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500克泥土从二十米空中落下会产生多大重力?

RPG,手榴弹,轻机枪,狙击枪,火焰喷射器,都好用;攻守双方的轻武器和常备武器其实都差不了太多。城市巷战很多时候取决于战术而非武器,个人觉得这个问题不如说巷战中用何战术?

如果是进攻方,穿墙战术比较实用,这个时候 ,每个国家的制式武器配备都行。就是直接在城市建筑物,开洞,直接穿过,避免走城市街道小巷,把自身过多暴露于敌军火力下。

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淞沪会战时日军海军陆战队就直接拿锤子敲墙,打通通道。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虽然具体怎么打洞我说不准,但是也运用穿墙战术。(爆破也行,但费时费力,比如,我本来就是几个单兵小组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大张旗鼓稿爆破?)

以90年代的黑鹰坠落来说,美军的制式比索马里散兵游勇武器要精良,但是结果呢,损失不小(当然索马里损失更大)在车臣战争时期,车臣RPG小组给予俄罗斯坦克惨烈伤痛,三个RPG小组打击一个目标,基本对方八成被灭。

于运用得当的情况,请参考夏雨行动中以色列军队以及米军在伊拉克治安战中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黎真主党手头什么好玩意都有,无人机,120以及以上口径的ATGM等等均有,且训练有素,武装推土机那种玩意看上去霸气也只能推点菜鸟罢了。

另外50米内交火基本也不看枪支指向性,看训练,先敌发现和人品更多一些,更远一点距离基本也还是火力为王,步枪的穿透和压制远弱于通用机枪,火力持续性又很差,也不是重点,所以通用机枪在巷战中好用。(二战时是冲锋枪好用,斯大林格勒中的波波莎)

还有人说用高炮平射(30毫米内的多联高炮)虽然有些大才小用,但是在巷战中确实俄制zu-23发挥过压制性威力,但是太耗钱,而且容易成为敌军RPG的目标。还有人开玩笑说放一群猎犬出去,在巷战中管用…所以,个人认为巷战这样的残酷战斗,很多武器都管用,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战术,所以还是战术训练强,运用得当的一方才更管用。

最后说的是精神,像日本在硫磺岛,冲绳还有一些其它战役的坑道和巷战中给予美军巨大的杀伤,这可并不是他们的轻重武器比美军好,而是战术运用得当和武士道精神!

侵华日军第三师团第6联队之第二大队,从1937年淞沪会战起就是中国军队的死对头,该大队士兵受过专门的训练,善长巷战和夜战。在1941年底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响时,少佐大队长加藤素一率领的这支部队,成为师团长丰岛房太郎中将手中的“王牌”,拟在关键时刻动用,一举突入长沙城。

1942年1月1日拂晓,日军第三师团完成中央突破,率先从三面包围了长沙,老鬼子丰岛认为,以一个甲级师团围攻中国军队一个军,一天之内拿下长沙那是手拿把掐的事情(第六师团还没赶到),于是立即命令发起攻击。结果一个白天下来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准备在元旦向11军司令部“报捷”的梦想彻底破灭。

丰岛恼羞成怒,将师团司令部推进到距离城南两公里的吉祥坡,不仅亲自督战,还同时动用了加藤大队准备夜袭。而厮杀了一天的李玉堂第十军也是伤亡不小,尤以负责城南的预备第10师损失最大,方先觉虽然没有叫苦,李玉堂还是打电话给岳麓山上的薛岳请求增援,薛岳派来了第73军第77师,师长正是黄埔一期的韩浚(后升军长)。

韩浚带领该师先头团跟方先觉接上头后,直言:“城外枪声越来越近,看来鬼子顺着江边朝南城来了,弄不好今天晚上有巷战,我把团里的机枪都集中起来了,充分利用手榴弹”!可见,在没有换装美式装备之前,中央军嫡系部队打巷战,最有效的轻武器也还是机枪和手榴弹。然而方先觉拒绝换防,表示预10师还有力量顶住,暂时不需要77师帮忙。

这在当时的军中可是少见,都巴不得“友军”来换防呢,所以说方先觉确实是个有性格的将领。深夜时分枪声大作,日军开始了新一轮攻击,丰岛发誓要在天亮之前破城,命令加藤大队在炮兵的支援下从城东南角实施突破。第三师团由于是轻装冒进,没有携带大口径加农炮,只能以平射炮、步兵炮和迫击炮提供火力掩护,而在巷战中比较难对付的就是平射炮和步兵炮。

日军的平射炮多为“速射炮”和“反坦克炮”(中国军队称为战防炮),而“九二步兵炮”兼具曲平两用功能,所以也能用来直射摧毁守军的碉堡和工事,在几十门火炮的助战下,加藤大队主力终于冲进了城南街区。方先觉急呼炮火支援,第九战区炮兵指挥官王若卿亲自指挥,岳麓山上的150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山炮怒吼起来,分分钟就把日军的炮兵阵地炸得七荤八素,加藤素一和手下的鬼子兵们,瞬间失去了炮兵掩护。

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中,第十军能够守住城池,与岳麓山的炮火优势是分不开的,由于第九战区运来了三个月的弹药储备,而日军重炮又没有及时到位,双方差距蛮大。王若卿在战前对各支撑点做了准确测距,跟各师建立了直线电话联系,所以步炮协同非常到位:“只要有请求,两分钟不到,就能听到炮声”。

在三天的守城作战中,战区炮兵共发射了500多枚150毫米重炮弹和9000多发山炮弹,杀伤了大批攻城日军,尤其是摧毁了日军的步兵伴随火炮,使其在街区中推进缓慢。所以巷战中,重武器中的大口径火炮作用不可低估,在后来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中,日军把大口径加农炮推进城区,逐一摧毁守军堡垒,破坏力甚大。

在猛烈的炮火覆盖下,加藤大队的两个主力中队均被阻断在城外,只有加藤少佐带着大队部和部分鬼子兵钻进了长沙城区东南角,预备第10师葛先才第30团抽出可战之兵进行围堵,客观来说,日军的单兵战斗力确实不孬,葛团以优势的兵力仍然吃不掉这伙鬼子,在巷战中形成僵持状态,如果让加藤守住突破口,一旦鬼子后续部队跟随涌入,那麻烦可就大了。

千均一发之际,王牌来了!第十军搜索营的一个连奉命赶到,并且装备大大精良,原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三天也就是1931年12月11日,美国援助的一批800支汤姆逊冲锋枪运抵广西,其中的300支在长沙被围前送了进来,被李玉堂全部装备给军部搜索营,几乎是人手一支。根据李玉堂的命令,搜索营以连为单位,在各阵地之间不停机动作战,专门消灭日军军官和突击队。

凌晨2时,加藤所部遭到汤姆逊的猛烈扫射,这个少佐大队长肚子上被打穿了好几个窟窿当场毙命,身边只逃出去一个伍长给丰岛报丧,余皆阵亡。看见了吧,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无论是野战还是巷战,冲锋枪都是杀敌利器,后来在雪峰山战役中,第18军装备的冲锋枪曾经打到鬼子怀疑人生,三八大盖和九九式轻机枪根本不是对手。

加藤成为死鬼以后仍然做出了“贡献”,其文件包里的作战计划和弹药统计报表被搜索营缴获,随即逐级上呈,一直送到了岳麓山的薛岳手上,上面清楚写明日军弹药已经不济,薛伯陵大叫:“一纸虽轻,胜过万挺机枪”!一边通报第十军坚持最后一天,同时命令外围各军开始合围决战。

1942年1月3日深夜,日军第三和第六师团由于粮弹两缺,面对坚城又不得入,开始夺路而逃。

二战时期,最著名的巷战,就是斯大林格勒,苏军整连整营整团甚至整师的士兵,往里面塞进去,但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几乎都会被消耗殆尽,成建制地被打残打烂,残酷的斯大林格勒巷战,真成了德苏双方士兵的“绞肉机”。

波波沙冲锋枪,与手榴弹的组合,成了苏军守城官兵,在巷战中的绝对宝贝,给予从城北实施猛烈突进,德军主力保罗斯上将的第6集团军以极大的杀伤,原因就是崔可夫中将采取了贴近战术,与德军进攻的官兵近身紧逼,导致德军炮兵无法发挥远程攻击的优点。

从城南方向推进,策应保卢斯第6集团军主攻的霍特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则损失没有保罗斯的第6集团军那么大,原因就是德军坦克、装甲车与步兵相配合,苏军很难采取贴近战术,因此,手榴弹和冲锋枪的组合,就难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现在,不在是二战时期了,冲锋枪的黄金时代,也早就结束了,波波沙这般采用71发弹鼓供弹,火力动物般凶猛的冲锋枪,已经被30发弹匣供弹,但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的自动步枪所取代,军队中除了个别特勤人员以外,步兵不再装备冲锋枪,自动步枪取代冲锋枪,成了巷战中步兵手中最重要的兵器。

战后RPG-7火箭筒以及自动榴弹发射器的装备,包括大口径狙击枪、通用机枪等兵器,实际上都成了巷战非常给力的武器,这些都是巷战时步兵的必备。

反坦克导弹,除了可以攻打对方的坦克、步战车、装甲输送车等以外,也可以用来破墙,直接击杀里面的士兵。

火焰喷射器,当然也是可以用来通过门窗等,直接烧杀待在房间内阻击的士兵,包括攻击地堡射击孔,烧死里面的士兵。

榴弹炮,也是巷战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对于那些久攻不下的坚固的大楼,则可以凭借155mm大口径高爆榴弹,直接开膛破灶,迅速炸开缺口,炸死里面负隅顽抗的士兵。

武装直升机,应该也是现代巷战,离不开的有效兵器,用12.7/14.5mm大口径机枪、20/23/25/30mm航炮,攻击楼内凭借窗口射击的狙击兵,必要时可以用火箭弹攻击。

无人攻击机,由后方人员操控,可携带空地导弹、火箭弹、普通炸弹、精确制导炸弹等,对巷战中对方高价值目标,实施空地打击,效果也是应该非常不错的。

如果是巷战,在子弹充足的情况下,带上一把AK-47、两把五四式手枪和几颗手雷、烟雾弹,是最合适管用的;如果可以,再带上一支CS/LR4A型7.62毫米口径狙击步枪,作为个人,这些够了,再多也带不了,今天不讨论小分队的巷战。

巷战,就是与敌人在街巷之间躲猫猫,看谁躲得巧妙、战术得当、射击精准,一切都是不可预知的。因为巷战是在街巷之间逐街、逐屋进行的争夺战,其特点就是在互相躲避又互相寻找、既有短兵相接近距离枪战、既有远距离发现长程狙击、既可能遇到集群目标也么能与孤狼狭路相逢,所以局部的、独立的战斗。从这里我们可以设想,谁能占领有利地形、谁就占优先地位,谁对周边情况熟悉、谁的成活机会就大,谁的单兵技术过硬、谁就能坚持更久。

这种情况下,重武器一定是不适宜的,一方面不容易携带,在不停的机动中这是个大累赘;另一方面重武器虽然火力强劲在巷战中却无用武之地,显得多余。所以我建议带一支AK-47、两把五四式手枪和几颗手雷、烟雾弹就差不多了,顶多再加上一支CS/LR4A型7.62毫米口径狙击步枪,虽然美国佬的巴雷特M82A1狙击步枪更好用些,但那是人家的。逐一介绍一下这三款枪。

AK47突击步枪虽然被公认为是一把好枪,是20世纪步枪行列中最耀眼的明星,它最大的特点综合性能很平衡。在设计枪械时,设计师首先考虑的是要使枪械结构简单,能在寒冷、炎热、风雨、沙漠甚至水中都能使用。据说在越南战争中把它放入水中几个星期然后从水中拿出来上膛后仍能射击。而且它的火力大,适合短兵相接。在结构上,这把枪分解容易;清洁和维修容易;操作简便,经久耐用。一句话:皮实好用火力猛。

缺点也有:连续发射时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枪管缠距偏小、M43弹的弹形欠佳、枪弹撞击目标时过于稳定,破坏效果不理想;射击精度,300米以外无法保证准确射击(当然300米外如果不装瞄准镜,根本无法正常瞄准)。但是在巷战中,这些缺点基本不用考虑。没有一种武器能像AK47那样受到欢迎。它不会坏、卡壳或者过热,就算沾满泥巴和沙土一样可以正常地开火,它是所有士兵的最爱。(电影《战争之王》里的台词)

口径:7.62 mm ;弹匣容量:30发;空枪重:4.3 kg(含空弹匣,不含弹药);全枪长:870 mm(固定枪托型);645 mm(折叠枪托型);699毫米(通用型);膛线:4条,右旋,缠距240mm;理论射速:600 发/分;表尺射程:800m;有效射程:300m~350m。

中国54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TT式手枪的产品,于1954年定型,所以叫五四式,至今仍装备部队,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手枪。枪身上有个黑色的五角星,香港黑社会给它起个绰号叫“黑星”。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射程远;子弹贯穿力强大,杀伤作用明显;握持及携带方便;易于装配和拆卸;可靠性优异。

缺点:子弹数少;会出现卡弹现象。

但是,在巷战中,需要的就是五四式的射程远、杀伤作用好的特点。威力小射距近的枪是不合适的,比如六四式,太小了,射距也近。中越战争时期,不少五四式手枪流失到香港,黑社会用它打巷战,所向披靡,比那些贵的、名气大的枪都好用,也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另外,突然相遇或在建筑物里等狭窄的区域,五四式的作用就非常明显。

LR4狙击步枪及其配套部件全称为“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注意,这是一个系统。裸枪要三万元左右,子弹一发50元,具有夜视功能的瞄准镜要20万以上,应该说是一支比较贵的枪。不过贵有贵的道理,它是狙击步枪,要的是精度,该枪一百米三发散布是2cm,三百米小于8.7cm,六百米小于17.4cm,这样的精度还有什么好说的。外界条件一样时,他的实测精度好于巴雷特。

CS/LR4型7.62mm高精度狙击步枪采用有托结构,枪管浮置式设计,旋转后拉式枪机,弹匣供弹。全枪由枪身、枪托/护手、枪机、供弹具及两脚架构成。还包括8~32倍白光瞄准镜、微光像增强仪、激光测距/弹道解算计算机,还有维护工具、备用弹匣等配套附件。这一整套已经不是单枪了,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这款枪是5.8mm手动狙击步枪的放大版,是国产狙击武器领域的重大突破,无论从外形,还是人机工效,还是国产7.62mm专用狙击步枪弹的研制成果,都达到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

口径:7.62mm;全重:6.5kg;枪长:1100mm;有效射程:600m;弹匣容量:10发。

供弹具为可拆卸的5、10发容量直弹匣,安装方式为直插式。

CS/LR4型7.62mm高精度狙击步枪机匣顶部的皮卡汀尼导轨横向尺寸大,导轨长度达150mm,宽为21.7mm,连接稳固性好,因为它的白光瞄准镜外形尺寸较大。这样的瞄准镜连接可靠,定位一致性好,枪、镜校准后不再拆卸白光瞄准镜,避免重复装夹造成的瞄准误差,大大提高了武器的瞄准精度。夜间瞄准射击时,瞄准镜的微光图像增强仪起到夜间图像增强的作用。

枪管采用精密锻造技术制造,全长610mm,弹膛、线膛针对狙击步枪弹进行了优化设计,确保弹头在枪管中定位的一致性、稳定性以及减小弹头在枪管中初始运动的扰动、弹头被甲变形等。枪管壁厚设计余量较大,提高了枪管刚度和热容量。为了精度,采用了无损供弹系统,无损供弹机构保证供弹过程中弹头不会直接接触导弹坡面,避免造成的子弹弹表面划伤,从而提高射击精度。

CS/LR4新狙最大的贡献,是弥补了国内在专用狙击弹这方面的“软肋”,终于有了一种象样的国产专用狙击枪弹。以前我们在这一方面是个空白,要么给别人出口代工,要么买别人的用,自己就没有一种独立定型的国产专用狙击枪弹。这种弹采用了前收口空尖弹头,它具有较高的射击精度和远射能力,不过这种技术在西方国家早就有了,大多在民间流行,因为他们民间拥枪比较普遍,各种民用高精度步枪和枪弹比比皆是。这款枪的缺点也很明显:1、单排式直弹匣容弹量只有5发;2、拉送枪机顺畅度不足;3、质量偏大;4、容易产生误操作。

当然这些缺点对一个射击老手来说都不是问题。他是用来狙击的,在巷战中狙击,要的是这个枪的精度。如果这些小的问题都不能注意,那么你的单兵水平是保住不了你生存到巷战阶段的。

12345……12个人,图片上是以色列“梅卡瓦Ⅳ”型主战坦克,是根据以色列多年与巴勒斯坦武装派别斗争的经验而研制的,不但牛高马大(全披挂战斗全重超过60吨)而且车体欣长,可以为一个班的战士提供“移动中的遮蔽”。

装甲兵目前仍然是城市战(巷战)中最主要的地面重武器!其重装甲防护能力、观察能力(现代城市战型坦克环360°都安装的摄像头,雷达、警告传感器、主被动防御系统,使坦克的观察力与自身防御力大大提高)大口径主炮的打击能力、大中口径机枪的据止打击能力在城市战(巷战)当中是无可替代的!作为城市战主战装备,坦克不进行单独作战,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一个班或一个排的步兵护卫它,主要部署在较宽阔的街道上进行封锁,起到割裂守敌相互支援或者阻止其撤离的作用、并且使用坦克的兵器消灭敌重要火力点为目的。

《狂怒》剧照,皮特哥的四辆坦克排支援步兵攻占小镇当中 坦克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现在虽说武器装备多样化了,但是没有改变坦克作为核心的存在。

所以,坦克作为“陆战之王”不论在任何场合都是中坚力量!至于在两次格罗兹尼战争中的损失也是正常的,除了俄军因为苏联解体军备废弛、使用不当之外,战争中技术兵器损失是难以避免的!实际上“柏林战役”苏军损失坦克更多!
这个“家伙”军迷们都认得!赫赫有名苏制ZSU–23–4自行高炮(23指的是火炮口径为23㎜,4是指4联管)。这种出现60年的武器目前仍然是防空利器,单管400发/分钟的射速,对3000米以下中低空的飞行的飞机构成了严重威胁。

由于坦克主炮的仰角受限,基本没有对10层以上建筑的打击能力,失去消灭敌人制高火力点和观察哨的能力,而敌制高火力点和观察哨恰恰是必须清除掉的目标……这个时候自行高炮则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力!现在的自行小口径高炮射击仰角普遍超过了80°,这样大的仰角基本覆盖了所有楼层高度,可以打击任何试图依托楼房为掩体和利用窗户往外射击的人。
23㎜炮弹别看口径较小,使用榴弹可以击穿楼墙后爆炸,十几发炮弹飞进室内整个房间就都毁了!

俄军在格罗兹尼平叛的时候,ZSU–23–4配合俄军坦克作战所起的作用也是其他兵器无法替代的,凡是经过它洗礼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全歼室内的叛军!
体积巨大的以色列军队D90型军用推土机。车窗车门安装了格栅式防弹、防破片网。

以色列在总结巷战的时候认为,巨型军用推土机是一种有效武器,由于推土铲采用厚防弹钢板制成,普通子弹、手雷根本不起作用,巨型推土机发动机功率还大,拆墙破障掩埋都是“一把好手”!以色列利用它在与巴勒斯坦武装交战过程中经常将整栋楼房推倒!将楼里的人直接掩埋……。
与“梅卡瓦”坦克搭档的D90重型军用推土机,上面还安装了两挺机枪,即使用暴力拆毁手段又拿机枪封锁建筑物的门窗、地下室地道口……根本就是一座移动的堡垒。

被以色列空军“定点清除”的哈马斯武装建筑物,在1000磅航弹精确的打击下建筑成了废墟,但是周围建筑整体没有损伤……就像切了块豆腐一样的精准!

现代战争离不开航空兵的支援,飞机在空中的巡视范围和打击目标的突然性不是地面武器可以比拟的,只要有地面精确的引导,不论是固定翼飞机还是武装直升机发射精确制导弹药实施定点清除就是易如反掌,以色列空军在清除巴勒斯坦武装领导人或者精神领袖的手段“灵活而严厉”!基本上都是地面紧密跟踪之后,并且使用激光照射器材,空中的飞机在很远的距离(防止目标听见飞机的轰鸣)发射导弹,一举将目标消灭!

现代城市战就怕出现所谓的大量平民死亡(白左心态)!加之当今媒介发达,一点点的事情经过电视、广播、网络……被“别有用心”无限的放大,再由“吃瓜群众”的朋友圈、脸书、推特之间流动……对战争双方都构成了舆论压力,为了减少所谓的“附带伤害”,各国目前在城市战中的人口密集区都使用“水泥炸弹”,这种炸弹使用“重力加速度”的物理方式砸毁目标,而不是化学炸药那样弹片、火光挥舞,甚至砸中目标的声音也不大。
美军悍马车上的比利时“米尼米”轻机枪,短小而精悍,由于机枪使用了长枪管,子弹的初速和射距、子弹的侵彻性,要大大高于一般步枪射出的5.56弹!同时使用100发弹链供弹,火力持续性也大大高于一般步枪。

扼要的介绍了几种城市战(巷战)重武器之后说一说单兵装备。城市战由于隐蔽点太多、交战距离很近、敌人突然出现的概率很大……这就需要单兵武器威力大,火力持续时间长,子弹威力要是不够,不能一枪毙敌(敌人可能有防护)反过来可能会被敌人打死!所以,轻机枪和中间威力步枪在近距离交战过程往往要比一般小口径步枪管用的多(马岛战争和近期的阿富汗战争中,5.56弹表现不好,多次出现目标中弹后仍然会反击的情况)。
而火力持续性又是一个关键,现代上战场的都是新兵,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到了战场难免“呆头呆脑”,由于紧张将训练时候的各种技战术都忘了,发现敌人后恨不得将扳机一扣到底,为了压制敌人几秒钟就把一弹匣子弹打光了……适当的提供一些弹鼓供弹具还是有利于士兵的心理要求!所以,目前步枪设计上除了弹匣外也可以使用弹鼓。
《美国狙击手》剧照,狙击手在城市战当中是一个危险的角色!神出鬼没冷枪射击,任何他们认为的有价值目标都要打上一发子弹,从单个士兵到坦克装甲车辆的观瞄器材……所以清除敌方的狙击手是保障己方安全的重中之重!

现代城市战狙击步枪或者精确步枪应用广泛,几乎每一班级作战单位都要配置一支,除了消灭敌人外,还要利用高精度观瞄器材充当眼睛,远距离观察任何可疑目标、引导己方部队走相对安全的路线。
当前单兵武器已经细化了,一个连排分队不再是有几个狙击手和高精狙,而是大量装备比狙击步枪性能稍差、价格便宜的精确步枪

,并且连队里大量培养特等射手……这样在战争中就大量的增加了观察哨和冷枪手,这对于敌方来说威胁性大大提高了。
串联性手雷,其使用方式和效能在《红海行动》当中有描述,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串联起来当“爆破筒”使用。

手雷(手榴弹)目前似乎不怎么提及了也很少使用,但是手雷在城市战当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敌人躲在工事或者房间内,采用枪械射击很难消灭,而一枚手雷投掷进去效果就不一样了,30平米内几乎没有弹片够不到的死角!甚至是部队想要绕到敌人背后前面有障碍物阻隔,也可以集束使用进行破障作业……。

总之,城市战(巷战)从古至今一直都有!攻城历来被兵家所忌讳,《孙子兵法》都说“其下攻城”,因为太难死人也太多!但是不占领城市就不能解决问题,敌据守城市也是心腹大患!到了现代,血腥的城市战一直都是士兵们的噩梦!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也一直都是各国军队研究的战例,进入到21世纪应对城市战又有了更新的武器装备和战法研究,要利用好各种武器装备,将单兵与武器有效的结合,才是减少伤亡和夺取胜利的唯一办法。

RPG7火箭筒,RPG29火箭筒,M4A1突击步枪,MP5冲锋枪,SCAR突击步枪,HK416突击步枪,M67手雷,M9手枪,MG3通用机枪,AN94突击步枪,AK74突击步枪,AKM突击步枪G36自动步枪,火焰喷射器,阔剑地雷,标枪便携式导弹,M2HB重机枪,巴雷特重型狙击步枪,SVD狙击步枪,USP手枪,燃烧瓶

城市巷战的惨烈程度堪比一战时期的阵地争夺战,甚至比阵地战还要难打,因为在城市的每一处残垣断壁都是敌人的阵地,到处都充满着危险和死亡的气息。特别是狙击战。

城市的残垣断壁和高楼大厦提供了很好的狙击环境,特别是在苏德战场上这些狙击战场景经常上映,就像《兵临城下》苏联狙击手瓦西里扎耶采夫和德国上校的狙击对决。所以城市巷战最不能少的就是狙击枪。

在城市巷战两军突然遭遇,这时候就得看谁的火力更猛、持续时间长了。在苏德战争中在巷战时苏联拥有71发大弹鼓的pps-41冲锋枪比德国32发MP-40火力持续力更好,而现在更为精准、火力持续性威力更大的突击步枪就代替了大弹鼓的冲锋枪。所以城市巷战中自动火力的各种枪支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重武器当然得首选大口径重机枪,重机枪在城市巷战中有着另外的名号“拆墙机”,对付墙另一边的敌人特别有效,因为一般的墙体根本挡不住大口径的子弹,而且重机枪的火力压制敌人会给已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帮助。

而最后有一款武器是最不能少的火力就是单兵火箭筒,通俗点说就是RPG,上打飞机、坦克装甲车,下打碉堡,机枪火力点,没有什么火力点是一发RPG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来几发。

城市巷战,历来是战争中最残酷血腥的战斗,从二战时的斯大林格勒血战,到两次车臣战争中的格罗兹尼巷战,再到现在的伊拉克摩苏尔战役、叙利亚阿勒颇战役,其残酷程度堪称一寸山河一寸血。

巷战中常规的轻武器,无非是突击步枪、手榴弹、反坦克火箭筒、轻机枪和狙击步枪等武器,近年来,战场机器人开始出现,像俄罗斯就在叙利亚战场投入过一支成建制的战场机器人,将叙政府军久攻不克的据点二十多分钟拿下,显示了巨大的威力。

另外,在叙利亚战场,政府军还使用了用RPG火箭筒发射温压弹进行巷战的战术,用小型温压弹攻击躲藏在建筑内的敌人,几发温压弹就能全灭一座建筑里的敌人,效果不错。

另一个强有力的巷战武器是单兵或者车载反坦克导弹,这种武器携带方便灵活,射程远,攻击精度高,而且穿甲能力强,现代建筑外墙是很难抵挡反坦克导弹的攻击的。

至于巷战中的重型装备,远程大口径榴弹炮,远程火箭炮,都可以进行覆盖性攻击,由于现代火炮的打击精度极高,即使在十几公里之外,也可以精确打击某一具体建筑,是巷战中重要的压制性武器。

至于巷战中的大杀器,还要装备侵彻弹头的重磅钻地航空炸弹,这种炸弹对付躲藏在坚固建筑里的敌人效果极好,在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格罗兹尼巷战中,俄军使用苏25强击机从空中投下重磅激光制导的钻地弹,炸弹从空中落下,直接击穿楼顶,并连续击穿11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一直射入地下防爆掩体里。

这种强烈的打击,对于高大建筑物内的敌人来说,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绝对是致命的。

关注麻辣战争,关注麻辣战争精选商城,关注世界军事。

城市巷战一直是各国都在努力研究的一个课题,可以说很难有很具体的一个理论出来,因为情况太多种多样了,各国的特种小队巷战很多被拍为了很经典的电影,最近的比如《红海行动》但是大规模的部队进行的巷战一直是一个让人很头疼的问题。

最近的战争那肯定就是叙利亚战争,在叙利亚战争中,各路大神的各种武器纷纷上场,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在实战中,经历了7年多的城市巷战洗礼之后,我们看到了叙利亚政府军城市作战能力的出色,对于题主所问的哪些轻重武器很有用,我想,叙利亚战场上集结了世界各大国的各种各样的武器,所以是具有很明显的话语权的。

根据叙利亚东古塔地区的战役以及大马士革南部亚尔穆克战役这两场距离我们时间最近的两场城市战役的表情情况,我们综合得出以下武器具有很优秀的城市巷战能力。

第一,ZSU-24-3,前苏联发明的车载放空机炮,在60.70年代仍然是对空防御的利器,但随着战斗机升级改造,这款武器如今在城市巷战中表现优秀,在城市巷战中真的是没什么是他几发点射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各种混泥土工事基本上毫无压力,并且配合步兵进行携同作战,作为火力压制。

第二,无人机,这款武器可以称之为武器,因为它在叙利亚城市作战中的表现极其出色,并且体现了传统步兵城市作战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在前段时间的叙利亚东古塔地区我们拿到了一张叙利亚政府军前沿一线阵地指挥所的图片,我们从图中可以发现,无人机提供的高空视野已经完全成为了一线指挥官的眼睛,并且可以配合坦克,以及防空机炮进行点对点的清理,确保了地面行动推进的安全,当时战场图片出来的时候就有国外军事专家说如今的城市巷战指挥,只要即时战略游戏玩得好的都可以去做指挥官,说明的就是如今战场的立体化发展。

第三,坦克,从坦克这款武器诞生到现在,都一直作为城市巷战武器的中坚力量的存在,在最近的叙利亚东古塔的战役中,我们发现步坦结合对于城市作战依旧是一件利器,给坦克加上额外装甲配合步兵的作战体系是帮助叙利亚政府军在东古塔地区以及亚尔穆克地区不断前进的保证,虽然提出步坦结合已经几十年了,但是真正做到步坦结合的效果还是可以从经历7年实战的叙利亚政府军身上看到威力。

第四,火箭炮,这是在中东地区特别常见的一种作战装备,作为常年动荡不安的中东地区的明星产品,效果真的特别好,配合实时卫星图像或者无人机高空图像对敌方火力点进行无差别轰炸,是确保城市作战无往而不利的攻击利器!而且转移方便,补充弹药容易,的确是为了城市作战而生。

第五,重机枪,比如M-249之类,对于巷道中的小部队转移,撤退掩护都具有很明显的作用,作为小型火力压制点,威力十足。

本篇文章只是列举了几样在最近叙利亚战场中表现很出色的几种武器,或许武器本身并不出色,但是在城市巷战中的确表现出了其统治力的效果,最后,武器的诞生还是为了和平,我们更应该为了维护和平而努力,生在种花家,更是一种幸福。

武器使用要结合战术,巷战的话,坦克要加装栅栏,步兵战车的车载武器最好是遥控的,不然上面的操作手很难活过一天。车载的机关炮仰角要大。步枪,手榴弹火箭筒,特别是狙击枪,12.7mm的大口径狙击枪,可以穿墙啊!自动榴弹发射器,这个打击楼层窗户最好了!无人机,地面武装机器人,当然榴弹炮,迫击炮都是拆楼好手。云爆弹,火焰喷射器是打击室内目标的利器。稳扎稳打,步步推进,逐街逐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克从20米落下冲击力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