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的作文怎么写

飞渡泸定桥环境描写作文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 飞夺泸定桥 第六段 环境描写体现

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泸定桥因此而成为

冲呀!敌人垮了,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

紧跟着也冲了上来,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

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

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泸定桥。当时在

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当

爬到桥中间时。下午四点,23名勇士冒着

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组织了由

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

鼓足勇气!莫怕火。三名战士在

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

之路”的壮美赞誉,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为实现具有重

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冲过去,抽出

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当时百余米的

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

2. 450字飞夺泸定桥精彩片段描写.

在1935年5月期间,红军北上抗日,向天险大渡河挺进。他们要度过大渡河,必须夺取泸定桥。因此,红军不吃不睡,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冒雨率先到达泸定桥。接着,二连突击队开始攻夺“天险”和“人险”——泸定桥。经过一场浴血奋战,红军夺下了泸定桥,主力部队终于度过了大渡河。

泸定桥里水面有几十丈高,现在连木板都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索。大渡河水流湍急,只要一失足,掉到了河里,生命就结束了。可见红军夺桥的艰难。

红军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看,在这么艰险的环境下,红军却奋不顾身、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勇往直前,他们这种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长征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在那部数十万红军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英雄史诗里,每一个字都闪烁这震撼灵魂的光辉,每一诗行都有一股力量沉淀在我们的民族血液中。长征精神也值得我问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

虽然,我们现在无法向革命先辈一样,为祖国做出伟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却可以在面对困难、挫折时选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在面对集体与个人利益得失时,选择牺牲自我,把集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勤奋学习,刻苦努力,坚持不懈……

3. 有关飞渡泸定挢的作文

此时的泸定桥只有寒光闪闪的十三根铁链,桥下的大渡河水流湍急,震耳欲聋。人站在桥上,一定会心惊胆寒。

方早就在桥对岸筑好工事,要向我方挑衅。红四团发起总攻,团长郑伟英勇地指挥者战斗。三连突击队冲锋陷阵,在光秃秃的铁链上匍匐前进,为后面的大部队打掩护。这时,敌人的大炮打中了大渡河中央,河面上掀起了十几丈高的水柱,敌人还不停地叫嚣:“过来呀,看你们怎么飞过来!!!”说完,就看我方突击队人少,用机关枪扫了起来。我方士兵冒着敌人密集的子弹,英勇地向前挺进,但王虎山在前进途中不幸中弹。

就在王虎山坠下泸定桥的瞬间,后面的战友将他的手紧紧抓住:“抓紧了,我来救你!!!”王虎山心中满怀不甘,真想再次上阵杀敌,与兄弟们并肩战斗。可他能力有限,怀着不甘与痛恨,像只断翅的大雁,笔直地摔下了大渡河。

巨浪将王虎山吞噬。此刻,寒风卷着浪花,痛悼勇士的牺牲。

这时,后面的大部队前赴后继,其中两位战士负责铺木板。他们俩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前面一个战士刚把木板铺下去,后面一个就再递上一块上去。他们配合得十分默契,没过多久就铺到了桥对岸。

大部队脚踩刚铺好的木板,手拿冲锋枪,奋不顾身,冲了过去。国民党反动派吓得屁滚尿流,放弃了熊熊大火。英勇的红四团冲过大火,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最后,红四团与敌方拼了个你死我活,一举夺下了泸定桥。

4. 飞夺泸定桥短文第六自然段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红军夺桥的困难

1、从桥的方面:当时敌人把桥上的木板都拆走了,只留下桥上的铁链。

2、从山险的方面:当时山地险恶,多少断崖。

3、从水流方面:当时水流湍急,比较凶狠。

4、从敌人方面:当时敌人在桥的对面摆好了防御阵势,而且红军武器装备还没有国军武器装备好。

1、关于泸定桥的介绍:

(1)别名:又称为铁索桥。

(2)地理位置: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

(3)由来: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

(4)构成:泸定桥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其中底链9根,扶手4根,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

5. 求300字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景描写

自己选一点吧!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当急之下,于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汇报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

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3名夺桥突击队。

下午四点,23名勇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

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泸定桥。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中题词“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的诗句,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比起红军强行军创造的奇迹,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早已为人们熟知,然而,在二十二个勇士中,如今只有五个人的名字被后人得知,其余的大多数人,我们甚至连他们的名字是什么都已不知道。

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的名字,是因为《战士报》一八六期上的记载而被后人得知。然而,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的名字,却没有得到这样幸运的记载。

同为红一军团所属的部队,为什么红一军团政治部编印的《战士报》只登载了17勇士的名字却没有登载22勇士的名字?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心中的一个困惑。王永棉老人给出了这样的猜测:目前人们所能找到与红军大渡河战役有关的《战士报》,只有1935年5月26日出版的第一八四期和1935年6月3日出版的第一八六期,它们的原件都收藏于中国军事博物馆。

强渡大渡河战斗是5月25日打响的,而飞夺泸定桥战斗是5月27日打响的。一八四期《战士报》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前一天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的战斗,而到了一八六期《战士报》,内容已经是介绍大渡河全部战役的情况,头条标题就是《大渡河沿岸胜利的总结》。

这样我们自然就可以想到,这中间一定还有《战士报》第一八五期,而且这张报纸的内容差不多可以肯定就是介绍飞夺泸定桥的战斗。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合理地猜想,飞夺泸定桥22勇士的名单就登载在一八五期的《战士报》上?而一八六期《战士报》登载十七勇士的名单,是对一八四期《战士报》应该登而未登的内容的一个补充? 这仅仅只是一个猜测。

当然,也存在着另外的可能,就是因为报纸版面所限,它们来不及去登载那22个勇士的名字了。《战士报》第一八五期已经缺失,给红军历史研究带来太多的问号。

二十二名勇士是怎么选出来的? 事实上,关于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到底是21名,还是22名甚至是23名,也不是完全清楚的。比如一八六期的《战士报》,上面写的就是“二连21个。

6.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作文400字(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今天,我在网上看了《飞夺泸定桥》这部影片,看完了这部气势恢宏、激动人心的影片之后,我被他们那种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向天险大渡河挺进,他们要度过大渡河,必须夺取泸定桥。因此,红军不吃不睡,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冒雨率先到达泸定桥。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木板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冷冰冰的铁索,对岸敌人的机关枪向红军疯狂地扫射着。可是英勇的红军并没有害怕,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密集的枪弹,勇敢地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前面的红军掉进了惊涛骇浪中,后面的又跟上去,经过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红军夺下了泸定桥,主力部队终于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

在这次异常激烈的战斗中,许许多多的伟大的红军战士们不怕掉下湍急的河流中,不怕对岸敌人手中的枪炮,一直坚定不屈,勇往直前地向前走,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宝贵的生命换来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现在,长征离我们远去了,但那用数十万红军生命和鲜血书写的英雄史诗里,每一个字都闪烁震撼灵魂的光辉,每一行诗里都有一股力量沉淀在我们的民族血液中。因此,我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应该勇往直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完成每一件事!

7. 飞夺泸定桥的场面描写有吗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2名夺桥突击队。

下午四点,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

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

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泸定桥。

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中题词“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的诗句,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

台湾“国史馆”“蒋中正总统文物XX号”的卷宗就是“刘文辉电蒋中正:据袁旅称俘匪共匪主力由安庆埧夹河窜康定企图由炮山经丹巴合徐及泸定桥李团与沿河之匪奋战等情报”,时间是1935年5月29日。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兴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

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踏上桥面,整个桥身起伏荡漾,如泛轻舟,它是连接川藏交通咽喉之地。武汉红心教育基地也建造出一条泸定桥,是扩展游戏项目。

沪定桥西有噶达庙。相传修桥的时候,13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有一天,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两腋各夹1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因过于劳累不幸死去。当地人修建此庙,以纪念这位修桥的英雄。

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实际上,在修建此桥时,荥经、汉源、天全等县的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共商牵链渡江之计,最后采用了索渡的原理,即以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写梗概作文 400 字:飞夺泸定桥梗概 【第 1篇】 1935 年 5 月 25 日,一方面是红军在安顺场抢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 小船将几万红军渡 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国民党军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竣。当急之下, 1935 年 5 月 26 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决定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 其部署是由刘伯承、 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 、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 1、 3、 5、 9 军团为左路军 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 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 5月28日, 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 “ 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 29 日夺取泸定桥, 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 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 ” 。接令后红四团昼夜兼行 240 华里山路,于 29 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国民党交火。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 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 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 22 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 22 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 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 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 高喊 “ 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 ! 莫怕火,冲呀 ! 敌人垮了,冲呀 !” 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 打退了敌人的反扑, 占领了泸定城, 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 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 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 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第 2篇】 1935 年 5 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 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座铁索桥, 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 阻拦红军北上 ; 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1 / 6 28 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 “29 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 时间只剩下 20 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 240 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 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 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 7 点钟,离泸定桥还有 110 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 天又下起雨来, 把他们都淋透了。 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 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 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 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 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 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 “ 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 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 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 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 13 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 栏 ; 底下并排 9 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 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 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 撞击在岩石上, 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 “ 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 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 号手们吹起冲锋号, 所有武器一齐开火, 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 22 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 敌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泸定桥说明文作文5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