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红有谁天天开直播当网红,这是什么大学生网红有谁?

在抖音上玩变装,温州大二学生叶之展两年积累125.5万粉丝,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  随着各种直播平台的拓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走进直播间,坐在聚光灯下,成为主播大军的一员。他们现状如何?直播间背后有哪些故事?连日来,记者与多名大学生主播进行了畅谈。    大二学生两年积累百万粉丝  叶之展是温州商学院的学生,抖音号叫“中二指挥官”。两年前的暑假,之展把“cosplay”带到抖音,变身“变装主播”。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拍摄的变装短视频受到极大关注,“最多的一条,播放量有5000多万次,一般的都有30万-100万。”  粉丝与日俱增,截至5月24日,他的抖音号粉丝已经达到125.5万个。记者翻看他的抖音号发现,他的“成功”并非只靠运气。他特别专注、自律,两年里,他一共发了340个视频,等于平均每两天就要发一条。内容都是原创的,主题都是关于变装。视频里,阳光、帅气的小伙亮相后,戴上面具、铠甲,转身变成假面骑士、铠甲勇士等角色,甚是酷帅。  变身用的服装、道具都是之展自己手工制作的。粉丝通过平台看到他的作品以后,有时候会下单定制。“不同材质,制作难度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之展说,收入还可以,够大学生活开销。  之展现已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在校园里,由学校免费赞助。他的“作品”都集中在这,摆放得整整齐齐。工作室也是他开直播与粉丝互动的地方,“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账号,把我们美丽的校园分享给大家。”如今,6名同学加入了他的工作室,一起专注“变装”事业。  “独守”直播间是他们的常态  相较于叶之展的顺风顺水,更多大学生的主播之路走得比较崎岖。“独守”直播间是他们的常态。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大一女生徐雨轩的“主播事业”也是先从抖音短视频开始的。她说,粉丝很难积攒,积累到1.2万个的时候,她选择跟工会合作开聊天直播。  雨轩说的“工会”是平台里的社团。他们就像星探一样,时刻关注平台里的人,发现漂亮的女生或者帅哥之类的,会主动找过来求合作。雨轩说,聊天主播主要收入来自打赏。有一次,一个网友给她刷了一笔价值1000多元的火箭。“聊天要有技巧,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才有继续送下去的动力。”  主播光鲜的背后有不少“囧事”。“拿观众来说,多的时候有80余人,少的时候只有个位数。”雨轩自嘲说,“独守”直播间是常态,“关键是,我们还得不断找话题,不能冷场,有一次对着屏幕足足尬聊了3个小时。”  温州理工学院大一女生朱梓毓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梓毓是网易云音乐平台的声乐主播,她翻唱过《揉光》《骄傲的你》《再见莫妮卡》等歌曲。她的直播间最热闹的时候有过几千人,但多数时候只有几十人,“没有一个主播每天每时每刻的流量都是好的,心态一定要好。”    学校主要培养直播电商人才  早在3年前,在温高校便已开设直播课程。不过,他们培养的主要是直播电商人才,也就是通常说的带货主播、跨境主播等。  今年3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红孵化基地成功孵化数智精诚(温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校大三学生王新凯担任法人,大一学生蔡文雅负责主播。  “通过学校选拔过来的,一共有7名主播。”文雅说,她每个星期要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两场,推销的产品涉及牛肉干、女装、面膜等,都是温州的知名品牌。记忆最深刻的直播时光是,第一次当主播的时候,大屏幕里跳出有人购买的信息,“那种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特有成就感。”文雅就读的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她考虑过未来以主播作为职业。  今年4月,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建立阿里巴巴国际站跨境直播人才孵化基地,正式发力培养跨境直播电商人才。“跨境主播跟带货主播有点不一样,他们主要卖货,我们主要展示企业品牌,然后吸引客商进店下单。”该校大二学生沈昊佳从去年开始接手打理温州米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国际站的网店,借助跨境电商直播进行引流。  “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各地客商,所以,全程都是讲英语的。”小沈学的是商务英语专业,这点对他来说不难,“要命的是讲话还得幽默,要按照外国人的习惯来,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没抓到点的我们,一直都是尬聊,客商来的也不多。”  现在,直播间流量逐渐上来了,他们推广的永嘉“美格”教玩具曝光率大幅增加,客户进网店量从日均100人次增加到400人次,无形中给企业带来商机。“一位马来西亚客商通过直播下了2300美元的大单。”小沈自豪地说。    导师提醒大学生做主播要慎重  近年来,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网络直播充斥着各种诱惑,大学生一个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娱乐主播靠打赏,收入看上去蛮乐观的,但我们要想一想,这个能否持续。”浙工贸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导师王星远担心热闹过后会一地鸡毛,“学生平时玩玩不影响学业是可以的,若考虑当做未来的职业,我建议还是要慎重一些。”  跨境直播电商是当前跨境电商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新模式,也是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工程”的重要一招。王星远认为它是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建议大学生多关注这个领域。  对温州直播电商发展,温职院网红孵化基地导师陈琳建议,运营思路要从“流量为王”转向“内容为王”,“不可否认流量是辅助网红直播带货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优质的内容才是获得持续性关注的法宝,不管是直播还是短视频,最终还是要靠内容吸引消费者,让用户参与、创造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
上一篇 : 温州市迎来新政出台后 首场跨区域研学
下一篇 : 超7000名四级河(湖)长,逾40万名在册民间河长,十年协同守护1.4万条河道——
河长制,推动温州“河长治”
2018-08-09 16:59
来源:
中国职业培训网_wtg1
大学生难就业促成了直播职业火热,由于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都在小康家庭长大,很多学生眼高手低,每天的朝九晚五工作觉得太累太辛苦,在看到别的女孩子每天在家里一坐开视频唱唱歌、跳跳舞和观众互动一下就能有不菲的收入让很多学生还有一些在职的白领都心动了,由刚开始的晚上兼职直播直接辞职成为专业主播。
4G网络的兴起也是直播职业火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前网络不行,我们都是在WiFi环境下来看一些视频和电影,直到有了4G之后,在外面网络也非常流畅,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拿着自拍杆到处逛的女孩子,很多都不是在自拍,其实是在做直播,也是一种工作,到处旅游一下,品尝各地美食,在这个过程中直播给别人看就能赚钱,所以很多人就放弃了辛苦的工作,直接做专业主播。
直播职业中可捞取的利益很多,所以现在很多网红背后都是一整个公司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就会形成一个专业的直播产业链,毕竟不是谁都能红,因为一个主播想要火起来很不容易,很多女孩子不惜出卖自己的色相,在经过公司的包装、炒作、才艺培训,甚至很多城市还有专业的网红学院诞生,所以有可能在之后主播就没有那么容易做了,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许多网红女主播都是靠颜值、身材来吸引粉丝,在这个粉丝经济的时代,只要有庞大的粉丝量,不仅有可以变现的礼物收,还可以带来一定的广告收入,挣钱要比朝九晚五上班轻松的,总之,靠脸吃饭或者靠脑子吃饭,总比辛苦赚钱值得,不过中国职业培训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果你是正规大学毕业的学生那应该努力的寻找有助于自己专业发展的公司努力积攒专业知识,加强职业技能,这样才能在以后在自己大学所学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如果你没有学历,只是为了多挣钱,那主播这个职业也未尝不可尝试,因为黑猫白猫,其实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所谓挣到钱让自己生活品质更好才对,如果你也接触过主播这个行业的职业者,你有什么看法吗?可以在评论区表达一下。
如果你是专业技能型人才,想找工作跳槽,想和知名企业HR面对面吗?想知道自己适合考取什么样的资格证吗?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CVT职业教育服务】
此文由中国职业培训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2-12-26 11:06
来源:
怀瑶教育
小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在那个时代,很多家长见证了身边重视高考的同学,通过读大学改变人生的奇迹。
所以那时人们憋足劲培养学生,对读书的现实价值深信不疑,有着客观的基础。可物以稀为贵,人才也是一样。随着高校生的增多,不少人已经发现考试很难实现阶层晋升的现实。
学习的意义有很多种,可以肯定的是,念过大学的人跟学历水平较低的人,在综合素养和思维方式上,会呈现出很多区别。
这也恰恰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上学却有一个很现实的目标,那就是毕业后养活自己。这才是众多底层家庭花费成本培养大学生的缘由。
可随着就业形势的走低,越来越多家长开始重新捡起“上学无用论”;虽然这种思维很肤浅,但更让人无奈之处是,现实的生存问题会让不少毕业生也产生了疑问。
有位女同学在网上发出的感慨,想不到引发许多网友的点赞和共鸣。她表示:自己老家有位同学,学习成绩差很早就离开了校园,现在做直播每月有1万左右的收入。
(网络图片,与内容无关)
而她本人始终是乖乖学习的那批学生,大学毕业后起薪却只有3千。而且这点糊口的工资也并不是很轻松就能拿到的,别看是在办公室,同样是“社畜”模式。
白天上班要看领导的脸色,下班后还要常常盯着工作群,卑微地回复着“收到”。加上小城市管得不严格,毕业生什么时候能上五险还是未知。
这让女生忍不住思考,自己多年以来努力学习的意义到底有多少?虽然没有考上985、211院校,找工作不能跟学霸比;但是放眼过往的同学,好像并没比那些不上学的人过得更好。
女生坦言自己很羡慕对方,从小上学就没有多少压力,乖乖女还在为考试担忧时,那位同学可以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家长也没有指望她能有好成绩。
毕业后赶上自媒体时代,唱唱歌、聊聊天就有人刷礼物,就算不是大网红,至少收入已经胜过很多成绩好的毕业生。
看到对方很快靠自己买车,而她只能每天挤着公交,女生感到既羡慕又无奈。想不到评论区的网友们“安慰”起来也是“阴阳怪气”。
大家一改互相鼓励劝勉的态度,开始运用起“反讽”手法,比如说:“虽然你赚的少,但是你干活多啊”。还有人留言说,做直播是青春饭,可青春饭也许能赚到你余生的收入。
这届网友可真会安慰人啊。当然,这种反语透露的是很多高校生面对无奈现实的自嘲。他们还给自己起了个绰号,叫“大学牲”,牲口的牲。
意思是读完大学的他们,在踏入职场以后可能不仅没有通过高等学历获得逆天改命的机遇,反而甚至容易因为“是大学生”,遇到更多不被尊重和珍惜的情况。
有毕业生表示,同样的工资招来一名服务员,没学历的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根据工资水平决定工作态度,老板却不会说什么。
但是如果招来一名大学生,他们会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做事、任劳任怨。或许这就是因为学习更好的人,往往习惯了接受外界提出的标准,遇到事情先反思自己的问题。
这本身是优点,可是在工作中却常常成为被利用的缺点。于是,大学生变“大学牲”,素质越高反而越容易被压榨,做了更多的事未必拿更高的工资。
没学历的网红扭一扭就能比很多大学生收入更高,这样的现象值得深思。但这是时代环境造就的,毕业生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就不能一味抱怨。
这种现象告诉我们,选对行业之后努力才会有更多回报。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或者单位,本身利润很有限,那么分到毕业生手里的工资也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而且,对方虽然没有良好的学历,但是在她所处的岗位,肯定有着自身的优势。大学生也要学习尝试多种可能,不要把自己的方向局限住,尤其是年轻时,试错成本较低,更要抓住机遇。
【话题】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网红有谁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