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服务器禁用ibmcibmc如何远程安装windos系统?进行分盘?

内容声明:阿里巴巴中国站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阿里巴巴中国站(含网站、客户端等)所展示的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信息内容系由店铺经营者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店铺经营者负责。阿里巴巴提醒您购买商品/服务前注意谨慎核实,如您对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请在购买前通过阿里旺旺与店铺经营者沟通确认;阿里巴巴中国站存在海量店铺,如您发现店铺内有任何违法/侵权信息,请立即向阿里巴巴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

配置FTP服务器后,PC机中的文件能够传送到交换平面中。

  • 已通过串口线缆连接PC与服务器。

wftpd32.exe:跨平台文件传输工具。可将PC机中的文件传送到交换模块的交换平面中。工具为第三方免费软件,请自行获取。

  1. 勾选除“Winsock Calls”复选框以外的所有复选框,单击“OK”。
  2. 单击“New User...”,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添加的用户,例如用户名为“vxworks”,单击“OK”。
  3. 将所需升级文件拷贝到PC的某个文件夹内(此处以D:\FTP为例)。

    升级文件存放路径需用全英文表示。

  4. 完成FTP服务器终端的设置。

在PC机上使用SFTP工具进行文件传输。

    • User:SFTP服务器的用户名。
  1. Port:端口号为“22”。

9.1 获取产品序列号

SN(Serial Number)/ESN(Equipment Serial Number)即产品序列号,是可以唯一识别服务器的字符串组合,也是您申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一步技术支持的重要依据。

请根据设备上实际的产品序列号前2位数字参考以下样例理解。

  • 产品序列号前2位数字为“02”或“03”请参见。

    产品序列号以“SN”或“ESN”开头,因产品而异,具体请以实际为准。以下仅为示例。

    图9-1 产品序列号样例

    序列号中(2010年以后)年份用26位大写字母表示,由于字母I、O、Z与数字1、0、2容易导致目视混淆,为有效区分,这三个字母禁用,相应年份顺延至下一顺位字母。

    • 第2位表示月份,1 ~ 9表示1月 ~ 9月,A ~ C表示10月 ~ 12月。

    厂商代码(2位),在华为加工为“10”,在外协加工为其他值。

    环保属性(1位),“Y”标识为环保加工。

    单板对内型号,即对应的产品名称。

  • 产品序列号前2位数字为“21”请参见。

    产品序列号以“SN”或“ESN”开头,因产品而异,具体请以实际为准。以下仅为示例。

    图9-2 产品序列号样例

    序列号中(2010年以后)年份用26位大写字母表示,由于字母I、O、Z与数字1、0、2容易导致目视混淆,为有效区分,这三个字母禁用,相应年份顺延至下一顺位字母。

    第2位表示月份,1 ~ 9表示1月 ~ 9月,A ~ C表示10月 ~ 12月。

    物料标识码(8位),即加工编码。

    厂商代码(2位),在华为加工为“10”,在外协加工为其他值。

    环保属性(1位),“Y”标识为环保加工。

    单板对内型号,即对应的产品名称。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产品序列号:

    使用华为服务器uMate工具的服务器巡检功能,可批量获取设备的产品序列号。产品序列号请查看巡检报告中“Asset Information”中的“Product Serial Number”项,如所示。

    华为服务器每款产品都会附有产品标签,抽出产品标签即可查看对应的产品序列号。产品标签的具***置请参见对应产品的《用户指南》。

  • 机架服务器的产品序列号位置如所示。
    图9-4 机架服务器产品序列号
  • X6800的产品序列号位置如所示。其中①为整机的产品标签,②为服务器节点的产品标签。
  • E9000的产品序列号位置如所示。其中①为整机的产品标签,②为计算节点的产品标签。

    交换模块和MM910的标签位于硬件的扳手上。

    1. 在“总体概况”界面查看产品序列号,如所示。
    1. 登录iBMC Web界面,详细操作请参见。
    2. 选择“信息 > 信息概况”,查看产品序列号,如所示。

此操作仅适用于服务器单板,交换模块通过MM910 管理模块一键收集日志信息。

  1. 使用Putty工具登录服务器,详细操作请参见或。
  2. 当系统返回如下信息,表示收集成功:

  3. 使用跨平台文件传输工具,连接iMana 200的IP地址。

    跨平台文件传输工具的操作以WinSCP为例,详细操作请参见。

  4. 将iMana 200的“/tmp”目录下后缀为“tar.gz”的压缩包下载至本地PC机,如所示。
表9-1 各服务器iBMC一键式信息收集内容说明

iBMC一键收集信息的内容

E9000一键式全收集信息详细说明请参见《MM910 管理模块 用户指南》的“信息收集”章节。

服务器信息和MM510管理模块信息

MM510一键收集信息命令行收集的信息为MM510和GP异构节点信息。

  1. 登录iBMC Web界面,详细操作请参见。
  2. 依次选择“信息 > 信息概况 > 常用操作快捷入口 > 一键收集信息”,如所示。
    图9-12 一键式信息收集
  3. 单击“一键收集信息”。

    界面提示正在收集信息,收集完成后显示收集文件“dump_info.tar.gz”。

  4. 单击收集文件,根据界面提示将其下载至本地PC机。

通过(U54) 2.20以前版本的MM910一键收集日志信息。

  1. 登录MM910 Web界面,详细操作请参见。
  2. 在“系统管理 > 日志信息”界面,选择“SMM > 一键式收集”。
  3. 在收集日志界面,选择“全收集 > 启动”。

    收集日志界面提示正在收集日志,等待时间大约20分钟,收集完成后“文件名”区域框中显示日志文件“one_touch_info_all.tar.gz”。

  4. 单击日志文件,根据界面提示将其下载至本地PC机。

    (U54) 2.20之前的版本需收集主用HMM板和备用HMM板日志信息。

通过(U54) 2.20及以后版本的MM910一键收集日志信息。

  1. 登录MM910 Web界面,详细操作请参见。
  2. 在“系统管理 > 信息收集”界面,选择收集参数。
    • “收集模块”选择“MM”
    • “收集内容”选择“一键式全收集”
  3. 收集日志界面提示正在收集日志,等待时间大约20分钟,收集完成后“文件名”区域框中显示日志文件“one_touch_info_all.tar.gz”。

  4. 弹出提示框,根据界面提示将其保存至本地PC机。(部分浏览器自动保存在默认路径下。)

MM510一键收集信息命令行收集的信息为MM510和GP异构节点信息。服务器信息和MM510管理模块信息需通过iBMC一键信息收集获取,具体请参见。

指导您通过本地PC上的浏览器登录iMana 200界面。下面以Windows操作系统的PC以及IE 8.0浏览器为例进行操作步骤描述。

使用远程控制功能的本地PC需具备相应版本的浏览器和Java运行环境。本地PC的系统配置要求如所示。

本地PC需满足的物理组网条件有:

  • 网络连接本地PC与iMana 200管理网口。
  • 要求本地PC与iMana 200管理网口的IP在同一网段。
表9-2 本地PC配置要求

如果Java运行环境不符合要求,请下载合适的Java版本。

执行该操作需准备的数据如所示。

iMana 200系统有一个缺省用户“root”。“root”用户隶属于管理员用户组,默认密码为“Huawei12#$”。

  1. 使用网线(交叉网线或双绞线)连接本地PC和服务器的iMana 200管理网口。
  2. 在本地PC中打开IE浏览器。
  3. IE浏览器中显示iMana 200的登录界面,如所示。

    • 如果IE浏览器显示“此网站的安全证书有问题”,请单击“继续浏览此网站(不推荐)”。
    • 如果弹出“安全警报”对话框提示证书有问题,请单击“是”。
  4. 在iMana 200登录界面中,输入登录iMana 200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登录时连续5次输入错误的密码,系统将锁定此用户。此时请等待5分钟后重新登录。

  5. 在“登录到”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这台iMana”。

    单击“重置”,清空在“用户登录”界面输入的信息。

  6. 进入“总体概况”界面。界面右上角将显示登录的用户名。

指导您通过本地PC上的浏览器登录iBMC Web界面。下面以Windows 7操作系统的PC以及IE 8.0浏览器为例进行操作步骤描述。

使用远程控制功能的本地PC需具备相应版本的浏览器和Java运行环境。本地PC的系统配置要求如所示。

本地PC需满足的物理组网条件有:

  • 网络连接本地PC与iBMC管理网口。
  • 要求本地PC与iBMC管理网口的IP在同一网段。
表9-4 本地PC配置要求

执行该操作需准备的数据如所示。

iBMC系统有一个缺省用户“root”。“root”用户隶属于管理员用户组,默认密码为“Huawei12#$”。

  1. 使用网线(交叉网线或双绞线)连接本地PC和服务器的iBMC管理网口。
  2. 在本地PC中打开IE浏览器。
  3. IE浏览器中显示iBMC的登录界面,如所示。

    • 如果IE浏览器显示“此网站的安全证书有问题”,请单击“继续浏览此网站(不推荐)”。
    • 如果弹出“安全警报”对话框提示证书有问题,请单击“是”。
  4. 在iBMC登录界面中,输入登录iBMC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登录时连续五次输入错误的密码,系统将锁定此用户。此时请等待5分钟后重新登录。

  5. 在“域名”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这台iBMC”。
  6. 进入“信息概况”界面。界面右上角将显示登录的用户名。

指导您通过本地PC上的浏览器登录FC交换平面的界面,可以实现对FC交换平面的配置和管理操作。

  • 登录待连接服务器的IP地址。
  • 登录待连接服务器的用户名,默认取值:“admin”。
  • 登录待连接服务器的密码,默认取值:“Huawei12#$”。

Java插件:工具为第三方免费软件,请自行获取。版本需为JRE 1.8及以上。

  1. 通过网线连接终端(例如PC)和管理模块的管理网口。
  2. 弹出安全提示框,选择“允许”Web站点访问。
  3. 弹出安全提示框,选择“不阻止”应用程序运行。
  4. 在PC的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s://FC交换平面的IP地址,按“Enter”。

    弹出登录窗口,如所示。

  5.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单击“Add Fabric”。
  6. 在弹出对话框中单击“是”。

指导您通过本地PC上的浏览器登录MM910的Web界面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实现对机箱、MM910、计算节点、存储节点、交换模块、直通模块、电源模块和风扇模块的配置和管理操作。

该操作对系统正常运行无影响。

  • 登录MM910的Web界面时,如果连续输错密码达到5次,该用户会被锁定。请等待5分钟后,再重新输入正确的密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户在5分钟的间隔内再次输入密码,无论正确与否,锁定时间均会重新刷新为5分钟。禁止强制解除锁定。
  • 备用MM910的Web界面(标识有“本板为备用板”)不能显示部件在位信息,只能监控主用MM910的状态、设置备用MM910的DHCP和静态IP地址、查询或设置备用MM910门限传感器的门限值、迟滞量和收集备用MM910的系统运行信息和升级自身的管理软件。其他操作请登录主用MM910的Web界面。
  • 登录待连接服务器的用户名,默认取值:“root”。
  • 登录待连接服务器的密码,默认取值:“Huawei12#$”。
  1. 将PC的以太网口通过局域网与主、备MM910的“MGMT”端口相连。

    网络连接示意图如所示。

    • 对“V 2.25”及以前版本,MM910的管理网口出端口模式默认为通过“2X”和“3X”槽位交换模块连接外部网络,这种情况下,禁止同时连接MM910的“MGMT”网口和交换模块端口到同一网络,否则会造成网络风暴,引起网络中断。
    • 对“V 2.26”及以后版本,MM910的管理网口出端口模式默认为通过MM910面板的“MGMT”网口连接外部网络。
  2. 设置PC的IP地址、子网掩码或者路由,使PC能和MM910网络互通。
  3. 在IE浏览器的菜单栏中,选择“工具 > Internet 选项”。

    弹出“Internet 选项”对话框。

    本任务以安装了IE 8的Windows 7操作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4. 选择“连接”页签,单击“局域网设置”。

    弹出“局域网(LAN)设置”对话框。

  5. 在“代理服务器”区域框内,取消勾选“为LAN使用代理服务器”前面的复选框。
  6. 关闭“局域网(LAN)设置”对话框。

  7. 关闭“Internet 选项”对话框。

  8. 重新启动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s://MM910的浮动IP地址,按“Enter”。

    界面显示“此网站的安全证书有问题”。

  9. 单击“继续浏览此网站(不推荐)”。
  10. 设置如下参数,如和所示。
    • 语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中文(简体)”或者“English”。
    • 用户名:输入登录的用户名,默认用户名为“root”。
    • 密码:输入密码,默认密码为“Huawei12#$”。
    • 登录到:一般情况下选择“本机”。当系统通过AD(Active Directory)服务器来管理域用户时,需选择“LDAP”。
  11. 进入Web界面,如或所示。

服务器登录HMM命令行时,需要注意:

  • 通过SSH方式登录命令行,每种方式最多允许5个用户同时登录。
  • 通过网口登录管理软件命令行,必须保证配置终端已经通过网线和服务器管理网口相连,并且配置终端的网口和管理网口IP地址在同一网段。
  • 通过串口登录管理软件命令行,必须事先通过串口线缆连接配置终端串口和服务器串口。
  • HMM提供1个默认用户“Administrator”,默认密码请参见产品的铭牌。
  • 连续5次输入错误的密码后,系统将对此用户进行锁定。等待5分钟后,方可重新登录,亦可通过管理员在命令行下解锁。
  • 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初次登录时,请及时修改初始密码,并定期更新。

安全外壳协议(SSH)是一种在不安全网络上提供安全远程登录及其它安全网络服务的协议。

通过SSH协议登录命令行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 当客户端是Linux操作系统时:
    1. 连接配置终端和服务器的管理网口。
    2. 在终端工具(如shell)中输入命令ssh ipaddress即可登录管理软件命令行。

HMM初始启动时,需要等待约3分钟才能正常登录,请耐心等待。

  • 在客户端是Windows操作系统时:
    1. 下载安装SSH协议的客户端通讯工具。
    2. 连接配置终端和服务器的管理网口。
    3. 在客户端通讯工具中输入管理网口的IP地址和用户名、密码即可登录管理软件命令行。
  1. 通过超级终端登录串口命令行,需要设置的参数有:
  2. 图9-24 超级终端属性设置
  3. 呼叫成功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该任务指导软件调测工程师在登录RMC命令行。

    安全外壳协议(SSH)是一种在不安全网络上提供安全远程登录及其它安全网络服务的协议。

    SSH方式是使用网线连接RMC管理网口。

    RMC提供四个默认用户:

    • 默认用户“root”,默认密码为“Huawei12#$”。

客户端(PC)已安装终端工具,如PuTTY.exe。该工具为第三方免费软件。要求PuTTY能支持串口登录,版本需为0.60及以上。

关于RMC的详细信息,请参考《X8000 服务器 RMC 命令参考》。

  1. 通过串口线缆连接PC和RMC串口。
  2. 进入“PuTTY”运行界面,提示“login as:”,等待用户输入用户名。

  3. 按提示分别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登录完成后,显示RMC命令行提示符root@RMC:/。

通过管理网口登录RMC

  1. 通过网线连接PC和RMC管理网口。
  2. 进入“PuTTY”运行界面,提示“login as:”,等待用户输入用户名。

  3. 按提示分别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登录完成后,显示RMC命令行提示符root@RMC:/。

9.13 使用PuTTY登录服务器(网口方式)

使用PuTTY工具,可以通过局域网远程访问服务器,对服务器实施配置、维护操作。

此处登录的服务器指管理模块,计算节点或交换平面。

已通过网线连接PC与MM910的管理网口。

  • 待连接服务器的IP地址
  • 登录待连接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

PuTTY.exe:此工具为第三方软件。

  1. 设置PC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或者路由,使PC机能和服务器网络互通。

    可在PC机的cmd命令窗口,通过Ping 服务器IP地址命令,检查网络是否互通。

  2. Port:默认设置为“22”。
  3. 配置“Host Name”后,再配置“Saved Sessions”并单击“Save”保存,则后续使用时直接双击“Saved Sessions”下保存的记录即可登录服务器。

  4. (可选)通过PuTTY登录以太网交换平面后,若在命令行中输入的字符无法通过退格键(Backspace)删除,请在左侧导航树中选择“Teminal > Keyboard”,设置参数“The Backspace key”为“Control-H”,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值,如所示。
  5. 进入“PuTTY”运行界面,提示“login as:”,等待用户输入用户名。

    • 如果首次登录该目标服务器,则会弹出“PuTTY Security Alert”窗口。单击“是”表示信任此站点,进入“PuTTY”运行界面。
    • 登录服务器时,如果帐号输入错误,必须重新连接PuTTY。
  6. 按提示分别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登录完成后,命令提示符左侧显示出当前登录服务器的主机名。

9.14 使用PuTTY登录服务器(串口方式)

使用PuTTY工具,可以通过串口方式访问服务器,主要应用场景如下:

  • 新建局点首次配置服务器时,本地PC机可以通过连接服务器的串口,登录服务器进行初始配置。
  • 产品网络故障,远程连接服务器失败时,可通过连接服务器的串口,登录服务器进行故障定位。

此处登录的服务器指管理模块,计算节点或交换平面。

  • 已通过串口线缆连接PC与服务器。

登录待连接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

PuTTY.exe:此工具为第三方软件。要求Putty能支持串口登录,版本需为0.60及以上。

    n表示不同串口的编号,取值为整数。

  1. 在左侧导航树中选择“Session”。
  2. 进入“PuTTY”运行界面,提示“login as:”,等待用户输入用户名。

  3. 按提示分别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登录完成后,命令提示符左侧显示出当前登录服务器的主机名。

9.15 通过SOL登录计算节点/直通模块/交换模块

通过MM910提供的SOL功能,可以连接机箱内各计算节点/直通模块/交换模块,便于对E9000进行远程维护。

  • 使用管理模块的浮动IP地址,登录MM910的CLI。
  • 计算节点/直通模块/交换模块设备主板上的插针没有使用跳帽。
  • 登录MM910的用户名和密码。默认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Huawei12#$”。
  • 登录待连接计算节点的用户名和密码。默认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Huawei12#$”。
  • 登录待连接直通/交换模块的密码。默认密码为“Huawei12#$”。
  1. 使用SSH连接工具,连接MM910的浮动IP地址,登录MM910的CLI。

    本手册的SSH登录操作以使用PuTTY为例,详细操作请参见。

  2. 登录SOL界面以后,如果需要断开服务终端或服务器电源,请务必先退出SOL界面,否则将导致再次登录SOL界面失败。

  3. 进入机箱槽位的选择界面:

    • 1 ~ 32分别表示1 ~ 32号槽位的计算节点。
    • 33 ~ 36分别表示1E、2X、3X、4E槽位的交换模块。
  4. 输入需要连接计算节点/直通模块/交换模块的槽位号,然后按“Enter”。
    • 输入计算节点槽位号显示如下串口:
    • 输入交换模块槽位显示如下串口:
    • 输入直通模块槽位显示如下串口:
  5. 输入需要连接串口对应的数字,然后按“Enter”。

    进入串口输入界面,用户可以在此串口界面进行配置、查询等操作。

    按“ctrl+r”,可以返回到机箱槽位的选择界面,如步骤3所示,按“ctrl+r”两次,可以退出SOL界面。

在PC机上使用WinSCP工具进行文件传输。

目的设备已开启SFTP服务。

  • 待连接服务器的IP地址
  • 登录待连接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

WinSCP.exe:此工具为第三方免费软件。

  1. 弹出“WinSCP 登录”对话框,如所示。

    若系统非中文操作系统,可以单击“Languages”进行界面语言的选择。

    • 主机名(H):输入待连接设备的IP地址。例如:“191.100.34.32”
    • 端口号(R):默认为“22”
    • 用户名(U):输入用户名。例如:admin123
    • 密码(P):输入密码。例如:admin123
    • 密钥文件(K):默认为空,保留默认值
    • 协议:选择默认文件协议“SFTP”,并勾选“允许SCP反馈(F)”
  2. 进入“WinSCP”文件传输界面。

    • 如果首次登录时没有选择密钥文件,此时会弹出一个警告提示框,询问“是否连接并添加密钥到缓存?”,单击“是(Y)”,进入“WinSCP”文件传输界面。
  • 根据实际需求,在界面左右区的指定目录中进行文件夹的创建、删除和复制等操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服务器ibmc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