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点融是金融实习生做什么的用的,我还不会用,也不理解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创业|点融网郭宇航:不懂商业的律师不是好创业者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作者:叶健、陈杰尽管做了十几年律师,年近不惑时他却选择创业;尽管创业机会有很多,他却选择了最具争议的P2P;尽管获得美元...
作者:叶健、陈杰尽管做了十几年律师,年近不惑时他却选择创业;尽管创业机会有很多,他却选择了最具争议的P2P;尽管获得美元基金投资的P2P平台极少,他创办的点融网却是其中之一。郭宇航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艺多不压身,不懂商业的律师不是好创业者。“喜欢折腾事情的人”点融网的总部坐落在上海外滩,坐在郭宇航小而精致的办公室里,黄埔江景尽收眼底。郭宇航是那种精致的上海男人,如果初次见面,你很难相信他已是从业十多年的资深律师。而他服务多年的事务所,和点融网总部在一栋写字楼里。翻阅郭宇航的朋友圈,你会明显发现他属于“重度文青”,措辞考究,句式讲究。这样一位文艺青年,却对商业充满兴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喜欢折腾事情的人”。九十年代,他在律师主业之余,还在一家广告公司兼职。后来,他做起了咨询公司,有次给互联网创业者写商业计划书,一单下来就挣了15万元。在创办点融网之前,他还做过投资基金,做得还不错。在回忆自己的“折腾”史时,郭宇航毫不掩饰地说,“那时的想法就是挣钱,好玩又能挣钱的事,我都干!”挣钱虽然开心,辛苦在所难免。2008年,33岁的郭宇航被腰椎间盘打趴下了。最严重时,他走几十米都要花半个小时,整整大半年只能躺在床上。那是郭宇航“最轻松”的半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比赛他一场不落,光《亮剑》就看了3遍。大病初愈后,郭宇航有两个收获,一是成了半个腰椎病专家,二是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那就是劫后余生,因为离瘫痪只有一步之遥。我开始学着调整节奏,更希望折腾点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止是挣钱。”“等到政策出台就没机会了”郭宇航在商业上频频小试牛刀,让他开始关注P2P是因为苏海德。苏海德在创立lending club之后,对中国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定这是下一个爆发的市场。由于不懂中文,苏海德初来乍到免不了被人忽悠。2009年,苏海德结识了郭宇航,在接触一年多后,他发现郭宇航不忽悠人,一来二回两人就成了好朋友。后来,苏海德向郭宇航介绍了P2P。初做了解后,郭宇航对P2P的第一反应是“没戏”。但是苏海德很有策略性地建议他,“你不如去美国看看。”于是,郭宇航去美国呆了半个月,每天都在lending club“上班”。一番接触之后,郭宇航越来越觉得P2P靠谱。也在2011年,支付宝等27家机构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郭宇航一琢磨,“有了第三方支付,规避非法集资的法律风险就有了可能。”这时,“没戏”的P2P开始变得“有戏”。此外,郭宇航还花了半年的时间,和很多律师、央行及银监会的一线官员交流。最终,有个人的话深深打动了他,“我现在还没法告诉你P2P合不合法,因为这只有等做大后才知道。不过,真等到政策出台的时候再做,你早就没机会了,你们只要不违法乱纪就行了。”不久后,郭宇航就创办了“点融网”,“点融”也反映了他对于P2P的理解。创业头两年,郭宇航基本没啥收入,一直吃以前攒下的老底。但是,这却是他工作多年最开心的时候。“以前做律师的时候,就想着多挣点钱,把自己折腾得很辛苦。现在虽然还没赚钱,我也会很开心,因为点融网确实在帮助很多人,这种社会成就感远远大于收入。”“我们一定能干成点事”点融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不是它的规模有多大,而是它“豪华”的创业团队。联合创始人苏海德是lending club的创始人之一,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那是全球首家上市的P2P平台。CFO邝旭霞是麻省理工学院双学位毕业,并且获得沃顿商学院MBA;技术副总裁孔令欣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与心理学双学位毕业……和草根创业团队相比,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别人家的孩子”。那么,郭宇航靠什么吸引到这些人,这样的团队是否接地气呢?面对记者的质疑,郭宇航笑了笑,“其实我们很接地气的”。下午两点钟仍没吃午饭的他,在和记者交谈时,手里还拿着汉堡。“团队成员都有过创业经历,之所以聚到一起,一是信任苏海德。再就是都想做出点事情,而我只要磨合好,也一定能干成点事”。为了吸引高端人才加盟,郭宇航也拿出了“N顾茅庐”的耐心。譬如,单游说孔令欣加入就花了5个月。当时孔令欣在一家游戏公司工作,收入不菲。尽管郭宇航说了无数句话,但其中有一句话真正打动了孔令欣,“作为一个父亲,你肯定不希望小孩总玩游戏,而P2P却是能帮助更多人的平台,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在回忆这个桥段时,郭宇航掩饰不住小得意,“你看,这就是理想的力量”。作为眼下互联网金融中最热门的领域,或是因为太过被镁光灯所聚焦,行业的高速发展难免良莠不齐,导致很多人一看到“P2P”,就不由地想到“跑路”。那么,曾做过十几年律师的郭宇航,为何偏偏跨行做起了P2P,他又有怎样的创业心声?记者:作为一名前律师,你当时为什么会决定做P2P,有没有评估过法律风险?郭宇航:当然,其实P2P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非法集资,这样的教训非常多。之前有华晨仰融、德隆系事件,2012年又发生了一件大案子,就是“吴英案”,她就是因为非法集资差点掉了脑袋。所以,我对于非法集资是很警惕的。在创办点融网之前,我做了很久的法律研究,大概有五六个月的时间。我先是和律师商量,主要是当时所在事务所里的十多个律师,还包括一些专门研究金融的律师。我又找央行和银监会的一线官员请教,他们的说法都差不多,大概就是“没办法告诉你合不合法,只有等行业做大了才能定性,但是你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就可以了”。经过反复的思考和交流,我基本确定,只要我搞P2P平台不做“资金池”,就基本没有法律风险。虽然现在政策还不明朗,但这也才有机会,只要守住法律底线就行。真等政策落地那天再去做,做的人就会特别多,那就难有机会了。记者:大家对于P2P的印象都是容易“跑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郭宇航:首先,在和地方政府的接触中,我们让政府明白,我们能解决地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这样地方政府就很欢迎了,因为这是银行干不了的事情。我们始终和监管层强调,我们做的是银行不做的事情,例如几万元的个人无抵押信用贷款、中小企业无抵押信用贷款。坚持做小微,保证政治上的正确,在法律上守住底线。其次,我们找东方资产、新浪微财富、苏州银行和新鸿基集团做合作伙伴。有了“国家队”、“民间队”和“国际队”的联合参与,对于提升企业公信力也有一定的帮助。此外,我们的财务都经过普华永道的审计,因为他们在P2P审计这块非常专业。由于之前做过律师,我对于法律风险点也非常敏感,我们还主动向监管层提出P2P反洗钱的建议。记者:都说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你认为创新点在何处?郭宇航:做金融都是最聪明的人,他们玩了这么多年,想在金融模式上有大的创新,基本上是非常难的。所以,只有以技术为导向的金融创新,才算上是有价值的创新。比如风险控制的效率问题,为什么小微借款人工审核做不了,因为成本太高,但我们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通过相关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前不久推出的“团团赚”产品,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风险分散,尽可能地减少投资者不必要的风险。这款产品也因为简单透明,很多用户都非常喜欢。未来,能用技术解决的就不用人工,因为有人的地方都有可能是风险点。记者:对于尝试购买P2P的用户,作为从业者,你有什么建议?郭宇航:我个人有三方面建议:首先,平台的投资标的应该是小额、分散。之前有些P2P平台出问题,不是因为经营不规范,而是因为单笔放贷金额过大,一旦发生坏账,可能拖垮整个平台。其次,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率。一般而言,P2P平台的利息要比传统金融机构要高,最近两年都有十几个点。但是,有些P2P平台利用信息不对称,推出一些收益高到不合理的产品,甚至高达二十个点以上,这里面也是有风险的。第三,有“资金池”的平台坚决不能碰,这是法律的红线。所谓资金池,就是平台先募资,但是没有明确的借款标的,这就形成了资金池。↓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查看更多“2014亚太新经济人物”内容
微信阅读数:181
微信点赞数:1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wobaodao
人民声音融入专业传播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公司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