较年初下降了14.72%;目前 公司正在申请发行不超过10 亿元的公司债以期进一步利用充裕的加杠杆空间。
 2)经纪业务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债承发力投行业务增长1.38 倍。
 公司2014Q3 的股基交易市占率约为0.23%,与去年同期持平,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归功于今年三季度市场交易活跃度整体同比大幅增长42.4%,公司报告期内经纪业务收入达到了1.02 亿元,实现同比增幅32.85%。投行业务方面,尽管公司在三季度没有完成股权融资项目,但凭借其在债券承销方面的收入实现了净收入0.16 亿元,同比增长1.38 倍;目前公司IPO 项目有效在会数量为5 单。
 3)自营业务保持优异表现,资管业务稳步开展。
 公司三季度实现自营业务投资收益约2.33 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3.01 倍;截止2014Q3 期末自营业务规模为27.33 亿元,较2014H1小幅减少了6.28%;据此估算的公司单季度自营业务年化投资收益率达到了17.60%,持续了今年以来的优异表现。2014Q3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0.13 亿元,由于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原因,同比增幅达到90.07%。
 4)两融业务规模单季度爆发式增长,资本中介型业务总体发展迅猛。
 公司自今年取得两融业务牌照以来资本中介型业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三季度末,公司两融余额达到10.03 亿元,单季度增幅高达3.05倍;公司单季度实现利息净收入0.93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43 倍。此外,公司三季度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余额达到了35.26 亿元,较今年初大幅增长了3.77 倍,主因为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同样爆发式增长。
 3.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极具特色的区域型小券商,今年明确迎来了业绩拐点,自营业务及资本中介型业务的表现尤其突出,因此维持“推荐”评级,并大幅提高此前的盈利预测至 年摊薄EPS0.139/0.28 元。
 招商证券(行情,问诊):投行与双融业务大幅增长
 招商证券 600999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 分析师:何宗炎 撰写日期:
 投资要点: 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8.1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加60.08%,符合预期。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72亿元,同比增加48.1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加60.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03.09亿元,同比增加51.52%,加权ROE 为4.58%,同比上升0.58个百分点。
 投行、资产管理、自营和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大幅增加。经纪业务净收入23.74亿元,同比增加9.60%,收入占比36.12%;投行业务净收入8.04亿元,同比增加256%,收入占比12.23%;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106.57%,收入占比4.31%;自营业务净收入18.08亿元,同比增加32.65%,收入占比27.51%;三季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为344.91亿元,同比增加120.43%,利息净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153.88%,收入占比19.43%。
 公司净利润率逐步提升。营业利润率为48.31%,同比增长4.3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率为38.54%,同比增长2.85%,总杠杆为3.26倍,同比增加0.12倍,剔除客户保证金之后的杠杆为2.29倍,同比增加0.18倍,由于公司增发融资,有效杠杆略有下降,当前有效杠杆为1.65倍,同比下降0.3倍。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增发后,净资产规模大幅提升,为今后开展资金类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上调2014-15年公司EPS 盈利预测至0.6元、0.72元,分别增加11%和20%,对应目前股价的PE 为19倍和15倍,维持“增持”评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凭证逾期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