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申论考察四种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如何去提高这“种种能力呢?其实,申论,从本质上来讲,是属于客观题,主观题里面的“客观题”!!!唯一、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训练”,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不是听几堂课、背几篇材料、看看半月谈、各种报告、各种文章就能提高的,需要反复实战做题!切记!!唯有反复的训练,才能使我们的能力"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提升。如果我们能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千锤百炼”,又何愁不能“笑傲考场”,最终取得“真经”呢

    申论提分的唯一、有效“秘籍”:反复思考、反复做题、做题之后思考、思考之后再做题!!!

你不得不服,有些人就是比你要聪明,你还不得不承认,这些聪明的人还T M D 比你努力!这叫人怎么活!!

如果还有人在为申论而烦恼,从现在开始做题吧!!

每一份材料,将会是你最好的理论源泉、最好的语言积累、最好的思想沉淀!!!

每一次实战,将会给你带来能力上不一样的提升,思考上不一样的感悟,视角上不一样的高度!!!

当你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有条不紊地完成三十套试卷之后,你将会是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申论高手!!

原题材料:砖题库、粉笔题库等等都有,到那里去答题也是可以的。(不要再问我原题材料在哪里了!)

、三十篇申论真题大总结《分题型总结》

    国考八篇()、联考八篇()、省市真题十四篇(--北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天津、浙江);

、分题型(分题型的前提:完成一张张套卷之后,再干的事情

    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新题型、文章论述题;

    从相同题型中找规律、找方法、找答案;

四、概括题31道(1楼-12楼)、分析题29道(18楼-22楼)、对策题9道(27楼)、新题型26道(32楼-37楼)

五、新题型共出现19种形式,26道题,主要有:

发言稿(2次)、讲解稿、广播稿、宣传稿(2次)、短评(2次)、调查问卷、倡议书(2次)、短文介绍、编者按、供参考(3次)、宣传手册、公开信、介绍提纲、活动提纲、汇报提纲(2次)、工作汇报、回帖、回信、指导意见(2次)

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直觉和体验的艺术型模式,西方的文化是重逻辑和理性的科学型模式,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发展路线。在人类物质匮乏的时代,科学型发展模式占了上风,但当人类进入了一个物质丰裕、生态匮乏的时代,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不是科学可以彻底解决的,而需要文化和心态来解决,这是决定未来人类从什么路线上去发展的重大问题。
文化就是一种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正如布罗代尔所说:“在每个时期,都有一种确定的世界观,都有一种集体心态支配着社会的全体大众。强加给社会一种态度,引导社会的选择”。这种集体的心态有时候就是一种基因的遗传因子,基因的遗传因子有时候会有健康和非健康的两个方面,如中国的遗产基因里既有开放包容也有保守封闭的一面。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总结,就是试图进行文化的自我认识。
在古代中国的技术条件下,中国文化维持了一个庞大国家(实际上差不多一直是当时世界最大、最繁杂的政治经济实体)和人口长期的统一和稳定,并以相对很少、很节约的人力物力,实现了复杂的社会治理。这种智慧也许是我们今天非常需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资源,但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后,却把老祖宗的这一套丢弃了、忘记了。我们今天研究它也是为了激活其中的记忆,有关中国文化基因中心态和心态结构及秩序的研究是一种更深层的记忆的发掘。通过这样的发掘,我们可以增强未来自我发展的判断力。
如果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是由于其所具有的城邦国家的基因将人类推向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革命,那如果我们激活中国所具有的乡村国家的文化基因,是否能发展出更接近生态和人文的新的文明,即一个集高科技、高人文和高生态环境的未来文明?这就是我提出来的“生态中国”的雏形。
中国的基因是乡村国家,因此,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之时,我们是否能用高科技以及新的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当下高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正在进入一个高科技和高人文同时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网络化的虚拟空间的建立、新能源的出现、工业4.0等智能化系统的逐步建立等,可能带领我们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甚至可以促进手工业生产的回归,传统的技术加艺术的高人文化的生活模式将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层级中得到回归,这是一种更环保、更具人文性的生产及生活模式,其通向的将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社会模式。
(摘编自方李莉《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实现这一伟大变革,要求超越西方工业文明,拓展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和文化发展空间,寻求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丢掉文化这个根本。那些在人们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不拔除,绿色发展的政策就难以落地。因为在影响生态的所有因素中,文化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基因中,发展当代的绿色文化,使绿色生活方式深入社会人心,融入时代血脉,成为生活时尚。在物质财富相对丰沛的当今,应该认识到,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健康绿色低碳的追求是一致的。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历史责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对人与自然关系负责的人文修养和行为自觉。
当前,在人口红利式微的情况下,关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释放的红利,不仅要顺应自然,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边界约束,摒弃违背自然规律的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回归自然容量的范围;还要积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共荣。
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和实践证明,我们的经验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对于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系,转变为话语体系,以便被更多国家和地区认知,中国智库应认真思考。
(摘编自潘家华、张胜《善用文化力量让绿色成为生活时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和西方文化发展的路线不同,在经济落后时期,文化需要科学型发展模式,而在经济发达阶段,就需要发展艺术。
B. 古代中国治理社会的智慧,在今天可能仍然有重要的价值。这需要我们对被我们丢弃或忘记的这种智慧进行深入发掘。
C. 乡村国家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可见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农业,有可能发展出包含高科技、高人文和高生态环境的未来文明。
D.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的发展与繁荣是可持续的。西方工业文明具有绿的国子色、循环等特点,我们必须超越它。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要指望仅靠科学来解决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问题,还应依靠文化和心态。这关乎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
B. 中国遗产基因里开放包容的一面和保守封闭的一面分别对应着集体心态遗传因子中可能有的健康和非健康的两个方面。
C. 当下高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正在进入一个高科技和高人文同时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而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
D. 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追求目标是相同的。中国共不产党人也主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3. 下列诗句的内涵,与两则材料内容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B. 鸟下绿芜秦苑,蝉鸣黄叶汉宫秋。
C.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辽宁省沈阳市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 18、19 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 18 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欲望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欲望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狐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欲望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 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在不同时代承担的社会职能从来都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文学的功能在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B.在中世纪,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C.晚明时期,江浙地区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政治空间有相当的自由度,吴越名流不再需要假托于梦幻的作品
D.18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的诞生,既是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也是文学神秘性消解的一种表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想了解十八世纪以前宗教和权贵对文学的束缚及影响,《荷马史诗》应是可供参考的书目
B.文学作品的内容无须都要获得理性的证明,其中超越现实的创作能给予读者心理的补偿和满足。
C.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受到欧洲的影响,过分强调文学的作用,放大了文学的功能
D.小说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3.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下列作品不是以反映“世俗生活”或“个人经验”为主的一项是(3分)
A.薄伽丘的《十日谈》 B.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C.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D.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4.文中提出的文学功能有哪些 请简要说明。(4分)
5.根据文中观点,简要分析蒲松龄的《促织》怎样体现了文学的代偿性机制。(4分)
辽宁省锦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共同富裕作出相关要求,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既要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又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兼顾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将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归结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共同富裕是一个反映特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共同富裕”中的“共同”说明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方式,关注社会成员对财富的集体共享,是相对于私有制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富裕”则说明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程度,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其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经济社会的巨大不平等,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方向,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这个角度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都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定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摘编自董天美《共同富裕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B.资本主义生产力不高,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故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富裕。
C.马克思、恩格斯设想过共同富裕的未来社会,中共领导人也曾论及于此。
D.中国的国情没有变,这决定了共同富裕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无意外,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B.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C.“共同”和“富裕”分别集中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下列选项,对“共同富裕”的论述,不符合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共同富裕,首先在富裕,关键在富裕,没有富裕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
B.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离开了共同二字,就必然失去其根本之意。
C.共同富裕,在于是为富裕而共同,为共同而富裕,最终形成有机的一体。
D.共同富裕是指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收入相等、财产相同,公共服务等均享。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5.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老子认为, “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俗话说“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是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的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在这里,不妨比较一下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们从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而不是采取逆自然而行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它可以涝排洪、旱蓄水,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水加以调节。
(选自何中华《通过水的意象体味儒之柔》,有删改)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易者变也,易经主旨是万物皆变。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水有三态,常温为水,低温结冰,高温化汽,云雨雾露霜雪雹皆水之不同形式。水无处不在:土壤中含水,岩石中有结晶水,植物从根到叶皆含水,动物从头到脚皆含水,人体含水量高达60%以上。无处不在的水千变万化,我们的祖先可能首先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这成为千古不易之哲理。
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其结构却非常简单。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是自然界最简单的化合物之一。这阐明一条重要的哲理: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复杂源自简单。古今中外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深谙此理。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爱因斯坦说:“更简单的理论,涵盖更多不同内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这才是更令人信服的理论。”皆此之谓也。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智,这种“智者乐水”和“智者动”的说法很容易获得认同。不过,仁者也是乐水的。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此其二。孔子还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凡事不可走极端。水适度有益,过多则成灾;正如父母关爱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长,溺爱则反害之。《论语》说:“过犹不及。”此乃至理,水的哲学岂能例外?回顾生物进化史,从一个共同祖先不断分化出各种物种,水在每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
对生物起源目前尚无定论,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宇宙起源说.....众说纷呈,有待验证。但无论何种起源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无水则无生物。水孕育出一切生物,此乃至仁大爱。明乎此理,仁者怎能不乐水?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
(选自沈致远《水的哲学》,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待时而动”的儒家君子就像柔弱的水一样有极好的耐心,具有“弱德之美”。
B.中国传统文化里,儒家和道家都注重以水喻道的传统,因为水的“柔性”具备双关的隐喻和象征。
C.《易经》对水的阐释,意味着我们的祖先可能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的哲理。
D.包括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等生物进化史上关于生物起源的各种定论都确定生物起源离不开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文化中儒家柔性的特征可以从中国人认识自然、社会交际的方式中观察、感知。
B.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认为复杂的宇宙万物都源自简单,越简单应用越广阔。
C.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D.行为不表现极端,懂得隐忍包容、普济众人,崇尚“至柔”的道德品性的人可以说仁智兼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句子中的“水”意象没有体现“弱德之美”的一项是(3分)( )
A.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B.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C.水利万物而不争,人傲于世而不顺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我们“以水为师”的理由。(4分)
辽宁省大连市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 18、19 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 18 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欲望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欲望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狐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欲望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 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同时代的文学,其功能和意义从来都是不一样的,这恰恰意味着它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B. 在中世纪,悲剧中上帝的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总体上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C.18 世纪末欧洲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的诞生,既是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也是文学神秘性消解的结果。
D.无论是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革命,还是中国近现代文学革命,二者都过分强调了文学的社会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现实生活认识的局限性,会使人们在欲望受挫及遭遇不幸或失败时,想寻求一种解释和安慰,文学和宗教往往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
B.中西方文学中都有很多作为代偿机制出现的超越现实的创作,这表明很多时候文学其实无国界,其中都有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
C.《聊斋志异》没有出现在江浙的原因,可能是当时江浙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文人雅士可与“狐女”相往来,不必假托于梦幻。
D.小说在 18、19 世纪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是社会发展到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3.下列古代叙事作品没有体现文学的“代偿性安慰机制”的一项是(3 分)
A.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尾,梁祝双双化蝶
B.《孔雀东南飞》结尾,兰芝与仲卿化为相向而鸣的鸳鸯
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三桩誓愿都应验
D.蒲松龄的《狼》(其二)中,屠户最后杀死了两只狼
4.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文学的功能和意义在 18 世纪前后有何不同。(4 分)
5.诞生于文艺复兴后期的《哈姆莱特》与诞生于 19 世纪中叶的《玩偶之家》两部戏剧中,
主人公悲剧发生的动力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直觉和体验的艺术型模式,西方的文化是重逻辑和理性的科学型模式,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发展路线。在人类物质匮乏的时代,科学型发展模式占了上风,但当人类进入了一个物质丰裕、生态匮乏的时代,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不是科学可以彻底解决的,而需要文化和心态来解决,这是决定未来人类从什么路线上去发展的重大问题。
文化就是一种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正如布罗代尔所说:“在每个时期,都有一种确定的世界观,都有一种集体心态支配着社会的全体大众。强加给社会一种态度,引导社会的选择”。这种集体的心态有时候就是一种基因的遗传因子,基因的遗传因子有时候会有健康和非健康的两个方面,如中国的遗产基因里既有开放包容也有保守封闭的一面。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总结,就是试图进行文化的自我认识。
在古代中国的技术条件下,中国文化维持了一个庞大国家(实际上差不多一直是当时世界最大、最繁杂的政治经济实体)和人口长期的统一和稳定,并以相对很少、很节约的人力物力,实现了复杂的社会治理。这种智慧也许是我们今天非常需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资源,但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后,却把老祖宗的这一套丢弃了、忘记了。我们今天研究它也是为了激活其中的记忆,有关中国文化基因中心态和心态结构及秩序的研究是一种更深层的记忆的发掘。通过这样的发掘,我们可以增强未来自我发展的判断力。
如果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是由于其所具有的城邦国家的基因将人类推向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革命,那如果我们激活中国所具有的乡村国家的文化基因,是否能发展出更接近生态和人文的新的文明,即一个集高科技、高人文和高生态环境的未来文明?这就是我提出来的“生态中国”的雏形。
中国的基因是乡村国家,因此,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之时,我们是否能用高科技以及新的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当下高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正在进入一个高科技和高人文同时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网络化的虚拟空间的建立、新能源的出现、工业4.0等智能化系统的逐步建立等,可能带领我们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甚至可以促进手工业生产的回归,传统的技术加艺术的高人文化的生活模式将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层级中得到回归,这是一种更环保、更具人文性的生产及生活模式,其通向的将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社会模式。
(摘编自方李莉《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实现这一伟大变革,要求超越西方工业文明,拓展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和文化发展空间,寻求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丢掉文化这个根本。那些在人们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不拔除,绿色发展的政策就难以落地。因为在影响生态的所有因素中,文化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基因中,发展当代的绿色文化,使绿色生活方式深入社会人心,融入时代血脉,成为生活时尚。在物质财富相对丰沛的当今,应该认识到,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健康绿色低碳的追求是一致的。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历史责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对人与自然关系负责的人文修养和行为自觉。
当前,在人口红利式微的情况下,关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释放的红利,不仅要顺应自然,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边界约束,摒弃违背自然规律的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回归自然容量的范围;还要积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共荣。
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和实践证明,我们的经验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对于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系,转变为话语体系,以便被更多国家和地区认知,中国智库应认真思考。
(摘编自潘家华、张胜《善用文化力量让绿色成为生活时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和西方文化发展的路线不同,在经济落后时期,文化需要科学型发展模式,而在经济发达阶段,就需要发展艺术。
B. 古代中国治理社会的智慧,在今天可能仍然有重要的价值。这需要我们对被我们丢弃或忘记的这种智慧进行深入发掘。
C. 乡村国家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可见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农业,有可能发展出包含高科技、高人文和高生态环境的未来文明。
D.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的发展与繁荣是可持续的。西方工业文明具有绿的国子色、循环等特点,我们必须超越它。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要指望仅靠科学来解决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问题,还应依靠文化和心态。这关乎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
B. 中国遗产基因里开放包容的一面和保守封闭的一面分别对应着集体心态遗传因子中可能有的健康和非健康的两个方面。
C. 当下高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正在进入一个高科技和高人文同时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而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
D. 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追求目标是相同的。中国共不产党人也主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3. 下列诗句的内涵,与两则材料内容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B. 鸟下绿芜秦苑,蝉鸣黄叶汉宫秋。
C.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4. ①先是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引出文化和心态对于重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
②接下来阐释发掘中国文化基因的目的和意义。
③最后建议激活中国乡村国家这一文化基因,利用高科技和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实现生态中国这一社会模式。
5. ①了解并继承中国文化的智慧。
②增强未来自我发展的判断力,激活我国乡村国家的文化基因。
③努力开发高科技及新的艺术手段,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
④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⑤积极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经济发达阶段,就需要发展艺术”偷换概念。根据原文“物质丰裕、生态匮乏的时代,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而这“需要文化和心态来解决”,即使对应着中国文化“艺术型模式”的特点,也不等同于“艺术”。
C.“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农业,有可能发展出包含高科技、高人文和高生态环境的未来文明”属于牵强附会。激活乡村国家的文化基因,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农业”。
D.“西方工业文明具有绿色、循环等特点”,曲解文意。材料二第一段,原文“要求超越西方工业文明,拓展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和文化发展空间”并不是说“西方工业文明具有绿色、循环、低碳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
C.“而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后碳时代”是未来可能进入的时代,是高于现在正在进入的文明时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B.“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主要不是表现绿色生活内容,而是表现朝代更迭、繁华不再的历史沧桑感。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思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直觉和体验的艺术型模式,西方的文化是重逻辑和理性的科学型模式,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发展路线”和段尾“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不是科学可以彻底解决的,而需要文化和心态来解决,这是决定未来人类从什么路线上去发展的重大问题”可知,作者先是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引出文化和心态对于重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
根据第二段“文化就是一种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总结,就是试图进行文化的自我认识”和第三段“在古代中国的技术条件下,中国文化维持了一个庞大国家……实现了复杂的社会治理”可知,作者阐释了发掘中国文化基因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四五段“这就是我提出来的“生态中国”的雏形”“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之时,我们是否能用高科技以及新的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可能带领我们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这是一种更环保、更具人文性的生产及生活模式,其通向的将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社会模式”可知,最后作者建议激活中国乡村国家这一文化基因,利用高科技和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实现生态中国这一社会模式。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不是科学可以彻底解决的,而需要文化和心态来解决,这是决定未来人类从什么路线上去发展的重大问题。文化就是一种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可知,文化和心态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应了解并继承中国文化的智慧。
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我们今天研究它也是为了激活其中的记忆,有关中国文化基因中心态和心态结构及秩序的研究是一种更深层的记忆的发掘。通过这样的发掘,我们可以增强未来自我发展的判断力”“中国的基因是乡村国家,因此,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之时,我们是否能用高科技以及新的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应增强未来自我发展的判断力,激活我国乡村国家的文化基因。
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当下高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正在进入一个高科技和高人文同时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网络化的虚拟空间的建立、新能源的出现、工业4.0等智能化系统的逐步建立等,可能带领我们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应努力开发高科技及新的艺术手段,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
根据材料二“在物质财富相对丰沛的当今,应该认识到,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健康绿色低碳的追求是一致的。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历史责任”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应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根据材料二“还要积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共荣”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还应积极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根据材料二“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和实践证明,我们的经验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还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辽宁省沈阳市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 18、19 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 18 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欲望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欲望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狐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欲望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 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在不同时代承担的社会职能从来都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文学的功能在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B.在中世纪,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C.晚明时期,江浙地区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政治空间有相当的自由度,吴越名流不再需要假托于梦幻的作品
D.18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的诞生,既是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也是文学神秘性消解的一种表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想了解十八世纪以前宗教和权贵对文学的束缚及影响,《荷马史诗》应是可供参考的书目
B.文学作品的内容无须都要获得理性的证明,其中超越现实的创作能给予读者心理的补偿和满足。
C.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受到欧洲的影响,过分强调文学的作用,放大了文学的功能
D.小说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3.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下列作品不是以反映“世俗生活”或“个人经验”为主的一项是(3分)
A.薄伽丘的《十日谈》 B.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C.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D.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4.文中提出的文学功能有哪些 请简要说明。(4分)
5.根据文中观点,简要分析蒲松龄的《促织》怎样体现了文学的代偿性机制。(4分)
1.(3分)B (A.“文学在不同时代承担的社会职能从来都是不一样的”于文无据,原文是“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C.“政治空间有相当的自由度与原文不符吴越名流不再需要假托于梦幻的作品”与原文不符,原文为“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D.“文学概念的诞生”,不是“文学神秘性消解的一种表现”,“神秘性消解”与原文不符。)
2.(3分)D(“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于文无据。)
3.(3分)C (根据原文“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于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应选C)
①作为一种代偿机制给人以安慰。(1分)
②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1分)
③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1分)
(每点1分,答对三点给4分;如果答“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不给分。
文学的代偿机制指文学中超越现实的创作能使人们在欲望受挫、遭遇不幸或失败时得到解释和安慰。(1分)《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促织”的情节,使成名绝地逢生,并因进献上品促织有“功”,转贫为富。(2分)作品中这种逆转和大团圆的结局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1分)
(概括文章观点1分;围绕“魂化促织”的情节进行分析3分,如果未提及此情节,分析部分只给1分。)
辽宁省锦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共同富裕作出相关要求,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既要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又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兼顾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将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归结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共同富裕是一个反映特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共同富裕”中的“共同”说明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方式,关注社会成员对财富的集体共享,是相对于私有制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富裕”则说明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程度,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其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经济社会的巨大不平等,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方向,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这个角度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都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定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摘编自董天美《共同富裕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B.资本主义生产力不高,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故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富裕。
C.马克思、恩格斯设想过共同富裕的未来社会,中共领导人也曾论及于此。
D.中国的国情没有变,这决定了共同富裕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无意外,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B.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C.“共同”和“富裕”分别集中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下列选项,对“共同富裕”的论述,不符合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共同富裕,首先在富裕,关键在富裕,没有富裕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
B.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离开了共同二字,就必然失去其根本之意。
C.共同富裕,在于是为富裕而共同,为共同而富裕,最终形成有机的一体。
D.共同富裕是指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收入相等、财产相同,公共服务等均享。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5.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1.C【解析】A 项,原文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选项前半句漏了“逐步”,后半句漏了“中国式”。B 项,材料并不能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力不高,且前半句与后半句也没有因果关系。D 项,“共同富裕”应为“发展”。
2.A【解析】“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错,原文为“按照‘十四五’规划,到 2035 年人的全面
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表明仅仅是在 2035 年前就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是到 2035 年的实质性进展更为明显。(3 分)
3.D 【解析】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通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3 分)
4.①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②开头分析了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概念的背景,引出了“社会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这一中心论点③然后从“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4 分,①2 分,②③点各 1 分)
【解析】文章第一段引述材料并适度阐发,属于提出共同富裕概念的社会历史背景部分,第二段在分析我党历史,我党执政基础,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基础上,引出了“社会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的中心论点,属于“总”的部分,第三、四、五段分别从“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属于“分”的部分。
5.①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② 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4 分,每点 2 分)
【解析】答案的主要信息集中在文章第四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表明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同贫困。“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表明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文章中还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方向,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表明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有两点,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家和社会富裕起来,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属于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是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两极分化势必愈演愈烈,因此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即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老子认为, “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俗话说“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是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的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在这里,不妨比较一下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们从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而不是采取逆自然而行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它可以涝排洪、旱蓄水,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水加以调节。
(选自何中华《通过水的意象体味儒之柔》,有删改)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易者变也,易经主旨是万物皆变。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水有三态,常温为水,低温结冰,高温化汽,云雨雾露霜雪雹皆水之不同形式。水无处不在:土壤中含水,岩石中有结晶水,植物从根到叶皆含水,动物从头到脚皆含水,人体含水量高达60%以上。无处不在的水千变万化,我们的祖先可能首先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这成为千古不易之哲理。
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其结构却非常简单。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是自然界最简单的化合物之一。这阐明一条重要的哲理: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复杂源自简单。古今中外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深谙此理。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爱因斯坦说:“更简单的理论,涵盖更多不同内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这才是更令人信服的理论。”皆此之谓也。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智,这种“智者乐水”和“智者动”的说法很容易获得认同。不过,仁者也是乐水的。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此其二。孔子还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凡事不可走极端。水适度有益,过多则成灾;正如父母关爱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长,溺爱则反害之。《论语》说:“过犹不及。”此乃至理,水的哲学岂能例外?回顾生物进化史,从一个共同祖先不断分化出各种物种,水在每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
对生物起源目前尚无定论,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宇宙起源说.....众说纷呈,有待验证。但无论何种起源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无水则无生物。水孕育出一切生物,此乃至仁大爱。明乎此理,仁者怎能不乐水?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
(选自沈致远《水的哲学》,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待时而动”的儒家君子就像柔弱的水一样有极好的耐心,具有“弱德之美”。
B.中国传统文化里,儒家和道家都注重以水喻道的传统,因为水的“柔性”具备双关的隐喻和象征。
C.《易经》对水的阐释,意味着我们的祖先可能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的哲理。
D.包括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等生物进化史上关于生物起源的各种定论都确定生物起源离不开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文化中儒家柔性的特征可以从中国人认识自然、社会交际的方式中观察、感知。
B.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认为复杂的宇宙万物都源自简单,越简单应用越广阔。
C.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D.行为不表现极端,懂得隐忍包容、普济众人,崇尚“至柔”的道德品性的人可以说仁智兼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句子中的“水”意象没有体现“弱德之美”的一项是(3分)( )
A.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B.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C.水利万物而不争,人傲于世而不顺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我们“以水为师”的理由。(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1.D(3分)(“生物进化史上关于生物起源的各种定论”错,原文说生物进化的各种学说有待验证,不是定论)
2.B(3分)(原文只是阐述“古今中外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深谙复杂源自简单的道理”)
3.D(3分)(B项中的“善下”、C项中的“利万物”都很明显体现出水的特点。A项比较难,虽然有禅意,但是从“水在瓶”中无固定形状,不难排除这个干扰项)
4.(4分)①首先以丰富的例证引出观点“儒”和“水”的共同特性是“柔”,阐释以水喻道的意义;②然后分析论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柔”的个性之间的渊源阐释中国人处世与处事的方式;③最后以都江堰为例,证明古典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特点,收束全文。(4分,一点1分,有“首先”“然后”“最后”1分)
5.(4分)从道的境界:①水有包容性;②仁者与水都普济。从水的特点:③仁者与水都适度,不走极端;④水孕育万物;⑤水形态万千,表现万物皆变的哲理;⑥水的形态变化万千,但结构却非常简单,揭示出宇宙复杂源于简单的哲理。((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辽宁省大连市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 18、19 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 18 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欲望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欲望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狐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欲望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 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同时代的文学,其功能和意义从来都是不一样的,这恰恰意味着它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B. 在中世纪,悲剧中上帝的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总体上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C.18 世纪末欧洲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的诞生,既是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也是文学神秘性消解的结果。
D.无论是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革命,还是中国近现代文学革命,二者都过分强调了文学的社会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现实生活认识的局限性,会使人们在欲望受挫及遭遇不幸或失败时,想寻求一种解释和安慰,文学和宗教往往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
B.中西方文学中都有很多作为代偿机制出现的超越现实的创作,这表明很多时候文学其实无国界,其中都有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
C.《聊斋志异》没有出现在江浙的原因,可能是当时江浙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文人雅士可与“狐女”相往来,不必假托于梦幻。
D.小说在 18、19 世纪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是社会发展到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3.下列古代叙事作品没有体现文学的“代偿性安慰机制”的一项是(3 分)
A.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尾,梁祝双双化蝶
B.《孔雀东南飞》结尾,兰芝与仲卿化为相向而鸣的鸳鸯
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三桩誓愿都应验
D.蒲松龄的《狼》(其二)中,屠户最后杀死了两只狼
4.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文学的功能和意义在 18 世纪前后有何不同。(4 分)
5.诞生于文艺复兴后期的《哈姆莱特》与诞生于 19 世纪中叶的《玩偶之家》两部戏剧中,
主人公悲剧发生的动力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1.A(原文是说“没有固定的答策”而非“从来都是不一样的”;“意味着”的表达亦与原文表述不一致
2.D(“必然结果”表达绝对,原文第二段明确说“小说在西方18、19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
3.D(蒲松龄的《狼》的情节是现实中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因此并非代偿机
4. ①从《荷马史诗》一直到18世纪初,文学没有体现出特别的重要性,只是通过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提供一种代偿机制给人以安慰;②18世纪,文学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直接抄原文语句,酌情扣1分(6分)
5.①相同点二人悲剧发生的动力都有个人选择性行动的因素:哈姆莱特优柔寡断,迟迟不采取行动:娜拉玩偶般地先后屈从于父亲、丈夫。②不同点哈莱特悲剧发生的主要动力源于时代、社会和命运安排的必然性;而安娜的悲剧更多是缘于自身认知没有觉醒而做出的错误选择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发达人类毁灭越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