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硕博研究生为何扎堆就业小县城?

  今年秋招会现场,教师岗位吸引了不少高学历年轻人。

  教师资格考试报名火爆,名校硕博竞争中小学老师名额……近日,“教师热”的话题引发舆论热议。教师行业真的这么“吃香”?竞聘教师需要“挤破头”?近日,记者围绕上述话题进行了调查。

  “硕博学历”成标配

  近日,深圳某中学招聘时硕博扎堆的现象引发舆论热议。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博士当中小学老师是大材小用”,还有网友感慨“教师的尽头是博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样的现象在深圳其实并不少见。深圳“四大校”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以深圳中学、深圳实验学校发布的2022年应届毕业生招聘公告为例,两所学校招聘的最低学历要求均为研究生,且多数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对应的专业背景。

  日前,深圳中学在其官网介绍,目前深中教师队伍中,博士教师80余人,北大、清华毕业的教师100余人,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顶尖名校毕业的教师50余人,教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竞赛金牌教练、名班主任30余人。

  此前流出的深圳中学2021年新入职教师名单显示,该中学新录取的13名语文科目教师中,10人为硕士学位,3人为博士学位。而在新录用的物理化学教师名单中,则是清一色的博士学位。

  除“四大校”外,其他学校招聘的学历门槛也不低。据深圳市龙岗区近期发布的招聘公告,不少学校的招聘也是硕士起步。

  今年5月,广州25所中小学公开招聘编制内教师,88%的学校只招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9月新学期,广东实验中学入职的26名新教师中,14位来自清北,其中有7位北大博士、6位北大硕士、1位清华硕士。

  而在四川天府中学近期发布的教师招聘公告中,任职条件上也要求应届毕业生须为2022年毕业的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硕博学历”成为标配。

  待遇提升吸引名校生青睐

  教师岗位招聘要求高,与其对应的薪资待遇也高,而且发展前景一片大好,这也是吸引众多硕士、博士报考的重要因素。北京某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刘嘉(化名)去年参加了深圳市龙岗区教师招聘,应聘的原因是:这里的教师工资待遇很优厚。

  入职深圳某小学一年的老师王雪(化名)也告诉记者,深圳的教师薪资待遇确实比较好,年薪高、解决编制、提供教师宿舍、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因此,报考的硕士博士很多,竞争也比较激烈。

  根据相关数据,目前全国已经有2846个区县的预算安排,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待遇优厚、工作稳定、假期长、发展前景好,这样的教师岗位竞争火爆,不难理解。

  根据智联招聘相关调查,教师类岗位位列年轻人理想职业的前10位。

  教师资格证热度不断攀升

  岗位的稳定、待遇的提升让“从教热”持续升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中小学教资考试大军,“教资热”同样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从报名数据来看,2016年,全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共有260万,2017年达410万,到2019年则攀升至900万。自今年以来,共有191万人次通过认定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较去年全年增长28.7%。

  今年的高考录取工作中,师范专业可谓火出了圈。在天津、浙江、云南等省市,部属师范院校的专业组投档线飘红,非部属师范院校表现也出人意料。

  以天津市高考录取情况为例,华东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等部属师范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不输甚至“碾压”985。

  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教资考试“热”是因为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大学毕业生规模,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到909万人,就业竞争之下,持证就意味着多了一条“出路”。

  “近年来,国家提高了教师入职门槛,教师资格证成为编内外教师上岗的必要条件。此外,近年来,国家逐渐要求培训机构任职的一些教师也要取得教师资格证,这些都增加了教资考试的热度。”华图教育教师研究院负责人张晓静对媒体分析。

  张晓静认为,从大环境来看,教师的薪资待遇不断提高,国家在编制上也予以优先保障需求,未来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大。

  一些地区依然招人难

  正如专家所言,近年来,随着待遇保障的不断提高,教师岗位的吸引力持续上升,但是,与一些发达地区“教师热”形成对比的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乡村教师的“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河南浚县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部分岗位的招聘人数与报名通过人数未达到1:3,按规定核减或取消部分岗位;安徽巢湖市2021年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高中物理”岗位因达不到开考比例取消招聘计划……诸如此类教师岗位招人难的消息,每年都有不少。

  今年7月《桂林晚报》曾以“桂林中小学老师缺口有多大”为题报道该市的教师招聘现状。报道中,桂林中学负责人介绍,现在各学科想招聘到优质的教师是难上加难。部分学科在招聘时可能会出现报不满或者空岗的情况,有些岗位可能就只有一二人报名,都达不到开考比例,特别是数学、物理和地理老师真的很难招。

  报道中还提到,“与市区学校、重点学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县乡镇中小学教师招聘依然十分困难”。

  对于当前教师招聘存在的冷热不均现象,专家表示,现阶段我国教师数量总体超编,但结构性缺编,即出现结构性不平衡,比如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短缺,贫困和偏远地区教师短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地域间的冷热不均与基础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有关。“财政实力强的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大,教师工资待遇高,收入水平远高于财政实力薄弱的地区。”

  熊丙奇说,要真正解决教师招聘冷热不均的状况,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水平以及教师的整体待遇,需要强化省级财政对基础教育资源的统筹。即由省级财政保障一省的基础教育经费,包括教师的工资待遇,这才能做到一省范围内基础教育教师的待遇一致,缩小省域内的办学条件、质量差距。

  “如果这一问题不能解决,教师职业‘吃香’只会发生在局部地区,而并非整体生态。”熊丙奇说。

  综合中新社、央视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究生满大街都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