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naln的意义?


Th4+在pH大于3时发生强烈水解,形成的产物是配离子,随溶液的pH、浓度和阴离子的性质不同,形成配离子的组成不同。在高氯酸溶液中,主要离子为[Th(OH)]3+ 、[Th(OH)2]2+ 、 [Th2(OH)2]6+ 、 [Th4(OH)8]8+ ,最后产物为六聚物 [Th6(OH)15]9+ 。 铀及其化合物 铀是一种活泼金属,与很多元素可以直接化合。铀易溶于盐酸和硝酸,但在硫酸、磷酸和氢氟酸中溶解较慢。它不与碱作用。主要化合物有铀的氧化物、硝酸铀酰、六氟化铀等。 1.氧化物:主要氧化物有UO2 (暗棕色)、U3O8(暗绿)、UO3 (橙黄色) 2.硝酸铀酰(硝酸铀氧基):由溶液中析出的是六水合硝酸铀酰的晶体UO2(NO3)2 · 6H2O,带有黄绿色荧光,在潮湿空气中变潮。易溶于水、醇和醚,UO22+离子在溶液中水解。 在硝酸铀溶液中加碱NaOH可析出黄色重铀酸钠Na2U2O7· 6H2O 。将此盐加热脱水,得无水盐,叫“铀黄”,用在玻璃或陶瓷釉中作为黄色颜料。 3. 六氟化铀: UF6可以从低价氟化物氟化而制得。它是无色晶体, 熔点337K,在干燥空气中稳定,但遇水蒸气即水解: UF6 + 2H2O = UO2F2 + 4HF 六氟化铀具有挥发性,利用238UF6和235UF6蒸气扩散 速度的差别,使238U和235U分离,而得到纯铀235核燃料。 基本要求   l、掌握镧系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特点及其与元素通性的关系。   2、掌握镧系收缩的实质及其影响   3.一般了解镧系、锕系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4.一般了解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 概述 镧系元素 本章要求 锕系元素 第二十五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一、要求:   1. 掌握镧系的位置和镧系收缩现象. 2. 掌握镧系收缩的原因和后果 3. 认识稀土元素及成员 镧系元素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一、通性   镧在基态时不存在f电子,但镧与它后面的14种元素性质很相似,所以把它作为镧系元素。58La---71Lu   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使得Y的原子半径(0.181nm)、与元素Nd、Sm(0.182、0.18nm)及离子半径Y3+(0.089nm)与Ho3+、Er3+(0.0894、0.0881nm)接近。   Y的化学性质与镧系元素相似,钇在矿物中与镧系共生。通常把钇和镧系元素合称为稀土元素(用RE表示)。 镧系元素( Ln)   二、电子构型:特征是什么? 原子序数 元素 符号 价电子层结构 Er 4f12 6s2 69 铥 Tm 4f13 6s2 70 镱 Yb 4f14 6s2 71 镥 Lu 4f14 5d1 6s2  注:Eu,Yb的4f电子能量低,不参与成键,只有2个电子成键,而其余有三个电子成键。   因此它们的金属键弱、原子半径显得较大、熔沸点较低。   三、氧化态   +3氧化态是所有Ln元素的特征氧化态。   它们失去三个电子所需的电离势较低,即能形成稳定的+3氧化态。   有些虽然也有+2或+4氧化态,但都不稳定。   Ce(4f15d16s2),Pr(4f

1.正向遗传学:通过研究突变表型确定突变基因的经典遗传学方法。

2.核小体组蛋白修饰:组成核小体组蛋白,其多肽链的N末端游离于核小体之外,常被化学基团修饰,修饰类型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和泛素化,修饰之后会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活性。

3.位点特异性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是遗传重组的一类。这类重组依赖于小范围同源序列的联会,重组只发生在同源短序列的范围之内,需要位点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参与催化。

4.转座机制:转座酶上两个不同亚基结合在转座子的特定序列上,两个亚基靠在一起形成有活性的二聚体,切下转座子,转座酶-转座子复合物结合到靶DNA上,通过转座酶的催化将转座子整合到新位点上。

5.基因敲除:利用DNA同源重组原理,用设计的外源同源DNA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序列相同或相近的靶基因发生重组,从而将外源DNA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产生精确的基因突变,完成基因敲除。

6.Sanger双脱氧终止法:核酸模板在核酸聚合酶、引物、四种单脱氧碱基存在的条件下复制或转录时,如果在四管反应系统中分别按比例引入四种双脱氧碱基,若双脱氧碱基掺入链端,该链便停止延长,若单脱氧碱基掺入链端,该链便可继续延伸。如此每管反应体系中便合成了以共同引物为5’端,以双脱氧碱基为3’端的一系列长度不等的核酸片段。反应终止后,分四个泳道进行电泳,以分离长短不一的核酸片段(长度相邻者仅差一个碱基),根据片段3’的双脱氧碱基,便可依次阅读合成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

7.荧光实时PCR技术原理

探针法:TaqMan探针是一小段可以与靶DNA序列中间部位结合的单链DNA,它的5’和3’端分别带有一个荧光基团,这两个荧光基团由于距离过近,相互发生淬灭,不产生绿色荧光。PCR反应开始后,靶DNA变性,产生单链DNA,TaqMan探针结合到与之配对的靶DNA序列上,之后被Taq DNA聚合酶切除降解,从而解除荧光淬灭,荧光基团在激发光下发出荧光,最后可根据荧光强度计算靶DNA的数量。染料法:荧光染料(如SYBR GreenⅠ)能与双链DNA发生非序列特异性结合,并激发出绿色荧光。PCR反应开始后,随着DNA的不断延伸,结合到DNA上的荧光染料也相应增加,被激发产生的荧光也相应增加,可根据荧光强度计算初始模板的数量。

8.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原理

将荧光蛋白在某些特定的位点切开,形成不发荧光的N片段和C片段。这2个片段在细胞内共表达或体外混合时,不能自发地组装成完整的荧光蛋白,不能产生荧光。但是,当这2个荧光蛋白的片段分别连接到一组有相互作用的目标蛋白上,在细胞内共表达或体外混合这两个目标蛋白时,由于目标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荧光蛋白的2个片段在空间上互相靠近互补,重新构建成完整的具有活性的荧光蛋白分子,并在该荧光蛋白的激发光激发下,发射荧光。

简言之,如果目标蛋白质之间有相互作用,则在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该荧光蛋白的荧光。反之,若目标蛋白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则不能被激发产生荧光。

1.怎样将一个基因克隆到pET32a载体上;原核表达后,怎样纯化该蛋白?

2.通过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得cDNA的全长?简述其原理。

1.同源序列法:根据基因家族各成员间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利用简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该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然后再利用RACE(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得cDNA全长。

2.功能克隆法: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

1.基于基因组DNA的克隆:是在鉴定已知基因的功能后,进而分离目标基因的一种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a2co3化学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