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转账被骗怎么办转错了

微信转账转错怎么办?这个小技巧学会就不怕了
&gt生活小窍门男子微信转错一千元 上百度查追回方法又被骗3万多
来源:检察日报
  随着网络支付平台兴起,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习惯通过手机微信钱包、支付宝办理转账业务。可是,万一因为大意,钱款转错了人,该怎么办?王杰、刘明利用他人想追回钱款的心理,谋取钱财。日前,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将二人批准逮捕。
  微信转错钱,向百度求助
  今年6月11日,陈涛的一个朋友发来微信说自己最近手头紧,向陈涛借1000元急用。朋友有难,陈涛二话不说,当即表示立马通过微信转账给他。转完账,陈涛问朋友收到钱没有,朋友说没有,陈涛一看转账记录,才发现把钱转给了另一个跟朋友使用相同头像的微信好友。
  可是,陈涛跟这个微信好友并不熟,甚至忘记当初是怎么加的好友。陈涛不好意思问对方把钱要回来,毕竟是自己转账转错了。他也怕这个微信好友不承认,引起不必要的争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涛想到通过百度搜索求救。
  陈涛在百度上搜索“微信转错钱怎么办”,网页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陈涛从排名靠前的几条里看到一个联系电话,心急如焚的他立马拨打了电话。对他来说,研究到底通过几个步骤来操作太复杂,不如直接打个电话动动嘴找专业人士来解决。
  “专业人士”现身,帮忙“退钱”
  打通电话后,对方自称小王,陈涛向小王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小王表示“小菜一碟”。随后,小王加了陈涛的微信和支付宝,并询问他支付宝的余额情况,陈涛以为对方调查支付宝的情况是为了方便之后的操作,就如实相告。之后,小王通过支付宝发来一个二维码,让陈涛输入自己支付宝内的余额及支付密码,陈涛照做,支付宝内6000余元就被转出去了。陈涛询问缘由,小王解释说是通过转出来的方式查询转错的那笔钱,事情办成后钱都会转回来。
  到了6月12日,陈涛联系小王询问退钱进度,对方说上次的操作不对,又通过微信发来一个二维码,陈涛又输入了微信绑定的余额及支付密码,卡里9986元又被转走。又过了两天,陈涛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钱才能转回来,小王说还要再操作一次,陈涛说:“我支付宝和微信绑定的两张银行卡里的钱都被转走了。”小王便让他绑定其他银行卡。已经入坑的陈涛没办法,只好再将自己的另一张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又扫了一次小王发送的二维码,通过余额宝转走1.9万余元。
  过了几天,陈涛越想越不对劲,又打电话给小王,已经无法接通,陈涛这才想到报警。
  为便于行骗,出钱刷百度排名
  经查,小王名叫王杰,90后的他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使用平台,难免会因一时疏忽转错账或充错手机号,他认为通过这个常见的失误可以给自己找到一条“生财之路”。2017年5月,他开始实施自己的“赚钱大计”。他先在网上留了电话,然后出钱刷了一个微信充值不到账的排名,使自己的联系方式能够靠前,让百度搜索“转错账”的人能够第一眼看到自己留的电话号码。他还购买了4个人的身份证、实名认证的手机号及支付宝账号。
  王杰的邻居刘明知道王杰在网上做诈骗的事,就要求一起干,“想要跟王杰一起发财”。王杰便将其中2个手机号给刘明用,但4个手机号都绑定了同一个号码,如果王杰在忙无法接听,3秒后电话会自动跳转到其他手机号。诈骗得来的钱,二人平分。
  日,王杰接到陈涛的电话,说通过微信转账转错人了,要王杰帮他找回来。王杰跟陈涛说事成后收取手续费,二人达成一致。王杰就告诉陈涛需通过支付宝转回来。心急的陈涛当时并没有思考,明明是通过微信转错账,为什么要通过支付宝转回来?他轻信王杰,告诉王杰自己支付宝的余额,然后刷了对方发来的收钱二维码。第二天,刘明接到陈涛的电话,又发了个二维码让陈涛扫。
  截至案发,王杰、刘明分三次通过二维码骗得陈涛3万余元,其中,刘明单独诈骗9986元。
  交钱学骗术,却是他人眼中的孝顺孩子
  1994年出生的王杰初中毕业后在广东一家工厂打工,一段时间下来,他觉得在工厂打工赚不到钱,人也累到不行,不划算,于是萌生了辞职的念头。他辗转找到一个专门培训诈骗技术的窝点,交钱学习一段时间后,计划在网上进行电信诈骗。
  王杰将骗来的钱一部分用来给母亲治病,一部分用来给哥哥的两个孩子交学杂费以及给嫂子治病,剩下的钱用于生活开销。在家人及亲戚邻居眼中,王杰是个孝顺顾家、有想法的年轻人。
  办案检察官认为,王杰、刘明利用他人急于找回微信转错钱的心态,分3次骗得陈涛3万多元,数额较大,其行为针对不特定多数人,有较大社会危险性,故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汪丽&RF12967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第06版:潍坊新闻·热线
潍坊新闻·民生
微信转账给错人,转眼被拉黑
李女士没有对方其他的联系方式,只能自认倒霉  10月9日下午,家住经济区高速仁和盛庭小区的李女士向本报反映,当天上午,她通过微信给同学小陈转账500元,在对方收钱后却发现此“小陈”非彼“小陈”。“这个收钱的‘小陈’一开始还回复我,但我说转错人后就不搭理我了,已经把我拉黑了。”李女士说。转账后发现备注“小陈”不是自己同学  李女士说,她让同学小陈帮忙从国外代购东西,由于不方便当面给对方钱,就想通过微信转账给对方。9日上午,她通过微信给“小陈”转去500元,并发微信问对方“在不”,“小陈”很快回复“在”并收了钱。  “小陈”收钱后,李女士却收到了同学小陈的信息“转钱了说一声”。李女士这才意识到,她在微信中对同学的备注是全名而不是“小陈”,而她已经转钱的这个“小陈”是之前做业务时认识的一位陈姓朋友。“我跟这个人也不是很熟,当时到一个地方跑业务时认识的,年龄比我小,我就备注了‘小陈’。没想到竟然阴差阳错地把钱转给她了。”李女士懊恼地说。  “我平时习惯了叫同学小陈,转账时就以为这个‘小陈’就是我同学,都怪我太粗心了。要不是同学给我发微信,我还没有意识到转错了。”李女士说。对方收钱后不再回信,如今联系不上  李女士发现转错钱后,就在微信中告知这个“小陈”转错了,希望对方把钱转回来,但对方之后却不再理她。  “其实她肯定已经收到了我的信息,因为我问她在不在时,她回复‘在’,收钱后就不说话了。过了没多久,我再给她发信息就发不过去了,应该是她把我拉黑了。我没有遇到过这种事,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李女士无奈地说,她跟这个“小陈”并不熟,也没有对方其他的联系方式。  “我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只知道她姓陈,别的一概不知,不知道怎么才能把钱要回来。”李女士说,“真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人,素质也太低了。算我倒霉,转账时没有看清楚,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吧。”◎律师  金额较少没法立案  对于李女士的情况,记者咨询了山东王杨律师事务所的王建华律师。王建华表示,如果李女士转账的金额较多,可以向警方求助,通过警方调查要回转账的钱。但是李女士转账的金额较少,还不能立案,只能自己联系对方要回。从法律上来说,对方属于不当得利,应该将钱退还给李女士。  “但是对方的行为并不属于违法,如果李女士通过法院要回转账款,手续会比较繁琐,似乎有些不值当的。因此李女士自己与对方取得联系,说服对方把钱还回来,是最好的方式。”王建华还提醒市民,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市民在转账时务必仔细核实对方信息,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或麻烦。  本报记者 常方方
     
鲁ICP备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渭南男子微信转账错转他人5000元 对方收了钱就将他拉黑|渭南|微信-滚动新闻_华商网新闻
渭南男子微信转账错转他人5000元 对方收了钱就将他拉黑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宁军
[摘要]一不留神,渭南的焦先生把给家人的5000元错转给不知名的微信好友,讨要时却被收款人直接拉黑。
  一不留神,渭南的焦先生把给家人的5000元错转给不知名的微信好友,讨要时却被收款人直接拉黑。虽然收款行为很容易被定性为“不当得利”,但想要讨回这笔钱却难上加难。  焦先生是位大车司机,经常在外奔波。10月20日晚8时,家人打来电话让他转些钱,要买煤。此时,他正开车行至湖北襄阳,“我边开车,边用微信转账5000块,不知道手滑了还是咋,没有看清,结果给一个微信名叫‘小柔’的转过去了。”因为常年开大车,他微信里加了很多人,相当一部分已经想不起来是谁,这个“小柔”更是一点印象没有,对方朋友圈也一直屏蔽着他。  发现转错,焦先生赶紧给对方发消息,表示钱转错了并道歉,结果,他刚说完,对方就接收了5000元。“给家里转钱,转错了”,当他再发出这个消息时,已经被拒收,他被拉黑了。对焦先生来说,5000元可不是小数目,他立即向湖北当地警方报警,被告知钱是他自己所转,警方无法处理。21日晚,他通过微信客服公众号提交了申请,希望帮助追回,但未能如愿。  像焦先生一样因为操作不慎转错账的情况并不少见,全国屡有发生。腾讯客服工作人员对此类事件的回复是,用户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不能提供,但可配合警方。  “典型的不当得利!”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长江律师认为,焦先生是基于对象的错误转错了账,收款方没有任何理由获得利益,可以要求返还,但若对方拒不返还,也只是属于民事纠纷,公安机关一般不会处理,只能向法院提出诉讼。但抛开诉讼成本不谈,起诉需要明确的被告,如果不知道收款人姓名等信息,只凭一个微信号,法院很难立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先把收款人确定了,建议他向网监部门求助。”  据了解,微信转账目前并不支持撤回功能,一旦转账错误就没有办法,除非对方24小时内未确认收款。此外,尽管微信有投诉好友功能,但由自己发给好友的交易是否转错很难认定,即使投诉也难以通过。朱长江律师认为,微信有责任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也有责任完善其支付功能,比如提供撤回等相应的纠错机制。华商记者 宁军 文/图 编辑:华商报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支付 的文章

 

随机推荐