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作是词语吗?

[摘 要]支架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统编教材重视通过习作支架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习得。通过对统编教材中习作支架类型的分析和梳理,提出在学生作前、作中、作后三个环节的运用策略,使学生主动地建构习作框架,让他们的思维更具创造的特质和生命的张力,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习作支架

古往今来,习作教学都被视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教师难教、学生难写已经成了公认的事实。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常志丹老师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编排特点及教学中须注意的问题》一文中指出:以往各套教科书的习作指导偏于题材范围的解说,对如何写的指导不足。针对这一点,部编教材做了努力,每次习作都力争提供一定的写法上的支持。

笔者在阅读3~6年级的5册教材(三年级上下册、四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后发现,统编教材的习作训练非常重视支架的运用,这是对学生学法的引领,体现了统编教材以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一、习作支架的类型梳理

自三年级教材开始的“习作单元”,是统编教材在编排上的一大创新。每个习作单元围绕习作训练点,编排数篇课文。“初试身手”、习作训练,再配套课后习题、习作例文。整个单元在“习作例文引路、单元课文呼应”的一体化编排中,力求学生扎实掌握习作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好例文的指导功能,为习作搭好支架。例如,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习作内容是“生活万花筒”,要求学生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安排了例文《杏儿熟了》《小木船》,两篇文章语言平实,内容贴近生活,都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生活中的小事。同时,两篇例文都利用“旁批”的形式,具体指导学生“写清楚”的方法,如旁批“奶奶‘打杏‘分杏的动作、语言,写得很清楚”“友谊破裂的过程写得很清楚”。

图示支架的搭建,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习作框架,在具体写作时更有篇章意识;同时,图示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提升习作能力。常见的图示支架主要包括表格、鱼骨图、人物名片、概念图、流程图等。其中,统编教材着重培养学生习得“列提纲”的能力。习作提纲是习作构思阶段的产物,是将习作思路清晰化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条理化的过程。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有列提纲的习惯。著名作家老舍曾说:“尽管我们要只写二、三千字,也须先写出个提纲,安排好头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安排的习作内容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提纲例子,例子从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四个部分展开,其中间部分又具体罗列了“环境的变化、工作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学生在参考提纲后,对这次习作材料的选择、主次的安排都了然于心,再模仿着列一个提纲,有了这样的构思,接下来的习作应该是水到渠成了。又如,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内容是“围绕中心意思写”,教材中提出:“写之前,可以拟个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内容是“我的拿手好戏”,教材中同样给出了参考提纲,并让学生仿照列一个提纲。

关键词是文章展开的线索,是一篇文章最能體现人物特点、情感的词汇。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内容是“我来编童话”,在教材中编排了“国王、黄昏、厨房、啄木鸟”等九个词语,让学生想想看到这些词语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发挥想象写下来。细读这九个关键词,不难发现,这其中既有表示人物形象的词语,又有表示时间的词语,还有表示地点的词语。有了这些关键词,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就确定了,在此基础上,再说说人物在那里做什么,人物和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一篇习作的大致框架就形成了。又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内容是“让生活更美好”。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笔者罗列了“微笑、梦想、运动、诚信”等八个关键词,这些词语有的和爱好有关,有的与品质有关,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的发散。

问题支架既有出现在作前的构思阶段,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内容是“记一次游戏”,教材中罗列了三个问题,分别是:“游戏前你做过哪些准备?”“在游戏中,你做了些什么?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游戏结束后,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如,应遵守规则,伙伴间要团结协作,遇事要勇敢果断,坚持到底……”这三个问题就是对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明确了习作逻辑顺序;也有作后的问题支架,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内容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材中罗列了“自己先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把这个地方介绍清楚,有没有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

二、习作支架的教学运用

习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修改等过程,简单说就是作前、作中和作后三个主要环节。下面,笔者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习作支架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习作支架在作前的运用

1.借助表格支架,搜集习作素材

习作课堂,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个学生面对着作文稿纸,或抓耳挠腮,或眉头紧锁,或咬笔发愣。确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动丰富的写作材料,如何能写出优秀的习作内容?笔者认为,教师可借助表格等图示支架,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习作素材,解决习作教学中的“米”的问题。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内容是“写观察日记”。教材提示语中这样告诉我们: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更是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窝的变化。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平常习作不同的是,本次习作是以持续观察为前提。因此,习作前对学生观察记录的指导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该习作时,提前10天给学生布置了“绿豆发芽观察”的记录作业,并下发了记录表。(见图1)

经过10天的观察记录,学生对绿豆发芽的全过程都已详细记录。有了这样的习作素材,教师只要在课堂上进行日记的写法指导,再也无须担心“米”的问题。

2.借助提纲支架,搭建习作框架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思维为主,所以,支架的直观性非常适合用来帮助学生习作前进行谋篇布局,它的图形特点有利于学生把握作文的中心。

在浙江省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教材培训会上,来自海宁的周丹虹老师执教《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本课是本册教材习作单元的习作练习,围绕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编排了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以及习作训练和交流平台。编者意图是将阅读中习得的方法在习作中运用,体现阅读与表达并重,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横向联系,体现由读到写的编排理念。

周老师在执教本课时,充分抓住两篇例文的功能,和学生一起梳理两篇文章的写作框架,黑板上呈现板书。(见图2)

此外,教师还巧妙地将视频运用于课堂之中。周老师事先拍摄了校门口家长义工护送学生过马路的场景,在播放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随后周老师说:如果把这一幕写下来,我会先写家长给学生开车门,再写他把其他车辆拦住,接着又护送学生过马路。(板书:开门——拦车——护送),这一教学过程指向的是有顺序观察。

有了这样的铺垫,再让学生把自己的观察所得用图的方式表現出来,目的是借助图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厘清表达思路,为习作做好铺垫。

(二)习作支架在作中的运用

王荣生教授发现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主要关注“两头”:一是在写之前,指导审题,或是通过活动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写作情境,明确“写什么”;二是在写之后,对已经成篇的作文进行讲评,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而对最感困惑的“怎么写”却很少顾及,更缺乏有效指导。

1.借助名片支架,明晰习作思路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内容是“猜猜他是谁”。习作要求:选择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不能在文中出现他的名字,但是要让别人读了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明确提出了本次习作最主要的任务是“体会习作的乐趣”,因此,教材在编写时非常注重学生习作过程中兴趣的激发。教材中编排了“人物名片”的习作支架(见图3),细读这四个方框里面的内容,不难发现它具体指向了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品质。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教材参考名片之后,引导学生为自己的某个同学制作一张人物名片。(见图4)

随后,全班进行猜一猜的游戏,并在游戏中归纳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介绍同学。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又解决了本次习作“写什么”的问题。借助名片支架,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本次习作的思路,根据名片进行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2.借助心跳图支架,把握文章脉络

图示支架是一种将大脑思维过程具体化、直观化的方法,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图示支架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将抽象的、看不见的习作思维显性化,大大降低习作难度。

在全国第三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重庆市的冯栎钧老师执教习作课《我的心儿怦怦跳》荣获优秀示范课第一名。

《我的心儿怦怦跳》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选一件“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心儿怦怦跳”是一种看不见的内心活动,要将过程和感受写清楚,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而言难度不小。为了将抽象的内心活动更加直观地呈现,冯老师巧妙地运用了心跳图的图示支架。

学生分享第一次坐飞机的事(口述):第一次坐飞机之前,我在报纸上看到过国外很多飞机被炸毁的新闻,所以特别心惊胆战。起飞是嗡嗡响,我吓得问爸爸是不是着火了。爸爸说这是飞机启动时的正常声音。后来,飞机很颠簸,我又问爸爸是不是出事了,爸爸说没事。飞机降落时有一种失重的感觉,我又问爸爸,爸爸说你哪来那么多事,我跟爸爸说我很害怕,爸爸告诉我坐飞机就是这样。从那以后,我又查了一些资料,现在对坐飞机不害怕了。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当我看报纸时——当飞机失重时——当我问爸爸时——当我查资料时,并绘制心跳图。

随后,引导学生学着黑板上的心跳图绘制属于自己的心跳图(图5),在心跳图上填写能体现事情经过的关键词、在事情的过程中画出“桃心”、标出心儿跳得最厉害的时刻。

“讲清楚事情的经过”是本次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已有经验;“写出当时的感受”,能让叙事更精彩,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也是本课教学的增长点。教学中,冯老师借助形象的“心跳图”让学生用直观的方式体会“事情”与“感受”并进,在讲清事情的基础上聚焦感受,让写作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可触,帮助学生形成习作的能力。

(三)习作支架在作后的运用

作文的评价和修改,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见的评改方式就是学生写完之后,教师在习作本上进行批改。这样的评改方式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习作评改活起来,就必须让学生参与评改,并且习得评改的方法。

在习作评改中,教师可借助问题支架,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语篇,引导写作目标达成。

以《有你,真好》为例。这次习作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练习,教材中罗列了四个问题,分别是:“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以上四个问题,既可以成为本次习作的内容要求,也可以成为习作讲评时的问题支架。教师可以设计一张“问题支架评改表”(图6),利用表中的问题支架,开展同桌互评和自评的方式。

师:刚刚我们针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同桌互评和自评,分别进行了打星。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第二项评价内容,你或你同学的习作中,有没有把事情写具体?

生:在这项评价内容中,我给自己打了一颗星,我同桌也给我打了一颗星,说明我的事情写得还可以。

师:还可以是谦虚的说法。还可以的文章我们都很想听一听,来吧。

师:听完他的文章,你们也来评价评价。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教材对于本次习作提出的四个要求,以“问题支架”的方式通过评改的手段呈现,通过教师策略性地使用,来指引学生达成习作目的。

再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内容是“我的心爱之物”,教材中“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四个问题,教师也可以设计成“评改表”,以量化的标准进行习作的修改和再创造。

当然,问题支架可以覆盖写作的全过程,对每一个环节的写作都有精准且具体的操作指导。

习作支架,类型繁多,但它的搭建都对习作教学产生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统编教材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和写法的训练,教学中借助支架辅助写作,对达成目标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郑晓.略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11).

[2]张敏华.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

[3]何捷.搭建“支架”,写作教学的核心任务[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6(7-8).

[4]常志丹.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编排特点及教学中须注意的问题[J].语文建设,2018(8).

诗歌来到美术馆第70期嘉宾蒋立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始终在远离中心和圈子的边缘状态中进行着诗艺的探索,近年来相继获“柔刚诗歌奖”主奖(2015)、“突围年度诗人奖”(2019)、黎巴嫩Naji Naaman国际文学奖(2020)等奖项,诗作被译成英、法、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若干种文字。在蒋立波看来,对于现代人来说,诗或许是除宗教信仰外的最后一个庇护所,一处灵魂的掩体。对于其本身而言,“成为诗人不是我的野心,而是我独处的一种方式”。在其“作为遗作的诗学”观念中,“遗作意识”是对一个诗人生命长度和创造力的深刻测量。“把每一个词,当作世界的遗骸”,从他哀悼早逝友人的这行诗中可以看出,他把他的诗视为“留给未来的供词或精神自传”。同时,他对诗人的持续不断的“自我更新能力”抱有诚挚的愿望和勇气,他乐意在他的诗中召唤并接纳一种将历史与现实、经验与想象、求真意志与语言技艺等熔铸为一体的“当代性”。

左:诗人蒋立波 右:主持人孙昌建

蒋立波生于越剧之乡嵊州,现居于杭州富阳,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在其笔下,有剡溪、嵊州、温泉、富春江,有张爱玲、胡兰成、秋瑾、王金发、黄公望、郁达夫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人文、历史、乡土气息如影相随在日常生活的诗意表达中。值得一提的是,他与上海也有着不解之缘,自小因研究父亲某次上海之行带回的工作笔记上的手绘地图,而养成终日伏在陌生地图上漫游的习惯,并在此之后一直以奇异的方式完成着和一座座城市的互相辨认,也影响了其诗歌写作。正如他在诗中所写“跟词语一起旅行,抵达一首不存在的诗”。

对于蒋立波来说,在茫茫时空和命运的版图上,经常会有不知自身所在之感,而诗歌是用词语在编织自己的经线和纬线,他把诗歌作为一种确认自己位置的方式和手段,通过写诗完成一种对自我的确认。写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治疗,让自己在词语的过滤器里获得一份宁静的馈赠。同时,它让一种可能的诗意生活变得优雅、有趣,免于恶俗,从而可以触摸。在他看来,每一首诗终将成为“遗作”,每个词似乎都是世界的遗骸。“我的理想就是,诗能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诗就是生活本身。”

上海越剧院著名青年演员黄悦现场表演
在本次诗歌与越剧跨界的活动现场,诗人的老乡、同在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工作的主持人、诗人孙昌建与蒋立波从其诗歌地理学,家乡嵊州、第二故乡富阳畅谈到蒋立波的诗学观念,多角度立体呈现日常生活与诗人的紧密关系。尽管受疫情阻碍,诗人陈铿、步红祖,作家方格子、巴克、王建潮、陆桂云、程秀芳等亲友团从各地专程赶来上海,用普通话或家乡话进行诗歌朗读交流。嵊州一带的桑园特别多,许多村庄都是在桑园的围绕之中,诗人的《入剡记》当中也写到桑园,活动现场特别邀请了诗人老乡、上海越剧院著名青年演员、尹派传人黄悦,现场表演了精彩节目《桑园访妻》及《兴匆匆奉命把花送》。

纪念张爱玲——与桑克同题

前些日子刚去过胡村,白墙粉刷如新

你那张经典的照片看上去像是陪绑

玻璃镜框后面,目光中那份淡淡的嘲讽依旧

双手叉腰,像一副傲慢的圆规

但并不是为了把漫长的生命

画成一个圆圈,尽管你写的最后一本书

分属于自传、散文和小说

像无法执行的遗嘱被三种文体瓜分

明天就是中秋,月亮在无限地趋向圆满

它拥有的版本无疑远远不止三个

但不可否认孤独是你在人世唯一的半径

话柄就像斧柄,模糊的环形山

像失血的静脉伸向一个传奇

你始终是你的旁观者和局外人

咖啡杯上口红的唇印像一对借来的括弧

而除了荒凉,你并无更多的生平需要加注

旗袍下起伏梦中的旧山水

那被裹紧的身世,允许有隐秘的分岔

你的后半生都在不定地搬家

生活就是误解,爱就是走向深远

公寓的镜子只提供悲剧的副本

“再来一份狮子头,再来一碗鸡汁羹”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新时代少女

像未及卸去浓妆的群众演员向我们走来

在你曾经的赤地,秧歌已扭成热烈的广场舞

这首诗写于蒋立波去年夏天探访胡兰成故居之后,去年也是张爱玲诞辰100周年,诗人受黑龙江诗人桑克的同名诗歌触动而写。胡兰成被盖棺论定为“汉奸”,也是张爱玲的老师和爱人,最终叛变投降,也背叛了张爱玲。“有讽刺意义的是,在胡兰成的故居,她也被拿来作为陪绑,他们之间从文化的角度上是相互成就,像一个括弧对应一样,又相互伤害。胡兰成的散文非常好,但因政治身份故居没有被做任何保护。“这首诗主要是想表现对像胡兰成这个人,再怎么样粉刷,他可能的印记很难被涂抹掉”。

张爱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上海的一个象征和符号,她1920年出生并生活在上海,1952年离开中国后辗转香港和美国。与其他诗人写张爱玲的角度不同,诗人从胡兰成故居入手,把“赤地”、“秧歌”、“小团圆”等张爱玲文学作品嵌入在内,诗里的团圆、圆规、圆圈、小团圆等圆圈意象暗示张爱玲一生所渴望的团圆,但是后面导向的是瓜分,“被三种文体瓜分”就突出了团员与破碎两者之间的张力。“她那张双手叉腰傲慢、清高的经典照片被放在'别人的故居’里,很有讽刺的意味,好像五花大绑的绑在那里,凸现其旁观者和局外人的命运。”

入剡记:后视镜里的日落

后视镜里的落日,像一颗硕大的头颅

农药的气味里,挖掘机沮丧于

酒桌上迟到的秘书,沮丧于一根格律的权杖

那伸得过长的手臂像非法的破折号

引申出一个“无主体”的深远:人皮绷紧的

天空。词源里无法查找的沃罗涅什

松开的领带,让中年的乡绅

一枚生锈的图钉,把陈旧的耻辱

摁入嵊州的一片桑园:一个桑椹喂养的共和国

地图过于辽阔了,以至那些积极的镰刀

后视镜里的落日,终于抹去垂死者的面孔

在严厉的逼迫中写下供词

鸟儿们刚刚结束一场事先排演的座谈

一支刺鼻的烟囱,在向天空输诚

铁钳咬紧的落日,沮丧于一条无法申辩的

这首诗是蒋立波作品中相对晦涩的一首,因诗人从故乡小镇驱车回杭州,被后视镜中残阳如血的景象所震慑而作。正如题目中的“后视镜”,这首诗以回溯、回看的视角,用戏剧化色彩处理秋瑾和王金发之死的悲剧性。秋瑾和王金发都是辛亥时期的英豪,地方戏中两个人也是“知音”“红颜知己”,牺牲时间上秋瑾应该在王金发之前,最后一句“秋瑾追上了王金发”恰恰是一种“倒追”的关系。

“剡”是诗人的老家嵊州,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也是以王金发为代表的强盗故乡。诗人通过这首诗,也提示了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图景中提炼出诗意,这个诗意不仅限于自然,也可以是人文、历史、家乡的东西。比如“落日”和“头颅”,“头颅”又跟“断头台”,跟秋瑾、王金发,跟一场革命的失败联系在了一起。蒋立波从小在越剧的氛围里长大,“我一直惊讶于越剧柔情似水的曲调和韵律,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嵊州人一直来被称为'嵊州强盗’,两者在同一地域人群身上得到奇妙统一,这首诗主要也是从这一角度来表现某种悲剧性的张力和命运感。”而“秘书”“权杖”“领带”“乡绅”这些当代色彩的意象的嵌入,则让我们置身于历史和现实、经验与想象的多重维度的互相观照和打量。

1975:父亲在上海(第一小节)

父亲从上海回来,带回一本硬皮工作笔记

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他用钢笔画出的手绘地图

他经过的那些街道,商场,公园和电影院

那些质朴的线条为我搭建起一座从未去过的城市

我最初的童年地理学。我第一次知道

人需要通过方位来确认自己的位置

一条道路需要通过与另一条道路的交叉来获得

一种新的关系,那更多的未知与可能

就像他没有画出的老式无轨电车

拖履与癫痫擦出的火花,带来吴越语系之外

洋泾浜的问候。一个立体的世界,一种原始的

结构,语法和逻辑,直观地被表述和呈现

发烫的口号和语录由此得以被省略

从钢水中提炼的蓝色抒情,让崎岖的阶级

在他的平底布鞋下被一个冒号所冒用

这首诗用叙述的手法来推进,看上去“像一个流水帐”。蒋立波大概7、8岁时父亲来到上海探望亲人,除了父亲画满每天行程的硬皮工作笔记本,还带回了大白兔奶糖和年历画,这也使诗人养成了对地理、地图的痴迷和爱好。“我觉得必须要有这样一首诗,无论是向记忆还是向我的父亲,向'诗歌来到美术馆’或者向上海致敬,这样对我来说这个朗读交流活动才是完满的。有机会的话,我可能还需要修改。”

蒋立波的父亲是一个粗通文墨的乡村知识分子,他把每天在上海行走的路线行程都画在上面,诗里写的中山路、斜徐路、淮海中路等等,包括公园、剧院,诗人在当时都可以倒背如流,并刻在记忆中。站在2021年年初的上海,回看1975年的上海,也是一种穿越。“这首诗也是我一直想写的,当时看到父亲从上海带回来的工作笔记,我天天研究它,对我的影响持续到现在,包括对我的写作也有影响。我写诗,某种意义上也是在重建一种个人诗歌地理学。”

与唐晋郁葱庆根炜津诸友

连日冻雨,富春江寒雾茫茫

像一个乱世中的祖国不可触抚。

偶有零星雪籽,频频袭扰疲倦的雨刮器。

来不及返青的柳条在耐心地垂钓

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失踪者的形象。

你曾经出发的南门码头犹在,

但被时间废弃的航道已不可能再次挖开,

只有青铜的身体里沉埋的铁锚

还在紧紧拽住不可靠的记忆。

仅仅一个下午,我们竟然几次遇见了你:

在富春山馆,在故居门口,在鹳山公园;

在陈列柜展示的模糊的照片上。

但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

清矍的,英俊的,落拓的,颓废的……

或许一个都不是,或许每一个形象的意义

仅仅是为了背叛另一个形象,

就像玄铁否定青铜,发慌的纸张否定玻璃。

旧体诗否定意识流小说。

春天斜体的细雨,否定迷雾深处

被用力拧出悲剧的生平。

快要开谢的两株蜡梅像互相争吵的

上联和下联,在平仄中构成一个更大的矛盾。

敲打芭蕉的苦雨,反义于一只有柚子内部

因不断皱缩而缓缓聚拢的甜。

富阳是著名诗人、作家郁达夫的故乡,也是诗人曾仰慕的地方。蒋立波在新世纪移居富阳后,经常和当地诗人聚在郁达夫故居边上的茶室里,喝茶谈论诗歌。这首诗是诗人经过郁达夫故居门口,看到两株腊梅开得很热烈抓取到“争吵”意象而作。整首诗围绕着“争吵”展开,表现了一种性格及命运上的矛盾性。它可以是一个郁达夫和另一个郁达夫间的争吵,也可以是一个人身上的无数个“我”之间的互相质疑,而在郁达夫身上,这种矛盾性更为强烈。

在官方定位中,郁达夫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也是一个革命烈士,而在诗人的印象当中,他是一个酒厂老板,也是赎罪者、背叛者和悲观主义者,各种形象在其身上有着强烈的缠绕和盘诘。“我写过五首关于郁达夫的诗歌,这首诗里有好几个互相的否定,表现了一个人身上的无数个'我’,无数个侧面,我主要是想表现这种矛盾性和复杂性。”

为黄公望隐居地的石鸡而作

一路上,总是有石鸡追随我们。

它们不屑于青蛙为伍,不屑于

在庸常的田畴里,为农药喂养的水稻献唱。

鸣声铿锵、另列,森森然有金石之韵。

它们像是刚刚从黄子久的山居图里跃出,

还带着筲箕里漏出的米粒的清香。

总是有一种更大的矛盾,石缝里

隐逸与挣脱的持久的对峙;

总有一种复数的厌倦,为鲜甜的星光所孕育。

减速的激情,为随身携带的庙堂减去

一个多出来的观音;年轻的道士

在用旧的山川和烟岚里探测万物的回声。

农家乐的长廊下,它们还在你朗诵的童谣中

唱和或争辩,像是有一把幽微的锉刀,

锯开蛙皮下沉睡的道观。

而晦涩不是它们的错,正如唯物的卷尺

丈量不出现实褶皱里那隐秘的声带。

德语区里,格林拜恩与汉斯,拉出一条对角线。

富春山水是600多年前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结庐隐居地,也是蒋立波诗歌的第二个地理坐标。石鸡是体型比青蛙大几倍的蛙类,生活在岩石缝里面,叫声特别嘹亮,在黄公望晚年隐居地有很多的石鸡。在这里,“石鸡”被作为隐士的象征,“不屑于与青蛙为伍”,而“青蛙”被处理为一种芸芸众生,只顾着在农药喂养的水稻田献唱,整首诗在儒释道三重文化的争辩及中西对话中展开,而总有一种更大的矛盾,在石缝里隐逸与挣脱之间持久对峙。

黄公望隐居地景区坐落在庙山坞,这个地方经历了好几次开发,最早开发时并没有突出为黄公望隐居地,而是设置了一些观音塑像之类的东西,所以诗人写到“为随身携带的庙堂,减去一个多出来的观音”,观音被放在那里是不伦不类的,体现了诗歌中多种文化声音的辩论与混合。

晚饭后散步,往往已经天黑,稚嫩见到两边群山

巨首般蹲伏,默不作声,甚至山冈上的信号塔

也已不再接受信号,包括那些蜂拥而来的

关于死亡与春天的谣言。溪水匆忙,在黑暗中

听起来比现实抽过来的耳光更响亮。乡村公路上,

蝙蝠在避让,车辙撤回确信的里程,犬吠

拓印空旷里潜伏的危险。路边几块墓碑兀立,

我看不清上面的文字,但我知道不可能有墓志铭,

甚至省略了必要的籍贯、生卒年和立碑者名字,

这冷僻的文体把我们隔离于悼念者的行列,

似乎凡夫俗子只需要草木的铭记。但我仍然提醒自己

放慢脚步,压低声音,因为真正的训诫来自潦草的藤蔓

和被冷落的幽灵。而往往是这样的时刻,是他……

九岁的男孩,在一架飞机远去之后,准确第辨认出

头顶的北斗七星,这晦暗星系中夺目的存在。

也正是这样的时刻,迷途的信号塔被他从雾中捕捉,

一只干渴的木勺弯下腰来,俯饮到我身边这条无名的小溪。

这首诗写的是去年春天,诗人因疫情滞留乡村,沿公路散步途经无名坟墓所感。当时诗人全家被困在村子里两三个月,不能外出工作。但相较于城市里的封闭隔离,仍能每天傍晚和家人沿乡村公路散步。在其看来,那些被冷落的幽灵跟这场瘟疫中逝去的人非常像,他们不需要悼词和哀乐,也不需要人们的眼泪。但是无形中他们也在训诫我们,“我觉得真正有资格训诫并教育我们的,正是那些被冷落的幽灵甚至是死亡本身。”

在蒋立波看来,生命和死亡是人生中的两大存在。而中国文化中,关于死亡的教育其实是不充分的。他的诗歌中一直在不厌其烦的书写死亡,诗歌中反复出现死亡主题,这跟其个人经历和生命体验密切相关,他的二姨娘、外公、父亲、姐姐、外甥女都在其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先后离世,或夭折,或病故,或受迫害自杀,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来自死亡的教育。书写死亡对他来说,也是在释放自己,获得一种救赎。而作为一名诗人,他“感应的雷达”不会因为某个特殊时期而关闭,他始终在捕捉、采集、搜索某些幽微、缄默、不为人知的情感与经验的电波和颗粒。

我是海外归国的应届毕业生,很感兴趣关于微观世界里的微小意象所赋予的含义,想请您指点迷津。

蒋立波:我的诗基本上从微小的事物落笔,而拥有瞬间的抓取能力,快速捕捉里面的诗意是非常关键的。比如一个朋友写疫情中的少女“蓝色口罩后面一双眼睛的深渊”,就抓取住了一个陌生瞬间。这如同猎犬凭着敏锐的嗅觉快速捕捉猎物一样,这跟天赋有关,也需要平时就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我也和你一样很喜欢米罗,他的作品画面很简单,色彩很丰富,但感觉和你的诗歌完全相反,是什么吸引了你?

蒋立波:我有一段时间确实非常迷恋米罗,他的作品非常天真单纯,色彩也非常明亮,90年代初我几乎每天都会翻看他的画册,画册至今也保留着。我是在海子这一代诗人影响下写诗的,在浪漫主义的教育下开始进行诗歌训练。米罗的画,海子的诗,我觉得有一种骨子里的相同点,一种本质的抒情性,对我早期的诗歌影响很大。但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最近十年,我的诗学观因现实生活的巨变也发生了某种改变,我觉得不能再在一种软弱的偏执的抒情下面写作了,我的诗歌必须要接受这样的一种修正,诗中也相应地更多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甚至晦涩的变化。不能说米罗对我没有影响,我相信他仍然以一种内在的教育影响着我,比如诗的天真,梦幻和想象,等等。

我和我身边的这两位都是华师大文学相关的毕业生,我们也会做一些文学相关的对谈节目,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的写作对您的为人处事会有影响吗?想请您对同样喜欢诗歌和热爱文学的年轻人给出一些建议。

蒋立波:肯定会有影响。生活跟我们的写作之间是互相塑造的,生活塑造着我的诗歌面貌,写作也在改变着我的生活,我的最高理想就是诗歌成为生活的本身。至于建议,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如何悲观,都要对世界抱有热情,诗歌就是悲观中的一种可能的救赎。

主持人:立波最新十年精选诗集的名称《迷雾与索引》,也是会有些许晦涩,但后面还有一个索引和指南。像他刚才所讲,抒情就是被逼成了叙述。“诗歌来到美术馆”项目已持续进行70期,其本身就是晦涩中的一种光亮,一种对光本身的努力寻找。

关于【诗歌来到美术馆No.70∣蒋立波】

本期活动声音招募令优秀朗读者

任健博、刘东栩、郭冰心、李虹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重点难点: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导引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不知道大家发觉没有,这一单元其实都是写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经历、感受和事情。我这里恰巧有一篇关于卑微事物或人的论述,大家听一下。(朗读文章。见附录。)

  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

  1、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麽,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麽?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换句话讲,父亲为什麽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其实,这和第一问是一道题。只是,大多数同学都不能很好的运用联想思维。)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马斯罗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本文,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3、那麽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麽?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这个问题,好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5、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麽父亲是怎样庆贺的?(放了四颗大鞭炮)

  6、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麽特色?

  (71页)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这里要找出不难。但是,我明白去中的道理,孩子可能阅历浅,还不能很完善的回答出来。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麽?

  不对劲。 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这个题很有迷惑性。本来哪一部分都不该删除掉。但是,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找出其中必须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这其中写的精彩的部分。但是,还真有不少同学都找出了应该删除的部分。但也有的聪明的孩子,说不应该删除,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理由。虽然不很全面,但都能谈到一点或两点关键的地方。)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9、你看都罗嗦了些什麽?

  1)、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

  2)、粗糙――经济条件差。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4)、脚板――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10、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麽?

  当然。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11、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回来时,为什麽一副

  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麽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12、简述一下了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编织的编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