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白玉楼之梦画画mp3

二人转:二人戏《罗裙记》郑桂云 付莲英
二人转:二人戏《罗裙记》郑桂云 付莲英
分享给好友
二人转:二人戏《罗裙记》郑桂云 付莲英
下载至电脑
用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梁赛金擀面]后半部分
又叫[兄妹会] 是拉场戏里比较重要的曲目。主要写梁赛金和梁子玉兄妹,从小家遭不幸,手足分离,十年后梁子玉得中八府巡案,回家祭祖路遇李家老店,通过做一碗龙须素面兄妹相认。其中兄妹盘家乡一段感人肺腑,百听不厌,剧中三个人物:梁赛金、梁子玉、李堂倌 过去演出里还有焦厨等人物,此剧目流传相当广泛,家喻户晓。
万万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好看的二人转
播放数: 12,375
播放数:7,872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3,432
最近更新:1年前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7,389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11,077
最近更新:2个月前
播放数:52,330
最近更新:1年前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梨树县二人转的传统剧目
一、梨树县二人转传统剧目
二人转艺术形成的初期,在梨树一带叫“棒棒戏”,如果按梨树县“齐家蔓”二人转师承谱可追溯到1780年以前(清乾隆45年前),其演出的剧目基本是一些小曲、小调、民歌和对唱及一些折子戏。逐渐地,艺人便东西南北凑到一起组班演戏,进而发展到利用“棒棒”的谐音,叫“碰碰戏”,即是碰到一起就组班演戏的意思。这时,演出的剧目就不限于小曲小调了,艺人们学习、交通、移植和改编了一些姊妹艺术的剧目。当时比较有影响的代表剧目就有《包公赔情》、《庆功楼》、《铁冠图》、《蓝桥》、《狠毒记》、《小天台》等。
1800年至1850年,二人转演出有了锣、鼓、镲和唢呐及弦(槟榔瓢)伴奏,演出剧目大量增加,有些剧目一直保留到今天,久演不衰,深受观众欢迎。诸如:《摔镜架》、《劈关西》、《林冲发配》、《摔子功夫》、《大西厢》、《马前泼水》、《大观灯》等剧目。
19世纪后期,二人转已覆盖整个东北,更为梨树二人转剧目广开了来源。这时梨树演出的剧目已达到三、四百出。1887年出生的老艺人王玉书20多岁时就已会唱三百多个剧目。据王玉书说,周兴(生于1830年前后)比他会戏还多。
到了民国,新的剧目不断产生。随之,一部分老剧目(主要是背道曲子)也逐渐被“搁浅”。但演出剧目一直保持在三百以上,当时常下单的“大道沿”剧目约有二三百出左右。
在二人转传统剧目中,艺人和观众都习惯对于一些“系列”性的剧目,也可以说是近乎于现在“连系剧”之类的,叫做什么什么曲子或什么段子。比如:故事来源于《东周列国志》的剧目,称为“列国曲子”。故事来源于《隋唐演义》和《五代史演义》的剧目,称“隋唐五代曲子。”故事来源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剧目,称“三国曲子”。故事来源于《包公案》的剧目,称“包公曲子”或“清官司曲子”。故事来源于长篇鼓词《三下南唐》的剧目,称“刘家曲子”。故事来源于《杨家将演义》的剧目,称“杨家曲子”或“忠臣曲子”。故事来源于《水浒传》的剧目,称“水浒曲子”或“梁山曲子”。故事来源于明、清两朝和民国埋藏的演义及故事传说的剧目分别称为“明朝曲子”、“清朝曲子”和“民国曲子”。
还有一些剧目的故事来源于一些小说、传奇故事、神话故事及民间故事传说。如二人转《大西厢》,故事原出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仙)记》。描写了名门小姐崔莺莺与十人张生相恋,最终又被遗弃的故事。二人转《蓝桥》故事最先源于《庄子·盗跖》篇“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的故事,发展而成戏曲传统剧目《蓝桥会》。二人转《王祥卧鱼》等故事源于《二十四孝》。二人转《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源于民间传说。二人转《白蛇传》等故事源于神话传说。也有一些剧目直接来源于生活。
二人转传统剧目的故事源头绝大多数有源可考。但在形成二人转剧本过程中又很少直接根据故事原本编写,多数是间接的依照早已形成的姊妹艺术为范本进行移植和改编。这也是二人转“化他为我”的一个典型例证。现将部分剧目的考证详列如下:根据元杂剧戏曲传统剧目改编移植的有《西楼记》、《孙宾学艺》、《卖油郎独占花魁》、《棒打薄情郎》等剧目。根据京剧传统剧目《虎口余生》之一出而改编移植的二人转《英雄刺虎》。
根据罗罗腔传统剧目《打扛子》改编移植的拉场戏《双拐》。根据山西柳腔传统剧目改编移植的,有《小上坟》、《冯奎卖妻》、《梁赛金擀面》、《赵匡胤打枣》、《小老妈开旁》、《二大妈探病》、《王婆骂鸡》等剧目。其中《王婆骂鸡》首先改编成辽南侧叭戏而后过渡而生。根据洒北梆子传统剧目改编移植的有《佛门点缘》、《反樊城》、《庆顶珠》、《花子拾金》、《杀庙》等剧目。根据莲花落传统剧目改编移植的剧目有《燕青卖线》、《补汗
& 》、《安安送米》、《九红出家》、《靠扇子》、《画扇面》、《小王打鸟》等。
根据什不闲传统剧目改编移植的剧目有《丁郎寻父》、《王二姐思夫》和《王美蓉观花》等剧目。根据鼓词改编移植的剧目有《望儿楼》、《全德报》、《夫妻争灯》、《孔明招亲》、《糜氏托孤》、《借东风》、《丁香孝母》、《刘二姐拴娃娃》等。根据各种唱本改编移植的有《一支花捎书》、《红月娥做梦》、《燕青打擂》、《英雄会》、《何氏卖身》、《百忍图》等剧目。根据单鼓词《郭丁香》改编移植的《张郎休妻》(一名《火龙传》)。根据太平歌词改编移植的同名剧目有《十女夸夫》、《小上寿》等。
子弟书与二人转两者形成艺术的年代基本是同步,都是清朝乾隆重年间。其剧(曲)目谁借鉴了谁,而这两个姊妹艺术的剧(曲)目是否同时改编移植了其他姊妹艺术的演出脚本,很难划清。但我们已经考查到同名剧(曲)目有《露泪缘》、《樊金定骂城》、《调精忠》、《凤仪亭》、《东吴招亲》、《单刀会》、《昭君出塞》、《忆真妃》、《长板坡》、《白帝城》和《查关》等十余出。其中子弟书《查关》,二人转为《索罗颜查关》,又名《美人查关》和拉场戏《索罗颜查关》,在此剧目中,二人转出现了汉、蒙、满三种语言兼用的剧目。
与子弟书相类似的是评剧与二人转的传统剧目的“血缘”关系。评剧成本是二人转、什不闲和莲花落三者结合为母体吸收其他戏曲表演程式的产物。有“莲花落”,什不闲,蹦蹦(指二人转)‘成精’进了唐山,从此有了评剧”之说,评剧形成约晚于二人转一百年左右。评剧在创建初期(即1930年以前)与二人转演出同一剧目较多。我们已搜集到的就有《小姑贤》、《秦家花园》、《小过年》、《小老姑开旁》、《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雪梅吊孝》、《三节烈》、《狠毒记》、《李桂香打柴》、《打狗劝夫》、《回杯记》、《杜十娘》、《马寡妇开店》、《黄爱玉上坟》、《安安送米》、《冯奎卖妻》、《六月雪》、《王少安赶船》、《夜审周子琴》、《高成借嫂》、《黄氏女游阴》、《桃花庵》、《井台认母》等20多出剧目。据文献记载,二人转还与评剧组台编配演出。评剧奠基人成兆才与张文化(号彩亭)、姚及胜、杜文义(金菊花)等人,于1908年秋在永平府(既现在的卢龙)以《乌龙院》(拆出)、《开店》(对口)和一出武戏,共三出唱做俱佳,文武兼备的剧目,博得永平府官员和群众们的欢迎。梨树的很多老艺人也是评剧、二人转都会唱,今日健在的一百一十岁的老艺人王玉书,就曾与大戏班搭班演出评剧及梆子戏。
待评剧从关内传入东北之后,对二人转的艺术发展又起了积极作用。根据评剧演出的传统剧目改编移植了《李香莲卖画》、《刘公案》、《丝绒记》、《秦香莲》、《夜宿花亭》、《打碗劝婆》、《鲍不平》、《白玉楼画画》等剧目。特别是成兆才创作的评剧《王姣兰百年长恨》问世不久,就被二人转艺人改编成二人转《乱棍打死周廷章》(建国后叫《王姣兰百年长恨》。
二人转传统剧目除了改编移植姊妹艺术之外,另一部分剧目是根据传说、大书、故事及当时社会生活创作而成,约占剧目总数的20%左右。一些剧目形成初期故事情节很简单,篇幅也较短小,需经过几代艺人在演出实践过程中充实提高,逐渐完善。如梨树县“齐家蔓”的第三代二人转艺人双菊花(另一艺名双辫,约生于1800年前后)创作的《小两口串门》(这很可能是二人转艺人自编自演的第一个剧目),最初阶段只有两段共十三句唱词,我们把它抄录在这里:“夫妻双双去探亲/用手打开青丝发/象牙木梳拿在手心/左梳左挽盘龙髻/右梳右挽水摸鱼/南来官粉净了面/苏州胭脂一点朱唇//夫妻双双回家转/远远望见自家门/夫妻二人喜在心/丈夫他小男孩子抱在手/媳妇她小女孩抱在怀心/贴个脸儿来亲又亲。”整出戏是以大秧歌舞蹈为主,用在正戏演出之前压场和等观众。双菊花的徒弟周兴能把这出只有圩三句唱词的剧目表演一两袋烟的工夫。待传到了第七代艺人赵青山(艺名赵结实,1919年生)时,唱词已达百句(即民国时期演出的《小拜年》),“三场舞”由此而出现。赵青山可将“三场舞”全套程序表演45分钟。
& & 二、梨树二人转新编剧目
&(一)、编导掠影
杨维宇,笔名文字,1927年七月生于梨树县。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吉林分会常务理事,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理事。1949年于梨树县参加工作,1950年随县领导带担架队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荣归祖国。历任区宣传委员、县委宣传部组长、县文化科长、文化局长、四平地区文教办文化科长、四平市文联副主席等行政职务。
出于工作需要和对二人转的热爱,1953年以全县推广肇源县玉米宽密植丰产经验为内容写出第一个二人转作品《一埯双株》。接着又写了五、六个二人转剧本,虽然都没成功,但为他以后的创作趟出了路子,摸索到成功经验,奠定了基础。随着梨树县二人转事业的发展和专业演出阵容的壮大,演出需要有反映现代人生活的节目,特别是本县自编自演的节目。
1964年,吉林省第一次二人转汇演大会确定在梨树召开,做为东道主的梨树县剧团必须有自己的创作剧目,而且应该是“爆炸性”的剧目。当时身为梨树县文化局局长的杨维宇被逼上了梁山,在距离大会开幕的两个月时间内,起早贪黑创作出了《李二嫂摔挑》、《送年画》两个二人转剧本,在大会开幕式的当天晚上,梨树团作了汇报演出,果然“爆炸”了,收到了意思不到艺术效果。省文化厅艺术处长王也赞不绝口,声称:“这两个节目把大会给演“炸窝”了,真了不起,梨树果然是二人转之乡!”自此,一发不可收。
1965年创作二人转《老田头看瓜》,在省内汇报演出,再次得到了“爆炸”效应,一些领导评价杨维宇的创作是“打连发”的。此居吉林省首选参加东北区汇演剧目,后因“文革”开始,汇演大会取消而没演成。杨维宇的创作也随之停笔。
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革”就此宣告结束。随着文艺春天的到来,杨维宇又重返二人转创作阵地,奋笔耕耘。自1976年至1983年调四平市文联工作之前,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创作、改编和整理单出头《我爱我老头》、二人转《两路分兵》拉场戏《一把椅子》等剧目26部,均都在报刊发表或演出。其中二人转《两路分兵》参加吉林省第二届二人转新剧目汇演大会演出,获剧本创作二等奖。二人转《姜须搬兵》获省整理剧目一等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二人转《买嫁妆》一书中选入他的二人转《买嫁妆》、《解扣儿》等作篇作品。
杨维宇创作的二人转剧本,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即是:1.由于他掌握二人转表演特点并熟悉其唱腔,因此写出的剧本好谱曲,好演唱,演员唱起来上口,观众听起来悦耳。2.他生活底子厚,创作的剧本植根沃土,源于生活,乡土气味浓。3.语言生动、活泼、形象、风趣,且多是群众的口语,很符合演唱作品所需要的口语化、形象化和动作化的要求。
& & 2、苏景春
& & 苏景春
1939年3月生于东辽县建安镇,1955年初中辍学回第二故乡梨树县孟家岭镇下安村务家,同年被选为村文书,后当初级、高级社会计,1958年转为国家干部。历任公社会计辅导员、经营管理助理、秘书等职。1965年从事专业戏剧创作。现任梨树县戏剧创作室主任兼党支书记,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早在担任农村公社干部时,就利用工作空隙和节假日坚持业余创作。曾在省内多家报刊发表曲艺和戏剧作品,单出头《刘翠云》脱稿不久就在《说演弹唱》(1961年第二期)发表,打破了梨树县建国以来在省级(全国公开发行)刊物没有作品的纪录。
多年来,创作曲艺、二人转及戏剧伤口多篇(部),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和北京多家报刊、出版社发表或出版。其中发表在《曲艺》1980年第四期上的二人转《老钱串赶集》,开创了梨树县建国二十多年来在国家刊物发表伤口的先例。该伤口同年又分别由戏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另有单出头《家乡好》由新华出版选入《百花盛开春满圆》在《曲艺选》一书出版。拉场戏《时迁偷鸡》、《鲁智深打店》在《剧本》杂志发表。
有70多部作品省、市、县剧团排演。19部获国家、省和市创作奖。二人转《放金龟》获得吉林省二人转新剧目评比一等奖之后又获得全国二人转汇演剧目二等奖。结合编剧实践,撰写二人转理论文章累计达40余万字,多篇在刊物发表或在省内及东北三省二人转理认研究会上宣读。《梨树二人转史记》(4万字)获吉林省第九届戏剧文学《飞虎奖》二等奖。
多年来,苏景春始终如一地服从组织分配,几进几出创作队伍,最后一次是1979年放弃县委农村工作部秘书职务,又回到创作室。多年来,他坚持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二人转老艺人学习。他虽然生长在农村,又从农村步入剧坛,但他仍深入生活,走百村,吃千家饭,对各种人有个“联络图”,对生活有个素材库。在扎根生活的同时,他又先后函授上海戏剧学院戏文专业,中国电视剧函授中心编剧班和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班。有了生活,学到了书本知识,又甘作民间二人转艺人的小学生,从这些人身上吸取艺术营养。
&由于他为繁荣戏剧创作和为梨树二人转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梨树县政府于1987年给他记一等功一次,1993年县委、县政府授予他“梨树县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同年,被入选《中国民间名人录》,1996年入选《中国曲艺家大辞典》和入选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编辑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 & 3、赵月正
赵月正,吉林省梨树人。日生于梨树县喇嘛甸镇柳树营村一个农民家庭。
赵月正1959年7月毕业于梨县第二中学,随即考入梨树师范学校年8月分配到喇嘛甸中心校从事教育工作。1970年10月调入梨树县文化馆文艺辅导组工作。1975年10月调到梨树县戏剧创作组(县戏剧创作室的前身)从事专职戏曲创作。1988年中国电视剧函授中心高级班毕业。1987年被评为二级编剧。1990年被省戏剧创作中心聘为省中心创作员,被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吉林省吉剧团聘为特约编剧。四平市二届、三届文联委员。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理事,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平市文联曲协副主席。四平市专家协会副理事长,文教专家组组长。
赵月正1986年当选为县第十届人大代表,1989担任四平市政协常务委员。1990年2月担任梨树县政协八届副主席(驻会),1993年1月续任梨树县政协九届副主席(驻会)
赵月正受到党的多年教育和培养,努力工作,苛意进取,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及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1987年5月荣获四平市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1988年1月四平市文化局授予“优秀二人转剧作家”光荣称号,1988年4月评选为四平市劳动模范,1988年5月四平市委、市政府记特等功一次,1988年6月四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非党知识分子拔尖人才”;1988年12月吉林省人民政府记三等功一次,1991年6月被吉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吉林省第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991年11月吉林省政府记大功一次。1992年事迹列入吉林英才馆,1993年2月入选《中国民间名人录》,同年6月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大辞典》,1994年入选《中国曲艺家大辞典》,1996年入选《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
赵月正的伤口在国家戏剧界、东北地区有很大影响,为东北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八十年代以来,他创作的地方戏曲,有十部伤口在国家级刊物《剧本》、《曲艺》上发表。其中二人转《倒牵牛》开《剧本》首发二人转的先例。有四部伤口获国家五次奖励,其中拉场戏《写情书》荣获1991年全国戏曲现代戏观摩汇演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并获得1992年国务院文化部颁发的文化新剧目奖。受到国家专家、权威人士高度评价,誉为新时期小戏的代表作。单出头《南郭学艺》荣获1986年全国曲艺新书(曲)大奖赛创作二等奖;二人转《美人杯》荣获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二人转《闹发家》荣获1992年全国个体劳动者协会文艺汇演一等奖。国家级报刊文艺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等,曾撰文发表专访及他的作品评论文章。吉林省文化厅专门召开了他的作品研讨会。
赵月正在担任四平市政协常委和梨树县政协副主席以来,始终坚持为剧团编写剧本,先后写出拉场戏《撵县长》,二人转《讨债女》、《闹喜堂》等剧目,均都参加省汇演,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 & 4、张振海
& & 张振海
1954年生于河北省吴桥县。正值逃荒的季节,随父母来到养人养艺的“二人转之乡”吉林省梨树县。在孤家子镇读小学、中学,喜欢字纸,热爱文艺。
中学毕业后,曾在孤家子粮库文艺队、梨树农场文工团做过演员、演奏员、编剧,于1981年到县戏剧创作室工作。1984年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进修,1986年回创作室,继续任创作员。
二人转伤口有:单出头《一床棉袄面》发表于1982年《吉林农民报》,单出头《小天鹅》1983年播放于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二人转《蛮云洞》发表于1988年《曲艺》月刊,以及《黑绣球》,《阖家欢》、《张赛背种》等,发表、演出计二十余篇;二人转理论文章《丑角·二人转艺术之魂》发表《当代艺术》89.1期,《新旧二人转双向的价值思考》发表《说唱丛刊》90.1期,《切中心灵的激情—论二人转艺术的“篇儿”》发表《当代艺术》92.3期,《新二人转的审美感知》发表于《戏剧文学》92.12期,共二十余篇,另有短文若干,发表于《文艺报》、《吉林日报》、《新文化报》、《四平日报》等。
1987年梨树县政府给记二等功一次,1992年调往四平市艺术研究室工作,现聘职称为国家三级编剧。系吉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戏剧理论学会会员,吉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群众文化理论学会会员,四平市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 & 5、孙玉琛
孙玉琛()梨树县人。1949年加入辽西二地委文工团,任伴奏员,后调入梨树县委宣传队工作。54年调县文化馆任馆长,57年被错划右派分子,下放孟家岭镇四台子村改造。1961年从农村调回,到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从事专业二人转编曲,“文革”期间剧团解体,他被下放到县开关厂劳动,1978年调县戏剧创作组任副组长,1985年调县文化馆任询事员。
在创作组工作期间,曾当选为梨树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梨树县政协委员,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会员。他青年时代就酷爱艺术,尤为编曲、演奏,掌握小提琴、二胡、手风琴等多种乐器演奏技巧。从事二人转专业编曲以来,“文革”前为二人转《送年画》、拉场戏《老灵通》等十多个剧目谱曲,其中二人转《送年画》、《李二嫂摔桃》、《老田头看瓜》等已演遍吉林各地。其曲调优美出新,深受群众欢迎,博得专家及同行的好评。
“文革”后调入县戏剧创作室之后,曾为表演唱《补麻袋》被农业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舞台艺术纪录片,二人转《倒牵牛》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发行国内外。他还在省市刊物发表过二人转音乐理论文章。
& & 6、吴慧春
吴慧春生于1957年,哈尔滨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1970年参加梨树县戏曲剧团任伴奏院。1970年参加梨树县戏曲剧团任伴奏员,1984年调梨树县戏剧创作室编曲,不久任创作室副主任。1989年调黑龙江省龙江剧院,现任剧院艺术室主任兼乐队队长、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中国交响乐协会会员,中国曲艺音乐学会会员,国家二级作曲。
&在梨树县工作期间,主要获奖伤口有二人转《美人杯》、《姜须搬兵》、《杨宗英认母》、《太平一兵》、《拉马》,单出头《南郭学艺》、拉场戏《梁赛金擀面》、《时迁偷鸡》、《喜鹊登梅》等多部,其中二人转《美人杯》获第一届中国艺术节金杯奖和吉林省文化厅作曲一等奖,单出头《南郭学艺》参加全国曲艺大宗文化部作曲二等奖,省文化厅作曲一等奖。拉场戏《梁赛金擀面》参加全国新剧目汇演,获优秀作曲奖和教学相长文化厅作曲一等奖。
自89年调到龙江剧院以后,更加开阔了视野,除戏剧作曲多镒获奖以外,还为《农乡的泉水》等多首歌曲谱曲并获奖,三集电视艺术片《关东乐》获黑龙江省第三届“天鹅艺术节”优秀作曲奖和省政府一等奖,94年荣获世界名人作品优胜奖。
多年来,对东北地方戏曲、东北民歌及民间音乐不断探索研究,在理论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发表论文《浅谈二人转音乐的发展》、《试论二人转文学本与音乐的关系》、《二人转音乐的艺术特点》、《论二人转单句腔曲式发展之原型》等多篇。
& & 7、商立中
& & 商立中
1959年出生于长春市,国家三级演奏员,现任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副团长。
1974年知青下乡于孟家岭,同年考入梨树县文工团当演员,主演过话剧《枫叶红了的时候》,1978年去北京、天津拜著名相声演员刘文享和高应培为师学演相声,曾演出《帽子工厂》、《老站长》等十几个段子。
1979年拜师四平市评剧团郑锦成学学习大提琴演奏,从此进入乐队工作。在工作之余还自学了和声学、作曲法、配器法等音乐教材,1986年考入中国函授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进行专业学习。曾在历届省、市汇演配器一等奖、二人转《拉马》配器省综合二等奖、拉场戏《卖油郎与花魁》配器省综合一等奖、二人转《窗前月下》配器省综合二等奖、二人转《倒牵牛》配器省伴奏一等奖、二人转《放金龟》配器省综合一等奖。
多年的舞台演出及编曲配器实践中,他在二人转表演和乐队伴奏方面有了自己见解。主张二人转唱腔应该靠近民歌化,身段民族舞蹈化,表演形式曲艺化。主张二人转乐队应以民族乐器为主,电声、色彩乐器为辅,声部要全,突出一个伴字,伴奏要消、淡、悦、和。对伴奏员的要求是必须每人会两件乐器以上,放下民乐就是电声,这样才会跟上时代的要求。
& & 8、贾晓光
& & 贾晓光
195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70年被选入梨树县剧团当演员,后任导演。十几年来共执导了二人转《美人杯》、《闹发家》、《女排赞》、《月朦胧》、《张骞背种》、《杨宗英认母》,单出头《八岁大寿》、《南郭学艺》,拉场戏《喜鹊登梅》、《时迁偷鸡》、《钱是妈》、《代替不了》、《白银案》,坐唱《相思柳》和八六年四平市电视台春节晚会电视片《梨花飘香》等40多个剧(节)目,多次获国家、省、市导演奖。
好导演的二人转《美人杯》,在荣获吉林省二人转新剧目评比导演一等奖之后,又作为吉林省唯一的剧目参加1987年首界中国艺术节。单出头《南郭学艺》在1986年全国曲艺新曲目大奖赛中荣获文化部、中国曲艺家协会联合颁发的演出一等奖,陈云同志为获奖人员题写了“也人出书走正路”的条幅。她在执导二人转《闹发家》中,成功地借鉴“卓别林台步”,在跑驴舞蹈上也大胆出新,别具一格,该剧晋京演出时,受到首都观众一致好评。在总结自己导演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理论文章多篇。另有专家撰文,认为她在导演二人转手法上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989年离开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到黑龙江省龙江剧院后,从师于中央戏剧学院刘木铎教授学习导演,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其导演手法更为新奇,视觉独特,多次受国家和省奖励。现为中国戏剧协会会员,黑龙江地方戏协会会员。
& & 9、孙荣
1907年生于祖传三代民间器乐世家,郭家店人。10岁从父练功,15岁拜李凤春学艺,勤学苦练5载,技艺大进,笙、管、笛、箫、唢呐等乐器,无一不能,功力深厚,技艺高超。善用大管演奏“咔戏”,生、旦、净、末、丑,唱腔逼真,维妙维肖,听者无不拍手赞绝,解放前一直为民间红白事献艺。艺风正派,性耿直,无媚骨,对劳苦群众,常怀怜悯之心仗义疏财。每遇家境困难者邀请,常不收费,且自付同伙艺人劳金。
解放后,参加梨树剧团为演奏员。曾于1955年3月出席全国民间乐器观摩演出会,获唢呐和大管演奏二等奖。他在演出伴奏时,坚持一个“伴”字,起烘托作用,不抢不压,不搅不闹。突出演员唱腔,演员唱得有力,观从听得清晰,为剧目的艺术效果锦上添花。曾为《西厢》、《蓝桥》等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送年画》等近百个剧目伴奏演出。经他伴奏过的二人转《送年画》、《李二嫂摔挑》和《老田头看瓜》为全省推广剧目。剧目演出时经常安排他为观众“唢呐独奏”和“咔戏”,每当报幕员报完幕之后,孙荣必得“碰头彩”。“文革”期间,剧团被解散,孙荣被下放梨树客运站当清扫工,1971年因病去世,享年64岁。
& & 10、高永泉
& & 高永泉
1956年生于孤家子黄家屯,1971年,考入县文工团当演员1973年7月拜师吉林省戏曲学校鼓师张国华学习司鼓。现为三级伴奏员,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会员,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副团长。
20多年来,为本县剧团及市联合组团伴奏剧目200多出,演出5,400多场,累计达15,000多个小时。其中有50多个剧目参加国家、省、市汇演,获全国首届二人转汇演剧目《放金龟》优秀伴奏奖。
高永泉学的是戏曲司鼓,但他掌握了二人转武场全部乐件。由他司鼓的剧目,都能把握剧情,熟悉人物,胸有唱、扮、舞、说全局,手下板眼准确,节奏鲜明,开场收场,打上打下,表现人物,烘托气氛,都能打在戏中,不离剧情,配合默契,和谐完整。
他在继承与发展上尽量出新,根据快板书的明板和暗板的打击,自制“蛙音板”,用到二人转《闹发家》伴奏上;用单皮鼓和低音梆子为《姜须搬兵》伴奏“进帐”的影调;用快板书中碎板和花板改变过去一板一眼的单一打法,为《田嫂抓猪》中的“慢西城”伴奏;在一些抒情唱段中,他用角铁、撞钟、梆子结合,用定音鼓,均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曾在吉林省第二次二人转学习会上以《打击乐在地方戏曲中的运用》为题,做了专题发言,到目前已传授徒弟王小民等四人。
& & (二)、剧坛新话
梨树县早期演出的二人转剧目,只有《小两口串门》是第三代二人转演员又菊花在18世纪初编写的。到了民国末年,又有演员柴振海自编自演二转《打鬼子》和《劳工叹》。
建国以后,1953年杨维宇根据推广黑龙江小肇源县宽播密植丰产经验的一些典型事例,创作出二人转《一埯双株》,这便是新中国梨树县首篇作品,虽然未有把它经营成成品,但必竟是向这块“阵地”开始进军了。
60年代初,苏景春创作的单出头《刘翠云》在吉林省《说演弹唱》(1961年2月号刊物上发表了。篇后还配有编者的编后语,写道:“这篇作品出自新人之手,使人感到内容新,笔法新,而写的是有文化知识青年立志于建设农乡,建设新农村,就显得更亲。”这便是梨树县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二人转剧目。
发表二人转剧本这块“处女地”被梨树开垦了,随之而来的梨树的一群业余作者便蜂拥而上,到了1964年,便有《送年画》等10余部二人转剧作先后在省内几家报刊发表,形成了以杨维宇为核心的一个业余二人转作家群。
1965年,县委、县政府对二人转创作加大了投入,先后选调了戴俊玉,吴济舟、刘福绵、赵玉、苏景春等人为专职编剧,另有以县文化馆陈雷为首的一群业余二人转作者。这两支队伍正欲要并肩大显身手之际,一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疾风暴雨将他们创作的火焰“洗礼”成灰烬。
文革期间,出自“文艺为无产阶段政治服务”和“学习小靳庄”的需要,县革委会又组建了创作班子,并积极发展扩大群众业余创作队伍。这些人在赶写“新闻文艺”之时,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他们想的仍是二人转。“五·七战士”刘中于70年写了一个二人转,某位领导一听二人转仨字,不问内容就给“枪毙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苏景春于1972年写了一出地地道道以“近水楼台不得月”为内容的拉场戏《一条鲤鱼》,但不冠以“拉场戏”字样,竟起个“秧歌剧”名字,因为秧歌剧《兄妹开荒》在某种意义上带有点南泥湾精神,仅这仨字就得到了首长的批准。戏剧效果受到专家和同行的肯定,剧团立刻组织排演。但终因它触及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时弊而被打入冷宫。直到1979年四平地区文化局重新将这个拉场戏搬上舞台,并选拔了东丰和双辽的二位演员合作,参加吉林省戏曲汇演。
“四人帮”被粉碎之后,全国第四次文化会在北京召开了。随着文艺春天的到来,二人转剧本创作又复苏了。在文化局的要求下,县委决定苏景春重新归队,调离农村部,到文化局创作组。为了加强领导和考虑到创作人员的工作特殊性,1979年10月,县戏剧创作组,根据省人事厅和文化厅文件精神,定编制9人,配备编曲人员,隶属文化局领导。
戏剧创作组成立之后,很快就显示了生机,仅一年的时间,就创作出二人转《姜须搬兵》、拉场戏《代替不了》等一台剧目,震动了四平地区1980年二人转双辽例会。接着又以《喜上门来》等一台剧目演红了四平地区1981年二转(东丰)例会。扭转了一些人对梨树“创作上不去”的偏见,改变了剧目研讨会梨树“坐冷板凳”的时代。1982年又以赵月正创作的二人转《倒牵牛》爆响了四平地区二人转(辽源)例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87年二人转《美人杯》代表吉林唯一的一个剧目到北京参加中国首届艺术节,受到京城专家们的好评。时隔两年,赵月正又创作出拉场戏《写情书》参加扬州戏剧节,并获得文华剧目奖,梨树县戏剧创作室因此也名扬江南塞北。一时在省内乃至全国县级戏剧创作室(组)能与梨树抗衡的为数不多。特别是听到在一个县级戏剧创作室能拥有两名高级编剧,都感到羡慕和钦佩。
戏剧创作室组建之后,起步也很艰难,首先是来自社会上及文艺界的舆论压力。因为梨树有“二人转之乡”之称,但在当时的剧本创作确实不尽人意。全地区辖管的7个市县,就有双辽、伊通、怀德、四平市和辽源市5个市县压在梨树前面。全区或省开创作会,只听人家发言,领导讲话中,属于表扬的语言没有梨树,但在讲问题时,却少不下梨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创作组的全体人员并没怯步不前,采取了派出去学,请进来专家教,向书本要知识,向艺人求艺术,在合作上发挥集体智慧,利用每个创作人员的特殊优长,集中起来便是一个较全面的创作员的措施。具体针对每个创作员自身情况,缺啥补啥,不是扬长避短,而是“扬长克短”,使部分创作人员逐步走向成熟。到了1988年创作员赵月正、苏景春二人被评为国家二级编剧。
县戏剧创作室自1979年10月与文化馆分开成为独立单位之后,至1996年底,17年时间,共创作剧目180多部。其中被县剧团排练演出的10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的17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4部,省级报刊发表的44部,省级出版社出版的12部,另有41部在市级报刊发表,有54部作品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的4部,获省级奖的36部,获市级奖的30部(包括获省级奖的作品),有38部作品由电台、电视台录有的剧作经剧团公演后,“不推自广”。一些剧目由各地剧团演遍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也有的剧目入关被改编移植,成为他乡的姊妹艺术之花。
创作室还注重二人转的理论研究,把创作的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再用理论指导创作,形成一条创作与理论相结合的艺术规律。共撰写论文33篇,累计达50余万字。苏景春的论文《二人转与当代观众》在1988年东北三省二人转理论研讨会上宣读,受到与会人员的倾注,后在《当代艺术》杂志发表,另一篇理论文章《梨树县二人转史记》获吉林省戏剧文学“飞虎奖”二等奖。张振海的论文《新二人转的审美感知》,92年获吉林省“戏剧文学飞虎奖”二等奖。
音乐创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县剧团排演创作室创作的68部剧目之中,有80%是创作室的作曲家孙玉琛、吴慧春二人谱曲,共有11部作品获编曲奖,孙玉琛编曲的二人转《慧兰闯关》、《粮店新风》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二人转《倒牵牛》由辽宁省群众艺术馆出版,孙玉琛为四平市谱曲的单出头《秀芹盼夫》于1984年由福建电台向台湾播放,为四平地区联队谱写的表演唱《补麻袋》由农业电影制片厂录制厂录制成舞台记录片。
& & &视频: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玉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