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9月几号珠宝2018展2018年10月5号哪家画廊重新 开业

原标题:典亚艺博2018如约而至,博物馆级古董珍品先睹为快! | 退藏

“香港最享负盛名、最顶尖的国际艺术及古董展览”、“汇聚?众世界顶级艺术品经理?,展出的艺术品亦具备极高的水平”、“亚洲唯一汇聚东西方艺术典藏的博览会”、“亚洲最顶尖的艺术品博览会”……

自2006年创办至今,典亚艺博(Fine Art Asia)愈来愈受国际艺坛赞誉与知名艺廊的青睐,无论是其严选呈现的、达博物馆级水平的展品内容,还是策展模式,都是亚洲区内独一无二的,成为香港十月这一艺术旺季中,全球艺坛人士不容错过的艺术盛会。

云集百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艺廊,呈献亚洲与西方古董文玩,古董银器、艺术珠宝及钟表,印象派、现代与当代艺术,以及设计与摄影等四大专项回归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2018年9月29日,典亚艺博如约而至。退藏作为特邀媒体,臻选焦点展品给大家先睹为快!

清康熙 青花人物故事将军盖瓶

典亚艺博的重点在“古董文玩”,但每年都会与时俱进地做出一些改变,诸如举办具有教育性的讲座,引进摄影专项开拓年轻观众群等等。

典亚艺博创办人黑国强先生冀望,大众的关注点不仅仅只在古董上——“一如以往,我们的目标是为香港的艺术市场创造一个专业的平台,以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来到第14届的典亚艺博,同样汇聚于国际间享负盛名的顶尖古董艺廊,展出涵盖古代中国及喜马拉雅铜器至中亚金器、中国瓷器及漆器、家具、织品及其他古美术精品,阵容鼎盛。

明末清初 竹雕庭院授徒图笔海

在古董文玩专项中,有将带来中国古董家具及文房摆件展出的Nicholas Grindley(UK/USA),专营黄花梨及紫檀家具、木雕和漆器的居意古美术(台北),展示中国漆器、文房摆件及玉器的Maria Kiang Chinese Art(香港)。

以及将带来珍罕的中国、印度及喜玛拉雅佛教和印度教画像、雕塑及礼器的Rossi & Rossi (伦敦/香港),专营来自西藏及尼泊尔的佛教杰作的Carlton Rochell Asian Art (纽约),中国瓷器及艺术品专家Vanderven Oriental Art (荷兰)等等,皆得瞩目。

Nicholas Grindley(UK/USA)专营及研究中国艺术逾35年,特别专注古代家具及艺术品。他曾于伦敦、纽约及香港参展,为世界各地的主要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甄选艺术品。

艺廊今年带来的其中一个焦点为黄花梨平头案:

平头案来自17世纪晚明时期,以祥云拱肩,案脚之间有高身支撑。明代黄花梨家具于江南苏州府打造,不单质素上乘,而且拥有别出心裁及错综复杂的工艺。此平头案可能来自某位文人雅士的书斋,其风格优雅、比例完美、木质优秀、工艺匠心,充分反映用家的品味,展示了古典明式家具的精粹。

此外,木器类艺廊依然有不少老面孔——不可缺少的自是典亚艺博创办人黑国强先生创立的研木得益,还有恒艺馆、MD Flacks、大观堂等,他们都将呈献一些列的珍藏。

清初 黄花梨原状态独面翘头案

清早期 黄花梨独板翘头案

清早期 黄花梨方腿平头案

典亚艺博还将呈现一些西方的古董,如Koopman Rare Art (伦敦)将继续带来顶级的古董银器,而Somlo London亦将展出精致的古董钟表。

而在近、当代美术作品方面,Gladwell & Patterson (伦敦)将呈献一系列欧洲及英国的印象派和现代绘画;杜梦堂(巴黎/上海/纽约)展出以野生动物为主题的杰出艺术品;思文阁(京都)将呈献现代及当代的日本艺术;Tanya Baxter Contemporary (伦敦)将展出战后的英国现代及当代艺术。

各式精品荟萃本届典亚艺博,异彩纷呈。限于篇幅,退藏此次特着眼于几家艺廊即将展出的部分珍贵佛教艺术,先睹为快:

Carlton Rochell Asian Art (纽约)今年再度参展典亚艺博,带来西藏及尼泊尔的珍贵佛教艺术,包括一座尼泊尔或西藏地区14世纪菩萨立像。

这座庄严的雕像呈现菩萨年轻的形态,以轻巧的三屈势站立于双层莲花底座之上,右手结予愿印。菩萨双手手持由底座衍生而出的莲茎,莲茎蔓延至佛像肩部灿烂开花。菩萨头部由圆轮光明围绕,佩戴镶嵌珠宝的头冠、华美耳环及飘动的发带。

Rossi & Rossi(伦敦/香港)自典亚艺博于2006年创办以来每年都如约参展,今年艺廊带来中国、印度、蒙古、尼泊尔及西藏的罕见石雕、铜像及画作,展出的艺术品有深远的宗教意义。

焦点展品之一是约1370年制造的铜鎏金尼捏巴?曲吉杰布()坐像:

尼捏巴?曲吉杰布 坐像

于双层莲花底座之上,他右手结说法印,置于胸前,左手置于腿上,手持书本,象征启蒙智能及传授知识。他的神情安详,一头短发,两边耳垂丰厚,身穿雕刻有规则几何及花卉图案的袈裟。尼捏巴?曲吉杰布1362年开始在西藏丹萨梯寺出任住持,直至1370年圆寂为止。除此雕像之外,曲吉杰布唯一存世图像为一幅15世纪的木版画,因而此尊雕像更显珍贵。

另一尊西藏十五世纪早期鎏金铜弥勒菩萨坐像,亦精美华丽异常。

弥勒菩萨坐于繁复精美的狮子宝座之上,两腿悬垂于下方的莲花垫,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象征法论转动。这尊雕塑造型比例极好,菩萨及周身饰品铸造精巧,完美的展示了15世纪西藏的精湛工艺。

Vanderven Oriental Art(荷兰)已经连续8年参展典亚艺博,今次将展出一系列重要的明早期佛像。

以下这对护法神立像全副武装,显示其身为捍卫佛教信仰守护者的职责。其中一名护法面容坚定,采取进攻姿势,另一名则双手合十,面有思虑:

明初 护法神立像(一对)

还有一尊来自山西的释迦牟尼佛像以莲花式盘坐,双手结代表无上平衡的禅定印。冥想中的佛陀散发宽宏与安祥的气息。其袈裟镀金,绘有花样图案及红色里衬。佛身采用柔和粉色,头发尚有原本蓝漆的痕迹,眼睛镶嵌黑色玻璃加强效果。

艺廊的精品还包括一对罗汉阿难与迦叶像。

阿难与迦叶作剃道长袍僧侣打扮,长长的耳垂象征他们的智慧。较年长的迦叶,双手结上手印,沐于佛陀慈悲。较年轻的阿难,其双手合十,是行礼或礼拜的手印。两尊罗汉均穿着华衣,有黑漆痕迹。此两尊罗汉像通常与佛祖释迦牟尼一同出现。

明 阿难与迦叶像(一对)

今年的典亚艺博尤可瞩目的亮点还在于,全球首个以水墨艺术为主题的艺术博览会——水墨艺博2018将同期举办。

水墨艺博于2015年成立,现时已是一个备受肯定的国际水墨艺术平台,并成功地令水墨艺术转型为当代艺术重要的一环。

水墨艺博2018为多元媒介的水墨艺术提供了一个平台——不仅是传统的纸本水墨,更涵盖无数受水墨启发、拥有崭新艺术形态的作品,以促进水墨艺术于国际平台的推广和认可。

本期焦点艺廊包括展出中国当代水墨画的汉雅轩(香港)、带来香港艺术家创新水墨作品的嘉图现代艺术(香港),以及展出中国和日本艺术家作品的艾米李画廊(北京)。

嘉图现代艺术(香港)专门代理香港本土水墨艺术家的作品,焦点展品为管伟邦 (1974年生)的《犄角旮旯》。

管伟邦的灵感来自茂密翠绿、山峦缭绕的景象,眼前风景恍如五代画家董源(约934-962,董源以人物及山水画闻名,其优雅画风成为了中国后来九个世纪的中国画典范。他以绘画江南山水见着,是江南水墨山水画派的开创者的山水杰作。管伟邦的作品以董源的画风为依据,是对传统中国画的一种当代诠释。

艾米李画廊(北京)将展出高茜(1973年出)、金沙(1968年生)及张见(1972年生)等艺术家作品。

绢本设色;数码打印、丙烯

与此同时,水墨会(香港)将连续第四年成为水墨艺博2018的教育伙伴,并为“香港新水墨运动”的先驱、艺术家吕寿琨先生 () 策划特别展览,邀请一众香港收藏家借出吕寿琨先生原作,包括早期风景画及最具代表性的禅画作品,全面展示其丰富变化。

另外,为鼓励水墨创新及扩阔艺术视野,水墨艺博2018特别筹划由梁兆基策展的“水墨+”项目,邀请中港十多位艺术家展出另类的“水墨”作品。

他们巧妙地运用水墨元素和概念,使用非传统水墨媒介创作令人耳目一新,但又蕴含文人神髓的当代艺术作品,其中包括录像、新媒体、装置及雕塑等。

甘志强 寻找原始的飞行

典亚艺博2018及水墨艺博2018同期举办,两个博览会既分别有专门入口,各自拥有独立展馆,同时又连接互通,让艺术爱好者可以一并欣赏从古董珍玩、珠宝钟表至印象派及现当代艺术、水墨艺术等各类型的艺术品。

二者方向一致,涵盖丰富,却始终贵精不贵多,着意质量地提升,再寻求发展演变。此次一系列艺术讲座地举办,也更凸显主办者对艺术文化内涵的重视。

香港作为亚洲艺术市场的焦点,典亚艺博及水墨艺博为“国际间的艺廊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以迎合所有博学的亚洲收藏家的期望”,也更加丰富了十月的这场注定引人注目的视觉飨宴。

下午4时至9时贵宾预展(只限贵宾卡持有人)

下午6时至9时开幕酒会

上午11时至下午7时公众开放

上午11时至下午6时公众开放

地点:香港湾仔博览道一号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三号展览厅

艺博会期间,还有多场艺术讲座不容错过。参与讲座无须预约,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不是文人”系列讲座——“不是文人看坐具”

讲者:黑国强先生(香港古董及艺廊商会主席及研木得益总监)

郑维扬先生(香港古董及艺廊商会副主席及汇宝阁总监)

语言:粤语(设有英语实时译)

水墨画笔与劳作:王蒙与黄宾虹的作品欣赏

讲者:韩若兰博士(香港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

语言:英语(设有国语实时译)

情?艺——吴冠中心系香港

讲者:司徒元杰先生(香港艺术馆馆长(虚白斋、至乐楼、吴冠中藏品及中国书画部门))

语言:粤语(设有英语实时译)

鲁宾艺术博物馆:喜马拉雅艺术、文化及思想

语言:英语(设有国语实时译)

印象派艺术与二十一世纪的收藏

语言:英语(设有国语实时译)

众乐乐——至乐楼藏中国书画

讲者:邓庆燊先生(香港艺术馆馆长(至乐楼))

语言:粤语(设有英语实时译)

专题讨论:吕寿琨的艺术和遗存

讲者:诸承誉先生(艺术收藏家)

梁巨廷先生(艺术家、吕寿琨之学生)

邓民亮博士(香港艺术馆馆长(香港艺术))

姚进庄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

主持人:石嘉雯女士(佳士得中国书画部专家、中国当代水墨拍卖主管)

语言:粤语(设有英语实时译)

中国出口银器——珍品的遗产

语言:英语(设有国语实时译)

精致的珠宝能称得上为当代艺术吗?

讲者:翁狄森先生(YEWN创办人)

语言:粤语(设有英语实时译)

困惑与激情——摄影艺术职业化实践

讲者:傅文俊先生(中国当代艺术家)

主持人:梁耀康先生(《摄影是艺术》杂志创刊编辑、摄影家、流动影像艺术家)

语言:英语(设有国语实时译)

▼ 阅读原文,有退藏推荐的书与茶器。

  香港蘇富比2018年秋拍以36.4亿港币结束了一场“硬仗”,也是一场终究要被记录的里程碑式拍卖。在当下并不算明朗的市场环境下,充分展示出了一家国际超级拍行的实力。

  本季蘇富比秋拍在经历5天20场的拍卖后,最终斩获36.4亿港币,超越了此前31亿港币的总估价,相比较去年秋拍同比增长15%,而这项成绩成为蘇富比进驻香港以来的总成交第三高。经过统计,本季蘇富比秋拍有3199件标的售出,一共创造了17个世界拍卖纪录。而引领并振奋本季拍卖的正是赵无极《1985年6月至10月》这件巨作,以5.1亿港元的高价拍出。

香港蘇富比2018秋拍专场成交一览

(数据来源:蘇富比 制图:雅昌艺术网)

  “随着年销售额接近10亿美元,蘇富比亚洲区正在步入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蘇富比亚洲区首席执行官程寿康(Kevin Ching)在拍卖结束后谈到。“一年又一年,蘇富比不断吸引新的藏家并扩大市场,这也是我们在销售理念上的创新和技术投资的结果。”

  蘇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Patti Wong)也表示:“在过去45年来,蘇富比一直处于亚洲市场的前列,这些成绩更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在带领当下市场趋势所起的作用。”

  早在香港蘇富比本季开拍之前,长久以来持续艺术品市场的低迷,让人一度担心本季度拍卖,尤其当蘇富比拍卖一件一件重量级标的浮出水面之后,市场能否有资金接盘,一跃成为媒体讨论的焦点。从第一件乾隆洋彩玲珑尊,甚至疑似几年前的天价转心瓶;再到乾隆御制珐琅彩盌,曾经牢牢占据中国瓷器拍卖的第一名的纪录;最后赵无极十米巨制的爆出,仅仅是预料成交价就足以燃爆媒体。

  最终这三件重器均得以成功释出,每一件标的自身的光芒属性不可缺少。此外,在赵无极作品成功拍卖当晚,著名藏家刘益谦就表示,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规范,以及海外竞拍者的诚信是两个重要的保障,艺术品市场的好坏取决于诚信。

  的确,超级重量级拍品重出市场,加之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多年来积淀的诚信化,是保证本季香港蘇富比取得36.4亿港币成交额的关键。

赵无极三联《1985年6月至10月》

  本季香港蘇富比秋拍高价拍品方面,有4件超过亿元成交的拍品,分别是5.1亿港币成交的赵无极三联《1985年6月至10月》,并刷新三项拍卖纪录:赵无极世界拍卖纪录、亚洲油画世界拍卖纪录和香港拍卖史上最高成交画作。第二件是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以1.69亿港币成交,另外一件乾隆洋彩透雕夹层玲珑尊经过场内激烈竞争最终以1.49亿港币成交,超越拍前估价三倍。第四位是一件珍稀的彩珠佳作,1.08亿港币成交的艳彩蓝色钻石配钻石戒指。除此之外,还有6件超过5000万港币成交的拍品,7件超过3000万港币成交的拍品。

(数据来源:蘇富比 制图:雅昌艺术网)

  在香港蘇富比2018年秋拍成交TOP20中总揽了本季拍卖的高估价作品,张大千在1943年作《临敦煌观音像设色绢本》超过最低估价的4倍之多,以4804.55万港币成交。从板块看,最大的赢家当属现当代艺术,共占据11个席位,其中现代艺术就占据7个。古董珍玩板块此次不逞多让,占据6个席位,以及2件中国书画。

  以时间倒叙,我们再次回顾本季香港蘇富比主要板块的精彩片段。

  10月3日下午,中国艺术品8大专场正式收槌,总成交一举斩获逾8.54亿港币。

  本季香港蘇富比秋拍最受瞩目的两件“乾隆御瓷”均易手新藏家。

  乾隆洋彩透雕夹层玲珑尊作为前锋,率先亮相。现场以4000万起拍,现场有中国艺术品部国际主管及主席仇国仕、中国瓷器及工艺品部资深专家李佳在内的四个电话委托进行热烈竞价,价格升至9000万港币,紧接着又有场内买家出到9800万,最终以1.3亿港币落槌给“0001号牌”的委托,加佣金以149,091,000港元成交,超越拍前估价三倍(估价:5,000-7,000万港元)。

  乾隆洋彩透雕夹层玲珑尊

  成交价:1.69亿港币

  此件玲珑尊曾著录于1905年纽约山中商会图录,自1924年纳入日本私人收藏近一世纪。颈上黄地锦上添花,四面浮雕开光,各缀双鱼栩栩如生,从外瓶镂空夔龙纹,可窥内瓶青花缠枝花卉。这种内外相套的玲珑尊制作难度很大,是御窑督陶官唐英为乾隆皇帝所精心创烧的新瓷。

  与此尊成对的另一著名玲珑尊此前曾在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米德塞克斯郡位于赖斯的班布里奇拍卖行(Bainbridge’s)以4300万英镑的高价拍出(编号800,连佣金5160万英镑),刷新当年的世界纪录,消息轰动全球。然而交易最后落空,两年后才经邦瀚斯以私人洽购促成。

  两件玲珑对尊相类似,区别在于肩部这条纹带,香港蘇富比这支的釉色是绿地,伦敦拍卖那支则是金地。此外,底款也不一样,伦敦那支则是青花款,香港蘇富比这支玲珑尊是蓝料款,这种松石绿地蓝料款虽罕,仍有例可鉴,如一对婴戏图瓶,分别藏于两岸故宫。台北故宫藏有相同的器形,如清乾隆洋彩锦上添花开光山水纹套瓶,其“龙泉”镂空也与此吻合,却缺描金,器腹开光画山水,浮雕欠奉,瓶颈同画洋花,隙地却以红代黄。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 拍卖现场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

成交价:1.69亿港币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以咨询价形式上拍,以1.2亿港币起拍,1.48亿港币落槌给电话委托中的买家,号牌依旧是“0001”,加佣金最终以169,413,000港币成交,目前位居珐琅彩瓷拍卖榜单第二名,第一名为2018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推出的3.88亿港币成交的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

  这只盌最早的拍卖记录是在2003年10月26日,香港蘇富比三十周年拍卖上,由原蘇富比亚洲区主席,国际著名瓷器鉴定专家朱廉·汤普森(Julian Thompson,香港译为朱汤生)亲自从法国征集而来,并亲自现场落槌的一件拍品,最终以2918.24万港币成交,折合人民币30,933,344元,拔得当时中国陶瓷艺术品专场的头筹。从2003年释出后,后被私人藏家一直妥善收藏至今,时隔15年后再次出现在香港蘇富比,增值6倍。

  乾隆御制珐琅彩虞美人盌,纤花盛绽,石半掩、蝶萦绕,并题前人佳句,盌心加缀佛手瑞果,更形清朗,私人珍藏中绝无仅有。珐琅彩画虞美人,除此仅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雍正盘一对。同绘花绽秀石间,二器布局略异,少半面分别墨字题写 “迎风似逐歌声起”及 “宿雨那经舞袖垂”,底书 “雍正年制”款。

  南宋 官窰青釉葵瓣洗

  成交价:8135.1万港币

  成交价:2412万港币

  从专场情况看,淳古浑朴—宋代雅器精16件拍品,成交9件。其中,曾入藏两位二十世纪重要中国艺术品私人收藏家,仇焱之及赵从衍旧藏的南宋官窑青釉葵瓣洗以8135.1万港币成交,位列本场首位。此件官窑瓷的比例、轮廓精准清晰,造形纹样极简素雅,清新轻盈有如玉制。还有一件钧窑釉变的佳作,北宋钧窑紫斑盌也得到业内的关注。此盌同样来源显赫,曾由名家递藏,经手者仇焱之(年,图右)、坂本五郎(年,图左)叱咤上世纪中国艺术品界,二人于七十年代留此合影。

  利国伟爵士藏重要中国艺术珍品专场是本季香港苏富比一场重要专拍。利国伟爵士(年)是一代风云人物,身兼杰出银行家、慈善家及收藏家,更为敏求精舍初创会员之一,资历尤为深厚。

  在朱汤生先生(年)的领导下,香港苏富比自1973年起举行中国瓷器拍卖会。朱汤生把中国瓷器和工艺精品从欧洲带回亚洲,激励本地藏家力寻所好。利爵士与朱先生同好中国美瓷,志趣相投。本次48件瓷器与玉器拍品中,绝大多数是他在七八十年代购自伦敦及香港蘇富比。

  本次专场拍品成交超9成,成交额达到1.73亿元。其中有5件超过千万成交。值得一看的是两件“小器”拍出重器的价格。这一对明嘉靖青花三羊开泰仰钟式盌,其中一个略有残,现场以400万港币起拍,一路杀到1800万港币落槌,2172万港币成交,溢价5倍多。

  明嘉靖 青花三羊开泰仰钟式盌一对

  成交价:2172万港币

  此对仰钟式盌的珍贵之处在于绘饰“三羊开泰”,同图案的瓷盌极度稀少。资料仅查到三例,台北故宫博物馆藏有一例,日内瓦鲍氏收藏有一例,1968年在伦敦展于东方陶瓷学会《The Animal in Chinese Art》,第三例见藏上海博物馆,并刊于《中国陶瓷全集》。上拍的例子,似只有一对属胡惠春收藏,纽约苏富比1985年6月4日卖出,编号15,后再2007年售于香港蘇富比,现纳入庄绍绥收藏。

  清康熙 青花庭园仕女图盌

  《大明宣德年制》仿款

  成交价:1872万港币

  另一件清康熙青花庭园仕女图盌也得到藏家的踊跃竞争,估价仅为15-20万港币,现场10万港币起拍,一路却飙升到1550万落槌,加佣金为1872万港币。据图录的标注,这是一件仿明宣德的康熙青花,而最终价格已经达到一件真宣德的价钱了。

  清雍正(印玺) 清乾隆(盖盒)

  乾隆帝御宝昌化石与田黄组玺三件

  印文:宝亲王宝、随安室、长春居士

  成交价:4635.2万港币

  翰墨儒风-乾隆艺文珍品集合6件乾隆“文艺”生活的钟情之物,包括御制和阗青玉王献之法书屏,以及田黄「德日新」三螭钮玺连同御笔行书对联等乾隆御藏精品,全场最终以总成交8463.2万港币收槌。乾隆帝御宝昌化石与田黄组玺三件以4635.2万港币拔得头筹。清乾隆和阗青玉填金王献之《中秋帖》暨《洛神赋十三行》插屏现场则遗憾流拍。

  五场现当代狂揽18亿

  在金秋香港蘇富比2018的拍场上,整个现当代艺术专场无论是从成交额、成交率及艺术家拍卖纪录的打破各个方面,表现都相当抢眼,不仅诞生了5.1亿的天价赵无极,西方艺术创下亚洲拍卖最高成交额,中国当代艺术也是异军突起,东南亚艺术实力稳增。据统计,香港蘇富比2018秋拍两天五场现当代艺术拍卖成交总额高达18.2亿港元!

  五场现当代艺术专场及其成交状况

  于9月30日晚举槌的“现代艺术晚间拍卖”和“当代艺术晚间拍卖”,无疑是香港蘇富比在近期不明朗的经济形势下打出的“组合重拳”,而结果显然不负众望。不仅打破了香港蘇富比历年现当代艺术晚拍的成交纪录,更当仁不让地成为香港拍卖史上最高成交额之晚间拍卖。

  在这个难忘之夜,共有八位艺术家刷新了其世界拍卖纪录

  两个专场共推出91件拍品,“现代艺术”晚拍狂揽11.09亿港元;“当代艺术”专场亦收获4.55亿港元,总共斩获15.6亿港元,成交率达91.2%,较去年同期拍卖增长120%,较2018年春季晚间拍卖增长51%,较2013年40周年晚间拍卖(成交11.3亿港元)上升38%。

位居现代艺术成交价第二位的赵无极作品 《23.05.64》

成交价:7570.6万港币

位居现代艺术成交价第三位的朱德群《第268号构图》 成交价:7570.6万港币

  在“现代艺术”晚拍,史上最大的赵无极作品《1985年6月至10月》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一路披荆斩棘,5.1亿港币的天价共刷新了三项拍卖纪录:赵无极世界拍卖纪录、亚洲油画世界拍卖纪录、香港拍卖史上最高成交画作。

  毕加索《胜利者》以6100万港元成交领衔本季所有西方艺术拍品;现代艺术板块共有9位艺术家刷新个人作品拍卖纪录:赵无极、李仲生、张淑芬、林寿宇、霍刚、欧阳文苑、萧明贤、克劳斯?尤根费申(Klaus Jurgen-Fischer)、任哲;

天价赵无极诞生的现代艺术晚拍现场

  《1985年6月至10月》的诞生契机,源自赵无极与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合作。1952年,两人于巴黎皮耶勒布画廊(Galerie Pierre Loeb)一见如故。在长达60多年的友谊里,两人以不同的形式共合作过三次。其中两次在国内,还有一次在1985年的新加坡,赵无极为贝聿铭设计的来莱佛士城作三联画,便是此件《1985年6月至10月》。赵无极用时5个月完成了《1985年6月至10月》。该作于1986年莱佛士城开幕时正式登场,此后一直公开展出,直至2005年莱佛士城大规模翻修重建时流入市场。

  除了耀眼的赵无极外,一贯稳健上扬的西方艺术板此次竟出乎意料地块创下任何亚洲拍卖最高成交额(2.6亿港元),拍品全数拍出:巴布罗·毕加索《胜利者》(1969年)以6,100万港元成交,进一步印证艺术家于亚洲备受市场热烈追捧;琼·米切尔作品首度于亚洲上拍即取得佳绩,《赛耳底》(1961年)以5,650万港元成交,证明了蘇富比尝试将“欧美当红”引入亚洲的策略卓有成效;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巴布罗·毕加索《胜利者》

成交价:6102.9万港币

成交价:5651.3万港币

  而本季蘇富比晚拍的最大惊喜,无疑是多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拍场表现回勇:本季中国当代艺术共有10位艺术家的11件作品出现在蘇富比当代艺术晚拍里,其中10件顺利成交收获9668万港元,占全场成交额的21%,总成交额超出拍前估价一倍。

  郝量成为本场最大黑马,其作品《壳》从260万元起拍,最终以1452万港元的成交,不仅刷新个人纪录,也使其成为首位价格突破千万的中国“80后”艺术家,郝量作品近期不断在国际上曝光,今年6月,他于纽约高古轩的首次个展“肖像与奇观”取得强烈反响,所有作品在展览前即全部售罄。一级市场一画难求,需求顺势转移到二级市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高价

郝量 《壳》重彩绢布 2010至2011年作

成交价:1452万港元

  同样刷新个人纪录的还有王兴伟,被艺术家认为“诞生得十分偶然”的1998年作品《又不是一百分》却以996万港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刘野《红三号》表现尤其亮眼,以2172万港元成交。

王兴伟《又不是一百分》

刘野 《红三号》 2003年作

成交价:2172万港币

  在西方和中国当代艺术之外,以草间弥生和奈良美智为主的日本当代艺术亦占据了当代艺术晚拍另三分之一的份额,形成新的鼎足之势。草间弥生本场共有5件拍品上拍,全部成交。其中,大尺幅的《南瓜(PLOE)》以3372万港元成交,位列本场第二;三联作《无限之花片》以2412万港元成交,超越拍前估价。奈良美智的两件重要作品估价均在万港元之间,其中亚克力布面《艾美莉亚·艾尔哈特肖像》以2652万港元成交,几乎与2015年341万美元的个人拍卖纪录持平。而更具识别度的“圆盘画”《准备去探索》以1932万港元成交,是其“圆盘”系列的第二高价。

奈良美智《艾美莉亚·艾尔哈特肖像》

  此外,东南亚艺术之实力亦不容小觑。当晚,东南亚艺术作品全数拍出,17件拍品中,11件以超越高估价成交。阮嘉智《村民》及武高谈《女子坐像》以逾估价数倍成交。最高成交作品:勒迈耶(Adrien-Jean Le Mayeur de Merprès)《莲花池畔》以20,520,000港元拍出。

  蘇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表示:“晚拍刷新多项纪录,足证亚洲藏家对现当代顶尖艺术品——无论亚洲或西方艺术——的浓烈兴趣。蘇富比造就了香港拍卖史上最高成交额之晚间拍卖,成绩超越2013年秋季之历史性40周年晚拍,令人鼓舞。我们更见证赵无极荣膺亚洲油画艺术家之首;而现当代西方艺术则录得2.6亿港元成交额,反映该板块在亚洲区的认受性大幅跃进。”

  张大千领衔书画 溥儒作品远超估价

  虽有接连两天五场现当代艺术的耀眼成绩在前,但“中国书画”专场却并非平平无奇,本场共266件书画精品上拍,经过9个半小时的争夺,227件成交,成交率高达85%,收获333,603,250港币,诞生6件千万级拍品。此次总共15件张大千作品上拍,12件成交,3件超千万成交,张大千为这场拍卖贡献了130,734,500港币,占据本场总成交额近四成。

张大千《自画像与黑虎》拍卖现场

张大千《自画像与黑虎》 泼墨泼彩金笺

成交价:4973.9万港币

  其中,“大风堂”旧藏张大千《自画像与黑虎》以咨询价形式上拍,2800万港币起拍,4200万港币落槌,加佣金最终以4973.9万港币成交,夺得本场桂冠。张大千以自画像入画,可谓同时代画家中数量最多者。一九四一年,张大千远赴敦煌研习壁画时,对当地藏獒印象深刻,返蜀时,青海友人赠以两条,其中乌黑皮毛者,则为入画的黑虎。在这幅《自画像与黑虎》中,张大千自己虽然仍是文人画家持书阅读的模样,但是狗变成宠物呈现完全是画史首创,其外型与另幅《黑虎》极为相似,可知应为其“旧居成都西藏名犬黑虎”。虽然黑虎入蜀不久即病亡,但三十年后张大千仍取其为蓝本入画,足见其对黑虎的念念不忘。

  《自画像与黑虎》以高价落槌后,亦是张大千的《临敦煌观音像》以4804.55万港币紧随其后,位居第二名。此画为张大千赠予40年代在甘肃省担任主席兼保安司令的谷正伦伉俪,以感谢谷氏当年在张大千停留敦煌期间的不少照拂。

张大千《临敦煌观音像》

  除此之外,张大千的《东丹王人马图》、于非闇《玉兰绶带》、吴湖帆《晓云碧嶂》均以1572万港币并列第三名。

张大千《东丹王人马图》

成交价:1572万港币

成交价 :1572万港币

  值得一提的是,溥儒生平得意之作《鹤寿松龄》此次以1392万港币成交,而拍前估价仅150万-200万港币,超低估价9倍多,出乎意料,说明市场对于溥儒作品的认可度相当之高。此外,林风眠、金城等艺术家作品全部成交,14件齐白石作品,11件成交,7件吴昌硕,6件成交。

成交价:1392万港币

  而在“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朱耷(八大山人)《松石》以 1,332 万港元成交,成为全场最高成交拍品。蘇富比亚洲区中国古代书画部主管左昕阳 表示:“本季拍卖近七成拍品以逾高估价成交,流传有序之佳作继续备受藏家追捧,反映中国古代书画市场持续理性稳健发展。”

成交价:1,332万港元

  蘇富比领导亚洲洋酒拍卖市场,本年至今累积总成交额高达4亿700万港元,共拍出4,481 件拍品,成交率99%,每件拍品平均成交价90,750港元,为高估价127%。香港三场洋酒秋季拍卖总成交额 1亿1300万港元。珍贵名表总成交近1.6亿港币;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斩获3.15亿港币;

 5.00克拉艳彩蓝色钻石配钻石戒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9月几号珠宝2018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