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P2P不幸踩雷,该如何维权

行业的备案延期基本是定局了,合规无望与那些原本目的就不单纯的平台,大部分都会被清理出局的,那么对于者来说p2p平台雷了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分清平台的问题是属于恶性诈骗还是经营不善,如果是诈骗就可以直接报警,如果是经营不善的话就要具体到细节上分析。我们可以考虑平台是因为违规操作导致暴雷还是平台的风控措施没做好。
假设问题的根源是自融那便涉及违法犯罪,我们在谈判的时候也会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要求平台兑付本息的可能性也会相当高一点。如果平台只是风控管理不善,那么就不涉及违法违规,加上很多平台都表明“不保本保息”,理论上就不会偿还本金。
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平台协商解决,共同探讨出一种可行的赔付方案。

我们维权的目的就是为了追回本金、减少损失,因此投资者可以告诉警方自己投资和损失了多少钱,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多搜集一些证据来证明,比如:
证明你是受骗人的材料,比如身份证或者组织的营业执照等;同时还要证明你确实投资的材料,最常见的就是投资协议和充值记录。
那么我建议大家不要删除你的支付凭证短信,投资后可以把出借协议保存下来。

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再加上缺乏法律方面的知识,维权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那么我建议大家可以加入一些维权的群,集思广益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是比较靠谱的方法。
一方面一些平台确实是因为经营问题导致兑付困难的话,平台会建立起管网维权渠道和投资人协商;另一方面管网渠道也可以看出平台的诚意如何,究竟是真心兑付还是借口拖延时间,一个人看不出来难道一群人还看不出来吗?

上个月闹得沸沸扬扬的中汇盈事件终于有了结果。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微财富正式回应该事件,选择为其“兜底”,用户可将“中汇盈”项目债权转让至微财富,由微财富合作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债权追偿,用户可以如期拿回本金和收益。

这无疑让不少涉事的投资人长舒了一口气,但却让行业开始反思:到底兜底是不是合适的选择?而更多的投资人则关心,投资P2P万一不幸踩雷了该怎么办?

A 项目出了问题,平台有

2014年显然是P2P爆发增长的一年,野蛮生长必然伴随着风险丛生。来自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贷运营平台达1575家,贷款余额也突破千亿元。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问题平台不断涌现,数据显示,仅12月单月问题平台数量达92家,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

“这其中并非都是一心就想着跑路的”,广州本土的P2P平台礼德财富洪凯彬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平台出问题并不一定都会跑路,而跑路的平台一开始或许就是个骗局。在他看来,之所以问题平台变多,一方面是因为行业持续低门槛,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完全冲着骗钱去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平台自身的风控能力薄弱,一旦出现问题就措手不及。

那么,当平台项目真的出现问题,甚至逾期的时候,到底有什么办法能解决问题?对于平台来说,当平台上的借款项目发生逾期甚至违约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选择就是兜底或者不兜底,比如去年红岭创投承诺垫付坏账约1.6亿元,而与此同时,面临1280万元项目违约的贷帮网却坚持选择了不兜底。

近日,有P2P行业的内部人士梳理了P2P平台面对项目逾期和违约时候的三大处理方案:一是找回平台的担保方,由担保机构先行垫付;二是开始处理项目的抵押物,暂且由平台先行垫付;三是寻找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债权追偿。当然还有一种另辟蹊径的方式,就是直接将恶意拖欠不还款的“老赖”告上法庭。

B 平台出问题,投资人有三种办法自保

“只有平台不断出现问题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才会出现跑路的现象”,一名P2P平台的老总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一旦平台出现问题,对于投资者来讲无疑就是“踩雷”。

踩雷之后有什么办法能够自保呢?一位P2P业内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比较主流的解决方式有三种:一是采取直接报案的方式,采取此种途径维权一般都是到了“人去楼空”、万不得已的地步,即已经完全丧失了谈判的余地,一旦报案可能会作为刑事案件立案,相对来说成本较小,但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后,能否追讨回自己的投资资金还很难讲;二是在平台一出现问题并贴出公告之时,就选择和其他投资人一起抱团,集体与平台进行协商解决,特别是对于一些只是短期内流动性存在问题的平台来讲,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有追回投资款项的可能;第三点则是完全依赖于媒体监督进行,寻求政府干预,但根本上还是会回到前两种解决途径。

到底哪种办法是最佳解决途径?对此,上述P2P业内人士没有直接给出回答,只是建议投资者在发现自己投资的平台发生提现困难或是平台发布公告后,应该先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了解平台内部的情况,即应该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到底是平台短时间内出现流动性问题,还是平台上的项目大规模出现逾期或者违约,甚至是平台老板已经卷款跑路。

他认为,上述三种问题性质都不一样。“如果是跑路,应该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向当地刑侦机关进行报案”,但是对于平台短期出现流动性问题,或者只是单个项目逾期,他建议投资者先行观望,并积极与平台联系沟通,看有没有平台“兜底”的可能性。

如果投资平台遭遇踩雷,投资者需要保留哪些证据?有业内人士建议,一般而言,需要投资者在网页尚能正常登录时,下载网络版的借款合同、支付凭证以及网络公告的截屏等。如果遇到平台坚持不兜底但也并没有跑路的情况,该名业内人士表示这并非意味着投资人一定会有所损失,所以更应该联系平台进行法律诉讼程序。

投资人如何预知自己的风险?

对于投资P2P平台的投资人来讲,到底有哪些渠道可以控制风险?礼德财富的CEO洪凯彬认为,首先要避免平台自身“踩雷”,一是需要平台真实地了解清楚借款人相关的背景资质以及运营能力,同时考察好相关担保人的能力;二是要做到万无一失,需要提前考虑到项目违约的处置方案,即一旦发生违约,该如何处置抵押物或者进行追索。“事实上风控不仅要控制风险,还要在风险发生之时具有应对风险的能力”,洪凯彬表示,比如在接受抵押物的时候,平台就应该优先考虑抵押物的流通性和变现能力。

那么投资人又该如何预知自己的风险?在广州e贷的总裁方颂看来,如果投资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对平台进行实地考察,“或者最起码要对其背景做一个详细的了解,这也是投资人对于自己负责任”。

在方颂看来,做金融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对风险进行控制,“P2P创始人团队的背景和能力十分重要”。他认为,创始人团队有着风控经验,曾在银行信贷部门或者在其他金融机构从事过风控运营工作的团队更值得信赖。

洪凯彬则认为,在挑选安全的平台时,更应该看平台公布的信息是否详尽和透明,具体包括这个项目的借款的用途、还款来源以及是否有第三方担保、是否有资金托管等问题,“甚至要提前了解平台处置坏账的能力和途径,而一个透明的平台一定是会在其网页上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张玥

登录后获取更多阅读权限

以互联网为媒介,2015年P2P把民间金融的疯狂与脆弱都摊在了台面上。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截...
出现坏账,我可不可以埋单?这次埋了,业务得到极大发展,从1个亿到5个、10个亿;做风险业务...
全国的P2P平台数量由2012年底的240家飙升到2014年上半年的近1200家,上半年行...
P2P行业的乱象,终于引致监管层严厉新规的出台。新规强调保护投资人利益,确认了P2P公司的...
银行理财收益率不断下降,股市一时半会指望不上,实业投资又怕亏本。房子成了性价比最高的理财渠...
面对血本无归的惨痛结局,是否真的只有自认倒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