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手机管家哪个好青少年守护可以防止不良网站打扰青少年吗?

“行李都给你收拾好了,你就知道在床上看书!”“我家蛙已经出去了三天,怎么还不回家?”最近一款名为“旅かえる”(译:旅行青蛙)的日系小游戏火爆全网,掀起一场全民“养儿子”的浪潮。大家为养蛙操碎了心:蛙在家,你们催着它出门旅行、认识新朋友、拍风景照;蛙出去了,你们又开始惦记它,想让它赶紧带着明信片和特产回来。

最初,这款佛系游戏在App Store上线,而随着游戏越来越火爆,安卓端也出现了汉化版本。就在安卓用户疯狂养蛙的同时,不法分子暗地里破解、假冒同名软件诱导用户下载,影响其正常的手机体验。庆幸的是,腾讯手机管家目前已全面查杀了“旅行青蛙”、“青蛙旅行”和“旅かえる”等四款恶意软件,保障用户安全养蛙。

从《恋与制作人》到《旅かえる》,为了追赶朋友圈潮流,女生小张决定尝尝鲜,但在下载养蛙游戏时却出了岔子。不懂日语,连续搜索四五次依旧“找不到该软件”,养蛙心切的小张索性在网页上搜索“青蛙旅行”,没想到还真发现了一个下载弹窗,于是立马点击下载。小张满心欢喜地幻想佛系养蛙的美好生活,而现实却是手机屏幕不断弹出广告弹窗。

尽管在广告出现后的10分钟内小张便卸载了该软件,但仍心有余悸。实际上,小张下载的并非官方正版软件,而是存在木马病毒的恶意伪造版。根据腾讯手机管家病毒查杀记录显示, 该病毒名为“a.gray.GenericBludger”,一旦启动,就会疯狂在手机屏幕上推送浮窗广告,不仅严重影响用户手机体验,还可能存在捆绑恶意软件的风险。

除了一些恶意软件趁机作案外,还有一些不良商家抓住用户想要给“蛙儿子”提供更好的食物的心理,适时推出“20元购买21亿三叶草无限服务”,通过在充值链接中植入病毒软件,给用户手机造成严重影响。不少iOS玩家点开链接安装后发现,自己的游戏数据和手机数据无故丢失,甚至还出现了手机无法发送和接收短信的情况。

(图:20元21亿三叶草服务背后潜藏诈骗风险)

养蛙游戏风靡全网,相关的恶意软件也应运而生。面对游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诈骗风险,用户又该如何有效避免安心养蛙呢?腾讯手机管家杨启波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其一,用户最好通过官方网站、应用宝等渠道下载游戏软件,不要随意在网页上安装,以免感染木马病毒;其二,如果需要充值,用户最好通过官方途径进行,切勿贪小便宜导致手机故障;

最后,用户可以借助腾讯手机管家等第三方安全软件进行安全防护。腾讯手机管家在用户下载软件时,会自动进行风险识别,并进行风险项提醒,阻止用户继续访问风险网站和下载木马APP。如果用户手机不慎中毒,同样可以通过腾讯手机管家进行病毒查杀,避免风险行为带来的资费损失,保障手机安全。

(图:腾讯手机管家查杀“青蛙旅行”恶意软件)

2018年伊始,朋友圈等社交圈就被《恋与制作人》、《旅かえる》等热门游戏刷屏。不少用户在游戏中充值、做任务等,乐不思蜀。但在享受游戏快感的时候,也应注意手机安全,以免影响手机使用体验,造成财产损失。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继9月4日发文称"防的是沉迷,而非网游"之后,今天人民日报又刊登了一篇名为《怎么玩才健康 玩什么才恰当》的文章,继续探讨网络游戏防沉迷的问题。

在正文之前,人民日报先用一段"核心阅读"总结了他们的观点:"游戏公司除了设置'一键禁玩'及'限额消费'等功能,还应该制定方案,使青少年远离不良内容。社会给予引导、家长言传身教、游戏公司开发优质内容、相关部门承担监管责任,才能形成完整、有效的闭环。"

而在正文当中,人民日报采访了游戏制作人、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总监、游戏研究学者和相关的教育专家,与他们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指导孩子玩网游时如何不影响亲子关系?网游出品方在供给端如何把管控做到位?怎样在趋利避害的原则下更好驾驭网游?

这些受访者的回答内容也很中肯,例如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称,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往往是因为亲子关系存在四类问题:"不了解"、"差关系"、"缺引导"和"坏示范"。家长把持网络控制权,或者直接把网络、手机扔给孩子都不是真正的教育。

而北京师范大学"游戏研究与游戏化实践"课程讲师刘梦霏则为游戏公司提出了不少设计规则上的建议,表示要引导游戏玩家,就应该运用游戏本身的规则和机制,尽量尊重玩家的话语体系、主观能动,避免霸道的家长式作风。

同时刘梦霏还指出了许多戒网瘾机构专业资质的可疑……有案例表明:把孩子送进某些戒网瘾机构,会对亲子关系造成永久性伤害。她还建议如果要解决防沉迷的问题,需要充分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找方案。

结合昨天人民日报发布的《防的是沉迷而非网游》,或许我们能从中看到舆论对游戏新的态度:

1. 不再认为游戏就是洪水猛兽,把矛盾放在"沉迷"而非游戏本身上面,并尝试从不同方面思考解决方案;

2. 愿意广泛咨询游戏公司和专家学者的意见,邀请他们分享不同的认知,将之客观地展现出来,而非仅仅做出非此即彼的论断;

3. 希望帮助决策方找到合理的监管方式--在《怎么玩才健康 玩什么才恰当》旁边,人民日报还刊登了一篇名为《韩国这样管网游》的延伸阅读,介绍韩国防止青少年沉迷的方法是"半夜不让玩,花钱设上限,转移注意力。"这或许说明他们希望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虽然最近游戏行业遭遇了多重困境,但就人民日报最近两天的报道来看,至少舆论形势可能未必如我们想象得严峻,这也算是难得的正能量了。

“前段时间给孩子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但网上的不良信息太多,很担心会影响到他。”这是来自网络上一位母亲的心声,或许也戳中了每一位家长担忧的心。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拥有了自己的手机,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孩子可能会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

8月15日,腾讯手机管家首次上线“青少年守护”功能,自动拦截不良网站,支持查看每日游戏时长,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上网环境。“青少年守护”是基于腾讯手机管家长期以来积累的手机安全管理能力,在构建青少年群体移动互联网安全防线方面的一次创新性突破,希望能够净化上网环境,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守护他们的未来。

(图:腾讯手机管家上线“青少年守护”功能)

当代青少年网民的触网年龄愈发提前,很多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但不容忽视的是,青少年所面临的网络风险形势严峻。此前,腾讯公司联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在网络上遇到过色情信息骚扰,35.76%青少年遇到过网络诈骗信息。

如何有效屏蔽可能危害青少年成长健康的网络风险?腾讯手机管家“青少年守护”推出两大功能:其一,拦截不良网站,保护健康上网。“青少年守护”功能开启后,如果孩子不慎点击不良网站,后台自动实现拦截;其二,支持查看游戏时长。孩子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游戏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图:“青少年守护”支持拦截不良网站、查看游戏时长)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引导至关重要。家长在青少年的用网教育方面,需要转变以往简单的管理方式,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与孩子共同解决和防范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青少年守护’功能不仅帮助孩子拦截不良网站、协助孩子合理安排游戏时间,更力求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关联,充分发挥家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引导作用,与家长一起帮助青少年避免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腾讯手机管家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简单的步骤,即可完成家长与孩子的账号绑定。首先,孩子在手机上安装最新版本的腾讯手机管家;然后打开【实用工具】-【青少年守护】,选择“我是孩子”模式;最后扫描家长手机“青少年守护”小程序中的关联二维码,即可完成绑定。家长通过关注“腾讯手机管家”公众号,可及时接收孩子的关键动态通知。当游戏时长超过一定时间时,家长可根据通知及时提醒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图:“青少年守护”小程序实现家长与孩子的绑定,引导孩子健康使用手机)

(图:扫描二维码添加“青少年守护”小程序,家长可关联孩子手机)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中老年及青少年群体成为移动互联网安全领域的重点守护对象。腾讯手机管家作为移动端的第一道安全防线,近年来持续进行安全管理能力的升级,从去年“帮家人防骗”功能上线到此次“青少年守护”功能的推出,腾讯手机管家将普通个人手机的安全保护,拓展至中老年人及其儿女、家长及青少年关系间的安全守护,力求满足更多用户手机安全管理需求。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腾讯手机管家希望能够通过科技的力量,为青少年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上网环境,与家长一起守护孩子的成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管家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