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干干香菇要泡久了好不好好

我们家那边算是世代种植香菇,三面环山,坏境特别的好,种植出来的香菇肉肥嫩。但是那种香菇贩子在我们那边去收都巨便宜,我看着那些大城市的超市香菇,价格都翻了好几倍,品质也是一般般。我想做一个香菇初加工长,不知道未来香菇的前景如何?像香菇出口主要是出那些国家,需要达到什么标准或者做什么认证吗?有没有专家分析下?

从目前各方面得到的信息看,今年香菇的产地收购价格比去年下降至少30%,个别产区平均收购价格低于2元,很多香菇栽培户都在考虑明年是否继续栽培香菇。从工厂方面看,香菇工厂化的技术还有太多局限,重要的是工厂化香菇的质量很难达到基地菇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工厂化目前还没有竞争力,很多香菇工厂化企业也在犹豫,香菇工厂化在中国是不是行不通?

首先,香菇工厂化是食用菌行业发展必然的结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还记得当年北上南下的河北菇(白金针菇)吗?当工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基地菇自然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这不是菇农和工厂之间的博弈,这是食用菌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产力的进步,菇行天下当然也不愿意看到菇农无法生存,但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事实,不会受人的主观意愿所影响。

之前菇行天下也写过几篇分析香菇工厂化的文章,一篇是,还有一篇,这两篇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香菇工厂进程的不利因素,今天这篇文章菇行天下分析一下中国香菇工厂进程中几个关键问题该如何解决。

香菇不同于金针菇,金针菇刚开始工厂化的时候,栽培模式很清晰,就是瓶栽的方式,因此香菇工厂化首要的就是要确定香菇工厂化的生产模式,香菇工厂化未来可能的生产模式有三种:中国菌棒模式、日本透气袋模式、瓶栽压块模式。

中国菌棒模式:在基地菇模式下技术很成熟,甚至出口到韩国和日本的香菇菌棒在当地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中国菌棒模式在工厂化上存在几个重要的技术瓶颈,如设备效率低,接种不方便等。

日本透气袋模式:是日本常规的香菇工厂化模式,从装袋、接种、培养等环节都可以实现工厂化操作,但是就日本这些年的发展看,透气袋模式至今工厂化技术仍然不是很成熟,从日本得到的相关信息看,日本对于香菇工厂化技术的提高没有足够的动力,原因在于日本香菇生产利润较高,目前的生产模式足够获取足够的利润。

瓶栽压块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未见正式生产的相关消息,不过,菇行天下认为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中国目前阶段的实际情况,可以消耗一部分产能过剩的金针菇产能,而且,用瓶栽的模式,在压块前生产技术非常成熟,菌丝生长周期可以大幅缩短,完全实现工业化。

可以说,以上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直接导致香菇工厂化方向不够明确,很多投资者犹豫不决,不知道采取哪一种模式进入香菇生产中,菇行天下个人认为,以上三种模式都不是未来最适合的中国香菇工厂化模式,只有经过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摸索出适合中国的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企业的前期投入,需要先行者。

可以说,在食用菌技术人才中,香菇技术人才是最为短缺的,特别是具有工厂化生产经验的,香菇在我国虽然有几十年的大规模栽培历史,但是大多是的香菇技术员都是基地菇类型的技术员。这些年,一些有食用菌教学传统的高校也培养出一批食用菌技术人才,但是这些技术人才大多进入到了金针菇、杏鲍菇等工厂化成熟的企业中了。

香菇和金针菇、杏鲍菇等品种最大的区别和难点在于香菇的出菇管理,这方面就更缺乏有工厂化周年库房出菇的技术员,而且,香菇工厂化人才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设备、设计、管理等能力。

因此,菇行天下建议香菇企业、高校应该重视香菇工厂化人才的培养,一个行业是一代人造就的,就像最近众兴和雪榕的上市,这是有一大批瓶栽金针菇的技术人才的支撑,才有了中国瓶栽食用菌今天的辉煌!

菇行天下也提到过日本的香菇工厂化菌种是最好的,但是我国这几十年在菌棒模式下也有很多性状优良的品种,我们应该在这些品种中进行筛选、育种,而不应该一味的引进日本菌种,如果那样将来会一直对日本菌种产生依赖。

筛选菌种、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疑,在未来,这个工作因该是企业承担的,企业只有在技术、菌种上进行足够的人力、资金投入,才能支撑中国香菇工厂化的发展。

香菇工厂化之路的希望在于技术和人才,在于创新,这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香菇也会涌现出上市公司,中国工厂化生产的香菇会走向世界。

菇行天下【QQ号/微信号:】,菇行天下食用菌交流群:。

本文由菇行天下原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香菇要泡久了好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