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不用手机用什么查题?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张 贺

记者近日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刚放学的高中生,40分钟的路程中,她一直在做英语完形阅读,期间不时用手机查阅单词,并戴着耳机跟读。快要下车的时候,她拨了一个电话给母亲,报告了自己的行程,才收起试卷。这让记者大感意外,原来还有中学生在这样用手机。

此前,学生使用手机传播不良信息、因低头玩手机丧命的报道时有出现。有些学生半夜在被窝里用手机玩游戏、看小说,导致白天上课困倦;还有学生抓紧一切时间玩手机,上课时也惦记着信息或微博。可见父母对于孩子使用手机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尽管手机是一个如此不让人“省心”的东西,但是现在大部分父母都给孩子配备了手机。2013年参加高考的乐怡表示,高中时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在用手机。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刷微博是很普通的事。虽然父母常常看到孩子玩手机,但上课时玩手机的学生并不多,父母不必过度紧张。

那么手机到底是不是影响孩子成绩的“罪魁祸首”呢?北京中小学[微博]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认为,这些问题并不只是手机的过错。孩子使用手机,需要父母正确引导,而不只是粗暴控制。

学生沉迷手机基本可以归纳为两方面需求:满足虚荣心,一些高档手机可以让学生在同学中“有面子”;另一方面,使用手机方便学生联络感情,只有手机可以让学生随时实现和朋友的私密交流。

手机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还表现在孩子和父母在手机使用上的“斗智斗勇”。一些孩子为应付父母检查手机,常花费大量精力删除手机里存储的图片、小说、网页等信息,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秘密。长此以往,成绩退步是难免的了。

手机使用“治疏”“治堵”?

高三生母亲姜晓爱表示,孩子如果没有手机,会和社会脱节。孩子可以用智能手机上网,收发查看邮件、获取自己需要的资讯。同时,她也不干涉孩子用手机适度交流、娱乐。

北京市第四中学一位考生母亲告诉记者,她并没有限制过孩子使用手机,但在高三这一年,孩子都没有用过。因为学校门口有公用电话,实在有急事儿学校办公室的电话也可以用,孩子自己觉得手机并不是必需品,不用手机是从学习角度考虑的。

两位母亲对于手机的态度和大部分父母一样,都是顺其自然。他们并没有过分干预孩子使用手机。自觉的孩子也没有因为使用手机而影响学习。北京某中学一位高三老师介绍,班里学生几乎都有手机,学校没有特别限制学生使用手机。有自觉性的学生常常用手机查单词、做英语听力。

但是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孩子,学校和父母不能一味放任。北京市第一中学教师李春忠认为,父母和老师要适度干预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使用手机。父母可和老师沟通,要求孩子在进入校园后关闭手机,或由老师保管手机。这能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精力集中,“堵”住孩子在学习时乱用手机的毛病。

专家认为,如果孩子正处于对手机的好奇期、探索期,“疏”才是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长久之计。父母如果能利用孩子这种好奇心进行有利引导,手机将不再是会吞噬健康、影响成绩的“洪水猛兽”,甚至可以变成孩子进步的助力。孩子可以使用手机学习知识、探索世界。如果父母能教会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用手机收集有用的信息,那么孩子可以通过手机更好地与社会接触,手机也能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有益工具。

在这个疫情与清明假期叠加的特殊时刻,家长朋友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放假期间,我们仍然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意识到本轮新冠的严峻性,提高警惕,做好防护,把病毒挡在家门外。保持与他人的距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疫情防疫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学生的平安健康是我们永恒的心愿。

家庭安全隐患容易被忽视,家长一定要重视,防范孩子在家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说明:免费注册,免费使用,含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专题资源,含青岛版数学资源,主要适合教师应用

说明:免费使用,课程资源丰富,适合教师和学生

说明:是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新版,免费使用,课程和专题更丰富,适合教师和学生

编辑| 赵博凯责编| 赵博凯

文末给大家介绍一个简约不简单的“找题”平台,随时打开查询各校新测试卷,在这个平台上,各位家长可以置换学习资源,分享资料,可以分享资讯,聊教育,聊规划,可以听小道消息,也可以了解政策文件……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长的力量,不同家长所持的教育和生活理念,经验和感悟不同,互相分享,相信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哈考网愿意为大家提供这一分享、交流的平台,欢迎各位家长踊跃留言或投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生用手机查题会有依赖性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