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高考语文题难度如何?

2022浙江高考作文专题:最新提供2022浙江高考作文,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浙江高考作文范文,欢迎收藏无忧考网栏目获取更多最新2022浙江高考作文信息。【CTRL+D 收藏备用】

为迎接大语文时代,2022年高考语文题目升级?部分考生连题都答不完?

从年初一直吵吵着大语文时代,从种种迹象来看,确实有实现的可能。

教育专家表示:“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学奥数,不适合去学,不仅不能提高数学能力,还打击学习积极性。”

家长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立即叫停了奥数课堂,一下子降低了数学学习强度。

英语更不用说了,一直以来争议很大,因是外来语言,不应该花费太多时间放在英语上,部分省份实行高考改革,每年考两次英语,取最高成绩纳入高考,以此来降低英语的学习强度。

三大主科中的两科,学习强度都下降了,只剩下语文,学科地位肯定有所提高。

01大语文时代下,语文学习显著变化

大语文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古诗词和文言文必背篇数的增加,一到六年级必背古诗词128篇,初中三年必背古诗词61篇,高中三年语文必背古诗词72篇,整体增加了878%之多。

需要通过死记硬背,背下来这么多晦涩难懂的古诗词,这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语文试卷试题也会发生变化,第一道大题现代文阅读,和第二道大题文言文阅读,需要阅读的字数都有所增加,提高阅读难度,以此来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正题阅读水平。

这两个方向的显著变化,是否会让语文试卷难度有所升级呢?这让2022年考生很担忧。

022022年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

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在更改新版教材时说过:“让15%考生做不完题”

虽然温教授这话只是想让学生们更重视语文,但也让正在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感到害怕。

此前,学生们确实不够重视语文,因为语文是母语文学,都认为随便学一学背一背,就能考出不错的分数。

如今大语文时代来临,语文科目学习难度增加,肯定不再是随便学一学就能考出好的分数了。

2022年作为大语文时代下的第一年高考,语文试卷是否会有所增加了呢?今年高考是否不再是数理化争霸,变成了得语文者得天下呢?

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难度增加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关乎着未来,无论哪一科有题型、难度上的升级,都会提前通知的,让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做准备。

距离2022年高考仅剩下三天的时间了,试卷已经出完且密封起来了,正常来说,应该跟往年差别不大。

去年都说语文难,尤其是各省的作文,像“可为与有为”这样高深莫测的作文,没有点知识储备量的学生,真的很难写出来。

按照高考大小年的说法,今年也许语文难度还会下降呢。

不过无论增加还是下降,其实语文一直有着决定高考名次的作用,得语文者得天下一直存在。

03语文获低分难,获高分更难,大学霸之间拼的就是语文

你听过英语考140分的,听过数学考150分的,但极少数听到语文考140分以上的。

大学霸之间的水平都差不多,将英语和数理化学得出神入化了,几乎不会出现失误的时候,平均分数都在140分之上,拉不开差距。

但如果你语文考140分,其他人正常分数也就120分,一下子就拉开20分的差距,高考一分落下1万人,20分就是20万人,省内排名一下子上去了,考名校的几率也就大了。

2021年湖北理科状元唐楚玥,总分725分,数学149分、外语143分,理综287分,每一科都是高分,但是最常被提起是她的语文146分,是真正大学霸产出的语文分数。

尤其是她的满分作文在网上争相传颂,成为高考满分作文。

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这一科在高考中的影响,得语文者得天下一点都不夸张。

语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科,无论是以前,还是如今的大语文时代,想要学好语文,都需要从小开始积累,积累古诗词、积累语感、积累阅读能力。

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可以多读一些历史古籍,以世铭记,学习历史有注意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高考语文要增加难度?吓坏高考生

语文原本是高考各科中区分度不大的一门,但近年来“高考语文要增加难度”的消息不绝于耳。也许不少同学都听过新版语文教材主编说过的“狠话”: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阅读文章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还专找让考生想不到的领域,对女生特别不利。”

”高中语文课程将有颠覆性的变化,要学生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

“统编本语文教材有什么特色?最主要的就是‘读书’为要。新教材专治不读书。”

如果这些话已经把阅读功底不够的高中生尤其是部分理科生吓坏,那下面这个消息估计会让更多同学“崩溃”。

最近拟提交的《关于加强文言文在高考中的比重的提案》,则建议将高考语文的难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政协委员:将高考语文难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吴委员建议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古汉语的考试内容,在中考、高考时,将语文学科的满分提高至200分,并逐年增加古汉语在中、高考中的分值比重,最终使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比重达到1:1。

但这目前也只是提案,还未被正式确定下来。

那么,2019、2020年的语文高考试题,

会提高难度或大幅增加文言文考查比重吗?

根据已经公布的考纲,题型结构和考查内容不会有大改变,但下面这8项变化,今明两年的高考生们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

1阅读量增加、阅读速度要求提高

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阅读量,越来越注重阅读速度。五年前,高考语文试卷面大概是字,现在已经到字。

2017年比2016年,2018年比2017年,每年卷面的字数都会略增,基本上是3%-8%的幅度。阅读量大,文字量很大。如果学生总是刷题,阅读速度很慢,无法一目十行,这样是不行的。

学生要学会把精读略泛快读结合起来,也就是“1+X”。譬如说一篇古文用60%的时间去学习,剩下的时间就要去接触更多的古文。还要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如中轴线、不动唇、不指读等等。

随着高考命题材料面拓展这一改革,考生应广泛读书,多关注社会,不能处处围绕考试,只读那么一个小的范围。

今后的阅读题型将偏重检索和判断,学生需要扩大阅读视野,考试几乎没有鸡汤文,《读者》《意林》等不太有用。2018年高考还选入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建议多读《中国新闻周刊》《新华文摘》等有一定深度的时政类杂志。

近几年高考把基础知识,特别是字音字形放到阅读当中来考。由于有些文本的限制,有些词出的比较容易了。如此一来,有些学生便不注重基础知识了。但加强基础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高考中基础知识的考查还会要加强,估计可能会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增加一些难度。

4 更加注重检索能力考查

为什么现在那么重视检索能力的训练?

因为现在是信息社会,有太多信息需要去辨认。这些年高考语文在强化检索能力的考查,这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所以在复习中,学生要多进行检索阅读训练。考查检索能力通常看你在阅读过程中能不能排除概念干扰,能不能提取新的信息。尤其在实用文阅读中,基本都含有概念干扰这一特点。

如下文注入的“概念干扰”,就是要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在短时间筛选信息。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肤释放出来

短短几行字,就出现了多巴胺、内啡肽、辣椒素这些复杂概念,四个选项也有意进行概念干扰。这种题目就是考思维能力,要考生能够尽快排除干扰信息,抓住核心信息。所以我们老师光给学生讲方法还不够,要学生平时阅读得多,对文字慢慢心里有定数,学生不慌了,才可以完成题目。

另一个变化就是考逻辑思辨。这也是我们传统语文所缺少的,新课标也会注入。未来,高中语文也专门有逻辑思维这块内容。20世纪50年代是要学逻辑的,但后来没有了,现在重新重视起来,是因为当今社会太不讲逻辑了,网上掐架的人打了半天都不知道对象是谁,完全没有逻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较有难度的字意题语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