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面拿铜镜说祖传专家,拍卖公司说上百万,我觉得有点玄,怎样出手才靠谱?

醒目进度:【12.14更新】


【10.13开贴】LZ爷爷辈开始经营,小本生意。太爷爷辈其实也做,但在那特殊的年代里赶上了那啥啥,干净利落的上缴了......以上。大家有什么想知道的,我尽量回答。但是鉴于能力有限,也许有些回答不好,还请见谅。
【12.14 更新】这部分是放些LZ的实物示例

【12.14 更新】 这部分是整理的文字内容,收录的是干货。

正文部分依序排列,关键词目录如下:


17、【鉴别辟邪物件】
25、【手串盘玩方法】
29、【文物与古玩之别】
32、【金饰品相与定价】
35、【所谓辟邪物件】
36、【所谓镇宅物件】
39、【高仿、高修的实例】
40、【IRENA贡献的 考古与盗墓之别】
41、【内幕之人心险恶】
42、【鉴定/作伪的逻辑】
43、【作伪/鉴定的博弈】
44、【审美标准与投资】
52、【佛像鉴定小贴士】
56、【古物收藏的趣味】
58、【学习鉴定的细节】
59、【做老货的生存建议】
60、【茶的收藏与炒作】
63、【有关收藏的一些建议】
about【行业特点】:讲讲这行里人生活的优有劣。优势呢,可以四处走动,走遍天下名山大川,父辈就最爱这一点,一年中几乎没有落脚的时候。朋友也会很多,从业几年,江浙沪到云贵川,走到哪一个城市都会有这么三两好友。想一想,昨天你还在上海一个人喝着咖啡,第二天已经换作古刹青山鸟鸣绿涧,一群人把酒言欢,想想也是很快意的事啊。再有,可以遍阅奇珍,虽然今天不再像30年前,很多资源都已重配,但作为一个从业者,你依然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这些“具体的历史”,或可以欣赏,或可以学习,或可以想象,不亦乐乎。还有,就是更广阔的思维,上面说到“具体的历史”,可以让人脱离空想式的思维,抛弃很多空中楼阁般的理论;另一方面,鉴定与赏析中不断反省检验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摧毁死角,最终可以看到的是另一个世界。
about【行规】:讲一讲规矩吧,虽说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还在讲规矩了.......各地、各时的规矩多有不同,但是自古来这一行都带些文人气息,所以,俗话说也就是相对的“讲究”一些。当然,LZ向来是不怎么相信曾经有个讲文明树新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世界的....但是,从一些现在还活着的老人身上,依然能看到某些美好的坚持。

比如,讨价还价需有度。LZ曾亲眼见过一场面,某老先生坐店,进去一愣头楞脑的小伙子,随手拿起件东西,“诶?这多少钱?”


老先生,“你还个价?”
小伙子,“50行吗?”
..........结局是老人站起来把小伙子硬是推出了门外.........边推边骂,“走走走,快走!”

比如,退货要打个折扣。早先,真正的行里人都是落子不悔,买定了,是真是假跟卖家再无关系,买假了,自己咬碎了牙也得咽下去。但这种人毕竟不多,随着高风亮节与好面子越来越远,我们也进入了新时代。现在各地大多古玩行都是可以商量好退货的,只是大多卖家都不很喜欢,也不习惯。不过,退货一定要在买卖之前和双方约定好,这样才可以退。这其中,有些交易,退货也不会全价退款,总要打个折扣。这钱,不光是对卖家来回折腾的弥补,同时也是眼力钱,是买家眼力不精交的学费。


about【造假】:个人一直觉得“仿作”与“作假”这两个概念要分开,虽然有时它们之间的界限已经极为模糊。历代名匠,大多以能够仿制先辈的精品,以假乱真甚至以仿胜真为荣。但这制造出的艺术品,却并非尽数用来流通,也就是说,并非为了骗钱而做。

但另一只“作假”,史上传承也从未断绝,只是大多仿作不精,制作者也大多是水平中下的工匠。他们要求的是“批量生产”与一个能忽悠人的故事,总之,一切以“能够骗钱”为最终目标。如今在潘家园、沈阳道、城隍庙、送仙桥等等等,最为人所知的各省市古玩集散地,其中充斥的假货基本都属于这一类。从高古玉器到明清瓷器,战国铜镜到民国手札,风格千篇一律,工法相差无几,很多摊位上的卖主都是同一批次找同一个批发商进的货......这在古玩行,该说是相当的奇葩


about【假货】:举一些简单的假货:
1、近来LZ在北京街头也看到了一些流动摊位,卖所谓的“现磨琥珀”,工具不少,磨起来一时间粉尘四起,仔细闻还夹杂有香气....看起来好像这么回事,但他们用的料子基本上是树脂。
2、靠近各地古玩市场的摊位,经常有些打扮成藏民模样的摊主,兜售银饰,还有些人也弄了不少的砗磲、绿松石等等。但所谓的藏银,可以造价很低很低,这与藏地真正的精品银器是很不一样的,在这中滥造的银中真正银的百分比根本不占多少,而且有些制银的过程很脏很脏.......至于假的绿松石与砗磲,大多是粉压制成,仔细观察会发现缺少自然地纹路。
3、翡翠市场上的“冰翠”,这个...没啥可说的,根本不值钱,还不如早年用水沫玉来冒充翡翠有技术含量。
4、紫檀柳冒充海、越黄花梨。这个LZ见过很高明的,几个月前还见到一串非常诡异的紫檀柳手串,其纹路几可乱真,不是玩木头的高手,很难分辨出来。不过近来紫檀柳的价格本身也在上涨,这木头还是很不错的。

晶石彩宝之类,辨真伪也比较麻烦。最常见的贩假方式,其实还是以A充B。比如,用碧玺冒充红宝石,海蓝宝石冒充蓝宝石,等等,但这种,水平参次不齐,而且,现在好的碧玺与海蓝宝石本身已经很贵了= =

另一种作假,就是所谓的人工改良。低端的如加温、注胶、镀膜等等等,这里又会很麻烦,因为比如有些宝石按国际标准是允许做一些改良的,比如加温(不过很多买家不清楚)。但往往一些无良卖家会做得很过分,这可能是把翡翠弄成了B、C货,或者宝石改色等等。

这样只要让消费者把假货认作了真货来买,或者把次货当做了好货来买,就可以赚取相当可观的差价。至于鉴定与证书.......请认准省级及以上标准的鉴定中心和出具的完整、有效的证书,其他级别的证书,有些可以批发.....


about【做旧】:讲一讲做旧手段。
做旧,是个充满技术含量和笑料的部分。我们先来讲一讲搞笑的,之前网络上有些很有趣的帖子,把一些现代制作的假古董照片弄成一个合集,其中有看起来像是古玉的机器猫、陶瓷版的十二兽首等等......其实如果做旧的那些器物可以做出一个合集,应该可以平分秋色。LZ曾见过的,比如做旧做过了头,一个自号民国间的瓷器,老化程度却超过魏晋.........某做旧清代字画上标记的作者,其实人在明朝.........再比如一些标为民国的玉器上出现了高古玉才会有的鸡骨白..............不一而足,大家也真的是很拼很拼=

about【做旧 2】:而历史上有些做旧的方法一直延续至今,LZ认为可从其中提取出一套”老化の技艺“,一定可以扬名立万出任总经理当上CEO吧。比如最古老的染色,理论上只要你有容易扩散颜色的原料和足够的时间,你可以把一切东西都染上色。上旧若水,干放着,总不如浸泡来得快.....后来人们又掌握了温度的奥秘,将这些物件放到加温的锅里煮一煮,味道更佳......

包浆。这部分其实...最好的办法摸过于人手的盘玩,LZ曾见一些高端“玩家”,雇了十余个闲散人员,每天啥也不用干,人手一件东西,盘。每天检查不许作假,每周结算,按包浆付钱。这么连续不断的盘玩,加之遇上一双好手,可以大大的加快包浆的形成。档次稍差一些的呢,就用不起人手了,改用不同的皮或布,疯狂的盘玩。再差一些的,连这些人工也雇佣不起,就只好靠油等伟大的调料来伪造了。不过,很容易被识破。

about【做旧 3】:现在人们热捧文玩,其中有部分追求老货的,大概没少吃药。LZ见过某“团队”,一月只做一串念珠,或星月或凤眼或紫檀不一而足,兢兢业业风雨无阻,器具完备工艺精湛,全部手工绝不油炸....最后出的包浆与老货极为相似,几可乱真。而这么一串东西也就从起始时的几百元飙到了数万元。老板抽着烟斜眼看我,“我这些工人要发工资啊,工钱就多少?”他说的好有道理.........


about【捡漏】:讲一个最常见的故事吧,lz亲见的。某同行A有个小店,柜子里七零八落的破烂摆满了,某天有个家伙B来逗趣,看到A的柜子里有件玻璃仿的翡翠,蛮小的一个戒面绿油油又很脏,他知道那是假的,故意和A讲“这块极品让给我吧,我出200。”

但是那天A君也是鬼迷心窍了,他自己也知道那是假的,就开玩笑,“好,我去做个证书再给你。”然后就真的神经病一样去检测了。

然后测出解惑所有人都呆了,A货。

后来那个小戒面卖了20多W。


about【打眼】:更一段上当的经历。10年LZ收过一只雍正青花笔筒,收到的时候兴致很高,因为算是捡了个小漏。拿回后,也找了几位行内人士看过,都认为没什么问题,但后来出手时就出了事故。买走的人同样也是行内的玩家,收货时也仔细检查过,品相完整,直到半年后,这买家又找回LZ,说那笔筒有问题。

LZ一惊,心里想这不可能啊,当时这么多人看过,交易时你自己也看得清清楚楚,但也没多问,让他把东西带过来,大家一起坐下来聊聊,究竟怎么回事。对方就把笔筒带了回来,指着笔筒口沿下方一处,说这里,修过。LZ拿出强光电筒,强光穿透后仔细检查....毫无问题。直到对方提点在强光下,又辅助高倍放大镜,才看到一处:两处青花蓝色中间,有极其微小的一道线...那确实很有可能是修补痕迹,只是修补时非常仔细,修补后又做了极好的掩饰。

对方这才说,东西是在他那里被一个年轻的景德镇高手指出的问题,对方初时并不愿指出,是这买主百般恳请,又请客又上茶,才说出了个中门道。最后LZ也心悦诚服,跟那原来的买主说可以退货,但对方也十分守规矩,秉持着行里的传统,打死不退,说是只为了讲个明白。最后LZ请客喝酒,一醉而休,这事就这么结束了,但直至如今回想起来,依然觉得那修补的技艺十分高超,令人叹服,而收货中的难与险,可见一斑。


about【人物】:LZ喜欢一些“小人物”,因为这些人才更接近我们普通人日常的生活,不像那些传奇人物,过于高远,遥不可及。这些“小人物”身上,有时也会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有这样一个故事。数十年前,行里有一位口碑很好的老人,眼力精到。最后几年,就把家里的招牌传给了儿子和儿媳,自己偶尔去铺子里看看,会一会老朋友,也自得其乐。但是后来出了一件事,有一天他儿子卖漏了一件宝贝,具体的物件楼主也不清楚,但据说是卖亏了很多。老人知道这件事之后,把儿子狠骂了一顿,这不光是折了东西,同时还会被行里人诟病眼力。然而,心里虽然痛惜但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这事本来就这么过去了。

但他儿子又做了一件错事。大约这儿子左思右想,心里又不平衡又觉得难以接受,于是就私下里找到了那位买主,不知说了什么或做了怎样的补救,就又把那卖漏的物件要了回来。这下,这事被老人知道后,老人啥也没说。当天安安静静的吃饭、洗漱,晚上换了一身最干净的衣服,第二天人们推开门,发现老人吊死在了屋子里。第一次卖漏,是赔了名声,第二次要回来,这就砸了招牌。老人为了这字号和一辈子的名声,做了这样的选择。

曾经这故事在行里流传很广,那时这行里虽然也有偷鸡摸狗的事,但势头却远不及现在。放在今天,LZ并不赞成也不觉得人们需要付出自己的生命,但是对这样一位老人和那个时代对某些东西的坚持,值得最深的尊敬。

about【人物 2】:想起一段旧事。大约十多年前,有这么一位藏家,眼力不错,专攻瓷器,但也收些杂项。可他有个问题,口碑不是很好。这先生比较小气,在这行里,太精明的人没什么市场。所以他的藏品很多,但朋友很少,只有些酒肉之交。

有天,这先生遇到位香港的朋友,就是那种“香港朋友”大家懂的,土豪模样。攀谈之间甚是投缘,这先生就邀请老板来到自己家里,挑些高大上的东西带走。土豪半懂不懂,但财大气粗,在他家里指指点点,“这个...这个....都包起来。”半天的时间,就收了不少。

所以这位先生本来是很开心的,但是,土豪点名要的东西里面却有一样特别之物,一盒老象棋。木纹开裂的棋子,又脏兮兮没什么可说,但那装棋子的盒子却是紫檀木的原配,雕工精细,刻画一丝不苟。那先生有些犹豫,他一直搞不清这盒子的秘密,于是和土豪商量着等等,想叫个行里的朋友来看看,当然,名义上说的是“大家都是朋友,一起坐一坐喝喝茶。”

可是,悲剧来了,这先生打了几通电话,都被搪塞了过去,没有人愿意来。加之土豪等的时间有点久,不太高兴,只好就这么算了。先生给土豪打好包,交到小弟手上,客客气气的送走财神爷。点着钞票,心满意足。

那盒子象棋有人出了几百W,这土豪都没有放手。事情传到老先生耳朵里,他简直不敢相信。他只用了几万块就出掉的东西,怎么可能卖到这么高,以他自己的眼力,怎么可能犯下这么大的错误.........他很不相信。最后几经周折,才摸清了真相,那老板自己本来也不知道这一盒子能值这么多钱,回到香港之后,刚巧遇到个高人,指点了迷津。那盒子比起棋子,根本不算什么,一个个棋子全部是X角制成的.....所以这确确实实是被检了漏,一个大漏............

从此之后,那先生一蹶不振,为人处世也低调了很多。只是不能提起这段过往,每次提起都会急红了眼。

about【人物 2 续】:LZ未见实物,乍听时我也怀疑,但是见得古物多了,有些东西可以完全变了模样,此其一。


另有些人只在自己专精的领域里很通,但是换一种东西就真的能够毫不知情,此其二。
还有就是,人的状态,我们常说有时候行家也会卖漏了或是打了眼,原因不明,恰好那时候就心神不定,俗话“鬼催”,此其三。

所以,LZ认为可能那是真的。不过毕竟这事不是我亲眼所见,所以怀疑也是有道理的。绝对可信的几事是:老先生确实卖漏了、事后那东西确有人相继给出高价、那老先生到现在也耿耿于怀。

about【人物 3】:继续讲一些人。LZ不是个喜欢八卦的人,也不喜欢光鲜亮丽,新闻、小说为了搏人眼目,总是要推出那些知名人的案例,马未都到郭德纲,赵忠祥到林依轮,等等等等。然而,LZ最喜欢的是活在人们关注线之下的人,这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没有太多的掺杂和点缀。

今天讲一位玩钟表的先生。这先生的一路经历,是十分的传统。家贫,早年间拜了师傅学修表的手艺,人聪明也懂事。后来师傅觉得这小伙不错,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了他,没几年,师傅做不动了,就将自己的招牌和铺子一起传给了女婿,这先生也就顺理成章地这么干了下去。

然而,日子虽然过得不至拮据,却也并不宽裕。先生日常修理时,就会找些机会收下有潜力的表,低收高走,慢慢的也有了些积蓄。后来,就赶上了一个好机会。那时还是几十年前,某钟表厂经营不善,先生觉得厂子不错,就倾尽了全家积蓄,买下了那厂子。为此,夫人还与他闹上了一阵,嫌弃他不知足,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可先生却不这么想,也是天道酬勤,这工厂有个仓库,里面堆满了废铜烂铁,几年都没开过门了。先生就叫人来打理,一起收拾收拾,没成想,这一动作就捡了宝贝。仓库角落里堆了不少西洋古钟,虽然都是残品,但一件件或精美或典雅.....先生也愣住了,醒过神来赶忙“抢救”出了这些宝贝。

命运就此改变。这先生后来边修理着那些钟表,边研习着工艺,不仅练就了高超的修复技艺,更有趣的是,今天,任意那仓库角落里的一只修好的旧钟,都可以买下一、二间工厂......

about【人物 4】:LZ有段时间身体不好,每天静养,闲时就读读书把玩把玩。总之,那一段日子希望过得安静,所以每天几乎都坐在室内。一段时间后,发现个比较异常的事,每天中午时分,都会有人骑着自行车从店门口慢悠悠的移动过去,嘴里还哼着歌。

乍看起来这事没什么不对,可LZ作为一个火星处女,对很多奇异的细节异常敏感,第三天LZ就觉得不对劲,后来发现那人每天都在中午1:00-1:05之间骑行而过,每天如此,一星期过去了,他依然保持着高度的准确率。这说明,他也是个强迫症= =.....但更重要的是,LZ看清了他的样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打扮的十分干净,有些老旧的凤凰自行车,叮当作响。此外,他每天唱的是:“XXXX,我CNM;XXXX,我QNM....(LZ这里用了缩写,但你们应该能猜出是什么吧!)”

汗颜的LZ,就去问了行里的老人,这是怎么个情况。然后就得知了真相,那老人年轻时是个公职人员,数十年前,混得也是有头有脸。可偏偏,就好上了收藏,正巧那时候管制也不严,他就跟着一些“好朋友”收收货,倒到手。开始的时候,也赚了不少钱。

about【人物 4续】:可后来,就出了事。

原来那些人给他下了套,接连两笔交易,狠狠得让他陷了进去。其实,事后据说他仍有挽救的机会,但固执着自己的地位与面子,他硬是没有去补救。后来,倾家荡产,还欠了一身的债。与老婆离了婚,孩子也不再认他,短短数月,从巅峰跌倒谷底。从此,一蹶不振。

人们就有一段时间没他的消息,后来再出现时人就傻了,相熟的朋友说是自杀了,未遂,被人从河里救了上来。可挽回一条命之后,人也不正常了,每天早上6点起床,骑着车满城的转,嘴里哼着那首自创的歌。

5】:lz有个朋友,早年间做了些不太上台面的生意,但赚了不少米。日后总觉得不安心,于是小鬼大仙的请了个遍,后来,据他自己说改邪归了正,成了一位合格的藏传佛教信仰者。此后,请仙的钱就省了下来,但也有了更广阔的用处,上焉者供奉上师,下面的,就是布置佛堂买香买像,当然还有就是大量的手串。这家伙有数不清的手串,但其中有一串最密不示人。直到某天喝高了,才神秘秘的请出来,lz辨识了半天愣是分不清什么木头。

问他,他说他也不知道。某年在藏区去见上师,一行人开车途中偶遇了一队朝拜者,数步一拜,无有错乱。中间趁着休息时,几人就上前搭话,攀谈间看到一中年妇人手上的念珠,包浆的成色惊为天人。lz的朋友就动了心思,百般上前殷勤,套着近乎。努力了再三,那妇人就懂了他的意思,想要出个价收下这手串。不意妇人搞懂他的意思之后哈哈一笑,手串直接送给了他。朋友呆立原地,根本搞不清状况……

这就是这个故事。后来他捧着这珠子,视若珍宝,每每给朋友们讲着他的感触,不着相,不执着,不贪恋,眼神里满是感慨。所以后来,他不炒珠子,改炒起了铜像。


about【入行】:一不小心严肃了。这一行就是这样,在里面呆的时间久了,说话都像古物...话说楼主有次陪一个行里的老人,喝茶下棋,对方整整一个下午没说一句话。楼里有想入行的,请千万考虑清楚了。

楼里问入行的这么多,这次楼主就好好说说跟入行有关的干货。古玩行的运作其实特别简单:你先去收,然后卖给想买的人。

没错,其实就这么简单,古玩行说白了和其他买卖一样,就是是交易,一样风里来雨里去,不同的是交易的货品是古玩而已,没有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一样会赚,会赔会骗,会打断了牙往肚子里吞。少男少女心存浪漫幻想可以先给自己浇盆冷水,反正入行以后有的是人会帮你浇冷水的。

浇好这盆冷水后还愿意入行的,你以为楼主就只有这一盆冷水而已吗?吼吼,太天真了!准备迎接更大的一盆吧!

古玩行是一个循环式的生态圈。其中,卖家就是买家,买家就是卖家。所以想进古玩行的敲门砖是什么?楼主回答:钱……具体一点就是:做买卖,交朋友。慢慢认识的人多了,行里的人看你守规矩,在你吃亏的时候就会提点你两句。就象楼主之前提到的那个笔筒,买卖双方都是恪守行规,即使买卖出了问题依然能够交到很好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

所以说入行其实一点也不难,难的是等你入了这行,再想出去就难了。这个以后再说,先说入行的事儿。

入行之前的准备工作,一是准备银子,二是看,练眼力。

银子怎么准备我就不教大家了,楼主自己的经历满满全是血泪,没啥好参考的。但是要是连准备银子的本事都没有,别说入古玩行了,入哪行都得亏。但有一点,你得花自己的钱。花别人的钱买不来教训,而且古玩行最注重的就是声誉,你用别人的钱可以,但赔了别人的钱,声誉就完了,在这一行的前程也就毁了。

再说说这练眼力的事儿。这可能是外行入门最大的坎了。楼主家的氛围,多少有些潜移默化的好处,见的东西相对多一些。说到这里插一个小故事,某世家是怎么练眼力的:长辈先拿着一个壶给你看,说:“真的。”再拿一个笔筒给你看,说:“假的。”然后问你:“明白了吧!”

about【入行 2】:说到练眼力。练眼力最重要先决条件:得有真东西作样本。一般手里没货的人,这时候首选就是博物馆,但是,博物馆里也并非都是真货。冀宝斋这种就不说了......但一些地方博物馆里也都摆着仿品。所以安全起见,练眼力先挑靠谱的口碑好的大型博物馆。

接下来,博物馆就是再靠谱,可你看东西可以,但不能上手。不能上手,学习就打了折扣。所以刷博物馆只是第一阶段。下一阶段是什么?是市场。亲王曾指出,古玩市场上95%都是假货.......当然,这数据来源未必可靠,但肯定的是,真品数量远远小于仿品。所以在市场上练眼力的时候,请务必看住自己的两爪(特别警告火相星座).......拼命刷市场,但不要轻易下手。这个时候的你,在贩子眼里就是待宰的羔羊。假如你出手上了当,那多半买来的假货甚至谈不是高仿,而是批量进货的那种。

那么,市场上那么多假货,能练眼力吗?楼主的回答是,能。刷市场的第一步,不在于你现在认不认得真假,而首先在于你见过了,开始了对比与怀疑:一个东西,你做不到过目不忘可以,这很正常,但是在下一次遇到类似东西的时候,你能够想起来,并且能够思考二者之间有什么异同,这就是个不错的开始。不过,如果一段时间后,你在刷市场的时候都还没有这种感受.......那么大概这行真的不适合你,最好还是另谋出路比较划算。

最后,楼主再强调一遍,刚开始时,一定管住自己的手!要是有人看了楼主的帖子,傻乎乎地跑到市场上买假货还以为是交学费,那就成了造孽.......不说白花花的银子,这样就是“宠溺”了一些假货贩子(这批假货我承包了...),给了他们“再接再厉”的空间。另外,初期不要怕看漏了真的,因为你一定会看漏的= =

about【入行 3】:小时候家里长辈经常说一句话,大意如下,如果一个人只能看懂真品,这就只学到了一部分不能“出山”。只有连赝品的来龙去脉都搞懂,才能真正吃好这一行的饭。长大以后,随着吃亏上当越来越多.....然后就慢慢了解了这个道理确实如此。

不过LZ比较懒,到今天也没有很好地做好,但是跑过很多地方之后至少发现一个事实:江西圈、河南圈、陕西圈等等都有很多高手(有些年龄并不大),他们做出的东西,如果愿意拿出来骗人,行里人十有八九也会中招。

而要想真正做到不被坑,不被骗,其实只有一条路,要到一项玩物的“原产地”去,扎根、学习,兼收并蓄,与时俱进(这点很重要= =高端作假是需要很多先进技术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捷径可循。

about【入行 4】:国内最好的,LZ推荐复旦的文博专业,在正规上学路径内,LZ认为是全国第一。

另外如果没有太多条件的话,做这一行真的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LZ直到今天依然会是不是被打击几下,要做好半辈子受罪的准备。有了这种心态之后,再去靠拢一些资源,比如报考个学校啊,或者能结交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啊,等等。之后,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学习了,磕磕碰碰,熬着熬着,最后就出头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纯粹自己一步步磕碰出来的,这种民间的高手也很多,只是人们很难轻易的识别出这些人,而他们也大多不会倾囊相授,毕竟,那些经验是真正拿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about【入行 5】:首先要喜欢,其次有个很好地心理素质,不怕刺激,不怕打击。


再次去靠拢资源,有能力的可以报考个相关专业研究生,或者可以结识行内的一两位高手,跟着学。同时自己自学一切需要的知识。
最后,就是去实践了,多买多卖,磕碰多了,慢慢就摸到了门路。

about【入行 6】:继续说入门。入门,还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喜欢,要具体到对某一项东西的喜欢。比如瓷器啊、字画啊、玉石啊,等等,那一项你相对来说最喜欢的,就找它下手。那么在开始锻炼眼力的时候,尽可能的专注于你喜欢的这项来练习,等到慢慢摸出了些门路,就会发现“一通百通”并不只是个传说,当然,也不是真的有那么简单。

有些人,这个阶段可能会拉得很长,但这并不是个坏事,通常不偷懒的情况下,你投入的精力越多时间越久,就意味着你在这里越“专精”起来。而在这行里,从没有门门精通的全才。任何一位当今或距我们时间不远的顶尖高手,都只是专精诸多门类中的几项而已。当LZ去问行里的老专家们时,您是怎么学瓷的啊?您是怎么看画的啊?...越是水平高超的前辈,回答越是简单,“咳,我年轻时就喜欢这个”。以此,找出这一项你所喜欢的,并尽量地专注其上,这可以说是个入门的通途,也是正途。

7】:LZ有个非常屌爆的基友,他的存在时常让我质疑自己从业的意义。这娃并没有什么背景,也不是家传,就是从小时候起很喜欢这些,尤其是字画与古籍。从十来岁起就自己摸索着,磕磕碰碰的不少,但仰仗着天赋过人,很快就摸到了门径,十七八时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眼力....而LZ那时候每天还只混迹于球场上..........此后,基友顺风顺水的读了相关专业,毕业后入行直接是龙跃于渊...如今已是国内排得上名号的高手.....= = 痛苦的对比不提也罢,但这就是喜欢与专精的力量,即便没有如此的天赋,但即使是普通人能这样投入,也可以博得个相当可观的回报。

接下来,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之后,就都是苦功夫了。这里几乎没有什么捷径,请放弃一切市面上能见到或见不到的“速成”、“秘籍”、“宝典”,LZ这么说,那些作者要真是这么牛逼,根本不肖去写这些书换钱。他们改变的那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人类学习的进程与脑部构造.....所以,可能性极低。

LZ的习惯是先阅读,那么这时候就开始各种文献的搜集与阅读了。根据一些“谣言”,可以逐渐梳理出几本这项目里的名作,找到它们,读完,然后进行更大范围的阅读,直到自己能够建立起一个框架。此后,转入实战,买货中请参考LZ之前写的注意事项,多看少买的大原则不变,但是也绝不能不买,有些过于谨慎的朋友们迟迟不敢下手,这会影响学习的进度,同时也会留下阴影。在实战中,验证你学习时总结出的结论,一条条的梳理,积累到一定数量,你的框架就也逐步趋于了完善,此后就可以转入更大范围的文献学习与更高档次的实物买卖中。

8】: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有几个注意事项。其一,交流很重要,但不要过度交流,也不要疏于交流。与朋友、志趣相投的人交流学习中的一些观点和问题,如果程度得当,可以很好地帮助自己进步,即使对方没有反馈,自己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不过,有一些人只学了些皮毛,就急不可耐的沉浸于嘴炮之中,这不仅对交流的对方不好,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也不好,因为你同时将固话某些认知,也接收到了许多对方的无用、误导信息。比如,有人说沁是鉴定玉的核心因素,有人认为不是,激烈的争吵最后,可能双方都固化了自己的观点,但就丧失了沁在玉器鉴定中的真正位置。

另一些朋友习惯于闷头苦干,这就有些赌博的成分。假使真的有过人天赋,那么自己确实也能学出来不假,但问题出在很多人是自以为自己有足够的天赋...钻着牛角尖,就一路跑到了黑,再难自拔。

所以,交流很重要,但过与不及都会很难,要注意把握。

about【入行 9】:讲讲入行学习时的难点。中午遇到个有趣的事,也很典型,师傅A带徒弟B在看玉:


A:...不是跟你说了吗,白得要细腻,不能太白!

........这不仅是刚开始学习会遇到的问题,甚至可能会伴随我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为什么?理论的学习,大多始于文字,书上仅仅会给你列出几个词、几段话,它告诉你和田玉的白是细腻的白,要中和,不能过白。OK了,你在脑中想象了一下,哦....可能这种是太白,那种不是太白....经过一段时间你决定去试试看实战了:面前摆了四块玉,一般和田料、中高档俄料、高档青海料和所谓的蒙料,你就哭去吧=

从理论到实践的沟壑,在这一行里是最赤裸裸的暴露在你面前。你会不断地发现【各种红】、【各种白】、【各种淡】、【各种重】、【各种青】.....你不停地看,不停地想,不停地纠正自己的认识。长夜漫漫,会有疑惑与辛酸陪伴你,累月经年。直到突然有一天,你受够了罪,行拂乱其所为到了头,诶,好像搞懂了些,此后,日渐进步,慢慢更正了一些认识,“哦那些写书的看来也不都是捏造.....”。慢慢的,就跨过了那沟壑。

about【入行 10】:所以,每当有人问起LZ,干这行究竟有没有什么捷径的时候。LZ都这么回答,如果你是说一些技巧,那有的;如果你是想不吃苦,抱歉,哪一行都没有。LZ在无数个晚上翻看着书本和实物,无数次想把东西砸了,无数次叹服文字的博大精深,无数次挠墙拍桌子的辛酸.....你想一步跨越,哪有这等好事!= =

因此,LZ一直认为做这行的先决条件是,你真的喜欢。只有这样,你才能一次次被摧残之后还能继续前进,因为你喜欢,总会有一些时候,有发自肺腑的快乐。不然,你一定会在无数个枯燥的晚上发疯,纵然你真的是忍者神龟,你能忍耐,但缺少了喜欢,会注定影响你的某些判断,这让你即使忍耐也无法走到行业的顶端。


about【开店成本】:这个不一定,现在各地的古玩行也都还有”包袱斋“,一些民间高手凭着眼力就能吃饭,都不需要开店= =

如果硬是要开的话,租个小摊位,收些货大概10W-20W以下就够了。正经地经营个店铺的话....10W-20W以上,上不设限。


about【盈利】:相应小组宗旨,讲一段所谓的内幕。每个行业和每个职业,大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它能赚多少。但如果有人拿这个问题来古玩行里寻找答案,得到的回复多半会让人不满意。不确定、不一定、不肯定。但这模糊的答案并不是搪塞,而确实是有足够的缘由的。古玩,如果说真有什么特殊之处,大约就是它的货物很多仅有一件,或非常少。仅有一件,不代表那一定是孤品、绝品,而只是说,通常市场上你再看不到一模一样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东西,自然交易价格上就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对的,古玩中也有民间存量巨大、同类型产品丰富的器物,比如民国花草青花盘,很多很多。对于这类型的古玩,定价就会有一定的区间,而利润也就相对的固定了。赶上光景不好的时候,LZ曾看过仅保持着5%左右利润率的古玩商----以古玩流通的速率,这简直就是灾难。

about【盈利 2】: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话,今天已近于传说。什么样的东西能做到这样?比如今年刚被又一轮热捧的成化鸡缸杯,它真的可以做到。但是,市场上这种等级的古玩才有多少?又,对于普通藏家来说,即便是有这些器物,那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触碰,去运作。有些讽刺的是,真正可以运作那些器物的藏家,根本就不需要开不开张了。

所以,那句话只能成为某些初入行的空想家的白日梦。今天买了件高古玉璧...明天收了件康熙官窑...在受骗与幻想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幡然醒悟或者一蹶不振。LZ曾亲眼见过这样把自己逼到走投无路的藏家,留下一家老小,只身了断去了。

真正的现实中,最靠近普通百姓的,永远是普品。也就是存量较大,并非珍贵稀少的藏品。如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也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那么踏踏实实的锻炼眼力,由普品收藏起,才是最稳妥的路线。这样慢慢积少成多的藏家,LZ见过不少,不觊觎着稀世奇珍,不做着一夜暴富的梦,平平安安,才是收藏的通途。那些传说,固然是精彩得多,但人们却往往总是看到光鲜的一面,忽略背后的风险。


about【交易价格】:这大概是行外最想知道但也最难看透的部分。但说实话,行里人也不见得能看透....一件东西,能卖出多少钱,有3个主要因素,比如鸡缸杯,第一你认为它值多少钱,第二你能够让别人认为它值多少钱,第三你们能够成交到多少钱。而且,这三点同时是动态的交织在一起的。

我们先从第一点说起。一件成化本朝的鸡缸杯,值多少钱?这可以按有记载的历次出价记录查询,然后依着现在的经济水平来核算今天的价格,这是一个参考因素。另外呢,预计它将来的升值空间,做一个修正,这部分也很重要,就是因为这样,有一些物件在某个时间段的价格被陡然的拔高了,但是,照样卖得出去,这也是一个参考要素。还有呢,平行的对比其他类似物件,比如清朝的鸡缸杯多少钱,来调整价格,这也是个参考要素。举这么三个例子,其余的要素可以类推,综合起来,这样最后就有了一个你认为比较客观的定价。

2】:第二点。这就比第一点更有奥妙,就像某些营销学案例中讲的那样,一件产品,我认为值100,但对方如果认为它值300,那么我就可以用300的价格卖出。而尤其在古玩这个定价空间极其自由的行业里,很多卖家的交易,都是由买家率先出价来促成的。依然用鸡缸杯举例,卖家的本职,是保证物品的真,并且尽可能地介绍清楚杯子的来龙去脉,何其珍贵何其稀少,明清文人何其追捧,之前拍卖的价格,现今清代鸡缸杯的市场价,等等等等。而买家,会将这些信息,结合自己已有的信息,做出一个价格的估算,在这个过程中,或有卖家所不清楚的部分,所以有时候买家给出的价格甚至高于卖家的心理价位。但往往,时候卖家才知道,买家掌握着更多的信息,人家能转手出更高的价格。

3】:第三点。真正的交易价格,还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行里人,经常资金不足,或是压在了某些贵重物品上,或是刚巧走了眼,做赔了一单,这都很常见。种种因素,可能让人抛弃自己所认为的客观价格,去收货或出手。买家急于购入,就会以较高的价格结束;卖家急着出手,价格就会出得比较低。其他情况,还有交情价、掮客费用等等等,总之,最后成交的这真实价格,未必即是第一、第二点中的那价格,而是要考虑诸多的变动因素。

以此,单次古玩交易中的价格间浮动巨大,其实并没什么奇怪。只有将时间拉长,在足够长的时间轴上,古玩的价格才有验之有效的一定范围。而这范围,也将成为下一次交易的定价要素之一。

4】:讲一段关于价格的实例。4、5年前,LZ和几个朋友在南方,某古玩行市里的一家铺子摆出了一组粉彩小碟,共四只。时当上午,大家都刚刚开门,LZ一下子就被那组小碟子吸引住了,左瞧右瞧,胎质细腻,扣之清脆。上绘花鸟,画工精细非常,当时LZ就认定应是晚清的精品。但是,与老板讨价一番之后,价格没有谈拢,对方出价高过了LZ的心理预期。虽然感觉放不下,但还是决定大家先在市场里逛一逛,思忖思忖,再作定夺。

到了下午,LZ还是想咬咬牙把东西收下,可翻回去的时候,那东西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问问老板,出掉了.....攀谈之下LZ是更加郁闷,那碟子摆了大半年,都没有被人收走,而那天LZ走后,中午时分就来了批藏家,看上了东西没还价,直接把东西带走了。现如今,那一套小碟子大约估价能在15-20W,价格较之当初的议价翻了3、4倍。这就是LZ错失的物件之一。


about【行业危险】:大部分不会= = 小说里的情节不都是真的

会有危险的大概只有几种人,出事概率最高的是坑骗人的,比如说市价最多不超过5W的东西你卖了500W,然后东西还是假的。这种事后被灭口的,有。其次是倒卖文物的,这个,视情况而定,如果东西价值很高,就有可能被人捅一刀。最后才是盗墓的,这个,据我所知出事最多的情况不是被举报抓起来了就是洞没挖好,塌了.....

about【行业危险 2】:前面有说到危险。有时候确有些危险,LZ自己也曾遇见过几次。一次在中部某城乡间收货,LZ只身一人,后来就出了事......那时已经到了深冬,天黑得早,LZ一个人拎着收回的货,向车站走。半路上突然就蹦出两个人,手里拿着什么比划,仔细看才知道是水果刀,要打劫。最后......总之算是和平解决了,但LZ也惊了一身的冷汗。

还有次收货,也是荒郊野外的,租车雇了个司机去拉货。中途却开到一处荒凉地,停车了。当时LZ心里就一凉,这他娘是要人财两空的节奏啊.....司机也不说话,就在那座位上等着。LZ一边好话说着一边偷偷发了短信给朋友,最后好说歹说,钱都给了司机,下了车就朝朋友来的方向跑。最后就这么躲过一劫= =


about【盗墓】:既然说到盗墓的,就先说这个。早先京津一带的集市总是还能找到“地下工作者”,随着时代发展,他们也与时俱进了起来,造假贩假神乎其技,这是有天然优势的.......2年前LZ在青海见一个这行业里的“精英”,要见面先预约,后来又经过三道联系人辗转掩护,最后还临时变更了见面地点........最后目标地是一个破败招待所,进了屋子LZ瞬间尿了.....一屋子青铜器......可是LZ看了看啥也没说,打哈哈就走了,因为都是假的=

about【盗墓 2】:真做那一行的,不会乱讲,一个字都不多说。


那是个混迹在黑暗里的职业。
欲擎铲子,必受其重= =

about【盗墓 3】:这个= = 假如你是个贼,你会有彰显自己职业特征的固定穿着打扮吗?


气质,很难讲,LZ见过枯瘦如死人的,也见过油头粉面的,不一而足。
这是大家对盗墓这个群体的某种幻象,但实际上他们能存活下去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不会被人轻易地识别出来。

about【盗墓 4】:大家都这么喜欢盗墓这个职业= = 实际上这真是拿命换钱的行当,一点都不美好。很多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也很多人,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探险、文化乃至于对奇珍异宝的喜欢,而他们的原因很简单,仅仅是为了钱。

数年前,LZ见过这么一位,年纪大约已有60上下。破衣烂衫,皮肤黑紫,脸上的纹路像沟渠一样纵横着,太深,遮过了一切表情。他笑,也是那个样,哭,估计还是一个模样。这老人拄着个拐,四处游荡,一边走一边傻笑,走到哪里都没什么人理他。LZ向行里人打听,才知道这老人年轻时是盗墓的。上无父母,下无妻子,很小就跟了位师傅玩铲子去了,当然,他自己是从不做“官方承认”的。早年间禁管不严,他时常搞来一些稀奇物件。古玩行中的一些买主,虽然害怕,但也十分眼馋他的货,私下免不了暗地来往,加之他也出手阔绰,所以混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但后来,他跟一些人说要去一次大买卖,招兵买马,一定带些宝贝回来,人都笑他吹牛.....但此后就一段时间再没见过他。直到几月后他才出现,说是出了什么事故,只有他一个人活着回来了.....从那以后他腿也瘸了,嘴也结巴了,眼也不行了。人们问具体的状况,他什么也不说,只是傻笑,没人知道他到底带了多少人,也没人知道他去了哪,但关于这事的传言却一直没有断绝。

那天下午,LZ看着这老人一瘸一拐的消失,蛮宽阔的街道上只有他孤零零的背影,傻笑着走远。

about【盗墓 5】:盗墓这行历史悠久,人的能力是无穷的。为了钱,杀爹妈的都有,何况去刨个坟= =

正规藏家之间的交易,是最正经也是流量最大的渠道。

about【盗墓 6】:几样东西必不可少,第一对某地信息的掌握,这不是随便了解一下就可以的,而是要深入当地。第二要了解风水堪舆之术,至少得知道大约古人会如何选址。第三要有足够的经验,这个就必须得师傅传授了。第四就是....人品要好。

总体来说,可参照考古,只不过考古是合法的。

7】:讲一段关于盗墓的。楼主决定来说一下盗墓,大家都很关心这部分,这可以理解,不过真正在古玩行里经营的人,大多不太愿意接触这部分。为什么?其一,这是断子绝孙的买卖,国人讲究风水,上接魏晋,下至明清,多半有钱有势去选个址下葬的人家,都也看重风水之力,希冀着能保佑子孙。而盗墓的,瞄上的,绝大多数都是这种墓。否则,一个”穷酸“的墓,有什么盗的价值?而这样下了手,东西拿走了不说,算不算是惊扰了亡魂不说,有些人还破坏了墓里的布局。但凡这墓里真有点冤魂厉鬼啥的,它能饶过这些人?而且,一报还一报,这坏了人家风水的家伙,可不是只倒霉他一个人而已。

其二,也无法确定这拿出来的东西是不是”干净“。确实也总是有一些人,想着博上一次,天不怕地不怕的把东西就收了,LZ也遇见过这么一个。据说原来是个很精神的汉子,可LZ见到这家伙的时候,是眼窝深陷,印堂发黑,脸皮上东一道西一道的褶子,张开嘴说话,声音特别嘶哑....怎么看那也不像是个健康的人了....那家伙就是个号称打倒一切封建迷信的勇者,收了不少不干净的物件,也百无禁忌,身上揣着,脖子上坠着,手上盘着,完全是凑齐了一身”地下“装备。LZ自从几年前见了这家伙最后一面,其后再没有人听过他的消息。问了问人,说是暴毙在自己店里,大白天。

这还不算上出手后的麻烦,不算上是否牵扯到刑事,等等,这么多危险的可能,何必去淌那一滩混水,所以大部分的经营者,都是老实巴交的远离这些。当然,今天我们也经常见到背着蛇皮口袋的,穿着军大衣的,一身黄土的”盗墓者“,一嘴口音,”老板,看看货?我这有好的。“遇见这种人,相信LZ,十有八九是骗子。

about【盗墓 8】:讲到装盗墓的骗子,LZ总是会想起一个搞笑的事。前年的时候,一天LZ那来了位朋友,之前有段时间没见了,上了好茶招呼上。朋友一脸神秘的告诉楼主,他消失的这段时间做了什么。LZ一听就心里一惊,不是因为可能瞧见什么,而是这朋友是事业单位的,有正职,平时只是草草的玩玩收藏,沾个边而已。这就危险了。

继续说下去,原来他从一奇人那里收了块好玉,小心翼翼的拆开打好的包装,一脸得意的跟楼主说,“瞧,本朝的子冈牌,没几个人见过。”LZ还没看心里就凉了半截.........接过手一看,玉色很白,但绝没有和田料的细腻,虽然朋友涂上了一层什么油,但依然能感觉出质地比较艰涩。再看雕工,虽然是人工雕刻不假,但那拖泥带水的入刀出刀,瞬间就把这物件的真身出卖了......LZ委婉的表达了意见之后,朋友开始是坚决的不相信LZ,期间还举出了“铁证”:那奇人是从墓里带出这东西,刚到他手上的时候还有明显的气味,更重要的是,有明显的水银沁。LZ一愣,看看手里的东西,没有沁啊?朋友也是略一汗颜,随即辩解道,是他盘玩时把沁盘掉了............LZ问他盘了多久,朋友答曰,一个星期(实际上古玉出现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LZ看看朋友,跟他说这东西已经可以坐实死刑了,但他依然不相信,他坚信那奇人是真正盗墓的高手,跟LZ讲说,那衣服那鞋子,那神态语气,一看就是干这行的,不可能骗我.........=

后来,直到很久后的后来,朋友才终于再不把他那块玉秀出来了。


about【阿飘】:虽然无法解释得清楚,但是可以把阿飘界定为某种体验,这样的话,答案就是:会。
一些来路不明或者地下刚出土的东西,堆积在一起总是有些阴气的。
不过通常行里的人都会比较在意,风水的布置、各种护身的办法啊,很多人也会懂得一些,所以都会想办法避免这些状况。Lz自己也遇见过几次,不过也都平安过了…

Lz认识一位前辈,他巴东西都摆在家里,而且毫不考虑风水…他家阴气极重


五十来岁无婚无子,但他命硬得很,遇见很多“奇怪”的事都活下来了,这也是一位奇人

about【阿飘 2】有这么一个年轻人A,和他的小伙伴B。他们听过一个传说,他们所在的工厂仓库里,过去埋过东西。一天风和日丽,两个小伙中午喝多了酒撒,就一鼓作气就跑到了仓库。日子这么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于是他们挖啊挖,挖啊挖.....终于,小伙B挖到了一块硬物。两人一对视,赶忙清理周边的土,取出来,是一个小盒子。

盒子里面是一些老旧的首饰。A君小心翼翼的查看着,有些耳环,有些手镯.....这时,B君突然怒吼一声,伸手夺过小盒子----他是要抢?错,他是要摔....B君突然就狂暴了,他一边骂着娘一边要夺过盒子摔了它,“废了这么多功夫,就只有这些破烂.....“A君急忙阻止,两人就这么僵持不下。

....最后,A君护住了一些首饰,盒子却还是被B抢了过去。他高高地举起盒子,猛摔到地上,连同其中的物件都摔了稀巴烂。一旁的A君搞不懂这是怎么了,日常的B君并不是这么暴躁的性格,突然就..........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B君用脚踩着那些东西,一遍又一遍。蹲下、拾起,再高高地举过头顶,摔向地面...整个过程持续了很久,期间A君的任何劝阻都被B无视。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B君终于恢复了正常。他呆愣愣的站在那,好像完全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A君也觉得这实在太过诡异,看着B理智了,就急忙拉着B君向外走,赶快离开这地方。二人并排的就要离开仓库,走出没几步,A君突然发现有些不对.....一旁的B君好像是脚下一滑,摔了跤,但他失衡的身体却凌空了,就这么和地面保持着平行,好久好久......突然头朝地,脚朝天,笔直的栽下.....咚的一声巨响。

B是个非常强壮的小伙子,那天之后被抢救了回来,但从此神智失常,并且下肢瘫痪。嘴里一直疯言疯语,说着一些人听不懂的话。


about【忌讳】:经常倒手古物,都会有些注意事项,其实也没太多神秘的。

首先,对待真正古物要尊敬。有时看着行里的一些老玩家,人们都会觉得这群人有些病态,他们看古物就像看着儿子、女儿,小心翼翼的,其实这是一种敬惜。每一件古物流传经百道、千道手,来到自己的手中,无论百千年前它是如何被制作出来,敬惜这古物,实际上是爱惜自己的福德,谨小慎微,这样也不会让自己惹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在过去,假如一些人粗手粗脚或毫不尊敬的玩弄古物,大多是会行里人鄙视的,也会对这种人敬而远之。小时候LZ手不稳,打碎了些瓷器,差点被家里骂死.....

其次,来路不明的东西不碰。这是一种态度,所说的来路不明,并非是指不清楚从何处出土或流传而来,而是指来路干不干净。杀人越货、盗窃抢劫等等等等,这些来路的东西,不管多么精美,也无论是多么低的价格,都不收。为什么?除去法律、道德之外,这是一种远离麻烦的态度,明哲保身。

再次,太高大上的东西不碰。这里说的高大上是相对的,并非绝对标准,或说这是一种态度,不贪,爱财可以,但要取之有度。LZ曾见过一老先生,好容易经手了件真正的精奇物件,搁在宫里也不掉台面。但老人看了看品了品,然后就放下了。东西挺好,但他不要,推脱再三,老人说自己福薄,无福消受,就这么玩些普品,开开心心的就可以了。日后,见了很多人贪得无厌,终于一招走错败走了麦城,LZ就日益觉得那种态度的难能可贵。人,乐天知命,故能无祸无忧

about【忌讳 2】:这时候适合讲点不能说的,LZ例举几点都是容易出事的:


1、刚出土的老玉老翠,最好不带在身上,一定要养的话,睡前摘下。不要放在卧室,尤其是床的附近。
2、半夜最好别要玩铜镜,也最好不要摆在卧室里。
3、家里不摆各种陶佣,我是说....那些和冥器沾边的。
4、魂瓶之类的瓷器不要摆,没事的话也尽量少把玩。
5、如有收来的明清家具,先净化再使用。

about【忌讳 3】:继续说昨天的话题,忌讳。


6、收来老的衣服,不要轻易比划,保存也要妥当些。
7、宗教法器以及相关的器物,清理后要妥善摆放。
8、动物类相关的,有人收皮子什么的,切记不要随便放在卧室。
9、刀剑武器之类,不要随便挂在墙上。
10、古画,挂起来可以,但要注意内容,太阴郁的不要。
about【辟邪】:有些人是戴些辟邪的装备,比如一些有灵气的玉牌、翡翠平安扣,或是带观音等造型的牌子,等等,这些是比较常见的。

还有一些专做法器的,会带一点点在身上,像是道教的印(这个比较少),藏传佛教的金刚杵等等,或是将一些符咒用小字抄写好,装进一些容易携带的瓶形容器。

再少见些的,一些煞气比较重的古物,比如真正见过血的刀剑。不过这些东西一般人镇不住。

还有些,就专门去现在的道观、寺庙去请了。

最后有些比较懒,像LZ,就什么都没弄。

about【辟邪 2】:法器,是大多需要净化,不过不绝对,一些被真正加持过的(不是市面上那种所谓的开光),可以省去这一步了。

净化的具体过程,多有不同,要具体分析。有一些简单的,晶石玩家会知道得比较多,净水、御守盐之类。另有些难度较大,这涉及到佛教、道教的内容,同时牵扯到斋与戒,相对的要麻烦一些。


about【鉴别辟邪物件】:这个有点玄,《HunterXHunter》里面有个情节,所谓的“气”。
一些老物件虽然不美,按照行内标准可能是雕工也不好,质地也不好,blabla,但是,却会很有灵气。这么说吧,即使对于普通人,也有所谓的“眼缘”,你摸着它,觉得舒服、安心,一股平和安全的感觉,有一些护身的东西就是这么被“眼缘”发觉出的。
about【鉴定证书】:既然说到了证书......12年的时候LZ身上发生了件很狗血的事。广州的某检测机构,LZ跟那里比较熟,所以每次都在那里做证书。那一次收了一个价格很高的翡翠吊坠,因为LZ看货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放心,就送到那里检测了。等了会,证书就出来了,A货。LZ当时也是松了一口气,这下可以开开心心的喝酒去了。

中间按过不表。总之,最后LZ出手这翡翠的时候,对方说去检测结果是B货。LZ大怒,以为是对方胡说的,遂携同买家一起去一个省级检测中心现场检验。结果........真的是B货.............后来,LZ找回广州那检测机构,对方这一通推脱耍赖........事情拖了好久好久才有结果,LZ自己也赔了不少。

所以,现在LZ的解决办法是,如果有看着不放心的东西,送到两个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做证书= = 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但是离谱事的概率应该也大大减小了。


about【天珠】:一两句话说不清,而且LZ还在学习中= =

不过大概几点是不能少的,第一包浆要自然,第二老化必须要有,第三蚀线要沉进内部(这一点很多仿品已经可以做到了,但是沉得不自然),第四老天珠的孔道必有磨损,仿品做出的磨损大多不到位(也有仿得很好的,这一点不能单独使用)。

至于还有一些其他说法,比如有没有朱砂、形制与大小等等,LZ认为不能当做鉴定的依据,只能参考。

about【天珠 2】:天珠和藏传佛教的关系比较复杂,LZ见过的藏传佛教文献中,很少正面提到天珠。但是,藏传佛教的大量文献用藏语,LZ没能力直接阅读,而且藏传中的秘法部分并不轻易公开,所以其中是否有天珠的相关资料,LZ不清楚。

但是,确实在藏地所见,人们都非常珍视天珠。这背后的来龙去脉可能很复杂,目前也掺杂了一些假象,比如一些藏民模样的人(并不知道是否真的藏民)是因为汉人的炒作后,才假装着他们很珍视天珠,以此来抬高价格,消费信仰。

另外,关于天珠神奇的事确实很多,但LZ身边并没有亲见亲闻的例子,LZ自己也有一颗,只是LZ从来懒得身上戴东西= =

至于收货途径的话,LZ建议有实力的话直接去找行里的高手买,虽然价格高,但至少有一定的保证(现在没什么鉴定天珠的权威机构,但是假货和老仿货很多很多)。很多人去了趟青海西藏,说遇到了很投缘的当地人,看他们无比虔诚又想要天珠,就送给了或低价卖给了他们......这种故事很多,但是LZ目前所见这种途径到手的珠子,还没有一颗是真的= = LZ只能说,也许真的有人RP爆棚,但是概率很低很低吧。

about【天珠 3】:天珠的起源与制作工艺说法很多,到目前没有定论,LZ的本科时的论文想做这个,结果被导师骂死了,不了了之。现在想想是有点不自量力= = .............西亚制珠工艺的交通、天外陨石、天神授予、改进玛瑙工艺.....blabla,很多,每个都有那么一点靠谱,但LZ不认为任何一个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成为定论。

假货,超级多。有的是十余年前左右逐步盛行的台湾仿,后来大陆这边也掌握了技术就有了大陆仿,这其中低仿占了绝大多数,高仿较少。另一种,是用老的料珠天珠来冒充“血统纯正”的天珠。后来,就有了冒充料珠的仿品。

前面的楼里LZ说过,收藏天珠现在危险性蛮高,一定要谨慎。

about【天珠 4】:天珠中也分很多种类。藏地文化圈的老天珠,前几年人们称为至纯天珠,这部分应该说是真的,但是LZ所见存量并不多;料器老天珠,属于后人仿制,与前一种有别,但是在肯定为老货的情况下,同样有一定的价值;其余的,就是各种仿品。

天珠会被人说都是假的,虽然LZ觉得武断,但是也不难理解。现在市面上流通着大量天珠,自然真少假多,一些大型古/文玩集散地中都有批发仿制天珠的。而从鉴定标准上说,天珠尚未有一致的、公认的检测标准。一方面是仿制技术蒸蒸日上,一方面又没有确定、公认的鉴定方法流通于世。所以,您说的那种观点会出现,也是情理之中。


about【瓷器】:瓷器。玩古玩的,不能不懂瓷器,但是不懂嘛...不能玩但也可以混...比如LZ这样的。大致胎、釉、彩的颜色(如钴料),是否符合历代原料的特点;器型(如梅瓶)是否符合每一朝代的通行标准;绘制工艺与笔法(如宋代露胎、元明青花一把莲)是否符合同时代风格。这些属于比较”文“的方面。

比较”武“的方面。这其实更为重要,胎、釉层的新老;绘制(如青花)是否沉入了内部;表面的彩料(如粉彩)是新是旧;制胎工艺为拉坯还是浇灌成型;瓷器底部的老化为做旧还是天然形成;整体瓷器的气味有否生生的味道......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里非常繁杂,但是稍有不慎就会被不断前进的伪造工艺宰杀..........

这一篇让我致敬伟大的伪造工艺,试问挖掘技术哪家强...........


about【玉石】:玉石鉴定的简要原则。第一质地,比如从已见出土、传世器物的比例中看,高古玉很多为地方玉质地,而宋元后留下的和田玉作为原料的比例显著增加。第二刀法,也即是对不同时期使用工具及工具造成的工痕的鉴定,如早期的线锯、之后的轮锯等等,同时也包括各时期的象征性刀法,像是商代的折铁线迹等等。第三题材,即不同时期有对不同题材的追捧与冷落,如唐代前后的飞天、胡人等等。第四形制,即使对同一题材或相近题材,不同时期的玉雕也会有形制上的不同,比如明清镂雕中繁复程度的区别等等。

简略的概括大约如上,同时要注意不断更新的做旧手段与假冒材料,这方面也是非常需要重视的部分。


about【翡翠】:说到翡翠,就撸一点。对比其他古玩,翡翠和和田玉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它的质地。很多人只要去看它们的质地好坏就可以了,并不在乎新老,一块质地好的新玉,价格可能远远高于普通老玉。

那么老翡翠与老玉件还有什么可玩的呢?其一是雕工,LZ见了很多现在雕工,说实话,平均水平真的低于老工。偶有一些大师级的雕工,但价格高昂远胜同水平或更高水平的老玉。就说据现在不远的清、民玉件,其中就有存量不少的雕工精美的器物。买回来,玩得是一股老气,下刀老辣,出刀利落,巧妙的布局,惟妙惟肖的刻工,等等等。其二是包浆,或是老气。历经岁月,百转千折,时间总会在这些物件上留下些痕迹。包浆、皮壳,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见得多了,玩得多了,老物件弄弄干净,往那一摆,就可以望一望气。质地、光泽、雕工融为一体,岁月流淌,悄然无声。


about【松石】:早上收了颗松石,就来说说绿松石。根据不断出土的文物,绿松石在中国的使用上限在不断刷新,比如“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当然,网络上给出的断代是夏代,这其实有些问题,史学界目前并不确定“夏”作为一个朝代的实存。不过从年代上说,这至少说明了商周之前已有对绿松石的成熟使用。

今天大家玩的大多是珠子,无论是作为顶珠也好,三通也好,都首先要保证珠子是真货,没有人工整改过。这就要求,第一辨别新老,第二辨别天然/人工。前者,对于不追求老货的玩家可以忽略。而后者,就要注意几个方面,质地、色泽、铁线、孔道。这里讲一些非破坏性的常用鉴定方法。

质地上,用10-20倍左右放大镜仔细观察,即见玄机,压制、合成的松石,缺乏“自然”的质感,千篇一律、十分均与。色泽上,辨别染色有几大技巧,染色规律一般为表面极均匀,裂隙处有明显加深。此外,一些染制不好的绿松,会在不同部位有露底。铁线上,伪作铁线大多不深入,而深入的伪作铁线易显露出破绽,杂质、人工痕迹等等在铁线出比较明显。孔道上,这是造伪中最容易露出破绽的地方。借助工具,可以观察到孔道内壁颜色、孔道口沿处构造,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

另,据LZ朋友介绍,已经有了不掉色的染色绿松,这意味着用氨水和棉球也擦拭不掉,同样的方法也用在了青金石上。但目前LZ还没有经手这类型的东西。


about【紫檀金星】:这个,紫檀没什么难度,主要问题是看星的真假。
我基本上都是用眼看的,高倍放大,目前作假有这么几种:金粉填充、木屑填充、各种胶填充。金粉的话,比较容易看出来,因为真正的金星不是粉末状构成,也没有金的质感与光泽;木屑填充的话,这分两种情况,其一是后填充的木屑,其二是紫檀珠子抛光时自然嵌入的木屑,但无论哪一种里面都是木粉,不是真金星的那种油脂感。不过有时候,木屑和真金星会混在一起,无法分辨是满星还是不满星,那混在一起乍看起来和满星的非常相似,这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去等。盘玩一段时间,氧化了之后,真金星还会在,木屑就没了;最后是各种胶,胶类的填充,首先是形态上总是不完整,经常有残缺,不像真的金星有一种和木头本身天然的弥合感。其次是有些真的金星上会有抛光划过的痕迹,但假的就不会有,因为假的往往是抛光之后再填充的。

然后,总体来说,假的金星由于是后填充的,总是会有一种“浮”的感觉,这也是很常用的鉴定方法。不过,随着技术的提高,可能很快就被克服了。


about【手串盘玩方法】:这是LZ之前给朋友写的一个盘玩紫檀的步骤,可以参考一下:

1、这是注重手串品相的盘玩方法

step1.棉布盘玩。用柔软的棉布每天揉搓2-3小时,每天揉搓后,将手串装到密封袋中收好,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整个过程持续一周左右。


step2.自然存放。将手串拿出密封袋外,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自然放置,让手串与空气接触。整个过程持续一周左右。
step3.手盘。在前两个阶段中,最好是不要用手接触手串的。在保证手上无汗、无油、无污垢的情况下,用手均匀地盘玩手串(如是汗手,可戴上洁净的白色棉质手套盘玩)。每天盘玩半小时到一小时即可。整个过程持续一周或两周。
step4.重复以上三个步骤,每月一轮,持续4个月,紫檀手串会出现漂亮的包浆。

2、这是不要求品相、较为随意的盘玩方法

step1.手套/棉布盘玩。清洁手部,戴上洁净的白色棉质手套(或洁净的棉布)盘玩手串,每天3小时左右,持续一周。


step2.手盘。在保证手上无汗、无油、无污垢的情况下,用手均匀地盘玩手串。每天盘玩结束后,将手串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自然放置。
about【琥珀】:琥珀,作假手段很多,但近一段时间似乎没有听闻有技术上的革新。我还是先按照我之前所了解的作假方法来讲吧,大约也就是这么几种。

你说的盐水火烧都是很不错的办法,盐水法虽然简单,但是就这样就可以淘汰一大批的低仿品。火烧,在很多种类的检测里都是有效地,也是很直接的办法,烧琥珀可以区别出合成材料。

其他的补充一下,其一是滴乙醚乙醇,真琥珀不会有反应;其二是掂重量与用手挤压,真琥珀不会太重也不会被轻易捏碎;其三就是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真琥珀不会有未熔的原料,另外,真琥珀的流动构造与伪造的流动不同,伪造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或者出现对称图案,或者朝向某固定方向旋转,比较“僵硬”。

about【琥珀 2】:总结出一些不太改变的标准的话,其一就是质地细腻,温润有玉感。其二直接观察的话,内中的杂质少,或是相反,有奇异而清晰的包裹体。其三看成色,统一呈均匀的某种颜色,如蛋黄色、金黄色等等,就会比杂乱的颜色更吸引人。当然,也有例外,一些后起的如金绞蜜,要的就是不单纯的一种色彩。其四如果是圆珠,要求抛光工艺,如果是雕件,要求刻工。


about【珊瑚】:这个倒是还好,没有这么严重。只是阿卡的珊瑚确实比较少,momo的稍多些,其余的存量更大。鉴别的话如果先不说分辨产地,那就也不是很难,因为区分开珊瑚与非珊瑚还是蛮简单的,就这么几个方面。

其一,看生长纹,能区别开合成材料,这个可以和琥珀蜜蜡那个互相参考。凡天然生长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自然的生长”痕迹“,而合成的家伙,有的是另一种痕迹,那是有定向感觉的流动。其二,看颜色,这可以区别开染色与非染色珊瑚。凡染色的,都会过于均匀,这种均匀并非和谐的均匀,而有一种”生硬“的感觉。此外,观察孔道、角落等细节,可以检查是否有染色的纰漏。其三,质感。天然的优质珊瑚,用指甲弹击,都会有一种”清脆“的感觉,像是弹到了结实致密的瓷器,而伪造的会有塑料感。


about【有趣的事】:想起段搞笑的,几年前差不多也是这季节,去四川收货。一天中午约了一位朋友,那时候还不太熟,店铺在送仙桥。后来....就杯具了........中午去的时候,不仅那朋友不在,他周围几个我略熟悉的卖家也不再.......左等右等.....还没回来,只好作罢,就打算随便逛一逛。后来,逛到某处店里,发现了相约的那老板....激情四射地拍着麻将,叫了几声完全没听见我......已经完全忘我了=

”哦实在不好意思啊,忘了,忘了....“

2】:几年前,某天一朋友来找LZ玩,顺手带着一个小盒子,神神秘秘。LZ很好奇,请朋友打开欣赏,弄出来看,黑乎乎一坨,表面还有些灰绿色。LZ戴着手套查看了一番,除了有股奇异的木香,似乎并没有什么玄机。对方呵呵一笑,说是施工时地下面挖出的。原本装在个瓷罐里,挖掘中搞破了,挖出来时香味异常,当时以为是什么宝贝,后来请专家看过才知道是茶叶,只是历经数百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LZ赶忙又捉起那一坨仔细闻了闻,据朋友说味道已经弱了很多,无论怎么努力保存,也没法子补救了。


about【文物与古玩之别】:严格说的话,有交叉,但也有区别。

界定为文物中的一些东西,比如建筑,LZ认为不能算作古玩。


而古玩中的一些东西,比如清代普品,烂大街,这种东西也算不上文物的级别。
标准一直在变,不过标准下,大量文物是不允许贩卖的,但古玩都可以用来流通。
about【行业随感】:早上喝茶,与朋友聊天,讲到现在这行业的一些问题,LZ有自己的一点看法。近几十年来,或是十几年,古董、文玩被炒到一个无以复加的位置。但这不仅绝说不上是个好事,而且妥妥的将导向悲剧。

如今大家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消息,而各卖家与买家,都是怎样吹捧自己的物件?王婆卖瓜,一定程度上这是合理的,但如今我所见到的,早已超过“合理”太多。刷开公众号、大V、淘宝钻冠店铺,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个广告都是吹牛逼。一块破翡翠,也能牛皮吹破天,旺夫、旺子、涨桃花、升官发财......如果真是这样那还要庙子有什么用....新货尚且如此,老货就只能更甚。一串老蜜蜡,吹牛能吹满屏.....可说到底,它也就是几颗珠子而已。

about【行业随感 2】:而有时悲哀的是,不唯卖家如此,买家也是这么痴狂。LZ几个朋友,人手一串珠子捧成了宝贝,夜夜护理,日日盘玩,上个卫生间都得洗洗手盘上。你说真的是喜欢吗?有多喜欢?人间就这么点东西,财色食名睡,忽一等到星月烂大街了,马上便觉得索然无味,再物色个新的蹊跷物种。

古物,就更是如此。一国企退下的朋友,妻儿全不放在心上,本能再做些事业,也全都放弃了。看见老瓷就两眼放光,恨不能将一切看中的物件都搬回家,攀谈古物能不吃不睡,为了一点自己的鉴定经验能与人大打出手,其痴迷也若此,这人还能好么。短短几年,真货假货收了一箩筐,既无精品欣赏,也无投资的可能。每每问起,就讪笑一下,唉,我就是喜欢,好这口。

3】:曾经也有朋友质问楼主,就算是这样,那又有什么不好?问题有三,其一也是最重要的,丧失了欣赏的可能。当人们对一个对象赋予了过多的标签,那可能是保佑的圣物、工艺的结晶、历史的精华...对它托付了过多的期望,这不仅是让自己丧失了冷静的眼,同时也模糊了那对象本身。这一点,无论对象是一个人还是一件东西,都同样适用。一件瓷器,无论是清宫里藏的宋汝窑洗,还是今天景德镇产的日用碟子,那首先都是瓷器,去看它的成分、去看它的烧制,都有一定之规律。不错,前者是很珍贵,是很少,是很美,是值很多钱,但是它依然不过就是个瓷器,举起来往地下一摔,一样会碎。但人们往往只愿意看到前者,博物馆、拍卖会上,一些人那贪婪的眼神,这眼中的美瓷,究竟是美呢还是丑呢?1000年了,宋朝早已经淹没与变化在时间的洪流里,宋时的崇俭与淡雅渐至无声,唯独那时即传承着的盲目却一直伴随着历史,伴随着大多数人,要直到地老天荒。

about【行业随感 4】:其二,造就了市场的泡沫。人们看着今天一派欣欣向荣,时有人也会念上一句,盛世古玩。然而果真如此吗?这兴盛的势头里有多少人看不见的东西,几乎没有太多人知道。紫檀、黄花梨的迭起,背后大量地产、金融势力的运作;翡翠、和田玉之后,黄龙玉、水沫玉....一轮轮的烘托;古物,更不需说,苏轼《功甫帖》诸方争论个不停,可别的名作怎么没被推上这风口浪尖?

而普通的卖家、买家大多只是选择了在这幕布之下安居。所以,今天舒俱来涨了,明天坦桑石涨了,后天战国红又涨了.......都涨,可没见谁报出跌的,难不成这比股市还牛逼?都涨,没跌的?怎么可能。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确实大多物件都在涨,但是涨与涨也有速率的不同。最简单的说明,按照今天的通胀,假如我今年5000元买入,明年市价5500,那么是涨了,但是我已经就赔了。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市场上有多少东西属于这一种。

about【行业随感 5】:其三,断送了真正“玩”的意趣。无论古玩、文玩,都有一个玩字。而这个字,在今天是极度的奢侈。可能有人会不同意,老子有的是钱,想去哪去哪,想玩什么玩什么。没错,你很牛逼,但是不具备一个“玩”的心态。

香道今天大行其事,但玩的人和所玩的东西,大多不过俩字”逼格“。曾有朋友四处呼吁,希望传扬简致的香道,如宋时的柏子一类,四处碰壁,次次悲剧。其实想也知道,大多数时人们玩得就是那”复杂“,你简化了,席地坐,也没什么工具,就一小破炉子....这还怎么装得下去?

如今,高标超乎物外大概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但是,做不到浴乎沂咏而归,做不到鼓盆而歌,但至少可以不被物玩了人吧。每每见到的,上者如醉似痴不能自拔,下焉者荡尽财产家徒四壁,这不是人玩了物件,早早是被物件玩了人去。然而今天这浮躁的气氛,睁着眼睛吹牛逼的买卖家们,离这等人也并不太远,因为究其根本都是一个原因:逐风而动,不知所以。

about【行业随感 6】:继续说LZ的一些观点。在真正接触古物之后,LZ最大的关注点不在具体的鉴定技巧,而在于一些通行的东西。比如,辨别能力。这行的“好处”是,一样东西拿出来,可能50个人说是真的,50个人说是伪造,而且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对立双方,都能够援引古例,都能够找出现实依据,也都能够讲出一套自圆其说的解释......好了,你如何判断它的真伪?

有人说,真伪不重要,能流通起来能出手就好。那么OK,我们继续这个例子,当一件东西有50人认为真,有50人认为假的时候,往往这样东西价格为A。接下来,这样东西变成了有10人认为真,有90人认为假。这时候,这种物件的价格往往要10倍、100倍于A。你,作为一个藏家,你是收这个货还是不收?东西真的对,四环买套房;东西买假了,倾家荡产。真伪还不重要吗。正是因为古玩行里这种1:9物件的存在,才造就了一个个传奇,和一段段悲剧。而这种意义下的真伪,其实极为重要。

about【行业随感 7】:那么如何判断真伪。考证源流、梳理脉络、同类相比、研究伪造技艺.....等等等等,这不是LZ要说的,LZ只想说这是个上升曲线,但永远不会有尽头。且随着你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上升的速率也会越来越慢。每个人都无法达到尽头,所以都会在某一点停下,而停下的点之间的相对距离,造就了大师与大师、大师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但这里,永没有绝对的真假。

这一点有什么用?的确,几岁的孩子可能都会说,事事无绝对,但即使是几十岁的老人也未必真正能运用出它的意义。当我们看着一个注浆胎的仿古瓷器(也就是低档仿品),可能说出10种以上判断它为假货的理由,这时候,似乎事事无绝对并没什么意义。其实不然,如果人能保持着这种开放,那么面对着一些高仿品的时候,也就有了更冷静与广大的视角。当我们面对的是1:9的那种物品时,也能够客观的看待每一方的每一种意见,数量占优的,不一定对;呼声高的,不一定对;专家说的,不一定对;你所有曾有的胜利经验,不一定对;证书,不一定对...........等等等等,然而,唯有在这种冷峻的视角下,才可以在更广阔的考虑里少犯错误,即使犯了错,也是经考虑犯错后果之后的决定。

这种状态,才是做古玩的长生之道。

8】:继续说辨别与判断。要能长时的在收藏中生存,就要一定要着意去培养自己的辨别能力。举个栗子,很多人会生活在某些信息的蒙蔽下。这么说或许不准确,该说是自己甘愿受了蒙蔽。譬如大家都知道缅甸出翡翠,于是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去缅甸和云南收货就会便宜,结果扫兴而归或进了价格不低的货物。更不要说,每年旅游中上当受骗的那些人不计其数。为什么?原产地与你可以进到便宜货这两件事之间,可不一定划上等号,时代早已经不同了。

再举个深一些的栗子。有时一段时间内,会有密集的关于某种类物件的信息爆炸出来。譬如曾经的紫檀、海黄,譬如现在的沉香、崖柏。一时间,铺天盖地的信息接踵而来,人们往往看到这样的场面会认为,“这东西要火了”。可事实上,比如LZ看到这些消息,第一反应是“这东西恐怕没什么空间了”。为什么?诚然,在信息爆炸之后,直到现在这些东西的价格依然在上涨,但是作为一个投资者的角色,要去看的是接下来的趋势,以及增长的速率与幅度。好了,信息爆炸的结果是,人人都知道人人都看得见,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信息的制造者要这么做?其实很简单,他们有货,他们要出,所以他们需要人来买,而进场的人越多买得越凶,价格就可以抬得越高。但是,这样一种情况,可不是一个明智的投资者进场时机,如果你没有囤货,那么早就晚了。这时候进场,只是蜻蜓点水,抑或悲剧些,成了迷途羔羊。

about【行业随感 9】:秋季交易现场,几乎没有什么正经的古玩,瓷器、木器、传统字画,都极其少见。各商家铺满的,依然是松石、珊瑚、玛瑙、青金之类,新老皆有,满目琳琅。一些品相好的珠子,克价在....那么一颗圆珠的单价就已经达到了数万元,同行的某藏家,收了3颗珠子,这次的预算就全部倾尽,不停地劝说LZ一起“下水”..........这就是这个疯狂的市场。

事后大家一起坐下来聊天,正如LZ之前说的,其实还是资金涌入,真正的炒作者志得意满,而幕布下的玩家,只能随波逐浪,辛辛苦苦不知为谁做了嫁衣。这个市场,不见得比去炒A股简单,每一次的涨与跌,都没有什么“偶然”,背后谁在运作?就好像个迷局。然而这是泡沫,很多人都知道,但每个人都还是要去赌,拼一次自己的RP,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接盘的人,直到最后真有些家伙无法退场,成为炮灰。

about【行业随感 10】:反过来说,如果一些初入的玩家想要搭个顺风车,现在却是个不错的时机。珊瑚、蜜蜡、松石、各式菩提子,前几年都是一路走高,以LZ的观察,这种热潮还将持续一阵,收藏少量但品相较好的藏品,既可把玩娱乐,一段时间后即使想出手也会比较容易。

随着中央精神的下达,一段时间后,藏传文化圈的冲击势头必然减弱,那时可能会有两条发展方向,一条是不降反升,将这类物品推向一个极高点;另一条是势头减弱,此后逐渐走低,恢复到低于今天价格的某水平线。LZ的意见,更倾向于后者。

11】:原因.....现在整个中原地区对藏文化的追捧都是个大泡沫,里面有多少实在的东西,真的很难启齿。台湾、香港地区和其他国家的一些藏家,很早就在收集藏文化下的藏品,但早期着眼都是一些精品,比如天珠,整串的大松石大密腊,等等。但后来,更多人与更多资金的介入,导致了高端藏品价格几何倍变化,存量大的中低端藏品也快速的升值,琥珀蜜蜡、珊瑚砗磲一轮轮的爆炒......这,需要个文化的噱头吧,不然怎么装逼是不,一夜之间对藏文化的崇拜就这么陡然出生了。

about【行业随感 12】:佛国净土、至尊上师、神秘器物.........还有什么是比这些更好的原始材料,借此,推手们大做文章。插一句,后来男浪客女文青们对西藏的认识,有很多得归功于这些推手。以此,网络上不是有很多微信段子吗,比如《从前的土豪们戴什么什么,如今的土豪们戴什么什么》这种脑残文....但可笑的是,如今很多自封土豪的家伙们真就是这样的= =... 喝茶时一脸沧桑寂寞,捻捻手上的菩提,明明是空虚冷,非要让人觉得是大彻大悟........不管有没有信仰,我先搞个上师;不管懂不懂珠子,我先戴个手串;不管了不了解文化,我先走趟西藏。这样的人,真不是少数。有了这些庞大的载体贡献人民币,或清或浊的藏文化就雨后春笋的疯长。

最近出台的一系列针对出版的措施,已经能看出苗头,接下来可能会出台更多领域的政策。风向,要开始转变。当然现在不能说,转变过去的方向一定是好的,但作为一个观察者,可确知的是,目前的倾向必将受到影响而改变。

13】:现在有很多商家,为了销售在名目上大做文章。举个例子,比如【沉香木-沉香】、【紫檀柳-紫檀】,三个字有两个字重合,但完全不是一种东西。同理,大叶檀可以混淆小叶紫檀,今天给楼里兄弟看的凤眼,有很多商家在用酸枣核冒充。但是,说冒充或许有些过分,上淘宝看看,商家打出的名义是【酸枣核凤眼】或者【凤眼酸枣核】。这是凤眼?还是枣核?你就猜吧.........这种擦边球的手段,屡试不爽。一些毫无经验的买家,就成了第一批被吃的螃蟹。

真正鉴定起来,其实倒是没有那么困难。沉香木与沉香之间,仅是肉眼观察就有明显差异;普通紫檀柳与紫檀的纹路更是并无多少接近,反而去冒充的,是海黄越黄;酸枣核与凤眼之间,凭着对表面纹路和眼部的识别,也可以较容易的区分。可LZ依然要说一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其实最简单的,是要求精确,能做到就够了。凡是不懂的名目,要么就躲个干净,不买不卖;要么,就一定要搞清楚了再下手。大家都能够秉持着这种态度,上当受骗就会少很多。

14(如何买到真品)】:这个问题...蛮难回答。如果说途径的话,其实很多,线上的自不必说从淘宝到京东,四处都有卖的;线下,各地古玩行、文玩批发市场里,最火的就是这些东西,哪里都有。困难的,大概还是鉴定,上述这些地方,哪里也不会有100%保险的,当然,100%其实也仅存在于消费者的幻想里。大约只能说,场子越大,飚价越高的地方,保险手段也会多一些,相对的,想买高性价比的,就要冒着高风险。

所以,如果说个靠谱的建议,LZ认为还是买家自己去学,不要求精通,但付出这精力,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先挑一项专攻,比如喜欢松石,那就先从容易查到资料开始学习,历史、产区、造型,到它的密度、色泽、仿制工艺,有段时间理论也就有个粗略的框架了,此时再下手,被骗的几率必然会减低。可能有人会说LZ这建议没啥意义,就是想略过这过程才去寻求个购买的捷径,不过LZ认为,从来就没什么捷径。

about【行业随感 15(保持清醒)】:LZ对这个特别有感触,其实做这一行,起家时并不需要你有太多钱,也不需要你有多聪明,但是一定要够清醒。聪明,可能让一个人在这里博到高点,但清醒,才能保证人在这里一直活下去,且不迷失。

你父亲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尽力让他趁早清醒起来。陷得越久,不用说物质上的沉浸,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志,会难以自拔,越加的不愿意相信自己会错。这样下去,就麻烦了。相反的,如果能及早反省,有过这一遭经历会给人极大的长进,此后多一个鉴定的高手也不是不可能。


about【拍卖】:暴一段拍卖的猫腻。如今很多中小拍卖行,雨后春笋一样的钻出来,有些,甚至都不需要合法的手续,仅以私人邀请之名,就可以行了拍卖之实。从合理的角度上说,这种行为是符合古玩行的一定传统的。自古至今,名人雅士齐聚,主人拿出个稀罕物事,价高者得,这并非今天才有的事。

但从风险的角度上说,这种形式所遗出的问题,也是没有断绝过。比如今天,一些不知名的小拍卖行,手续费用很低,征集的藏品很是不少,四处打了小广告,有的甚至车接车送,这待遇看着可好,这就拢来一群竞拍的主。好了,暂且不论这拍卖行私下的操作,这个后面再说,就单单是这交易的手续费,足可以赚个盆满钵满。有人说,这双赢也很好啊?不错,但是如何能保证买家拍来的是真货?拍个大新货怎么办?

走法律程序?证件没有,单据无效。走黑道?人家比你路子硬多了。大多数人只有乖乖认命。更何况,像一些小黑行里人们说的,“来这拍的,有几个真懂的?”........贪小便宜吃大亏,古已有之,今天也免不了,明天,还会有。

2】:再来说那些拍卖行的私下操作。因为广告多,手续少,费用低,一些不起眼的小拍,可是搜罗来了不少东西。这其中,当然假货占了绝大多数。那为什么他们还要这么干?其实,有些假货根本就是他们自己人搞来的,估摸着可以拍掉,管他真假,上。那么真货呢?果真是好货,那就是私下运作的功夫了。找几个人,修饰修饰物件、会场布置、图录等等等,有的是讲究,有的是办法,总之低价把这真货拍回来,私下一转手,赚到死。

所以,对于老实巴交的买家,拍卖这事,眼力不好千万就不要再贪便宜,否则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此外,即使在一些正规拍卖行所举办的大拍上,也不是说那东西就100%保真。没点眼力,上当受骗并不是罕见的事。而追究起来,走程序也是极为繁琐,普通人您有那些时间,恐怕也没那些精力去磨。因此,总的来说拍卖虽然是一个较高的平台,但同样要保持着在古玩行里一样的规律,做足功夫,谨慎下手。


about【金饰品相与定价】:如果真的做得比较精美,那么确实会因为工艺而增值,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就是唐代金碗,估价的时候绝不是按黄金的克价来算。而即使是没那么高大上,一些精美的首饰,同样要算上它的工艺价值。只是,现如今很多金银器的工艺实在说不上精美,以致于无法出手或仅仅能按照黄金市价平平卖出。

至于藏品的品相问题。一般来讲是这样,如果物件的完整品相下是个真正值得收藏的东西,那么如果品相差的程度,是预计无法顺利的出手,LZ这类人会选择将其留下来收藏,作为样品也好。也有人,是按照自己的心理价位定价,这价格往往还是高于金价或是与金价齐平的,而懂得价值的愿意买的人自然会买。总之,很少有低于金价出手的金银首饰,除非品相差到某临界点。


about【作息】:更一段日常作息吧....这个被人羡慕很久了。很多人可能想象中的古玩很清闲,最多也就是四处跑动,东买西卖,可事实并非如此。至少从LZ懂事起,就没见过那么洒脱飘逸的从业人员了....有人说从前是有的,那么LZ也只能当做传说欣赏。小时候LZ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老爹从来看不见身影,不是在收货的路上就是在出货的路上。等到LZ也有了不错的移动能力之后,LZ各种岁月静好的日子也就结束了.....虽然不像家父一样擅长跑动,但LZ也没有什么清闲的时候。

很多人问,那么你们在做什么?有客人的时候,招呼客人;有货的时候,打点货物,这自不必说。其余的时候,都是用来学习的,查阅文献、上手实物、交流经验、总结规律,一遍一遍的累积“感觉”。一件东西的历史、传承、制作工艺,一遍遍的模拟;它的重量、质感、光泽、色彩、形状,一遍遍地加深体验。这是真正的基础,也是苦功夫,没有任何“捷径”可以省略这一步,只是天赋高的人可以有较高的效率。但是,每个行里真正的玩家,都要亿万次的重复这一步,所以,有时候人们看到很多行里老板看起来很清闲的样子,但那其中有很多人是在学习。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在发呆而已.......

也确有一些人,真的过着很清闲的生活。每天把玩物件,喝喝茶弹弹琴,发发呆聊聊天,好不快乐。但这些人,或者是早早决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者是,人家真的有足够的家业,24K纯壕......根本就不需要“工作”这种东西。所以,这并不是这行里的通常案例。


about【工具】:讲讲常用工具吧,好像一直没有说到装备。LZ家里人都是原始派,所以对装备什么的不是很懂,基本身上只携带几样最重要的:放大镜、强光电筒、滤镜、打火机。

放大镜,这个倍数不定,LZ从前装备两个,20倍左右的一个,80倍以上的一个。看倍数大家也就能猜到了,前者用了观察大体,后者深究细节。放大镜,这是做这行最最不可缺少的装备,除非你做过BUGS手术.........强光电筒,这个是用来穿透,很多时候也可以来补足光源。通常鉴定瓷器、玉器时最常用到,但是耗电一般都比较强,注意准备电池。滤镜,这是鉴定晶石彩宝类时最常用到,对付某些注色产品可以很方便的快速解决战斗。最后,打火机,这个要和卖家协商,或者除非你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卖家面前给疑惑的物品加温....= =很多有机物类的鉴定需要加温感觉味道,当然,不一定是要烧烤到东西才可以。


about【所谓辟邪物件】:说到虎牙,讲一些好玩的。这种物件,常人可能不觉

2018年哪里征集元代神兽铜镜

品牌:2018年怎么交易元代神兽铜镜

包装说明:元代神兽铜镜拍卖价格记录表

所在区域:广东 深圳市

 2018年哪里征集元代神兽铜镜
  从近些年铜镜珍藏市场的行情和铜镜自己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上看,战国、两汉、唐代的铜镜是值得珍藏的,由于这三个历史时期所泛起的铜镜,无论是从盛行水平、铸造手艺,照旧从艺术威风凛凛威风凛凛等方面看,都代表了古代铜镜的高水准。
 
  《淮南子·修务训》中有明确纪录:“明镜之始下型,朦然而未见形容,及其扢以玄锡,摩以白旃,须眉微毫可得而察。”《吕氏·达郁》中也有早先秦两汉时,人们是用白毡蘸着“玄锡”来磨镜开光的纪录,汉镜就曾有“和以银锡清且明”、“和以玄锡清而明”的铭文。此款青铜镜品相生涯完好,出土后未经洗濯,外貌有土沁,在出土的历程中,因人工手艺的不足,铜镜外貌有一点点裂痕,但却不影响整个铜镜的雅观。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元代神兽铜镜,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或下方)
 
近几年元代神兽铜镜同类藏品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唐海兽葡萄纹铜镜
藏品名称:唐四山四方铜镜
藏品名称:仙人双鱼铜镜
藏品名称:海兽葡萄纹铜镜
藏品名称:饕餮纹四方铜镜
藏品名称:太阳纹青铜镜
藏品名称:明以前人物车马铜镜
藏品名称:五乳钉青铜镜
藏品名称:福寿金纹铜镜
 
元代神兽铜镜拍卖快的地方
  人皆有爱美之心,当我们的祖先次在静止的水面看到了自我的影像之时,想必是惊讶中夹杂着喜悦。接着,人类的本能先发生了对于美的憧憬。于是,履历了恒久的生涯实践,终于有一天,人类缔造了铜镜。在古代,铜镜不仅仅是一样平常用品,它更由于武艺精巧而成为一种奇异的艺术品,让王孙贵胄为此痴迷。而在珍藏家的眼中,古代铜镜更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宝物。
 
  元代神兽铜镜价格,元代铜镜,殷代铜镜均为圆形。镜面或微凸,镜身较薄,反面中央有一拱起的弓形(或称桥形)钮。西周铜镜也都是圆形的,镜面平直或微凸,镜身较薄,镜钮有弓形、半环形、长方形多种。又可分为素镜、重环镜、鸟兽纹镜三类。这时以素镜为主,到西周中期泛起了有纹饰的铜镜,到晚期镜背的纹饰发生了转变,泛起了动物纹饰,打破了传统的威风凛凛威风凛凛。
  现在汉镜险些占了古镜珍藏量的80%,以是是公共的珍藏品,其中不乏精品。隋唐时期的铜镜由于市场热度较量高,量又较量少,以是很是吃香。战国镜属于三者中年月久远的,其历史价值是公认的,随着涂朱绘彩图案、金银错图案、透空雕图案等种种特殊工艺装饰艺术徐徐被藏家认可,其价值正逐年翻倍上升,大有赶超唐镜之势。
 
  元代神兽铜镜市场价值,铜镜虽属艺术市场上的杂项小品,但小品却拍出了大价钱。如在2011年珠海秋拍铜镜专场拍卖会上,有160面古铜镜参拍,总成交额高达4487.6万元,其中的7729号拍品,一面“汉代四乳神兽镜”经由众多买家强烈角逐,终以908.5万元的天价成交,并一举创下古铜镜拍卖高成交纪录。
 
  现在的铜镜珍藏市场尚属于“内行市场”,即购藏者大多较量专业,有着足够的眼力和市场阅历。要想真正进入铜镜珍藏圈,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准确资料。专家建议,购藏铜镜应该从网络标本先,对铜色、铜质、花纹、铭文做综合分析,潜心体会,逐步积累专业知识,否则,“外行人”将基础没有“进场”的时机。
 
本公司有着数年对元代神兽铜镜的运作经验,对元代神兽铜镜藏品出手、交易、初步估价有着丰富经验,从业经历渊远,从业经验丰富,为你的藏品提供终身交易服务。(联系方式在上方或下方)
 

公司地址: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龙岗中心

除了2018年哪里征集元代神兽铜镜,您也可能对以下商机感兴趣

?立即发布您的求购意向,让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搜了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未都说猫都都50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