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四的学长(学姐)的提问:考研与就业是如何选择的,谈谈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哦?

哈哈!又到了新一期的推送了,大家有没有期待呢~~~ 这期主要是讲实验室大四学长的分享哦~~~快来看看吧

一开始我们的苏蓉敏学姐就问了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快往下看吧~

学长们说基本没课,但自动化的杨亚辉学长说他们大四还有课~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大四有没有课是跟专业有关的,还不清楚的可以多多和自己专业的学长交流交流哦~

接下来管理实验室的李小俊学长也抛出了他很关心的问题,快来看看吧~

学长:实验室的人都不是管出来的,每一届大一进来的都有100多人,但是留到最后的只有10几个,实验室的人不是你管出来的,而是靠你自己,把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家,除了其他活动,有空多来实验室。

还有还有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哦~

1.如何权衡专业课学习和实验室学习?

学长:专业课总会是有用的,而实验室的软、硬件学习则对今后的工作显得相对更为实用。建议学好有用的专业课和实验室的软、硬件知识。

还有学长说如果选硬件方向的话,实验室学的东西很多都是和专业课相关的,实验室学不到专业课像模电,数电之类的也是找工作时要用到的。

2.关于就业和考研方面如何选择?

学长:在实验室大部分是直接就业的,如史少岩学长,也有考研的,也有保研的,如万刚远学长。考研能能认识到更多的人,能见识到更多领域的知识,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科研方面扩展的更多。就业能增加工作经验。无论哪个方面考研还是就业都是要学。

3。深入一个方面学还是每个方面都学点?

学长:自己曾对很多方面都很好奇,网站前段的代码看的懂,后端也懂一点,单片机也懂一点,对很多方面都懂一点,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去多涉及几个方面,然后再选一门深入。

当然还讨论了很多很多,没事多去找学长聊聊吧,最后我们以一幅学长和学弟学妹们热烈交流的图来结尾吧~~~

谢谢各位大四学长学姐的分享~

下一次的分享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精彩内容呢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要我说,有什么准备的吗?该怎么做?你应该知道什么?

我觉得真的没必要!唯一要做的可能就是保持你的英语学习能力,无数大学生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光靠大学英语那几本书,大学英语老师那照本宣科,你的英语能力在大学是会退步的。你可能会为了过四六级学一学你的英语,之后你的英语几乎就算扔掉了。

如果你真的决定好了,你要以后考研。

因为考研英语真的很难。词汇量大,语句难,都是两三行一个句子的长难句,你如果英语基础不好,真的很难看懂。你需要的就是积累好你的英语,扩充你的词汇量,四六级考个高高的分数,有空的时候去跟外教聊聊,没事多看看英文原版的资料。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锻炼自己强大的定力和意志力。并且强化自己的自学能力,大学的很多课程,都靠自学,而不是老师教的,这是真的。

我来给你讲讲什么是考研吧

给你列一个考研的准备时间表你就懂了:

(1)准备阶段:每年9月-次年3月

1.大三上学期,如果是22年考研,就是从2020年开始9月开学开始,可以不限于9月,10月,11月,甚至12月都不晚。大三上学期,不着急开始备考,好好学你的专业课,不要挂科。

你现在需要想明白一些事情和道理。

首先,你需要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想想到底要不要考研以及为什么考研。考研能给你带来什么?你是打算跨考还是考本专业呢?

其次,你要分析一下你自己,你是否是有毅力呢?你对自身的实力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呢?

因为我把最重要的话,写在最前面,考研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和坚持。

考研最重要的是不外乎就是两个

第一,认清自己的实力与目标,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学校。西部地区的分数线还要低呢,如果实力真的不够,那就选择一些B区的学校呗,又不是啥丢人的事。

第二,一定要坚持住,好好复习,制定完备的计划,英语早一点开始,该背单词背单词,该报班报班。踏踏实实的复习,总不会有错的。

很多人考研没考上,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考了实力超过了自己的学校,另一个就是,没有坚持住。

这些事情你想明白了,你就可以开始着手做下面的步骤了。

这些步骤其实花一两天,或者找个专业的人咨询一些,就完全知道了,我简称为考研常识,

例如你知道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吗?34所自主命题学校有哪些?全国统考还是自主命题?A区还是B区?全日制还是非全?各种少数民族计划、退伍大学生计划有那些?新说法双一流还是老称呼985、211有哪些比较好?

然后,就是要去了解你感兴趣院校的相关信息。自己主动去搜集信息,知乎呀,QQ群呀,论坛呀,网上有很多可以查询考研信息的网站,后面会详细的写到。

2.大三寒假至次年3月

利用好大三这个寒假很关键,过年少吃点,不要和同学聚太多会,扯太多蛋,收收心,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笨的鸟要先飞,寒假假期需要做这些事情:

第一步,初步确定目标院校及专业,你要考本专业还是跨考呢?现在就要定下来,报名学校不急,因为要等到9月份,先复习嘛,根据复习进度在调整。

第二步,要上网多了解情况,看看各大高校往年的考研数据,什么招生人数呀、学科排名呀、推免人数是否特别多呀、是否接受调剂情况、复试分数线有多少呢等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数线,历年分数线有多少。

再说一点重要的话,反正考研,起码2022年考研不会容易。各地分数线都会涨,你就看看,也别太在意,主要还是复习要好。

第三步,提前复习英语。英语真的很重要,当然,如果你是学别的小语种,或者有日语基础,友情提示,考研日语不难哟;还有提前复习数学呀!

我们还是来说英语吧,我个人还是推荐刘一男老师的词根词缀记忆法,他有考研词汇串讲。大家可以去咸鱼呀,贴吧呀,找相关的资料,还有什么新东方的恋练有词之类的。一句话,词汇是关键,考研先攻破词汇关,以后才是语法呀,长难句之类的。

第四步,可以关注前一年考研初试、复试的相关情况,如果有学长学姐考上了,可以虚心求教,获取最新的一手消息,哪怕听听他们的经验教训,也是极好的。如果没有考上的学长学姐也别着急,我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好青年,借助闲鱼、小红书、微博超话、考研论坛、知乎等等平台都能找到相关帖子,实在不行不还有付费咨询嘛,知乎上不是有很多逆袭达人嘛。

你也可以选择一些好用的app,全程规划你的考研路径:

(2)打基础阶段:次年3月-6月

第一步,还是要把你的专业学好,不要挂科,把社团退了,全心全意复习,给自己定目标,每天只玩多少个小时手机,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第二步,3-6月底,最好要完成英语的第一轮复习,起码考研词汇要完成吧?数学初步复习要完成了吧?

第三步,3-6月底,你的专业课也要开始复习了鸭,咱们不考数学,两门专业课哟。你是自主命题还是全国统考,该看的书都要开始看起来,该报的班要报,网课也好,线下班也罢,都要搞起来,特别是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利用起来,逐步把状态调整到考研复习来。

6:20起床,打开窗户站在窗前背诵前一天的知识。

7:30到食堂吃早餐,吃完饭就去自习室开始上自习,

11:00去食堂吃饭,这时候吃饭的人少一点,然后回宿舍午休;

13:20下午重新开始上自习。

17:00离开自习室,解决晚餐。

18:00重新回到自习室,一直学到晚上22: 00,然后去操场上跑两圈。

22:40回到宿舍洗漱

洗漱躺在床上,脑子中回想一天学过的知识。

听起来井井有条,但现实经常会让人抓狂,刚开始复习的时候经常会开小差,想玩手机,犯困,开始的时候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可能只有3、4个小时。但是你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就好了,慢慢调整,你就能进入学习状态,如果你始终无法进入学习状态,那我劝你还是不要考研了。

(3)强化阶段:次年7-8月

暑假绝对是复习的黄金时代,你没有课,能不能考上研究生很关键就看暑假了!

上面我列的时刻表,你得好好坚持,或者给自己加码。

大家不要回家,不要做兼职,不要恋爱,不要旅游,一心一意听课,复习,板凳要坐两个月冷,暑假是黄金时期,因为你没有任何学业上的压力,专心复习吧。

第一步,该报班就抱班,不要心疼钱,英语的强化复习要搞起来,背单词,做真题,研究长难句。

第二步,专业课必须初步学完,建议找专业的辅导机构,网课什么的就够了,还有各种咸鱼上的笔迹呀,学校的真题呀,都可以搞。

一句话,暑假要把专业课的所有内容完完整整的搞一遍,在脑海中要有自己的一个知识体系,知道要考什么,什么是重点。

到了九月份,你就心里大概有数了,你可以决定是要冲一冲,还是要保守的报考,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院校,这时候多和前辈沟通,或者跟父母商量商量,报考是大事,别忘了,考研还有小半年呢,下一阶段的复习依然很重要。

(4)巩固提升阶段:次年9-10月

第一步,你的大四上学期开始了,大部分高校都会面临实习呀,或者前几周有课,先把课程完成,注意安排好你的复习时间。

小提示:每年的8-9月份,全国的各大高校会陆续公布新的一年的招生简章,大家及时关注目标院校发布的涉及你专业的招考人数和招生简章,不过说句实话,现在考研已经信息化很透明了,很规范了,考试大纲的变化很小,推荐的参考书你可能在3月份就买到了。一般变化都不大,但是也要看一眼,如果变化很大,及时调整目标院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嘛。

第二步,及时进行考研的预报名和报名鸭。

一般来说,考研的时间表是:9月份预报名,10月份正式报名。应届生在预报名阶段就报上,然后好好复习,管他多少人报名呢,只要招生人数确定了,不是那么一两个人,你就冲了。或者你就保守的报,结果还是冲鸭,别忘了,2021年考研的人报名就有400万,你还寻思啥,选准学校就是干,反正分数线肯定涨,你就想办法提高分数就行了。

对了,报名的时候信息一定不要填错鸭!

第三步,各科有条不紊的推进复习进度。

国庆的时候可以开始进行政治的复习了,政治这玩意真的不用担心,你高中政治打基础,多背背知识点,什么肖八肖四就够了,真的。

(5)决胜冲刺阶段:次年11-12月

第一步就是注意考试报名信息的现场确认或者网上确认。准考证提前打印,规划好住宿和吃饭的地方,这些千万不要忘记了,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基本的准备要准备好鸭!

第二步,自己梳理各科目的知识框架,查缺补漏,什么押题鸭,高频考点鸭,都要准备好。

第三步,行百里者半九十,考前一个月人容易焦躁,容易自暴自弃,容易坐不住,你一定要自我暗示,给自己打气,让父母、朋友、爱人给你加油打气。千万不要放弃,考研最重要的就是自信和坚持啦。

第四步,注意身体状况,规律作息,不要给自己太大心理压力,还有疫情等因素,注意做好防护。

如果你都坚持到这一步了,那么你就请一定在坚持下去。

多年以后的你,一定会感谢当年拼命的你。

二、考研常用的一些网站

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

这可是考研报名专用网站,你在这报名,录入信息,打印准考证,以后的调剂也都在这里。

请直接百度搜索“XX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或者“XX大学研究生院”然后跳开所有的广告页面就可以了。

最后我来讲讲我的故事吧。

我是一个普通的21世纪一百所野鸡大学本科毕业生,工科学校文科专业。我校特色是航运,可是我真的没觉得这对我们广大普通毕业生有什么优势。何况航运业,现在还是半死不活的。

因为我复读过,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危机感,我觉得我的学校不好,我比我之前的同学晚一年上学,他们都是大二了,我才大一。

我从入校那天起我就觉得我要考研。因为我对我的本科学校,有强烈的鄙视感。我觉得我应该去人大的。我要考研去人大,我一直在心里记着这句话。

刚上学的我疯狂的去问我的学长学姐。

我问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他笑着说,你还小,先试着熟悉一下大学生活吧。

我不服气,我鼓起勇气,去问大四的学长

正在备考的学长看着我笑了,夸我有志气,说了一堆鼓励我的话,临走的时候还送了我几本书。

我又去问,保研或者留校考研的学姐,她们正在学校读研并且还做了兼职辅导员。

她们给我的建议就是:我还太小了,我对大学不了解,先把大学的课程学好了。先学好专业课,拿个奖学金呗。以后再说考研的事情。

心高气傲的我根本没有听进去,反而觉得他们说的不对,对我藏着掖着了。

我肯定是要考研的。。。。。。

敲下这些字的时候,是2020年,距离我读大一的时候已经过去十一年了。到现在的我,依然也没考上研究生,何况从大四毕业那年算起,加上后来工作的情况,我考了三次研究生。

30岁的我,看见这个标题,就想起了大一那年,信誓旦旦要考研的我,不禁莞尔。

30岁的我,在想想那些学长学姐当年的话,不得不说,还是考上研的学姐说的是对的。本专业都学不好,谈什么考研。

大一的孩子就应该享受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多读书,多思考。而不是想着去考研,你先学会了大学的上课方式,习惯大学的生活节奏。

并且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律。

大一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适应角色的转变。

考研,留给大三大四吧,真的,大一,你什么都不懂,不要扯这个犊子。

不要说什么不喜欢本专业,不喜欢你就考第一然后换专业,

如果你学校不让换专业,那你倒是学一个你喜欢的第二专业吖,第二学位呀?!

那你去蹭课,去旁听呀。

那你用互联网呀,各种网易公开课呀,各种什么门户大学呀。

很多人考研没考上,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考了实力超过了自己的学校,另一个就是,没有坚持住。

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大学不是在逃课中度过,就是在游戏中遨游,要么就在寝室的宿舍里睡大觉。学习全靠期末两周熬夜刷题。真正学会了什么?女生学会了化妆,男生学会了打游戏。

说句实在话,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并不自律,包括曾经的我。

如果能重来,我绝对不会像当年那样荒废时光。只有当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学习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

而且很多学生的大学前几年都在混,到了大三下,开始准备复习,但是早已经习惯了慵懒的大学生活,想发起狠,好好复习,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最要命的是,很多大学生,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己已经慵懒惯了,还觉得自己有不错的基础,研究生还想选择一个比自己本科学校还好的。我承认,很多考上211的孩子都是高考折翼的天使,但是大学三年的温柔乡,早就让他们更没有学习的动力,有的甚至连四六级都是勉勉强强的通过。然后想用最后一年搏一把,单车变摩托,考个985的硕士,谈何容易呀?很多就上了二本的孩子,大学一直勤工俭学刻苦读书,用了三年时间准备,现在也准备考研,这不就是龟兔赛跑了吗?乌龟早就开始准备了,而兔子,头几年都在睡觉。

考研最重要的是不外乎就是两个

第一,认清自己的实力与目标,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学校。西部地区的分数线还要低呢,如果实力真的不够,那就选择一些B区的学校呗,又不是啥丢人的事。

第二,一定要坚持住,好好复习,制定完备的计划,英语早一点开始,该背单词背单词,该报班报班。踏踏实实的复习,总不会有错的。

讲讲我考研,为啥失败吧。给大家讲讲反例,警钟长鸣。

本来我和基友一起考研的,对于考研究生,我们就这样糟蹋了自己:大四上学期学校最后的课程结束了,等毕业生信息采集完,除了留下来考研的,别的都回家了。我和两个基友干脆一起住进了一个宿舍,开始了考研前最后的两个月生活,可是有一天基友说有个游戏,叫文明(野蛮)5,非常不错,我们玩玩吧?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某天基友A说,我们复习吧,我却说,再打一局,干死个天神级别的电脑再说,于是白天我们沉迷在文明的世界里,晚上无聊的看豆瓣,什么电影评分高,我们就下载什么看。一天又一天,那是考研的最后时刻。我和基友都放弃治疗了,基友A其实准备的比我好,而我是觉得自己国考自我感觉不错,天真的以为妥妥的,不考研了,我也能考上公务员。我现在都觉得是我把基友A拉下水的,就算最后的成绩出来,他离人民大学也就差那么一点点。基友B更是天天看韩国综艺,北方冬天冷,他根本不出门,我和基友A天天给他打包食堂盒饭带回。

最后,我们谁都没考上研究生。

校招早就结束了,我们都没投过一份简历,二月份人大出了成绩了,狠狠打了我一个耳光,虽然我知道肯定考不上了,可是还是很难受,然后就在家准备公务员考试,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难受 的时候,读大学的时候,是全家族的骄傲,大家都很高兴,可是大四,别人都会问我父母,儿子是上班?出国还是读研了?父母惆怅,羞于对别人提起我,对我又是无可奈何,对我也没有好脸色,总是说几句抱怨的话,说我怎么这么没用;我自己也是非常压抑,我不想啃老,可是现在还能干什么?那些考了二本的同学,考上了研究生,不少是名校的,那些不如我的同学都签了工作,有些还蛮体面,那些比我好的,也去了更好的地方,仿佛就只有我,就像被抛弃了一样,什么都没有,一种没有未来的感觉。

南方的小城市没有暖气,我冷的缩手缩脚,不断哈气暖手,一遍又一遍的做行测申论题,真题做了好几遍了,可是分数就是提不高,申论的材料看到吐,到最后都不想看了。再后来,参加了这辈子最后一次省考。真的很感谢父母对我的严厉,如果没有他们的严厉,我也不能改变浑浑噩噩的状态,大学四年我都玩去了,没有好好学习。在毕业后饱尝人间的辛酸,最后终究能考上。

那次省考,我为了求稳,报名了一个三线城市的区直机关,上班一年多后,我平静了不少,偶尔又让我想到了2013年,那颠沛流离、四次奔波、苦痛折磨的一年。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也算是百般呵护,父母给了我,他们最好的,让我没吃过什么苦,可能仅有的两次挫折就是高考和恋爱,可是大四那年让我吃了不少苦,让我知道了我再也不是一个孩子。

2015年,上班也就刚刚两年的我,也是在单位遇到了一些糟心的事情,我又动了想考研的冲动,觉得单位层次太差,领导也不咋地。于是我又偷偷的报名了考研,这次,我没有把学校定的那么好,人民大学,再见了,我知道我肯定考不上,我就想考西南政法。结果,那年上班出差特别多,又赶上去借调到省里干活,也就是在省里的平台工作,让我知道要去大一点的地方上班,你的层次也不一样。

2015年考研,我又失败了,工作忙也是借口,其实我也是上班后,再也找不到那种学习的劲头才是真的。所以,连翘真的在这里苦口婆心的劝各位考生,珍惜学校的机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争取在校期间好好学习,一次性考上研究生,一战不行,就二战,像我一样边工作边考研,那压力太大了,并且容易懈怠,最后肯定是考不上研究生的。

但是想离开小地方,去更好的平台,这个念头就像一个种子,在我心里发了芽。

2016年,当我满了三年以上工龄后,我下班推掉所有和同事的应酬,一心一意准备公务员遴选。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考回了副省级城市的单位。

今天,坐在这里,看着这个问题。

我想起了我的大学时光。

我百感交集,真的觉得自己的大学被狗吃了。

如果我能好好的合理规划自己。那我肯定能考上研究生。

如果考上了研究生,生活真的会和现在不一样。

还记得和我一起打游戏的基友A和看剧的基友B吗?

基友A后来上船了,在船上吃了一年苦,觉得人不能一辈子在海上漂着,他努力工作,攒钱,锻炼英语,后来又干了一年,攒了点钱,就离开了航运业,去英国念了个硕士,回来考了他家省会的政策性银行,找了个本地女孩子,幸福的结婚生子;看剧的基友B,选择了回家二战,在他爸妈严厉的督促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拿出了高三的气魄准备了一年,第二年顺利考入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又考了南京市的公务员,现在一年拿着20多万的年薪,硕士期间认识了一个来自千岛湖的浙江妹子,妹子也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妹子毕业后进了南京的一所中学。两个人去年也喜结连理,在南京买房买车,一个公务员一个教师,妥妥的中产阶级生活。

去年基友B结婚,我和A都去南京给他当伴郎,晚上我们三个在一起畅谈人生,都对当年在海事的混账事感慨不已。

我的感慨尤其多,他们都读了研究生,发展情况都比我要好多了。

有考研想法的孩子,如果你真的想改变命运,考研是一条路。并且请你坚信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一新生提问学长学姐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