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就相似了?


全文字数|20.5千
阅读时间|56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
必须掌握「去封闭区域法」
2
「位置变换」后难度较高的考点
3
放弃也是一种解题技巧
4
不要机械套用解题思路
5
「位置变换」与「图形相加」的典型考点
6
按最优先的顺序来拼接
7
「长方体截面」的规律
8
固定考点,必须保证做对
9
典型的「层层推进」图推难题
10
「黑白图形交错」类题目的特点
11
送分还是丢分,只在一念之间
12
用「中介面」避免记错
13
针对的就是心态
14
「习惯性思维」导致的错误
本文内容为2019420联考「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的解析。

必须掌握「去封闭区域法」
【2020国考地市级卷71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
71%
易错项
B
根据「7点逐排法」快速解析:
①题干不分组,和「图形相加」无关;除了图3有点像房子,其他形状都很杂乱,排除「特殊类」;图形杂乱无章,没有明显的整体规律,排除「位置变换」「相对关系」;所有图形都不对称,排除「对称」。
上述可能考点都可以一眼排除。
②此时只剩下「一笔画」「元素数量」两个考点,必须优先考虑「一笔画」。
「一笔画」的考点比「元素数量」明显的多,先确定各图形的笔画数是否能一笔画出。
分析后不难发现,图2、4是非常明显的一笔画图形,而图1、3、5使用「去封闭区域法」也能快速确定它们都是一笔画图形。
图1、3、5「去封闭区域」后的情况如下:
因此三者都可以一笔画出,即选项也应当可以一笔画出。由于4个选项对应的图形结构都比较复杂,因此需要逐一使用「去封闭区域法」来分析:
「去封闭区域」后,A、B对应的图形都和汉字「山」有些像,属于「二笔画」图形;C可以一笔画;D明显由箭头所指的3条线组成,属于「三笔画」图形,因此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正确。
本题很容易把解题思路锁定在「一笔画」上,然而4个选项的解析并不容易。如果使用「数奇点」的方法,或者手动一次次尝试,那么题目难度会暴增,甚至5分钟都不一定能解出来。
各位小伙伴务必要掌握「去封闭区域」的解析技巧。

「位置变换」后难度较高的考点
【2020国考地市级卷72题/省级卷77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为: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答案为: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
41%
易错项
B
题干完全由「黑方块(2个无白点,1个有白点)」和「白方块(1~2个无黑点,1个有黑点)」组成,特征极为明显。
据此推测,该题有极大的概率和「位置变换(尤其是旋转、平移、遮挡)」及「相对关系」有关。由于题干和选项所有图形中「带白点的黑方块」与「带黑点的白方块」的相对关系都是相同的,因此要重点考虑「位置变换」。
从该角度入手解析,将黑方块、白方块视为一个整体,依次列出5个图片最直观发生的变化:
可见黑方块整体呈现「顺时针旋转90°→不变→顺时针旋转90°→不变」的循环,而白方块的变化顺序为「不变、少一个、多一个、少一个」,没有固定规律,所以「数量」不是白方块的变化规律。
此时需要逐图进一步分析,考虑到白方块在「旋转/平移」的过程中被黑方块「遮挡」的可能:
图1到图2:无变化。
图2到图3:带黑点的白方块位置不变,有可能是「白方块整体逆时针旋转90°」后,一个不带黑点的白方块被黑方块遮挡。
图3到图4:在「黑方块整体顺时针旋转90°」后,图3被遮挡的白方块露了出来,即位置不变。
图4到图5:尝试代入「图2到图3」的变化,即「白方块整体逆时针旋转90°」,此时带黑点的白方块位置不变,同时一个不带黑点的白方块被黑方块遮挡,符合规律。
因此图5到「?」的黑方块应当顺时针旋转90°,而白方块位置不变(此时被遮挡的白方块再次露出),情况如下:
图3、图5的箭头为「白方块整体逆时针旋转90°」后被黑方块遮住的部分。
分析后可确定A选项符合「黑方块顺时针旋转90°,而白方块位置不变」要求,正确:
本题的正确率很低,原因是「遮挡」属于「图形推理」中难度较高的考点,看上去不那么直观,需要结合图形变化的规律才能确定。
题干有多个相似的图形时,一定要优先考虑「位置变换」和「相对关系」。

放弃也是一种解题技巧
【2020国考地市级卷73题/省级卷78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为: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
??%
易错项
——
在行测中有一类非常特殊的题,此类题目难度极高,解析步骤非常繁琐,如果没有特别熟练的技巧,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解出正确答案。
这种题目数量极为稀少,一般一套行测中只有0~2个,而且仅分布在「数量关系」和「判断推理-图形推理」两个板块中,可被视作「心态题」,就是为了测试考生抗压能力而出现的,例如本题。
用「7点逐排」法快速分析题干图形的特点:
①很明显本题不是「特殊类」,不分组的题干和「图形相加」无关,图形杂乱不相似,也不是「位置变换」。
②不同的线关系复杂,没有明显的「相对关系(例如相切、平行、直线和特定曲线分离/相交等)」。题干5图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存在「垂直」的关系,可惜ABCD也都有相互垂直的线,所以该考点不成立。
③除了图5是轴对称图形外,所有图形都没有对称关系,排除「对称」的可能。
此时只剩下「一笔画(笔画数)」和「元素数量」两种可能。优先分析各图笔画数,可发现图1、5明显是「二笔画」,而图2、3、4的线段极为分散,至少为三笔画,可确定本题考察的也不是「一笔画」。
西瓜在「7点逐排」法的讲解中提到,「元素数量」是最复杂的考点,也是「图形推理」中难度最高的考点。如果分析到这一步还不能快速解出,是可以放弃这道题的。
「元素数量」的解析顺序为:
题干组成特征>封闭区域>特殊图形>其他
④首先分析「题干组成特征」,即几个图片共同存在的组成规律。
在本题中,所有图片都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优先考虑直曲线的个数,图1~图5的数量分别为:
直4曲2 总数6 作差2
直3曲3 总数6 作差0
直7曲1 总数8 作差6
直7曲2 总数9 作差5
直6曲4 总数10 作差2
直线、曲线、作差的变化均不存在任何规律,排除。
②再分析「封闭区域数量」
图1~图5的封闭区域数量分别为4、4、3、4、6
不存在任何规律,排除。
③分析「特殊图形」
在封闭区域中,图1、图3有三角形,图4有正方形,其他的图形都没有规律,排除。
如果前面分析得够快,到了这一步至少已经花费约两分钟时间了,可以确定这是一道搞人心态的题目。由于题干线条过于复杂,很可能还有多种解析可能(例如直线数量、横线数量、斜线数量、交点数量、直角数量、嵌套封闭区域数量等),因此可以果断放弃,随便蒙一个答案即可。
事实上本题有两个符合规律且答案唯一的思路。
思路1:题干5图的45°斜线数量分别为1、0、2、1、0,按照该规律,「?」对应的图形应有2条45°斜线,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
思路2:题干5图直线和曲线交点数分别是4、6、2、4、8,曲线数分别为2、3、1、2、4,即「直线和曲线交点数=曲线数×2」 ,只有D选项「直线和曲线交点数2,曲线数1」符合要求。
如果在考场上2分钟解不出本题,千万不要强行去解析,思路1和思路2都很难想到。
在目前所有公考培训机构的分析中,均认为D选项是正确答案,这个思路是可行的。
但让人颇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些机构在解析中都没有解释一个关键问题:
本题是怎么想到「直线和曲线交点数=曲线数×2」这个规律的?
由于行测考试的特殊性,解题时间往往比做题正确率还要重要!像本题这样没有明显规律且图形组成特别复杂的题干,考生要做的一定是优先排除除「元素数量」外的其他考点,然后再根据上述规律去分析「直曲线」和「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才是最关键的!
公考的考生不是数学家也不是Alpha Go,不可能瞬间就锁定最正确的思路。以本题来说,它有可能考察「直线和曲线的相对关系」,有可能考察「一笔画(笔画数)」,有可能考察「直曲线数量」或「封闭区域的数量」,如果不把这些分析时间算在内,那公考的解析又有什么意义呢?
从一个熟练考生的角度,这道「图形推理」蒙一个去做是最合理的选择:
①读题,大致分析下题干和选项的图形特征——10~20s
②快速排除「特殊类」「图形相加」「位置变化」——10~15s
③思考后排除「相对关系」「对称」——20s以上
④分析后排除「一笔画(笔画数)」——至少20s,如果仔细数笔画,可能要40s以上
⑤锁定本题考察点为「元素数量」,列出「直曲线数量」并求和作差,确定无规律——至少30s
⑥分析「封闭区域」和「特殊图形」的元素数量,大致确定无规律——至少30s
也就是说,一个熟悉「图形推理」各个解题思路的考生,按照上述步骤一个个分析下来,快的也要2min,慢的可能4min都有了,但4min至少能做两道「资料分析」,所以在发现本题如此坑爹后,果断止损,蒙一个之后投入下一题,是最正确的选择。
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在知道正确答案的前提下,按照上述步骤再走一遍,看看2min能不能做到?相信多试几次后,各位小伙伴对「放弃也是一种解题技巧」会有新的认识。
考场如战场,战场上最优秀的指挥官不一定会打赢所有的战斗,但必须懂得为了实现目标而合理分配资源。
再次强调:只给题目最后一步答案却不给操作思路的解析,没有任何意义!

不要机械套用解题思路
【2020国考地市级卷74题】下图为给定的多面体及其外表面展开图,问字母A、B、C、D和数字1、2、3、4代表的棱的对应关系为:
正确答案为:
(A)1-C,2-A,3-B,4-D
(B)1-A,2-C,3-B,4-D
(C)1-A,2-C,3-D,4-B
(D)1-C,2-A,3-D,4-B
正确率
54%
易错项
B
本题正确率不高,但基本没有难度。很多考生没有做出的原因是方法没有找到恰当的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的「立体展开」题。此类题型一般是将正方体(或者三棱锥)展开,通过各个面的特征进行反推。
然而这道题的题干却是「非典型」的,左侧图形类似一个「台阶」,右侧则是较为复杂的展开面,想要单纯通过「空间想象」来确定具体面的对应关系并不容易。
其实,本题的解题技巧就隐藏在提问方式之中:
字母A、B、C、D和数字1、2、3、4(两遍都是4条棱)代表的棱的对应关系为:
分析后不难发现,左侧「台阶」的ABC棱相连,D和三者都不相连;右侧展开面的123棱相连,且1→3→2的结构方式和A→B→C基本相似。因此,这道题最佳解题思路是将右边的图形倒置与左边对比(考场上旋转一下卷子就可以了):
在这个角度一眼可看出A→B→C的顺序和2→3→1对应,且下方都有黑面,因此A选项「1-C,2-A,3-B,4-D」正确。
这道题的出题水平非常高。
「立体展开」是很容易被考生忽视的题型。首先此类题目题量很少,每套卷子大概平均就一道题;其次此类题难度普遍较低,只要找准「特征面」进行分析,熟练之后很快就能确定正确答案。
由于上述原因,很多考生都在遇到本题时,都会下意识地使用「特征面」的思路去解析,即「拆开左边的立体图形,根据特征来对应右边的展开面」,这种思路理论上是没错的,但如果真这么做了,那未免过于死板了。
优秀的考生在读完题干后的第一反应不是直接套思路,而是分析题干的特征来确定需不需要套思路,套什么思路。
本题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一是左右侧的图形都只有一个黑面;
二是左右侧的图形都有3个棱相连(左ABC,右123),且它们和黑面的相对关系都一致。如果将「3棱1黑面」的组合视作「日」字形,可发现左右侧的「黑面」都在「日」的一侧,而「3棱」在「日」的另一侧。
在找到这两个明显特征后,其实根本不需要确定「左侧D棱」和「右侧4棱」的对应关系,只要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即可解析。
快速分析题干特征,灵活运用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机械地套用解题思路。
如果本题解析时间太长,不妨在以后遇到类似题时多留意下题干的特征。

「位置变换」与「图形相加」的典型考点
【2020国考地市级卷75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为: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
77%
易错项
B
本题题干为「九宫格」,且每行的形状相同:第一行4×1球、第二行2×3球,第三行3×3球。它们的区别在于黑白球的位置和数量不同,可确定本题很可能考察的是「图形相加」或「位置变换」。
从第一行开始分析:
可发现黑球的数量分别为2、2、3,不完全相同,推测本题考察「位置变换」的可能性较小,优先考虑「图形相加」,列出其规律:
黑+白=黑
黑+黑=白
白+黑=黑
白+白=黑
即除了「黑+黑=白」之外,其他3种情况的小球相加结果都是「黑」。
将该规律代入第二行:
其规律为:
黑+黑=白,黑+白=黑,白+黑=黑
白+黑=黑,白+白=黑,黑+白=黑
其规律和第一行相同。
将该规律代入第三行:
其规律为:
白+白=黑,黑+黑=白,白+白=黑
黑+黑=白,黑+黑=白,白+黑=黑,
黑+白=黑,白+黑=黑,黑+白=黑
最终结果为:
黑白黑
白白黑
黑黑黑
即C选项符合要求,正确。

按最优先的顺序来拼接
【2020国考地市级卷76题】左图给定的是由相同正方体堆叠而成多面体的正视图和后视图。该多面体可以由①、②和③三个多面体组合而成,问以下哪一项能填入问号处?
正确答案为: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
70%
易错项
C
本题题干的立体图形较为复杂,如果强行将选项一一代入的话,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可能会消耗大量时间,因此需要寻找其他解析技巧。
分析题干不难发现,多面体的后视图和①极为相似:
因此①右下角需要拼入一个方块组成「后视图」的样子。恰好,②可以拼入:
以②左下角的方块所在的竖直线为轴,向后旋转90°并拼入①的右下角,形成的图形为3×4的方块面,并且少了中间两个方块。
根据题干「后视图」顺带看到的「侧视图」,可发现该立体图形的侧面恰好是3×4的方块面。因此可推理出,正确选项的侧面应当有单独突出的2个小方块,能够拼入3×4方块面中间的空隙中。
分析选项可发现只有B的左侧两个方块和C的右侧两个方块符合要求。
此时回到「正视图」,可发现除了「3×4的侧方块面」和由8个小方块构成的后方块面之外,只余下4个紧密堆在一起的小方块,因此B符合要求,而C拼入后突出的一截无法对应,排除。
本题一定要优先按最简单的规律拼接①②,这样思考才最简便。

「长方体截面」的规律
【2020国考地市级卷77题】下图是给定的多面体,将其从任一面剖开,哪一个选项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截面?
正确答案为: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
52%
易错项
B
以「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截面」为提问方式的「截面视角」题一般难度较高,其原因是此类题目都是「选非题」而不是「选是题」,且多面体结构比较复杂,对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
不过,本题算是个例外,它的难度并不高。分析题干:
可发现题干可视作一个「L」型多面体的右边「贴了一堵墙」,一眼能够看出A选项就是它的「前视图」。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沿着「L」和「一堵墙」都在的地方竖着切,就能得到A选项对应的图形,如下:
同样的道理,观察C选项可确定其为题干的「下视图」,沿着下面部分横着切即可,如图:
在B选项中出现了「截面为小长方形」的情况,它是「截面视角」类题目的基本考点,可简单总结口诀如下(下面说的「底面」「侧面」是为了方便理解而简化的,实际中两者可以调换):
切成两段四边形 一条平行即矩形
切掉一角三角形 切过垂直为梯形
三棱切面五边形 从面切面六边形
逐一分析:
①切成两段四边形 一条平行即矩形
凡是切口能把「长方体」「切成两段」的,切面必然为「平行四边形」;如果有一条边(即切口方向)和长方体的棱垂直平行,则切面必然为「长方形」。
这一点很好理解,大家切一截橡皮就知道了。
由于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两两相同且平行,所以切开的四边形中的边也是两两平行,此时如果切口再和长方体的棱垂直,则意味着「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为90°」,也就是变成了长方形。
另外还有一种切法能形成长方形,即「切掉一角」时不切一角,而是垂直着切下去,下文将进行解释。
②切掉一角三角形 切过垂直为梯形
如果是切掉「长方体」一角,切面则为「三角形」;垂直着切下去就变成「长方形」;越过垂直线继续切,就形成了「梯形」。
③三棱切面五边形 从面切面六边形
从侧面的一条棱切向底面,且切口包括另外两条侧棱的,就会形成「五边形」,五边形的五个顶点分别在三条棱和底面(的两条棱)上;从一个底面切向另一个底面,且切口包括两条侧棱的,就会形成「六边形」,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中2个在上底面,2个在侧棱,2个在下底面。
②③不太直观,但一定要理解并接受。具体情况如下,大家可仔细琢磨分析:
图片来源:文档网
(https://www.wendangwang.com)
上面说的「切掉一角后,垂直着切下去就变成『长方形』」的情况如下:
上面介绍的就是典型「长方体(也包括正方体)截面」的特点。
回到本题,可发现「L」和「墙」最靠后的一截组成了一个「凵」型,两条竖立的柱子可视作两个平行的长方体,因此存在符合C选项的要求的切面,如图:
即C选项也是成立的。
D选项是三个角,根据上述规律,可确定符合要求的切面必须同时能够切掉三个长方体的角,但题干并没有这种可能,因此D选项不成立,应选。
很多小伙伴们在做题的时候有一种疑惑,就是自己虽然能看懂解题的内容,但做的再多,自己实际去做真题的时候还是不能熟练应用,造成这种情况的本质原因就是「接受了鱼,却没有学会打鱼的方法」。
「截面视角」题是非常经典的题型,像本题这样考察「三角形」「四边形」等长方体截面的也屡见不鲜,在2018、2019国考中都考过,但是本题的正确率仍然只有约一半,说明该知识点并没有被大多数考生掌握。
近年来公考的整体趋势是越来越难,但公考的平均分数却始终没有下降,甚至还略有提升,说明参加公考的考生实力越来越强,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对考生的基本功要求越来越高。像「长方体截面」这个知识点,熟练掌握它的考生一定能做对,而不熟悉该考点的考生可能会事倍功半,一道题就能拉开一两分钟的时间差距。
理解了这道题后,再遇到「长方体截面」就不用再担心了。

固定考点,必须保证做对
【2020国考地市级卷78题/省级卷84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为:
(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②⑥,③④⑤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④⑥,②③⑤
正确率
61%
易错项
B
本题一眼就可以看出题干6个图形均结构简明,说明解题思路必然不会过于复杂(也复杂不起来),一定要保证做对。
用「7点逐排」法快速分析:
①没有特殊形状,排除「特殊类」;「6图2组」类题目必然不是「位置变化」「图形相加」;题干全是一笔画的封闭区域为1的封闭图形,必然不会考察「一笔画」「相对关系」「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
②题干都是轴对称图形且都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很可能和「轴对称」有关。
画出题干6图的对称轴:
可发现对称轴的数量都是1,走向为:
①⑥:横向
②⑤:纵向
③④:左下→右上(或右上→左下)45°斜向
不同走向的数量为2∶2∶2,不符合「6图2组」题型3∶3的分组要求,排除。
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对称轴和6个图形交点有两种情况:
①④⑤:对称轴和两条平行的线相交且垂直
②③⑥:对称轴和2个「两条线的交点」两次相交
该规律符合3∶3的数量比例,C选项「①④⑤,②③⑥」正确。
由于题干非常简明,只需要20秒左右即可确定考点很可能和「对称轴(且只有一条对称轴)」有关,而此类考点无非就「走向是否有规律」「是否和线重合」「是否和线垂直」「是否有特殊交点或夹角」等几种可能,快速推出并不难,一定要保证作对。

典型的「层层推进」图推难题
【2020国考地市级卷79题/省级卷83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为:
(A)①④⑥,②③⑤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③④,②⑤⑥
正确率
32%
易错项
C
根据「7点逐排」法快速解析:
①没有特殊图形,排除「特殊类」;「6图2组」类题目不会是「图形相加」「位置变换」;题目都不对称,排除「对称」
②不难看出题干都是由3个封闭区域构成,因此在排除「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的同事可确定本题考察的可能是「一笔画」「相对关系」或「元素数量」。
③考虑「一笔画」,通过「去封闭区域法」去掉最外层,可一眼确定6图的笔画数分别为2、2、1、1、2、2,「一笔画」和「二笔画」比例为2∶4,排除。
由于「相对关系」比「元素数量」更容易看出,首先逐一分析「相对关系」可能的考点:
④6图中最有特色的是图6,左边和右边的图形不相接,但其他5图的三个图形都是两两相接的,比例为1∶5,排除这种可能。
⑤题干各图形的面积比例不突出,不能按照「面积相差悬殊/不悬殊」「面积最小的图形和面积中等的图形相加大于/小于面积最大的图形」来分组,排除。
此时可排除「相对关系」,确定本文考察的是「元素数量」,进一步分析:
⑥分析特色图形。
可发现②③⑤⑥中都有三角形,「有无三角形」的比例为4∶2;①③④⑤中都有四边形,「有无三角形」的比例为4∶2,排除。
⑦分析「最外层边」「公共边」的数量。
可发现①④⑥的「最外层边」数量为7,②③⑤则为8,A选项「①④⑥,②③⑤」正确。
同样,①④⑥的「公共边」数量为4,②③⑤则为3,A选项「①④⑥,②③⑤」正确。
因此无论从「最外层边」还是「公共边」的角度入手,都可确定A选项正确。
本题「层层推进」的考点是「图形推理」板块难题常见的出题思路,也是极度考验考生心理素质的大杀器。
本题结构不是特别复杂,理论上难度并不高;但实际上很多考生都能快速发现6图都由「3个封闭区域」构成,因此容易沉迷其中——例如试图从中找到它们的固定规律,找不出来也要强行去想。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无功而返,还可能浪费大量时间,甚至影响自身心态。
大家一定要注意,即使「图形推理」的题干看上去再像某种考点,也不要非常坚决地一头扎进去不出来,毕竟「元素数量」的考法千奇百怪……
目前在国考中出现的就有「直线、曲线、直曲线的和/差、封闭区域、交点(直曲、直直、曲曲、圆内/上/外交点、三角形/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圆形/特殊曲线图形/凹凸图形……)」等至少二十种「元素数量」考法,所以当在某个考点解不出来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不妨及时跳出来想想有没有可能考察「元素数量」。
本题无法通过「凹凸性」来解析,各位小伙伴务必注意这一点。

「黑白图形交错」类题目的特点
【2020国考地市级卷80题/省级卷85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⑤,③④⑥
正确率
55%
易错项
C
根据「7点逐排」法快速解析:
①题干没有特殊图形,排除「特殊类」。
②「6图2组」类题目不可能是「图形相加」「位置变换」,本题由黑白块构成,显然也和「一笔画」无关。
③图1、4不对称,图2、3、6「轴对称」,图5「轴对称+中心对称」,无法形成3∶3的比例关系,排除「对称」。
分析后不难发现图5非常特别,是唯一由曲线/面组成的图形,因此和「直线」「直线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等)」有关的考点必然不合适。
④因此本体可能考察「黑色图形」和「白色图形」的「相对关系」。
从「黑色图形」入手分析两者的相对关系,可发现:
图1:黑色图形1种,白色图形和黑色图形完全一致
图2:黑色图形2种,黑色三角形有完全一致的对应图形,但是上面的小梯形没有对应白色图形
图3:黑色图形1种,黑色梯形和白色梯形完全一致,两侧白色的两个扁梯形没有黑色对应
图4:黑色图形1种,黑白图形完全一致
图5:黑色图形3种(或两种),黑白图形完全无法对应
图6:黑色图形2种,黑白图形完全无法对应
不难发现,图1、3、4的黑色图形有完全一致对应的白色图形,但图2、5、6没有,恰好B选项「①③④,②⑤⑥」符合要求,正确。
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公考培训机构基本上都把本题解析成了「样式规律」,认为图1、3、4的黑色图形只有一种,而图2、5、6的黑色图形有两种,这种思路大体正确,但逻辑是有一定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图5。
分析图5不难看出,黑色圆环有大、小两种,并不相同,但其他5图中同种黑色图形都是完全相同的,导致逻辑不一致。如果按照该逻辑去思考,不如把黑色图形分为「只有一种」和「不止一种」更加合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由于题干都由小黑块、小白块组成,但不能直接思考「元素数量」,因为黑白图形数量都不少,列出来很费时间,不妨推导一下:
一一列出「黑色图形/白色图形」可能的数量关系:
图1:黑4白3,和7差1
图2:黑3白5,和8差-2
图3:黑5白6,和11差-1
图4:黑2白2,和4差0
图5:黑3白2,和5差1
图6:黑3白3,和6差0
可以发现无论从黑色图形、白色图形还是两者的和、差来分析,都没有固定规律。唯一算是规律的只有「白色图形的奇偶性」了,即图1、2、6的白色图形域数量为奇数,图3、4、5的白色图形数量为偶数,但没有「①②⑥,③④⑤」的选项,因此这一规律也不存在。
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就会浪费至少一分多钟的时间,影响其他题目的解析。
「黑白图形交错」的题干往往有很明显的特征。
十一
送分还是丢分,只在一念之间
【2020国考省级卷76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为: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
51%
易错项
C
根据「7点逐排」法快速解析:
①题干没有特殊图形,排除「特殊类」。
②不分组,不会是「图形相加」;题干各图结构没有相似的,排除「位置变换」;各图组成元素非常复杂(长直线、短直线、曲线都有),不会是「相对关系」。
可发现题干各图都有一定的对称关系,尝试从「对称」入手:
③逐一列出各图的对称关系:
图1:轴对称,1条对称轴
图2:轴对称,3条对称轴
图3:中心对称
图4:轴对称,1条对称轴
图5:轴对称,1条对称轴
没有明显规律,勉强可称作规律的是「轴→轴→中心,轴→轴→中心」的循环,推测「?」为中心对称图形,但选项中无中心对称图形,排除。
④此时还有「一笔画」和「元素数量」两种可能考点,优先考虑「一笔画」。
使用「去封闭区域法」去分析:
可确定图1~5都能够一笔画出,根据该规律分析选项,可发现AC明显不能一笔画出,B明显能一笔画出,D选项使用「去封闭区域法」分析后情况如下:
显然D选项为二笔画图形,可确定B选项符合该规律,正确。
本题「送分」还是「丢分」,其实只在一念之间,就是考生有没有意识到「一笔画」的解题优先级要高于「元素数量」。
题目本身难度并不高,但直线和曲线都存在的规则图形很容易把考生引入「直曲线元素数量」或「封闭区域元素数量」这个坑中,却忽略了「一笔画」这么一个近在眼前的考点。
如果忽略了「一笔画」,结果会是怎样呢?不妨推导一下:
考虑「封闭区域」,则图1~5的封闭区域数量分别为2、4、4、6、4,没有任何规律。
考虑「直曲线数量」,一一列出:
图1:直1曲2,和3差-1
图2:直6曲0,和6差6
图3:直5曲1,和6差4
图4:直8曲1,和9差7
图5:直6曲2,和8差4
同样没有任何规律。
列完这两点至少就需要一分半了,如果再想什么「交点」「三角形」等特殊情况,两三分钟就浪费了,此时已经没有必要再回头思考了,因为浪费的时间足以做对一道其他的题目了。
「一笔画」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考点,一定要重视。
十二
用「中介面」避免记错
【2020国考省级卷80题】下图为给定的多面体及其外表面展开图,问字母A、B、C、D和数字1、2、3、4代表的棱的对应关系为:
正确对应关系为:
(A)1-D,2-A,3-C,4-B
(B)1-C,2-A,3-D,4-B
(C)1-D,2-B,3-C,4-A
(D)1-C,2-B,3-D,4-A
正确率
52%
易错项
B
这是一道典型的「立体展开」题,如果用提前准备好的「图推专用橡皮」来现场标记的话,本题难度为0。不过,大家还是要学会掌握通用的解题思路。
一眼可看出黑面对应「C、D」和「1、3」棱,灰面对应「A、B」和「2、4」棱,即CD和13对应,AB和24对应。分析后不难发现,本题的难点在于右半部分展开图的「黑色面」和「灰色面」距离太远,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较高。
因此,本题需要找到一个「中介」,即将最中心的面视作「前」面,此时其他面关系如下:
单独分析「前」「左」「上」三个面,不难发现:
「左」面的「4」对应的棱和「前」面左侧的棱拼接在一起
「上」面的「1」对应的棱和「前」面上侧的棱拼接在一起
情况如下:
(按照从黑面到灰面的顺序)可确定「1、4」棱相连,「3、2」棱相连,且「1-4」在「3-2」右侧。
在左边图形中,(按照从黑面到灰面的顺序)「C、B」棱相连,「D、A」棱相连,且「D-A」在「C-B」右侧,对应关系为「1-D,4-A,3-C,2-B」,因此C选项「1-D,2-B,3-C,4-A」正确。
「正方体展开图」这一考点非常经典,但每次出现时的正确率都不高,究其原因是「空间想象」属于比较需要天赋的能力,很多考生想着想着就把自己绕晕了,所以要学会掌握更便捷的解法。
在本题中,如果以黑面/灰面为中心,强行把另一个面「折」过来,就很容易把棱和面的对应关系记混;但如果选择中间的一个面作为「中介」, 重点记住「和中介面对接的棱」,就很容易理清面与面之间的对应关系了。
「棱的对应关系」是比较新颖的考点,可以重点学习下。
十三
针对的就是心态
【2020国考省级卷81题】左图给定的是由相同正方体堆叠而成多面体的正视图和后视图。该多面体可以由①、②和③三个多面体组合而成,问以下哪一项能填入问号处?
正确答案为: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
35%
易错项
C
本题很容易把考生的心态搞崩。
「拼接」类的「截面视角」题一般难度都很高,不过也有解析技巧,那就是「特定拼入方式」。
不难发现,②这样「T」字型方块和题干的上层比较相似,且「后视图」和①对应的多面体非常有特色。
想要把①拼入后视图,并且在上层留出「T」的图案,只有下图一种拼法:
上图中,红色部分对应①拼入的补位,黄色部分为②对应的「T」字型立方体,即剩余部分为「3+2」形状,如下图:
但选项中并不存在该图形,也就是说,②的「T」字并没有拼在上层,而是拼在下层。同时①的「长条(即三个小方块那一层)」必然拼在了上层(拼在下层则必然和「T」冲突),情况如下:
此时可确定正确选项具有以下特点:
①分上下两层。上层为「T字型+1个小方块」的组合,共6个,拼入①的三个小方块,还有3个;下层为「田」字型九宫格,拼入「T」字型和①除了三个小方格之外的两个,还有2个。
②上层要么是三个小方块呈直角相连,要么是离散型(按照上图棕色的方式拼入,则会有2个和1个相隔);下层2个必须相连。
不难发现只有D选项(3个小方块直角相连+2个小方块相连)符合要求,正确(C选项2个小方块那层不相连)。
这道题是典型的「搞心态」题目,考生很容易把①和「后视图」一起考虑,把②和上层的「T」字型一起考虑,但出题者不知为啥想了个非常奇葩的角度,不给出能拼出立体图形的选项!所以本题的拼接方法极为特别,如下:
(图片来源:粉笔公考App)
这个拼接方法是正确的,但非常难以想到。一般考生想要准确拼出至少要3分钟时间,很可能会影响接下来的做题规划。
总的来说,西瓜个人认为这道题重点在考验考生的抗压能力,所以做不出来果断蒙一个选项也是没问题的。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花了几分钟做出这道题呢?
十四
「习惯性思维」导致的错误
【2020国考省级卷82题】下方左图为给定的立体图形,将其从任一面剖开,右图哪个不可能是该立体图形的截面?
正确答案为: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
32%
易错项
D
本题AC选项很容易确定能够截出。
分析后不难发现,题干可视作「一个圆柱挖了60°的扇形柱体后挪到了上层摞起来」。
根据常识可知,三角柱的竖截面是矩形,圆柱体的竖截面也是矩形,而挖掉一块后的圆柱体竖截面可视作「一半是圆柱体,一半是三角柱体」的竖截面,必然也是矩形。
因此A选项对应的「平行的两个矩形」恰好对应两个「一半是圆柱体,一半是三角柱体」的竖截面,正确,作图如下:
C选项从高度就可以看出必然包括上层和下层两部分,由于C选项底部的横线恰好是中部/上部横线的两倍,可确定这一关系和圆的半径/直径相关,可推断出截面是沿着扇形柱体切开,作图如下:
在BD选项中,很多考生选择了D,这种想法是「习惯性思维」造成的。
题干给出的是一个正对考生的立体图形,因此考生在思考截面的位置时,往往习惯性从「直着切」或者「沿着扇形柱体切」的角度思考,但事实并非如此。
分析D选项不难发现,该选项可分为两部分组成,即「上面的窄长方形」和「相面的宽长方形」。
根据题干结构不难推断,D选项若成立,则上面的窄长方形必然对应摞起来的「扇形柱体」竖截面;下面的宽长方形必然对应下半部分的「圆柱体」竖截面(且不经过被挖走的扇形柱体部分)。
该截面很容易想出,在两者都存在的部分竖着一切就可以了,但问题是D选项中上面窄长方形的位置并不对应宽长方形的最中间,因此考生潜意识里会觉得它并不成立,事实上是成立的,只要「斜着切」就能让上面的窄长方形不再对应最中间,如图:
因此D选项也是符合要求的。
B选项乍一看似乎成立:
但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该截面最边上不是垂直的,而是向内收窄的,正确画法如下图:
因此B选项不成立,符合要求,应选。
本题B选项一眼看上去符合要求,D选项则一眼看上去似乎切不出来,因此大部分考生误选了D,这就是「习惯性思维」导致的错误。
本题难度中等,只要认真仔细分析,是不难做对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