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若铁路线路图途经地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什么?

“HAIBAR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初二地理试题教案详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初二地理试题教案详解,欢迎大家分享。篇1:初二地理试题教案详解初二地理试题教案详解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2、能力: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3、知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教材分析“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是第三课的教学重点。该项目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祖国认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搜集百姓生活十大变迁的最新数据。(2)搜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3)搜集改革开放以来,反映我国在国防、外交等方面巨大成就的资料,并能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讲述。2、教师准备整理学生搜集的材料,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展示课件1:背景音乐,播放歌曲《好日子》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第二单元――国情篇的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共和国的巨变。(展示课题)教师板书:感受共和国的巨变环节二:百姓生活大变迁教师:同学们,课前你听到的那首歌曲是什么?(学生答:《好日子》)这首歌映出了老百姓生活变迁、过上好日子的喜悦心情。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展示课件三:畅所欲言教师:1、照片是生活的历史记录,请同学们观察课本34―35页的照片,谈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2、围绕衣、食、住、用、行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新变化。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略)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适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通过新旧照片对比和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饮食讲营养,穿戴讲漂亮,住房讲宽敞,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轿车也开始驶入寻常百姓家(展示课件四:轿车进入家庭的图片)-------教师:我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文化生活呢?让我们来看一个节目的片断(播放视频),看完之后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教师: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百姓不光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读书看报、影视歌舞、运动健身------居民的吃、穿、用、住、消费向优质、高档化迈进,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时间、买时尚、买新鲜成为居民新的消费观念和追求。百姓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教师:上节课老师布置让同学们搜集反映百姓生活十大变迁的最新数据,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我们一起来感受。展示课件4:百姓生活十大变迁教师补充恩格尔系数的资料展示课件4:恩格尔系数教师: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数据,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百姓生活的巨大变迁,同学们能不能概述一下有什么变化。展示课件五:结论:我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开始了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的转变。环节三: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教师板书: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展示课件五:案例分析(下面两个案例)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总结:1、刘长春的落败反映出旧中国国际地位和体育水平的'低下,在刘长春当时留下的老照片中,他抱歉地看着后人,目光无奈,身影单薄――身后没有强大国家支持的中国运动员,只能在奥运竞技场上徒唤奈何!刘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绩的背后有国家强有力的支持。2、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中华民族彻底结束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历史,正逐步实现全面复兴;同学们,“国运盛,体育兴”,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中国在各个领域寻找到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自信,中国选手已夺得82枚奥运会金牌,中国还获得了奥运会举办权、加入了世贸组织、实现了飞天梦、让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发言权……而背后支撑这一切的都是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同学们,你们知道综合国力的含义吗?展示课件5:名词点击(音频资料)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七个方面。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是决定性因素。综合国力不是这些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能力。2、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师: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教师:上节课老师布置让同学们搜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与分享,从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下面我们进行交流。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展示课件6:体现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视频资料教师:同学们,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铁路建成通车,一辆辆汽车下线、一款款新型手机、电脑问世、一批批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捷报频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现在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高科技领域,我国在世界上已占有了一席之地,有11%的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教师:刚才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点课件)祖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国防和外交方面有哪些巨大成就呢?下面我们交流、分享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3、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改革开放以来,反映我国在国防、外交等方面巨大成就的资料,并就其中的一方面向同学讲述,与同学们交流分享。教师:老师也收集到一些资料,跟同学们分享。教师展示课件7:收集到的祖国三次阅兵式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教师:同学们,阅兵式是国庆大典中声势最大的一项活动。在这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中,尽显一个军队的军威、一个国家的国威和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500多万部队,绝大多数是步兵。在这一年的开国大阅兵中,以步兵、骑兵为主,海军只有两个排面,空军只有17架飞机。在16400名受阅官兵中,技术兵只占3%,甚至还有骡马炮兵穿行天安门广场。而今,人民解放军已经发展为包括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在内的诸军兵种合成,向现代化迈进、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陆军中装甲兵、炮兵等技术兵种已占70%;海军已拥有水下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5大兵种;空军已拥有航空兵、空降兵、地面防空兵兼雷达兵;二炮兵已形成了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我国是世界上五个核大国之一,具有战略核反击能力,等等。让学生谈感受。教师展示课件8:收集到的我国在外交等方面巨大成就的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环节四:项目总结教师:同学们,踏着改革开放的旋律,共和国一路走来,她用辉煌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壮丽画卷。展示课件9:共和国55年的辉煌成就环节五:布置活动作业教师:老师在这里给同学们布置个活动作业展示课件10:实践活动作业教师:同学们,抚今追昔,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壮志凌云。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序曲,我们坚信,未来的中国还将凑出更多优美的乐章。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明天祝福!在祝福祖国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篇2:初二地理试题详解初二地理试题详解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第1课时礼貌显魅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礼貌,礼貌有什么作用;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2.能力目标: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乐于以礼待人;通过礼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树立以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教学重点:学生对待礼貌和礼仪的态度。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礼貌和礼仪落到实处。教学方法:“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体验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画龙点睛”。具体操作上,根据活动情境,恰当运用辩论,角色扮演、理性分析、自我反省等方法,使教学过程充满理智、情趣和生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礼貌待人是人们崇高的美德。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西方也有“礼节是通行四方的推荐书”的谚语,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现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二)学习新课: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一、礼貌显魅力(一)、礼貌是尊重提问:(1)、请同学讲一讲在我们班级中(或我们身边)有哪些不礼貌的行为?(2)、你有过类似的行为吗?如果别人对你不礼貌,你有什么感受?(3)、不礼貌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板书学生列举的不礼貌行为,及时点拨。教师归纳小结: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就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反映了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着我们的风采。我们要讲文明、讲礼貌,对他人要尊重、宽容、谦让,要与人为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对人不礼貌,不但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我们自己,妨碍我们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变成孤家寡人。引导学生阅读书本79和80页的“相关链接”的内容,谈谈感想:实话实说,当别人对你说对不起,疤痕还存在吗?礼貌是尊重的体现,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二)、“谢谢”的魅力活动:“变质”的牛奶。(具体的故事情节见书本80页)目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会礼貌的魅力所在,明白从那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要求:(1)、请学生阅读材料(可以编成小品表演,给小品增加一个情节:顾客遭遇到有礼和无礼两个服务员),回答书中的问题。(2)、归纳、分析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我们应从那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学生发言,教师归纳点评:对人有礼貌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我们都想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那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努力,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这也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怎样做一个懂礼貌的人语言文明在待人接物中,语言有明显的美丑高下之分,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语言文明要求我们说话要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不说大话假话。组织朗读学生P81页“相关连接”的内容,并填写表格。态度亲和态度亲和,能是我们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态度真诚、待人和气,就会给对方一种亲切感、受尊重感,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对方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们,这样我们都会感到温暖很愉快。举止端庄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它反映着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诗经》也说“谦谦君子,赐我百朋。”我们做的内心真心诚意,外表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我们在参加社交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看“相关连接”(教师可根据书本讲解)。(三)、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什么是礼貌,也知道了怎样做一个懂礼貌的人,那就是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这也是我们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让我们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受大家欢迎的好学生。(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与检测作业本(五)布置作业:自主练习与检测作业本篇3:初二地理试题初二地理试题精选学习离不开试题的练习,接下来的具体初中二年级地理试题等着大家来练习:A.华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江淮平原 D.辽河平原2.我国西北地区物资出口最为便捷的港口是A.连云港 B.青岛 C.天津 D.秦皇岛3.将一批粗铜由昆明运到上海精炼,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是A.成昆线―成渝线―长江航线 B.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C.贵昆线―川黔线―长江航线 D.贵昆线―湘黔线―京广线―长江航线4.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A.青海 B.四川C.陕西 D.甘肃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A.秦岭―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北京西侧―兰州―拉萨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6.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区是A.湖北、河南 B.四川、青海 C.山东、江苏 D.安徽、河北7.某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2.8°C,7月平均气温为29°C,年平均降水量为1260mm。这个城市是我国的A.北京 B.哈尔滨 C.武汉 D.广州8.既列入我国十大旅游景点,又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是( )①杭州西湖、桂林山水 ②万里长城、北京故宫 ③安徽黄山、陕西秦陵兵马俑 ④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①9.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10.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 B.藏北高原C.塔里木盆地 D.雅鲁藏布江谷地11.与江西省相邻的所有省份中,除了粤、湘、鄂三省外还有( )A.皖、浙、闽 B.浙、闽、桂C.闽、桂、黔 D.黔、豫、皖12.人口在400万以上且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有( )A.壮族、土家族 B.满族、苗族C.苗族、彝族 D.回族、蒙古族篇4:初二地理试题初二地理试题模板初二地理试题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教学目标:知道我国法律对公民的隐私权给与保护,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明白侵害者应承担的责任: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有隐私,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那么,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框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第二框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板书)一、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板书)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父母擅自翻阅子女日记和擅自折阅子女信件的事情,我们想一想:(1)父母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如何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3)为你应该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小结: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也包括我们未成年人。父母不征的我们同意,擅自翻阅子女日记和擅自折阅子女信件,是不对的。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交流,不要激化矛盾,问题一定会解决。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第一、尊重他人的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板书)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第二、尊重他人的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板书)活动:肖肖的`案例分析目的: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要求:阅读案例,讨论分析书中的问题。老师归纳:尊重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意识和信誉意识,责任可以保证隐私的安全,信誉可以体现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用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上面我们分析了家庭和学校隐私问题的几个场景,那么,下面让我们把眼光投向社会,看看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处理“相关连接”的内容。(可以省略)提问过渡: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哪?二、依法维护隐私(板书)1、侵害隐私权表现(板书)我们先了解一下那些行为是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教师根据教材第53页的内容讲解,并指导学生划书。2、如何保护隐私权(板书)活动:小旺和小松的案例分析目的: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当我们的隐私权受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要求:阅读案例,讨论分析书中的问题。教师小结:当我们的隐私权受侵害时,首先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其它方法。(学生阅读P55页内容,进行归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秘密。向别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对象。上网时,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掌握网上安全知识。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连接”。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又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保护隐私上能作到守口如瓶,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篇5:初二政治教案详解初二政治教案详解【教学目标】:1)从知识目标上看:使学生学会如何宽以待人。2)从能力目标上看:学会宽让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的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会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3)从情感目标上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有宽以待人的胸怀。1、兴趣导入:美文共享《那个先偷走苹果的人》。(文章见附录)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它的启示作用。(活动目的:这是一篇网上广为流传的好文章,它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告诉人们要相互理解与宽容。以此文导入,立刻可以在课堂中形成思考的氛围。)2、心理小测试《你的气量有多大》(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作自我评价,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努力的.进行改善,学习做个宽宏大量的人。)3、情景体验: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做?[来源:中.考.资.源.网]1)、你的一篇得意之作得了校一等奖,但你的同学当众指出你文中的许多不足――[来2)、放学路上,一个校外流氓向你敲诈勒索,――(活动目的:通过对两了情景的比较,使学生即明白宽容的重要性和技巧,又明白宽容不是软弱和纵容。学会正确使用宽容的艺术。)4、实践活动:换位认知――假如我是(通过换位认知,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5、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学习了如何宽以待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的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会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后记】: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中不表达自己真正的思想,他们通过揣摩教师提问的意图、通过实际道德评价标准来回答问题。比如这课要求学生学会理解和宽容,虽然课堂气氛很好,活动开展很到位,但学生是否真正将这些交往艺术融于心、付诸行动呢?篇6:初二暑假生活地理试题初二暑假生活地理试题1.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喇嘛教2.云南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A.终年炎热干燥B.终年严寒C.终年高温多雨D.冬寒夏热3.“南南合作”是指()A.南半球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B.欧佩克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D.发达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4.导致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多发的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不稳定B.南北跨纬度大C.冬季风强烈D.地形复杂多样5.某地为低山丘陵区,山地占36.62%,丘陵占39.7%,平原占20.78%,洼地占2.90%,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低山丘陵区最适宜发展()A.种植业B.林业C.牧业D.林果业6.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A.加固黄河下游大堤B.在上游修筑水库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7.我国水田和旱田的分界线是()A.400mm等降水量线B.秦岭——淮河一线C.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D.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8.京沪高速铁路与下列哪条铁路相交()A.陇海线B.京广线C.浙赣线D.焦柳线9.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区是()A.雅鲁藏布江谷地B.湟水谷地C.河套平原D.宁夏平原10.下列能改变水资源时间分配的是()A.引水灌溉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植树造林篇7:非地带性的初二地理试题非地带性的初二地理试题汇编【非地带性】,非地带性又称隐域性。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读图2,完成1-2题。1.从①到②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2.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海陆分布 C.海拔 D.水分3.关于城市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关系,错误叙述是A.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所以凡是地形平坦的地区都是城市密集区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C.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D.我国的城市大部分在第三级阶梯上,第一阶梯上的城市很少4.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受地形的影响很大。下列地区的交通线路分布特点与地形关系的正确描述是A.我国三横五纵的铁路干线受西高东低的地势的影响B.青藏高原交通线稀疏受高海拔的影响C.四川省交通线东密西疏受东部盆地西部高原地形的影响D.新疆南部交通线环形分布受盆地影响总结:地表各地的地理环境都具有所在地带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具有非地带性特征,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分布着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森林,但从整体讲,地带性因素起主导作用。篇8:初二会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初二会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目要求。共7题合计14分读南极经纬网图, 完成1-2题1.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大洋①②③中,③代表大西洋B.④地 是我国南极泰山站C.⑤地位于东半球、高纬度D.⑤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2.南极圈出现几页现象时,下列现象一定会出现的是A.地中海沿岸多雨B.黄河凌汛现象C.北京秋高气爽[来源:学#科#网]D.俄罗斯昼长夜短读“孝感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3-4题3.关于 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高原为主B.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C.公路是西北-东南向D.比例尺为1:5000004.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若在①地建果园,最适宜种植 菠萝和香蕉B.甲乙丙丁四村中宜发展成小城镇的是丁村 ]C.甲乙两村间拟建 公路方案②比③容易建设[来 源:学|科|网]D.拟建水 库发电,其大坝选址合理的是④处5.右图是“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a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其阴影部分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应该是A.林地 B耕地C.草 地 D.沙漠读“巴西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6.巴西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A.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带 B.西部和西北部内陆地区C.亚马孙平原D.赤道和回归线之间7. 横贯巴西西北 部平原地区的亚马孙河,内河航运并不很发达,原因是A.河流落差大 B.干流水量小 C.冬季冰期长 D.流域内人口稀疏二、综合题(共两题,计16分)[8.(8分)我国318国道是指从上海到西藏樟木的公路,自东向西穿过上海、湖北、西 藏等七个省市区,孝感某学校八年级学生小兰从网上了解到3 18国道是一条美丽的自驾游风景线,她与爸爸计 划用两个暑假的时 间分别完成向西和向东的自驾游,读图并结合 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将“四川”两个字填写在图中对应的轮廓里。(2)在中国地理四大区域中,318国道穿过青藏地区和____ ________地区[ ]( 3)判断下列关于沿318国道自驾游的叙述是否正确, 正确 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来源:学#科#网]①从孝感到拉萨将依次跨 越我国地势的第三、第二和第一阶梯( )②从孝感到上海会将依次穿过京广铁路、陇海铁路、京沪铁 路三大干线 ( )9.(8分 )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图中亚 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是_____ __________ ____(3)亚洲 气候复杂多样,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 ___________篇9:初二地理试题之工业探究初二地理试题之工业探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要想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地理课上,老师布置了“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的探究课题。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库,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探究报告(1)资料分析:①写出资料库中甲、乙工业基地的名称: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初中语文。②甲工业基地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其发展建立的最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乙工业基地发展建立规模巨大的钢铁工业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结论: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学以致用:下图是位于我国四川省的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请运用图中材料信息分析说明其发展建立的条件。【点拨】该题通过探究的形式考查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和具体分析某个工业区发展建立的条件等能力。首先,根据区域轮廓判断工业基地名称。然后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其发展建立的有利条件,进而归纳特点。第三,总结概括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探究结论分析某工业区发展建立的条件。答案:(1)①辽中南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或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②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消费市场庞大 交通运输发达(2)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等。(3)①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②铁路运输便利、③水源充足等。总结: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工业生产主要是对自然资源以及原材料进行加工或装配的过程。这是一个工资相对较高,但工作也比较艰苦的行业。对从事此行业的人要求有一定的体能和技能。初二地理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法是自主的一种,也是一种行为习惯,可看作是作业。可以让上课做到心中有数 初中政治,可以很好的新。新课程内容繁多、抽象,缺乏学习的背景,同时又数理科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大家觉得难学。因而学生要通过来提高接受效果。虽然学习时间紧张,但还可以挤出3―5分钟时间预习课文,应该说是有的。预习没有定法,要做到因人而宜。1作业式的预习预习课文按“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过程做,当做是地理作业,明确该课学习内容、重点、难点等,将自己有疑惑的问题记下来,作为学习重点。这样,可以提高。这样时间长了就会体会到预习的好处,并主动去预习课文,养成良好的习惯。2浏览式预习真正没有时间的人,可以采用快速浏览方式,只找出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并标注记号,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质疑,或在小组交流时提出与同学共同探讨,得到释疑。篇10:众多的人口初二地理试题众多的人口初二地理试题1.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2.中国是世界上第______人口大国。我国人口的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实行_________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控制_________,提高_________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3.中国人口地理界线与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中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中国人口地理界线是指黑龙江省的________到云南省的`________一线,该线以西地区的人口密度多为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下,以东地区的人口密度多为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下。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篇11:初二地理试题:七年级地理非洲测试题初二地理试题:七年级地理非洲测试题一、国家最多的大洲(要求绘图,标上以下下画线各地)1、非洲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有三条重要的纬线穿过: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海陆位置:欧洲(隔地中海)亚洲(红海苏伊士运河)大西洋非洲印度洋2、国家数:54个(要求在课本P15找到54国并读上两轮,注意埃及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二、高原为主的地形(要求参照P16下理解下面4小点并绘图在图上标出下画线各地)1、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海湾①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②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③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2、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平均高度为750米)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4、极具特色的地形区:中部的刚果盆地、北部的撒哈拉沙漠、纵贯东部的东非裂谷带三、炎热的气候(1、参照P20图1-25绘图并填上非洲的各种气候类型,读图理解以下4小点2、会读典型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图)1、气温高,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平均气温在20C以上。2、干旱地区广非洲赤道附近和几内亚湾沿岸降水多。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沙漠地区,降水少。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3、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热带雨林气候类型。非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是热带草原气候类型。南北回归线附近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类型。非洲最北端、最南端分布的是地中海气候类型。四、非洲的河流(参照P21图找到并理解下表并理解P20活动3题4小题)河流名称流向注入地水量水位变化流经的主要气候区水力资源国际地位尼罗河自南向北地中海小大热带雨林(白尼罗河)热带草原(青尼罗河)丰富流程最长的'河刚果河自东向西大西洋大小热带雨林丰富水能最丰富的河之一五、丰饶的资源1、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参照课本P22P15的图绘图,标出下列各国及主要矿产矿产用P22的图标代表)摩洛哥——磷酸盐利比里亚——铬铁矿刚果民主共和国——金刚石南非——黄金赞比亚——铜尼日利亚——石油几内亚——铝土2、生物资源丰富(参照课本P22P15的图绘图,标出下列各主要动植物的国家的大概位置矿产用P22的图标代表)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咖啡、枣椰、油棕、可可、花生、棉花、剑麻粮食作物:玉米(居民的主食)名贵树种:桃花心木、花梨木、檀木热带雨林区动物:非洲狮、河马、非洲象、猎豹、狒狒、节尾狐猴热带草原区动物:鸵鸟、大猩猩、长颈鹿、黑犀牛、斑马3、水力资源丰富(会读图P23理解下面文字)六、非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篇12:初二地理试题讲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理解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关系,了解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意义。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3.通过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以及系统论和控制论观点;通过理解各种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和破坏,渗透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点。二、重点、难点分析1.生态平衡的概念和自动调节能力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因为:(l)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的内涵是对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特征的高度概括,它既涉及三大功能类群之间的相互联系,如生物种类组成及数量比例,营养结构联系和物质与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性;又涉及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呈现持久的周期性动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机制也同样涉及到生态组成、结构和功能等诸方面,如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实质上是强调生物功能类群间的协调关系;天灾仁祸的外界干扰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则是强调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部分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教学内容中,渗透着普遍联系的观点以及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是进行观点教育的极好素材。同时,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教学内容中,隐含着负反馈调节的`规律,利于对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2.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的内涵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同时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如上所述,这部分知识的综合性很强,学生普遍难于全面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挖掘有关概念和原理中包含的知识要素,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也是组织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借助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逐渐全面地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三、教学内容分析:本小节分为三个部分,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稳定性形成的原因以及稳定性破坏三个方面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生态系统这一结构维持着动态稳定性。近年来,由于外来物种入侵对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加大,教材选择了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资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了解这一问题的严重性。(1)知识结构: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引入]:让学生总结自制生态瓶的情况,并让学生尝试分析生物死亡的原因。进而引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篇13:初二地理试题讲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分析凯巴森林变迁的原因,认识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结构,这个结构中的成分在不断的变化中,维持着结构的稳定性;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研究自己所制作的生态瓶,来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关于“生态平衡”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以上的食物链中几种生物的数量的变化来介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如食物链:植物→昆虫→食虫鸟→鹰,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这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何?为什么?从总体的量上看,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2)如果有人大量捕杀鹰,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若大量捕杀食虫鸟,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3)这几种生物是什么关系?(4)森林生态系统中,狐和蛇大量迁出,会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的数量?为什么?【小结】: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在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的生与死,迁人与迁出都会影响生物数量的变化。但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结合录像说明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后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人类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即生物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破坏,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被破坏,就会带来不良后果,生活在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以及人类自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机制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例加以说明。如通过对兔种群与植物种群之间数量变化自动调节的分析,引导学生明确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方式进行自动调节。这一部分的教学,不但从兔种群与植物种群之间的负反馈调节进行分析,还可引导学生从兔种群与兔的天敌种群(如狐、鹰)之间的负反馈调节进行分析,不仅渗透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同时渗透生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对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成分的多样性——即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教学,也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如结合“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多样性导致稳定性”。最后让学生分析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相对来说最稳定,强化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破坏生态平衡因素”的教学,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引入,如果外界干扰力超过这个限度,则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然后让学生分析有哪些因素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再引导学生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于人为因素(植被的破坏、食物链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对于生态平衡的影响,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分析讨论,重点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生态平衡的。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到,生态平衡的破坏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常是人为因素强化自然因素的作用。并由此引发学生对人如何与自然相处的思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的教学,可以采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方法,由学生自己谈自己的认识,最后由教师总结到一方面“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使生态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此教学中,注意“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点的渗透。五、本课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教学中要讲“理”和联系实际。本节教学内容中,“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生态平衡的原理”是“理”很浓的内容,教师应注意说“理”,以强化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与“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则更倾向于与实际的联系,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在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2.教学中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本节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有关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在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的生态系统的知识、概念,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及生态平衡的原理等问题。3.本节教学中的观点教育,应以“在了解影响生态平衡因素和认识保持生态平衡意义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为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突出人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以便更好地渗透此观点。六、小资料补充: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着反馈现象。什么是反馈?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它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做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的数量(如:教学过程设计中的负反馈图解)。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它一系列的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反馈的实例不多,下面我们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的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反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它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将起主要作用。篇14:我们生活的大洲初二地理试题我们生活的大洲初二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是A.欧洲B.亚洲C.非洲D.北美洲2.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中,不正确的是()A.苏伊士运河B.土耳其海峡C.巴拿马运河D.白令海峡3.亚欧两洲的分界线通过下列哪个湖泊中的()A.死海B.贝加尔湖C.青海湖D.里海4.面积最大和最小的两个大洲是()A.欧洲、大洋洲B.亚洲、大洋洲C.北美洲、非洲D.亚洲、北美洲5.亚洲所在的半球为()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6.世界陆地最低点位于()A.里海B.死海C.红海D.贝加尔湖7.中国位于亚洲分区中的()A.东亚B.东南亚C.北D.南亚8.里海和黑海之间的山脉是()A.乌拉尔山脉B.大高加索山脉C.阿尔泰山脉D.昆仑山脉9.位于亚洲西南部的大洲是()A.欧洲B.非洲C.大洋洲D.北美洲10.亚洲地势的特点是()A.以高原为主B.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较为低下C.以平原为主D.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11.亚洲的平原多分布在()A.中部B.东部C.北部D.四周12.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是()A.地中海和红海B.太平洋和大西洋C.地中海和里海D.北冰洋和太平洋13.下列对地理之最的叙述,错误的是()A.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B.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C.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14.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15.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分别来自()A.亚欧大陆和太平洋B.亚欧大陆和印度洋C.太平洋和北冰洋D.非洲大陆和大西洋16.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地势的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自南向北流B.受气温的影响东亚地区河流冬天都会结冰C.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冬季水量大增D.南亚和东南亚的河流都流入印度洋18.亚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A.北冰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大西洋19.亚洲所跨的纬度范围使得亚洲的大部分地区位于()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温带.20.沟通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重要海上通道是()A.曼德海峡B.苏伊士运河C.霍尔木兹海峡D.博斯普鲁斯海峡21.东亚唯一的内陆国是()A.韩国B.日本C.朝鲜D.蒙古22.下列河流中,最终注人印度洋的是()A.鄂毕河B.叶尼塞河C.勒拿河D.印度河23.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的影响B.拔高低的影响C.海陆位置的影响D.河流多少的影响24.从亚洲地形图上看,下列地形海拔最高的一组是()A.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B.伊朗高原、蒙古高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D.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25.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密切的关系?()A.地形B.夏季风C.冬季风D.纬度位置26.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关于这个“大家庭”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A.东邻欧洲,西濒临太平洋B.南望大洋洲,北濒临北冰洋C.东邻北美洲,西濒临大西洋D.西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东北隔海与非洲相望27.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B.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寒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C.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流入太平洋和大西洋D.湖泊分布广泛,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28.目前给印度农业造成的巨大压力,主要来自。()A.农村劳动力少B.水旱灾害多C.人口增长过快D.劳动力流失29.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大洋洲B.非洲C.北美洲D.亚洲30.亚洲人1亿以上的国家共有()A.4个B.5个C.6个D.7个31.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A.29%B.71%C.39%D.61%3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A:大洋洲B.非洲C.3I匕美洲D.亚洲33.下面对亚洲人口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部多,西部少B.南部多,北部少.C.中部多,西部少D.沿海多,内陆少34.有关亚洲地域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亚洲有人类三大文明发祥地B.亚洲的民族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C.亚洲各个民族的人数都超过1000人D.汉族是亚洲人口最多的民族35.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与文化教育的发展相适应B.与住房、交通建设情况相适应C.与城市人口比例、人口年龄构成、人口密度疏密情况相适应D.与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相适应36.电视新闻上常见巴勒斯坦总统等中东,他们往往头上围着头巾,有的身着长袍。你认为这种服装是()A.民族传统服装的象征B.一种军装C.完全是个人的爱好D.国际上流行的装饰37.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的是()A.帐篷B.窑洞C.高脚屋D.冰屋38.西亚很多国家比较富裕,是因为这里()’A.自然条件优越B.人口增长缓慢C.出口加工工业发达D.石油资源丰富39.亚洲具有多样的地域文化,是因为()A.面积广大B.地域自然环境差异大C.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D.外来人口迁人多40.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的生活,主要原因是()A.地处热带,是干旱的草原地带B.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C.多地震,帐篷利于防震D.雨水多,河湖多41.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工业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在经济落后的国家中占有很重要地位C.第一产业在发达国家中占有最重要地位D.服务部门是第三产业42.下列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林业B.服务部门C.工业D.建筑业43.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沙特阿拉伯D.日本44.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B.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非洲C.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D.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45.下列地区文化与自然条件相关组合不符的一组是()A.日本建筑――多地震B.孟加拉人捕鱼为生――气候湿热,多河湖C.达雅克人居住高脚屋――气候严寒D.也门住房和梯田――山坡地区46.下列国家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A.日本B.印度C.韩国D.泰国47.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亚洲濒临的大洋?()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48.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白令海峡B.土耳其海峡C.苏伊士运河D.马六甲海峡49.下列“亚洲之最”中不是“世界之最”的是()A.亚洲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B.亚洲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C.亚洲最大的湖泊――里海D.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50.亚洲最大的高原是()A.内蒙古高原B.德干高原C.伊朗高原D.青藏高原51.亚洲的地形特点是()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中间高、四周低D.四周高、中间低52.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D.由东向西流53.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搭配正确的是()A.夏季风强,降水少B.夏季风强,降水多C.夏季风弱,降水多D.夏季风弱,易发生洪涝灾害54.下列不是亚洲的人口稠密区的是()A.东亚B.南亚C.东南亚D.西亚55.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植树造林B.土地休耕增加土壤肥力C.开垦坡地D.保持水土56.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B.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寒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C.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人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D.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面积居世界之首‘57.亚洲有大小民族1000个左右,不同地区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旗袍、和服分别是下列哪两个国家的民族服饰()A.韩国、日本B.中国、印度C.日本、印度D.中国、日本二、连线题1.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自豪,首先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另外亚洲还有许多世界之最,现在请连接亚洲相应地点:①世界最高的山脉青藏高原②世界最高的高原喜马拉雅山脉③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④世界最大的半岛贝加尔湖⑤世界最深的湖泊阿拉伯半岛⑥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⑦世界陆地最低点珠穆朗玛峰⑧世界最高的山峰死海2.将下列居民与其所在的国家(地区)及民风民俗用线连接起来:①亚库特人印度尼西亚居住高脚屋②达雅克人东西伯利亚居住木屋、身着毛皮衣服③孟加拉人沙特阿拉伯捕鱼为生、船为交通工具④贝都因人恒河三角洲居住帐篷、游牧生活三、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位于东半球。2.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3.亚洲与非洲以土耳其海峡为界。4.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5.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6.亚洲地面起伏不大,比较平坦。7.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8.亚洲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9.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受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10.亚洲气候具有季风性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11.亚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12.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个大洲。13.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位于亚洲的文明古国只有中国。14.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两河流域”是指黄河一长江中下游地区。15.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住帐篷,以船为交通工具。16.日本为预防地震而设计很多抗震的建筑。17.目前世界上不存在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18.人类的文化发展受到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19.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少数属于发达国家。四、读图分析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南亚一月,风从___________吹向___________;南亚七月,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____。(2)南亚的这种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孟买气候图中,雨季为一月至――月,旱季为――月至――月。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日本的气候:北部为_____________,南部为_____________。(2)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____;夏季较______;降水较_________。3.读“亚洲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海峡C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运河D____________,大洋E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高原H____________,平原I__________。(2)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半岛①____________,国家③____________,大洲④_____________。(3)①②两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木同,①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②是_______________气候。五、资料分析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2月,在哥本哈根《20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以“面对一个变化中的世界:妇女、人口与气候”为主题。报告指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和性别关系将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未来走向,也将对人类如何适应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引起的新问题产生重要影响。(1)年人口状况报告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口问题将引起哪些系列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预测,人口总数不变和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最多的洲分别是()A.北美、亚洲B.欧洲、亚洲C.拉美、非洲D.亚洲、非洲篇15:初二英语语法复习详解初二英语语法复习详解动词want的用法1. want sth. 想要某物They want some help. 他们需要一些帮助。2. want sb. to do sth. 想要某人去做某事My father wants me to help him on the farm.我父亲要我在农场上帮他。3. 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I want to study English in England. 我想要在英国学习英语。4.want doing 需要...Your sweater wants washing. 你的运动衣该洗了。hard与hardly1.hard既可作形容词,也可作副词。如:It's a hard (adj.) question. (=difficult) 这是一个难的问题。The boy studies very hard (adv.). 那男孩学习非常努力。句子结构:It's hard for sb to do sth 做某事对某人来说是难的。如:It's hard for him to finish the work. 完成那项工作对他来说很难。2.注意区分:hard work 困难的工作work hard 努力工作3.hardly是频度副词,表示否定的意思。(=almost not)通常用在形容词、副词和动词之前。如:I can hardly see it. 我几乎看不到它。a little, a few 与 a bit (of)a little, a few 与 a bit (of) 都有“一些、少量”的意义。他们的区别:1. a little 意为“一些、少量”,后接不可数名词。如:There is a little water in the bottle. 瓶子里有一点水。还可以接形容词。如:He is a little shy. 他有些害羞。2. a few 意为“一些、少数”,后接复数的可数名词。如:There are a few people in the room. 房间里有一些人。3. a bit 意为“一点儿”,后接形容词。如:It's a bit cold. 有点冷。a bit of 后接不可数名词。如:He has a bit of money. 他有一点儿钱。4. a little和a few表肯定意义,little和few表否定意义;如:There is a little soda in the glass. 杯子里有一点儿汽水。There is little soda in the glass. 杯子里几乎没有汽水了。I have a few Chinese friends. 我有一些中国朋友。Few people like him. 几乎没有人喜欢他。5. a little = a bit of, 后接不可数名词;a little = a bit = a little bit = kind of, 后接形容词,意为“有点儿”。如何表达英语中的“穿、戴”?英语中表示“穿、戴”的表达方法有好几种,常见的有以下这些:1、put on 主要表达“穿”的动作。如:He put on his coat.他穿上了他的外套。You'd better put on your shoes.你最好穿上你的鞋子。2、wear 主要表示“穿、戴”的状态。如:The old man wears a pair of glasses.老人戴着一副眼镜。The girl is wearing a red skirt.那女孩穿着一条红色的短裙。3、dress 可作及物动词,有“给......穿衣”的意思,后接“人”,而不是“衣服”。如:Please dress the children right now.请立即给孩子们穿上衣服。dress 也可作不及物动词,表示衣着的习惯。如:The woman always dresses in green.那位妇女总是穿绿色的衣服。4、be in 表示穿着的状态。如:John is in white today.约翰今天穿白色的衣服。The man in black is a football coach.不定冠词a与an的使用1.a 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如:There is a “b” in the word “book”. 单词book中有个字母b。类似的字母还有:c, d, g, j, k, p, q, t, u, v, w, y, z。She has a small knife. 她有一把小刀。2.an 用于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如:There is an “i” in the word “onion”. 单词onion中有个字母i。类似的字母还有:a, e, f, h, l, m, n, o, r, s, x。Do you have an umbrella? 你有一把雨伞吗?3.以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前面不一定都用an;以辅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前面也不一定都用a.如:a useful booka universea one-letter wordan houran unclean umbrellaan honest personin与afterin 与 after 都可以表示时间,但二者有所区别。1.in 经常用于将来时的句子中,以现在为起点,表示将来一段时间。如:He will leave for Beijing in a week. 一周后他会动身去北京。2.after 经常用于过去时的句子中,以过去为起点,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如:He left for Beijing after a week. 一周后他动身去了北京。不过,如果after后跟的是具体的时刻,它也可用于将来时。如:We will finish the work after ten o'clock.十点后我们会完成工作的。3.注意区分以下的in的用法。I'll visit him in a week. 一周后我会去拜访他。I'll visit him twice in a week. 一周内我会去拜访他两次。篇16:七年级地理试题:第五课男生女生之间教案七年级地理试题:第五课男生女生之间教案编者按: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地理试题:第五课男生女生之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课男生女生之间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男生与女生在心理等方面的区别,知道男女两性有各自的优势;了解异性交往的作用。正确与异性交往处理好与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问题。教学重点男生、女生的差异,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异性交往的作用。教学难点男生和女生如何正常交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班级小调查男生人数____女生人数____男生体育课上活动项目______女生体育课上活动项目______老师提问:(1)班级中我们的座位大多数都是男女生同位,为什么这样安排呢?便于异性同学之间相互了解,消除神秘感。(2)星期一,班里开展卫生扫除工作,班级值日工作有:擦玻璃、擦黑板、擦桌子、扫地、拖地板、擦电风扇、搬桌椅、拎水桶……思考:假如你是班中的生活委员,你将怎样安排工作?为什么?小组讨论小结:男孩女孩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当然,也有缺点和不足。所以,相互之间应该体谅,帮助。下面我们相互找一找各自的有缺点好吗?男女生互相找。我的优点:___________我的不足:___________大家一起朗诵诗歌:男孩!女孩!男孩是本巨著,记着一生的英勇潇洒;女孩是首小诗,载着无比的温文尔雅;男孩想块坚石,大风大浪掠过,石块儿依存,女孩像颗星星,无际黑暗难掩星光点点;男孩爱一身仔装外出兜风,女孩爱一把花伞雨中散步;男孩把试卷丢一边大喊轻松快乐,女孩小心翼翼把错题改正;男孩爱骑快车满街穿梭显威风,女孩爱叽叽喳喳走马观花看闹市。如今的男孩、女孩呀……二:情景故事“非常的野餐”某中学组织同学外出野餐。第一天,老师让男女同学分席而食,结果是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则嘻笑吵闹,同样杯盘狼藉。第二天,老师让男女同学合席而餐,则出现了另一番情景:男生个个彬彬有礼,你谦我让,大有君子风度;女生则个个细嚼慢咽,温文而雅,大有淑女风韵。交流:两次野餐中男女同学的表现为什么如此不同?(异性效应p45)学生阅读45页异性效应的含义情景一:班里二位女生关系特别好,常常在一起活动,而很少参与班级的集体活动,从不和男同学交流。情景二:班里有男女生在讨论学习问题,几个同学看到后说他们在交朋友,从此这两位同学再也不敢和对方说话了。班里的男女同学间也很不团结。情景三:班里有位女生特别胆怯,从不和男生说话。必须需要男生帮助时,总是先求助于班级其他女生,让她们帮她当中间人。情景四:班里的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家住的很近,每天上学、放学都结伴同行,关系很要好,有时还有一些亲昵的动作。思考:他们的交往方式对吗?会带来怎样的影响?(46.47页)讨论、交流:短剧中男女同学在交往中应该注意什么?小结:(1)不与异性同学交往,无异于放弃了一半朋友,也失去了与异性同学交往的机会。(2)男女同学间正常交往和纯真的同学友情,不仅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也有利于形成团结的'班集体氛围(3)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要遵循“自然”和“适度”的交往原则。(45-47页)异性交往的原则正确认识,坦然处之。相互体谅,彼此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真诚大方,把握分寸。一视同仁,等距交往。认真严肃,公开交往。教师寄语: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并且产生思慕异性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适当的方式予以解决。(48页)萌动的青春,需要理性的驾驭和意志的控制(50页)结束歌曲播放《我是女生》初中频道篇17:初二文言文考察题型详解初二文言文考察题型详解近几年,中考文言文试题虽然不是很难,但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少,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也要格外留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实词注解、语句翻译、名句默写、划分节奏、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节、思路等)、写法探究、比较辨析、延伸拓展(开放性试题)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可以按照朝代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身份、文章要点以及相关材料等。如《曹刿论战》,出处为《左传》,作者左丘明是鲁国史官,文章要点为取信于民及把握战机,相关材料有编年体史书、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等。如果将这些以列表的方式整理出来,并且随时增减,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应付自如了。实词注解中考文言文试题中,一般都是选用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进行解释,涉及的知识以“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为主。1、通假字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通“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通“叛”。通假字的考查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即:通什么字,意思是什么。【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2、词类活用【初二地理试题教案详解】相关文章:1.初二地理试题详解2.初二政治教案详解3.喀什地理试题4.世界地理试题5.高三月考地理试题6.三字经全文详解7.初二语文教案8.初二作文教案9.孕早期产前检查详解10.《大学》全文及翻译详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若铁路线路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