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行货币数字货币,真的能成现实吗

本报讯(记者范晓)近日,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据了解,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春节后央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将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

“未来,可能出现建立一个分布式的总账,用于登记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这里面央行提供免身份核查和免下载基本的数字钱包。银行将来也可能提供数字钱包,原来的银行存款和数字货币打包放在一个数字钱包里面。”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资深经理周永林博士日前在金融科技创新大会上如是表示。

事实上,2016年11月,央行官网在其2017年度人员招聘岗位需求中就透露了端倪,显示将招录6名相关专业人才从事数字货币及相关底层平台的软硬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工作。随即,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组长、科技司副司长姚前公开表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目的是替代实物现金,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至于何时能推出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现在并没有一个时间表。”但姚前透露,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已完成两轮修订。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研发的数字货币率先探索了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据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介绍,近年来,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互联网企业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作为新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业务模式等方面尚未成熟,目前主要适用于非实时性的、轻量级信息的、交易吞吐量较小和信息敏感度较低的业务场景。

“数字货币涉及分布式架构、密码技术、安全芯片、移动支付、可信计算等多种技术。区块链技术仅是数字货币可选择的实现技术之一。未来是否应用于数字货币,取决于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业务处理性能、交易一致性等方面的不足能否得到解决。”李伟表示,“为此,央行于2016年选择在票据业务场景搭建区块链技术应用原型系统,研究其技术成熟度和业务适配度,验证其在金融行业规模应用的可行性。”

  在数字货币出现的这几年以来,很多的人都说数字货币的出现将可以取代法定纸币,但是也有人说这样的说法并没有依据,时不时也会传出一些关于央行和数字货币的消息,那么在中国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呢?

  未来的“钱”是怎样的?会是一个数字或一串代码吗?

  未来,数字货币时代大门开启后该如何发展?各国当局能否顺利推动官方数字货币,他们的目的与动机是什么?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什么时候推出?中国的监管理念如何?监管应该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推出国家数字货币的意义何在?金色财经为此采访到业内专家学者,进行专业解读。

  数字货币快速发展 倒逼货币当局研究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曾在《清华金融评论》撰文指出:“私人数字货币倒逼货币当局研究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货币当局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具有天然优势;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有利于货币政策有效运行和传导。”

  统计发现,目前大多数国家正处于是否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探讨与探索中。

  泰国央行行长Veerathai Santiprabhob在新加坡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发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目前正在筹划中,这是央行努力在各个领域尝试区块链技术的一部分。

  据彭博消息,英国央行行长卡尼此前发言称对央行数字货币持开放态度。5月18日,英国央行发布了一份员工工作报告,列出了央行数字货币(CBDCs)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金融稳定问题的各种情况,这篇论文构建了三种CBDC模型。

  此外,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还曾表示,需要对发行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认真考虑,更紧迫的任务是如何使用新技术来满足当前需求,欧美多数央行对于发行大众使用的加密货币都极为谨慎。

  5月22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现在日本央行没有的计划。

  早些时候,挪威央行行长表示,将扩大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但现在考虑是否引入央行数字货币还为时尚早。

  在世界杯前夕,俄罗斯积极拥抱数字货币和区块链,被解读为突破西方制裁封锁的一次尝试。但政策多变,尽管普京亲自批准过数字卢布的开发计划,但就在上周,他又否认了这一计划的存在。

  反观中国数字货币的发展程度:

  2014年央行成立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

  2015年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等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成了人民银行发行数字货币的系列研究报告,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已完成两轮修订;

  2016年1月20日,央行召开的数字货币研讨会上,又进一步明确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指出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团队将积极攻关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研究数字货币的多场景应用,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此后,央行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跟踪研究数字货币与金融科技创新进展,开展数字货币研发工作;

  2018年1月25日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成功上线试运行,结合区块链技术前沿和票据业务实际情况对前期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原型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完善;

  2018年3月28日,人民银行召开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在接受采访时曾指出:

  “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目前应该是研发阶段,逐渐找机会推出。研发阶段,还要考虑它推出之后对现有的货币政策、货币体系、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的影响,包括对国际的影响,做了评估之后,如果快的话2018年下半年出来。”

  分析,虽然各国央行都在积极研究央行数字货币(CBDC),但对是否发行CBDC持有谨慎态度,大多数国家央行都在积极探索使用新技术来解决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弊端,以更好的服务于本国经济。

  央行发行 数字货币与现有的货币体系无本质区别

  新西兰央行发布的文章中探讨了加密货币的本质——将与现金一起使用,需要有一个固定兑换现金的汇率,不带利息,并且资产负债表不能为负。加密货币可以采用“传统”数字货币的形式,这种货币依赖于现有的支付技术来运作,或依赖于分布式记账技术。对央行来说发行央行加密货币需要更好地评估和理解货币政策,以及加密货币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独家采访到北京市法学会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会副会长胡继晔,他分析指出,

  新西兰央行文章中提及的模式很可能成为我国采取的模式,究其根源是数字货币与现有的货币体系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要注意,主权数字货币和现有的、以太坊、瑞波币等非主权数字货币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而在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接受采访时曾介绍央行的数字货币研究工作,他强调,未来的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中央银行来发行。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也曾介绍,

  目前中国的数字货币在设计时的初步考虑是:由央行主导,在保持实物现金发行的同时发行以加密算法为基础的数字货币,M0的一部分由数字货币构成,为了充分保障数字货币的安全性,发行者可以采用安全芯片为载体来保护密钥和算法运算过程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法学会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会副会长胡继晔进一步表示:

  “数字货币迫在眉睫,为了实现人民币的货币主权,发行数字货币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传统金融学当中货币三大来源是贷款需求、政府财政赤字的需求、外汇的增加量需求。传统货币创造的三大来源在数字货币时代同样适用。数字货币的贷款需求满足区块链企业在整个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当政府有了数字方面的财政赤字时,同样可以发行数字货币,目前国债发行也采用了无纸化模式;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发行的重要来源,占据人民币发行的70%以上,基于数字货币的外汇储备需求愈发重要。”

  双支柱监管 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有多远

  央行数字货币的探索还在进行,业内有声音指出,此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形式,短期不会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大的影响。但对于支付行业而言,会出现大的不确定性,要求支付机构与时俱进。

  此外,安全性也是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设计的重点。安全性体现在用户隐私保护、数字交易监管等方面。胡继晔对金色财经分析指出,央行目前实施宏观审慎和货币政策双支柱的监管框架,这可以实现对数字货币的监管。现有的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都可以对数字货币进行监管。

  对于央行研发数字货币的意义,业内多持积极评价。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曾指出:

  数字货币的发行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伴随着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变革,在信息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实现金融数字化。

  而在胡继晔看来,发行数字货币是应有之义,至于何时发行和如何发行可以参照实物货币发行的一些做法。

  对于币圈的人来说数字货币得到认可是一种很关键的事情,国家能够推出法定数字货币也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那么就目前的情况来讲,中国推出法定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大家可以时刻的关注一下与之相关的消息。

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足以改变世界。 如果区块链技术能得到快速高效的应用,我们可以普及金融服务、自动执行合约,甚至还能实现区块链与物联网(IoT)的融合创建物联链(BoT)。不过目前区块链主要还是用于加密货币交易。 这样一来,人们势必会问,央行什么时候才能用对待区块链的态度对待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呢?毕竟央行掌控着世界各国的法币,他们也将从区块链技术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央行玩弄加密货币 大部分国家的央行都接纳了区块链技术,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荷兰央行(DNB)正在研究本国加密货币。另外,印度央行(RBI)和英国央行(BoE)也都在摆弄区块链。不过现在,央行正考虑进一步的实验,即发行自己的“比特币”。 华尔街日报最近就这一想法发布了一篇文章。 央行发行的比特币可以让决策者对货币发行量有完全的掌控权,与储备银行制度类似。 如果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其他银行将一败涂地 试想一下,如果你手中的钱直接由央行保管,或者你将钱存在央行的货币钱包中,而央行会保证你的资金安全,那商业银行基本上就毫无用处了。 目前法币通常以活期或定期的方式储存在银行中, 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方便,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 商业银行可能会倒闭,而且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要是有一天央行真的发行了数字货币,那么商业银行就真的成了煮熟的鸭子了。 区块链可能被排除在外 从表面上来看,央行似乎不久就会接纳比特币和区块链,但这种情况也许永远不会发生。可能区块链会成为一种即将走向主流却始终无法真正被主流接受的技术。 在线投资平台首席执行官库马尔·高拉夫(Kumar Gaurav)认为这完全是可能的。 举个例子,古时候价值转移方式从盐变成了黄金,最后才开始使用硬币和纸币。我个人认为这种演变不会停止,而加密货币会是实现下一步发展的最佳选择。 无论主流是否接受,加密货币都是赢家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世界货币体系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已经展现了其影响力了。即使央行完全忽视这项技术,商业银行和社区都不会停止研究区块链的脚步。不过央行很有可能会接受区块链而不是不闻不问。 库马尔·高拉夫(Kumar Gaurav)指出: 我认为央行最终还是会接受加密货币系统的。但具体的操作过程现在还很难说,因为加密货币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时间去巩固。但只有最高效的价值转移方式才有存在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比特币爱好者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因为这表示比特币不仅是现在,更是未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