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构可以反映什么

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时期进行比较的是什么
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时期进行比较的是什么
09-12-06 &匿名提问
外贸实习报告  我是在无锡市对外贸易公司实习的。   一、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7:26:00
【我国1月进出口增速双降 商务部称特殊原因所致】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我国1月进出口增速双降 商务部称特殊原因所致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0
网站简介: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刘辰瑶)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6日在北京表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工作日减少等特殊因素导致中国1月进出口增速双双下降。  沈丹阳是在当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作出上述研判的。据海关初步统计,2015年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404.8亿美元,同比(下同)下降10.9%。其中出口2002.6亿美元,下降3.3%;进口1402.3亿美元,下降19.9%;贸易顺差600.3亿美元,增长87.6%。  沈丹阳认为,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企业会有“买涨不买落心理,因此把进口相应推后,使得国内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跌”。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不会只是影响进口,也会影响出口,从国际市场其他商品价格来看也普遍走低,同样会影响中国商品出口价格和出口金额。”沈丹阳表示。  沈丹阳同时称,2015年1月有21个工作日,少去年同期1天。据测算,出口、进口相当于分别减少大约95.4亿美元和66.8亿美元,分别拉低出口和进口增速4.6和3.8个百分点。  对于2015年中国的外贸形势,沈丹阳认为,仅就规模和增速而言,形势相当复杂严峻。但如果从外贸结构和外贸发展的质量情况来看,“完全可以有乐观的一面”。  从商品结构来看,1月份的手机出口增长10.4%,集成电路出口增长14.5%。  出口的市场结构方面,1月份中国对东盟出口274.4亿美元,增长15.5%,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比2014年同期提升了2.2个百分点。对台湾出口增长8.5%,对英国增长6.5%,对新西兰增长6.1%,对印度增长5%。在北美市场,对美国出口1月份增长4.8%,对加拿大增长1.9%。(完)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文章关键词: 大宗商品外贸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已有0人评价)
下载:0次格式:doc页数:85贡献者:Jamiesilverberg上传时间: 18:02
3人评价13页
0人评价8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中泰双边贸易及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进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一个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状况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情况所决定,此外,该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会对其进出口商品结构及结构调整速度具有重要影响。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各种产业的发展趋势。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家里,只有初级产品的出口具有比较优势,而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其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达,出口一般是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经济发达国家通常是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进口则以初级产品为主。   一、泰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总体情况  (一)泰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情况  二战前,泰国是单一的农业国,几乎没有工业。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泰国分阶段实施鼓励工业发展的“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工业门类分布和生产能力不断扩展,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八十年代以来,泰国政府进一步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和附加值高的中轻型工业,同时加强农业基础投入,改进农业生产能力,继续维持泰国作为粮食出口国的地位。  泰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对外贸易在泰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外贸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外贸依存度)逐年增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泰国外贸总额从70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近2600亿美元,年均增幅近10%。目前,泰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125%,出口依存度为63%。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泰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呈现如下特点:  1.总出口额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农产品类商品的平均增幅远小于工业品。年,泰国出口额的平均增幅为10.4%,其中,工业产品的平均增幅11.5%,矿产品及燃料平均增长21.1%,而农牧渔业类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的平均增幅仅分别为4.9%和6.6%,均远低于出口总额的平均增幅(见下图)。这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的产量和加工增值的增长空间有限,但这并未动摇泰国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目前泰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大米、橡胶、木薯、食糖、热带水果和海产品出口国之一。  2.农产品类商品出口比重逐步降低,工业品和矿产类商品出口比重稳步上升。1992年,泰国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额分别为67亿、32亿和218亿美元,在总出口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0.6%、10%和67%,到2006年,上述三类产品的出口额分别为131亿、80亿和1001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10.1%、6.2%和77.2%,农产品类商品的比重下降了一半,而工业产品的比重则增加了10%。此外,矿产品及燃料类商品的比重则从1.4%上升到5.3%,2006年出口金额69亿美元。&&&&3.生产资料、原材料及半成品、消费品进口比重基本保持稳定,燃料进口比重增幅大。生产资料、原材料及半成品是泰国的主要进口商品类别,2006年分别进口350亿美元和52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9%。年,上述两大类商品的进口均占泰国进口总额的70%左右,年均增幅分别为7.4%和7.9%,接近同期进口总额8.5%的年均增幅。消费品的进口比重也一直保持在7%左右,年均增幅8.8%,2006年泰国消费品进口93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4%。年期间,泰国燃料类商品的进口增长迅猛,从33亿美元增长到253亿美元,增长了近7倍,在进口额中的比重也从8%增长到20%。&&&&(二)2006年泰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主要特点&&&&1.进出口主要商品类别相对集中。按照海关HS分类的98章商品中,2006年出口额居前5位的占出口总额的56%,而出口额居前10位的所占比重为70.5%;进口的集中度则更高,2006年进口额居前5位的占泰国进口总额达62.7%,居前10位的所占比重为76.9%。&&&&2.出口主要商品增幅大于进口主要商品增幅。2006年出口额居前5的五章商品平均增幅为27.9%,其中,橡胶及制品的出口增幅高达41.2%,而进口额居前5的五章商品平均增幅仅为6%,只有矿物燃料达到两位数的增幅,为22.7%。&&&&3.进出口商品结构较合理。根据泰国海关统计,2006年泰国出口额居前3位的商品均为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分别是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设备及零附件、车辆及零附件,出口金额分别为240亿美元、233亿美元和101亿美元,上述三类商品占当年出口总额的44%。此外,体现泰国农渔业生产优势的相关产品出口情况也颇喜人,如橡胶及制品(88亿美元,排第4),肉、鱼及其他水生动物的制品(40亿美元,排第7)、谷物(大米)(27亿美元,排第9),鱼及其他水生动物(22亿美元,排第11),蔬菜水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13亿美元,排第19),上述五类商品占总出口额的15%。进口方面,矿物燃料、矿物油及产品的进口额居第一,为256亿美元,占比20%,电机电气设备及零附件(252亿美元,占比19.6%)、机械器具及零件(181亿美元,占比14%)分列第二和第三,钢铁、塑料、铝、铜及其制品等用于生产的工业半成品的进口额共约20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6%。  二、中泰双边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近年来,中泰贸易增长迅速,特别是中泰蔬菜水果零关税安排和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的顺利实施为推动中泰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根据泰国海关统计,2006年泰对华出口1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6%,占泰国出口总额的9%,出口前10大类商品为:机械器具及零件(27.2亿美元,↑4.3%),橡胶及制品(17.1亿美元,↑76.1%),电机电气设备及零附件(16.9亿美元,↑37.6%),有机化学品(11.4亿美元,↑138.9%),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9.9亿美元,↑23.2%),塑料及制品(9.7亿美元,↑20.9%),蔬菜(4.2亿美元,↑41.4%),谷物(2.8亿美元,↑44.4%),木及制品(2.6亿美元,↑11.2%),铜及制品(1.7亿美元,↑76.5%)。  2006年泰自华进口1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4%,占泰国进口总额的10.6%,进口前10大类商品为:电机电气设备及零附件(42.9亿美元,↑25.3%),机械器具及零件(31.7亿美元,↑25.8%),钢铁(10.6亿美元,↓8.1%),钢铁制品(3.9亿美元,↑34.9%),塑料及制品(3.3亿美元,↑33.4%),珠宝、贵金属及制品(2.9亿美元,↑14.6%),杂项化学产品(2.9亿美元,↑40.1%),无机化学品(2.8亿美元,↑8.7%),有机化学品(2.3亿美元,↑13.1%),铝及其制品(2.1亿美元,↑53.8%)。  在双边贸易总额快速增长的同时,两国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呈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格局。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中泰双边贸易具有以下特点:  1.机械电子类产品在双边进出口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速快。机械器具及零件(第84章)是2006年泰对华出口的第一大类和自华进口的第二大类商品;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零附件(第85章)是2006年泰自华进口的第一大类和对华出口的第三大类商品(年均排第二)。上述两类商品占泰国对华出口总额的37.4%,占泰自华进口总额的54.7%。上述两类商品贸易额的增幅也很大,自华进口额的增幅均在25%,而第85章商品对华出口的增幅也高达38%。  2.泰农产品及其制品是泰对华出口的重要商品。橡胶及其制品(第40章)、木薯(第7章蔬菜对华出口基本上为木薯)、大米(第10章谷物对华出口基本上为大米)、水果(第8章)、糖及食糖(第17章)、水海产品(第3章)等泰国的优势农产品分别是2006年对华出口的第2、7、8、12、15和20位,出口额共计约26.4亿美元,占泰国对华出口总额的22.4%。其中橡胶及制品、木薯、 大米、糖及食糖对华出口增幅很大,分别为76.1%、41.4%、44.4%和104.6%。  3.各类金属及制品是泰自华进口的重要商品。钢铁、钢铁制品、铝及其制品、铜及其制品、铅及其制品是2006年泰自华进口的第3、4、10、13、21大商品,进口额共约19亿美元,占泰国自华进口总额的14%。除钢铁出现8%的下降外,钢铁制品、铝及制品、铜及制品、铅及制品的进口增幅分别高达34.9%、53.8%、180.6%和108.7%。 &&&&(信息来源:商务部)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3届安徽省无为县四校高三联考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201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入世十年,中国初级产品、工业制 成品和高科技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单位:%)年份2001200320082010初级产品9.96.55.45.2工业制成品90.193.594.694.8高科技产品17.525.229.131.2注:十年来,我们开放自己,拥抱世界,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为中国和世界增添了无数精彩。但同时也使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资源被严重损耗,环境被污染, 核心技术缺失,长期徘徊在价值链底层等等。(1)&&&&运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怎样才能更好地开放自己,拥抱世界,为中国和世界增添更多精彩。(8分)材料二&入世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共赢的十年。入世十年来,我国成功应对了世界金融危机, 顶住了来自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始终坚持了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十年来, 中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坚持扩大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和第二大进口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十年来, 我国始终坚持睦邻友好,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互惠互利的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入世后能够实现与世界共赢的原因。(12 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安徽省无为县四校高三联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201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入世十年,中国初级产品、工业制 成品和高科技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单位:%)
工业制成品
高科技产品
注:十年来,我们开放自己,拥抱世界,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为中国和世界增添了无数精彩。但同时也使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资源被严重损耗,环境被污染, 核心技术缺失,长期徘徊在价值链底层等等。
(1)&&&&运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怎样才能更好地开放自己,拥抱世界,为中国和世界增添更多精彩。(8分)
材料二&入世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共赢的十年。入世十年来,我国成功应对了世界金融危机, 顶住了来自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始终坚持了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十年来,
中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坚持扩大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和第二大进口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十年来, 我国始终坚持睦邻友好,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互惠互利的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入世后能够实现与世界共赢的原因。(12 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专项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注:2010 年我国GDP 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一;2010 年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吸纳就业4500 万人以上。材料二:2011 年12 月11 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十年来,我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 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1400 万个就业岗位;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 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当地员工近80 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 亿美元。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也使国外消费者普遍受益,据统计,由于进口中国商品,美国消费者过去10 年共节省开支6000 多亿美元,欧盟每个家庭每年可节省开支300 欧元。据世界银行计算,2002 - 2010 年,中国占世界GDP 比重从4 .4% 增至9 .3% ,是对世界GDP 增量的第一大贡献国。2000 - 2009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累计贡献率超过20%,高于美国。入世十年,中国和世界实现共赢。 材料三:入世十年,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坚定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参与全球经济治埋机制建设,致力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改革和完善,致力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和世界实现共赢。这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江西省期末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的日子。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以空前的力度和速度推进,中国经济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平均关税水平从&& 15.3%降到9.8%,年平均进口额达7500亿美元,累计为世界其他经济体提供了1800万个就业机会。这期间,中国还开放了WTO项下100个服务贸易部门,累积利用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有34.7万家外资企业落户中国。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回眸入世以来的不平凡历程,中国经历了调整,付出了努力,日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1)联系实际,说明中国成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的表现?(至少列举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看待我国入世贸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阅读理解
(5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和平与发展》白皮书。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材料一: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与深化和平发展问题,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首先,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汇成时代潮流。但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时代的特征和把握世界潮流趋势,依然是国际社会的首要任务。其次,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政府和人民还需要在理论、机制和实践上创新。最后,人类社会虽然已经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却仍无法有效应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可谓应运而生,呼应了时代的需求,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话语权,丰富了国际社会的思想公共产品。就国内而言,我们需要在和平发展问题上凝聚共识和统筹内外两个大局,和平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就国际而言,世界各国需要在和平发展问题上扩展共识和破解历史课题,和平发展理念启迪着人们的应对思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再次提出和平发展理念?
&&&&&&&&&&&&&&&&&&&&&&&&&&&&&&&&&&&&&&&&&&&&&&&&&&&&&&&&&&&&&&&&&&&&&
坚持开放发展。中国从自身发展经验中深刻认识到,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结合起来,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绝不会关上,开放水平只会越来越高。&&&&&&&&&&&&
(《中国的和平与发展》白皮书节选)
材料三& 入世十年来,对外贸易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成长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极大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壮大使中国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对外贸易直接带动就业人口超过8000万,其中60%以上来自农村,就业者的收入和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
(《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节选)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开放发展遵循的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
(3)结合材料二、三,从经济生活的角度,阐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材料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进出口持续增长,中国与贸易伙伴的争端和摩擦有所增多。中国始终认为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施压好,应当努力通过协商谈判解决贸易伙伴之间的争议。中国坚持兼顾和平衡各方利益,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体制内,利用多双边渠道,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来解决争议。近年来,中国在扩大市场开放、保护知识产权、促进贸易平衡、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规范进出口经营秩序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充分照顾到贸易伙伴的关切。&&&&&&&&&&&&&&&&&
(《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节选)
(4)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政府解决与贸易伙伴的争端与摩擦的态度及做法的认识。
材料五: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源于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5)根据材料五,从文化作用和文化创新的角度你认为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