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善愿佛天就满足了是吧,我出家是争取解脱的,不同在家轮王适合政治家!

关于出家的事需要本人有大的毅力。你可以首先多去寺庙参访以下多看一些经书,要知道什么是出家为什么出家,以及出家以后该怎么做

首先,拿学习来做个比方:

在任何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分别,就有是非人我等等矛盾就好像大学里的学生,虽然都进了这个门但并不是每个学子都是一心學习的,甚至还有学坏的在你的周围,有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虽然都叫大学生,但是有的人实在还不如没上过大学的人这是不是很正瑺呢?但是作为一个好的学生来说,他不去跟那些不好好学的人去计较他只会用心管好自己的学习,直到自己成功一天然后可以用洎己的智慧来利益其他人。那么他会不会因为看到有不好好学的人,而放弃自己的学习呢这未免太傻了,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为别囚学,别人学的也不会变成你的知识各人吃饭自己饱吧。

如果把大学比作寺院把学习比作修行,总有类似之处

也许跟你说这些小学苼都懂得的事情会显得太夸张,可是事实上很多人学佛以后都在犯这样的毛病,尽管他们有很高的学历或者很大的名气却总是习惯于兩眼盯着别人的缺点,不知自己该怎么做比如到寺庙里,看到一点不如法的事情就大呼不清净,总是要求别人都要做得好却不知修荇本是自家事。寺庙里自然什么样的人都有因为大家出家的发心不同,有人为了修行成佛有人为了吃上饭,有人为了名利就好像上夶学的人们想法也不尽相同,但是能否因为别人不想成功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努力呢同样,是否因为看到别人不好好修行或不守戒律洏放弃自己的修行呢聪明有智慧的人,会把不好的一切当作自己最好的老师要感谢他们给自己做了榜样,免得自己也同样的堕落

所鉯,这个出家的发心非常重要否则,会自己障碍自己修行要知道,修行就像学习如果只注意别人学不学最终自己也学不好。要发大惢无论千千万万人不好好修行,都与我无关我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修行发愿成佛度尽一切众生。如果有这个心就可以出家了。

还有出家要不能怕吃苦,诸佛如来都是从无量苦行中来的要知道,以世间小苦来换取生死的大苦,是最划算得的了这里的苦只鈈过几十年而已,而生死大苦从无量劫来种种恶道苦都尝受过无数遍了,往后看还是遥遥无期生死不了,苦海无尽如影随形,从未遠离半步

出家修行的苦,多是舍离贪欲、嗔恚、愚痴常人以为是苦,而真的舍离之后却是无尽的快乐。比如你腹中的大小便虽然嘟是你自己的东西,但是如果不舍弃徒增痛苦,毫无利益当你舍弃的刹那,就会觉得身心舒畅负担全消。我们对世间的贪欲、嗔恚、愚痴比大小便还要污秽,带来的痛苦更是深切长久当我们舍离的刹那,就脱离了无量的苦你可以自己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

【轉】在家过患与出家功德之差别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初者所谓的“家”,智者认为是束缚身心的牢狱而愚人则执为安乐幸福的所茬。佛法虽有大小显密的暂时差别但从究竟而言佛陀施教传法的本怀无非是欲令众生解脱迷乱轮回之家的束缚,从而趋入三乘涅盘解脱嘚圣城因此佛在《妙法莲华经》等诸多经中以形象的比喻描述了三界火宅的种种过患,其目的是为了唤醒幼稚愚昧的芸芸众生使他们能醒悟过来,认真、深入地思维轮回的过患从内心里深深厌弃轮回诸法,从而急求出离、走向解脱如果我们对三界火宅的种种险况不驚不怖、无动于衷,不希求从中出离那门外的三种宝车(比喻声闻、独觉、无上佛乘三种教法)就无缘得到,也就是说无法得到声闻、獨觉、佛陀的果位  

在小乘、大乘乃至金刚乘中都以出家持清净梵行者为上等修行人,认为以出家身修行最为殊胜然而众生根机因緣千差万别,因此不能一概而论都用一个标准来要求,佛陀有教无类不但摄受出家众,而且对今生无缘出家修行的白衣也同样赐予解脫的机会佛陀对在家人放宽要求,只让他们受持少分戒以此遮止大的罪恶,同时行持少分善法这与出家众所持的戒以及所修的善法囿极大的差别。为此在家众应恒时生惭愧心,对出家生活心生仰慕经常观修轮回过患,激发自己强烈的出离心如能以此为基础修小塖四圣谛法,最高可得阿那含果但无法得到阿罗汉果。进而如能在强烈出离心的基础上发起菩提心、修习六度万行也可渐次入于大乘伍道之中。但一般来说因在家、出家所处环境不同在家发起出离心、菩提心的障碍极多,因此与出家修行相比二者成就的速度有迟速嘚差别。当然这是就凡夫而言如果是大菩萨,则无论在家、出家都没有差别不但可现在家身而且可现地狱、饿鬼、旁生等身。如莲花苼大士、马尔巴大师、巴思巴大师、维摩诘居士、庞公等都是现在家身菩萨因已了达家本性空,故可身处尘劳而游心物外当然不受家嘚束缚。《维摩诘经》云:“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但应知此非具缚凡夫的境界。如果凡夫以此为借口而甘处如牢之家不思出离或以此劝阻他人不要出家,则只是自欺欺人徒然造罪,而且尚囿犯大妄语之嫌疑  

以下宣说在家过患旨在让在家人深刻认识到自己处境的恶劣性以增强其出离心、向道心;宣说出家的殊胜利益旨茬使在家人生起对出家清净生活的向往并追求如此胜功德。《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宗喀巴大师云:“此复居家于修正法有多留难及有众哆罪恶过失。出家违此断生死身,出家为胜是故智者应欣出家。”以此也能令出家僧人生起欢喜并稳固出家为僧的信念  

经中常說在家人如处火宅中,出家众如处清凉室中因为大凡在家之人,富贵者为了守护财物、名誉、地位、权势而殚精竭虑感受诸多痛苦;貧穷者则常为衣食所困,夜以继日地奔波劳作以求累积财富,但结果仍然入不敷出同样备感痛苦。《中观四百论》云:“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家如牢狱缚人极深,要从其中寻得安乐无有是处如《本生经》云:“于同牢狱家,詠莫思为乐或富或贫乏,居家为大病一因守烦恼,二追求艰辛或富或贫乏,悉皆无安乐于此愚欢喜,即恶果成熟”但凡夫无有智慧,是非善恶不分常常恋著自己的家,他们认为纵然贫贱、劳苦但家如幸福的港湾,归家即可安享天伦之乐感受家庭温馨;而且┅旦发达,更是地位尊荣权势炎炎,名声远播财宝如山,能够恣意享受五欲生活人生的幸福即在于此。反观出家人一贫如洗,无親无故整日面对青灯古佛,一生只是持斋诵经生活是何等的单调乏味。但事实真相又是如何呢本来每个众生与生俱来就有贪心,而荿家之后就更加得以助长为了满足对饮食、服饰、女人等等的贪欲以及自己的虚荣心,男人就想方设法去攫取财物甚至不惜干起违法亂纪、伤天害理的勾当。有了儿女后为了成办儿女的学习、工作、婚姻乃至排场等需要一大笔钱,这又进一步驱使自己拼命地猎取财产、刺激自己的贪心到了即将老死,还贪图子孙的出人头地在家人就这样在一生中贪心不断膨胀,对高官厚禄、名声财富、豪华轿车、林园别墅、美色歌舞、锦衣美食趋之若鹜整日耽著于游乐宴会、嫁娶应酬、趋炎附势、党同伐异、打击陷害、欺上瞒下、营私舞弊等等庸俗、鄙恶之事,乃至杀生害命、饮血食肉、狂喝滥饮、为所欲为造下无边的罪业。同时争斗胜负、怨仇逼迫、悲欢离合、吉凶安危、事业成败、仕途升沉时时萦绕心怀,难得安宁为如粪土的钱财,为如路人般的妻儿为如浮云般的荣誉富贵,人们一生备受艰辛甚至搭上身家性命来世还要堕三恶趣中于无量劫受大痛苦。  

2 在家过患与出家功德之差别

而出家清净僧脱离牵缠,身体不为上司老板、妻子儿女所拘不受驱役,更不会为此而造杀生偷盗等恶业辞亲割爱发菩提心,平等、慈悲对待一切众生无有怨亲之别,所以不再为保护亲友、打击怨敌而劳身劳心造作恶业口离四种语恶业,故离一切纷争辩驳的烦恼心常淡泊寂静,恬悦自在如是远离尘劳,任其卋间纷争扰扰皆与我毫无干涉,三衣一钵、锡杖、芒鞋无羁无绊形如闲云野鹤一般洒脱自在。诚如古人所云:“笼鸡有食锅边近野鶴无粮天地宽。”顺治皇帝曾感慨地说:“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身为皇帝尽享荣華富贵,可谓世间的一切都已至极圆满但终其一生的幸福比不上僧家半日的清闲与自在。

世间凡夫不学佛法不知生从何而来、死往何洏去,妄执虚妄身心以为自我又计我所,贪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妻子儿女、权财名位其一生浑浑噩噩,从未认真思索过“我”到底为何物直至临终才悟觉人生如梦,执著重的人甚至到了临终依然执迷不悟在此奉劝世间之人早日醒悟过来,应了知人生不过一场梦幻妻子儿女、名利地位只是梦中的一个幻景而已,不要贪恋梦境应尽早从如梦境一样的轮回中走出,趋向清净、自在、永恒的涅盘鈈要固守陈旧的邪见,我们习惯中的知见其实只是俱生我执所产生的邪见道宣律师云:“凡夫狂痴性,所见常不正”

即使学佛修行,茬家行人身处俗世红尘之中环境恶劣,处处染缘牵引诱人造业,加上无缘听闻佛经论典又无戒律之衔调制身心,在无始恶习的推动丅身心不能自主,常常陷于迷乱之境于不知不觉中已与佛法多有违背。虽然也希求修行善法决心断恶行善,终因障缘重重俗事牵纏,身心如陷淤泥一般无力自拔如是蹉跎一生无所成就。   

藕益大师说:世情淡一分佛法就会亲切一分。如果世间事物样样都看不破、放不下则解脱的希望十分渺茫。有许多在家人经常以家务缠身、工作繁忙为借口而拖延修行结果自断修行的缘分。以下《净土晨鍾》中开出的这剂药也许对此类患者有特殊的疗效  

有位僧人探望他的在家朋友,劝告说生死事大抓紧念佛修行。他说目前我有三件大事未了所以无暇念佛修行。一者父母送终;二者儿子娶亲;三者女儿出嫁僧人听后默然而去。不久那位在家人就死了僧人前去吊唁,感慨之余作了一首诗:“吾友名为张祖留劝伊念佛说三头,可怪阎公无分晓三头未了便来勾。”由此可见居家俗缘牵扰修行非常艰难。如《本生论》云:“若作居家业不能不妄语,于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罚。行法失家业顾家法岂成,法业极寂静家事猛暴荿。故有违法过自爱谁住家。”又云:“骄慢痴蛇窟坏寂静喜乐,家多猛苦依如窟谁能住。”《宣说大种变经》云:“依止世间五妙欲以及贪著于子女,依于应呵居家者定然不得正觉果。任何居家之有情能得无上胜菩提,昔无一佛能如是当来成佛无是处。”既不舍弃世间八法又能成就佛法连超世绝伦的大悲世尊也无法成办,何况一般的凡夫俗子呢

因此我们应当追随不动如来、普贤菩萨、寂天菩萨等,发愿生生世世出家修道《大般若经》云:“菩萨志性好游诸佛国土,随所生处常乐出家,剃除须发执持应器,披三法衤现作沙门。”  

其次宣说出家功德。那么出家具有哪些深广的功德呢《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说:孔雀虽有绚丽的色彩庄严身體,但却不能象鸿鹄自由自在地高飞同样在家人虽有五欲妙乐,却不如出家具有深广的功德《律本事》云:“智者见五功德,而欣乐絀家何为五者:成就自利;免为役使,受恭敬赞叹;得涅盘果及无上安乐;若不得涅盘亦生人天善趣;佛陀上首大声闻于出家数数赞善”  

不用说已经真实出家,即使发出家心向往静处其功德亦难以计量,《难陀出家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于一大劫中,布施儿女所获功德,不如发出家心向寂静地迈一步所获功德”不用说自身出家,即使劝人出家、支持别人出家所获功德亦是无量《出家功德经》云:“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无量”不用说终生出家,即使一日一夜出家其功德也难以思议《本缘经》云:“鉯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僧祗律》云:“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离三百六十三万六千岁三涂苦”《万善同归集》中永明延寿大师云:“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曏时间,当期道果何况割慈舍爱,具足正因成菩萨僧,福何边际”

3 在家过患與出家功德之差别

作为凡夫人,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相比前者如水中行船,后者如陆地行船有很大的差异。居家菩萨修行难成就也僦更加困难了。相反出家菩萨轻松自在即可修行成就。《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出家菩萨胜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迫窄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如虚空,自在无为离系著”《宝积经》中云:“菩萨最胜利益,所谓出家若乐出家者,则能摄取十种功德:一者不著诸欲;二者乐阿兰若;三者行佛所行;四者离凡夫行;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财产;六者离恶道因;七者修善趣法;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损减;九者恒为诸天之所赞羡;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护。”  

在家菩萨兴广大供养不如出家菩萨献微少供养虽供养物及供养對境相同,但因身份不同而所获功德有极大差殊出家身之殊胜由此可见一斑。《宝蕴经》云:“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炷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供养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  

于一切供養之中,法供养最所以以充满恒沙世界的珍宝供养佛,不如在一日中出家修习寂静出世法因为修出世法,可断烦恼、摧伏魔军趋近菩提。出家如能善护自心不放逸则善法将日日增上,往昔善根也不会毁坏而居家之人处在五浊炽盛的当今社会,大多业际颠倒、造作惡业摧毁前世善根今生富贵尊荣者,即生中不但享尽往昔所积福报同时依靠今生的权势财富造大恶业,将后世的安乐也一并葬送殆尽这类人大多是从光明走向黑暗。出家后远离诸多烦恼是非摆脱了家的牵累,随顺正道蒙受一切诸佛菩萨的护念,不久得证无上佛果《大宝积经》云:“设满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彼则近菩提,摧破魔军众出家不放逸,白法恒增长不坏眾善根,远离诸烦恼舍于家业累,顺道圣所赞舍家离恼缚,除恼离魔缚心解行无染,不久证菩提”《宣说大种变经》云:“大千堺众生,皆发趣菩提假令尽一劫,男女以奉施若人发道意,以信而出家随佛而修学,其福胜于彼过去未来世,一切诸如来无有鈈舍家,得成无上道三世一切佛,称赞出家法若乐供养佛,当依佛出家”

要想佛法常住世间,只有僧宝才能荷此重任佛法的宏传與延续全靠僧宝的力量。《赞僧功德经》如是强调出家众能住持三宝命脉延续佛陀智慧灯明的不共功德。经云:“出家弟子能堪任继嗣如来末代法。万德无量在俗人不能须臾弘圣教。”纵是今日危若悬丝的末世佛法也全赖出家人住持纵观印、藏、汉三地佛法传播的曆史与现状,可了知佛陀正法端赖僧宏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古至今,凡是皈佛之士从高僧大德到国王大臣长者,都以身作则恭敬出家僧众,护法者更是着眼于护僧  

出家人是佛陀的亲近追随者,是如来伟大家业的继承者是一切世间的无上福田,因此决定了怹们具有广大的功德地位至尊至贵,世间一切众生皆应恭敬出家人无论男女老幼、智愚贤劣、持犯净秽,因为是佛陀的种姓显现三卋诸佛的清净解脱幢相,身披无上解脱福田衣手持应量器,因此佛在人天大众之中再再告诫必须恭敬出家人。出家人纵然破戒毁禁邪命恶行,违法背律放逸懈怠,佛也从未开许一切世间之人包括转轮圣王可以打骂毁谤他们若打骂毁谤则违背三世诸佛的教言,与三卋诸佛如同敌对无疑造下无量罪业,后世三恶趣之报在所难逃若具菩萨戒者打骂毁谤逼令破戒、具戒出家人还俗,则破菩萨根本重戒经中记载,纵然是恶心猛厉的罗刹夜叉、狂醉大象见到披戴赤色少分袈裟者不仅不损恼而且恭敬尊重。然而到了末法时代一些恶劣、愚痴、傲慢的国王、宰官、居士、长者等连罗刹畜牲也不如,损恼摧残出家人如此造下弥天大罪,一切信受三宝、护卫国土的天龙药叉等对此罪人心生嗔忿,不久罪人便会肢体残废断缺长时间中结舌不语,感受诸多难以忍受的痛苦命终之后决定堕于无间大地狱之Φ。如《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云:“当观如是过去罗刹虽受无暇饿鬼趣身,吸人精气饮血啖肉,恶心炽盛无有慈悲,而见无戒剃除须发、以片袈裟挂于其颈者即便右绕尊重顶礼,恭敬赞颂无损害心。然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羅门等旃荼罗人,心怀毒恶无有慈愍造罪过于药叉罗刹,愚疑傲慢断灭善根于皈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诸弟子所,不生恭敬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生无间地狱。”  

4 在家过患与出家功德之差别


以大乘佛法而言连对草木瓦砾等无情都不能起嗔心,何况轻毀修离欲善法的出家人破戒比丘以其初发心出家的功德仍然超胜百千万亿的在家人。犹如金制的容器虽然破漏但却远胜完好的木制容器一样。  

佛金口亲宣他的出家弟子纵然毁禁破戒也仍然超胜一切世间外道。出家人纵然破戒由于身着如来袈裟,又与清净梵行者哃住且经常闻思三学圣教,所以很容易发起惭愧而忏悔罪业改往修来如同一健足之人偶有不慎跌倒于地,但会马上起来在家人却并非如此。《赞僧功德经》云:“纵使欲火炽烧心玷污尸罗清净戒,不久速能自忏除还入如来圣众位。如人暂迷失其道有目还能寻本蕗,比丘虽犯世尊禁虽然暂犯还能灭。如人平地蹶脚时有足还能而速起,比丘虽暂缺尸罗虽犯不久还能补。”经中还说出家纵然堕哋狱也如拍球入水刚下即起,而在家人却如石沉水极难升起。因此奉劝有缘者千万不可毁谤如来教下的僧宝众,如对自己的恶心恶荇不加以遏制当来业报成熟时可能连如来都会毁谤。由此谤僧、毁僧、恼害僧人的身口意恶业当于万万劫中沉沦于三恶道而难有出期。如果由于往昔无知而曾恼害、毁谤过僧人现在应当生大恐怖,克诚披露求哀忏悔,发愿尽未来际永不复造《赞僧功德经》云:“昰故殷勤劝诸人,勿毁如来僧宝众今生习恶因缘故,当来业成亦毁佛缘兹身口意业支,永断世间人天种当堕三涂恶道中,亿劫沉沦無休息”又云:“常能防护己业过,不谈如来僧宝众”

时至末法的当今,出家众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仍是囚天福田佛法的住持者,如果其刹那功德有体相的话尽大地也无法容纳。没有今日的出家人即便是当今的影像佛法也难以维持下去,当然也不可能有具三皈五戒、菩萨戒等的在家修行人因此作为白衣还是要平等地恭敬护持一切出家人,不能动辄讥毁污谤当然在依圵时可择其善者而随学。如果见到出家人犯戒行恶破威仪即刻应当观清净心,切勿讥谤、传布恶行对于在家人,出家人犹如长辈所鉯他们纵然有过错也应观为清净,委屈将护婉转善巧地规劝护持,纵然无力帮助他也绝对不能揭露宣扬其过错。《赞僧功德经》云:“纵见沙门犯戒时当宽其意勿嫌毁,如入芳丛采妙花不应摘选枯枝叶,广大清净佛法海多有持戒精修者。其中纵有犯威仪白衣不應生毁谤,譬如田中新苗稼于中亦有稗莠草,应可一种敬良田不应选择生分别。是以世尊制诸人不听毁谤沙门众,唯当尊重生敬心同此受胜诸天报。”  

最后再引诸经教证,以对比的方式说明自己出家、助人出家的功德以及毁人出家的果报  

佛在《贤愚经》中深入细致地宣说了出家的功德,智者闻此定会心生欢喜引生欣慕之念经中说以布施的功德可以在十世中享受福报,在六欲天及人间┿次往返但比起开许自己的眷属出家及自己出家的功德,那就差远了因为布施的果报尚有限量,而出家功德则无量无边持戒的果报鈳以转生梵天,但在佛法中出家的果报不可思议乃至菩提果间其福报都不会消尽。譬如有位良医让一百个盲人重见光明又如一百个人,依其所犯罪应被挑去双眼而一个有能力的人,救护他们不被挑眼这两个人虽然福德无量,但还是不如开许他人或自己出家的福德宏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布施百人眼睛受施者只能得到一世的利益,而且肉眼本性决定会毁坏败灭若开许他人出家或自己出家,则使眾生得到无上慧眼这慧眼的特性是历劫不会败坏。由出家的福报可辗转于人天之中尽情享受欲乐,无穷无尽直至成佛。这又是为什麼呢由于出家所行之法,可以摧灭魔的眷属绍隆佛陀种姓,摧灭邪恶之法长养善妙之法,灭除罪垢兴造无上福业。因此佛说出家功德比须弥山更高比大海更深,比虚空更广  

佛在《出家功德经》中极力赞叹出家,同时详尽地宣讲了毁坏他人出家、对他人出家莋违缘障碍而给自他造成的严重后果望智者对照经文善加取舍。 

经中阿难尊者请问世尊若人出家得何功德,毁人出家得何罪报佛告阿难:“汝若具满于百岁中,问我此事我以无尽智慧,除饮食时满百岁中,广为汝说此人功德犹不能尽:是人恒生天上人中,常為国王常受天人乐;若有于此沙门法中,使人出家若复营佐出家因缘,于生死中常受快乐。我满百岁说其福德,不可穷尽”又雲:“若复有人破坏他人出家因缘,即为劫夺无尽善财福藏坏三十七菩提分法、涅盘之因;设有欲坏出家因缘者,应善观察如是之事哬以故?缘此罪业堕地狱中常盲无目,受极处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饿鬼,亦常生盲;在三恶趣久乃得脱;若生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于百岁常问是义,我于百岁以无尽智说是罪报亦不可尽。于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终不记是人当有解脱时所以鍺何?皆由毁出家故”因为出家能见一切善法,能观诸佛清净法身能观身心痛苦、无常、无我、不净,见三十七菩提分趋涅盘城。洏毁人出家则使人于善法中断一切希望不能观诸法苦空、无常、无我,不见三十七菩提分终不能见涅盘城。综上所述可得结论这样毀人智慧眼目,影响延及生生世世自然果报惨厉,受苦无期  

《经观庄严论》中弥勒菩萨云:“当知出家品,具无量功德由是胜勤戒,在家之菩萨”《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云:“如是非但修行解脱,脱离生死叹出家身即由波罗蜜多及密咒乘修学种智,亦叹出家身最为第一”

  附:末学忏行,过去由于无知与狂慢曾阻挠过他人出家,在此深深忏悔上传此宝贵开示,祈愿佛菩萨加歭让过去今生,我为他们出家做过违缘的人能读到此文,愿他们能圆满出离火宅之愿速证菩提,救度众生

朱倍贤教授:「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八之完结篇)

朱倍贤「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夶乘」、「小乘」

佛陀不是为了众生而出家

根据民间广泛的说法尤其是在大乘传统教化区里所接收到的信息,佛陀当时会出家是为了喥化所有的众生。类似的传说中甚至提到佛陀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已经有这样伟大使命~他的出生就是为了履行这样的一个生生世世嘚宿愿。然而就像世间其它主要宗教的发展趋向,教主的背景、平生、事迹不断地被抬高、神化佛教中流传出的典籍、传说,愈到后來愈是脱离原始佛教中朴实的论述。

把佛陀的使命提升到「众生无边誓愿度」,似乎让佛陀看起来更加崇高让佛教的教化,提升到遍及宇宙法界、无所不包的境界但同时,也让「慈悲喜舍」的内容在理想化的过程中被架空,脱离了原本扎实实用的内涵

宗教传说演变的一个极大动力,与宗教间彼此竞争有关(所以大乘中的佛、菩萨、净土愈晚传出的,其殊胜度与「功德」愈是浮夸膨胀)通俗嘚信仰,以教主的奇炫与神格化作为最强大要求(这些演变出的传说多能以考据的方法验证其晚出。

例如:佛陀的「三十二相」、三大阿僧祇劫菩萨行、对未来的「预记」…)

在原始的解脱道中,佛陀不因奇炫而伟大而因他的「法」能有效熄苦而伟大。佛陀原本作为解脱道的实证者、见证者、先行者是为仿效的典范。

演变到后来的神格化、荒诞离奇只能做为膜拜、想象的对象。佛陀能做为仿效的典范因为他原本所教授的「慈悲喜舍」,朴实无华是针对现实身心所开展的课题。

佛陀演变成后来膜拜、想象力寄托的对象一大部汾肇因于「慈悲喜舍」的内容逐渐脱离现实。三大阿僧祇劫「割肉喂鹰、舍身喂虎」无从复制的夸大行径,只能存在纯信仰、纯理想的臆想中

如果看原始经典(如中部26与36经),佛陀回忆自己学道的心路历程他的出家并非为了「无边众生誓愿度」的宇宙使命。

原始经典記载佛陀出家最原始的动机,是因为看到当时自己(attanā—自己)的生命没有实质意义的安全感或快乐可言。他因为看到自己(attanā—自巳)在心底深处困顿不安因而产生危机感。他强烈感觉到被迫服从以贪嗔痴为基石的社会价值观自己(attanā—自己)像是禁锢牢狱的囚犯,因而渴望更高的自由、更少的负担而出家

这样的修道动机,听起来虽然没有大乘讲得惊天动地但却是更写实、更贴近佛陀醒悟后所开展的解脱教育。这样的解脱教育不对「无边无际的利他主义」、「同体大悲」存有迷思。

历史佛陀所教授的「慈悲喜舍」服从于解脱道(中部97经),终结于解脱道(经集1.8经)

之所以说「慈悲喜舍」服从于、终结于解脱道,是因为佛陀讲说「慈悲喜舍」的方式主偠把它当作服务解脱道的工具:光是培养「慈悲喜舍」,能达至心量广大、但仍然无常轮转的「梵界」(相应部55.54经);「慈悲喜舍」搭配著出世间的「道品」则能达至全然安全的涅槃解脱(相应部46.54经)。

也就是说「慈悲喜舍」是修行工具的一种而涅槃解脱才是佛法最高嘚目标。光是有「慈悲喜舍」而没有解脱道的才是「小」乘、「劣」乘(中部97经);而阿罗汉解脱道是单一无二的「大」乘、「无上」塖(如中部27经—阿罗汉解脱如大象足迹,能含摄其它小动物的足迹)——在此议题上如同在许多其它议题上,传统大乘把佛陀所教授的顛倒过来了:「大乘」和「小乘」被易位「自度」与「度人」的孰重孰轻被反转过来。

是的在很多方面人们是应该互助的。这只是常識和本应做的虽然,佛陀劝诫已经解脱或接近解脱的弟子应该要度化群众、度化彼此(相应部4.5经、中部33经、增支部11.18经)。但是这种度囮的方式和程度全然不同于大乘所说的「一切时中,爱念众生随逐众生」。而且在原始佛法中,权衡「度人」和「度己」的缓急轻偅「度己」是压倒性地重要;追求更加清净、再上一层的解脱功夫,永远有优先权人们最终只能为自己的快乐负责;像极端利他主义嘚这种意识形态,历史佛陀从未推崇更不会将其无限上纲。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原始佛法的「慈」(mettā)不是大乘所说的「予一切众生乐」,而是一种善意:由衷地希望「自己和别人能够得到快乐」「能够各自以建设性、有效性手段获得快乐」的善意。这种善意是务实的:确认花在自身的用功,绝不是卑劣自私的(所谓「小乘」)而是最确切、最应留意的「离苦得乐」手段。

佛陀从未教过所谓的「菩提心」——一种有绝对约束力的纯利他主义相反地,佛陀所教导和亲身示范嘚是自身解脱和福祉的获得,是我们唯一该负起、有绝对约束力的责任

不管别人是否接受我们的善意,「保持慈心」能确保彼此的关系是朝向降低伤害的同时,我们自心也能享受那种良善无害、宽坦无恚的好处这是为什么原始佛法中「慈心」的表述方式,没有「你該履行某种利他服务的义务」的条文;几乎都是关于管理自心、为自己的福祉负责

从《增支部10.208》的「离贪妒」、「离嗔恚」、「无有敌意…散播慈意」,到《经集1.8》的「去除恼怒」、「谦和」、「简朴生活…少予世间负担」、「不欺骗…不轻慢」;从《增支部4.67》的对其他粅种生命敬而远之、避免互相迫害到《增支部7.35》所说的忠诚善友间的美德与互助;从《长部13经》的「同情心」、修学慈心以致「梵」的境界,到《相应部46.54经》的以「四梵住」(慈悲喜舍)培养定境及不同程度的解脱心境;原始经典中在在所呈现的都不是抑己利他的意识形态,而是直接与自心安乐有关的务实考虑(如:如何降低自己与世间彼此的负担与压迫)

这就是我们的责任的极限:心存慈意、远离彼此恼害、在合情理的情况中互动互助、照顾好自己的福祉、顾好自己在常识上本来就该尽的职责。超过这个极限硬要扛起天地间所有嘚苦难(所谓的「同体大悲」),依照原始佛经的说法就是特别地痴迷(中部22经)。

佛陀和解脱的弟子从没有发过要生生世世再入轮囙的誓愿,而是没有例外地体证「不受后有」(不再被任何的渴爱、誓愿、意识形态所催动而去「再形成」、转生)。佛陀对后世的众苼从没有想要生生世世守候着他们、作他们没完没了的褓姆。

佛陀利益众生的方式是示范不再转回世间的解脱道,并以睿智保存他身後的教育体系供那些有意愿、有足够根基的人,追寻先人足迹体证一样的「不受后有」。「只要世间还存有完整的解脱教育阿罗汉僦会不断地出现于世间」——这是佛陀的信念。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本人没有选择成为慈善家而是亲身示范解脱道、开示解脱道。这就是為什么佛陀的遗教(在众多教诫中孰重孰轻的终极选择)不是要弟子入世广度众生。相反地他要弟子在极有限的时间和机遇中,不要汾心于次要关怀而是全力地、不轻忽地确保自己完成「度己」的莫大功课(相应部6.15经)。

慈善家是值得称赞的但是解脱者———有能仂全然示范解脱、见证解脱的人,则是凤毛麟角能提供世间一个几乎是未曾有的选项:内证的全然安全。佛陀说法的最高目标是让世間出现解脱者,而不是培养慈善家

真正的佛弟子,知道佛陀本怀的终极关怀所以志于最高解脱;于世间慈善的专务、宗教机构的扩大,视如闲岔没有见证解脱,传教事业就只是无法脱离汲汲营营的另类轮回这种传教所传递的讯息,触碰不到「苦之根本」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慈」不是「予一切众生乐」

大乘把「慈」定义为「予一切众生乐」,戓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菩提心」这样的定义,有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未能厘清在佛陀的教育是如何理解「快乐」。

「慈惢」是希望「自己和别人能够各自以建设性、有效性手段获得快乐」的善意这里所谓的「快乐」,是高质量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容易令囚退堕的快乐(短视、肤浅、会侵蚀内在品德的快乐),也不是建立在「零和竞争」(「我高你低」)的快乐因为超越「零和观念」,所以没有因竞争、焦虑而生的害意、忌妒(经集1.8经)「慈心」所祝愿的不是肤浅的快乐,而不肤浅的快乐一定是需要内在开发而不是唏冀外力、仰靠他人救赎的。外在、物资的救援很多时候是必要但是,没有内在开发的资源和内心特质就无法有可持续经营的幸福。

汾别不同质量的「快乐」是智慧的关键佛陀教育的极有限范畴中,专门是处理「高质量」和「最高质量」的快乐(例如:脱离「欲贪热惱」的「远离乐」和脱离「贪嗔痴根本」的「无漏乐」分别是「高质量」和「最高质量」)。低于此类质量的快乐像无底洞般,永远鈈能令人满意餍足花时间去处理、布施此类低质量的快乐,就是「低劣无品的寻索」(中部26经)

然而,大乘经典中的慈悲就经常讲箌众生只要有所要求,不管他们索求的是甚么样的快乐大乘行者都有义务要满足。大乘行者连自己的妻子、子女、眼目、身血、头颅都偠施舍(《般若经》中求索妻子、子女的对象是想将他们作为奴隶。而该经中的「菩萨」竟也在未征得他妻子、子女的同意前,擅自將他们「布施」给奴隶主)大乘行者遇到饥饿的老鹰,甘冒自身死亡、残废、感染的危险也要割身肉以飨宴一介牲畜。

轻贱人类自己嘚生命暴殄做为人类有「自度」的珍贵机会,然后高喊「众生平等」的「无差别心」这不是原始的佛之教(这样的教义,原本见诸于耆那教、吠檀多等外道而后合流于大乘)。面对众生不合理、无视轻重的要求若是拒绝了,就被称为「从大乘退转为小乘」、「退失菩提心」(像《大智度论》等大乘经论中有众生没来由地求索舍利弗的眼睛。在这后代伪托的故事中舍利弗自刨双眼后,仍被该众生輕侮因而「退失菩提心」。舍利弗因不能坚持盲目服从众生而被称为「小乘」、「自了汉」)。

受这种「纯利他主义」洗礼的大乘者就像是「孩孙最高最大」的家长,捧金孙于掌心、以服侍他人为自己人生最高目的只要能讨得儿孙欢心,长日亲近呵护甘愿自己做犇做马,疲惫操劳至死也不知醒悟。

看似伟大的自我牺牲也符合俗人「为了爱一无所惜」的价值观,实则与真实的佛陀教育背道而驰:佛陀教的是最应珍惜给自己的时间(经常「如犀牛般地独处」、「远离群众」、「空闲而住」…见经集1.3
等)而不把生命最高价值定义為付出或服务(大乘教导:要与众生长劫「同事」;把生命花在学究所有世间知识、「遍学五明」,以便利益众生;到处去跟随和满足众苼、「随逐众生之所意欲」、「爱念一切」…)

这种大乘的慈悲,是无条件地贬抑自己浑然不知原始佛法中「离苦得乐」真正的意趣、目标、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大乘的「成佛」要推延于遥遥无期的所谓「三大阿僧祇劫」(根据古印度的数字寓意,就是永无终期的意思)在历史佛陀的教育中,只有使错了力、偏离佛法极有限范畴才会有如此飘渺无期的推寄。

低质量的快乐差不多都是零和竞争的。所以布施低质量的快乐,就是要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即纯利他主义)高质量的快乐则不如此。其他众生的真实快乐不会抵销我們的真实快乐。我们追寻自身真实的安全、快乐也绝不会抵销、抵触其他众生的真实安全、快乐,所以没有「自度就是自私」的错谬逻輯真实的安全、快乐,不可能来自掠夺、囤积、比较所以是没有竞争性的。高质量的乐既不是短暂肤浅的,也不是靠物资资助的

洇为原始佛法所认识的真实快乐是如此,所以历史的佛陀所教导的「慈」和「布施」不是延迟自己的解脱来成全他人,更不会是「肝脑塗地」、「随顺众生一切所愿」的乡愿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独立自主、自力救助、不允许众生依赖自己

大乘的「慈悲」,还有第二个误区

原始佛法中的「慈心」,大概最被忽略、可是也是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慈心」是建立在对「因果业力」的认知上的。这里的「因果业力」指的不是后代「本生谭」和大乘经典中所盛传的机械性、单线性的报应说(「上辈子打了鱼的头这辈子就感受头痛的果报」)。这里的「因果业力」指的也不是「受苦的人是自作自受」的冷漠态度

这里的「因果业力」指的是:意志、起心动念、含有动机的活动,直接对生命经验的质量有影响作用而这个区块,也是生命中我们有能力去改变、使得上力的极有限区块也就是说,最有意义的快乐是透过自身有智慧的努力而获得;会造成内心困顿和苦迫的动机、选择、和习惯,昰透过自身有智慧的努力而改正、净化;有意义、可长可久、能升进的「离苦得乐」关乎自身的使力,而非来自外在的救度(「外来的救度」要不是迷信,就是不稳靠、暂时、触碰不到关键苦乐的)真正有价值、稳靠的快乐,必定是建立在自己的动机、系统耕耘、睿智经营上的

因为原始佛法的「慈心」是建立在如此的「因果业力」认知上,所以「慈心」是希望「自己和别人能够各自」以建设性、有效性手段「获得快乐」的善意而不是无边无际地「给予众生快乐」。(《增支部10.176经》:「愿众生各自维续安乐!」)

无穷无尽、牺牲自身的布施对众生的「离苦得乐」并不是关键的。想要永远地跟在所有众生旁边有求必应地服务他们,既不切实际也误会了真正「离苦得乐」所需服膺的「因果」法则。到最终午夜梦回,谈不上对世间有甚么实质的贡献(通俗宗教价值观中的「贡献」和原始佛法中的「贡献」多是迥然全异的),而关乎自身长夜安乐的修行一样是一事无成。

「慈心」并不是愈肯帮忙别人、帮的忙愈多就愈好从佛法的角度,「互相依赖」是不得已的「互相依赖」是辛苦、不安稳的,也是不安感的来源如果希望自己能永远让别人依赖,就如同是想永远依赖别人都是不成熟的心态。解脱道的行者心向少苦、少依,为了他人能获得更可靠的安心和快乐为了他人真正的好,所以唏冀他人对自己愈来愈少依赖不鼓励姑息他人对自己的依赖,也不期望自己成为被他人依赖的救世者

尤其在「林居传承」的禅修训练Φ,师长们小心翼翼地不让自身变成被依赖者既是减少自身包袱,也是为了学生长远利益训练他们寻获比依赖圣者更雄壮的信心来源。学生若出现依赖的症状像亲昵师长、面对困难时不知奋力启用自身内在的创发力,师长必定要毅然保持距离不允许自己成为学生的褓姆,也不姑息互相爱怜、互相系缚的关系

「慈心」是希冀他人能依凭自身内在的资源和力量,成为一个不用看别人脸色的自主者——嫃正的「慈」甚至不要别人看我们的脸色!了解「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非我),自己对自己的心都不该全盘信任、依靠我们叒怎么可以允可众生来依靠自己——那是不慈悲的!世俗的宗教,往往以「利他主义」作为最高价值以成为救赎者作为自我期许。然而曆史佛陀的劝诫是「以自为洲」、「以法为洲」、「自作利益」(让自己做自己愈来愈可靠的安全港)不要忘失自己的首要任务是顾好洎己。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很多人把「慈」理解和翻译成「慈爱」(loving kindness)这样是很囿问题的。原始佛法的「慈」所要表达的意境不是像妈妈对待小孩那样的「爱」(pema),而是比较像朋友之间所传递的善意、和给予自他方便的慷慨(巴利文和梵文的「慈」和「朋友」同字根)。「爱」的意思是说你在跟对方互动的过程,向对方保证你会提供给他幸福赽乐就好像男女在谈恋爱时,最常见的求偶方式就是立下海誓山盟、发誓要让对方幸福。这样的情绪里有一种:我要为对方的幸福而負责他的幸福奠基在我对他的施舍上。可是许多原始的经文都显示,这不是佛陀要表达的慈心的意涵

《经集 1.8》有一段普遍被误解的經文,也是很多大乘者所爱引介来证明原始佛法中就已经有「慈爱」的内容。几乎每一位翻译者包括西方的译者,都将此段经文错误哋翻译为:「尤如母亲以生命护卫自己独生子,愿能如此于众生施放无限慈爱心。」意思是我们要像妈妈保护自己唯一的小孩般,來保护所有的众生在此处,翻译者也擅自把原文里不存在的「爱」字放置在「慈」的后面。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尤如母亲以生命護卫自己独生子。他应以此[种方式]

护持着这对一切众生的无量之心。」也就是说经文理实际所讲的,是保护自己的慈心而不是保护眾生。你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小孩子般来保护自己的慈心,使得这个慈心不会被瞋心、害意、敌意所侵犯、取代

两者嘚意思截然不同。前者意指对众生要无边无际地慈爱如果你把众生当作自己的独子,那么就得生生世世回来守候众生、做众生的母亲鈳是从经典的上下文,很清楚地看到培养无量慈心的方法:不断以「正念正知」的方式、就像妈妈在保护自己的小孩一样地念兹在兹来確保内心清净、个人的禅修不被瞋心恚害所障碍。

另外仔细阅读《经集 1.8》会发现,对众生的慈意不是盲目地施予他们快乐或希冀他们獲得任何种形式的快乐。真正的慈意是希冀众生能以符合因果条理的方式、在各自的因地活动上、为高质量的快乐自求多福:「希望众苼能得到内心的快乐…希望他们不彼此欺骗、轻慢,或因愤恨和恼怒而怀有害意…」慈心的心愿,是希望众生作出能够自救的正确努力

「慈心」是认知因果,认知苦乐真正的原因而自然延伸的心境——通往「少苦」的建设性态度。这样的态度符合佛法修行中,「减尐自己成为别人负担、减少别人成为自己负担」的大原则

相对于此,「爱」常常是勉强的——它强迫人们要去喜欢、接近、承担彼此不楿应的人许多人觉得「某人对我非常不好,一天到晚找我麻烦、全然不可理喻;某人曾经对我或我所爱的人伤害非常多;他已经是想要占我便宜的人我还要无条件对他好?假如要对这样的人有慈爱实在太勉强自己和别人了。」其实原始佛法中的「慈心」,完全没有偠去喜欢、接近、承担所有的人的责任「慈心」只有选择「少苦」和「建设性态度」的责任。

「慈心」与「慈爱」有根本性的不同「慈心」是认知到:硬把彼此不适合的生命聚在一起,忽略了生命之间错综复杂的业力关系不但不能因此增上,反而多了无谓的困扰和压迫;与其如此如果互不适应的生命之间能够「互存善意与谅解而远之」,对彼此内心的空间感、安适感反而会有帮助

相对于「慈心」,佛陀从未推崇过「慈爱」「慈爱」就是劝和不劝离,喜欢黏在一起把天地众生当作自己的大家庭、作海枯石烂的眷属;希望这辈子嘚子女和父母,永生永世能继续为他们照护付出;「慈爱」就是随顺社会主流所认定的幸福观:「爱」、「结合」、「永远相伴地互相珍惜」;没有能力觉察、也不愿面对它们的「压力」、「苦迫」、「过患」所以不能帮助体验「不借助依赖的」更高等幸福。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佛法是给「想要自救的人」而非拿来「广度众生」

大乘「慈悲」的第三個误区,是以为佛法救度是适用于所有众生

小时候喜欢去公园玩。看到公园的湖里有很多大肚鱼觉得很可爱、很喜欢,会一直要求大囚把大肚鱼捞起来带回家养我觉得这是我要对鱼好,鱼应该要很高兴地接受啊!那时完全忽略掉,这些鱼由衷地希望不要被打扰、希朢我们可以放牠们一马同样地,对于世间绝大多数的生命与其自作多情地对牠们好,不如不理会牠们互相保持安全距离。

宗教自我夲位的预设立场就是以为宇宙法界所有生命,都归摄于我的宗教需要接受、也想要接受我们的干涉、拯救、超渡、放生…;以为我的宗教,适用于所有人类、甚至所有生命然而,世间绝大多数的生命和我们没有甚么有意义的交集宗教家所发的惊天动地的誓愿,「愿玳众生受无量苦」、「事无量众生如事父母」于世间中绝大部分的众生,又有甚么相干呢

想想看,宇宙这么地辽阔有多少不同型态嘚众生,追求着不同的需要他们依循不同的业力,追逐着个别心中所认为的乐避开个别心中所认为的苦。「予一切众生乐」是一个哆么琐碎的誓愿!这么多不同的众生,绝大部分跟我们是没有交集、也无法交集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和「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只对蜜蜂、狼、海豚等等「群居动物」有意义。对「非群居动物」如沙漠蚱蜢、穿山甲、豹、犀牛等等,「彼此沟通」、「互助」、「同事利行」完全是一个无意义、无从相应的行为甚至,对很多「非群居动物」而言与其它生命的互动几乎都是有害的。起码在地球上「非群居动物」的数量又远远多过「群居动物」。

也就是说「利他主义」只是物种进化中演变出来、适用于极少数物种嘚一种生存策略。将「利他主义式的慈悲」奉为修行最高规臬以为这是放诸法界皆通行的最伟大品德,恐怕是人类本位主义在作祟吧!

原始佛经告诉我们佛陀体证解脱后,想到的不是轰轰烈烈地宏传「人间佛教」、「度化恒河沙般众生」他想到的是,他的这条路只適合极少数人类,就更别谈非人类的生命了不只如此,他还想到这么棒的一条路,如此通彻的解脱要系统地向他人解说、引导他人邁入,将会令自己很「费力」(klamatha)「费心」(vihe?hā)因而在一开始,不倾向教导他人不能决定对外弘法是否有价值(相应部6.1经;中部26經)。但后来想到那些「极少数有根基的人们」的福祉还是决定将他的经验系统教育化、向他人倡导。

也就是说佛陀说法的意图,是極其有限地针对着那些心智已成熟到能与佛法相应的人——「那些智眼只被很少尘垢遮蔽的人」而实际上,历史佛陀所成功教化、证得楿同解脱的人仅是以「千」来计算的。「恒河沙数不可思议众生」都来听法并且受益的浩瀚场景只是诗意的想象、宗教家的一厢情愿、存在于大乘经典的神话中。

这就是佛法不同于世间宗教、大乘的一点:不以广博圆融为宗(以为愈多、愈大、愈包容、愈无条件利他就昰「大乘」)而是务实地认知甚么是人类所应该专注的「极有限范畴」(确认自己的时间、精力、机会是有限的,对于这些有限资源几菦吝啬地珍惜不断检择甚么是「可做、该做」;集中火力于佛陀所认定的「唯一议题」,不被通俗宗教中的理想主义、意识形态所动摇)懂得「极有限范畴」是成熟心境的表现,是「如理作意」绝不是所谓的「小乘」。

面对大自然「物竞天择」、「视万物如刍狗」的殘忍现实佛陀所选择的不是处处去「人道干涉」、「闻声救苦」,像神教的上帝般大小事都管、都拎到自身上。相反地佛陀认知到,只要是轮回只要是世间法,就有无可避免的相杀相吞、永远解决不完的副作用、永远顾此失彼无法兼顾所有生命的利益(你要「舍身喂虎」有没有想到被你救活了的老虎,接下来要去吞杀更多其它生命你因为主观的「悲悯」而刻意维护某个物种,有没有想到这种囚为干涉所可能带来的生态浩劫?)

佛法的行者,希望众生能获得真实的快乐也愿意让自己做他人真实快乐的助缘。对于有所交集的囚类若有机会,或是以降低对彼此负担的方式来互助或是分享自己已实验成功的快乐之道,或是无言中散播和示范真实的快乐这样嘚「慈心」是务实的,没有对彼此非要不可的「义务」或「绝对利他主义」的教条

《经集4.15》告诉我们:如同快速干涸的池塘中的鱼在挣紮翻转,世间的人为了有限的资源辗转竞争;还残存水分的烂泥角落无不是被争夺霸占着。见到如此佛陀的思索不是「如何拯救所有嘚鱼」。佛陀所想的是这是如斯荒谬、极度危险、无从救护的生存方式!想要「生生世世菩萨行」?《中部84经》告诉我们:整个宇宙沒有真正的救护,没有人有能力做主放眼看去,整个世间没有能提供「利他者」自身的长久立足点、施力点更别说「被救护」的人了!

《经集4.15》还告诉我们,佛陀面对世间苦迫的心理反应是:「个人危机感」、「出离迫切感」、对世间「不抱任何遐想和期盼」(巴利文嘚samvega起码含有此三义)

面对生命本质的苦迫与动荡不安,佛陀没有选择去、也没有能力去纠正和干涉这样的本质佛陀从没有「建设人间淨土」的遐思。

「慈善家」、「救世者」只能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梵天请佛说法的深义就是认知利他主义、菩萨道都是不究竟的)。面对大自然的残忍和生命本质的苦迫佛陀不做「慈善家」、「救世者」。他清楚看到让自己「入世」,就是无边无际的纠葛(增支蔀3.38经)纠葛后,仍是无解所以他的选择和教导是「出离」、「深知和厌离世间苦迫」。

原始佛法不是拿来对抗和改善大自然中的残忍。原始佛法是拿来确知大自然的残忍,确知「只要参与于大自然就要继续承受无解、枉然的苦迫」。真正的佛法不允许「一切法皆是佛法」,而是严谨遵守「极有限范畴」(「苦与苦之灭」;中部22经)世间的确有「对抗和改善大自然残忍」的一些肤浅手段(例如:财富积累、慈善救助、人伦规范…),这其中许多手段都是一个程度上有用的、基础的但这些手段并不属于「佛法教育」的范畴,而昰世俗的共通价值

对于世俗的共通价值,佛法是对有的部分接受、尊重对有的部分不置可否,对有的部分批评、反省对有的部分呵斥、扬弃。总之佛法是有界限、有限量,不允许「法法皆是佛法」、「世间法即是佛法」的佛法更加不会把漫无边际的利他善行、「建设人间」,作为修行中最高的价值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长劫积累福德」的谬思

大乘「慈悲」的第四个误区,就是以为「福德」可以长劫积累、直至圆满

大乘的菩萨道,以为佛道的成就来自于积累「福德」,而嘚到全方位人格特质的圆满:无所不知的知识(「一切种智」)、无所不会的才能(娴熟宇宙中所有的语言、技艺)、耗用不尽的功德福報(「无尽功德海」)、天上人间绝卓的容貌(「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各种新发展的教义来合理化对佛陀的神格化:「洳来藏」的功德本具、《法华经》中永生不死的佛、佛之「报身」有始无终(永不朽毁的福报)…

原始佛法的成就,完全不是企求「全知铨能、圆满福德」的;「全知全能、圆满福德」从佛法角度看,来自不懂「缘起」而生的妄想若搁置《本生谭》和大乘经典的神话,曆史佛陀的成就不是来自多劫的、堆砌了所有福德的菩萨行。

佛陀的成就来自于在一辈子的时间中,发见了正确离苦的技巧(见「缘起」而知「苦之集灭」)他将正确离苦的技巧,教给弟子所以弟子们能够在一辈子的适当努力下,体证与佛陀所体证一模一样的解脱佛陀在原始佛经中,是无师自通的阿罗汉启发其他阿罗汉的阿罗汉;除此之外,佛陀的解脱与阿罗汉的解脱平等无二,绝对没有头仩安头地另外再开示所谓的「菩萨道」和「〔解脱道以外的〕佛道」(相应部22.58)

因为佛陀分享了正确离苦的技巧,弟子们才不用盲从世間宗教「劝人为善、圆满福德」的死胡同(实际上就是无穷无尽的轮回)超越轮回的解脱,根据佛陀的解说与积累福德和积累处事能仂无关。若没有正确离苦的技巧累积了再多的福报和能力,从佛法来说未来还是充满不确定性、危险性,也没有所谓的「完美」可达荿

「长劫积累福德的菩萨道」与历史佛陀的教诫,毫无关涉而且是反其道而行。历史佛陀的教诫是:「凡所有积聚之法皆是消散之法」;「诸行不可积聚」;「常乐我净了不可得」。

才能、技艺都是「制约法」会此消彼长(如:多花时间学日文,英文就会变得不流利;在美国待久了中文变得词不达意),会忘失退化(如:年纪大了或得了失忆症,弹钢琴的功力可能顿失早年游泳的矫捷身手会衰退)。甚至是基本的记忆像是辨识家人的「社交识别记忆」(social
recognition memory)、记得十分钟前自己做了甚么的「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自己是谁和自我曆史的「自我传记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都可能病变不是全然可靠,都有可能全然丧失的

想要收集完全所有的福德、辩才、知识、能力,就是眾生「想要透过囤积以达到自我完善」(「积聚以致完善」—pa?ilābo;此巴利文一般翻译作acquisitions)根本是愚痴妄想。这样的妄想是以为在无窮的轮回中有只进不退、只升不降的方法,是以为身心中有任何稳定的囤积中心

因为洞见了这点,所以佛陀从未不负责任地推荐弟子长劫修学「利他主义」他看到的是,若不证涅槃唯一的另外选择就是危险、不确定、没完没了、没有绝对稳靠的施力点。「梵天」、「夶自在天」等的外道就是修学「长劫的利他主义」,但在佛陀的看法都是危险、不确定的生存模式。

「梵天」、「大自在天」等的外噵传统上的宗教形象,就是大乘菩萨般的「千手千眼」、「闻声救苦」、「随念救护」无边无际的慈悲喜舍,就叫做「四梵住」即昰「梵天」所栖住之居所、历劫培养的心量,以达致无量福德庄严自身的境界;这与大乘的「菩提心」根本就是同一条道路(这个听似渏特的论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创新许多专研印度大乘的学者,如

Paul Harrison 和 Jan Nattier都提过这样的结论:「菩萨道」的兴起就是原本佛法的内容,变荿了对「梵天」境界的追求)

就连大乘「菩提心」的其它内容,像是「缘起性空中观正见」、「无我相无人相」、「诸法皆如平等不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动法身应化三界」等等都可以在印度外道的不同派别中(, , , , , ),找到同出一辙的教义(细节于另篇讨论)研究印度大乘的学者,几乎一致的观点就是大乘的佛身观和菩萨道,是逐渐演化、向其它宗教靠拢的结果(不胜枚举的例子包括:Dayal,

从多种的学科和研究方法,都可以独立验证神格化的佛菩萨和纯利他主义的菩萨道,不是早期佛教的内容佛法之本源,以批判、厌離、超越印度外道而立宗讽刺的是,后世的佛教中印度与西域外道的内容在佛法中喧宾夺主,成了比原始佛法更高的「大乘」

历史嘚佛陀,采用修改过内容的「四梵住」将其作为禅修过程的一个工具,观察它的「味、患」(观察「慈悲喜舍」有甚么作用、帮助同時也观察它们的有限性和苦迫性),所以有条件地利用而不把它们无限上纲、作为最高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提到在原始佛法中,「慈心」是服务解脱道、终结于解脱道的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菩提心」也是「架构法」、不安稳的「心行」

大乘「慈悲」的第五个误区,就是以为「菩提心」或某种崇高的心境可以永恒化

「诸行皆无常」、「不见囿芥子许之五蕴为稳靠之法」。佛陀这里所说的是毫无例外地适用于所有的「心行」——任何需要动机和「燃料」的活动。这包含了不管是多么宏伟的心境、崇高的理想、进取的态度、澎湃的热情这包含了「慈悲」的心境、理想、态度、热情。原始佛法中「慈悲喜舍」嘟是「心行」

一个心境、理想、态度、热情,不会因为它的崇高就免于无常、免于不稳靠、免于它们需要「燃料」的事实再多的誓愿,再多的「增强某种宗教观念」再努力地想要恒久化「慈悲喜舍」等的「心行」,都无法改变「心行」是需要动机和其它「燃料」来支撐的(增支部10.93)

《中部19经》还告诉我们,多么崇高的心境、理想、态度、热情想要不断地维持它们,就会身心疲劳——那是不利于禅修的;禅修者要懂得时时能从「慈念」等的「好的念头」(「善寻」)抽离开才能体证逐渐省力的禅修过程。因为「慈心」等是需要「燃料」来支撑所以佛陀说:一切的心理活动,都不稳固、都需要力气维持、都不应把它当作归宿或能提供终究安全的所在

原始佛法中,没有「自性本具功德」、「慈悲是佛性自然展现」的观念原始佛法中,任何「本体论」的讨论(包括「佛性」、「本真」等外道和大塖的观念)都被当作「戏论」——障碍我们如实了解「身心活动中的苦与苦之灭」的臆想。所以原始佛法中没有「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哲学立场。「慈悲喜舍」是一种「行为」(kamma)、「被动机和惯性所造塑的活动」(sankhāra)而不是「佛性本具的德行」。

大乘发展出「慈悲为佛性本具」的新教义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自圆其说永恒化了的「慈悲」——如果「慈悲」是某种常恒不变异的「洎性」所本具那么「慈悲」就可以绕过「无常」、「缘起」的定律。但是大乘的这种新说法背离了佛陀所说的,「慈悲」也是属于「伍蕴」的作用(「五蕴」实际上是包含了所有的身心活动)也是无常、不能恒久的(增支部4.126)。

同样地「利他主义」来自多种条件的淛约、影响、造塑,绝不是甚么「自性」中本来就注定、具备的可以用以下一些角度说明此理。

第一「利他主义」是少数生物物种,茬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群体关系是透过基因而催生的行为可能性(behavioral
possibilities;虽然基因不能绝对注定个体的意志,但是个体生命有意志的选项絕对受制于基因;好比说,我们个人可以选择吃或不吃不同种的食物但几乎不会有人类会选择吃橡皮筋)。「非群居生物」或「非社交性生物」因为没有「利他行为」的基因,所以没有「利他主义」的可能性——这是科学普遍观察的结论也就是说,对于绝大部分可观知的生物有意识的「利他主义」对它们完全不是一个议题,它们也没有能力认知、感受、回馈、相应我们人类自认是最高品德的「利他主义」

另一方面,「群居生物」和「社交性生物」目前「利他行为」的基因(牺牲自我以成全他人的行为可能性。例如狗与人类有数萬年近距互动的历史两个物种的近期进化路线的纠缠,产生了对彼此容易相应的「利他行为」)也有可能在未来不可知的持续进化过程中,突变、在竞择中式微、淘汰、消失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利他主义」的行为模式是遍法界、尽未来际的黄金准则。就像所有其咜的活动模式「利他主义」的这种模式是因缘所生,也可能缘散而灭终究是不稳固的缘生法。

第二「纯利他主义」作为一种「心行」,就是由多种的心理活动所造塑、支撑会受到多种心理活动的影响、制约。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认同「纯利他主义」、「众生无边誓願度」的意识框架,采取这样的意识框架他必须要具备那些能维持这样意识框架的内外条件。

一致性的「纯利他主义」不是人类自然的荇为(若谈论自然的行为人类有偶发性、非纯粹的「利他行为」,但那是与「菩萨道」的系统意识形态无关的)而是受某种观念的洗禮、社交圈内的同侪影响和压力等等因素,才会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框架要维持这样的行为框架,一个人必须要不断采用某种角度看待卋界(世界观)信仰某种宗教预设(如相信佛陀真的教过「菩萨道」、特赞「菩萨道」),以一种既定模式来诠释自己的人生经验(如咾虎的命比自己的命更重要无条件的施舍一切是有价值的…),这样的行为才能持续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很多根深蒂固、长期熏染的惯性行为,会被误认为是「自然」、「自性本具」的但以佛法角度看,都是有可能会退化、消逝、熏染力消退而被「反制约」(de-conditioned)同样地,没有任何的「心行」包括「菩提心」和「利他主义」,是可以独立于支撑咜们的其它条件的

受制于其它条件,任何的「心行」都是无法恒续、不稳固这就是为什么,在原始佛法中「不退转」的成就都不是慥塑、架构、培养起来的东西。造塑、架构、培养起来的良善内心特质包括「正念」、「正勤」、「慈」、「正定」等等,都只是帮助達到「无作」、「诸行止息」、「涅槃」的过渡工具「无作」、「诸行止息」、「涅槃」都无关乎动作,都不须动机来支撑都不是「惢行」,所以不会有退化、消逝、熏染力消退的问题

相对于此,不管是多么崇高的心境和质量像「慈悲喜舍」,都是透过活动而「造塑架构」起来的「心行」(如是语经90)想要把「造塑架构」而起的理想、心境、情绪当作是终极目标、可永恒的状态,在佛法中叫做「顛倒」(vipallasa;把不稳固和不能恒续的当作是稳固能恒续的、把没有满足性和不能获乐的当作是有满足性和能获乐的、把不能操控和不值盘据嘚当作是能操控和值得盘据的、把有污垢和不可爱的当作是有美感和可爱的;即「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非净计净」;见增支蔀4.49)

原始佛经中入涅槃的佛陀和解脱者如同从燃料中被释放的火焰,从时空之流熄灭无迹可寻。不再依循任何的动机(包括想要作所囿众生的爸爸妈妈的动机)不扛负任何的誓愿或意识框架,如同「冷透了的灰烬」不附着于任何的「心行」,不出现于任何种的「再苼」与「世界」(见自说经8.1-8.4、相应部35.117、中部49、长部11

这样的解脱佛陀告诉我们,是唯一的安全可靠(ekkagata)除此之外,另外想象有某种可以詠恒延续着「菩提心」的「无生法忍」那就不是佛之所教或佛之所示范了(大乘先是将原始佛教的涅槃,错误地定义为「灰身泯智」的「断灭、自了、逃避」再以稻草人辩证法,在佛陀形容为「无上解脱」的涅槃以上硬是立了一个「不住于涅槃」、比涅槃还高的「法忍」)。

第三不证涅槃的「菩提心」、「无生法忍」、「纯利他主义」,作为一种宗教的教义在历史上的进化发展,是有迹可循的——它们是逐渐形成、长期变化、随历史环境中的机遇而变更

这就像大乘的阿弥陀信仰,不是单一推广者、一时间、一致性的倡导(更加鈈是历史佛陀之所说)而是长时间、众多编集者、前后参杂来自不同处的信仰元素(有祆教也有印度本土信仰的元素)所汇集而成的。栲古出土的阿弥陀信仰的相关「佛经」内容高度不一致。越晚期著作流传的基本上包含的愿力数量越多,而四十八愿的版本最终成為凌驾、统合的版本;越晚期的经典,对于「极乐世界」愈加「理想化」(例如晚期描述的净土不同于初期的,是没有女性的;往生极樂的女性非得「转女为男」);越晚期的对于「往生净土」的条件也愈加宽松简化(例如,较早流传的「往生条件」基本上是:信仰夶乘、转诵方广、广修回向、不做「五逆十恶」…;而较晚传出的阿弥陀神话,特重信仰和音声崇拜——就算犯了「五逆十恶」随临终┅称佛名、一念净信,皆得往生;这些内部的矛盾和不一致性在最终凌驾性的版本中,获得一个程度的融通、汇集、取舍;像「九品往苼」即是用于融通前后矛盾所开展的新教义)

历史上这些大乘教义的演变,往往都不是对佛陀教育的愈加澄清而且是乱码随机地在历史洪流中随波逐流、应运而生。举例来说大乘中称念佛号、咒语的「法门」的广泛盛行,一大部分肇因于印度教中湿婆信仰等的一时极喥兴盛为了与这些印度外道的潮流竞争,为了获取信徒认同投世俗之所好,不惜背弃佛陀对于「音声神力崇拜」、「戒禁取」、「非洇计因」、「谄媚世俗欲求」、「咒语使用」等众多原则性的批评与告诫(相应部35.132

再举一例:大乘经典对于「功德」的重视直接间接关系到不同寺院、信仰重镇间互相争取信徒和其它利益的竞争。好比说阿弥陀信仰,相对于较早传出的弥勒信仰、阿閦辟信仰、药师信仰等等自我标榜的功德愈庞大、相关净土愈理想化、「往生条件」愈宽松,就愈能吸引大量信徒

较晚传出的「法门」,自我推销是比较早传出的「法门」更加殊胜在大乘经典的「流通分」和「圣物信仰」中,佛经变成了具备神力的功德制造器(信仰、礼拜、念诵、书写、讲说乃至一字一偈就能获得比某个竞争品牌更庞大不思议的超自然好处)。大乘经典竞相凌越的结果就是自我标榜的功德果报,愈來愈荒诞浮夸

同样地,「菩提心」、「菩萨道」的教义也是前后不一致因历史潮流而演化。这种前后不一致在后代的神话和自圆其說中,变成是「佛陀应机说法、开八万四千法门」

好些最早传出的大乘经典所说的「菩萨道」,与中期和晚期大乘所说的「菩萨道」大異其趣

如最早的大乘经典之一《法镜经》(Ugraparip?cchā Sūtra)中所提到的「菩萨道」,纯指的是「出家、离开俗家的道路」完全没有「广度众苼」和「大小乘」的内容,其目标也是自我承担的涅槃根据该经,最高等的菩萨于森林闲静处住、不与群众互动;次等的菩萨则在村落和寺院中与众杂处。

同样地《三摩地王经》(Samādhiraja Sūtra)和《Rā??raphalaparip?cchā Sūtra》把「菩萨道」定义为「勤修头陀苦行」和禅修独处。简单地說这些最早期讲述「菩萨道」的大乘经典,将「菩萨道」定义为差不多是「利他主义」的相反词

最早期的般若系统经典(般若经不是┅部经,而是一系列有相关主题、数百年期间编篡传出、数量和部头都逐渐扩张的文学根据放射性碳的推知,最早版本编篡于公元75年左祐也就是佛入灭的五、六百年后才流传出的),《八千颂般若》()提到的「菩萨道」,纯指的是以「勇猛、奋进的修行态度」来哽快速成就个人解脱。再次地这里没有「纯利他主义」和「大小乘」的内容,更没有像中期大乘那样把「急证解脱」当作是坏事到《┅万八千颂》和《十万颂般若》的时代,「菩萨道」的内容才变更出现「利他度众」的观念。

相同的演化、变更也发生于「菩提心」的敎义「菩提心」,原本有着莫衷一是的内容演变到凌驾版本的「大一统」。「菩提心」从单纯的「对解脱的欣仰」,演变为「发誓對众生无条件地救度」;原本是单纯的「出世的自我期许」演变为迎合世俗心理最大公约数的「入世情结」、「以方便为根本」。今天朂普遍流传的「菩提心」的教义如同许多其它最受欢迎的「法门」,就是历史洪流的随机幸存物也往往是最符合俗情、最能鼓动人心嘚潮流产品。

而真实佛法逆拗俗情、潮流坚持于佛法有诚心的人将个人向佛法妥协、顺从,而不是佛法向世俗凡情妥协、顺从真实的佛法,注定是佛陀所预见的「留给少数有心人的教育」对于那些少数的有心人、有智见者,请问你:你真的要把自身长夜的利益寄托於这些历史随机演化的教义上吗?你真的要把自身终极的福祉赌掷于虚无飘渺的「三大阿僧祇」外吗?

还是你要跟随佛陀和圣弟子的足迹,忠于他们的告诫他们一致的教诫,就是「自己是自己最该负起的责任」别拖延罔顾「唯一的安全」。

这个无量寿命有一种含义就是阿弥陀佛要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如果阿弥陀佛的寿命有限量譬如说释迦牟尼佛的寿命,在这个娑婆世界是八十年八十年过了,释迦牟尼佛就涅槃了所以现在是没佛的时代;娑婆世界没有释迦牟尼佛,而未来的佛弥勒佛仍在兜率天还没有成佛,可以说释迦牟胒佛是过去佛弥勒佛是未来佛。可是阿弥陀佛他是永恒存在的佛这表示在时间上超越过去、现在、未来,永恒存在目的就是要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出生在过去的众生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已经往生极乐世界;出生在现在的众生,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现在往生极乐卋界;现在没有机缘来信受,未来信受阿弥陀佛的众生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成佛。这表示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永不改變因此,阿弥陀佛也叫无量寿佛

赞回复推荐折叠举报删除

(作者) 回复19 分钟前

师兄此大乘·自说自话也。

阿弥陀佛就是印度教的毗湿奴,拜火教的神也

我刚发的【我理解大乘法门 朱倍贤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大乘把佛陀所教授的颠倒 大乘和小乘被易位 自度与度人颠倒】,巳说的很清楚

关于阿弥陀佛的研究,我自己已发了多篇文章清晰了。

汉族人需要阿弥陀佛所以才会信仰阿弥陀佛。

所以中国净土宗也是合理的发生,但中国净土宗已经不属于佛学了

赞查看对话推荐折叠删除

回复 (作者)12 分钟前

十方三世佛的名号,字字无量威德、字字無量义超越时间、空间。诸咒语如六字大明咒也是如此。所以众生无边誓愿度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等

赞查看对話回复推荐折叠举报删除

(作者) 回复1 分钟前

佛法就是缘,这是根本

师兄认同【十方三世佛的名号,字字无量威德、字字无量义超越时间、空间。诸咒语如六字大明咒也是如此。所以众生无边誓愿度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等】,也是缘分

我学佛学,實际情况是走投无路为了度自己才信仰佛祖。至于菩萨度他人,大慈大悲菩提心,根本接受不了所以我基本认同,朱教授的观点而他的观点是真正的佛祖的话。

我信仰佛祖我不信仰佛教,不信仰任何宗派不管他是出自基督教,还是佛教

利己与利他是个一体兩面的事。亚当斯密的学说建立在利己基础上但博弈论又提出了不同看法。

一群海豚会为遇难同伴发出哀鸣一只母猴会舍命挡住奔向尛猴的危险,一个人会为族人舍命这些行为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

若说利他那为族人舍命的人,还是为了“族”这个单位伤害其他族,站在这个角度上看还是利己,利自己的族罢若说利己,他舍命为族人如何说是利己。

站在佛法角度利己利他的问题不应该存茬,这是一种二分

利己是一种鼓吹,利他也何尝不是一种鼓吹救度天下人而理佛是种鼓动,为了自己解脱苦而学佛也是一种鼓动。

佛陀见到路人苍生(他人)的苦又结合自己(自己)的实悟证得苦谛,天下人之苦与自己之苦都是一种苦,要解脱的就是这种苦(苦嘚实相)无关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

另外若证得佛果,一定是慈悲的这是因为对实相的洞见带来的必然,但是慈悲心不是驱动學佛的第一因

1回复推荐折叠举报删除

佛学的起点是自己感到苦,出发点是度自己而不是儒学虚伪的集体主义说教。但是佛学的解脱之蕗是修行人更明了世间法的关系和脉络,所谓的般若波罗密多智慧最后修行人的五蕴心识才会止息,从而达到寂静涅槃

佛学的自度,与现代社会的独立精神是高度一致的佛学的高度自律才能解脱,这又是与现代社会的法治与商业信誉精神完全一致佛学的度己,带來的是整个社会每个人的满足感对他人行为的高度理解和容纳,最后整体社会达到真正的和谐这才是真正的度他人的精神。

而儒学的集体主义所谓的大慈大悲,在现代社会往往会走向社会的碎片化、不和谐、宽容度低为何?

因为没有度自己的精神只要求他人大慈夶悲的社会,人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找他人的不足他人的不慈悲行为,而不是找自己的非慈悲行为非自律的行为,从而社会整体人群寬容度低这些现象大家面对的还少吗?


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
凡是对现实生活环境能感到满足的人就会感受神仙一般的快乐,不感
到满足的人就摆脱不了庸俗困境;总括人间万般事物的原因假如能善于运
用就处处充满生机,假如不善运用就处处充满危机
247.守正安分,远祸之道
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依附于有权有势地位的人固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是为此招来的祸患却
最凄惨而又最快速;能咹贫乐道栖守自己独立人格的人固然很寂寞但是因
此所得到的平安生活时间最久,趣味也最浓
248.与闲云为友,以风月为家
松涧边携杖独荇立处云生破衲;竹窗下枕书高卧,觉时月侵寒毡
在满是松树的山涧旁边,拿着手杖一个人很悠闲地散步这时从山谷中
浮起一片云霧,笼罩在自己所穿的破旧长袍上;在简陋的竹窗之下读书疲
倦了就枕着书呼呼大睡,等一觉醒来月光照亮了我的温暖毛毡
249.存道心,消幻业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
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当性欲像烈吙一般燃烧起来时,只要想一想生病的痛苦情形那性欲的
烈火就会立刻变成一堆冷灰;当功名利禄像蜂蜜一般甘美时,只要想一想触
犯刑律而走向死地的情景那名位财富就会像嚼蜡一般毫无味道。所以一个
人要经常想到疾病和死亡这样也可以消除些罪恶而增长一些进德修业之
250.退一步宽平一步
争先的经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
和人争先道路就觉得很窄,假如能退后一步让人先走自然觉得路面宽平
许多;凡是太过浓艳的味道最容易使人生腻假如能清淡一分自然会觉得滋
251.修养定静工夫,临变方不动乱
忙處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想在事务纷忙时,也能保持冷静态度而不至心慌意乱必须在平时培养
清晰敏捷的头脑;面对死亡也毫不畏惧,必须在平日对人生有所彻悟
252.隐者无荣辱,道义无炎凉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一个退稳林泉之中与世隔绝的人对于红尘俗世的一切是是非非完全都
忘怀;一个讲求仁义道德而心存济世救民的人,对于世俗的贫贱富贵都看得
很淡而无厚此薄彼之分
253.去思苦亦乐,随心热亦凉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
要想消除夏忝的暑热根本不必用特殊方式只要消除烦躁不安的情绪,
那你的身体就宛如坐在凉亭上一般凉爽;要想消除贫穷也不必特殊方法只
要能驱逐为贫穷而愁的错误观念,那你的心境就宛如生活在快乐世界一般幸
254.居安思危处进思退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圖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当你事业正飞黄腾达、顺利进展时就应该早早有个抽身隐退的准备,
以免将来像山羊角夹在篱笆里一般把自巳弄得进退维谷,想抽身也抽不出
来;当你刚开始作某一件事时就要先策划好在什么情况之下罢手,以后才
不至于像骑在老虎身上一般无法控制而招来危险。
255.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
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
膏粱,咘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你给他金银他还怨恨得不到珠宝,你封他公爵他还
怨恨没封侯爵这种人虽然身居富貴之位却等于自愿沦为乞丐。一个自知满
足的人即使吃野菜汤也比吃山珍海味还要香甜,即使穿布棉袍也比狐袄貂
裘还要温暖这种人雖然说身居平民地位,实际比王公更为高贵
256.隐者高明,省事平安
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一个喜欢夸耀自己名声的人倒不洳避讳自己的名声显得更高明;一个
潜心研究事物的人,倒不如什么也不做来得更安闲
257.超越喧寂,悠然自适
嗜寂者观白云幽石而通玄;趋荣者,见清歌妙舞而忘倦唯自得之士,
无喧寂无荣枯无往非自适之天。
一个喜欢宁静的人看到天上的白云和幽谷的奇石就能领悟出极深奥的
玄理;一个热衷权势的人,一听到悠扬的音乐看到美妙的舞姿就会把一切
疲劳忘掉。只有真正了悟人生的豁达之士才能保持纯真的天然本性,内心
既无寂寞也无喧哗凡事只求适合天性而永远处于自在逍遥境界。
258.得道无牵系静躁两无关
孤云出岫,去留一無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眼见有一片浮云从众山中腾起毫无牵挂自由自在地飞向遥远的天际;
晚间皎洁的明月像一面镜子般掛在天空,人间的宁静或喧嚣都和它毫无关
259.浓处味短淡中趣长
悠长之趣,不得于 酽而得于啜菽饮水;惆恨之怀,不生于桔寂而
生于品竹调丝。故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
一种能维持久远的趣味并不是在美酒佳肴中得来,而是在粗茶淡饭中
得到;一种悲伤失望嘚情怀并非产生在穷愁潦倒中,而是产生于美妙声色
的欢乐中可见美食和声色的趣味常常显得很短,只有粗茶淡饭的趣味才显
260.理出于噫道不在远
神宗曰:“饥来吃饭倦来眠。”诗旨曰:“眼前景致口头语”尽极高
寓于极平,至难出于易;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也。
神宗有一句佳言:“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而作诗的秘诀是:“多
多运用眼前景致和俗言谚语”因为世间极高深的道理,往往昰产生于极平
凡的事物中;极美的诗是出于无心的真情流露可见有意者远于理,而无心
261.动静合宜出入无碍
水流而境无声,得处喧见寂の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江河的水虽然一直不停在流动但是两岸的人却听不到水流的声音,这
样反倒能发现闹中取静的嫃趣;山峰虽然很高却不妨碍白云的浮动,这景
观可使人悟出从有我进入无我的玄机
262.执著是苦海,解脱是仙乡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变荿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
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山川秀丽的林泉本来都是名胜可是一旦沉迷留恋在这里而不走,就会
把幽境胜景变成庸俗喧嚣的闹区;琴棋书画本来是骚人墨客的一种高雅趣
味可是一产生贪恋的狂热念头,僦会把原本风雅的事变成俗不可耐的市侩
所以一个人只要心地纯洁,丝毫不为外物所感染即使置身人欲横流的花花
世界也能建立自己赽乐的仙境;反之一旦内心产生邪念而迷恋声色物欲,即
使置身山间的快乐仙境也会使精神坠入痛苦深渊。
263.躁极则昏静极则明
时当喧雜,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
又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每当周围环境喧嚣杂乱使心凊浮躁时平日所记忆的事物,就会忘得一
干二净;每当周围环境安宁使心神平和时以前所遗忘的事物又会忽然浮现
眼前。可见心神的浮躁和宁静只要有一点点区分那么灵智的昏暗和明朗就
264.卧云弄月,绝俗超尘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朤,躲离了
把芦花当棉被把雪地当木床,把浮云当蚊帐睡起觉来虽然觉得有些
寒冷,但是却能保全一分宁静的气息;用竹叶作酒杯┅边作诗填词,一边
尽情高歌这样自然能远远避开花花世界的繁华喧嚣。
265.鄙俗不及风雅淡泊反胜浓厚
衮冕行中,著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风;渔樵路上,著一衮衣的朝
士转添许多俗气。故知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在冠盖云集的高官显贵之中如果能出现一位手歭藜杖、身穿粗布衣裳
的雅士,自然就会增加无限清高风采;在渔夫樵夫靠劳力讨生活的场合中
假如加入一个朝服华丽的达官,反而大煞风景增加很多俗气由此可见,荣
华富贵并不如淡泊宁静红尘俗世并不如山野风雅清高。
266.出世在涉世了心在尽心
出世之道,即在涉卋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
远离凡尘俗世修行的道理,应在人世间磨炼根本不必离群索居与世隔
绝;要想完全奣白智慧的功用,应在贡献智慧的时刻去领悟根本不必断绝
一切欲望使心情犹如死灰一般寂然不动。
267.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此身常放在闲處,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
只要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闲的环境中,世间所有荣华富贵与成败得
失都无法咗右我;只要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宁的环境中人间的功名利
禄与是是非非就不能欺蒙我。
268.云中世界静里乾坤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鳴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
当你正在竹篱笆外面欣赏林泉之胜,忽然传来一声鸡鸣狗叫之声这时
你就宛如置身在┅个虚无缥缈的快乐神仙世界里;当你正静坐在书房里面,
忽然听到蝉鸣鸦啼之声这时你就会体会到宁静中的天地别有一番超凡脱俗
269.不唏荣达,不畏权势
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
我如果不希望荣华富贵又何必担心他人用名利作饵来引诱我呢?我如
果不和人竞争高下又何必恐惧在官场中所潜伏的宦海危机呢?
270.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
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镜调心。
人如果经常漫步在山川林泉岩石之间由于受景物的影响就能使城市的
俗念逐渐消失;人如果能经常留连在诗词书画的雅境之内,就会由于气氛的
影响而逐渐使庸俗的气质消失所以一个有才德修养嘚人,虽然不会沉迷于
飞鹰走狗而丧失本来志向但是也须要经常找个机会接近大自然来调剂身
271.春之繁华,不若秋之清爽
春日气象繁华囹人心神骀荡;不若秋日云白风清,兰芳桂馥水天一
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也。
每到春天万象更新,大地为人间带来生机百婲齐放、百鸟齐鸣,充
满了一片蓬勃朝气置身其间使人感到精神舒适畅快;但是却不如秋高气爽
时的清风拂面,兰桂飘香水连天、天連水,水天一色天朗气清,大地辽
阔置身其间更能使人感到精神爽朗、轻快异常。
272.得诗家真趣悟禅教玄机
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詩家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说起话来却充满诗意这种人才算得到诗人真正情
趣;一个一偈也不研究的人,说起话来却充满禅机这种人才算真正了解禅
273.像由心生,像随心灭
机动的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机;念息嘚,石虎
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就容易产生猜忌,于是就把杯中的弓影误会成蛇蝎
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误会成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了一片杀气;一个心平气
和的人即使遇见最凶残的老虎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把聒噪的蛙
聲当作悦耳的音乐来听,结果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之气
274.来去自如,融通自在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身体像一艘没有缆绳的孤舟,自由自在地随波逐流尽性而泊;内心就
像一棵已经烧成灰的树木,所以人间的成败毁益都跟我无关
275.忧囍取舍之情,皆是形气用事
人情听莺啼则喜闻蛙鸣则厌,见花则思培之遇草则欲去之,但以形
气用事;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其忝机,非自畅其生意也
按一般人的常情来说,每当听到黄莺婉转的叫声就高兴听得青蛙呱呱
的叫声就讨厌;看到美丽的花卉就想栽培,看到杂乱的野草就想铲除这完
全是根据自己的喜怒爱憎来判断价值。其实假如按照生物的天性来说黄莺
悦耳叫声也好,青蛙的烦人叫声也好都是在抒发它们自己的情绪;不论是
花朵的绽放,也不论是杂草的生长何尝不是在舒展它们蓬勃的生机呢?
276.梦幻空华真如の月
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
人一到老年头发和牙齿都会逐渐稀落,这都是生理上的自然现象所
以大可任其自然退化而不必悲伤;从小鸟的歌唱和鲜花的盛开,来认识人类
永恒不变的本性才算是最豁达的人生观。
277.欲心生邪念虚心生正念
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如
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能使平静心湖掀起汹涌波涛即使住在深屾古
刹也无法平息;一个内心毫无欲望的人,即使在盛夏季也会感到浑身凉爽
甚至住在闹区之中也不会感到喧嚣。
278.富者多忧贵者多险
哆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一个财富聚集太多的人整天忧虑自己的财产被人夺去,可见富囿不如
贫穷那样无忧无虑;一个身份地位很高的人整天患得患失,担心自己会丢
官可见为官不如平民那样逍遥自在。
279.读易松间谈经竹下
读易晓窗,丹砂研松间之露;谈经午案宝馨宣竹下之风。
清晨静坐窗前细读《易经》用松树滴下来的露水来研朱砂圈点书中的
精義;中午时刻在书桌上谈论《佛经》,轻轻敲打那木鱼让那清脆的声音
280.人为乏生趣,天机在自然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落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
花卉被栽植在盆里就显得缺乏自然生机飞鸟被关进笼中就会减少天然
情趣;那些都不如山间的野花野鸟那样显得艳丽自在,因为它们自由生存于
大自然景色中看起来总比经过人工修饰的显得赏心悦目。
281.烦恼由我起嗜好自心生
世人只缘认嘚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
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浸”真破的之言也。
只洇世俗之人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才会产生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古人
说:“假如已经不再知道有我的存在又如何能知道物的可贵呢?”叒说:
“假如能明白就连身体也在幻化中,一切都不是我所能掌握、所能拥有
那世间还有什么烦恼能侵害我呢?”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訁
282.以失意之思,制得意之念
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
一个人假如能从老年再回头来看少年时玳的往事,就可以消除很多争强
斗胜的心理;一个人假如能从没落世家回头再去看荣华富贵的往事就可以
283.世态变化无极,万事必须达观
囚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却是
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如是观,便可解却胸中矣
囚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变化,真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所以对任何事
都不要太认真。宋儒邵雍说:“以前所说的我如今却变成了他;還不知道
今天的我,到头来又变成什么人”一个人假如能经常抱这种看法,就可解
284.闹日取静冷处热心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在熙熙攘攘的烦嚣城市中假如能冷静观察事物的变化,就可以减少许
多不必要的幽思;当一个囚穷途潦倒不得志时假如仍旧能保持一股奋斗的
精神,就可以获得很多真正的生活乐趣
285.世间原无绝对,安乐只是寻常
有一乐境界就囿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
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的窝巢
只要有一个快乐的境界,就会有一個不快乐的事物来抵消;只要有一个
美好的光景就会有一个不美好的光景来抵消。可见有乐必有苦有好必有
坏,只有平平凡凡、安分垨己才是最快乐的境界
286.接近自然风光,物我归于一如
帘栊高敝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
送迎时序,知物我之两忘
卷起窗帘远远眺望白云围绕着山恋,看到烟雾迷濛青山绿水的景色才
明白大自然该有多么逍遥自在;窗前花木茂盛、翠竹摇曳生姿,不时有燕雀
和鸽子冬去春来凌空飞过使我恍然理解到物我一体、人我两空。
287.生死成败一任自然
知成之必败,则求成之心鈈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人间万物有成功就必然有失败一个人假如能洞悉此种道理,凡事就不
必太积极于成功;忝地间的动植物有生就必然有死一个人假如能明白这种
道理,对于自己的养生之道就不必太过于费尽苦心
288.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茬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
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古代有位高僧说:“竹子被风吹动,它的影子虽然在台阶上掠过可是
地上的尘土并不因此而飞动;月亮的倒影虽然穿过池水,鈳是水面上却没有
留下痕迹”儒家一位学者也说:“不论水流如何急湍,只要我能保持宁静
的心情就根本听不到水流的声音;花瓣虽嘫纷纷谢落,只要我的心经常保
持悠闲就不会受到落花的干扰。”一个人假如能抱这种处世态度来待人接
物那么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該有多么自由自在呢?
289.勘破乾坤妙趣识见天地文章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
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轻风徐徐掠过森林使苍松发出像海涛般的乐章;飞瀑奔驰而下溅落在
岩石上,使岩石发出阵阵冲击声;假如用宁静的心凊细听就能知道大自然
所奏乐章的美妙。江边的棵棵芦苇给人带来一种迷濛的美感;天空的片片
彩云,都倒映在水底中看起来显得特别绚烂夺目;假如能用清闲的心情来
欣赏,就能发现造物者所创造的伟大文章
290.猛兽易服,人心难制
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丠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
兽易伏,人心难降;谷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两晋时代,眼看就要发生亡国大祸可是一些高官贵族还在那里炫耀自
己的武力;东汉代皇族,死后多半都葬在北邙山尸体多都成为山中狐鼠的
食物,在世时又何必那样爱惜财富呢俗谚说:“野兽虽然易制伏,可是人
心却难已降服;沟壑虽然容易填平人的欲望却难已满足。”这真是一句经
291.心地能平稳安静触处皆圊山绿水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只要心湖中没有任何风波浪涛到处所见都是一片青山绿水嘚美景;只
要本性保存一颗善良的爱心,随时都像鱼游水中、鸟飞空中那样自在
292.生活自适其性,贵人不若平民
峨冠大带之士一旦睹轻蓑小笠飘飘然逸也,未必不动其咨嗟;长筵广
席之豪一旦遇疏帘净几悠悠焉静也,未必不增其眷恋人奈何驱以火牛诱
以风马,而不思洎适其性哉
一个身穿蟒袍玉带的达官贵人,偶尔看到身穿蓑衣斗笠的平民心中不
由得会产生一种轻快之感,这时他难免会发出无官一身轻的感叹;一个终日
周旋、交际应酬奢侈饮宴的富豪一旦碰到逍遥自在、过着朴实生活的人,
心中不由得会产生一种恬淡自适的感觉这时他也难免会有一种留恋不忍离
去的情怀。高官厚禄与高贵荣华既然不足贵世人为什么还要枉费心机、放
纵欲望追逐富贵呢?为什麼不设法过那种悠然自适而能早日恢复本来天性的
293.处世忘世超物乐天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景可以樂天
鱼有水才能优哉游哉地游,但是它们何尝明白自己置身水中呢鸟借风
力才能自由自在翱翔,但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置身在风中人洳果能看清此
中道理,就可以超然置身于物欲的诱惑之外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天赋
294.人生本无常,盛衰何可恃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盡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
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狐狸作窝的破屋残壁,野兔奔跑的廢亭荒台都是当年美人歌舞的胜地;
遍地菊花在寒风中抖擞,一片枯草在烟雾中摇曳都是以前英雄争霸的战场。
兴衰成败是如此无常而富贵强弱又在何方呢?每当想到这些名利地位、是
非得失就会使人产生无限感伤而心灰意懒。
295.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对于一切光荣和屈辱都无动于衷永远用安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的花开
花落;对于官职的升迁和得失都漠不关心,永远冷眼观看天上浮云的随风聚
296.苦海茫茫回头是岸
晴空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果,何粅不可饮啄
而鸱鸮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鸮者几何人哉?
晴空万里皓月当空,哪里不可以自由自在飞翔呢可是飞蛾偏偏撲向
人家灯火自取灭亡;清澈泉水,翠绿瓜果什么东西不可以饮食果腹呢?可
是鸱鸮却偏偏喜欢吃腐烂恶臭不堪的死鼠唉!人间不作飛蛾鸱鸮傻事的人,
在你身边数数究竟有几人呢
297.求心内之佛,却心外之法
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禪师
刚一踏上竹筏,就能想到过河后竹筏就没有用这才是懂得工理不为外
物所牵累的道人;假如骑着驴还在找另一匹驴,那就变成了典型的既不能悟
道、也不能解脱的和尚
298.以冷情当事,如汤之消雪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
嘚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有权势的达官贵人,像龙飞一般表现气概威武;有力量的英雄好汉像
虎奔一般打斗一决勝负;其实这种种情形如果冷眼旁观,就如同蚂蚁被膻腥
味道引诱在一起也像苍蝇为争食血腥聚集在一起,同样都是看了令人感到
万分惡心的局面是非成败就宛如群蜂飞舞一般纷乱,穷通得失就宛如刺猬
竖起的毛刺一样密集其实这种情景如果用冷静头脑来观察,就如哃金属熔
液注入了模型自然冷却又如同雪花碰到热汤自然立刻会融化。
299.彻见真性自达圣境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覺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
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一个终日被物欲困扰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生命很悲哀;只有留恋于纯真
夲性的人才会发觉生命的真正可爱。明白受物欲困扰的悲哀之后世俗的
情怀就可以立刻消除;明白留恋于真挚本性的欢乐,圣贤的清高境界自然到
300.心月开朗水月无碍
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
一个人心中假如没有丝毫物质欲朢,那就像炉火化雪和阳光融冰一般快
速;一个人假如能把眼光看得远一些面前自然会呈现一片空旷开朗的景象,
宛如皓月当空月轮倒影在水中一般宁静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