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来临,5g专利华为和高通谁多855现身,还在准备买手机么

  【讯】(记者康嘉林)近日,北京联通正式发布了“5G NEXT”计划,首批5G站点也同步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北京正式迈入了5G时代。2019年初北京联通将开始招募首批5G测试用户,第一批5G试点套餐也将前后脚的同步亮相。到明年7月后,北京5G基站将达2.6万座,与4G基站实现持平。

  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翘首以盼的5G手机时代即将到来。

  5G,对于众多头部企业而言不仅是一张网络,更是布局产业、抢占份额的契机,自然成为争夺和抢滩的重点领域。5G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十GB,这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整部超高画质电影可在1秒之内下载完成,也为5G手机提供了诱人的宣传卖点。可以说,5G是未来信息建设的基石,也是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而5G手机的到来,势必为红海一片的手机市场注入一针鲜活的强心剂,这从手机“巨头”三星不久前宣布超过1000亿美元投入5G更可见一斑。

  在众多企业中,moto已经捷足先登,率先发布了5G手机moto Z3,这是全球首款可升级至5G的智能手机。为了实现首发5G,摩托罗拉在模块化的机身设计上进行了升级,推出可更换的5G模块,该5G模块与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的5G网络对接。已经逐渐被挤出中国市场的moto,势必希望凭借5G手机在5G时代能够一雪前耻,再创辉煌。

  据《通信产业报》(网)了解,已经在出货量上位列全球前三的华为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5G手机。且在5G上是端到端的投入,包括无线网、核心网、接入网、终端以及芯片多个环节。在MWC2018上,华为Balong5G芯片性能表现不俗,支持目前主流的5G频段,包括低频(Sub6GHz)以及高频毫米波,理论上可实现2.3Gbps的数据峰值下载速率,并支持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两种组网方式。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2019年华为将推出支持5G的麒麟芯片,并于2019年6月推出支持5G的智能手机。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与华为在4G时代“相互斗法”的一出好戏将延续至5G时代,更尤为体现在标准之争上,“增强移动宽带(eMBB)”场景的网络接口协议早在2016年冻结的非独立组网的5G标准中已经进行了明确,美国运营商和企业(主要为高通)主推的LDPC码被采纳为5G eMBB场景的数据信道的数据信道编码;中国通信企业(主要为华为)主推的Polar码被采纳为5G eMBB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也为后续的战火蔓延提供了微妙处境。

  当然,芯片大鳄高通在5G时代的优势更尤为体现在调制解调器方面,2017年10月,高通宣布基于骁龙X505G调制解调器芯片组在28GHz毫米波频段上实现全球首个正式发布的5G数据连接,其理论最高下载速率达到5Gbps,采用了多阵元天线阵列。可以说,高通骁龙X505G Modem芯片组推动全新一代蜂窝技术向前发展,同时加快为消费者提供支持5G新空口的移动终端。

  高通的老对手英特尔于去年11月发布的英特尔XMM8060调制解调器是英特尔首款支持全5G非独立和独立NR以及各种2G、3G(包括CDMA)和4G传统模式的多模商用5G调制解调器。预计这款5G芯片将在2019年年中推出市场,时间表与高通十分接近,并且已经成功实现了基于英特尔5G调制解调器的完全端到端5G连接,进展可谓微妙。

  众所周知,现有的4G手机支持LTE等制式共计20多个频段,而5G NR支持从450MHz到52.6GHz更广泛的频段范围,5G手机不但要支持现有LTE频段,还要支持频率更高、范围更广的5G频段,这为5G手机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更宽的、连续的频率带宽可大幅提升5G速率,因此5G手机需要支持毫米波频段,这意味着天线尺寸大幅减小,可实现波束赋形和多天线空间复用技术,利于智能手机小型化、轻薄化的外观设计。

  不过,由于毫米波独特的衰减特性,目前波束赋形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人体阻挡。根据一份IEEE的技术报告,为了支持毫米波波束赋形,5G手机需引入多个波束赋形模块,并将这些波束赋形模块分布式设计于手机后壳。同时,这种设计方式还有可获得更高的空间复用增益、利于散热等优点。这也是为何moto Z3如此设计的原因之一,虽然有噱头的成分在,但moto Z3的发布还是为5G手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

  实际上,因为要在手机后壳周围安装多个波束赋形模块,不少人担心这种设计方式也可能导致早期支持5G毫米波的手机较为笨重。芯片厂商正深度聚焦并力图解决这个难题。不久前,高通发布首款面向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的全集成5G新空口毫米波及6GHz以下射频模组,成功将巨大的相控阵天线阵列浓缩到指甲大小,并结合波束成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传输性能不佳的问题。在成本、手机内部空间允许下,最多可在手机4个边立面上配备4个QTM052毫米波天线模组,再结合骁龙X505G调制解调器实现高速5G网络。

  而射频厂商Qorvo则认为天线共享正逐渐成为满足智能手机天线数量日益增加的重要手段。在未来5G的智能手机里使得单个天线可用于多种用途,从而减少了手机系统增加天线的需求,并在射频前端的复杂性不断增加时保持天线数量在可控范围内,并避免了性能下降。

  有机构预计2019年将会有580万个5G设备;2020年5G智能机出货量将达900万部,2022年5G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8亿部,份额为20%,而目前华为、三星、OPPO、vivo、小米五大手机厂商均宣布5G手机终端锁定在2019年问世,头部企业如果在新品策略上不犯大错,则不会轻易掉队。

  同时,可以看出,虽然大家都在迈向5G,但仍然各有分工并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其中“芯片先行”的血液依然是各大厂商策略的灵魂所在,由于5G技术的门槛较高,未来5G基带芯片市场将会出现两种。

  一种支持6GHz以下频段和毫米波,厂商有高通、英特尔、三星电子、华为。值得一提的是,分析人士称,英特尔在4G时代备受压制,但在利用苹果和高通的对抗期间拿下苹果基带大单后可谓全面丰收,如虎添翼的英特尔在5G时代将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另一类5G基频芯片只支持6GHz以下频段,厂商包括联发科、展锐等。由于6GHz以下频段已经用于4G LTE,此类芯片研发相对简单,但同时也意味着上述厂商在5G时代将承担牵制与追赶的角色。

  而高通和华为的竞争战火将延续,尤其是5G将服务领域再一次扩展,无人驾驶、物联网、AR、VR等将会在5G生态落地生根,双方虽不会针锋相对但都会在对方擅长的领域小心试探。但毫无疑问,广阔的市场需要这些厂商帮助开疆拓土,实现5G手机的互联与生长。

摘要:作为3G/4G时代的引领者和推动者,高通在5G时代同样处于领先地位。日前,高通与中国移动、中兴通讯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5标准的端到端5G新空口的系统互通。 这一事件是全球运营商和技术厂商共同加速5G新空口技术向大规模商用迈进的一个重要实践,必将进一步加速5G技术在中国的落地与应用。...

 作为3G/4G时代的引领者和推动者,高通在5G时代同样处于领先地位。日前,高通与中国移动、中兴通讯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5标准的端到端5G新空口的系统互通。

这一事件是全球运营商和技术厂商共同加速5G新空口技术向大规模商用迈进的一个重要实践,必将进一步加速5G技术在中国的落地与应用。

高通之所以能够成为通信行业领先的技术开发者,其成功不仅是因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长期投入和创新专利成果的积累,还要归功于对技术和产品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高通在规划技术和商业模式时具有超前的眼光,即使很多时候在做的创新发明,消费者可能尚未意识到它们的价值。但是只有先市场一步,才能预先布局。正如高通对5G的布局由来已久,当前高通在5G方面的专利技术优势一如既往走在行业前沿,正在抢先进入5G高速公路。

当今手机中的众多技术都是由高通所定义的。其中甚至包括“飞行模式”这个世人皆知的手机功能,而这项发明就是出自高通之手,早在2000年就已经诞生。或许很多人觉得发明手机的飞行模式并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按一个键把所有的无线信号关掉吗?其实这个专利技术代表着一种本质上的变化,因为它已经预见到了通话功能只是手机众多功能的一部分。那个年代的消费者普遍认为手机就是用来打电话的,无法理解关掉通信信号之后手机开着还有什么意义。但是在今天,人们即使在登机后将手机切换到“飞行模式”,依然还能够使用备忘录、离线游戏等手机的其他功能。

在此之前的1998年,高通发明的AGPS技术(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今天也被广泛运用。以手机地理定位功能来导航、寻找朋友、订餐等等,只要有手机地图,就不用担心会迷路。但是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料想到这项发明会在日后带来多大影响。当这项技术被市场使用后,又演变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商业模式——中国的滴滴出行,美国的优步。很多共享经济背后非常关键的基础技术之一就是精准、快捷的定位。高通的这种前瞻性研究在历代通讯技术的演进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5G的发展中,高通仍然保持着其技术创新能力,5G的研发投入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展开,并正在积极支持统一的5G国际标准。

远在2001年,当3G技术崭露头角的时候,高通就已经开始着手研发比3G快十倍的无线技术;2006年,中国3G仍未商用,全球尚无4G运营商的时候,高通就已经开始开发100倍速率的尖端技术,而该技术也将成为未来5G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我们身处诺基亚N系列手机年代,谁也没有想到手机能够支持每秒1G的下载速率。高通就是这样怀揣着一个个并未被完全验证的黑科技,然后笃定其可以改变世界。高通在过去3G、4G领域的技术、经验、积累延续到5G研发之中,储备了大量成果。在资金投入和专利技术储备方面,高通超越了许多通信企业。

高通布局5G的研发已久,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并致力于推动5G新空口(5G NR)全球标准的制定。事实上,无论是3G/4G还是即将到来的5G,高通一直是3GPP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例如高通一直不断将5G设计贡献给3GPP,包括基于OFDM的波形、先进信道编码、毫米波等等技术,加上4G LTE、千兆级LTE的演进,从而为5G发展铺平道路。

而从基础研究与发明到3GPP标准制定,推出毫米波5G新空口原型系统,以及日前宣布完成的5G数据连接,这其中需要高额资金投入,冒着高风险进行研发。每一项创新技术在市场成功应用的背后,大概有20个左右的想法遭受失败或者打水漂。技术与技术之间残酷最优竞争的背后,是高通长久以来对创新研发的坚持以及大手笔投入。自成立以来,高通每年将税前营收的20%投入研发,这样的比例在全球科技界也是极为少见的,超过许多顶尖高科技公司。至今,高通在创新研发累计投入超过470亿美元,单是今年上半年就已投入50亿美金用于研发。

对于研发所得的技术,高通采取专利授权的模式,在于运营商、终端厂商、标准组织、通信制造商、代工厂等产生交集时,高通都选择“合作赋能”作为唯一触点。将技术与业界分享,推动行业的共同进步。也是高通这一模式,在推进5G商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通认为,如今科技发展迅猛,所有的公司都将通过合作伙伴实现进步。在5G时代,只有合作方能实现产业链共赢。与全球主要运营商和基础设施厂商开展互操作性与OTA试验,以及开发面向移动终端的集成电路产品,完成其首个基于3GPP 5G新空口(5G NR)标准工作的5G连接等,都是高通“合作共赢”理念的实践行动。

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通与中国的联系更加密切,高通将会与本地的创新合作伙伴有更紧密的合作。此前高通深圳创新中心成立的初衷,就是在本地帮助和支持更多合作伙伴。2017年10月23日,深圳创新中心迎来了成立一周年。目前,高通正致力于该实验室的性能升级,以支持毫米波频段,从而协助国内企业在不远的将来进行5G设备的研发设计。

今年早些时候,高通跟中国移动、中兴通讯共同宣布合作开展5G新空口实验,此外,高通在韩国、日本、美国也正与SK电信、NTT DOCOMO、Verizon等运营商开展了类似的合作和实验。近日,高通更是携手合作伙伴实现全球首个基于3GPP标准的端到端5G新空口系统互通。为进一步加快5G预商用进程,高通将继续推进在战略合作、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伙伴关系。

预计2019年上半年,5G手机便将诞生。而在5G时代的开启阶段,高通则以合作共赢为导向,率先布局中国5G。

【免责声明:CSDN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SDN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与CSDN联系,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g专利华为和高通谁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