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是精准扶贫户,现看准一小本生意能否找国家扶贫办网站货款

对话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 精准扶贫的更大功夫怎么下
对话人: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永富 本报记者 顾仲阳
  核心阅读 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扶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他提出了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和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具体要求。如何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下一步扶贫工作如何做到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可持续?
  话语拾零
  识别扶贫对象如何避免走马观花?
  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
  如何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
  要对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鼓励早脱贫,形成“早脱帽子早有好处,不脱帽子还有约束”的导向。同时必须明确,脱贫是干出来的,不是宣布出来的,防止“被脱贫”。
  一把手怎样负责
  记者: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方面责任怎么落实?
  刘永富:实现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是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为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要落实四个方面的责任。
  一是党政一把手的政治责任。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贫困问题较突出地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深入贫困乡村进行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提出措施办法,亲自部署和协调落实。
  二是贫困县的主体责任。贫困县是扶贫攻坚的前线指挥部。目前,国家对改进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有明确意见,贫困县约束机制也已经建立。贫困县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到扶贫开发上。
  三是中央部门的行业责任。行业部门要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并完成国家确定的扶贫任务。
  四是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各级党政机关等单位承担定点扶贫任务。东部发达省市与西部省份开展扶贫协作。军队和武警部队把地方扶贫开发所需与部队所能结合起来。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大力倡导企业社会责任,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
  记者: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避免“走马观花”?
  刘永富:如在扶贫对象识别过程中,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看房,就是通过看农户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估算其贫困程度;看粮,就是通过看农户的土地情况和生产条件,估算其农业收入和食品支出;看劳动力强不强,就是通过看农户的劳动力状况和有无病残人口,估算其务工收入和医疗支出;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通过看农户受教育程度和在校生现状等,估算其发展潜力和教育支出。
  “六个精准”如何做到
  记者:如何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
  刘永富:扶持对象精准,必须在建立“扶贫对象瞄准机制”上下功夫,要让群众和扶贫对象知情并参与进来,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
  项目安排精准,必须在健全“扶贫项目决策机制”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确定项目,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现在,扶贫项目审批权限已经下放到县,省市扶贫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
  资金使用精准,必须在改革“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做好资金监管,提高使用精准度。把扶贫资金安排与减贫成效挂钩,加大按扶贫成效分配资金的比重。指导县级建立扶贫项目数据库,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完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发挥好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作用。
  措施到户精准,必须在完善“干部帮扶机制”上下功夫,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落实好到村到户帮扶措施。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防止“扶农不扶贫、富县不富民”。
  因村派人精准,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必须在“选派使用机制”上下功夫。第一书记的人选,主要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优秀人员中选派。第一书记任职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脱贫成效精准,必须在落实“扶贫对象退出机制”上下功夫,实现精准脱贫。通过建立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工作机制,严格退出程序和标准,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要对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鼓励早脱贫,形成“早脱帽子早有好处,不脱帽子还有约束”的导向。同时必须明确,脱贫是干出来的,不是宣布出来的,防止“被脱贫”。
  记者:“四个一批”有哪些具体行动计划?
  刘永富:一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因地制宜多发展一些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二是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将这部分人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这样做还有利于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三是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四是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具有暂时性特征,只要帮助他们解决医疗费用问题,这部分人就可以通过发展生产或外出务工做到脱贫。
  社会合力怎么强化
  记者:目前社会扶贫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
  刘永富:定点扶贫方面,2012年这项工作重新部署以后,由于机构调整变化,有的县帮扶单位落空了,有的帮扶单位业务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还有一些单位由于历史原因承担的任务畸轻畸重,迫切需要调整完善。我们将调整完善结对关系,强化牵头组织部门作用,将责任进一步强化、细化、实化,健全工作机制,开展考核评估。东西部扶贫协作方面,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援助资金、工作体制、人才交流等方面缺乏硬性规定。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协作工作机制,将结对层级下沉,组织东部发达地区帮扶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同奔小康。
  记者:还有哪些社会资源可以继续整合到扶贫上来?
  刘永富: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整合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一是大力倡导民营企业扶贫。鼓励企业通过帮县、帮乡、帮村等形式,采取产业开发、技能培训、吸纳就业、捐资助贫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这对推动贫困地区形成市场活力,培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和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意义重大。二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扶贫。社会组织扶贫通常以特定的项目为载体,以特定的群体为目标,指向清晰、互动性强。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将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三是广泛动员个人扶贫。公民个人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能为扶贫开发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我们正在考虑整合已有资源,构建一个全新的社会扶贫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组织平台。成立扶贫志愿服务方面的社会团体,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其中,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志愿服务活动。出台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到村到户精准扶贫的政策。二是网络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和建档立卡工作成果,开通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及时发布扶贫需求、资源供给等权威信息,搭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互动平台。三是资金平台。申请成立扶贫方面的公募基金,打造扶贫社会资源公募平台。邀请社会影响大、公信力强、与扶贫关联度高的基金会,结合精准扶贫,设计公募项目,投入到扶贫事业中来。
[责任编辑:新闻热线5广告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广西扶贫精准识别 剔除50万户不符贫困户标准人员
&& 来源:新华网&&编辑:jxnews && 作者:何伟
【字体:&nbsp &nbsp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3元/月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了解到,目前广西扶贫精准识别入户调查评分、评议公示、核实汇总分数等工作已完成,通过与各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剔除50万户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人员。
  广西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截至去年底,还有贫困人口538万,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结合建档立卡“回头看”,今年10月广西全面开展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工作,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识别方法,进一步摸清摸准贫困户、贫困人口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等。
  为防止出现“富人入选”现象,广西组织国土、公安、住建、工商、财政、编办、国税等部门,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区所有识别对象的房产、车辆、经济实体、财政供养等情况进行检索。截至目前,自治区扶贫办采集到全区417.53万户共计1847.29万人及其家庭成员的2000万条信息,与各有关部门提供的与财产检索有关的1900万条信息数据进行比对。
  有关结果显示,符合“一票否决”条件的农户50万户,有相关财产的农户家庭成员62万余人;其中31万人有车,3万人财政供养,1.7万人购置城镇土地,8.8万人开办公司,18万人购置城镇房产。
  目前,自治区扶贫办已将农户财产检索结果发至各县进行核查。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font color="#、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
新闻排行榜
历史上的今天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竹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竹溪新闻网"、"来源:竹溪论坛"或"来源:今日竹溪"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竹溪县委机关杂志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竹溪县委机关杂志社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竹溪新闻网注明"来源:XXX(非竹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8 9
 友情链接          
县委 人大 政府 政协   宣传部 政法委 武装部 党校 统战部                                梅子垭茶场 电信 移动 联通 农业银行竹溪支行                
竹溪县委机关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复制本站内容或建立镜像
电话: E-mail: 
地址:十堰竹溪城关北大街 鄂ICP备号云南精准识别贫困户:一看粮,二看房,三看有没读书郎 找准真穷拔穷根
17:06:12&&&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点击:
&&&& 扶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唯精准,才能因户施法;唯精准,才能因村施策;唯精准,才能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整村推进,实现脱贫目标。围绕脱贫、摘帽、增收主要目标,云南省步伐稳健,确保到2020年实现574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精准到户,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
  山大沟深,贫困面大,贫困发生率高,是滇西片区的真实写照。
  上门女婿段国龙家住保山市昌宁县卡斯镇新谷村,全家五口人。过去全家的收入都靠山上几亩孬地和几只羊。
  &我们两口子正年轻,干劲足,可有力无处使啊!&一心想让全家过上好日子的段国龙找不到出路。&想多养几头猪和牛,缺钱。打算种些经济作物,但不知道种什么。&
  邻居李华袁也有类似的苦恼,&过去只养了几头猪,杀年猪就要杀掉两头,一头用来招待亲朋好友,一头留给自家吃,到头来所剩不多&。
  摆脱贫困,始终是连片特困山区卡斯镇面临的艰巨任务。卡斯镇党委书记张仲伟说:&我们镇这样缺钱、缺项目的村民还很多,但具体到贫困户是谁、在哪里,是我们遇到的首要课题。&
  精准识别,解决了这一问题。从2013年开始,卡斯镇开展了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村民小组宣传动员村民根据家庭情况自主申报贫困户,申报结果经村民委员会评议后上报镇一级的评议小组,并张榜公示。
  &通过摸底,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25户、8196人。&张仲伟说,贫困户在哪里、因何致贫一下就清楚了,干部们心里也有了一张贫困户&分布图&,扶贫工作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今,段国龙的养羊规模扩充到了47只,每年能出栏10多只,此外还养了16头猪。&成为建档立卡户后,村上免费送来了种羊,新建牛舍补助2万元,羊圈补助1万元。&
  李华袁也得到了补助,他去年一口气买了10头小牛。&买小牛的钱用的是信用社小额贷款,利息五厘多,政府就贴息五厘。我已经卖了2头了,一头卖了6000多元。&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有没有读书郎。&昌宁县扶贫办主任杨永军说,昌宁以户为单位整户识别,以农民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收入、教育等情况,通过农民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进行整户识别。并充分利用上一轮建档立卡成果和数据信息库对贫困户实行&脱贫既出、返贫纳入&的更新管理机制。
  这种精准识别的方法在保山市施甸县称为&七评法&:一评住房、二评生活、三评生产、四评劳力、五评健康、六评教育、七评负债。目前施甸县的建档立卡人口为60666人。当地根据七评法配套了七项脱贫工程,即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保障、素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基层党组织凝聚。
  &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是云南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场&。&云南省扶贫办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胡国云说,全省进村入户,严格按照程序摸底调查,在全省识别出194.5万贫困户、4277个贫困村、476个贫困乡,找准了精准脱贫的靶心。
  精准到村,利于整村推进治穷窝
  精准到户,还要精准到村。云南大力推行整村、整乡推进项目,作为当地片区开发和精准扶贫的平台。
  为何要整村、整乡推进与精准脱贫结合?保山市委书记李正阳说,保山地区高原立体气候明显,既有低热坝区,也有温凉山区,还有高寒地区。精准脱贫,就是根据各地自然条件,项目精准到村。整村、整乡推进有利于扶贫资源整合打包到村镇,握紧拳头,扶贫扶出效果。
  整村、整乡推进需要精准识别贫困村。杨永军说,昌宁县从2014年开始开展新一轮的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识别标准为&一高一低一无&,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率高1倍以上(35.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0%(3685元以下),行政村无集体收入。
  &从2014年6月开始,昌宁县按照标准筛选各个乡镇,并进行公示。&杨勇军说,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单位。
  自从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昌宁县漭水镇沿江村从&空壳村&一跃为小康村。置身于沿江村的天堂山森林中,林木青翠,鸟语花香。&天堂山里可全是宝。&村党总支书记王双林说,县里根据村里的具体情况,确定特色脱贫产业。目前古茶树产业已经成为沿江村的骨干产业之一。山里还出产野蜂蜜和百合粉,村里成立农产品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村民摆脱了过去的苦日子。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就得考虑搬迁扶贫了。施甸县摆榔乡关脚村自然条件差,耕地多为坡地,石漠化严重,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不足。精准识别后,关脚村小组将整体搬迁到尖山村。
  走一段崎岖的山路,来到关脚村李天华家。虽是白天,但屋子里黑漆漆的,只有微弱的光从屋顶的缝隙处透出。老李说,搬迁将使生活很快得到改善。新的安置房有120平方米和150平方米两种户型,有厨房、卫生间,方便多了。
  施甸县计划通过3年时间,投资70亿元,实现3万户10万人的搬迁,向县城、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并配套好产业,解决好就业,实现搬得出、住得好、能致富。
  从2013年至2015年9月底,云南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2亿元,启动实施188个整乡推进项目,完成2800个行政村、9350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同时合力攻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换穷业&,依托贫困地区资源优势,以片区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安排11.74亿元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重点支持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打造扶贫特色产业。同时对贫困村&治穷窝&,实施安居工程11.6万户,异地扶贫搬迁12.6万人。
  精准识别贫困机制,瞄准建档户脱贫
  新形势下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完善和升级,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辨识贫困户和贫困村,要有静态考察,更要有动态管理,这就是精准识别贫困机制。国务院扶贫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富君说:&精准识别,是方法,是科学,更是责任。&
  高质量精准扶贫要建台账机制。李正阳说,保山市扶贫台账着眼&二个实&&两个尊重&&两个结合&。摸查乡情、村情、户情要实,杜绝简单按人口基数下达、平均分摊贫困户指标;民主评议和逐级公示要实,在核查申请对象人均纯收入基础上,准确识别贫困对象。尊重民意,全面真实识别因灾致贫、因学致贫、因障碍致贫等隐性贫困人口;尊重事实,对经测评确认的农户,由县、乡组织工作队逐户调查核实农户家庭收入的真实性。
  胡国云说,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有效避免人情建档、违规建档的情况,确保真正贫困的农户建档立卡全覆盖。
  完善的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昌宁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全县贫困状况呈现&大连片、小集中&的特征。通过建设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昌宁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大大提高,减贫率达到年均17.54%。
  胡国云表示,扶贫动态管理机制已经实现全省覆盖。现在,省扶贫办的干部一看手机,就知道哪些地区,哪些群众返贫&挂号&了、脱贫&销号&了。
  家底清,对象清,精准识别是一个动态过程,实现稳定脱贫的要及时退出,因各种原因导致贫困的要及时纳入建档立卡户,要有针对性地帮扶。精准扶贫要持续用力,即使退出的贫困户,也要扶上马再送一程。切实让每一个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有支撑,致富可持续。
相关热词搜索:
版权所有:曲靖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技术支持:曲靖市珠江网站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序号:滇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省扶贫办六个精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