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扣我的银行卡。做假账用别人的银行卡。我把钱用微信转了。他把银行卡还我了,我把钱还他了,这样合法吗?

原标题:和田一夫:一个令人尊敬的“失败者”!

【红馆】微信号:red_hongguan。是一份关于生活的微杂志,一点一点去发现五千年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与生活哲学,在繁嚣纷芜之中,始终坚持着慢下来,致力于中国式的雅致生活。

事业巅峰时,他的座驾是劳斯莱斯,房子是香港太平山最高处的豪宅,办公室是维多利亚湾的高级写字楼,会议桌是一张50平米的整块玻璃,因为电梯无法装载,当初是用直升机吊装进去,然后重新封闭屋顶……

公司破产后,他租借在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自己买票坐公交车,靠养老金度日,曾经往来的富豪朋友,都消逝无踪影……历经伤心、痛苦、绝望之后,他从书籍中寻找精神的慰藉。一本《邓小平传》,他翻了无数次,经常读到热泪盈眶。

他说:“我和邓小平一样,失败过三次。邓小平最后一次从失败中站起来时是74岁,之后,他提倡改革开放,留下丰功伟业。而我的公司倒闭时,我才68岁,我深信还有机会东山再起。”他就是曾经在全球16个国家,拥有450多家门店、280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超过5000亿日元的零售业巨头,日本八佰伴的领导人,和田一夫。

1985年,日本电视剧《阿信的故事》在中国播放,一时间万人空巷,收视率高达80%。故事讲述了日本明治年间,山形县一户佃户的女儿——7岁的阿信,因家境贫困,被迫放弃读书,接受父亲的安排去木材行做童工……直到84岁生命过程中的生存、挣扎与奋斗。

剧中阿信的朴实、真情、勇敢以及不肯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感染和激励了一代中国人。“阿信”成了跨越国界与时空的“奋斗代名词”,而阿信的真实原型就是和田一夫的母亲——和田加津。

1929年3月2日,日本静冈县热海市郊野的一个贫寒家庭,和田一夫出生了。像电视剧中演绎的一样,和田一夫的父母开办了一间名叫“八佰伴”的蔬果杂货店。在日语中,“八佰屋”即是菜店的意思,“八佰伴”就是以八佰(菜店)为伴,用以纪念和田加津靠一杆称沿街卖菜,白手起家的日子。和田一夫从小边上学,边在家中的蔬菜杂货店帮忙。

在当时的日本,杂货店大多是穷苦人的营生,属于下等人的行当,和田一夫因此在学校被称为“杂货仔”,这让他很是自卑。内心里,他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做一个让人羡慕和尊敬的外交官!

为了自己的理想,18岁时,和田一夫准备报考日本东京外事专门学校英语科(现:东京外语大学)。他学习非常努力,在家中墙上、写字桌上、榻榻米旁,凡是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挂上英语单词。从睁眼到熄灯,进屋出门,他口中都念念有词,废寝忘食,这为他日后驰骋国际舞台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当他的爷爷得知其计划时,却语重心长地劝阻了和田一夫。因为对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家庭来说,做外交官的梦想实在是虚无缥缈,远不如为家庭出份实实在在的力重要,何况和田一夫是家中长孙,有继承家业的责任,而且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在爷爷看来,做外交官是没有前途的。

和田一夫的内心充满了挣扎:家中的杂货店从来不是他理想中的人生舞台,但爷爷的话也不无道理,更重要的是弟弟们尚小,父母非常辛苦,是该为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了。最终,和田一夫按照爷爷的意愿,转读日本大学的预科,后进入经济系攻读,为经商做知识储备。

上世纪40年代末,伊豆半岛的小城热海市,创造了一个日本之最,那就是物价超越东京、大阪,全国最高。在热海,几乎人人赊账,赊账带来的坏账以及现金流紧张,让商家进一步标高物价。

生活在热海的居民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学了点商业知识的和田一夫却洞察到:正是赊账束缚了热海商业的发展,而自己家的菜档要发展,就必须革新除弊,打破传统,即使这样造成邻里的不认可,甚至老顾客的翻脸,都应该在所不惜。

但就在和田一夫努力说服父母时,全家人的生计来源却化为乌有。

1950年4月13日,伴随着一声巨响,热海市一间存有化学用品的仓库发生爆炸。因为日本民居以木质结构为主,爆炸引发的大火烧毁了1000多间民房和商铺,全城四分之一的人露宿街头。

父母苦心经营20多年的杂货店化为灰烬,家没有了,商店也没有了。经受不住如此惨痛的打击,和田一夫的母亲当场晕厥。

但和田的父亲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既然家被烧了,那我们就去泡温泉吧,如果没有这场大火,平时我们哪有机会一家人一起泡温泉啊!”

父亲乐观的心态,深深感染了全家人,也让和田一夫懂得了,失败并不可怕,只有精神上的认输,才是真的失败。他下定决心:“我要尽全力协助父母,把新的家再建起来。不仅要把八佰伴的招牌重新挂起,还要让它变成热海市最大的商店!”

当邻里街坊还处在悲痛之中时,火灾后第二天,和田一夫全家人就重新挂起八佰伴的牌子,一杆秤,一个摊位,开始最小的生意经营。凭借全家人的辛苦努力,以及长期以来积累的好信誉和人缘,八佰伴的经营重新恢复。但因为顾客以及商家之间相互的赊账,其现金流依旧屡屡出现危机。

这时,日本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恰好到热海市举办一场研讨会,和田一夫的母亲被举荐参加。研讨会上,她得知郡山市有一家叫红丸的商店,因为不赊账,现款交易,所有货品都以最便宜的价格出售,而且生意兴隆。

和田的父母对红丸的商店考察之后,最终下定决心:打破陈规,实行现款买卖。而这也是和田一夫长久以来的建议。

1955年11月1日,热海市第一家实行现款买卖和低价销售的商店出现了,经过重新装修的八佰伴,面积比以前大了5倍,商店也更名为八佰伴食品百货店股份有限公司。因为事先的宣传,商店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有的人甚至从几十里外乘车赶来八佰伴购货。

一开门,顾客蜂拥而至。和田一夫家中所有的人都忙得满头大汗,两部收银机从早到晚没有一刻停歇。此后,八佰伴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价廉物美商店。

新店开业不久,日本遭遇强台风袭击,热海市又是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在其他人都忙着关店、抗台风时,和田一夫却在恶劣天气临近前,冒着生命危险,租车外出高价收购蔬菜。台风过后,同行们纷纷将原先的存货涨价,平常10日元的萝卜涨到了150日元。但出乎人们的意料,八佰伴公司仍以平时的价格出售,非但没有借机发财,还贴出了一些钱,同行们纷纷耻笑和田一夫是个傻瓜。

十多天后,交通恢复,物价也恢复到原先的水平,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状态。但商家们发现:以前自己的老顾客、老关系中,有很多人舍近求远,跑到八佰伴买东西。八佰伴的市场占有率一下增加了许多。

和田一夫后来说:“每一个灾难开始时,都可能是下一个奇迹出现的时候”。

70年代在巴西的投资全部损失

1961年,和田一夫参加了一个名为“美国西部百货业视察团”的商业组织,在洛杉矶,他见到了“超级市场”。

和田一夫发现,超级市场的顾客可以自由选择商品,一次性付款,购物体验极好;对商家来说,则可以节约大笔人员开支。他在心中简单计算了下,百货商店与超级市场店员数之比,大约是5:1,仅在人员开支上面,超市就能降低4/5的成本,这让他很是兴奋。

两个星期的考察行将结束,和田一夫觉得只是简单观摩还远远不够。他独自留在美国,应聘到一家超市做杂工。产品如何分类、包装、上架、打价签等等,他都用心学习,仔细研究,在美国超市干了3个月,和田一夫的笔记就记录了四个大本。

回家之后,和田一夫向父母表露了建超市连锁集团的志向,57岁的父亲听了他的想法后,彻夜难眠,第二天出人意料地把八佰伴社长之职让给他。这一年,和田一夫33岁,他成了八佰伴真正的掌舵人。

和田一夫将超市作为八佰伴的主营方向,在银行的支持下,八佰伴超级市场顺利发展,1965年,不仅偿还了银行的本息,还积累了不少利润。和田一夫趁热打铁,又在乡镇新开两间分店,同时还开设了面包、糖果、调味品厂,进一步降低了进货成本。是年,八佰伴销售突破10亿日元。

从1966年到1969年,八佰伴平均每年新开一家超市,稳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百货业开始出现大规模重组、兼并,八佰伴这种地方零售商,大多难逃实力雄厚集团的兼并。

和田一夫不甘心被重组和兼并。经过考量,他决定布局海外市场,他的目光落在了日本的第二大侨民国巴西,彼时的巴西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在1968~1973年的巴西经济奇迹阶段,巴西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1.2%)。

在巴西圣保罗考察时,和田一夫发现当地的商业服务十分落后,穷人在商场连基本的尊重往往都得不到,和日本相比,似乎还处在上个世纪。这让他感觉市场潜力巨大。

1971年9月24日,巴西八佰伴首家百货公司开张,和田一夫带领员工站在门口,一边鞠躬,一边不停地说:欢迎光临,请多关照。一个小时候内,就涌进了1万多名顾客,收银机前,大排长龙,店内更是水泄不通,当天不得不提前关门待客。

和田一夫开业预期的年营业额是10亿日元,但由于生意异常兴隆,销售额最终达到了20亿日元。他趁机马上投入扩建,1972年,新店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三倍,一举成为圣保罗市最大的百货商场。

自此,八佰伴掀起的日式“殷勤微笑”服务横扫巴西百货零售业。

一个日本地方小零售商竟然在巴西大获成功,八佰伴震惊了日本各界。1972年,应静冈县县长请求,和田一夫出于道义,斥资20亿日元买下本县亏损严重的花菱购物中心及周边空地。在其接手经营后,花菱营业额翻了一倍。

但随后几年爆发的石油危机,造成银行紧缩贷款,关联银行不肯兑现诺言再支持八佰伴在地皮上兴建物业。这时,八佰伴因为相继投建10家连锁店,资金消耗过重,负债80多亿日元,险些被兼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未摆脱“花菱事件”带来的影响,和田一夫又迎来了第二次危机:1973年石油危机后,石油进口国巴西陷入了沉重的债务危机,通货膨胀严重,最终在1977年形成严重的经济危机,此时八佰伴已经在巴西投入巨资,兴建了四家超大型的商场,其中巴西国际中心的商场是南美最大的购物商城。已经负债80多亿的八佰伴进退两难。

因为日系银行普遍不看好巴西短时间内经济前景,无人愿意施以援手,八佰伴最终在无奈中全线撤出巴西。

和田一夫说:“我的第二次失败是遇到经济危机,在海外的第一笔投资——70年代在巴西的投资,全部损失。”

虽然在巴西的投资以失败告终,但70年代中后期,八佰伴在东南亚的投资,表现亮眼,特别是新加坡市场,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40亿日元,第二年实现盈利。这让和田一夫坚定地将重心放在了海外市场。

受著名投资家、号称“赚钱之神”的邱永汉启发,和田一夫决定重点进军香港市场。在他看来,香港既可以及时响应东南亚市场,又能作为进军大陆市场的跳板。

1984年,八佰伴在香港建立第一家分店,1985年就实现盈利。此后集团迅速在台湾、澳门、马来西亚、文莱、印尼开设卖场,并在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芝加哥频频购买土地,兴建购物中心,进军不动产业。

1986年3月,八佰伴在日本上市,成为日本百货行业的典范。其总资产超过82亿日元,全球职员超过6000人,集团彻底走出巴西投资失败的阴影。

1989年,和田一夫将总部从日本迁移到香港,为表示进军海外市场的决心,和田一夫携带11.5亿港元(大约230亿日元),全家定居香港,成了香港公民。

当时,香港正面临8年后的回归,很多外资企业准备撤离,资本流失严重。日本最大的零售企业携巨资迁入,受到了港英政府、中国政府的极大欢迎,彼时的香港总督卫奕信亲自会见和田一夫,如此规格堪称前所未有。

1990年,和田一夫访问了北京和上海,在了解到中国政府开发浦东的宏大计划后,他毅然决定在当时商业氛围并不浓厚的浦东,兴建世界上最好的百货商店。1991年4月,八佰伴与上海第一百货公司签署合资经营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在上海浦东新区合作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规划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中方原计划的3倍)。

1995年12月20日,“上海第一八佰伴”在浦东开业,当天,一共接待了107万人次顾客,不仅创造了八佰伴集团的新纪录,而且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1996年,八佰伴在上海已拥有三大公司:第一八佰伴、八佰伴联农超市、八佰伴南方商城。是年,八佰伴国际集团宣布将其总部从香港迁往上海。和田一夫声称,2000年前,要在中国内地建立1000家超级市场、3000家汉堡包快餐店。

在全球,八佰伴已在16个国家布局450多家门店,年营业额超过5000亿日元,员工数超过28000名。和田一夫的目标是:“八佰伴环太平洋连锁”。

正当八佰伴在海外迅猛扩张之时,由和田一夫弟弟掌管的日本业务却出现了亏损,这引起了和田一夫的警觉,但因为注意力主要在中国,他未进一步深查。第二年,日本的业务扭亏为盈,这让他放下了心,但令和田一夫想不到的是:报表的数字是伪造的。

1996年,日本八佰伴资金周转出现恶化,股价下挫,此前发行的直接融资债券也到了偿还的时期,此时和田一夫才发现公司的漏洞,如梦初醒。

“他们做假账整整有三年,而我放松了警惕,只喜欢听好消息,所以始终没有看出问题,一直相信公司盈利状况很好。等危机完全爆发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办法挽救。”和田一夫说。

和田一夫不得不变卖一些资产以应对危局,他以3.75亿港元将香港太平山顶的普乐道10号“天比高”豪宅,出售给明珠兴业集团(此豪宅后由著名影星周星驰购入,并改造成四套豪宅,售价高达每平米100万港币);在日本,他将旗下16家店铺卖给“死对头”大荣公司,筹得320亿日元现金。

和田一夫天真地认为,只要将这笔钱还给银行,银行还会继续贷款给八佰伴,但因年报造假,此时他们已经失去银行的信任。银行收到320亿日元回款后,拒绝履行对和田一夫的口头承诺,不再发放贷款。和田一夫在香港的富豪朋友们承诺的200亿日元支持,也迟迟未兑现。八佰伴的周转资金彻底枯竭。

八佰伴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消息很快流出,其股价从200日元直接腰斩,供应商的欠款,员工的工资与奖金,难题一个接一个……辉煌瞬间消失,集团步入山穷水尽。

这时,有人向和田一夫建议,将八佰伴日本公司和八佰伴集团中经营恶化的一些公司宣告破产,保留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的一些经营较好的海外公司,让八佰伴在海外生存下去。

和田一夫回忆说:“但是我想,这样做,也许可以保留八佰伴这块牌子,我自己也可以在海外继续经营下去,但日本公司的大批员工由于公司破产而失业,我自己躲在海外悠然自得,作为一个经营者,这是很不道德的。我想我自己在最后的时刻,只有一种选择:要么与八佰伴和八佰伴人一起生存下去,要么一起牺牲,我不能一个人做逃兵,把灾难留给别人。”

1997年9月18日,一大早,68岁的和田一夫来到静冈县地方法院,提交了公司申请重建手续(破产手续)的报告,办理手续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左右。而法院外已经被记者包围。

摆脱记者的和田一夫回到家,打开电视,电视台都在滚动播放“八佰伴破产”的大新闻。

因为公司众多贷款都是以和田一夫个人资产做担保,八佰伴破产后,和田一夫承担了2000亿日元的债务,银行存款,私人住宅,热海市的老房子都被法院扣押,只剩下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换洗衣服。

“贵美子(和田一夫的夫人)还没有感觉到申请公司重建手续的实际含义,当我告诉她公司破产了,我们已经变得一无所有了,她愣了好久,然后对我说‘我本来嫁的就是蔬菜店的老板,不是八佰伴总裁,我们重新开始吧,大不了再开一家蔬菜店。’”和田一夫说。

1997年11月,香港八佰伴国际集团也宣告破产清盘;12月,吉之岛集团正式宣布收购日本八佰伴。此后,世界各地的八佰伴,不是被对竞争对手兼并,就是被合作伙伴收购,即使还保留了八佰伴的品牌,但与和田一夫再没有任何关联。

八佰伴的辉煌,从此走入历史。和田一夫也变得一无所有,租借在一处小房子中。

从一个小城市的蔬菜杂货店,发展成400多家门店的国际集团;又从亿万富翁一夜之间穷困潦倒,这样的打击,对一个68岁的老人实在过于残酷。

在人生的最低谷,和田一夫梦到自己又回到了热海当年那场大火后的一片废墟中,他的父亲对他说:“一夫,别再愁眉不展了,过去的已经过去,立刻站起来!”

和田一夫用一年的时间反思自己,每天早上凌晨四点起床写日记,读书。他说:“邓小平先生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鼓励。邓先生也经历过三次重大失败,但是他在74岁的时候依然坚持学习,并且重新站了起来,而我当年才68岁,所以要更加努力。”

从公众视野消失后的和田一夫,1998年设立一家只有4个人的经营顾问公司,目的在于把自己经商多年的心得、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传授给年轻的企业家。他视这家公司为自己重新创业的第一步。

两年的时间内,和田一夫举办学习班300多期,近万人聆听他的讲座。八佰伴从成功到倒闭的教训给企业经营者们以极大的警示。在听讲的观众中,和田一夫结识了27岁的正田英树。

一老一少非常投缘,俩人后将双方的小公司合并为“HAW国际公司”,他们推出的超市统计软件大受欢迎,公司成立不到两年,HAW国际公司的股票就在日本的创业板成功上市。

2001年,和田一夫根据自己经历与反思,出版了《不死鸟——和田一夫自叙过去和现在》一书。和田一夫把自己比喻为一只“不死鸟”,要在失败的废墟中重获新生,他说:“火凤凰必将重生,在燃烧自己后,会再创新天地,大不了从零开始。”

如今的和田一夫,已经是近90岁高龄的老人。据华商韬略梳理的资料显示,老先生最后一次来中国,是受上海百联集团的盛情邀请,在2015年12月,参加他一手在浦东打造的购物中心——第一八佰伴开业20周年庆典。

? 1、成功是最大的危机

“当一个公司到达最顶峰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时,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会有种自豪感,从而缺乏危机感,大家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努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必然危机四伏。所以,粉饰太平的做法万万要不得,成功其实就是最大的危机;领导人应该建立一个能够获得第一手信息的有效渠道,不能只听身边一些人的一面之词,更不能只听好话。”

? 2、家族经营的问题

“企业刚启动的时候,家族式管理可以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家庭成员齐心协力、彼此充分信任,朝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对企业的起步阶段来说非常有帮助。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式管理已经远远不够,由于彼此都是家庭成员,因此很难过“人情”这道关,从而阻碍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对于一家成熟企业来说,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架构取代传统的家族治理结构。”

“申请破产时,我有太多的资产,只需要隐瞒一点点,就不至于一无所有,但我不想这么做,我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八佰伴破产后,大批人面临失业,许多人遭受损失,我要把自己所有的财产拿出来,尽到一位领导者的责任。人只要有精神在,失败就不可怕,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就有可能东山再起。”

和田一夫:温情有时是企业致命伤

前日本八佰伴国际流通集团总裁、商界“不死鸟”和田一夫坦陈失败感悟——“我不怕失败,而且我会总结为什么失败。”

和田一夫回顾说,自己一生经历过三次重大失败。第一次是在20岁时,家里经营的蔬菜店被一场大火彻底摧毁,所有积蓄毁于一旦。第二次是在上世纪70年代,八佰伴巴西分店被迫关门。第三次也是最惨的一次,在他68岁的时候,八佰伴宣布破产,他从一个亿万富翁变成身无分文的穷光蛋。

破产时,妻子对他说了一句话:“我本来嫁的就是蔬菜店的老板,不是八佰伴总裁,我们重新开始吧,大不了再开一家蔬菜店。”家人的鼓励给了和田一夫巨大的信心,他决定重新开始。

仅仅一年之后,年近古稀的他重新创业,开办咨询公司;随后又与一个27岁的年轻人合作,涉足IT软件领域,并且仅用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就带领公司上市。

“邓小平先生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鼓励。邓先生也经历过三次重大失败,但是他在74岁的时候依然坚持学习,并且重新站了起来,而我当年才68岁,所以要更加努力。如今对我来讲,人生刚刚开始,79岁到88岁将是我人生的巅峰期。”如今,这位老人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每月往返于上海、福冈之间。他这种创业精神让在场的学子深深感动,并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和田一夫希望以自己的失败经历给后辈们一点启发,“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这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八佰伴倒闭后,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反省自己,现在我把经验告诉大家,希望你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和田一夫回顾说,八佰伴倒闭其实早就有预兆。当年,八佰伴的生意如日中天,和田一夫把家搬到了中国香港,并将大多数业务交给弟弟打理,他本人主要通过财务报表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但不幸的是,财务报表到处都是“水分”。

八佰伴多年来一直迅猛扩张,鼎盛时期在全球一共有400多家分店,但财务数据却漏洞百出。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店铺都能像香港、上海等大城市的分店一样拥有良好业绩,但由于和田一夫本人身在香港,对财务数据没有一一证实。他反省说,自己放松警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总喜欢听到好消息。

“他们做假账整整有三年,而我放松了警惕,只喜欢听好消息,所以始终没有看出问题,一直相信公司盈利状况很好。等危机完全爆发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办法挽救。”和田一夫进一步说,流通领域的财务状况其实一直比较稳定,要出大问题本来不太可能,八佰伴的问题其实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没有掌握一个顺畅的信息来源是他本人管理上的重大失误。

因此,他告诫说:当一个公司到达最顶峰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时,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会有种自豪感,从而缺乏危机感,大家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努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必然危机四伏。所以,粉饰太平的做法万万要不得,成功其实就是最大的危机;领导人应该建立一个能够获得第一手信息的有效渠道,不能只听身边一些人的一面之词,更不能只听好话。

“温情有时是致命伤。如果当年我能拿出勇气,撤换弟弟,不让他当董事长,也许八佰伴就不会倒闭。”和田一夫表示,自己非常同意当初媒体的一些评论:作为一家家族式的企业,八佰伴没有正确地进行人事管理。

由于弟弟跟随自己长达45年的时间,所以和田一夫就放松了警惕,认为弟弟完全有能力处理好所有事情,完全没有料到他竟然会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和田一夫说,在八佰伴还没有破产的时候,自己就对其经营情况有种不祥的预感,但正是出于对弟弟的信任,所以才没有深究下去。

“不死鸟”——勇于承担责任的硬汉胸怀

1929年3月2日,和田一夫出生在日本静冈县热海市郊野的一个贫寒家庭。和田一夫的母亲和田加津就是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中主人公阿信的“原型”,勤劳能干。像《阿信》中展现的那样,和田一夫的父母开办了一间名叫“八佰伴”的蔬果杂货店。作为家中的长子,和田一夫从18岁开始,边学习边帮助父母打理店中生意。

和田一夫天资聪颖,又少年老成,勤奋努力,学业向来出类拔萃,很使父母感到欣慰。但是在当时,卖杂货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行当,和田一夫总是被人蔑称为“杂货仔”,为此他十分苦闷,年轻的心渴望读书,渴望接受高等教育,做一个风度翩翩的外交官。

他为自己设计了一条通往外交官的有效途径:报考当时的名校东京外事专门学校英语科。这所学校,即今天的东京外语大学,一直是外交官的最佳教育机构。正在一夫做着美梦的时候,祖父老和田阻止了他。

老和田并非不知长孙志向高远,但从他务实的观念来说,外交官的梦想实在太虚幻了,远不如经商来得实在。况且一夫是长孙,是要继承家业、分担家庭的责任的呀!

他将这番思虑殷殷切切地对长孙说了,虽不无严厉,但却包含着无比的期盼。况且当时日本是战败国,做外交官要看别人脸色行事,是没有前途的!

一夫听了,默不做声,以这么一间小杂货店缚住年轻人的一生,未免有些急功近利的残酷了,但爷爷的话确实有他的道理。终于,和田一夫按照家庭的意愿,在父母的支持下,转读的预科,准备明年进入经济系攻读,为他商海的航行,做充分的、理论上的准备。 一次,学了一点商业知识的一夫回到了家乡,意外地发现一个被忽略的事实:人口只有四五万的小小的热海市创造了一个日本之最,那就是物价全日本国最高。而在这里,赊账是家常便饭,要知道赊账最容易妨碍资金的流通,甚至形成呆账,而标高价更是不符合公平和竞争的精神,这一对孪生怪胎像两条绳索,束缚着热海市的商业发展。但是当地人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劲儿。

年纪轻轻的和田一夫凭着其商业天聪,已经感觉到,八佰伴要发展,就必须改革,首当其冲的拦路虎就是赊账和标高价。

但就在和田一夫准备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的时候,八佰伴经历了一次重大挫折。 1950年4月13日,至今热海人说起这个日子,至今仍然心有余悸。一场空前大火,烧去市内1000多间店铺和民房,4000多人无家可归。父母在1930年创建,合力经营了20年的小水果蔬菜杂货店八佰伴商店也在这场无情的大火中毁于一旦,化为灰烬。

家没有了!商店没有了!

面对焦黑的废墟,父亲和田良平、母亲和田加津无法承受20年心血付之一炬的沉重打击,当场就晕厥过去。

看到这样的惨状,和田一夫心里暗暗发誓:“不能就这样屈服!我要尽全力协助父母亲,把新的家再建立起来,要再次把八佰伴的招牌挂起来。不只要把这小商店变成热海市最大的商店,还要把八佰伴的业务伸展到全世界去!” 只在一天之内,和田一夫就已摆脱了绝望,化悲痛为力量了。当全家人还在悲伤中,仅仅是大灾难的第二天,和田一夫就重新挂起八佰伴的牌子,继续小生意的经营。和田家准备从零开始!

40年后,和田一夫回首话当年,甚至对那场大火表示感激。假如没有那场大火,不可能那么快建造出比原来大5倍的家和八佰伴。是信念促成和田一夫带领家人重建家园。这信念,后来就成为八佰伴百货超级市场的发展原动力。

由于八佰伴的信用与和田一夫的努力,八佰伴重新一开张就有很好的利润。只是因为款项被旅馆拖欠,因此,经营依然陷入困境,形势很严峻。全家人都担心:“再这么拖下去,八佰伴就要在有利润的经营下倒闭啦!”

这时,转机出现了。日本著名的两个财经界理论权威学者联袂到热海市附近举办一个经营研讨会。大家一致举荐母亲和田加津去参加。在研讨会上,母亲不仅了解到“商人的价值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由顾客的愉快与否做判定”的理念,还得到一条信息:有一位住在郡山市的商人,在他开设的名叫红丸的商店,实行现款交易的买卖,不赊账,所有货品都以最廉价出售,结果生意兴隆。

全家人都来到红丸的商店进行现场观察,之后一致决定破除赊账,实行现款买卖,而这正符合了和田一夫早先的打算。 1955年11月1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就在这天,八佰伴正式实行现款交易和低价出售的新举措。由于事先已做宣传,还没开门,八佰伴门前就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一开门,顾客蜂拥而进,一边啧啧惊叹售价便宜,一边抢购商品。店员忙得满头大汗,应接不暇,两部收银机没有一刻停歇。

第二天,八佰伴现款交易和低价出售的消息就在热海一带广为流传,顾客更是纷至沓来,有的人甚至从几十里外乘车赶来八佰伴购货。

此后的八佰伴真正成为远近闻名的价廉物美商店,而在“台风事件”中,八佰伴坚决不涨价的措施更是赢得了不少顾客,发展的速度是一日千里。 但和田一夫并不满足,1961年,32岁的和田一夫参加了一个名为“美国西部百货业视察团”的商业组织,赴美国洛杉矶考察。考察的项目主要是当时在美国零售业十分流行的超级市场,向他们学习管理技术和经营策略。

在考察中,和田一夫发现,超级市场对买卖双方都有好处。对顾客来说,自由挑选商品,一次性付款,能获得很大的便利;对店主来说,可节省大笔人事开支。和田一夫把未实施自选的百货商店,与超级市场的店员数做了一个比较,二者大约是1∶5的悬殊。这就是说,光营业员的开支,超市就可节省五分之四。

和田一夫决定把超级市场作为八佰伴今后的主营方向。两个星期的考察日程匆匆而过。他觉得,走马观花的考察,还不足以应付日后开办超级市场。视察团解散后,他又独自留了下来,来到一家超市做杂工,对商品的存库、分类、包装、上架、标价等都仔细揣摩,收工后把原始数据和心得记在笔记本中。赴美3个月,和田一夫记下的笔记就有四大本。

回到日本后,和田一夫便着手将自家的老店改成超级市场。也就是这一年,33岁的他正式接替了父亲的社长职位。从此,八佰伴进入和田一夫时代。 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百货业开始大分化、大改组、大兼并。许多像八佰伴这样规模的公司遭到兼并的厄运。八佰伴坚持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业绩不俗,但仍有遭外强吞噬之虞。和田一夫经过反复权衡,决定提前走海外发展的路子。

他最先把目光放在了巴西。当时巴西正处于经济发展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1969年5月,和田一夫乘飞机飞往巴西东南海岸的大都市圣保罗,进行实地考察,结果他发现,当地的服务业十分落后。日本的服务水平比这里至少要先进一个世纪,八佰伴来圣保罗发展,大有可为!1971年9月24日,巴西八佰伴首间百货公司开张。和田一夫带领全体职员站在店门口,一边频频鞠躬,一边不停地说:欢迎光临,请多关照。

开张仪式后,顾客如潮水般涌进商场。不到一小时,已有超过一万人进入店铺,店内挤得水泄不通,收银机前排起长队。这种情景,和田一夫在国外从未遇到过!

在巴西开设分店成功后,和田一夫决定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他的国际化最明确的构想就是“环太平洋连锁化”。1974年9月14日,新加坡八佰伴开张;1984年12月22日,香港八佰伴第1号分店开张;1987年马来西亚八佰伴第1号店开张;1988年,台湾八佰伴第1号店在台中市开业……

1990年八佰伴国际流通集团总部从日本转移到中国香港,当年,和田一夫访问了北京和上海,了解到上海浦东地区开发的宏大计划毅然决定在浦东建世界最好的百货店。1995年12月,“上海第一八佰伴”在浦东开业,开业当天,一共接待了107万名顾客,这不仅仅创造了八佰伴集团的一个新纪录,而且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但也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他在日本的分店数增至58间,其中“新世纪半田”一次投资就高达1.5亿美元,而八佰伴集团在日本国内总收益才900多万美元,如此不合比例的投资,一时间被日本同行引为笑谈。

1992年,他又斥资3.4亿美元在上海合资建造了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上海新世纪商厦。他更石破天惊地宣布:要在2000年,在中国内地建立1000家超级市场、3000家汉堡包快餐店。

然而,他犯了欲速则不达的经营大忌。他不惜负债求发展,令集团潜伏下巨大的危机。由于过度扩张和市场定位不准,1994年八佰伴兵败北京;1995年,上海新世纪商厦也陷入严重危机……八佰伴的经营开始极度恶化,债台高筑,欠下13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公司不得不于1997年9月18日宣告破产!他的破产也同样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夜间,和田一夫变成一个连累八佰伴股东和员工的罪人。“破产”一词,更像恶魔似的纠缠着和田一家,夫妇俩最终决定宣布“自我破产”,交出所有财物,向企业界告别,搬到一个租来的两房一厅居室。

和田一夫一生经历过三次失败。第一次是他21岁时热海的那场大火,第二次失败是遇到经济危机,和田一夫在海外的第一笔投资———20世纪70年代在巴西的投资全部损失,第三次失败就是八佰伴破产。

在经历了最初的痛苦、伤心、绝望之后,他在书本之中寻找慰藉。他曾经回忆说,八佰伴宣布倒闭以后,他就捧着《邓小平传》读了好几遍。好似找到一个知己,因为邓小平和自己一样,失败过三次。他还说:“邓小平最后一次从失败中站起来时是74岁。之后,他提倡改革开放,留下丰功伟业。而当八百伴倒闭时,我才68岁,我深信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1998年,年已70的和田一夫设立经营顾问公司,并开办国际经营塾,决心将自己的经营经验和教训传授给年轻的经营者们,NHK电视台等日本传媒称其为“不屈之人”。这位昔日“八佰伴舰队”叱咤风云的舵手,如今只是一位靠退休金生活的72岁的日本老汉。不过,那种骨子里的浪漫和豪气依然没有消褪。

泡沫经济崩溃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日本的经济景气依然没有曙光,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倒闭破产的企业家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而像他这样70多岁的老人在企业倒闭之后依然乐观向上,寻求东山再起,也许会给那些事业失败、生活无着的人一些鼓励。

和田一夫说过:“火凤凰必将重生,在燃烧自己后,会再创新天地,大不了从零开始。”“一切都是我的错!真是,72岁重新登攀。有梦想,就有可能。” 勇于从零开始的“不死鸟”精神。

好贷君您好!我是一家包子铺的小老板,最近想贷款买辆车。但在贷款审核时,银行非要让我提供什么银行卡的流水账单,晕......我做的可是小本生意,顾客买包子不是直接给现金,就是通过微信和支付宝付款,我哪里需要和银行卡打交道!平时,基本上我都是让老婆隔一段时间把经营所得存进银行。那么,像我这样每天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接收红包和转账,会形成所谓的银行流水吗?(包子铺老王)

王先生您好!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银行流水”的定义:就私人(非企业)而言,银行流水是指客户通过本人名下的借记卡或活期存折卡,与银行发生存取款交易并产生账单明细的记录。

显而易见,这里是“客户-银行卡-银行”的支付模式,即需要以银行卡作为交易的媒介。而您单纯地领取(支付宝和微信)红包或接收转账的行为过程中,并不和银行卡发生关系。所以,直接来源于转账和红包的收入并不会形成相应的银行流水。但是,敲黑板了!!!如果您把转账和红包所得的金额提现到银行卡中,就会与实名绑定的银行卡达成一个接口,长期如此,会间接地形成一定的银行流水。

事实上,随着电子支付方式的普及,有些银行已改善为较人性化服务,会一定程度上认可支付宝、微信钱包、翼支付等支付平台的流水账单。但是,大部分银行仅仅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流水账作为辅助的证明材料,还是主要看“银行流水”的记录。

银行对贷款人进行审核时,并不是只要提供了银行流水就可以通关,除此之外,客户还必须提供的是半年以上银行账单的有效流水。(当日进当日出的流水属于无效流水,即使是凌晨1点进23点出也是无效的流水)。

在银行流水的众多记录中,工资流水才是银行完全认可的证明材料,(反映了个人收入的稳定)但是,王先生身为个体经营户,并没有就职单位和薪酬发放的工资卡,不具备形成工资流水的先天条件。即使是这样,王先生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另辟蹊径,迈过贷款的门槛:

1.选个固定的时间,定期每月存入固定的金额(最好是3千以上)。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就会形成一定的自存流水,侧面展现出自己良好的经济状况,具有较好的还款能力。同时,这种自存流水的方式也是被某些银行接受的。比如您可以选择每月15号去银行存款4千元, 至少存3个月到半年以上。

2.找个收入高且征信良好的人做担保贷款,会大大提高贷款成功的几率。

3.当自身的银行流水达不到贷款的要求时,可以提供夫妻双方的共同流水。除此之外,提供第三支付平台的流水账单、缴纳的税款单和社保单等证明材料也是加分项。

4.千万不要相信小广告,去做假银行的流水记录。因为这种小伎俩很容易就会被银行工作人员识破,然后拒绝发放贷款并给你打上“不诚信”的烙印。严重的情况下,贷款人甚至会被冠以诈骗罪。

好贷君再次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因为银行流水记录不多、不良好就去做假账,还是通过正规途径去办理贷款的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希望王先生看了这篇文章对银行流水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能养成良好的存储习惯,定期定时去银行存钱并形成银行所需要的流水。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假账用别人的银行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