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北大青鸟怎么样啊?有去过的吗?具体说说

河北天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软件开发、软件外包、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及职业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被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科学技术厅联合评选为河北省优秀服务外包企业。公司成立以来与东软集团、北京软通动力集团、百度等多家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五个方面: 一、软件开发:目前已和200多家软件企业签约合作,为企业提供软件开发业务,类目涉及OA管理系统、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CRM客户管理系统、SL会员商城、微信平台的二次开发、阅卷系统、中学家校通、大学的校园一卡通等。 二、服务外包:公司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河北省医疗器械、橡胶、丝网、玻璃钢、皮草等支柱产业向互联网转型提供整体网络营销解决方案,并与100余家企业签订了全网营销推广方案。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为产品占领市场、提升区域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创新创业:公司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在校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立了完善的项目评审、辅导、孵化的体系。目前我们公司有5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四、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已成为发展趋势,公司加盟的中国供销海外购,是中华供销总社发起成立的跨境电商平台,平台卖的国外商品,都是免税商品,由海关直接发货,比其他的平台优惠10%。 五、职业教育: 公司发挥管理和资源优势,与多所高职、中职类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开展了软件技术、电子商务两个方向的专业共建合作,并且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学,着重本着“不花钱、上大学、保就业、拿高薪”的特色实施人才培养。 公司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致力于吸引和培养21世纪的IT和管理人才,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公司目前已有10余所校企合作单位,公司业务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快速递增发展,诚邀各界精英有识之士加盟合作!

河北天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不含培训);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批发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衡水市桃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河北天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

任职要求: 1、大专及以上学历,有...

岗位职责:1、接待顾客的咨询,了解顾客的...

技能要求: 二级厨师以上 任职资...

岗位职责: 1、去高中或中专学校进行校...

任职资格:1、大专以上学历;2、普通话标...

岗位职责: 1、主要负责Java课...

岗位职责:1、主要负责Java课程培训工...

任职资格: 1、大专以上学历; 2、普...

任职资格: 1、大专以上学历; 2、普...

岗位职责:1、主要负责Java课程培训工...

去河北天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怎么走?上图中的红点是河北天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衡水的具体位置标注,您可以拖动,双击放大缩小地图

本页是 [河北天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在顺企网衡水黄页的介绍页,如果您是负责人并希望管理这家公司, 认领该企业后可以删除广告,或者信息有误需要纠正或者删除或者您是负责人并希望管理这家公司,请 [ ],您认领该企业后可以获取管理权限,发布供求信息,带来咨询订单,而且页面会移除广告。

走进河北衡水市武强县周窝村,人们多会忽略这个乡土味浓厚的名字,因为眼前满是“文艺范儿”:干净整洁的村道笔直通畅,路旁树木宛如绿廊,树荫下点缀着吉他、小提琴等乐器造型雕塑;街边的垃圾桶上、花圃的围栏上描着琴键,农家小院外墙上画着音符;街道转角还能看到音乐主题鲜明的咖啡馆、文创小店。

这个冀中平原上人口不足千人的普通小村,为啥拥有这样的文艺气质?60岁的周窝村村民贾俊肖见证了小村的变化。

“1982年,我嫁到周窝村时,大部分人都在种地。”看起来就是个普通农妇的贾俊肖,近几年有个雅好——吹萨克斯,还跟着村里的农民乐队一起演出。说起这事,她腼腆地一笑:“做了一辈子乐器,到老了自己也玩起来了。”

贾俊肖与音乐结缘,还得从1989年村里办起乐器配件厂说起。那年,在天津管乐厂制作零配件的武强人陈学孔回到家乡,想自己开个乐器配件厂。也是那时,周窝村水暖管配件厂负责人周国芳因市场竞争激烈,正在谋划转型发展新项目。

一个有技术、有想法,一个有厂房、有设备,陈学孔与周国芳谈到了一起。1989年夏天,武强县通达乐器厂挂牌成立。短短两三年时间,这个乡村小厂从做配件发展到生产第一支单簧管,手握锄头的农民也能做出西洋乐器,这成为当地一件新鲜事。

贾俊肖、范玉泉夫妇跟村里很多人一样,成为乐器厂工人。“以前从没见过乐器,第一次看到配件时,都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在工厂技术师傅手把手传授下,范玉泉逐渐成为乐器制作技术能手,退休后还被返聘。现在,老两口每年的退休金和工资加起来有八九万元,日子过得很幸福。

经过几十年发展,从制作配件到生产成品,从给大厂代工到自创品牌,当年的通达乐器厂已更名为金音乐器集团,可以生产木管、铜管、提琴、吉他等多系列100多种规格的乐器产品,产能达到年产各类西洋管乐器100多万支,其中85%以上的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金音乐器集团带动下,武强县目前有乐器生产及加工配套企业近百家,文化创意小微企业百余家,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带动了周边贫困村贫困户脱贫。

面对这样的成绩,周窝人并没有止步,开始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2012年,武强县依托乐器产业优势,引进北京璐德文化公司,改造周窝村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并按照“一门一景、一户一品、体现灵性、各具特色”原则,包装改造具有创意特色的民宿、咖啡屋、乐器体验馆等院落近百套,并新建了周窝音乐体验中心、世界乐器博物馆等场馆及24套高端民宿,将周窝村全力打造为集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于一体的特色音乐小镇。

“一个普通小村庄里,坐落着全国最大的西洋管乐器生产企业,如果能实现从乐器制作到乐器产业的转型提升,这里将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音乐小镇。”周窝音乐小镇创始人董玉戈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根据周窝的优势,她梳理出与乐器生产相关联的产业发展链条,定位在3个关键词上:音乐文化、教育产业、文旅文创。

为此,周窝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由单一从事乐器生产,转向从事音乐教育培训、音乐体验创作、音乐节目制作、音乐纪念品开发、音乐演艺活动、音乐休闲养生等多种业态。几年时间,周窝村吸引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过亿元,昔日的乐器工厂延展成为独特的音乐小镇。

2018年,周窝音乐小镇引进北大青鸟文化产业集团,合力打造青鸟璐德国际音乐教育产业园。小镇每年投资1000余万元,扶持音乐人创作、大学生创业、演奏家研学交流,打造了小提琴体验工坊、DIY吉他制作等多个创客孵化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青年人低成本进入周窝音乐小镇创新创业。

“音乐不仅增加了大家的收入,还开拓了村民的视野。旺季时,村里每天都有几千名游客。”周窝村党支部书记周其海告诉记者,如今的周窝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人人参与音乐产业,人人爱好音乐艺术,人人享受音乐红利。

在小镇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因为音乐,任何冷僻之地,都可以繁花似锦。”周窝村,这个传统的小村庄,已然成为音乐繁华之地。(经济日报 记者 陈发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北大青鸟还是八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