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要什么?

在音频产品线中,看似较贵的播放器其实是最“吃力不讨好”的品类。由于其内部涉及更多的电子元器件,加上后续版本升级,售后维护等都要远高于耳机品类,所以一般不太有实力的厂商做做耳机就可以了。但随着消费转型的变化,这块蛋糕依然会是香饽饽,而重中之重就是基础款的产品。在有限售价内做到“应有尽有”,还要满足颜值、功能、性能等多维度的对比,才能有一款到市场上能打的产品出现。

国内各家品牌不少都开始发力五百元和千元级别的播放器产品,而飞傲在他们之间算是比较早就涉足的。在去年我就帮还在读书的表弟试了M5这款产品,当时对于这么一款主打出街+蓝牙定位的小方块有一个不错的评价。而今年飞傲又推出了一款更便宜的M3 Pro来满足不同学生党的需求,本文就来告诉你M3 Pro是如何在M5和M3K之间找到自己位置的。

先说说产品定位和定价,M3 Pro在各个方面与M3K完全就不是同一产品,而我的理解应该就是考虑后续定位定价的关系,会不会给M4这样的偶数品名让个路。所以作为学生党用机需要讲究多功能型必然选M3 Pro而不是M3K,如仅满足于听歌的需求,再去考虑后者。

那么和价差一百元的M5相比呢?我个人依旧优先推荐上M3 Pro,M5配合上表带更适合于运动时使用。M5完全就一无是处?并不是,但从两者的涂层上看M5从触感、质感、观感三个维度上都要强于M3 Pro。直白地说,除去蓝牙功能,M3 Pro在操控、音质都要强于M5,而在乎品质和便携度,M5更胜一筹。

大家都知道预算有限的人往往会更加关注硬件性能,那么M3 Pro内置的君正X1000E主控在性能和功耗上做出了平衡,非安卓的独立定制UI让其保证了功能丰富性(音乐、图片、计算器、电子书、录音),还在电池容量一下子干到了1000mAh,续航上远远强于M5。

与学生党挂钩就代表着必然在某些方面要做出妥协,飞傲其实一直比较厚道,所以包装配件就是其减配的东西,而在机器本身就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了。3.5英寸触屏、DAC ES9218P芯片、全无损格式播放、Hi-Res认证、USB Audio功能,加上远小于Kindle的70克重量对于长期使用握持看书也不是什么问题。

得益于大触摸屏+实体按键的设计,让M3 Pro的操作方式比M5更加容易上手。更新C口的配置、全身默认贴膜,都可以说是相当的厚道了。3.5mm接口满足单端用户的需求,学生党短期内玩平衡口和换线的可能性也不大。

推力和音质方面,M3 Pro贵为Pro版定位是要强于M3K和M5的。正如我前面所说的,飞傲把这三个基础款平衡到差不多的价格定位,只是在功能上做一定的差异化。个人觉得短期内M3 Pro并不会推出蓝牙版来抢夺M5的市场,所以在乎音质的小伙伴们,肯定也主要玩有线耳机,那么无脑选择更便宜的M3 Pro自然是更适合的搭配。

M3K之前并没有上手,所以我并不能感觉到解码芯片更新后的差距,但从ES9218P的参数上较前代的AK4376A,输出功率上有着很明显的提升。这样的推力肯定是要强于手机等通信设备,但离专业级别的播放器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底噪控制方面,M3 Pro还是向旗舰看齐的,这对于像图书馆、教室等安静场景下有很大的帮助。

听感方面,M3 Pro不必搭配过于强调素质的入耳塞,三频整体并不会很偏向中高盘。给予低频也不会给人很糊的感觉,中高频细节上与旗舰机型会有一定的差距,但并没有价格的差别那么大。整体听起来并不会给人一种鸟枪换大炮的感觉,相反进行DSD128硬解的全无损格式兼容是其值得购买的最大因素。

那么已经用手机听感的同学,是否还需要入门这款播放器呢?作为推开HiFi发烧的大门,M3 Pro必然是合格的,五百元拥有的素质确实不是几千元手机可以带来的。与此同时,手机过于繁多的形态,并不能很好地进入那种单纯听歌学习的氛围。如果M3 Pro的那几项特色功能正好是大家所需要的,那么这款M3 Pro就非常值得入手了。

  摘 要: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还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困生的失败心态。
  关键词: 鼓励性评价 美术教学 实施途径
  从通俗意义上讲,鼓励性评价就是说好话。对于教育者来讲,鼓励性评价就是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并以此为切入点,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科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其中鼓励性评价已在课堂上体现出了它的优势和成就。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美术课,但真正能在美术课上体现自我价值的学生还很少。据调查发现,有20%的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课;有70%的学生喜欢美术课是因为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还有10%的学生认为美术课就是一节休息课,想做的时候就做点,不想做的时候就休息,看到老师就装作认真的样子。从这个调查中我得到的启示是:教师要借助学科的优势,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从而让其在课堂中找到自信,有所成就,真正享受课堂创作的乐趣。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使用两种评价方式,即一般式评价和鼓励性评价,看其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得到一般性评价的学生在整节课中表现出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举了一次手后,就不再举手;相反,得到鼓励性评价的学生的表现超出了平时好几倍,甚至从来不带材料,一般不动手创作的学生在完成本课堂的作业时都超常发挥了。
  那么,如何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改变“学困生”的失败心态呢?
  一、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
  教师的期望来源于正确的教育思想,教师要相信“学困生”是有潜能的,他们的潜能是可以发展的。如果教师总是认为学生笨,教不会,带着这种消极的态度去从事教育,就会有意无意地把“这类学生好不了”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使整个教育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积极的期望必定要转化为对学生的积极要求,而积极的要求又依赖于对学生实际的了解,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是消极的,而只有通过学生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才是积极的。因为它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现实希望,又易于被学生内化为自觉的要求,诱导学生为之奋斗。
  二、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能对学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点,则必须变为学生自身的要求,并化为具体的行动。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和发展自己,把期望和要求变成有形的事实。教师既可以在课内运用“低起点、小台阶、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通过增加学生动手绘制、动口回答问题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又可以在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层次的适合“学困生”特点的活动,为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获得成功提供机会。在争取成功过程中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也要求教师要实施鼓励性评价,帮助学生看到成功之处,认清自己的力量;找到失败的教训,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进行鼓励性评价,必须采用不同层次的不同标准。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大面积地受到表扬和鼓励,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要求各层次的学生都应向高一层次迈进,这有利于学生不断进步。因此,我们要实行适应学生起点的鼓励性的评价。实施鼓励性评价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课要带什么东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