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部的揽收机构是什么意思?

中国银行有多少个部门啊??_百度知道
中国银行有多少个部门啊??
营业部,运营部,公司部,个金部,国际结算部,卡部,授信部,人力资源部,保卫监察,风险管理部,计财部,信息科技部,党务工作部,办公室,行长室(这是我们这里中行的部门,每个银行都差不多,但叫法可能有区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国银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行国际结算单证处理中心的工作要跟公司打交道吗?日常的主要工作是什么?需要加班吗?等等,求高人解答_百度知道
中行国际结算单证处理中心的工作要跟公司打交道吗?日常的主要工作是什么?需要加班吗?等等,求高人解答
提问者采纳
单证处理就是和公司打交道,单证发现问题要和公司沟通。日常就是审核单证,节假日的前一天要加班处理手头的单证,不要影响公司的收汇,这是责任心的问题,银行应该有这方面的规定。
这是支行、分行的单证,还是单证中心(北上广)的单证?话说那些单证多吗?我看他们人不多啊,如果单证都到中心审中心办,那做得过来不?
支行,分行都有自己的审单,至于单多人少那是领导想的问题,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提问者评价
嗯,好的,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国际结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中心怎么样?_百度知道
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中心怎么样?
包括发展前景和工作强度,都说国际结算中心很难进,请详细从前途和工作性质描述。很想了解,和效益好的银行的一般网点工作相比哪个比较好?回答的好会追加分数的,谢谢!
提问者采纳
中国银行是所有银行中国际结算做的最好,最牛的银行,要进国际部,估计没有其他银行同岗位的工作经验是不行的,不要为了小的利益忘了你的前途,也许一开始赚的钱不如效益好的网点多,但是前途是相当牛的。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当然是结算部门最好了。网点是银行最差的地方。结算中心会接触到很多外汇知识,对你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好好珍惜。
现在不用,有时加班,听说啊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国际结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已有0人评价)
下载:0次格式:doc页数:40贡献者:Karmstrong上传时间: 13:23
5人评价43页
0人评价8页
1人评价23页
0人评价36页
0人评价5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中国银行国际结算:逐梦百年
21:34:27 来源: 中国外汇 
随着国际结算业务的迅速铺开,国际业务部还确立以老口岸行为中心,组成以大连、天津、上海和广州分行牵头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协作区。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银行,值得浓墨重彩的另一笔,就是从与台湾金融界鲜有业务往来到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艰难历程。
  百年历史赋予中国银行弥足珍贵的百年老店的品牌价值。在世界金融的历史中,能历经数百年而保持其产权、机构、名称完整的银行可谓凤毛麟角。国际结算作为中国银行的核心业务与拳头产品,是中国银行的&金字招牌&,是中国银行国际结算的标杆与旗帜,也是中国连接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要探寻中国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历史,不妨回顾一下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百年历史。
  为国家而生
  辛亥革命的枪林弹雨中,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革命也在悄悄酝酿。日,上海汉口路3号(现50号),大清银行上海分行大楼内,一群股东手持登载&召开特别大会&公告的14日《申报》急急赶来,热烈地议论着:革命了,大清银行该向何处去?&以中国之银,供中国之用&,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支持民族经济的使命感,使股东们毅然决然做出选择:将大清银行改组为南京临时政府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
  日,中国银行在上海汉口路3号宣告诞生,成为维持南京临时政权的生命线。在号称&东方华尔街&的上海外滩,中国银行开始了与外资银行抗衡的征程。
  外资银行垄断着中国的金融业,并不断设计圈套扼杀处于弱势的本土钱庄票号。外资银行贪婪与冷酷的本质在1910年&橡胶股票&全国金融危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深刻认识到开展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对于保持政权独立、促进实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于是仿照西方国家的银行制度,制定了规范银行海外业务的规章制度。中国银行在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的同时,还独家获得经营国际汇兑业务的资格,从经手国外票据、签发小额国外汇票等业务入手,国际业务逐步开展起来。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试图将中国银行更名为&中央银行&,并增加政府在银行股本所占比重,以实现对其控制。这个提议被时任中国银行副总裁的张嘉璈婉言谢绝,因为经过数十年的经营,中国银行的&金字招牌&已经深入民心。碍于中国银行雄厚的经济实力,宋子文只得另行成立中央银行。
  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将中国银行改组为&特许国际汇兑银行&,实行专业化经营。政府&添官股500万股,商股仍为2000万股,合计2500万股&,并对中国银行进行一系列人事与治理结构方面的调整。此次改组,对中国银行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保全了中国银行独立经营的地位。当选中国银行总经理的张嘉璈,信心满满地写道:&自抗拒袁世凯停兑令起,至改组中国银行为特许国际汇兑银行止,经过十六年之奋斗,内则扩展业务,外则周旋抗御,兢兢业业,唯恐陨越,幸将中国银行之独立保全。&
  作为国际汇兑银行,必须融入世界金融体系。张嘉璈对中国银行的理想蓝图一直都是&国际化的大银行&。他锐意改革,出任总经理仅半年,便于1929年5月启程出国考察,历时10个月,走访了苏、法、德、英、美等18个国家。在考察行程中,张嘉璈广泛了解国外银行的经营状况与成功的管理经验,与国外同行相商,如何进一步改进中国银行的管理与经营,使其真正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银行。出访德国期间,张嘉璈还与德国达姆斯特银行商定,聘请该行外汇部副部长罗德瓦尔德为中国银行业务顾问,专事指导中国银行的国际汇兑业务。
  归国之后,张嘉璈对中国银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总行增设国外部,负责掌管全行国外业务、审定国外业务代理契约、推设国外业务机关及代理店、管理及调拨全行国外业务基金、管理与稽核全行国外业务账表。
  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1929年中国银行设立第一家海外分支机构&&伦敦经理处。虽然伦敦经理处最初规模很小,只有7位职员,租赁两间办公用房,但这里成为中国银行庞大的海外机构的起点。其后,中国银行又陆续设立了日本大阪分行、新加坡分行、纽约经理处,使中国银行业务开始扩展到海外。
  彼时,国际汇兑业务已拓展到进出口押汇、汇款、信用证、托收等。此外,国外部还代政府经理英德借款、英德续借款、善后大借款等外债的收付;并积极扩展侨汇业务,仅南洋一带的侨汇,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总额就已超过3000万元。国外部还陆续设立国外直接通汇行62家、特约代理行96家,逐渐使国际汇兑成为中国银行的主要业务,为中国银行外汇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中国外汇 作者:刘丽娟 (责任编辑:)
服务电话:010- 服务信箱: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国际结算业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