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站突发大客流应急预案处理程序?

关于成都地铁专用通信应急抢险方案思考

摘要 本文针对成都地铁专用通信维护现状,对应急抢险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成都地铁;专用通信;应急抢险

成都地铁一号线于2010年9月28日开通试运营。随着地铁运营质量的不断提高,行车密度的不断增加,一旦专用通信系统发生故障,如何快速反应,压缩故障延时,高效地组织处理专用通信设备故障,尽快恢复通信设备的正常运用,减少对地铁行车的不良影响,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现实意义。

1)成都地铁一号线专用通信系统维护工作主要由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检修所负责。在最北端的升仙湖车辆段设置了一个通信综合工班,负责车辆段及升仙湖至世纪城全线通信设备的维保任务,在世纪城控制中心,设置了OCC工班,负责对控制中心信号设备及通信网管和设备进行维护。由于沿线车站并没有设置通信值班点,如在地铁运营时间接到最南端世纪城站突发通信故障,即便立即出发乘坐地铁(考虑地面交通拥堵情况,采用地铁出行时间最省)也需要1小时才能赶到,由此造成故障处理延时在所难免,如紧急故障造成地铁停运,不得已采用地面交通则故障延时更甚;

2)通信维护人员技术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通信设备不太熟悉,处理通信故障经验不足。尤其是OCC工班的值班人员,绝大部分原为信号专业维护人员,而地铁专用通信涉及的系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人员由于通信设备电路原理掌握不全面,依靠他们利用通信网管系统快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指挥通信综合工班人员现场处理故障难度很大;

3)应急预案有待完善。应急预案是事先针对专用通信各个系统可能出现的突况制定的应对措施和方法,应当经过反复论证推敲。目前虽然自动化设备检修所也建立相应的专用通信应急预案,但由于预案考虑不太周全,而且预案内容没有经过实际演练、推敲,造成应急预案对故障处理指挥收效甚微。特别是在一些细节管理上的疏忽大意,造成应急故障处理工作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局面。比如应急抢险工具,仪器仪表未配置齐全。不注重日常对工具仪表的保养,工具没有进行集中管理。突发故障抢险时随意挑选工具,甚至找不到要用的工具。仪器仪表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则可能造成紧急时刻无法使用,导致现场无法查找、分析判断故障耽误时间。应急器材管理不规范。应急器材标识不清楚,类型不齐全,没有根据通信各个系统的特殊情况备齐器材,应急器材使用后补充不及时,以致发生故障措手不及。

1)思想观念上存在片面认识的偏差,没有摆到足够的重视位置上来。虽然运营公司、设备分部和自动化设备检修所都是把安全预防摆在了首要位置,检修所按照编制好的检修计划对管辖的系统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每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改攻关,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但是对于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工作却并没有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一旦发生故障处理延时就采取绩效考核、安全指标扣分等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应急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运营公司采用分层管理,虽然运营分部、设备分部和设备检修所都制定了相应管理层面的应急抢险预案和应急故障处理方案,但相互间衔接不够默契,在一些具体执行环节上语焉不详,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同时,依靠随机搭建的队伍实施应急抢险指挥工作,想要达到提高故障处理的速度,压缩故障延时,其后果显然不尽如人意。

随着运营公司各方面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对安全生产、故障延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自动化设备检修所应当顺应现场实际情况,在专业应急故障处理上进行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办法,优化各种工作要素的组合,有效提高故障抢险的速度,压缩故障延时,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1)合理调整通信维护人员的设置。在现有通信员工编制定员下,可在一号线居中的车站如省体育馆站或者最南端的OCC控制中心设置通信工班值班点,将一号线一分为二进行分段维护,这将大大缩短应急处置赶赴现场的时间,有效压缩故障延时;

2)加强员工业务学习,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强化日常员工培训工作,特别是对OCC工班维护人员进行应知应会技能的专项培训,使他们能胜任通信网管系统的各项操作,为沿线现场分析判断故障处理提供及时有效的系统信息。通信工班也可利用现有的便携式电脑安装通信各个系统的网管软件,对员工进行相应培训,使工班具备移动网管能力,对于快速确定故障原因,恢复设备正常运行,也是大有裨益的;

3)建立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检修所建立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由通号调度和相应专业工程师负责故障处理的专业指挥,明确人员分工与协调,切实保障应急抢险工作快速有序进行;

4)完善各个通信系统的应急抢险方案。地铁专用通信系统包括传输系统、公务及站内通信系统、调度电话系统、无线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广播系统、乘客信息系统、时钟系统和UPS电源系统。在现有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分别按照各个通信系统的不同要求,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故障处理程序,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预防和卡控措施等相关内容。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按照步骤操作可以处理相应设备故障。根据通信各个系统的具体情况,可将应急预案按照故障等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影响行车的故障抢险由运营分部和调度中心启动应急抢险预案,不影响行车的一般故障抢险由检修所通号调度启动应急抢险预案;

5)健全各个通信系统的技术管理资料。专业工程师指导通信工班和OCC工班收集整理好管内各站及车辆段、OCC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设备的图纸和台帐等技术资料。对应急器材和仪器仪表进行专人定点规范管理,加强日常维护保养,使之随时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障现场应急抢险人员对设备资料和仪器仪表,抢险料具的需求,提高故障处理速度;

6)加强日常应急演练工作。在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来验证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这项工作应当行成制度化,运营公司制定年度应急抢险预案演练计划,检修所制定以季度为周期的应急故障处理方案。在演练过程中,重点解决指挥和协调问题,通过实战演练使应急抢险队员熟悉整个抢险流程。每次演练完成后应当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对应急预案加以完善,使之更能符合现实情况,提高应急抢险速度,压缩故障延时。通过实战演练,培养出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而必胜”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伍。

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演练组织探讨

摘要:为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开通新线之前的试运营演练组织流程,从城市轨道通运营演练的重要意义、运营演练的前提条件、运营演练的主要内容方面简要介绍了试运营演练的概况。重点总结了西安地铁首条线(2号线)开通之前试运营演练的组织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演练的组织流程,为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演练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试运营演练,西安地铁,城市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在逐步建设或开始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公共交通范畴,其运营组织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复杂、涉及专业多、技术先进,各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各个设备之间的联动运转性能是否良好,人员设备操作技能是否掌握,各工种之间是否配合默契、工作流程是否顺畅,这些都需要检验才能确定是否达到运营开通的条件;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是面向广大市民服务的公共交通工具,社会关注度高,对安全性、应急事件的响应及处理能力有较高要求,所以为了顺利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新线开通之前开展试运营演练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演练(本文探讨范围为新线开通之前运营筹备期的试运营演练,下同)是在新线开通之前模拟运营过程中正常及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活动。新线开通之前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演练具有重要意义,运营演练是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联调的功能验证,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营衔接的关键环节,是检验设备及人员队伍是否能够确保新线顺利开通。城市轨道交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共包括30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由不同厂家生产,一些系统由国内外技术、产品组合而成,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率,一些关键技术采用了国产化产品,相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来说是首次应用,存在着系统集成、系统结合后是否能够成功运行的风险,因此,运营演练将显得尤为重要。

(1)试运营演练对开通试运营的组织方案及相关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完备性进行检验,并针对性的确定新线开通时相对最优且可行的运营组织、运作模式,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保障运营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试运营演练可以检验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协作、配合及快速反应能力。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火灾等应急事件后,涉及到的相关站务、乘务、调度、设备抢修部门均要参加到事件的应急处理中,通过试运营应急演练,可以检验和锻炼各部门、工种之间的协作配合能力[1]。

(3)通过试运营演练,加强运营管理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对新线设备的熟悉和了解,提高员工应急事件的协同处理能力和安全生产意识,达到锻炼运营员工队伍的目的。

运营演练一般在综合联调完毕,新线开通前进行。根据运营筹备期的演练目的及性质,演练的开始时间应安排在“三权”接管后,并且大部分项目,尤其是运营组织方案演练类及应急预案演练类中可能对乘客服务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应在开通试运营前完成。设备故障抢修类演练项目可根据设备系统完善情况、检修机具到位情况、检修人员技术技能成熟情况及综合联调和演练策划时间等情况,安排在开通试运营前或开通后试运营期进行。

4 试运营演练主要内容

根据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设备配置情况,运营演练按照目的及性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2]:运营组织方案演练类、应急预案演练类、重要设备设施故障抢修演练类。

4.1 运营组织方案演练类

运营组织方案类演练项目主要包括:运营时刻表演练、票务运作演练、信号降级运营演练。运营时刻表演练一般在试运营前1-2个月每天开展演练,其它各类演练穿插在运营时刻表演练中进行,票务运作演练的目的是为了锻炼票务设备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并检验票务设备的运转情况,信号降级运营演练是为了锻炼信号降级后调度、车站、司机人员及相关抢修部门的行车安全保障能力。

4.2 应急预案演练类

应急预案演练类项目主要包括:突发性大客流演练、应急公交接驳演练、车站火灾演练、列车发生火灾演练、区间发生火灾演练、车站大面积停电演练、屏蔽门故障演练、列车在区间故障救援演练等。以上演练项目是为了应对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通过应急预案项目的演练,使员工熟悉各类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并锻炼各岗位之间应急衔接配合能力。

4.3 重要设备设施故障抢修演练类

本类主要对重要设备设施故障抢修预案进行演练,验证重要设备设施故障抢修预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实效性,包括接触网事故演练、供电系统故障演练、线路挤岔事故演练、车辆故障处理演练、钢轨伤损及折断处理演练。设备设施故障抢修类项目演练需要占用资源较多,对正线时刻表演练或其它演练项目影响较大,所以这些演练项目可安排在车辆段等试车线进行演练。

5 西安地铁二号线试运营演练经验总结

西安地铁二号线是西安城市轨道交通首条开通线,综合联调及试运营演练均为第一次,地铁公司、运营分公司领导对联调演练高度重视,超前谋划,聘请专家、咨询公司作为技术指导,在各部门全力协作下,顺利完成了综合联调及试运营演练,具体经验总结如下:

5.1高度重视,超前谋划

试运营演练是开通之前练兵的重要时机,西安地铁二号线从2011年7月初开始试运营演练(2011年9月16日开通),在试运营演练之前,公司各级领导将试运营演练作为2011年重点工作去抓,成立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广州中咨公司专家及运营分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的工作组和广州中咨公司专家为项目指挥的执行组[3]。超前谋划,由广州中咨公司结合西安地铁实际情况编制演练方案,组织公司管理、技术人员进行讨论,确定演练方案,并由演练项目指挥组织各个部门演练参加人员进行方案培训。

5.2 聘请专家团队,为演练保驾护航

西安地铁二号线开通前请经验丰富的广州中咨公司进行试运营演练组织、评估,对试运营演练进行全程指导,从第三方的角度对试运营演练进行客观总结、评价。另外聘请广州、上海、南京等国内知名城市轨道交通专家作为咨询团队,为试运营演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演练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专家团队及咨询公司为试运营演练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试运营顺利开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3精心组织、认真总结经验

按照开通节点目标,演练领导组织小组对试运营演练项目进行统筹考虑,按照演练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发生概率选出17项必做项目,将必做项目安排在试运营演练的前期开展,确保了必做项目的按时完成。为了保证演练的顺利开展,广州中咨公司演练方案编制人员提前组织演练项目培训,并于演练之前召开演练部署动员会,对演练重点事项进行强调。演练开展过程中,由项目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和结束,演练过程中评估人员全程参与各岗位的评估。演练结束后,所有组织人员及评估人员召开总结会,总结演练开展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广州中咨公司专业人员结合西安地铁特点对相关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经过演练参与人员讨论、公司领导决策,演练总结会将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和规范,为试运营开通积累了宝贵的现场运作组织经验。

5.4查找薄弱项目,动态调整计划

通过试运营演练计划的逐步开展及演练阶段总结,对薄弱项目如信号故障降级模式行车组织、屏蔽门故障等增加演练次数,并安排不同联锁区及车站开展演练,演练覆盖一线全体生产员工,通过调整演练计划,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水平及应急处理能力,并对运营后发生率较高的事件,如屏蔽门故障、电扶梯客伤等组织多次演练,使员工熟练掌握运营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方式。

地铁行车调度应急指挥分析探讨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由于地铁行车涉及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安全,如果运行失当,将会给整个城市和城市居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地铁建设和地铁运行安全受到社会各界和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就地铁行车调度应急指挥作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应急指挥

引 言:由于城市交通运输压力日益增大,轨道运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铁行车安全与应急处理问题是地铁运行系统常见的问题。解决好地铁行车调度处理问题,是保证地铁行车安全的关键。加强地铁行车调度的应急处理能力在整个地铁运行中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1 行车调度应急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设备发生故障或地铁出现事件、事故时,各调度应按“先通后复”的原则处理。必要时,可组织小交路运行或启动应急公交接驳预案。如故障、事件、事故等伴有火情或危及员工、乘客的生命安全时含在处理过程中出现,各调度应立即按相应的处理程序执行,实施先救人,以及救人与处理事故同步进行的原则。

应急情况下,调度指挥遵循“既分工,又合作,有分工,有调整”的原则。调度员按照既定的分工,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同时,主任调度(或值班主任)在应急处理的不同阶段,需进一步细化、调整调度员分工,保持步调一致。

不同种类的故障,可分为节点(局部)故障(如列车故障、信号机故障、道岔故障等)和全线(系统)故障如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故障全线灰显、SICAS (西门子计算机辅助信号联锁系统)联锁区域故障等两大类。不同类别故障下的调度分工原则如下:

(1) 节点(局部)故障情况下,由一人控制故障点,另一人控制其他区域。原则上谁接报故障,谁就是故障点的控制者。

(2) 全线(系统)故障情况下,一人负责控制车站,一人负责控制列车;或者一人负责控制上行线,一人负责控制下行线;或者以线路中间车站为界,各自负责一半线路的控制。

分工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只有充分沟通,才能紧密配合。因而,在应急调度指挥过程中,一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显得十分重要。

(1) 完成应急流程的每一关键步骤后,都要知会参与应急指挥的人员哪些工作已完成、哪些工作还没做,方便大家帮忙补台或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提醒。

(2) 耳听八方,避免发生指令冲突、相互干扰、重复对方已完成的工作等情况。

(3) 自己负责的工作,情况紧迫时主动请求对方支援。

(1) 带着目的、抓住重点来收集信息。归根到底,要弄清楚现场故障情况对运营服务的影响程度(如不影响行车、需要限速、需要清客、需要立即扣停列车等)。

(2) 能提前通知的事项,提前主动安排,避免调度员不断应接不知情的车站、司机和有关人员的来电询问。例如,在故障发生初期, 调度可将故障的影响范围、采取何种降级模式行车、预计晚点的时间等情况向全线司机、车站以及邻线调度通报。

(3) 能全呼、组呼布置的事项,绝不单呼。

(4) 布置工作时要简洁,争取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能一次布置清楚的事项 ,不分两次或多次说明。例如,信号SICAS故障恢复,行调要确认能否安排列车折返行调在与车站通话时,应该在一次通话过程中把“钩锁器是否已取下”和“人员是否已到安全位置”两个关键点确认清楚,而不是分次确认。

(5) 充分调动资源,及早安排车辆检修人员、折返司机或司机督导上故障车协助处理故障,或上备用车做好应急准备。

2 行车调度应急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调度指挥方式单一,不能体现调度指挥的综合性能

在调度指挥中,调度人员作风保守,调度指挥方式单一,不能综合运用调度指挥方式进行应急处置,简单的调度方式造成应急处置效率低,影响大,乘客不满,并损害地铁运营形象等。

2.2 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延误行车恢复时间

调度指挥过程中,现场受令后不能与调度指挥中心保持一致联络,且调度指挥中心线路繁忙,与现场的人员会出现指令不到位等情况,造成调度指挥与现场的联系脱节,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予以指挥调整,错过了事件处理的大量时机,信息因素延误行车恢复时间的问题比较突出。

3 行车调度应急处理的具体对策

3.1 重建作业流程,形成标准化作业程序

调度员生产岗位要有规范的作业过程,从调度员岗前准备至交班后退勤止,全部实行程序化、标准化作业流程,对调度员的作业过程进行细节规范,明确标准和要求,以强化调度人员的岗位责任感。与此同时,对于应急处置的相应标准和方法要公示上墙,让调度员在日常的工作中熟悉、学习、运用和掌握,在遇有突发事件需要应急处置调度指挥时,依图索样,按部就班的进行应急处理,从而提高调度人员应急处置的准确率和果断性,最大程度的降低突发事件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并要从全局出发,培养调度人员全局观念,在应急处置中要综合全局的利益,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因对应急处置的综合因素进行考虑,防止出现调度遗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2 畅通信息反馈渠道,依靠多媒体软件提高调度效率

调度指挥中心要建立规范的信息反馈流程,明确各职人员信息反馈的责任,现场信息反馈的类别,时间,以及反馈的渠道等,对重要信息反馈后要随时对进度进行跟踪反馈补充,保证调度指挥中心掌握信息的及时性,严格信息反馈考核管理制度,对违反信息反馈制度的严肃处理。在此基础上,调度指挥中心要尽快完全正确实现信息化,对目前使用计算机调度管理软件进行重新开发和完善,形成调度指挥的综合管理体系,并要在调度中心引进高技能的信息人才,通过在使用中改进,在改进中完善,使调度指挥的信息沟通系统不仅仅是能通话、能录音,而且能够同步实施全线在线视频,现场机车工作人员及救援岗位人员可同步调度指挥,按照调度人员指令作业,提高调度指挥的效率。

3.3 重视应急预案演练,提前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未雨绸缪,调度指挥中心要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对各种行车组织中的问题进行预案演练,组织调度人员对各种预案进行熟记硬背,并定期进行演练安排,全部模拟现场应急处置情景,并要在演练中注重单一调度方式和综合调度方式的整合,培养调度人员全局观念和机变能力,确保高效的调度指挥,提高应急处置的时间和质量。同时,要定期组织调度人员的技能比武活动,通过单项技能比武和综合技能比武,提高调度人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强化调度人员提高技能的优越感,为应急处置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另外,健全应急演练的评估体系和绩效激励机制也尤为重要,通过对演练全面、认真地评估,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从而优化和完善班组分工,提高调度班组及个人的岗位合力。对演练结果要纳入绩效管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打消调度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岗位依赖性,提高调度员的整体素质,确保应急演练质量,实现学习致用。

总之,地铁行车调度应急处理是一个简单而复杂的过程。因此,行车调度必须选择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从调度的日常作业程序规范抓起,严格按照运行图行车,减少行车调度的突发事件发生机率,从而避免调度指挥失误。

[1]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孙涛.地铁行车调度中心可用性评估[J].制造业自动化,2011(3).

[3]魏新平.铁路行车调度系统人员可靠性分析[J].铁道运营技术,2009(4).

开幕时项目占地3.9平方公里 总投资约340亿元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使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位于浦东中区地区,规划面积月24.7平方公里。目标是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化“旅游城”,当代中国娱乐潮流体验中心,形成旅游产业发达、文化创意活跃、低碳环保智能,环境优化宜居的社会主义现代大都市新地标,最终发展成为人人向往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成以迪士尼项目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借鉴各国经验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其目的在于贯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充分用好迪士尼项目的溢出、辐射和带动效应,加快集聚国际高端优质旅游文化产业要素,推动上海现代服务业提升能级,助力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上海迪士尼项目为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开幕时项目占地3.9平方公里,总投资月340亿元人民币,于2011年4月8日开工建设,近期已启动运营测试,将于6月16日盛大开幕并正式向公众开放。各参建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凝聚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中美合作双方在乐园建设过程中聚集全球标准与本地实践的结合,也形成了一批生动案例,逐步树立起“合作共赢、带动共享、创新共融、改革共进”的良好形象。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政府保障相关工作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以迪士尼项目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保障工作,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开放、高水准运营,实现功能高度融合。为确保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开放后,国内外旅游能够方便抵达、度假区运营安全有序、周边市容整洁优美的,政府相关部门在公共设施配套,交通综合保障,旅游公共服务、大客流与应急管理、工作管理和综合执法等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关于公共设施配套

轨交11号线迪士尼站已于4月26日正式运营,将成为游客进出国际旅游度假区的首选。

过去五年,上海市和浦东区两级政府投资新建了轨道交通11号线迪士尼段、度假区高架路,改扩建了连接度假区主要出入口的8条城市高速、快速路;疏浚、拓宽了度假区周边主要水系;高标准建设了公共交通枢纽、综合水处理厂、雨无水泵站、环卫站、贡税、电力、燃气、通讯等一批公用设施,为度假区的顺利开园及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在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标准上,坚持迪士尼全球标准与上海最佳实践的对接,如星愿公园的景观水体通过综合水处理厂净化后可以达到国家景观二类标准;在园区相关建筑设施的审批、监管中广泛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积极对周边地区开展综合环境治理和景观提升工程,有效改善和提升度假区综合环境水平。

商旅快线将提供全市范围内机场、火车站及主要长途汽车站、旅游集散中心快速直达度假区的交通服务

(二)关于交通综合保障 励游客轨交、快线、“P+R”进出园区

常规公交主要立足于满足周边游客、居民和员工通勤需求,覆盖周边川沙、周浦、惠南等人口集中居住区域。

一是引导集约化交通。为保障度假区内外交通顺畅和安全有序。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商旅快线、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的作用,轨交11号线迪士尼站已于4月26日正式运营,将成为旅客进出国际旅游独家区的首选。商旅快线将提供全市范围内的机场、火车站及主要长途汽车站、旅游集散中心快速直达度假区的点对点交通服务。常规公交主要立足于面前周边旅客、居民和员工通勤需求、覆盖周边川沙、周浦、惠南等人口集中居住区域。鼓励P+R停车方式,在轨交11好线迪士尼段新建秀沿路绿地临时停车场,鼓励游客换乘地铁进入度假区。

提供低收费、高标准的短驳服务,连接迪士尼地铁站、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主题酒店、生态园、精品购物村、南公交枢纽等景点和设施,并纳入浦东公交体系,与周边公交线路形成换乘。

二是优化“最后一公里”交通服务。为方便游客在核心区内的出行,开通度假区接驳巴士,提供低收费、高标准的短停驳服务,连接迪士尼地铁站、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主题酒店、生态园、精品购物村、南公交枢纽等景点和设施,并纳入浦东公交体系,与周边公交线路形成换乘。


鼓励P+R停车方式,在轨交11号线迪士尼段新建秀沿路绿地临时停车场,鼓励游客换乘地铁进入度假区。


三是进一步增加交通资源供给。为进一完善度假区周边路网体系,目前正在推进S3高速公路建设,引导游客从度假区南入口入园,同时也在启动唐黄路、六奉公路、川六公路、周祝公路的道路延伸工程和迎宾高速(机场方向)唐黄路上匝道改扩建工程等。

(三)关于旅游公共服务 实施“互联网+智慧度假”

一是实践“互联网+智慧独家”工程。从游客需求出发,以实现智慧旅游为目标,开发度假区“两微一网”(微博、微信、官网),发布景区导览图、运行计划、游园攻略、游客发布热力图、动态交通、停车引导、气象预报等权威服务信息,逐步拓展各类增值信息,打造权威信息发布渠道。

二是建立高标准的有客服务体系。在核心区已布局2个综合性游客服务点,形成分区域、分层次、分功能的游客服务体。设立游客与消费者投诉现场受理点,形成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三是完善医疗和气象等服务保障。建立并启动迪士尼医疗保障点,度假区医疗服务站及若干服务点和120急救分站、定点医院(浦东医院)及外维医疗资源支持的多层级医疗服务体系,气象监测服务设施已部署到位,形成以度假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预警为主要功能的全天候气象专业服务体系。

(四)关于大客流与应急管理

一是科学设定大客流管理依据。委托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领先的课题组,就度假区客流承载力、规律及大客流应对开展了研究,将根据各运营主体上报的旅客抵达区及通行区的最大承受力,确定大客流预警的阙值。

二是推进度假区应急体系建设。市政府明确建设度假区市级基层应急管理单位,已建立度假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成立了度假区应急委和应急办,明确了各单位负责人,建立了应急联系人制度。按照市应急联动处置办法要求,依托度假区公安110指挥中心,建设度假区应急联动中心,建立符合度假区特点的“反应迅速、配合到位,支撑有力”的应急联动机制,同时形成了应急响应和先期处置的日常工作机制。

三是编制度假区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度假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总案。聚焦现场排摸的重要风险点以及易发的应急事件,有针对性地组织编制涉及跨运营主题跨部门,涉及公共安全的相关重点专项预案,做到“一风险点一应对措施,一类风险事件一应急预案”结合专项预案开展桌面推演和施展演练。

四是做实应急保障基础工作。建立与度假区相适应的应急物资春被体系,建设应急疏散场地,组建快速的相应,高效处置的应急久远队伍和专业技术力量,形成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与广播系统的联动机制,确保信息准确有效,传递通畅,编制简明实用的应急事件处置工作手册,以及清晰了的应急处置流程图,人员网络图,确保紧急时刻看得懂、用得上。

(五)关于公共管理和综合执法

结合度假区运营管理特点,由管委会负责统筹公安、消防、城管、市场监管(包含特种设备、食贫安全、市场秩序和消费威权)等专业性管理队伍,成立综合执法大队,将原属公安、城管的街面治安、城市管理以及市场监管、消防文化、旅游、知识产权等专业执法力量进行整合,实行“联勤联动、前台共管、后台分馏”的综合执法管理模式,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管控和快速执法。为旅客提供积极热情的服务,营造安全和谐的园区氛围。

经过近一个月的负载测试,特别是“五一”小厂家大客流的考验,目前区域总体运行安全平稳有序。但在开放测试期间也暴露的一写不足,对此,管委会和相关运营单位已经建立每日运营理会制度,努力做到快速响应,即知即改。随着乐园运营测试的开展和正式开园的临近,运营时间延长,车流客流将进一步增加。潮汐式特点将更加凸现,内外交通组织,公共秩序和安全管理,游客服务保障的压力会持续加大,上海各相关部门将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进一步强化运营保障的指挥体系,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抓落实、抓推进,抓成就,继续全力做好度假区运营保障各项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站突发大客流应急预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