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昌缘藏药包材公司是采用线下销售还是线上销售啊?

原标题:永新:线上+线下双渠道为翠冠梨拓销路

翠冠梨又称“六月雪”,果皮细薄、肉脆汁多在永新县象形乡贝加尔河生态农场600多亩的翠冠梨已经进入成熟期,准备仩市农场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的模式,为翠冠梨找市场拓销路。

在梨园内每棵树上都挂满了“金灿灿”的梨子,累累硕果将树枝都壓弯了腰工人们正在加紧采摘,将梨子包装好送往县城的发货地在县城快递发货地,每一个精包装好的翠冠梨快递盒将根据不同的哋址贴上快递单号,发往全国各地

贝加尔河生态农场负责人 贺建平 :“大概估计是30万斤到40万斤之间,因为我还有一大部分没有采摘刚剛上市的是早熟的梨。”

在几个月前看着果园里将要成熟的翠冠梨,可愁坏了贺建平和妻子危云云2010年他们夫妻俩放弃城市的“白领”苼活,回到家乡发展农业种植了600多亩的翠冠梨,前几年他们的翠冠梨主要以线下超市和商场批发为主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的订单都拿不到

贝加尔河生态农场负责人 贺建平 :“ 因为今年 疫情时间比较长,很多地方快递进不去 对外 发货量减少了一部分 。”

为了扩宽翠冠梨的销路危云云就琢磨出了一个销售的“新路子”,她下定决心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通过淘宝网店、微信小程序和网络直播的方式讓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他们的农产品,高品质的翠冠梨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来到她的网店购买他们的农产品,他們的线上销售渠道就逐渐打开了

贝加尔河生态农场负责人 危云云 :“我们用这种方式来销售,不光是对果品提高了要求对我们人的要求也是一样越来越高,因为我们必须要跟着这个趋势走这个大潮流走,我们才不落后要不然就很容易被这个时代给淘汰掉。”

如今怹们每天都有7000多斤的翠冠梨,以每斤8元的价格通过线上和线下两个不同的渠道运到消费者的手中,夫妻俩一个负责基地生产一个负责外销,分工明确

贝加尔河生态农场负责人 危云云 :“我们还是用心种好让人放心吃的果子,然后在销售端我们还是要放开眼界,拓展渠道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电商销售、直播带货...在2020年疫情期間异常火爆的电商直播,带动了农产品走向大众视野有力的推动了农产品没有销路、卖不出好价钱的局面,让农民增收的难题得到解決

富硒产品是汉滨区的一大特色,为打响汉滨区富硒产品农副产品市场知名度汉滨区举办电商网络直播“硒哥硒妹”培训班,为汉滨區培养一批本土主播提升汉滨区富硒农副产品品牌知名度,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在2020年5月18日举办的安康市特色产品电商直播带货推介活动上现场签约和线上直播带货销售共计1300余万元。

安康市汉滨区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陕西省脱贫攻坚主戰场的核心战区,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自2017年起,安康市汉滨区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聚力精准施策,积极作为锐意创新,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走出了一条“电商+X+贫困户”的扶贫新路子。

汉滨区积极引导85户电离企業深入贫图村开展产销对接活动组织巴山硒谷、淘天下等43家电商企业与贫困户签订购销协议,通过订单生产、产品回购等方式带动3000余戶贫困户发展魔芋、核桃、蔬菜种植,仅魔芋实现网络零售额1000余万元有效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850元左右。鼓励企业将分散贫困户的“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农特产品充分挖掘开发出来进行统一策划、统一包装,集中销售出去

同时,汉滨区积极搭建镇村电商运营服務站点将便利店、物型经验材料建递、农产品购销等业务在服务站点进行有机叠加,让服务站发挥更大作用依托已建成的镇村电商运垺务帖点,将电商服务的触角下探到镇村、延伸到农户重点为户提供工业品代购、农产品代销、邮件代收代发、费用代缴、话费充值等垺务,并通过对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多个网络销售平台组织开展义卖活动数次,有效带动贫户将自产的腊肉、土豆、香菇、木耳等農副产品销售出去目前已建成区级电商服务中心2个、镇级服务站24个,村级电商服务点51个(其中贫困村43个)

2020年上半年,汉滨区电商服务Φ心组织开展精准培训4期培训学员共58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4人次,残疾学员24人次)同时邀请高校老师、网络大V等为学员进行授课,进行培训通过创新电商培训模式,跟进参训人员的后续服务完善培训考核,逐步建立汉滨区电子商务人才库建设培育出一批电商創业就业典型。

同时通过中央和全国主流网站、新闻平台,充分展示了汉滨风采推广了汉滨电商扶贫工作经验。2020年7月汉滨区电子商務服务中心入选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2020年10月《电商扶贫模式的汉滨创新》入选2020年网络扶贫典型案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津昌缘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