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里的教师版跟普通的有什么区别?

【导读】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备考教师招聘考试,了解教师考情,特整理“2022河北教师招聘考试考哪些科目?”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考试更多内容,可咨询【】。

问:教师招聘和选聘的区别是什么?

1、教师公开招聘:单位进人引入了公平竞争机制。

2、教师选聘:是学校在空编情况下,根据自身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择聘用外单位的教师,是现在各学校单位引进优秀人才、解决用人紧缺问题的好方法。

1、教师招聘:把住了人员进口关,提高了新进人员的整体素质。

2、教师选聘:用联合招考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录用公务员。

1、教师招聘:学校新进人员,除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要确保公开招聘制度作为学校教师进人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禁止以各种名义规避公开招聘要求。

2、教师选聘:应听取调任人选所在单位有关领导、群众和干部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构的意见。所在单位应予积极配合,并提供客观、真实反映调任人选现实表现和廉政情况的材料。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以招考部门公告文件通知为准。

知识拓展>>2022河北教师招聘小学道德与法治《假期有收获》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论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还是在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中,大家都要经历说课这个环节。因此,中公河北教师招聘考试频道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假期有收获》这一节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假期有收获》位于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结构由“用心过,有收获”和“有打算,不慌乱”两项内容组成,重在学生交流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学好、玩好、休息好、有计划、有收获。从教材结构来看,本节课在整个单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假期生活,合理安排假期,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特点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本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熟悉的事物有所感悟,但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规定,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品味暑假生活带来的收获,对新学期的学习和以后的假期生活充满信心。

学会计划自己的生活,合理利用假期时间。......【】

正文共3400字,阅读时间9分钟

网红校长张敏(杭州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向来非常理性,但这回他怒了!只因为他随堂听了一堂语文课!

那就请张校长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为校长,今日上午随堂听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无意中,翻阅了一下孩子们的语文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7-139页,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惊呆了!

记得,早在2009年,就有浙江的三位较真的语文老师郭初阳、蔡朝阳、吕栋(注:前两位教师已经走出体制,现在是独立教师)为小学语文教材挑刺,对《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提出了质疑,经过多方考证,这是一篇杜撰的假课文。

课文主要说的是,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上医院来不及了,必须在家手术,因灯光昏暗,爱迪生想出了镜子聚光的办法,手术成功,妈妈得救了。

无论是课本还是老师的教参都没有注明文章的作者和来源。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阑尾炎手术。

八年前,三位老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批判,通过媒体报道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其网站上删除了《爱迪生救妈妈》一文的电子版。

然而八年过去了,这篇假课文依旧出现在孩子们的课本中,连网站上的电子版本也恢复了。岿然不动,屹立不倒!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张校长连问了三个“为什么”!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但,接下来,又要补刀了!

我还要继续送上那些正在侮辱我们智商的课文: 下面这篇文章来自阅读馆郭初阳老师(著名独立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屡经修订,修订的是同一个地方——地震的时间。

课文是这样开头的:“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2002年5月、2003年5月印刷的课本都是这样写的,然而1989年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

2004年6月印刷的课本,课文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事实是: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确地震了,

投稿请提供姓名及联系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小学语文老师de微信公众号

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 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喜欢我记得点击右上方的三个点,给我标星哦,茫茫人海,永不失散

#你多大学会做饭的?#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对新方案的这一变化,不少“70后”“80后”网友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做扫帚、学剪纸、扫操场、捡煤渣……这是过去的劳动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如今孩子们的劳动课会是怎样的呢?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

第一学段(1~2年级),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

第三学段(5~6年级),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

第四学段(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资料图:郑州初中生参加校园技能比武大赛中式烹饪项目决赛。

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第一学段(1~2年级),种植和养护1~2种植物或饲养1~2种小动物;

第二学段(3~4年级),体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

第三学段(5~6年级),种植与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

第四学段(7~9年级),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开展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劳动实践等。

除了烹饪和农业劳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 从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方面,对每个学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划↓

第一学段(1~2年级)

内容要求:开展简单的清洁劳动,用笤帚扫地,用拖把拖地,用抹布擦桌椅等,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洗碗筷等餐具,用肥皂、洗衣液等洗红领巾。依据颜色或文字提示辨别不同类型垃圾桶,知道垃圾分类投放的要求。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洗手,独立完成与个人卫生相关的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需要,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如衣物、玩具、书本、文具等。整理自己的书包、课桌和居室的书柜及书桌,能按照物品类别、形状等整齐摆放,初步建立及时整理与收纳的意识。

内容要求: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食材粗加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用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初步了解蔬菜、水果、饮品等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科学的食用方法。

任务群4 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种植和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水培或土培植物,如绿萝、文竹等,或饲养1~2种小动物,如金鱼、蚕等。结合具体植物养护或动物饲养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了解小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与生活习性,知道身边常见动植物的养护方法,培养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任务群5 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纸工、泥工、编织等,了解制作需要的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要求和步骤进行简单作品制作,体验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初步运用文字及图画表达自己的方案构想,对工艺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第二学段(3~4年级)

内容要求:理解日常生活清洁与卫生的基本内容,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自己的鞋袜、内衣和书包等。正确使用卫生工具,参与教室卫生打扫,将桌椅摆放整齐。分类投放垃圾。正确使用消毒纸巾、棉球和洗手液,在公共场所能自觉做好个人防护。通过清洗、打扫、消毒等活动,创设洁净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内容要求:定期整理居室里的书柜、衣橱、鞋柜和教室里的“图书角”、卫生柜、讲台桌面。将物品摆放整齐,归类收纳,做到有序、合理、便于取用。

内容要求: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切配,按照一般流程制作凉拌菜、拼盘,学习用蒸、煮方法加工食材。例如:用油、盐、酱油、醋等调料制作凉拌黄瓜;将几种水果削皮去核并做成水果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等面食;煮鸡蛋、水饺等。加工过程中注意卫生、安全。

任务群4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内容要求:正确使用1~2种家庭常用小电器,如吹风机、吸尘器等,完成劳动任务。认识、了解厨具的种类和作用,正确使用厨房小家电参与家庭烹饪劳动,如用电饭煲煮饭。知道操作流程要规范、安全。

任务群5 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选择当地1~2种常见的蔬菜,如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进行种植,或者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选择1~2种家禽,如鸡、鸭等进行饲养,体验蔬菜种植、家禽饲养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任务群6 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纸工、泥工、布艺、编织等,了解制作的技能和方法。识读简单的示意图,尝试设计简单作品,并参考规范流程进行制作。

任务群7 现代服务业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现代服务行业中,选择1~2项与自身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实践、体验,如开展班徽设计等文化创意服务活动。

任务群8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内容要求:以校园、社区为主,参加1~2项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利用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创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等,满足他人需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例如:担任学校校史馆小向导,向访客介绍学校历史等;担任运动会、艺术节等学校重大活动的志愿者,作出自己的贡献;参与社区环境维护,为他人创造更好的公共空间。

初步了解学校与社区中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的需求、形式与内容,体验多种服务性劳动过程。

第三学段(5~6年级)

内容要求:通过对物品的整理与取舍,清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如清理和合理处置使用过的教科书、簿本,以及不再穿的衣物、不再玩的玩具等。初步掌握对物品、居室进行整理、清洁的方法,较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家居空间,用劳动和智慧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内容要求: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

任务群3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内容要求: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空调等的功能特点,掌握基本操作方法。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功能,规范、安全地操作。例如:使用洗衣机的不同功能洗涤不同材质的衣物;使用电饭煲的蒸、煮、炖等各项功能满足食品制作的不同需求。

任务群4 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种植与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体验简单的种植、饲养等生产劳动,初步学习种植、饲养的基本方法。

任务群5 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陶艺、纸工、布艺、编织、印染、皮影、木版画等,了解其特点及发展历史,初步掌握制作的技能和方法。读懂基本的实体图、示意图、装配图等。根据劳动需要,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作品。

任务群6 工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工业生产项目,如木工、金工、电子等,进行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加工,初步体验工业生产劳动过程。熟悉所选项目的工具特点、设备特点。识读简单的产品技术图样,根据图样制作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完成产品模型或原型的组装、测试。体验工业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喜悦与成就感。

任务群7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新技术,如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初步进行劳动体验与技术应用,熟悉某项新技术的主要功能及简单的使用方法。

识读简单的产品技术图样,并应用某项新技术进行简单产品的加工,记录某项新技术在改变传统加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等方面带来的主要变化。感受新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感受现代劳动中的创新精神。

任务群8 现代服务业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选择1~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项目进行参与、体验,如基于学校或社区条件体验现代物业管理,基于学校文化和师生需要开展学习用品设计等文化创意服务劳动。初步了解新兴现代服务业的类别、内容及其劳动过程与特征。

任务群9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内容要求:参与1~2项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劳动项目。例如:参与校园绿化环境维护、卫生监督等学校事务管理,为同学和老师提供劳动服务;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或父母的帮助下,为当地养老院老人制作节日食物,分享节日的喜悦;为公共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植物园、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性劳动,以自己的实际劳动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在学校、家庭、社区中开展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关爱他人的健康等。

第四学段(7~9年级)

内容要求:灵活运用整理与收纳的方法,从整体上完成对家庭各居室和教室内部物品的整理与收纳。与他人合作对居室、教室进行适当的装饰和美化,设计有特色、易操作的环境美化方案。独立完成外出远行的行李箱整理与收纳,依据行程安排、天气状况准备衣物和生活用品等。

内容要求:根据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饮食特点等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注意三餐营养的合理搭配。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了解科学膳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增进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尊重从事餐饮工作的普通劳动者。

任务群3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内容要求: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保养方法。用螺丝刀、扳手等工具对家用电器进行简单的拆卸、清理、维修等,如空调滤网的清洗,饮水机的清洗、消毒,家用电器小故障的判断与维修等。

任务群4 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选择1~2种优良种植或养殖品种,开展系列化种植或养殖劳动实践,如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体验先进的种植、养殖方式和方法。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特点,分析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理解种植、养殖与生活及经济的关系。

任务群5 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陶艺、纸工、布艺、木雕、刺绣、篆刻、拓印、景泰蓝、漆艺、烙画等,了解其基本特点,熟悉制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根据劳动需要,综合运用工艺知识进行设计,通过绘制规范的示意图表达设计方案,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技能进行制作。

任务群6 工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工业生产项目,如木工、金工、电子、服装、造纸、纺织等,进行产品设计与加工,体验工业生产劳动过程。熟悉所选项目的工具特点、设备特点、加工材料要求。

根据产品使用要求选择材料并制订符合人机关系的创意设计方案,识读并绘制简单的产品技术图样,根据图样加工制作产品模型或原型,完成产品组装、测试、优化。理解工业生产劳动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作用。

任务群7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新技术,如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液态金属打印技术等,进行劳动体验与技术应用。

熟悉某项新技术的基本工作过程、常用参数设置、材料的适用范围等。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某项新技术,制订合理的设计、加工方案或设计图样,完成应用某项新技术进行加工、组装、测试、优化的全过程。

记录某项新技术在改变传统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工件质量方面带来的主要变化。

感受新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悟劳动人民创造新技术的智慧。

任务群8 现代服务业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选择1~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项目进行参与、体验。例如:结合学校食堂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为学校食堂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现代信息服务;基于当地地理、文化、历史等情况,提供旅游景点设计等现代旅游服务;针对当地某一特色产品提供基于营销方案设计的现代销售服务。

根据所参与现代服务业劳动的特征与过程,开展符合相应要求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主动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设计合理的、具有一定创意的问题解决方案。

任务群9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内容要求:利用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经验,选择1~2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校、社区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实践。例如: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或社区建立移动书亭、物品捐赠资源共享站,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服务更大范围的群体;参与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植物园、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的服务性劳动,担任讲解员、特定活动志愿者等;参与社区环境治理,进行社区公园环境优化、公共健身设施维护等;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疫情防控宣讲等。

根据服务对象(包括个体和集体)的实际需要,确定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的形式、内容与过程,制订合理的服务性劳动方案并加以组织与实施。

对于义务教育劳动教材新课标中提到的这几项不同的劳动任务群,其实 人教社两年前编写、出版的《劳动教育》教材里都有涉及!

那些担心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做饭、修电器的家长们可以放心啦!

就说大家讨论最热烈的“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吧,我们的教材里呈现得非常详细,而且 不止是西红柿炒蛋,西红柿系菜肴都有哦

学完这些,孩子们做一顿“全西红柿宴”是没有问题的了!

不仅是常见的西红柿菜肴,还有家常 蛋炒饭的烹饪方法:

当然,也少不了其它项劳动技能的讲解,比如:

以上这些还只是六年级劳动教材的一部分哦:

人教版六年级《劳动教育》目录

有了这套教材,学生们的劳动技能就真的不用愁了。这套教材是怎样编写出来的呢?

我们采访了人教社职业成人与特殊教育编辑室的老师们,听他们讲这套教材背后的故事。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人教社职业成人与特殊教育编辑室第一时间组织室内学习文件内容,领会文件精神,启动了新时期劳动教育教材的研发工作。

编辑室主任朱志勇说: “劳动教育是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其中涉及的所有劳动项目一定要是可操作、可实施的,并且必须包含相应的能力培养点和德育培养点。”怎么保证每册教材中的10多个劳动项目的可操作性?实践是唯一的办法。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每名编辑必须将自己负责的劳动项目都实际操作一遍。“有些家务劳动,比如炒菜,还好做一些,编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完成;但是像木工、金工、修自行车等等,就需要编辑自己先学会了,再编写相关的内容。”

同时,教材中需要大量展示劳动过程与步骤的配图,受疫情影响无法进入校园拍摄,编辑团队就专门购买设备和道具,自己搭建简易的摄影棚,在体验劳动项目的同时,积累自有版权的图片资源。拍摄过程是非常繁琐且耗时的,编辑室副主任徐勇雁举例说, 在拍一组煎鸡蛋的图片时,为了保证图片内容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编辑前前后后一共煎了6次。

2020年7月,这套涵盖小学到高中阶段(含中职)、总计22册的劳动教育教材终于成功出炉。

随着劳动教育在全国大中小学校的普及与实施,各地对劳动教育教材的需求日益迫切,要求也不断细化。人教社职业成人与特殊教育编辑室又开始根据各地的需求与特点,联合开发地方版教材,目前已经推出了4个版本。

敲黑板!微信改版啦!请大家将我们设为 “星标”,方便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不然就要跟我们走散喽!方法如下: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请在文末点个 “在看”

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告知

本文综合自:中国教育报微信公号、人教版《劳动教育》教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教版和通用版有什么不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