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四本生物书中的技能训练分别在多少页?

1.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2.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3.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4.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超级资源(共18套)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课时配套练习汇总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学习重点和难点: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 。 2.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营养成分是 。 3.儿童缺乏含钙的无机盐会导致 , 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缺乏含 的无机盐。 4.人体内含量不高、不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很大的营养物质是 , 人患了坏血病是因为缺乏 。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作用 阅读教材, 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作用 来源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学习任务二】水、无机盐的作用 1.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约占体重的      。人体内的     以及    等废物, 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2.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含磷的无机盐 含铁的无机盐 含碘的无机盐 含锌的无机盐 【学习任务三】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C 维生素D (三)、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 1、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2、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是( ) A.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糖类 3、青少年学生每天应喝一定量的牛奶, 是因为牛奶中含有较多的什么成分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 增强体质( ) A.蛋白质、钙 B.蛋白质、糖类 C.维生素A、钙 D.维生素A、糖类 4、你认为同质量下列物质中含蛋白质最多的是( ) A.馒头 B.豆腐干 C.牛乳 D.肥肉 5、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 蛋白质。下面有关蛋白质在人体作用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B.人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C.能为人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D.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四、拓展延伸 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很难想像食物还可以治病吧。很早以前, 古希腊、古罗马和阿拉伯的医生, 用动物肝脏能够治疗夜盲症, 这种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雀目",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医书中也提出用猪肝治疗这种病, 他还提出用谷白皮熬粥可防“食米区病”。1947年, 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 在经过好望角去印度的航行中, 同船的160名水手就有100人被坏血病夺去生命。但后来船员们知道用一些食物来治疗这种疾病。你知道为什么这些水手会得这种病吗?什么食物可以预防或治疗这种病吗?收集关于坏血病的资料, 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五、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1.糖类 蛋白质 脂肪 2.水 3.佝偻病 碘 4.维生素 维生素C 抽标检测 1. C 2.C 3.A 4.C 5. D 4.2.2消化和吸收 一.【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描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 1.食物在 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 。 2.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 3.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分解形成 , 最终在小肠内分解形成 。蛋白质在 内被初步消化, 脂肪的消化终产物是 。 4.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阅读教材, 完成下列表格 口腔 、咽 食道 ______ ______ ______ 消化系统 ______ 的组成 肛门 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高中生物教材边角落知识【转载】

1.(必修1P23与生活的联系)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鸡蛋煮熟后,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发生变性

2.(必修1P27)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原核细胞的 DNA 主要位于细胞内的拟核中。

3.(必修 1P32正文)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4.(必修1P32正文)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5.(必修1P33 拓展题2)葡萄糖可以口服和注射,但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而且血浆中没有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分解蔗糖的酶。

6.(必修1P35 思考与讨论)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 C、H、O、N、Mg;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有 C、H、O、N、S、 Fe

7.(必修1P37小结)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组成多聚体,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

8.(必修1P38 知识迁移)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的来源主要是结合水,结合水被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

1.(必修1P41与生活的联系)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2.(必修1P43拓展题2)用台盼蓝染色排除法鉴定死细胞和活细胞,只有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主要原因是死细胞细胞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

3.(必修 1P45 图3-5)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的合成"车间"。

4.(必修1P46相关信息)硅肺∶当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

5.(必修1P46正文)溶酶体内部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6.(必修1P47小字内容)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7(必修1P49图3-9)内质网膜可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说明: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和协调配合

8.(必修1P49相关信息)脂质体靶向给药系统∶利用生物膜的特性将磷脂小球包裹的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通过小球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9.(必修1 P50与社会的联系)透析型人工肾替代病变的肾脏行使功能,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0.(必修1P55正文)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1(必修1P58 知识迁移)鲜肉立即做熟,肉会很老,鲜肉过一段时间后再煮,肉反而鲜嫩,这主要与细胞内的溶酶体提前把一些大分子物质水解有关。

12.(必修1P58 技能应用)用显微镜观察无色且未经染色的细胞,应该把视野的亮度调些,可换成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13.(必修1P61正文)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细胞膜和液泡膜。

14.(必修1P64 拓展题)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的作物种类会因年份有所不同,也就是有计划地更换作物种类来种。轮作可以使不同作物根系选择性地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避免某种元素被吸收过多,含量下降,而造成减产。

15.(必修1P66思考与讨论)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有C、H、O、N、P。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16.(必修1P68小字内容)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蛋白(糖被),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蛋白常作为受体蛋白,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有关。细胞膜表面还有多糖与脂质结合成的糖脂,糖脂也参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常被作为细胞表面标志物质,也是细胞表面抗原的重要组分。

1.(必修 1P83 学科交叉)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水解。

2.(必修1P84 设计实验 1)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而不用过氧化氢酶,原因是温度(高温)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速度。建议用过氧化氢酶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而不用淀粉酶,原因是盐酸可催化淀粉的水解

3.(必修1P85 小字内容)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 ℃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因此,酶制剂适于在低温(Q~4 ℃)下保存。

4.(必修1P85 与社会的联系)20世纪 60年代以前,医院里用的葡萄糖是用盐酸催化淀粉水解的方法来生产的。

5.(必修1P87科学·技术·社会)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临床上与抗生素复合使用,能增强抗生素的疗效。

6.(必修1P88左下角图) ATP 的组成元素有C、H、O、 N、P。

7.(必修1P89小字内容)萤火虫发光是因为萤火虫尾部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8.(必修1P89正文)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 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不是所有)。

9.(必修1P90图5-7)主动运输;肌细胞收缩;生物发光、发电;大脑思考;蔗糖等物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 ATP。

1.(必修1P93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2.(必修1P93 小字内容)一般地说,线粒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但是,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3.(必修1P94、P103相关信息)细胞呼吸产生的还原氢,其实是NADH,而光合作用产生的还原氢是 NADPH,两种物质不同。

4.(必修1P96 基础题2)酵母菌细胞破碎离心后,可分离成甲、乙两部分,甲只含细胞质基质,乙只含细胞器,它们与未离心处理的酵母菌培养液丙分别放入三个试管,加入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只有丙。原因是细胞质基质中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中反应。

5.(必修1P96拓展题)鸟类和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其维持体温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细胞呼吸产生的热量,此外还需要ATP水解供能。

6.(必修1P99)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注意它们的吸收光谱曲线图,波峰表示吸收多)

8.(必修1P102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9(必修1P106 拓展题 1)夏季晴朗的白天中午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有些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会关闭部分气孔,导致CO2供应不足,直接限制暗反应阶段;早晨和傍晚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是光照较弱,直接限制的是光反应阶段。

10.(必修1P108 知识迁移)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从而更好地吸收矿质元素,但不利于水土保持和减缓温室效应,因为植物和微生物有氧呼吸会产生更多二氧化碳。

1.(必修1P114 技能训练)个体较大的单细胞动物,细胞出现多核,有利于控制细胞;细胞内出现伸缩泡,有利于增大细膜面积,便于物质交换。

2.(必修1P116 实验)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在显微镜下的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由于取材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一般都是连续分裂,分裂是随机而不同步的,所以可以通过统计各时期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要注意取多个样本再取平均值),来估计各个时期占整个周期的比例。

3.(必1P118正文)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4.(必修1P121正文)对于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总体上看,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增多而衰老。

5.(必修1P124 正文)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6.(必修 1P124 拓展题)白细胞与红细胞的功能不同,凋亡的速率也不一样,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快得多

7.(必修 1P126正文)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8.(必修1P41与生活的联系)癌细胞的分散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9.(必修 1P126 图6-16)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致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

10.(必修1 P126正文)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作用是主要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作用是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11.(必修 1P126 小字)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老年人的患癌率较高。

12.(必修2P16 黑体字)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13.(必修2P16 相关信息)体细胞中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其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而在受精卵中又恢复成两对染色体。

14.(必修2P18相关信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休的原因是此时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各是一条长的细丝,呈染色质状态

15.(必修2P18正文)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16.(必修2 P19 正文)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不久,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结果是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17.(必修2P21实验)比较同一时刻同一种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情况。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

18.(必修2P22基础题)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

19.(必修2 P22 拓展题)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不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如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遗传病患者就是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是2条)的精子或卵细胞与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后发育而来的。

20.(必修2 P25想像空间)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半数的染色体,双亲对子代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受精过程中,仅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精子的头部除了细胞核外,只含极少量的细胞质。而细胞质中线粒体含少量 DNA(植物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也含少量 DNA),对生物的遗传也有影响。

1.(必修2 P42问题探讨1)遗传物质的特点∶遗传物质必须稳定,要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拷贝,传递给下一代等。

2.(必修2 P44正文)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3.(必修2 P45 旁栏思考)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选择35S 和31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 标记而不用14C同位素标记的原因∶因为S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中,而P几乎都存在于DNA中。用14C和18O 同位素是不可行的,因为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分子中都含有这两种元素。

4.(必修2 P46 思考与讨论 1)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成分和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容易分析结果。

5(必修2P46 思考与讨论 2)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共同思路是把 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6.(必修2 P52正文)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DNA确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

7(必修2P53旁栏思考)在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中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分子的方法∶因本实验是根据半保留复制原理和DNA密度的变化来设计的,所以在本实验中根据试管中DNA带所在的位置就可以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分子。(密度梯度离心)

8.(必修2P54正文)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9.(必修2 P56 资料分析3)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上DNA的碱基序列。

10.(必修2P56 资料分析讨论 2)基因的遗传效应是指基因能够复制、传递和表达性状的过程。

11.(必修2 P60 思维拓展)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两种不同生物的 DNA分子杂交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12.(必修2P66 图4-5)tRNA中含有碱基对并有氢键,另外—OH部位(3’端)是结合氨装酸的部位,与氨基酸的羧基结合。

13(必修2P67 思考与讨论2)图4-6中所示的正在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一组氨酸一色氨酸一精氨酸—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一脯氨酸

14.(必修2 P67小字)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由合成的肽链的长度可推出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一般核糖体上的肽链越长,则其与mRNA分子结合得越早。最后合成的肽链都是同种。

15.(必修2P67拓展题1)密码的简并对生物体生存发展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于碱基改变而导致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16.(必修2 P69 资料分析)某些RNA病毒里的RNA复制酶能对 RNA进行复制;某些致癌的RNA病毒中含有逆转录酶,它能以 RNA 为模板合成 DNA。

17.(必修2P69正文)豌豆圆粒和皱粒的机理∶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 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而淀粉分支酶的缺乏又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游离蔗糖的含量升高。淀粉能吸水膨胀,蔗糖却不能。当豌豆成熟时,淀粉含量高的豌豆能有效地保留水分,显得圆圆胖胖,而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但是皱豌豆的蔗糖含量高,味道更甜美。

18.(必修2P70正文)囊性纤维病机理∶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

19.(必修2P70小字)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成。线粒体DNA缺陷导致的遗传病,都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主要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精卵结合只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精子头部所含细胞质极少)。

20.(必修2P78知识迁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的原因∶核糖体、RNA和mRNA的结合都是蛋白质的合成所不可缺少的。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或阻止tRNA与mRNA的结合,来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

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

1.(必修2P5相关信息)在孟德尔提出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时,生物学界还没有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的设想。

2.(必修2 P5旁栏思考)满足孟德尔实验的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 F2中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3.(必修2P6实验讨论1)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晚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的样本数具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4.(必修2P8基础题3)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

5.(必修2P10旁栏思考)从数学角度分析,(3∶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其性状的数量比都是3∶1,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3∶1)2

6.(必修2 P28相关信息)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7.(必修2 P30 小字部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8.(必修2P31拓展题2)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但能出生的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种类极少,原因可能是发生这类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死亡了。

9.(必修2 P34 资料分析)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无论在大小和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不一样。X染色体携带着许多基因,Y 染色体只有X 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果蝇的Y染色体较大)

10.(必修2 P36正文)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显性伴性遗传病,当女性的基因型为XDXD、XDXd时,都是患者,但后者比前者发病轻。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情况,即XDY,发病程度与XDXD相似。

11.(必修2P92正文)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遗传咨询的防治对策和建议有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产前诊断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染色体异常可镜检染色体,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镜检红细胞形态)等手段。

八、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1.(必修2P80问题探讨)当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出现差错时,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DNA编码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2.(必修2 P81思考与讨论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能够遗传,突变后的 DNA分子复制,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带有突变基因的生殖细胞,并将突变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3.(必修2 P81正文)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一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

4.(必修2 P81旁栏思考)在强烈的日光下要涂抹防晒霜,做X射线透视的医务人员要穿防护衣的生物学原理是紫外线和 X射线易诱发基因突变,损伤细胞内的 DNA。

5.(必修2 P82批判性思维)对于生物个体而言,发生自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但是,一个物种往往是由许多生物个体组成的,就整个物种来看,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产生的突变还是很多的,其中有的突变是有利突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基因突变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6.(必修2 P82正文)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 DNA 分子上;同一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

7.(必修2P84 基础题3、4)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但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机会多。

8.(必修2 P85 图5-5)果蝇的缺刻翅是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其棒状眼是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增加引起的,染色体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9.(必修2P89拓展题1)西瓜幼苗的芽尖是有丝分裂旺盛的部分,用秋水仙素处理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形成四倍体西瓜植株。

10.(必修2P89拓展题3)三倍体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无法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不能形成种子。但并不是绝对一颗种子都没有,其原因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11.(必修2P89拓展题4)替代年年制种,获取无子西瓜的方法一是进行无性繁殖,将三倍体西瓜植株进行组织培养获取大量的组培苗,再进行移栽;方法二是利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未受粉的雌蕊,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

果实,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套袋处理。

12.(必修2P96技能应用)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维生素后,经过 X射线照射的链孢霉又能生长了,说明经 X 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不能合成该种维生素

13.(必修2P114正文)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但研究生物的进化不能只研究个体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还必须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

14.(必修2P123小字)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15.(必修2P124正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它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九、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必修3P17思考与讨论 1)一个神经元包括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必修3P17思考与讨论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必修3P17思考与讨论4)蛙的搔扒反射有登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4.(必修3P19 思考与讨论)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方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5.(必修3P19正文)在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除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直接作用于效应器)。

6.(必修3P20资料分析讨论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7.(必修 3 P31 正文)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8.(必修3P33练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排尿不只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随排尿过程还排出大量溶解在水中的有害物质如尿素等。激素传递信息的速度不如神经调节快,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不如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快。

9(必修3 P42 小结)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反馈调节

1.(必修3 P3 相关信息)"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血泡"中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还含有血细胞

2.(必修3P3思考与讨论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置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必修3P5旁栏思考题)人输液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及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

4.(必修3P5思考与讨论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

5.(必修3P8、9正文)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其指标包括温度,pH,渗透压、血糖等多个方面。内环境的稳态以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为主要调节机制,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

6.(必修3P11科学史话)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具有信息分子。基因表达、器官活动、种群数量的消长和生物圈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

7.(必修3 P13 选择)血浆中水的主要来源∶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

8.(必修3P25 图2-9)人体血糖的正常含量一般是0.8~1.2g/L,主要来源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

9.(必修3P25 思考与讨论1)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10.(必修3P26 模型建构)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11.(必修3 P26模型建构)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12.(必修3P32资料分析)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

13(必修3P33 拓展题1)激素传递的信息需要通过体液的传送,然后与相应的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多数情况下是比较缓慢的;而神经传导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只在突触处才转化为化学信号,所以激素传递信息多数情况下不如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快。

14.(必修3 P36正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15.(必修3P36资料分析2)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病原体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

16.(必修3P38正文)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17.(必修3P39资料分析1)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

18.(必修3P39资料分析2)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和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大大提高了异体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1.(必修3P46旁栏思考)达尔文实验中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对照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尖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尖端。这说明是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刺激后,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

2.(必修3P47旁栏思考)温特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生长素时,并没有提取出这种物质,而是在对实验结果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推断。

3.(必修3 P47 图 3-5)吲哚乙酸的化学元素组成是C、H、0、N。

4.(必修3 P48正文)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吲哚乙酸(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

5.(必修3 P48正文)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但要注意,吲哚乙酸是小分子有机物,不是蛋白质)。

6.(必修3P48 知识链接)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植物激素是由其产生的部位运送到其作用的部位;而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般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或全身。

7.(必修3 P48小字)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另类解释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有些植物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时,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而向光面的生长抑制物质却多于背光一侧。

P49技能训练)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若由该实验得出"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的结论,则实验的设计不严密。还需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9.(必修3 P50 正文)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10.(必修3 P50正文)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是两重性和不同细胞、器官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11.(必修3 P51探究)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12.(必修3 P53 正文)赤霉菌可以合成赤霉素,水稻感染赤霉菌后,引起恶苗病。

13.(必修3 P54 小字)植物体内除5类植物激素外,还有一些天然物质也在调节着其生长发育过程,如油菜素(甾体类化合物)

14.(必修3 P54 正文)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

15.(必修3 P54 小字)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洁动调节的一部分。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16.(必修3P54~55正文)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其中,生长素类似物就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的原因之一∶它们不是天然的物质,植物体内缺乏分解它们的酶。

17.(必修3 P55资料分析)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 α-淀粉酶

拓展题)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是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从而抑制发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没有了脱落酸,这些种子就解除了休眠。另外大雨天气又为在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因此种子会萌发。

正文)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分为逐个计数法(适合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和估算法两种。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适合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和标志重捕法(适合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2.(必修3 P61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不宜选择单子叶草本植物为调查对象。因为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

3.(必修3 P61讨论2)样方法中强调随机取样的目的是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4.(必修3P63思考与讨论2)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人率提高等因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5.(必修3P64拓展题1)种群不具备个体所具有的性别、年龄等特征,另外种群也出现了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因此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会出现新的属性。

6.(必修3 P65 正文)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由此可看出,在数学模型构建过程中也常用假说—演绎法。

7.(必修3 P66 正文)种群呈“J”型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在其数学模型N=N0λt中,λ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λ一定是大于1的一个值。

8.(必修3 P67正文)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9.(必修3P67 思考与讨论)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10.(必修3 P67、68正文)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等特征会发生变动,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11.(必修3 P68探究)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因此无需设置对照组,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12.(必修3P74正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中群落的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13.(必修3P78问题探讨2)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

14.(必修3 P78 思考与讨论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原因是苔藓和草本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15.(必修3 P78 思考与讨论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1.(必修3 P89 思考与讨论3)生态系统中,除食物链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是生命活动存在的最基本条件,生命活动本质上也是物质与能量的变化。非生物物质还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2.(必修3 P92基础题2)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

3.(必修3 P92拓展题)农田和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单一,自身稳定性差,易受病虫害破坏。增加或延长食物链,使之成为立体农田和立体果园,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

4.(必修3 P94思考与讨论1)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后,一部分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有机物)中,而另一部分被利用、散发至无机环境中,两者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

5.(必修3 P95 资料分析3)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有以下丢向(不考虑流入下一营养级)∶部分通过该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散失了;部分作为排出物,遗体或残枝败叶不能进入下一营养级,而为分解者所利用;还有一部分未进入(未被捕食)下一营养级。所以,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营养级。

6.(必修3 P96 思考与讨论)"桑基鱼塘"的设计理念是从人类所需出发,通过能量多级利用,充分利用流经各营养级的能量,提高生产效益。

7.(必修3P96 旁栏思考)数量金字塔有时候会出现倒置的塔形。例如,大量昆虫生活在一棵大树上,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就会出现倒置。

8.(必修3 P98拓展题2)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物质总是由有序朝着无序的方向(熵增加)发展。硅藻能利用获取的营养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释放能量,依靠能量完成物质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化,维持其生命活动。

9.(必修3P101旁栏思考题)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能起一定的缓解温室效应的作用,但我们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

10.(必修3P104 基础题4)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的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

11.(必修3P104 拓展题)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

12(必修3P112 拓展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越简单,则自我调节能力越弱。

13.(必修3 P125 正文)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1.(必修1P98实验1)滤纸条上有4条不同颜色的色素带,从上往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这四种色素中,叶绿素a含量最多(最宽),其次是叶绿素b(较宽),然后是叶黄素(较窄),最后是胡萝卜素(最窄)。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慢也不一样。

2.(必修2P91调查)在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

3.(必修3P51探究)温度要一致;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 2,4-D或α-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4.(必修3P61探究2、3)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5.(必修3P62 学科交叉)该鼠被捕捉一次之后不易再被捕捉,再次捕获的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由种群数量=初次捕获个体数×再次捕获个体÷再次捕获的被标记的个体数,可知,种群数量变大,即估算值大于实际的种群密度

1.(选修1P2 正文)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18~25 ℃。

2.(选修1 P2正文)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3.(选修1P3正文)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4.(选修1P3正文)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5.(选修1P14正文)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倘若将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可筛选出尿素分解菌,倘若将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则可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

6.(选修1 P15 正文)无菌技术的目的是获得纯净培养物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7.(选修1P18正文)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工具为接种环)稀释涂布平板法(工具为涂布器)后者可用于活菌计数

8.(选修1P22正文)选择培养基是指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9.(选修1P22正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的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10.(选修1P22 旁栏小字)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x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11.(选修1P23 正文)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的方法是设置未接种(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12.(选修1P22正文)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在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求出平均值,并根据平板所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细菌的数目。

13.(选修1P28 正文)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在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14.(选修1P29 正文)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人刚果红

*15.(选修1F72正文)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水蒸气蒸馏法是提取芳香油常用的方法。

十六、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选修3P4~6正文)基因工程的工具包括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及载体,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

2.(选修3P8~11正文)获取目的基因可通过三种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及通过 DNA 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3.(选修3P10正文)PCR技术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 DNA受热(90~95℃)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55~60 ℃,即"复性"),然后在热稳定 DNA聚合酶(Tag酶)作用下延伸,如此重复循环。

4.(选修3P11正文)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

5.(选修3P11正文)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6.(选修3P27正文)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7.(选修3P36正文)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8.(选修3P36 正文)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再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9.(选修3 P44 正文)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填、动物细胞融合及生产单克隆抗体等。

10.(选修3P45 正文)人们通常将动物组织经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将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称为传代培养。

11.(选修3 P47正文)动物细胞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级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12.选修3P54正文)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涉及两次筛选,第一次是利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排除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只留下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3.(选修3P61~63正文)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是从初情期开始的连续过程,卵子的发生自胎儿期即形成初级卵母细胞,排卵前后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至受精时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14.(选修3 P63正文)当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表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这是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

15.(选修3 P64 正文)透明带反应及卵细胞膜反应是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

16.(选修3 P69 正文)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实验动物排出更多的卵子,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17.(选修3 P79 正文)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18.(选修3P80 正文)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 EK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19.(选修3P103~107正文)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