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蕴含了哪些新意?有着什么样的新新思想、新观点,有着什么样的新表述、新研判,又有着什么样的新提法、新论断?本文综合新闻报道视点、专家代表意见、政策学者访谈,深入挖掘探求,并经过认真地汇兑和整理,主要内容如下。

一、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阐述。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意义重大而深远。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很值得关注,明确提出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

科学发展观提出已近十年,在十七大上就被写入党章,但十八大首次将其明确作为指导思想提出,因此重要性和地位大大提升。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把它作为指导思想,是十八大和十八大报告一个最大亮点。赋予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历史地位,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是十八大的重大贡献。

报告最大的亮点和创新是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大会的主题,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问题。我们想继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来指导。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此次写入党的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独立成篇

虽然十七大报告就提出生态文明,但是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独立成篇,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这是一个亮点。报告还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

四、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五、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六、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们注意到,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七、首次将“纯洁性建设”列入党建主线应对新挑战

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走过91年历史、拥有逾82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在世情、国情、党情出现巨大变化,面临来自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多重考验下,表达出要高标准“从严治党”的决心——这是党十八大传递出的强烈讯息。

报告首提“纯洁性建设”,反映出新形势下,党对自身机体的健康问题如极少数党员的“信仰危机”等,有非常清醒的体会和认识。十八大报告中最后一章用较大篇幅从八个方面阐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相较于五年前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十八大报告在主线中增加了“纯洁性建设”这个关键词。

将“纯洁性”列为党建的主线之一,对每个党员的个体作出加强自我修养彰显人格力量的具体要求,以及有关严格党纪强力反腐的一些表述,都颇有现实针对性,是因应新形势和新挑战对党建提出的新要求。

加强党的纯洁性首先要严格流程:第一步,严格党员培养、考核、发展各项程序;第二步,健全党性党风党纪定期分析评估制度;最后一个步骤尤为重要,要严格党内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不合格党员要劝退、除名、开除党籍。

八、首次提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胡锦涛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三不”,特别是“不折腾”,一时好评如潮。

要坚持现有的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别的路。因为实践证明,这条路找对了、走对了、走得越来越好,给国家和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既然是正确的路,当然不能偏离,要坚持走下去。之所以一再强调,还有现实针对性。尽管这条路对党、国家、老百姓是好路,是正确的路,但也有人不这么想,所以党在重要时刻不断强调、不断宣示是必要的。明确走什么路才能够认清要办什么事,如果在走什么路上动摇、恍惚、犹豫,那什么事都办不成。

九、首提“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导和平发展共同发展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报告中“包容互鉴”、“尊重发展道路多样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等提法,在当今全球或地区危机背景下“发人深思”。“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报告中的这句话有“很强的针对性”。

中国同样认识到,仅仅是资本的流动、物质的交易并不完全能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文明的对话、心灵的交流也是形成归属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每一种文明和发展模式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各国之间不应相互排斥,而应相互借鉴、相互启发,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共同进步,才能构建起真正的和谐世界。

十一、决定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党内民主迈向新高度

十八大报告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这是首次正式作出该项涉及党内民主机制的重要决定。

这是继十七大首次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项重大完善措施。今后党代会代表对党的大政方针等都可以以制度化的方式提出意见、建议。这将促使党内民主向新的高度迈出坚实一步。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组织制度,是党内民主运行的体系保障。推进党内民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素质、文明程度等因素紧密相联。党代会代表提案制是任期制和党代会常任制的延伸和保障,将提案工作列为党代会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提案办理和反馈机制,将极大促进落实党代会代表的表达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提案制将是党代会代表履职行权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将激励代表们更加认真履职,更加深入基层调研,充分反映党员群众利益诉求,从而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十二、用24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是在已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精简,用贴近老百姓的精炼语言,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进行了表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24个字。

核心价值观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新表述利于普通人理解。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个主流价值观,支配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如果没有一个主流价值观,这个社会肯定是病态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时,曾想做出概括,后来大家意见不是很一致,就没有概括。浓缩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精炼,易于普通百姓理解,更易于转化为行动。

十三、首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老有所养:让长者安享幸福晚年

十八大报告首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这是党中央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我国是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实现全覆盖,现有制度保障水平偏低。另外,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缓慢,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还是空白,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居民养老服务保障问题较突出。总体上说,距离“老有所养”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随着家庭照料功能弱化,空巢、失能老人增多,养老已成为重要而迫切的民生问题。

实现“老有所养”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既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加快探索构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养老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强大金融支持。

此外,还必须加快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在有效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努力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构建老年人自我服务和家庭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干、院舍养老服务为支撑、邻里服务和志愿服务为补充的老龄服务体系。

十四、“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提法有何新意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对报告中的这一论述,记者采访了十八大代表和法学家。

报告彰显法治新高度发展新起点

“报告对依法治国的论述,立意深远,操作性强,彰显出报告站在中国法治进程的历史新高度、发展新起点上。”今天(8日)上午,听完胡锦涛总书记作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长卢希如此评价。

“报告内容丰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报告第五部分,用一个专题,以较大篇幅论述了依法治国方略。报告号召全党特别是全国各级领导干部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这在以往党的历次报告中是没有的。报告同时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表明了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卢希说。

卢希认为,报告关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论述要求明确、立意深远、操作性强。她说,法治思维强调思想转变,突出党对法治的理念态度,在思想层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法治方式是行为准则,在操作执行层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说,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思想和工作两个层面为实现依法治国指明了具体路径。

此外,十八大报告还有多处论述涉及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提升司法公信力、建立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等,多处强调确保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等。卢希说,这些都将影响中国法治未来的进程和走向。

“作为一名检察官,我深感司法工作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将会承担更加重要的作用,履行更加重大的职责,迎接更多的挑战。”谈及贯彻落实报告精神,卢希说,下一步,将努力吃透精神,找准定位,抓住重点,服务大局,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检察工作。

对于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意义重大

“法治浩荡,不可阻挡。执政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无疑将影响未来五年乃至更为久远的国家命运,对于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意义重大。”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明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多年来,姜明安一直通过不同渠道呼吁,各级官员要树立法治思维,以法治的眼光看待一切;各级政府要以法治的方式治国理政,以法治的方式定分止争。

“当下中国社会矛盾突出,消弭冲突亟待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但实践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员习惯于依靠权力发号施令,甚至把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导致矛盾高发多发,极大地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姜明安说,十八大向全党提出这一要求,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保证国家发展方向、促进国家繁荣稳定意义重大;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将一切组织的运行纳入法治轨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当然,法治思维的形成需要法治权威的树立,权威来自何处?关键是违法能否得到追究。除了违法必究外,我们特别需要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影响各级党政官员。”姜明安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法治小康”不可或缺

“我上午一直在通过电视收看十八大现场直播,总书记报告中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令人振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日益增长的需求,建设“法治小康”,这既是小康社会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重要保障。

收看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后,莫纪宏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应该体现在各个层次,法治亦当如此。执政党需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不断增长的需求,保障他们合法正当的权益,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及时给予有效救济。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

莫纪宏进一步分析认为,建设“法治小康”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依宪治国,这是“法治小康”的基本标准,也是重要标志。十八大报告再次阐述了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而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法治小康”的最大要素是宪法的至高无上,任何党派、政治团体、利益群体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要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树立宪法权威,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在全社会的贯彻实施。对此,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明确提到这一点。第二,要维护法治统一,解决上位法与下位法不统一、法律法规与宪法不统一的矛盾,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第三,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法治功能。第四,营造法治氛围,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使全体公民习惯于法治思维,习惯于用法治方式消弭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

十五、对于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十八大代表张秀隆: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经济发展创造“中国奇迹”,如果其他几个方面跟不上,特别是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跟不上,就会造成短板效应,制约发展。

十八大代表缪瑞林: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十八大代表毕世华:“全面小康”就是丰衣足食、家家都在好房子里住、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多、有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有多余的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十八大代表李静: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让我们感到无比振奋。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更是每一位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

十八大代表杨振超: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伴随对长期利益和短期收益、发展速度和发展内涵、资源约束和发展冲动等“矛盾”的取舍决断。实践证明,只要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顶得住压力,才能变阻力为动力,才能开拓新的空间。

十八大代表俞峰:文化创造必须立足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包括了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消费者和享受者。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就是要让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进而通过文化的力量提升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十八大代表张陈慧:“三个自信”简洁精练,词约而意丰。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我觉得这一论述让我们更加有底气。我们坚信,只要坚持走正确的道路,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能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老百姓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两个“翻一番”意味着什么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张旭东、韩洁)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这两个指标同步提出,重若千钧,内涵丰富,不仅引起与会代表热烈讨论,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指标设定以2010年为基期,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鲜明,尤其是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我们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的宏伟目标。目前距离2020年还有8年时间。胡鞍钢表示:“这两个目标的时间段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后10年,目前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无疑更具现实意义和操作性,必将激发起我们奋进的力量。”

翻阅前十年的两次党代会报告,从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如今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

双指标同步提出,体现了明确的政策导向。“这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这也意味着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挂钩,广大百姓可以充分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收益。”十八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说。

“从这两个翻一番的指标看,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也充分考虑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新格局,目标设定合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表示。

“仅从速度上看,其实并不需要太快的年均增速。”李扬为记者算了一笔账:要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只要经济年均增速达到6.9%左右就可实现GDP翻一番目标,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要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对经济发展要求会更高一些,粗略测算GDP年均增速达到7.1%左右就可保障,而人均收入年均增速7%左右即可。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十六大以来,年均经济增速超过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这向外界传递出未来中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信号。”李扬说。

值得指出的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的背景下,放在全球来看,中国未来如能保持7%左右的增速其实并不低,甚至在主要经济体中仍会保持“一枝独秀”的态势。而7%左右的居民收入增速,速度虽不高,但其着力点在于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十二五”规划中已将年均经济增速预期指标设定为7%,将城乡居民人均增长预期指标提升至7%以上。“事实上,这两个指标也已综合考虑‘十二五’规划安排,并互相吻合。”胡鞍钢说。

十八大报告在提出两个指标的同时,也将更多笔墨放在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尤其是提出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这向外界传递出中国未来发展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大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

“这两个翻一番指标和其他指标,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一个有机整体,总体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勾勒出一个幸福中国的美好图景。”十八大代表、山东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说。

国家有能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战略机遇期”

解读:“天时、地利、人和”

记者: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您如何理解“战略机遇期”?

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情研究院院长):我用“天时、地利、人和”这六个字来判断这个战略机遇期。所谓天时,是讲全球化知识革命,以及正在酝酿和发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革命尚未完成,还在加速当中。中国现在已经成为这几场革命最大的受益者,用户量和生产量都处在世界第一,中国只要利用了新的工业革命、新的战略机遇期,就能带来更好的天时。

地利是指在过去二十多年,由于中国的发展,亚洲在整个世界五大洲中经济、贸易、吸引外国投资增长率是最快得。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恰恰是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因此地利是非常重要的。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人和,能不能把握战略机遇期,关键是在国内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我对此充满信心。

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是少有的。所以我们既要珍惜战略机遇期,还要创造战略机遇期。

记者:胡总书记的报告总结了“三大台阶”,您如何理解这“三大台阶”?

胡鞍钢:在报告里,第一个大台阶是“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以经济实力为例,基于世界银行的数据,按汇率法计算,200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比重只有3.8%,到2011年为10.4%;我们与最大的追赶对象美国的相对差距,从2000年按汇率法计算的8.3倍,到2011年时,这个数字已降至2.06倍,今年后有望“破2”。

第二个大台阶是“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第三个大台阶是“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根据研究,综合国力分为八大类战略资源的24个小指标,2000年我国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为8.8%,是世界第二,到2010年占14%;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从2.55倍缩小至1.4倍。在国际竞争力方面,我国的全球竞争指数(GCI)排名的上升速度超过任何国家,从2002年的第47位上升至29位,进入了具有竞争力国家行列。

记者:胡总书记的报告标题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即“道路”和“目标”,您如何理解这里两个关键词?

胡鞍钢:“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报告回答了当今中国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如何建设。报告对我国国情总体判断是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和实际,多年来并未根本改变。报告还确立了总的现代化布局,以往的提法主要是“经济现代化”,但我们对“现代化”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不协调到协调,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认识过程。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十八大进一步拓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个总体布局意味着中国进入21世纪后,从局部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不大协调的现代化到全面协调的现代化。

此外,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目标。此次提出的2020年目标是党中央历史上第三次就核心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在新起点下根据新形势提出新要求和目标。包括我在内的专家建议的内容在此次报告中都有所提到了,更加明确提出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大幅提升。目前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为3.8%,百分点越高经济增长质量越好,意味着从资本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另外还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十六大已经提出到2020年城镇化达到50%,实际去年已经达标,今年有望超过52.5%。因此速度没问题但更关心城镇化质量,比如怎样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比如怎样使外来人口享受到公共服务业。

关键词:收入分配缩小差距

解读: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记者:原来我们提出收入分配的问题都是用“趋势扭转”这个词,而本次十八大报告上却提出缩小差距,您怎么看待这一变化?

胡鞍钢:十八大报告提出,收入分配差距缩小。这和原来的提法不一样了,原来要求的是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说缩小,而现如今用的是缩小这个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国家有这个能力和财力。以北京为例,城北边强,城南边弱,于是重点发展南部。实际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有利条件。

此外我还有一个很大胆的提法,就是社会保障全民覆盖,这个原来没提出来。这个提法很大胆,意味着党中央向全国人民承诺社会主义因素普及到所有人身上。

首先看,城乡收入差距在2009年达到最高点,然后下降。现在不敢说最穷和最富的差距缩小,中国发展分两步,前20年是“先富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后面进入21世纪,以十六大报告为标志开始进入“共同富裕论”,但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先富比较容易,共同富裕比较难,需要强烈的政治意愿和国家发展战略。最主要是人口构成发生巨大变化,从农业为主变成非农业为主,农业劳动力已经降到34%,三分之二的人口非农,劳动生产率高于农业。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说明收入水平、消费支出远远超过农村人口。某种意义上说,也与格局大的变化有关系。


报告首提“美丽中国”引人关注

“我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报告说要推进绿色发展,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我听了真的挺高兴。”

谈到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刚刚走出人民大会堂的十八大代表、山西省右玉县杨千河乡南崔家窑村农民余晓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她的话,是许多十八大代表的共同感受。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

地处毛乌素沙漠天然风口地带的山西右玉曾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8任县委书记带领下,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用心血和汗水绿化了沙丘和荒山,森林覆盖率从0.3%上升到53%。

造林1万多亩的余晓兰,就是右玉植树造林的代表。

“在右玉,绿色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现在育苗的多了,治理荒山的人也多了。”46岁的余晓兰对“美丽中国”充满期待。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十八大代表、山西省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说。

“生态文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解释说,可持续发展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绿色发展是增加更多绿色投资,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生态文明建设跟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紧密相连。收看十八大开幕会的电视直播后,安徽省绿学会副会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潘国泰说:“‘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被写进十八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逐渐进入执政党视野

“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概念纷纷提出并付诸实践。

2002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发表《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阐述中国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出中国应当选择绿色发展之路。

实际上,“绿色发展”的理念不仅在右玉扎根,也逐渐进入执政党的视野——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矿业,推广绿色消费模式,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2010年6月7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对“绿色发展”的内涵作了明确阐述:“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绿色发展”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

事实上,绿色发展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过去10年间,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德班,历届气候大会上,中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

从2007年起,贵阳这个西南版图上并不起眼的省会城市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外界的目光——这一年,贵阳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决策,掀起了绿色崛起攻坚战,最近三年每年婉拒耗能高、污染重、效益低的投资项目涉及金额都在300亿元以上。

“生态优势是贵阳最为独特的优势,是用多少GDP都换不来的‘金字招牌’。”十八大代表、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说。

这几年,成为贵阳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从2006年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倍。2011年,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贵阳是一个样本——十八大前各地陆续召开的省区市党代会上,绿色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辽宁、吉林、浙江、青海等10多个省区市明确提出生态立省(区)或建设生态省(市)的发展战略。“绿色城市”“绿色内蒙古”“绿色湖南”……北京、内蒙古、湖南等5个省区市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明确提出要建设绿色省(区、市)。

要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

绿色发展应该怎样发展?美丽中国如何实现?十八大代表们纷纷提出建议。

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近些年,惠州的绿地越来越多,市民散步休闲的地方也越来越多,经济总量也实现了8年增长2.6倍。

要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十八大代表、广东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说,“报告坚定了我们走绿水青山、民富市强道路的决心,我们要争取早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市,努力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绿色发展范式。”

十八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说,森林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应加快建设现代林业,增加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推动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们必须在更高层面上、更大范围内审视和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十八大代表、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说。

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城里人对农村景致和新鲜空气情有独钟,我准备办一家生态庄园。”余晓兰的愿望简单而真切,“我们正在发展生态养殖,还需要扩大规模,加工产销配套连接,让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不仅山要绿起来,人也要富起来!”

十八大新华时评:“五位一体”彰显执政新境界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后,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一发展,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开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讽刺。”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是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一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才有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持续。

这一发展,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从改革开放初期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现在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党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治国理政实践,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这一发展,宣示了中国迈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民生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将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我们有理由相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一定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魅力和感召力,一定会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更加光明。

“生态产品”概念亮相十八大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一表述新意十足,内涵丰富,引起会场内外广泛关注。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加‘生态产品’。什么是‘生态产品’?可能有不同概念、不同定义,我个人认为‘生态产品’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舒适环境——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杨伟民说。

“生态产品”的概念让十八大代表、招商银行青岛分行营业部储蓄主管刘娟眼前一亮。“以前没有看到过这种表述,这一新提法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绿色食品,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会在周末赶到郊区农村呼吸清新的空气。”

杨伟民说,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们国家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提高,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在减弱。

他指出,过去我们定义产品,都是从生产角度定义。把树砍了,是一种劳动,树变成了产品。但把树砍了以后,它提供清新空气的重要功能损失了,清新空气这种生态产品就没有了。

“说到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杨伟民说。

生态文明崇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可否认,当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没有被完全贯彻执行,一些地区仍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不但进一步加剧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些重点水域出现水污染,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敲响了保护自然的警钟,需要我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十八大代表、长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丽娟说。

“北京7·21大雨后很多人在反思,如果我们的城市有更多空间留给水,留给森林,下了雨也不怕。”杨伟民说。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不仅要强大富裕的中国,也要建设美丽的中国;不仅要增加GDP,也要提高生活质量,拥有健康,就要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杨伟民说。

十八大代表、广西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形式的文明,要想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就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破解地方发展难题的出路所在。

十八大新华时评:“一字之变”是郑重承诺

党的十八大主题,落脚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引起大会代表热烈讨论和会外各界广泛关注。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面对国内外十分复杂的发展形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战胜了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成功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历史昭示未来。新的征程上依然会有风险挑战,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面临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就完全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字之变”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成立91年来的奋斗牺牲,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用治国理政的历史性成就践行宗旨,兑现向人民的承诺。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再上大台阶。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奋进,我们党责任更大、担子更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让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成为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过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精彩篇章。

新华微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郑重承诺

【新闻背景】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引发网民的广泛热议和殷切期盼。

网友“入江花树”: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寓意却截然不同哦。这不但意味着到那时人们的生活将有质的提高,也意味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美好前景即将实现,我们这一代赶上了!

网友“渴望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中隐含了多重意味。它说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我们已经具备了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实力;它说明我们的目标始终未变,为民谋福利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它说明我们距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又近了一步。

网友“网民的美好时代”:“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在令人太感慨无限了。要知道,现在距离2020年只有8年。而且,这次用的词是“建成”,而不是“建设”。“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一字之变的背后既是郑重承诺,更是明确昭告。翘首期盼中!

网友“我的名字叫幸福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怎么建?除了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之外,还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和行业差距,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就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全新要求。

十八大评述:从十八大看中国改革开放新征程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鲜明表达着全党的坚强信念。

“改革”是十八大报告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全文出现86次。

十八大代表在讨论报告时认为,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吹响了新号角。“中国号”巨轮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坚定有力地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这是全党的共识: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我国过去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今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改革开放。”十八大代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丁俊的一句话,道出了十八大代表的共同感受。

30多年前,小岗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星火燎原的起点。而今的小岗村又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在生产经营方面进行调整,对土地集约化、规模化进行提升。

无论是会议对国情党情的研判,还是十八大代表对社情民情的反映,“改革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的紧迫感与30多年前别无二致。

“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十八大代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陈扬勇说,改革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30多年间,从未动摇的“改革”成就了什么?

“从微观看,海南从昔日封闭、落后的边陲海岛,逐步建设成为绿色、开放的经济特区,现在正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宏伟目标迈进,拥有了博鳌亚洲论坛、金砖国家峰会的‘三亚宣言’、中非合作论坛等改革开放的重要名片。”十八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说,“30多年伟大成就证明,改革开放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未来意义。我们党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打破了西方曾认定不变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常规;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的福祉相对应,带领13亿中国人民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将国际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势与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相统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30多年间,从未停滞的“改革”昭示了什么?

十八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说,改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带来了富强美好的未来梦想。中国要想走得更快更稳更远,只能依靠改革推动。

仅仅30多年,一个国家完成了浓缩一个世纪的奋起直追,一个民族走向了梦想一个世纪的伟大复兴。

这是全党的宣示: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十八大报告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都进行了专门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巨大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十八大报告的鲜明指向,引发代表的共鸣。

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说,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部署,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

朱之鑫认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这期间我国不仅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比如,要抓住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症结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导向;要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加大社会领域改革力度,从制度安排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十八大代表、江苏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看来,当前改革最紧迫的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期待阻隔我们的‘玻璃门’‘弹簧门’尽快打开,进一步释放改革的活力。”

成绩有目共睹,挑战依然严峻。更加开放的民意表达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射改革走过“三十而立”后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课题。

十八大召开期间,媒体调查表明,十八大承载着13亿中国人民对未来福祉的期望,他们期盼十八大推进改革、带来更多公平。

“改革走到今天这一步,涉及深层次的全面的利益关系调整。当前最为急迫的改革之一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从现实来看,改革的突出矛盾是利益关系的失衡。十八大报告把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鲜明地提出来,而且赋予其很多具体的内容,使改革更具有行动意义。

就在十八大召开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年底前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酝酿8年、力求从制度源头化解矛盾焦点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终于有了时间表。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20年前,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推动中国改革汇成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20年后的此时,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表达着今天对明天的宣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这是全党的意志:科学发展观是深化改革的钥匙

十八大报告中不断出现的“改革”二字,连接着一张一张惠及民生的改革成绩单:

2009年至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3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比医改前增加了1.72亿,医保覆盖率提升到95%以上,超过预定目标5个百分点。

2010年至2012年,42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在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80多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有序展开……

数次广征民意的医改、教改方案也成为中国改革极富代表性的“孪生样本”——显示出党和政府的改革决心,凝聚起全社会的改革共识,调动起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改革的正能量。

十八大代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人民是历史的主体,30多年改革实践证明,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以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下,改革才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任何一项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中遇到的矛盾只能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去化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靠科学发展去解决。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过去十年间,从国有企业改革到事业单位改革,从金融体制改革到财税体制改革,从农村改革到社保改革,从文化体制改革到社会管理创新,每一项改革任务都面临着井喷式的诉求和多维度的考验,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勇气和智慧的考验。

“任何单项的改革都无法转动中国巨轮的引擎。”十八大代表、天津市武清区区委书记张勇说,未来十年,我们依然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改革,必须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系统配套、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对改革、发展与稳定都有积极意义。

深化改革的任务摆在期待发展的中国人面前: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重任。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们今后深化改革的一把钥匙。”十八大代表、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说。

30多年间,矢志不渝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什么?

受到海外舆论关注的“中国故事”“中国奇迹”“中国道路”等说明着一切。

然而,对于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改革仍在路上。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

前方并非一马平川,航程并非浪静波平。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强大信念,也是中国人民毫不动摇的共同意志。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宣示,也是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

穿越时空,历史清晰传递着对未来的昭示。

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作出这样的论断: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善于认识并勇于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把社会和时代推向前进。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将再次出发,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贯彻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开始新的征程。

三个倡导塑造时代精神气质

【阅读提示】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国家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当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为世界瞩目,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聚、升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共同追求。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浙江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陈伟俊代表认为,三个方面的倡导,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很好的指引。浙江日报记者俞佳友代表说,“共识”产生“合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然需要最大可能的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获得共识的基本路径就是能够将伟大实践、创新理论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后,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这次在十八大报告的文化强国建设中专门提出,令人眼前一亮。比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虽然只是四个词,却兼容并包。”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星亮说。

何星亮认为,对“富强”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的价值,更有传统的价值。“民主”、“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则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些特点在其他两组词汇中也有所体现,显示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事业紧密相连。俞佳友代表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比如“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对于这个“价值”的追求。同时,“民主”、“文明”、“和谐”这些理念与几大建设不是简单对应,而是体现了融合、贯通的意味,体现了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俞佳友说,“价值观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才能产生凝聚力。”

社会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回望30多年前,改革开放给“板结化”的社会以松动的空间,激发出社会的巨大活力,也正是以此为始,一个又一个传奇在中国大地不断生长。

10年来,社会建设从提出到完善,成为“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与问题也纷至沓来。在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社会对“共识”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

中科院院士刘丛强代表说,“如果没有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和谐,也不能保障个人的敬业、诚信。”

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来自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中国的改革始自对“自由”的尊重,从最初的“大包干”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对于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

有人说,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

刘丛强认为,今天所讲的平等,已经不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原始社会那种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道德境界极大提高基础上的平等,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那种平等,是构成法律基石意义上的平等,是需要法治来保证的平等,这个意义上的平等当然是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有着31年法院工作经历的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杨霞代表看来,公正和法治体现了对当今社会诉求的回应。

杨霞说,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公正、法治的价值同样体现在了报告对于各项建设的部署当中。在十八大报告的其它章节,专门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提出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些都是对公正的最好诠释”,杨霞说。

公民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还是个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主体,既包括政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但最主要的主体应是个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党委书记杜彩霞代表说,“三个倡导”对我们要宣传什么、弘扬什么给予了清楚、全面、正面的回答,既有针对性又立足长远。可以说,标杆树立了起来。“三个倡导”,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个人是基础,社会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李慎明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统领,并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全部和始终。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代表认为,“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具体注释,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它两个“倡导”的基础,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作为中国人,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民安民康民富民乐。

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孔祥瑞代表,是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他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做到奉献。

“人与人之间应该倡导一种爱的循环。”孔祥瑞说。他所在的团队强调爱职工、爱企业;队长爱员工、员工爱队长、员工爱企业、企业爱国家。这种爱的循环能够拉近人的心,产生无穷的动力,正是倡导友善的一种体现。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侯晶晶代表说,“友善”是最紧密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它不像敬业等职业道德那样指向特定的成人群体,而是一个各级各类学校都可以也应该重视的无涉年龄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观。

“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的根本前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说的阶段,现在就要做起来”,李慎明说。

十八大新华时评:让“创新之树”根深叶茂

党的十八大报告通篇闪耀创新的思想光辉,其中有精辟的分析,更有深刻的启迪。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大力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面向未来,要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尤其要重视化解资源、能源、土地、环境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制约。要做到这些,必须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十八大报告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分,专门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要求,强调“把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意味深远。

加强创新,解放思想是先导。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不断夺取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宝贵经验;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实践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胆破除僵化教条的思想观念,才能与时俱进地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加强创新,培养人才是关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坚决破除阻碍人才流动、抑制人才发展的制度壁垒,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加强创新,繁荣文化是保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创新的源泉。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文化发展,不但能够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和谐,而且能够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新之树”就能根深叶茂。

新华网评:文化强国提升人民“精神幸福指数”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十八大报告中,一条条有力的论述将文化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文化强国的“路线图”已然清晰。循着这条路径展望未来,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国家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有人民“精神幸福指数”的大提升。

当你和爱人牵手走进电影院享受视听盛宴时,是否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2011年电影产量达791部,国内票房超过131亿元?当你手捧一本心爱的书籍忘我阅读时,是否知道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当你行走海外意外于“洋面孔”竟纷纷说起汉语与你交流时,是否知道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仅孔子学院就已在100多个国家落户,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类似这样的图景与成绩单不胜枚举,而这些图景的背后,则是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大背景。

我们看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高潮,2009年首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次被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开始打响。特别是2011年,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充足的文化供给、多样的文化服务、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潮水涌现,提供着滋养人们心田的精神养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经济跨越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的同时,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中国人在文化领域的追求越来越呈现出高层次、多元化趋势。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从物质、精神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入手,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果实。着眼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沿着“文化强国”的路线图,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必将大放异彩,并为我们每一个人共沐和共享。

新华社评论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奋斗

──写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前夕

人民的期待在这里汇集,世界的目光在这里聚焦。连日来,肩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重托的2000多名党的十八大代表共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计,共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蓝图。代表们围绕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大会报告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共识在会场内外的民主交流中不断扩大,力量在举国上下的团结气氛中不断凝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华民族的未来正呈现出无比广阔的美好前景。

旗帜指引方向,道路关乎未来。出席十八大会议的代表们对此有着坚定的信念: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凝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只有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突破发展瓶颈、破解改革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才能确保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年发展的宝贵经验昭示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挑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八大报告总揽全局、高屋建瓴的战略判断,吹响了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进军号角,谋划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为我们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树立了坚定信心。

历史由人民创造,奋进由党来引领。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镌刻在旗帜上的中国共产党,用鲜血、汗水和智慧赢得了人民的信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回应社会关切,坚决维护人民利益,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原因。新时期、新任务、新挑战,如何破解“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考验党的执政能力,检验党的领导水平。

无论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还是“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无论是“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还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十八大报告强调的一系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和直面难题、深化改革的勇气智慧。执政兴国,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

团结带领13亿人民,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宏伟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再次开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必将以其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载入史册。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更为精彩的辉煌篇章。

让我们高举旗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十八大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境界,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一代文学偶像王小波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美剧《破产姐妹》的女主角之一Max说:我表现得我不喜欢一切事物,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得到我想要的。

这两句,大抵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了。

明明生活比以前好了,却越来越不快乐。

不快乐,因为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衰老,身体、心理、整个世界都在变老,无法抗拒,无可逆转。人类其实是一种很无能的生物,心比天高,想要和鱼一样能在水底生活,于是发明了潜水艇之类的东西;想要和雄鹰一样在天空翱翔,于是发明了飞机。但发明了这些东西后,我们还是会欲求不满。欲望是用来满足的,欲望是需要满足的,问题是,欲望是永远没法满足的。

一旦欲望的增生远远快于能力的提升,欲望把能力远远甩在后面,人就会察觉自己的无能,然后变得失望、愤怒、痛苦。这种种情绪加起来,就是日积月累的不开心。

因为生活品质在提高,人的欲望也在提高,可怕的是欲望增生速度远远快于生活品质提高的比例。所以,生活比以前好了,人却越来越不开心了。

Max这句话,其实是在赤裸裸地表达欲望。“我想要的”就是欲望;“我能要的”就是生活,就是实际。Max永远在创业,永远在失败;总是谈恋爱,总是遇到渣男。渴望钱财、渴望爱,越是渴望,越是失望,越是不开心。她的人生,活脱脱就是一部屡战屡败的失败史书。

你说Max 的生活有一点点在变好吗,其实有啊,只是,欲望会膨胀,把开心的空间挤占、蚕食了。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永远没法快乐起来了,这是个悲伤的结论。

但是,人,无论智慧或愚蠢,都是有欲望的,只不过智慧的人懂得抑制欲望,懂得找办法让欲望不长大,而愚蠢的人只会一边不开心,一边放任欲望膨胀而已。

并不是没有快乐的人。钱钟书夫妇,在文革中受尽耻辱和伤害,在文革后依然开开心心做自己的事。我看到他们夫妇的照片,永远是一副笑着的模样。其实钱钟书是个很刻薄的人,我记得他曾讽刺过林徽因去日本割双眼皮,嘲笑她的审美被绑架了。但回到生活中,不求名,不求利,只求能一家人好好生活,能做自己的事,写想写的文章,欲望止于此,快乐从此开始。

本宝宝不开心!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抱怨生活没意思,一点都不快乐。

从实际生活中找找原因,我觉得很容易找到答案。

从现在的农村来说,许多家庭收入都翻了翻。然而为了家人过得更好,为了家庭生活条件更富足,他们外出谋生计,去大城市打工去工作,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家里缺少了温暖,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老人体会不到儿女的关心,这个家变得不完整,变得缺少爱,在外打拼的他们没有家人的问候,陌生而又冷清,的确,钱是越挣越多,然而在钱背后牺牲的是家人之间的关系,金钱似乎地位很高,它比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更重要,或许这金钱冷冰冰的,毫无温度!这样的日子恐怕怎么过都不会开心吧,钱挣再多也弥补不了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光,有家人陪伴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很多人越来越不快乐,因为他们成为金钱的奴隶,他们生活缺少了温度。

从现在的城市来看,每天每个人都过着快节奏快步伐的生活,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事忙碌着,生活确实越来越好    但是每天单调乏味的生活缺乏乐趣,人们又缺乏沟通,一个楼层的邻居住了一年多却不认识,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而变得冷漠淡然,很多人越来越不快乐,他们成为生活的奴隶,他们的生活缺乏真心沟通交流。

生活其实是有感情的,你用心对它,真诚,友善的对它,它也会还你一片美好。年轻人不再做低头族,人与人之间多一些沟通,多一些交流,多一份真诚,少一点算计,少一点勾心斗角,少一点仇恨,钱,不用太多,够花就足矣,如果你成为金钱的奴隶,那么你永远不会真正的开心起来。

       现如今国民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也越来越好,但是在最新的幸福调查当中发现,现代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低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在生活富足的人却觉得过得并不幸福呢?在本人的感觉上,我认为是一下几点的原因。

  • 网络的发达将人给隔离了开来

 现在是一个大互联网的时代,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够被互联网联系起来,可能我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面,但是我们都是生活在互联网上的人。这是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变得不再喜欢在现实当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可能我们在网络上相谈甚欢,聊到天南海北,感觉双方就是那种伯乐与千里马的那种程度,然而一旦到了现实当中,立马就感觉得到不适应,见了面就说不出话来了。这不仅仅是个别存在的现象,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本人在小的时候网络还是不够普及的,而且也生活在农村,所以每天的娱乐项目就是叫上别的小伙伴一起出去玩耍,一回忆起来觉得那个时候是那么的美好,相对现在来说,在那个时候人是比较幸福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非常的丰富,不被互联网所牵制,就时那种在现实中摸得着的那种感情,这是幸福的一点。

  • 二、物质的上升使得追求变少

 “全民奔小康”这是我们伟大的邓爷爷在1979年所提出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的越来越好,其所追求的东西也就变的少了起来。有一句过年时说的话叫做“穿新衣,戴新帽。”这个在原来的时候确实也算是过年的一种习俗,然而到了现代人们不需要在等到过年,在平时一样的可以购置新的衣裳。为什么我们对过年没有了那一种渴望的感觉了呢?道理也和这个一样,因为我们对于新年的那种物质上的期盼已经没有了,就感觉到过年也只是挂了个名号,和平日也没什么两样。我们原来的那种快乐也都以消失不见。

 增长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收入,房价、物价,还有各种教育、医疗’这种东西的价格也在一路飞涨,同时这也对我们当代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在房子上,在原来想要购置一套房不能说轻松,但还是能够承受的起的,但是到了现在,面对高额的房价像我这种90后真是倍感压力。由于本身家庭不是多么的富裕,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钱用来购房还真的办不到,这个时候怎么也感觉不到快乐了吧。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放宽我们的心态,不要别这些不好的东西所影响了心情,只有时刻的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态幸运女神才会降临到你的头上来,要努力开心的过好每一天啊。

现当今社会,有钱人越来越多,可是高兴的人是越来越少,很多人都会这样,问原因何在,其实应该是在赚钱的时候有很少的开心,把所有心思都投在工作中,忘记了开心,总之,为了拼命工作,牺牲了一切,我觉得不值,等赚到钱了,富了就不开心了,所以,人是一个多情的动物,很难去判断一个人,所以,是艰难的。

生活是残酷的,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东西需要,可是越是没有的越是你需要的,人是不知足的动物,不管得到的是多少,人都不会知足,想的越多,想得到的就越多,所以,才不会感到幸福,尤其是在大城市,一线城市里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一个人的需求就会增多,所以,就会出现很多原因,都是每一个人需要面对的,挺艰难的问题的事情,所以说并不是容易的问题。

其实,人呢,最需要的就是开心,如果没有开心都不如死了,人呢开心就好,只要开心就可以了,这就是最需要的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开心快乐的去生活,一生一世开心快乐,做好自己,这就是重要的,所以说是重要的问题。

生活好了,不开心了,这就是当今富人面对的问题,所以,在自己的人生中要找到快乐,不要一味地只为工作,工作不是全部,快乐才是主要的,意味着的才是主要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注意这一点的。


· 超过1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经济水平也逐渐在提高。再也不是那个穷的连饭都吃不饱,每天饿肚子的时候了,再也不是那个每天穿不暖,买不起新衣服,衣服破了要补补贴贴一直穿的时候了,再也不是那个没有娱乐的东西,每天一大伙人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看的时候了。

现在的生活水平虽然较之前是很高了,可是会发现人们并没有过的很开心。假如你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你会因为你的生意你的收入要去没日没夜的去应酬,去和投资方不停的谈合作,整天喝个稀拉烂醉的,很晚才到家,这样和家人在一起呆的时间就会很短了,有很少的时间来陪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就这样渐渐地,家人之间可能就会产生很多的误会和不快乐,就算有再多的钱,和睦的家庭是买不来的。

现在生活好了,出现了很多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如果这个富翁是个老人的话,他的孩子们会觊觎他的财产,想着哪天万一发生什么意外的话,到分财产的时候谁都不会让着谁,好多本来关系很好的兄弟姐妹,在分财产的问题上闹什么纠纷什么的,谁也不让谁,每天吵吵嚷嚷的,严重的话没准儿还会闹上法庭打官司什么的,这种事情真的是太可笑了。

像这种类似的事情还会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就是生活好了有钱了烧的,不闹点儿事不痛快,心里难受。我觉得要是这样不仅不享受现在这富裕的生活,那倒还不如之前那种没钱却安心的生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我们常听说”道”,道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博大精深,而这里说的道,是指“人间大道”,是指决定人类世界运行方式的物质与精神协调运动的客观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共产主义的内涵,因为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就是要达到“高度丰富的物质”与“高度文明的精神”所构成的幸福境界。共产主义就是人类世界共同追求的人间大道。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在东方文化已经败坏不治,西方文化也是败相显露的时候提出来的,他从剩余价值中看到西方文化被资本腐蚀的本质缺陷,认识到西方文化并不是人类最好的文化,所以他在《资本论》中揭示西方文化必然会衰败的结局,提出了创建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资本剥削的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力还不发达,工业生产靠延长工时不加薪和克扣工资来降低生产成本,剥夺工人的剩余价值非常明显。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科学技术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发达的科技知识使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再以工人的血汗为代价,而是通过产品的批量、质量、科技含量和时间运筹等因素形成的价格差来实现。人才竞争使资本家放弃了剥夺劳动力价值的方式,把目光放在用科学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上。可以说,现代资本主义已经自动消除了剥削现象,充分尊重劳动力价值。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没有剥削因素,这是马克思当初未能认识到的。 
    资本社会比封建社会优越之处,在于它把社会价值从过去向王公大臣聚集,改变为用资本来实现人人享有聚集财富机会的经济机制,这是价值分配上的进步。但是,到了后期这种经济机制也显露出了它的缺限:贫富差距拉大,出现了新的价值分配问题:资本在运动中自然形成的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聚集,与封建制度一样形成少数人享受财富和特权,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呈现出价值分配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是造成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也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资本运动自然产生的不公平比封建特权产生的不公平有很大的进步,主要在于人人都有机会在资本运动中聚集财富,但是这种机会也形成了对人心和人性的巨大破坏性引力,造成私欲膨胀,人心败坏,社会问题因此而层出不穷。所以,资本社会并不是一种善良的社会,对人性的破坏力很大,人类社会在资本运动的机制中疲于争夺,并不幸福。 
    资本主义社会的败坏主要表现在精神上的无聊和物质上的疯狂,原因就在于资本运动对财富的分配是纯物质性的,缺乏道德的因素,导致道德意识屈从于物质运动,从太极来说,这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失衡。东方文化精神上的修心养性与西方文化物质上的生产方式,正好是精神与物质的对应,共产主义就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精神与物质相互均衡作用的社会运动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社会价值在人心的高境界中大都变为公益价值,有需求就取用,无需求不多拿,精神的高尚与物质的光华相映成彰,人们的生活安祥而幸福。 
    共产主义是建立在高境界之上的现实人类社会,东方文化提供了精神建设的方式,西方文化提供了物质建设的方式,共产主义则是将两种建设方式有机融合,从而创建人类社会的新文化和新机制。因此,共产主义的本质不是政治性的社会革命,而是文化性的社会建设,是人类共同的建设事业。现在,资本运动已经使人类社会具备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建设能力,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使人类具备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精神建设能力,因而全世界人民共同实践和实现共产主义已经是呼之欲出之势。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将东方传统文化的修心养性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生产方式结合起来。为此,必须先搞清楚“共产”的含义。“共产”是“共用财产”的意思,不是“共有财产”的意思。
   “共用”不是“共有”,没有“所有”概念。在财产“共用”的社会,没有所有权的意识,生产物与自然物一样,都是共用的,不存在所有和归属的问题。比如村子面前的一条河,是共用之物,谁想用就去用,并不归属于村民所有,村外的人也可以享用。这就是“共用”概念,没有“共同所有”之义。共产主义社会是财产共用的社会。
    人类的财产能不能实现“共用”?能,但是必须首先破除人类的“所有”意识,同时提高人类的思想境界。没有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就不可能实现社会财产的共用;有了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就能自然实现社会财产的共用。 
    在一个思想境界极其高尚的社会,生产和管理既是生存的手段,也是生活的方式,更是生活的乐趣,参加生产和管理都是义务劳动,没有资本、没有分配、没有权益,劳动成果都是共用的,人们享受劳动成果与享受自然风光没有区别。在思想境界极其高尚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没有占有欲望,“个人独自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大家共同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境界,离不开环境条件。人与人是互为条件、互为环境的,只有人人共同幸福才是真实永恒的幸福。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共同幸福的社会。
    “共产”的含义包含着物质和精神的协调关系,包含了物质与精神圆融运动的机制。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找到物质与精神之间相互协调作用而产生的社会运动机制,这正好就是太极的基本原理。这样,共产主义与太极原理联系起来了,太极原理是实践共产主义可借助的思维启示和思想智慧。 

    人类思想史上发生过两个重大事件:佛教思想在古印度产生,传到中国扎下根后却在印度消失了;共产主义在欧洲诞生,引进中国扎下根后也在欧洲消失了。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不是,其中有着深刻的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这两大思想都是冲着中华文化中的太极而来的!
    佛教文化展示和建立了人类精神境界的深邃性,思维功力极强,但是具有重精神轻物质的特征,是唯心思想系统。中华文化展示和建立了人类对物性运动的认识系统,物性虽然不是物质,但是也属于唯物思想系统。佛教传入中国扎根,是唯心文化与唯物文化的自然结合,是人类文化自我完善的历史运动成果。这种结合正是暗合太极原理,是人类文化的太极运动的表现。
    共产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心的欧洲诞生,一是因为欧洲有物质文化,特别是有指导物质发展的科学技术理论;二是表明太极是全人类的,不只是东方文化要求物质与精神俱全,全人类的文化都要求物质与精神俱全。共产主义是科学的社会理论,但是马克思在提出共产主义时,没有解决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由于受到西方物质文化的思想局限,他在论述共产主义时,整体思想是重物质轻精神的,把精神附属于物质,忽视了精神的独立性。这一思想缺陷,决定了共产主义需要到中国的“道德文化”和“大同文化”的文化环境中发育成长,用太极原理加以完善,并用太极原理把共产主义的内涵显示出来。
    佛教为什么在印度消失?因为佛教的思想是绝对精神至上的,没有物质的内涵,而中华道学和儒学是物性思想,含有物质内涵。绝对精神的追求没有物质的支撑,时间长了就会陷入思想虚空境界,使修炼者难以理解和难以达到彼岸。佛教就是因此而在印度消失的。
    共产主义为什么在欧洲消失?道理很简单:思维方式不合。在西方文化中,人们的思维只在物质空间中,精神没有独立的空间,是附属于物质的。所以,西方文化思维不可能理解物质与精神的运动机制。 没有精神内涵和精神境界,共产主义的内涵在欧洲就不可能被真正认识,而且会被极端物质思维排挤。在以物质文化为特征的西方文化及思维中,对共产主义的论述也不可能完整,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常常因为不能自圆其说而不能深入人心。失去人心和文化的支持,也就失去了共产主义成长的思想土壤。

    文化是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反映,人对物质与精神的和谐追求是文化的昌盛,人对物质或精神的极端追求是文化的溃烂。在现实中,西方物质文化产生的以物质力量说话的政治疯狂,导致恐怖主义与之对抗,这是文化败坏到极点的症状。人类必须重新定义文化的内涵,重新调整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认识,从物质文化的巨大阴影和巨大误导中走出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人类的危害。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两肩担道义”的。 
    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共产主义宗旨,尽管时事艰难,仍然不忘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仍然不忘记在学习西方“以法治国”思想的同时,推行东方“以德治国”的思想。这些都是在做着“物质与精神均衡发展”的事,都是在暗合太极原理。中国共产党全力发展中华民族经济,是在补物质文化发展的课,是在完善中华文化的思维。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加入世贸;欧洲国家建立经济共同体,实现统一的欧元货币流通机制,这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说明世界性的“经济大同”正在形成,由“经济大同”带动“文化大同”,再由“文化大同”带动“政治大同”,最终的发展方向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世界大同”。 
    人类文化极度败坏之时,正是实践共产主义之时,因为人类已经被破败糜烂的旧文化搞得很痛苦了,开始寻求创建新文化,此时必将欣然接受物质与精神和谐发展的共产主义文化,必将欣然接受深刻无比的太极原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中国古圣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忍辱负重,就是为了担当起拯救人类于危难之中的历史重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发达人类毁灭越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