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大学生活是怎样的?

01、接受没朋友的现实,一个人去厕所,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课。

02、除了室友们,你甚至都叫不出班上其他同学的名字。

03、每天傍晚,在大学门口都会停着几辆好车,车前盖上放着一瓶红牛、脉动或者冰红茶,不管是多豪的车,这水,妹子都千万别拿。

04、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是:前十六周都在用温水泡脚,最后两周端起洗脚水,一口闷。

05、大一的妹子脱单率是最高的,因为在大学人群里很多被挑剩下的学长们,而懵懂的大一妹子需要学长的帮忙,来适应大学生活的这段时间,所以容易完成脱单指标。

99%的人都会后悔自己选错专业了,但这不是你躺着宿舍追剧的理由。

07、室友只是室友,千万别当朋友。室友四年的关系会不断地变化,大一是互相客套,大二是忍气吞声,大三是彼此看不惯,大四只剩下冷漠了。如果四年下来你们的关系一直很友好,那真的是不容易了。

08、给室友带零食和水回来,一定要记得让她们给你钱,不要觉得几块钱不给就算了,第一次你不要,之后你就再也没法要了,第一次她们不给,也别指望她们之后会突然良心发现给你。

09、要跟努力上进、有规划的同学做朋友。

10、如果室友们同意,你还可以养宠物。

11、经常会做没有脑子的廉价劳动力,要交钱的兼职不要信,一定要选能够对你能力,就业有帮助的,例如,家教,兼职翻译,舞蹈声乐老师等。

大学不是你想逃课就能逃课的,老师会点名,会记平时分,如果你还在乎这些,那么大学生活对你来说,还是要花费很多心血精力的。不过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复习拖多晚。只要胆够大,天天都是放假,对于混的同学来说,大学才是真正地轻松。

13、老师不会管你上课睡觉、逃课,也不会管你逃了几节课,他们基本上上完了课就走,也不会记得你的面容,也对不上你的名字。

14、大学真的很大,一天都逛不完,你有很多地方都不去过。

15、恩爱甜蜜的情侣随处可见,联谊、聚餐这些活动都是非常频繁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比赛,你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去参加。

16、参加一两个社团,每一个都足够自己忙成狗,学习和看书看剧成为了一种奢侈的事情。

大学是个美颜的地方啊,女大十八变,人变漂亮了,长相的变化从照片中就可以看出来了。

18、每次去图书馆都很难找到座位。很多人一大早就来占座位,把书摊开,水杯一放,各种文具摆好,然后打开手机。

知子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启发,欢迎关注、点赞,听说关注点赞我的,能力和收入都嗖嗖涨呢!

知子,90后自由撰稿人,分享自媒体赚钱与成长干货,陪你一起慢慢向上。

  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大学的内容为你科普大学生活的大概面貌,具体的还需等你自身去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

  大学,校园生活【1】

  上大学了,就不能还当自己是个孩子。

  再也不会有那样一个你每次上课都看得见的同桌;再也不会有那样一个只要盯着你就让你心惊肉跳的老师;再也不会有那样一群朝夕相处,意气相投的同学。

  只是莫名间地成长,就再也没有在课本上涂鸦的兴致,没了课堂上讲小话看小说的乐趣,也没了给老师暗地里取外号的小乐。

  阴霾天空下的沥沥小雨,也激不起一丝伤感的情怀;蓝色天空里的明媚阳光,也扬不动那份不知如何珍惜时间而感叹时光流逝的黯然;在日出日落花开花谢的岁月里,这份不太懂的成熟,使得自己能没心没肺又淡定如水接受每天的生活都在毫无意义的无聊里落幕,只假装是在经历一段成长必经的时段。

  于是,上了大学,还可以放纵自己在无聊的游戏里耗费时光,当做放松生活;

  上了大学,还能容忍自己保持低效的学习能力,总以为还有时间有心力来培养;

  上了大学,还会保持做事想动又不敢动的踌躇,假装这是谨慎思考理性决断的前奏;

  上了大学,还是会做许多详尽的貌似有可行性的各类计划,然后又让其随时间的流逝而变的没了意义;

  上了大学,还抱着那份对生活的幻想,总以为自己可以改变身边的世界;

  上了大学,还有着超强的自我中心感,对他人不是无视就是爱理不理;

  上了大学,还当自己是小屁孩呢?

  混过大一后,终于感悟到,肆意妄为的生活确实会过得轻松休闲,可如此茫然的生活也终究让人在面对未来时无所适从。

  有序上进才是生活的王道,于是觉得需要总结贯穿大学的几个生活重点,给不远将来的生活一个可参考的凭据。

  无论对大学抱着怎样的态度,学业都是整个大学阶段重中之重,也是上大学的终极意义。

  大学的学业,其实可以分为几大模块:

  必修的专业课程,这个毕竟是以后安身立命的资本,无论喜欢与否,拼死拼活那也得全部掌握,容不得马虎;

  应该贮备的知识,在专业知识以外,也得扩充自己的知识涵盖量,像社会学,心理学,电子信息技术类,经济管理学,形式与政策等等都要有所了解;

  需要培养的能力,除了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外,还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诸如自我控制,统筹规划和逻辑思维等等能力。

  从发展层面来说,拥有能力远比掌握知识有用的多;

  个人的成熟度,完成由男生向纯爷们的成长转变。

  这也是大学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不能等到大学毕业后还显得那么幼稚。

  对社会上的态势要有足够理智的有一定深度的认识,能恰当处理人际关系。

  上述这些都是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困难的事,远不是一时的决断或者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完成这些的难度,要有坚定的决心详尽的执行计划和果断的执行力度。

  在生活里,友情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般来讲,朋友都是越多越好。

  在大学校园里,由于和一群有相同地位,做着相同事情的人生活在相同的地方,所以有着绝佳的交友机会。

  但就现实情况看来,这样的机会并不被看好,尤其当熟悉校园生活后。

  似乎对学校越是熟悉对社交就越是冷淡,有点莫名其妙。

  貌似校园交友终究是走向了功利化路线,对那些无助于自身发展的人都逐步冷处理了。

  其实真正说来,想在大学校园里找到真实的友谊远不是那么简单的,毕竟大家的思维都不再纯粹。

  或者说,上大学后,真正的友谊,就只能像爱情一样只能靠机遇来获取,花心力来维护,用时间来经营了。

  仅就认识的人而言,除去室友不说,想在班级里发展深入的友情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事,对男性,那得满足意气相投的条件,否则提不起兴趣,对女性吧,容易变味,特别是单身的,所以在校园里要发展可交往一生的朋友,还得顺其自然吧。

  从未来的职业发展角度来说,上大学有必要建立人际关系网。

  虽然关系网这玩意听起来就不舒服,但怎么说,在当前社会状况下关系网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

  这无关乎道德,只能算是采集资源物尽其用罢了。

  在面对未来时,凡是有利于未来发展的都要矢志不渝的追寻,凡是有利于未来生活顺利的都要坚持不懈的开拓,这样才能开创未来。

  虽说已经是大学生了,貌似知道了很多东西,可真正想说清什么是爱情,还真有点无处着手。

  或许爱情,既不会是武侠剧里那样优柔缠绵,也不会是唯美剧里那么镜花水月,更不会是肥皂剧里东拉西扯胡搞一气。

  所谓爱情,更像是在沥沥的雨中共享一把伞的温暖,像是在闹市街头牵着手的浪漫,像是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关怀。

  可能爱情,只是面对异性人群时,你始终愿意聚焦某点的情致,只是经常在无意中就会想起某人的感动,只是总想知道其喜怒哀乐的那种心情。

  心有所系,情有所牵,这就是爱情吧。

  在大学生活里,拥有一份爱情,意味着什么呢?可以完全无视寝室里某些有女朋友的装逼男的撩拨与挑衅;可以在生活圈里面对异性朋友纵横捭阖收放自如;

  可以以俯视的目光回味曾今光棍的生活同时扫视那些依旧光棍的人……这些都是浮云,真的有了一份爱情,可能“发呆”可称作“思念”,装逼也是种浪漫,偶尔犯贱也当是一种生活情趣了。

  正经的说,其实对以理性指导生活,以感性实践生活的人而言,爱情的意义可能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心理成长的影响上。

  拥有爱情,意味着再也不能无止境的堕落下去,不能再畏缩不前幼稚下去,不能再一直沉寂,漠视未来;背负爱情,标志着人生路上多了份责任,生活里多了份牵挂,

  而未来也多了份期待;享有爱情,于是心灵会在幸福与烦恼间徘徊,于是神经会在浪漫与经济间纠结,而那种对恋人的眷恋中夹杂的不爽之情,也始终让人难以释怀吧。

  更现实点说,有了爱情,就不能想通宵游戏就通宵游戏了,不能想花光钱就花光钱了,不能想去哪就了然一声去哪了--毕竟有个人要牵挂;不能无视身边的一切只走自己的道路,

  不能藐视生活的美好只管自己的无聊,不能扫视周遭对神马都漠不关心--毕竟有个人要想念;不能太自恋,不能太自傲,不能太自私--毕竟有个人要关心。

  有个女友,那就想牵人手就牵人手,想拥抱看看周围环境就能拥抱,想亲吻,呃,这个视情况而定。

  似乎对身处大学阶段的男性来说,找女朋友更像是采用一种空手套白狼的把戏。

  毕竟就大众情况而言,上大学年龄段的男人一般处于人生里最废材的阶段,没钱没势没地位,拿得出手的也就尚在建设中的.未来。

  可对女生而言,双十年华或许是她们一生中最美的时光。

  可能也正是这种自身价值的不平等造就校园里男追女的主流现象。

  可当真发现有喜欢的人时,那份激动的心情绝对可以冲破任何心理枷锁,充血的大脑会全力把握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这时的心理估计有变身的奥特曼那样强大。

  综合来讲,校园爱情,并没有绝对的障碍,只要愿意去追寻,没什么会是注定不可能的。

  总结而说,在大学里,很多浪漫的东西在现实生活里都会遥不可及,曾经的想象也会与现实相距很远,但爱情,作为大学里最为唯美的生活片段,必须有!获取爱情,依赖机遇和勇气;经营爱情,凭借耐心和智慧。

  牵手在香樟树下漫步的场景,相信会是大学生活里最动心的回忆。

  生活很简单,简单到你随便坐在哪发一天呆,也是一种生活;生活又挺复杂,复杂到你即使一天完成工作任务看了本书还看了场电影还有接了应酬和老友小聚,都不知道这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在明亮的教室里凝望窗外,在安静的图书馆里眺望云边,在热闹的宿舍里仰视屋顶,在阳光铺满的操场上看着人影,在树下的道路上巡视身形,在清脆的草地上仰望天空,在高耸的楼顶上俯视大地,在弥漫的月色里漫步校园,在寂静的山岭里感叹生活。

  生活不是小说,没什么可以预先设定。

  面对未来,只是紧抱着内心的坚持,开放生活情趣,尽享闲适心情,耗费无聊时光,静待青春的散场。

  大学生活该怎么过【2】

  2005年的钟声已经鸣过,新一年的步伐正在迈动,再有短短的几个月就要收拾行李离开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校园了。

  现在应该忙着摆地摊,卖考研的、英语的各类书籍以及其他带不走的乱七八糟的物品,有的还在忙于联系工作。

  于是有机会跟好多学弟学妹们聊天,感觉自己只不过老了一届,却已经成熟许多。

  借这里,根据我自己及周围同学的四年生活的得失总结一下,大学生活该怎么过,也算尽一个学长的职责吧。

  进大学后,明显会有点失落感,总觉得大学,哦!大学就是这个样子?哪怕是再好的学校,身在其中也感觉不出她的好来……这个很正常的,大学说白了就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校哪怕再不堪,其实也不影响真正爱学习的人的。

  空虚,也是进大学后很常见的症状,日子一下从中学时代如上弦箭般的紧张沦落到无拘束的生活,人就很容易变得慵懒,所以对于刚进大学的同学,你的目标就要先定下来,没有目标的日子是盲目的。

  四年后的路你决定怎样走?其实无外乎两条 :就业和升学

  而无论选择工作还是考研,你都得逐步地积攒自己的资本,以便在将来的就职竞争或是研究生考试中击败对手。

  英语和计算机能学多好就学多好,尽力而为,不要做新时代的文盲。

  其实,整个大学也就是个一直学英语的过程,最好的步骤是大二就将四级过掉,因为四级这东西,好象有诅咒的,越考越难过,所以,一次过了也就算了,省得费心,毕竟这玩意与毕业拿学位是挂钩的。

  六级是四级的升级版,有能力的也是要过就早过掉,反正迟早都要过(研究生的学位是跟六级挂钩的)。

  计算机呢,虽然国家或者地方的等级证书令很多人不屑说没多大用处,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有点用的,毕竟,在都说二级、三级好过、大家都有的情况下,你却没有,不是更证明你次说不过去了么?

  两课,也就是马克思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课,超级枯燥,一般是要睡觉的,但如果你要考研的话,这些还非得学,而且都是必修课,主学分,

  所以呢,还是应该听一下的,至少要听懂,你想想,你在学的时候就听明白,比考研的时候,再重新啃要容易多了,不过,我就是去年7月才开始啃,呵呵。

  有意愿,有时间的(其实主要是意愿,时间多的是),可以学个二专,也就是第二专业,或者辅修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赚点学分。

  自考就不要参加了,那么多门课,也没多大用处,感觉有点浪费时间。

  二外,也可以尝试一下,成天学英语也够麻烦乏味的,学点其他的可以调济一下生活。

  比如日语、法语……当兴趣娱乐一下,学得好点的,不免大胆地参加一下它们的等级考试,哪怕拿个最低等的证书也是不错的。

  逃课?如果学校不查、老师不点名的话,我相信逃课的人会很多.(其实现在已经够多了)。

  那既然担心逃课被抓到,我们就不如装乖呆在教室里.能否听讲.细听君便.因为,有些课程的确是很枯燥,很无聊的.有些人是喜欢上课听讲,而有些人是喜欢课后自习的,

  所以不听课并不代表不学习,那些利用课后时间来自习的方法同样值得提倡,要知道我们的课余时间还是很充裕的,有时候自习的效率比听课高,呵呵

  所以,在大学,自习的摸索很重要,自己要摸索一套适用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

  我所知道的大部分女大学生的生活都没有这么地堕落,就我所在的学校来看,我每天差不多准时6点半起床,然后去早读,而我很庆幸地能找到很多同伴,在我到来之前已经在那里读了,然后我去教室,同样能在教室里看到很多自习的女生,图书馆的自修室不用说,迟点去就没有位子了,且不说用书占位的不道德行为,但那里确实是有很多埋首苦读的女生。

  我们的生活很有规律,基本上是教室―食堂―。像我这样6点半起床的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没有女生睡到9点10点的,即使是第一二节不用上课,我们即使在考前才专业课,但我们在平时也是在看有关专业课的内容,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到大学是为了堕落,为了傍大款的,我们会自己自己养活自己,我们会自爱,在奔驰宝马中进出,在五星级酒店留宿,在别墅当小蜜的毕竟是个别。

  我们会,但对象大多是学校的同学,与社会上的大叔们出双入对的毕竟是少数,人说女大学生变得现实了,充满了物质与铜臭,但我却知道,在大学里的女生更多的是向往着纯洁的,而不是以金钱来衡量的轻重。

  我们更注重的是心灵的沟通,而不是大款大叔们一句“来,叔叔给糖吃”就乐巅巅地去投怀送抱,所以请那些批评者们在看到大学女生傍大款时,千万要告诉自己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极小极小的一部分。

  我们会为自己设定一些目标,即使这些目标很功利,但我们会自己去争取。我们考着各式各样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也许有人要批评我们不注重自己的学术修养,只顾着功利地去适应社会,可是当现实是那么摆在面前当证书意味着时,没有人有理由去批判这些功利的做法。

  我所知道的是,大多数女生的时间都用来了,,剑桥商务英语,会计证,律师资格证,秘书证,导游证,证,总之可以考的证,都尽量去考,从考开始就一直都在考证,当那么的人那么多的时间都被考证榨掉的时候,我们还剩下什么时间去做那些批评者所描述的事情呢?当我们拥有了那么多辛苦考来的证书时,那些评论者有什么资格说我们不学无术呢?

  我想说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请那些板着面孔批评女大学生的人注意选好自己的批评角度,在批评别人时,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读过大学,或者自己的时候是怎么度过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觉得大学生活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