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战法考主观题可以带书吗怎么准备法条?

法考主观题的备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战主观题,第二种是二战主观题。由于笔者有主观题二战的经验,因此本回答分别从这两种不同的备考阶段分享一下相关经验。一战、二战的经验都可以相互借鉴的哟!

由于主观题考试往往在客观题结束后一个月左右,时间相当有限,如何在短短的一个月甚至二十天之内由客观题思维转化为主观题思维,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训练。

首先,收集近5-10年来的主观题试卷及答案,了解主观题大体的答案呈现形式,明白什么是主观题的“分点作答、踩点得分”,学会调动知识、组织答案。

其次,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质量的真题模考,把每一次模考当做真实的考试,掐点按时作答,如何快速查找法条,同时及时复盘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在主观题阶段,进行主观题模考的网站主要是几大机构的主观题考试系统,都有对应的主观题法条查阅系统,能够帮助平常练习时尽量熟悉法条。同时,部分法考机构还会在主观题备考阶段组织几次大型的正式模考,可以利用这几次模考熟悉考试感觉,调整答题安排,合理分配时间。

最后,充分回忆调动客观题阶段需要运用到的知识,由于主观题阶段需要的知识宽度与广度比客观题阶段相对要少,但深度更深,因此,需要了解每一门学科的重点核心知识,着重对重要考点进行复习。

综上,在第一次主观题阶段,知识性的掌握已经不是难题,最重要的是学会“主观题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充分把握主观题考试,否则只能是在第二年从头再来。

主观题阶段推荐的老师和使用的资料包括: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上、下)》
觉晓法考:主观题推背图
刑法:徐光华(主观题基础精讲讲义+主观题考前聚焦)+柏浪涛(柏浪涛主观十题)
民法:李建伟(主观题基础精讲讲义+主观题考前聚焦)+曹兴明(民法决胜班内部讲义)+孟献贵(主观题考前聚焦)
刑诉:向高甲(主观题专题精讲+考前聚焦)+左宁(法条定位(推荐)+主观题考前聚焦)

这里特别推荐一下左宁老师的课程,尤其是专门针对主观题考试出的法条定位方法论课程,极大解决了在考场上查阅法条的现实问题,帮助考生快速定位法条,高效组织答案。在主观题考场上,知识的掌握已经不是阻碍主观题答题的主要障碍,而是注重对答案组织方法论的学习,如何展开答案,如何组织语言。

民诉:戴鹏(主观题基础精讲讲义+考前聚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李佳(主观题基础精讲讲义+考前聚焦)

理论法:马峰(主观题专题讲座-冲刺版)一本足够

第二种:二战主观题备考

由于是第二次经历备考,有相对充足的时间,但同时存在知识遗忘情况,建议从当年6至7月左右开始复习回顾,因此整个备考期间的规划安排为四轮进行。(一战考生学有余力也可以参考此类方式备考)

如果有缘在知乎上看到这篇文章,目前这个阶段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考,可以在备考前去知乎2023法考领航训练营了解一下备考攻略。这个训练营主要针对考生如何备考展开,也会涉及到对法考主观题历年考试情况的梳理和分析,知己知彼才便于明确后期的备考安排。

第一轮:利用前述主观题基础精讲讲义回顾基础知识

顺序是刑法-民法-民诉-刑诉-行政法-商法。

由于刑法、民法是复习的大头,诉讼法也存在大量的记忆知识,这一阶段基本需要2个月左右。

特别提一下,由于笔者第一次主观题失利感觉民法上有所欠缺,于是在第二次备考阶段听过了比较多民法老师的课程,比较推荐的民法老师有李建伟和曹兴明。笔者个人觉得这两位老师在知识层面能够简明扼要的把知识阐述清楚,对知识点的讲解有详有略,针对重要考点能够有针对性的展开,同时兼顾幽默,极大拯救了民法小白的困惑,起码能够让笔者了解到民法,了解知识点,清楚内容。

第二轮:充分利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

按学科练习对应题目。客观来说,官方指导用书上的例题难度要大于实际考试难度,但在备考阶段通过大量的官方案例的练习,能够把握主观题的语言组织、答题切入思路、调动相应知识点。

同时,这一阶段可以兼顾诉讼法的背诵记忆,每天抽出点时间。在这里推荐觉晓法考的《主观题推背图》,每门学科知识通过关键词句的方式构建起学科框架,利用平板每天看一页或者两页,能够便利考生搭建起知识框架。

在这一阶段,基本能达到一天完成2-3个例题,20天左右完成一本官方指导用书的例题练习。大致需要40天左右完成官方指导用书。这一阶段最好在电脑上利用键盘答题,一是练习打字速度;二是方便对照参考答案修改自己的回答;三是方便调动法条,熟悉法条体例。

第三轮:利用精简背诵资料回顾知识点

保持一周参加一次模考,模考一般利用往年真题进行,无论是自己组织还是机构组织的,保证在考前起码有5次左右的模考经历,可以及时关注相关法考机构的官网,到时可以在其官网上报名参加。

这一阶段基本需要一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对各个学科的法条定位课程进行学习,尤其是刑事诉讼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的;每天留出晚上2-3小时背诵理论法的答题材料。一天背一点,最后的背诵压力会减少很多。

这一阶段基本接近考前,各机构都会出考前聚焦、考前冲刺之类的资料。在了解完自己选择老师对应的考前冲刺资料后,如果还有充足时间,可以兼顾其他老师的考前冲刺资料。

特别提醒,最近几年刑法考察越来越灵活,对于观点展示的考察在今年达到一个高峰。刑法特别推荐的老师有徐光华与柏浪涛,特别是徐光华老师在今年观点展示的知识准备十分详实,只要学习过徐光华老师的课程,基本在观点展示时不会无话可说。

通过四轮的学习,基本能够对主观题的备考有了一个充分的把握,法考主观题通关基本不存在问题了。

除了二战考生之外,一战考生如果对法考的备考有疑惑,包括且不限于法考备考的常识、备考规划、通过法考后应该如何开展下一步的工作等等方面,同样可以在知乎2023法考领航训练营课程上得到解答。

综上,本文主要就法考主观题一战及二战的相关备考方法进行一个分享。期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够顺利过关,成为法治之光。

23年法考备考课程咨询

多,且有着关键的决定作用,一旦失败只能从头再来;虽然较为集中,但竞争对手更强、作答难度更大。

不过能确定的是,法考上岸的前提是主客一体通过。而想要稳稳通过法考主观题考试,无论是“一战”考生,还是“二战”考生,现在都要开始着手了!

一:为什么现在就要开始?

根据人社局发布的公告来看,为9月17号、18号,为10月16号

从时间上来看,距离法考主观题考试还有7个月的时间,这个周期确实过于漫长。那么为什么还是建议现在就要开始准备呢?

法考主观题和法考客观题的考查内容和方式,确实都有所不同。法考主观题不考三国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客观题重视的是结论,法考主观题看结论+理由。

但这两个不同阶段的考试,并不能分开备考。一是因为主客两阶段考试的间隔短,一个多月转变备考思维和重点,完全不现实。

二是因为法考主观题的知识点全在法考客观题里面,一体化备考会有更高的效率。

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新增/新修,随着法考的难度提升,对考生把握新增/新修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于是21年主观题出现了很多新增/新修的考点。

也就是说,“二战”考生有很多新的知识点需要学习。

考点模糊。法考偏应试,记忆的深度和时间都有限,一段时间下来,很多你以为铭记于心的知识点,在不经意间就逐渐模糊了。

想克服这一点,唯有常学常新。

03、客观题保留时间短

虽然不再像之前一局定胜负,但法考客观题的成绩保留时间还是很短。

一旦“二战”主观题仍未通过,第三年就需要重新开始备考客观题。

正如前言所说,现在开始备战法考主观题考试,时间正好,不过一二战考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哦!

对于需要主客一体过线的考生来讲,现阶段的重点还是吃透考点和客观题的题目练习,但要尽量模糊主客备考。

树立正确的备考思维,明确知识点的学习不只为了客观题。刷题的时候,不仅要判断对错,还要能说出得到这个结论的理由。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规律地刷一下主观题的小案例练习,培养主观题的题感。

其实二战考生现在开始备考,时间并不算太早,初始的重点在于找到之前失败的原因。是基础不牢,知识点没有把握好;还是练习不到位,没能用法言法语踩分。

正式开始的重点则在于细致地过一遍理论知识,按照刑法、民法、民诉、刑诉、行政、商法的顺序学习,理论法可以暂且搁置,因为它是主观题中难得的“背多分”科目。

不过“二战”考生千万不能死磕知识点,主观题拿分的关键是法言法语输出理论知识。

写作输出看能力,也看经验和积累,所以现在就可以根据备战科目,进行相应的基础案例练习了。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稳扎稳打积累量,质变和上岸就在不远处!

23年法考备考课程咨询

一、你去年为什么没考过?

原因一:基础不扎实+运气也不好
按照去年成绩分布,分数线上下15分左右的人最多,很多人是险过,没过线的也差的不会太多。基础差的人稍微发挥不好,阅卷严一些,或者遇到一两问不会的题,基本就废了。

所以很多人有疑惑,身边人和我差不多啊,为什么别人过了?就是因为你基础不好,运气又差;运气靠命,但基础靠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运气再差也能过!

主观题过线的50%取决于你的基础,基础主要是在客观题阶段训练的,而且主要是考主观题的几个科目(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民诉、刑诉),这几个科目你是否至少学了2轮,做了2轮以上的题目,是否坚持完成了笔记(笔记很重要,不做笔记基础会很差,只记得一些碎片化的点,主观题就很吃力),是否好好复习,巩固好,还是学完没看几遍?
随便问你几个主观题最基础的知识点,你是否可以答出来?如:公司法中股权出资的条件是?破产撤销权的条件?刑法中共同犯罪犯罪中止的条件?事后转化抢劫构成要件?合同解除权的条件?第三人撤销之诉和再审的关系?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条件?复议后案件的管辖?
注意:是答出一个完整的规则(或构成要件),不是一个词,这些你只能答出一个词,主观题肯定低分!
以上几个基础问题都不知道,就证明你客观题基础很差,主观题阶段很容易考不过,今年一定要把基础打扎实,听课+笔记+复习都要做到位,这是所有一切的前提。

你觉得主观题每个科目要写多少案例才算练习够,可以过线?5个?10个?
我觉得要很稳的话,至少每个科目写30个,真题和官方模拟要写完,再写点模拟热点案例,基础好的可以少点,基础差的还要多写多练才有效果。
案例肯定数量要够,而且质量也要跟上,没写好的一定要再写,纠错!写的时候不认真,随便写点结论,不分析理由,写完不纠错,不把没写好的再写一遍,跟没写没什么区别。
这样,知识点基础打好+案例练习到位,主观题80%就肯定没问题,大部分人都能过线了。

原因三:法条不熟,又记不住知识点
首先,法条在阅卷里部分题是有分数的,就那个数字都有分,但不是全部,今年西政阅商法的主观题,有一问法条数字有分,就那个数字单独给分!虽然只有一问,但其他案例也有部分问题有法条数字分,加起来有3-6分。同时,老师在阅卷的时候,每一问有自由裁量权的分数,如果写了法条依据的,基本都会偏高一些给分;如果你答的很好,当然可以不用管这个自由裁量的分数,但你答的不好,这分数就很重要,尤其这是每一问都有这个分数,加起来分数就很可观!

其次,商法、诉讼法很多题目都是有直接法条依据的,你凭借记忆写,别人翻到依据对照着写,肯定后者得分多,凭借记忆写一般都会遗漏很多采分点。
再次,法条可以帮你节约记忆的时间,很多诉讼法的点不用背了,直接记一下法条位置就好,如刑诉之前考过的强制医疗程序适用案件范围,你要背全真的很难,但记一下法条位置,很容易翻到。
最后,司法部开卷考,你去年可以说时间不够,熟悉不了法条,但今年你没有任何借口(其实是你基础不好,全国考生很多是可以迅速熟悉法条的,尤其法科生),你是和全国考生竞争,不要再有抗拒法条的自欺欺人的心理,好好弄法条,至少把位置熟悉了,条文读熟。

很多人主观题没答完,很慌乱,明明基础就一般,还有几个问没写,丢了十几分,肯定过不了,所以时间练习也是主观题很重要的环节。
按照去年考完当天我们调查统计,有30%考生可以提前答完,留出半小时以上时间翻法条,如果基础没问题,案例写够了,这些考生基本过线是没问题的,下图主观题才考完,我们统计的答题时间和翻法条情况:


时间控制主要是靠多模考,前几次肯定时间控制不好,但模考10次以上,基本时间控制就没问题,当然也和你知识点熟悉程度,案例练习的数量,法条熟悉的程度有关。



三、我需要花多少时间准备主观题?

上述内容所需时间大致如下:
1.知识点课程的学习,每个科目大概需要20-40小时。总共6个科目,外加法治理念,预计需要200小时听课。笔记+复习预计每个科目10-20小时,预计需要100小时。每天4小时的话需要2-3个月,可以完成上述内容。

2.每个科目写30-50个案例(真题+官方模拟+老师自编模拟),每个案例半小时写,半小时对答案纠错,大约1小时,6个科目+法治理念,总共需要200小时。重点案例再听一下讲解案例的课程,大约每个科目10-20小时,大概需要80小时。每天4小时的话需要2个月左右,可以完成上述内容。

3.学法条课或自己读下法条,大概每个科目2-4天,平时练习的时候翻一下,可以算在案例练习里面,总的大概需要10-20天花在法条上。

4.模考可以放在周末进行,考前也需要集中练习下,大概10-20天左右。
总计:如果在职每天4小时,预计需要5-6个月,如果每天6小时,预计需要3-4个月。


1.复习知识点可以用你去年客观题的课,但一定要讲知识点,不要讲案例那种,案例那种放到二轮,然后每个科目学完后自己花几天整理笔记,定期翻阅复习笔记。老师和教材就用你之前客观题喜欢的即可,用去年的也没问题;但民法有修改,要新的,可以放在最后,先弄其他科目,刑诉也有新的高检规则,用去年的话要单独学下新的高检规则。

2.案例至少要把真题和官方模拟写完,然后再选一个老师,把他的自编案例做完,差不多要写到30个以上才稳;做老师自编案例可以配合案例讲解课程听一下(先听知识点的课,再听讲案例的课)。每次做完都要认真对照答案,批改,没答出来的好好纠错。案例练习可以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备考周期,每周固定写五个,先写简单点的,再写难的,一般官方模拟简单些,真题和老师的会难些。

3.法条可以学完知识点后单独学下(基础好的可以自己读,或者找课),熟悉法条位置,知道法条背后的知识点,法条中哪些是答题采分点,然后做题的时候翻法条熟悉位置,熟悉运用法条答题,法条最好不要太依赖,自己做,做完后留5分钟左右翻法条补一下,这样练习效果最佳,不要边做边翻,前面自己凭借记忆先写可以加深印象。

4.一个月坚持模考2-4次,考前1个月模考5-10次,模考要当做真的考试,练习时间控制,好好写案例,好好对答案和纠错。

5.一定要有明确的,精确的指标,至少是每周,最好每天都有指标,按照指标完成。

如:本周听完刑法总则,做完5个案例题,做一套模考卷。然后再细化下,周一听哪几个章节,周二听哪几个章节,周五前写3个案例,周末写2个,周日做一套卷子,之类的。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指标,一定会效率低,最终导致越来越拖沓,完不成上面的内容。


能做到以上内容,不用报任何班,自己坚持,制定好每个星期的目标(听多少课,做几个案例等),然后也要注意不要跳过纠错的过程。建议在觉晓系统上做题,做完会有AI批改帮你标记出得分点及正确表述,这样你可以知道如何继续优化自己的答案
还有就是一定要系统地、科学地把案例题过一遍、学会到底怎么写才是能拿到分的!不会的看一下这篇文章,乱学肯定是没用的!

把上述几个方面都做到位,肯定可以过,但中间松懈,或自己不认真写案例,进度拖延太久,你就会很悬,自己要注意!

我们带班基本也是按照这个,只是会更详细具体些,有完整的课程,前面加入小案例,中间带法条,模考案例安排精确,量多一些,但基本内容就这几块,自己可以详细对照看看:

另外,我之前有一个关于专题二战的讲座,大家可以听下,明确后面应该怎么准备,阅卷标准是什么,都有详细介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考主观题可以带书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