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彩有什么套路贷未获利的人如何量刑方法套路吗?

日前,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瞿某某等三人诈骗一案在宝山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方正杰带队出庭支持公诉,整个庭审持续七个多小时,公诉人团队合理分工、配合流畅,针对被告人“没有套路”的辩解打出了一记精准的“组合拳”,取得较好庭审效果。该案也是宝山区院贯彻检察长直接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工作机制的一则典型案件。

2015年1月24日,被告人傅某、郝某、朱某以“未成年人借钱不用还”为幌子,在被害人杭某原本只想借款3,000元的情况下,进一步诱骗杭某借款4万元,并通过王某(另案处理)、被告人唐某将杭某介绍给被告人瞿某,谈妥由后者作为资方放贷,并让杭某签下欠款16万元的借条。同年8月10日,瞿某伙同被告人应某以上述16万元借款“利滚利”已达到90万元为由向杭某索要欠款,转而又以抵押名下房产借新贷还旧贷、并由瞿某帮杭某放贷赚利息赎房为饵,诱骗杭某从家中将房产证偷出并过户给他人取得“贷款”,骗取杭某150余万元。

(因案情需要,该案拆成2个案件起诉)

那么,什么是“套路贷”诈骗?

在本案中,被害人之一杭某某是如何从起初借3000元,到后来被“套路贷”强行以房屋还款?

这是一起典型的采用写翻倍条、银行走流水、编造违约、强行索要高额“还款”的“套路贷”诈骗案件。而这个“套路”分为两个阶段:

未成年人借3000元至5000元不用还!有意者私聊!

以傅某为首的中介团伙主要是在在微信朋友圈编发“未成年人借3000元至5000元不用还”的假信息,由圈内的朋友寻找合适的未成年人,并通过王某某来找资方某放贷公司公司完成“空放”,借款也由最初的3000元至5000元变成3万元至4万元,多出的几万元“借款”全由这些中介瓜分。

在此阶段中,在杭某某本欲借款3000元的情况下,傅某等人进一步诱骗其借款4万元,并介绍瞿某某作为资方向其“空放”16万元(瞿某某向杭某某的银行卡中打入16万元,后让杭某某当场取现12万元还给瞿某某),其余4万元交给傅某某等人,其中3.5万元作为中介费由傅某某等人瓜分,杭某某实际得款5000元。

以瞿某某为首的资方团伙主要是对中介团伙介绍过来的未成年人以“空放”的手段骗钱骗房,主要有以下行为,一是让被害人写虚高借条;二是制造违约或编造违约的借口;三是以暴力、威胁的手段进行讨债;四是找人平账,债务更加翻倍;五是通过向未成年人父母要债或过户房产的手段实现诈骗目的。

在此阶段中,“套路”再次升级。瞿某某等人在几个月后找到杭某某(此时杭某某已成年),告知其上述16万元借款“利滚利”已达90万元为由向杭某某索要欠款,并诱骗杭某某抵押名下房产贷款,一部分归还欠款,一部分由瞿某某放贷赚利息赎房。后瞿某某伙同应某,找锁匠并诱骗杭某某从家中偷出房产证,在抵押贷款操作不成的情况下,进而诱骗杭某某将房产过户给马某某(另案处理)。直至马某某将房产再转手给杨某,杨某要求入住时,杭某某及其家属才发现瞿某某还与其的房产证系伪证。

关于“套路贷”诈骗,检察官有话说……

回顾高利贷的发展史,我们发现有1.0、2.0、3.0的阶段。1.0阶段,以高额利息作为盈利手段。2.0阶段,高额利息之外,收取砍头息。3.0阶段,目的不再是利息、砍头息的蝇头小利,而是虚高数倍的借条乃至被害人的房产,而所谓的资方已经呈现出公司化运作的规模。时至今日,套路贷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毒瘤。

在办理本案的过程中,在与被害人范某某父亲的电话中,范父称虽然过去了很长时间,范仍然时不时会从睡梦中惊醒,而且,在范的学校,辅导员老师称范这种被骗的经历绝非个案,在2014至2016年,学校发生过多起这样的事情,多数家长为了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的安宁,选择还数万元不等的金钱,以此换取孩子生活的安宁。以至于到范这里,老师称学校在应对这类问题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此亦欣慰亦心痛,欣慰的是有经验的老师能够帮助范某某尽快重返校园,重回学业;心痛的是高利贷的魔瓜打破了校园的宁静,伤害了学生的心灵。

本案的另外一个被害人杭某某,祖辈疼爱孙女,赠予她一套房子,就这样被骗走,其涉世未深的内心承受了同年龄大学生所不能承受之重,给其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即便瞿某某等三人全额赔偿194万元,也弥补不了房子如今300多万元的损失,更弥补不了杭某某及家人在其中所遭受的痛苦。

庭上的三名被告人,也有父母要赡养,也幼子要抚养,公诉人常常想,你们的父母将你们养育成人,绝不是为了让你们设计套路来骗人钱财,而你们的子女,也绝不想以你们为榜样长大成人。如此诈骗行径,非法律能容、非道德能容、非良心能安。

作为法治社会的公民,人人都不希望自己和家人生活在一个骗子横行的时代,更不希望自己遭遇到骗子的套路。在瞿某某看来,全因为被害人的傻才能让他们赚钱如此容易,但是,在公诉人看来,是因为骗子的贪婪无底线才让未成年人的世界是充满了险恶,对于这类骗子,法律必须严惩不贷。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套路贷案件每天都在上演,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以为幌子,让人倾家荡产,对社会危害十分大。你看,有一名男子掉入了“套路贷”陷阱,借1000元一年后滚成180万,现在套路贷惊人骗术曝光了。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到低利息、无抵押的电话,其实,这些“套路贷”,一步一步把你拉进陷阱里。然而,有一名女大学生买手机不够钱,于是,就去贷款1000元,但是,这名女已经掉入了“套路贷”陷阱,最终,被逼跳楼。现在套路贷惊人骗术曝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半年欠下78000多元

“套路贷”的“借款”是被告人侵吞被害人房产、的借口,所以“套路贷”是以“借款”为名行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之实。5月22日,大河网记者从新郑警方获悉,新郑市公安局民警跨省千里追踪成功将一个“套路贷”团伙端掉,27名嫌疑人落网,这也是中原地区首次打掉的“套路贷”团伙案。在此,大河网记者为您揭秘“套路贷”惯用套路,提醒各位网友不要上当。

一笔1000倍利息的贷款

2018年2月9日上午,河南省新郑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民警在与其交谈中了解到,他在网上借了别人的钱,可越借越多还不起了,不知道公安局管不管这种事,如果不还“贷款”是不是自己也违法?

原来,2016年7月份一个朋友要结婚,刚上班不久的赵先生手头突然有点紧张,随礼想找人借1000元,可又觉得找人借钱很没有面子,看到手机上发来可以无抵押贷款的信息后,他顿时眼睛一亮,想着反正贷款又不多,而且发了工资就可以还。他马上回复信息说想贷款,很快一条发来,让他加入一个“无抵押贷款QQ群”。

按照对方的要求,上传了等有关证件,放款人让他打了1200元的欠条,扣除周200元,对方在网上付给他现金1000元。为了防止出现借钱不还的风险,他又给网上的中间人打了1000元的欠条。如果按照约定还款1200元,两张欠条同时作废,如果逾期不还就变成了贷款2200元。

一周过去了,单位的工资没有发下来,会计说工资还要再等几天。眼看贷款就要逾期,欠账1200元要变成2200元,赵先生手机里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还钱。

就在赵先生为难想求助时,“无抵押贷款群”一位美女向赵先生伸出了援助之手,她愿意帮助赵先生解决燃眉之急,条件同样是“以贷还贷”的周息贷款。贷款1420,还旧账1200,外加利息220元。赵先生的欠条自然要增加了2420元。

在“善解人意”客服人员的诱导下,赵先生的贷款逐步在加大,贷了又贷,还了又还,还不清的利息,还不清的贷款,慢慢的出现了“以贷款养着贷款”,赵先生甚至算不清违了多少约,贷了多少款。

在反反复复的催款还款的日子里,赵先生如同掉进了无底深渊,直到有一天网上的客服告诉他,贷款已经累计150多万。原来一直和蔼可亲的借款人露出丑恶的嘴脸,在威胁恐吓还钱的同时,告知赵先生已经委托律师到起诉他,他父母帮他买的车子和房子。他才忐忑的想拨打110打听打听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已经违,是不是能少还点钱。

女大学生小文受害更有特点,小文是一名大三学生,她上大二的下半年,她看到同宿舍的女生都换了手机。她也想和同学们一样把手机换一换,家里给的生活费每月也只有几百元。她开始找了一份兼职街头促销的工作,一天能挣到100元,开始为换手机攒钱,就在她拿到第一个月1000多元工资的时候,就想着要是能再借1000元就好了,可以先买了手机等下月发工资再还钱。

就在她问了几个同学没有借到钱的时候,手机里的一条短信让她心花怒放“不用抵押评24小时放款”。她的经历和赵先生一样,加盟“宜人贷”APP,小文拿到了贷款1000元。小文买到了心爱的新款手机,在宿舍同学们羡慕的眼光里,小文找到了满足感。

很多时候,天不遂人愿。那家促销公司突然暂停了促销活动,小文只拿到了工资几百元,可还款的日子越来越近,贷款公司客服提醒她可以先还利息,再续延期还款。无奈之下,小文只有按照客服的要求还了利息续了贷款。

一周、二周,周而复始。小文的贷款再也没有还清,半年多时间已经累计达78000多元,还不上贷款,小文惹上了麻烦。贷款公司催要贷款的电话打给了家人、同学、朋友,甚至出现了小文衣不遮体的照片,下三滥的P图让小文面子有点难看。

直到有一天,催款竟然打给了小文80多岁的奶奶,恶毒的语言气的人一病不起住进了。在家人责骂朋友埋怨的悔恨中,小文从二楼跳下,造成腰椎和左腿摔断。最后年迈的父母替小文还了“宜人贷”的那笔欠款。

曝光套路贷五个典型套路

1、制造民间借贷假象。被告人对外以“小额贷款公司”名义招揽生意,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并以“”、“”等各种名目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合同”及房产抵押合同等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合同。

2、制造痕迹,刻意造成被害人已经取得合同所借全部款项的假象。3、单方面肆意认定被害人违约,并要求被害人立即偿还“虚高借款”。

4、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在被害人无力支付的情况下,被告人介绍其他假冒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或者“扮演”其他公司与被害人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5、软硬兼施“索债”,或者提起虚假诉讼,通过胜诉判决实现侵占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财产的目的。(线索提供:楚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套路贷未获利的人如何量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